CN214549853U - 一种急诊用转运担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急诊用转运担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549853U CN214549853U CN202120137151.7U CN202120137151U CN214549853U CN 214549853 U CN214549853 U CN 214549853U CN 202120137151 U CN202120137151 U CN 202120137151U CN 214549853 U CN214549853 U CN 21454985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ly connected
- supporting
- block
- connecting rods
- suppo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急诊用转运担架,包括两个并排放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外侧上方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支撑板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呈半圆弧型,同一侧的两个所述连接杆之间通过卡合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杆卡合后呈半圆弧型,所述支撑板右侧开设有后脑勺放置槽,所述后脑勺放置槽呈半圆型;将卡块卡入凹槽的卡槽内,对两个支撑板进行进一步连接加固,防止两个支撑板受力不稳,将病人掉落;转运工程中,第一支撑弹簧和第二支撑弹簧会会发生形变,对担架产生的振动进行有效地吸收,可大大减小担架产生的细碎振动,提高了病人的舒适性,避免了病人在转运过程中产生较大的移动幅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患者护理用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急诊用转运担架。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院临床实践中,经常需要将ICU、病房、急救车、手术室等处的患者转移至CT、MRI、DR等处实施影像诊断或如术中放疗等其它治疗时,转运时,转运人员都不希望由于过大的搬动动作给患者造成二次伤害,而现实是这些患者转移工作都是家属和护工在进行,这种非专业的转移方式常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和伤害,即便由护士来进行,也由于体力的不足和操作不方便,同样无法完全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担架是目前救护车内常备的装备之一,符合病情需要,便于病人与伤员躺卧。转运担架主要用于在各种环境下救护和转运病人,在各大医院的急诊科最为常见,转运担架是使用较为普及的一种医疗用品,随着技术和材料的发展,担架的种类和形式也越来越多。
目前患者的头部在转运过程中容易受伤或头部体位改变导致呼吸困难,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现有的转运担架在患者转运时不方便使用。而且现有的转运担架经常与担架车配合使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分离拆装,但在拆卸过程中操作不够便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急诊用转运担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急诊用转运担架,包括两个并排放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外侧上方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支撑板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呈半圆弧型,同一侧的两个所述连接杆之间通过卡合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杆卡合后呈半圆弧型,所述支撑板右侧开设有后脑勺放置槽,所述后脑勺放置槽呈半圆型;
所述支撑板内部下方设置有若干空腔,所述空腔内部两侧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呈倒L型,所述固定块上方设置有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中部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块;
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的内部中部开设有通孔,另一个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在对因通孔的位置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卡扣方向朝向所述通孔,所述通孔滑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外侧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固定板内侧中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固定板内侧两侧固定连接有延伸块,所述延伸块顶端朝外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凹槽内部设置有两个连接块,所述凹槽两侧壁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卡块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上方还设置有放置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块下方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弹簧,所述第一支撑弹簧的下端与对应侧的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块下方与第二支撑弹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弹簧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支撑弹簧下方与所述空腔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其中一个支撑板上的所述连接杆末端开设有T型槽,且该连接杆外侧穿设有顶杆,所述顶杆贯穿该连接杆后与所述T型槽相通;另一个支撑板上的所述连接杆的末端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设置有两个,所述凸起顶端固定连接有三角块,所述三角块朝向相对,两个所述凸起之间通过限位弹簧固定连接,凸起与T型槽卡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使用时,将两个支撑板分别放至病人身体两侧的手臂下,再将病人小心的移动到两个支撑板上,再将两个支撑板上的连接杆卡合,将两个支撑板连接在一起;再按压握把将卡块卡入凹槽的卡槽内,对两个支撑板进行进一步连接加固,防止两个支撑板受力不稳,将病人掉落;转运工程中,第一支撑弹簧和第二支撑弹簧会会发生形变,对担架产生的振动进行有效地吸收,可大大减小担架产生的细碎振动,提高了病人的舒适性,避免了病人在转运过程中产生较大的移动幅度;转运完成后,拉动握把,将卡块拉出卡槽,并且按压顶杆,使限位弹簧压缩,再拉动两个连接杆,将两个支撑板打开,再从病人两侧取出支撑板即可。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急诊用转运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急诊用转运担架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急诊用转运担架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腔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杆连接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板;2、把手;3、连接杆;4、后脑勺放置槽;5、空腔;6、固定块;7、第一支撑块;8、支撑柱;9、第二支撑块;10、通孔;11、固定板;12、握把;13、延伸块;14、卡块;15、凹槽;16、连接块;17、卡槽;18、放置槽;19、第一支撑弹簧;20、第二支撑弹簧;21、T型槽;22、顶杆;23、凸起;24、三角块;25、限位弹簧;26、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一种急诊用转运担架,包括两个并排放置的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外侧上方固定连接有把手2,所述支撑板1上方还设置有放置槽18,所述支撑板1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呈半圆弧型,同一侧的两个所述连接杆3之间通过卡合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杆3卡合后呈半圆弧型,所述支撑板1右侧开设有后脑勺放置槽4,所述后脑勺放置槽4呈半圆型;
所述支撑板1内部下方设置有若干空腔5,所述空腔5内部两侧固定有固定块6,所述固定块6呈倒L型,所述固定块6上方设置有第一支撑块7,所述第一支撑块7中部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柱8,所述支撑柱8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块9;
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1的内部中部开设有通孔10,另一个所述支撑板1的内部在对因通孔10的位置开设有凹槽15,所述凹槽15卡扣方向朝向所述通孔10,所述通孔10滑动设置有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外侧固定连接有握把12,所述固定板11内侧中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6,所述固定板11内侧两侧固定连接有延伸块13,所述延伸块13顶端朝外固定连接有卡块14,所述凹槽15内部设置有两个连接块16,所述凹槽15两侧壁上开设有卡槽17,所述卡槽17与所述卡块14相适配。
所述第一支撑块7下方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弹簧19,所述第一支撑弹簧19的下端与对应侧的所述固定块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块9下方与第二支撑弹簧2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弹簧20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支撑弹簧20下方与所述空腔5内壁固定连接。
其中一个支撑板1上的所述连接杆3末端开设有T型槽21,且该连接杆3外侧穿设有顶杆22,所述顶杆22贯穿该连接杆3后与所述T型槽21相通;另一个支撑板1上的所述连接杆3的末端设置有凸起23,所述凸起23设置有两个,所述凸起23顶端固定连接有三角块24,所述三角块24朝向相对,两个所述凸起23之间通过限位弹簧25固定连接,凸起23与T型槽21卡合连接。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两个支撑板1分别放至病人身体两侧的手臂下,再将病人小心的移动到两个支撑板1上,再将两个支撑板1上的连接杆3卡合,将两个支撑板1连接在一起;再按压握把12将卡块14卡入凹槽15的卡槽17内,对两个支撑板1进行进一步连接加固,防止两个支撑板1受力不稳,将病人掉落;转运工程中,第一支撑弹簧19和第二支撑弹簧20会会发生形变,对担架产生的振动进行有效地吸收,可大大减小担架产生的细碎振动,提高了病人的舒适性,避免了病人在转运过程中产生较大的移动幅度;转运完成后,拉动握把12,将卡块14拉出卡槽17,并且按压顶杆22,使限位弹簧25压缩,再拉动两个连接杆3,将两个支撑板1打开,再从病人两侧取出支撑板1即可。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急诊用转运担架,包括两个并排放置的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外侧上方固定连接有把手(2),所述支撑板(1)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呈半圆弧型,同一侧的两个所述连接杆(3)之间通过卡合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杆(3)卡合后呈半圆弧型,所述支撑板(1)右侧开设有后脑勺放置槽(4),所述后脑勺放置槽(4)呈半圆型;
所述支撑板(1)内部下方设置有若干空腔(5),所述空腔(5)内部两侧固定有固定块(6),所述固定块(6)呈倒L型,所述固定块(6)上方设置有第一支撑块(7),所述第一支撑块(7)中部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柱(8),所述支撑柱(8)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块(9);
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1)的内部中部开设有通孔(10),另一个所述支撑板(1)的内部在对因通孔(10)的位置开设有凹槽(15),所述凹槽(15)卡扣方向朝向所述通孔(10),所述通孔(10)滑动设置有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外侧固定连接有握把(12),所述固定板(11)内侧中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6),所述固定板(11)内侧两侧固定连接有延伸块(13),所述延伸块(13)顶端朝外固定连接有卡块(14),所述凹槽(15)内部设置有两个连接块(16),所述凹槽(15)两侧壁上开设有卡槽(17),所述卡槽(17)与所述卡块(14)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用转运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上方还设置有放置槽(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用转运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块(7)下方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弹簧(19),所述第一支撑弹簧(19)的下端与对应侧的所述固定块(6)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用转运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块(9)下方与第二支撑弹簧(2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弹簧(20)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支撑弹簧(20)下方与所述空腔(5)内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用转运担架,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支撑板(1)上的所述连接杆(3)末端开设有T型槽(21),且该连接杆(3)外侧穿设有顶杆(22),所述顶杆(22)贯穿该连接杆(3)后与所述T型槽(21)相通;另一个支撑板(1)上的所述连接杆(3)的末端设置有凸起(23),所述凸起(23)设置有两个,所述凸起(23)顶端固定连接有三角块(24),所述三角块(24)朝向相对,两个所述凸起(23)之间通过限位弹簧(25)固定连接,凸起(23)与T型槽(21)卡合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137151.7U CN214549853U (zh) | 2021-01-19 | 2021-01-19 | 一种急诊用转运担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137151.7U CN214549853U (zh) | 2021-01-19 | 2021-01-19 | 一种急诊用转运担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549853U true CN214549853U (zh) | 2021-11-02 |
Family
ID=78369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137151.7U Active CN214549853U (zh) | 2021-01-19 | 2021-01-19 | 一种急诊用转运担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54985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444671A (zh) * | 2022-10-26 | 2022-12-09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一种急诊用转运担架和使用方法 |
-
2021
- 2021-01-19 CN CN202120137151.7U patent/CN21454985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444671A (zh) * | 2022-10-26 | 2022-12-09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一种急诊用转运担架和使用方法 |
CN115444671B (zh) * | 2022-10-26 | 2024-05-24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一种急诊用转运担架和使用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4549853U (zh) | 一种急诊用转运担架 | |
CN212730315U (zh) | 一种用于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抢救装置 | |
CN214387968U (zh) | 一种用于产科护理的遮挡装置 | |
CN213883862U (zh) | 一种新型急救护理抢救车 | |
CN204618672U (zh) | 一种方便病人翻身的护理装置 | |
CN210872535U (zh) | 一种新型临床医学急救辅助装置 | |
CN206273272U (zh) | 一种新型骨科护理换药装置 | |
CN219397931U (zh) | 一种重症医学临床用急救辅助装置 | |
CN221905309U (zh) | 一种临床护理药栓固定装置 | |
CN215307808U (zh) | 一种心内科急救护理装置 | |
CN216318601U (zh) | 一种适于医院使用的新型过床板 | |
CN215080506U (zh) | 一种骨科护理用关节临时固定夹具 | |
CN216168337U (zh) | 一种便于转运的心内科临床抢救床 | |
CN215307173U (zh) | 一种急诊科用创伤活动夹板 | |
CN210962988U (zh) | 一种移动急救病床用心脏复苏机 | |
CN214434719U (zh) | 一种神经内科用四肢约束装置 | |
CN213250492U (zh) | 一种抢救转运多用担架 | |
CN215134660U (zh) | 一种急诊科用护理急救一体化多功能输液架 | |
CN213372591U (zh) | 一种产科护理用患者肢体固定架 | |
CN218046039U (zh) | 一种基于手臂固定的外科护理用病人可活动输液架 | |
CN215307490U (zh) | 一种急救icu担架 | |
CN215350056U (zh) | 一种心内科患者用护理急救装置 | |
CN211633960U (zh) | 一种使用方便的急诊科护理用担架 | |
CN215426677U (zh) | 一种急诊科手部输液护理装置 | |
CN213098965U (zh) | 过床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