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42615U - 一种具有阻隔功能的四同轴压接接触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阻隔功能的四同轴压接接触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542615U CN214542615U CN202120964439.1U CN202120964439U CN214542615U CN 214542615 U CN214542615 U CN 214542615U CN 202120964439 U CN202120964439 U CN 202120964439U CN 214542615 U CN214542615 U CN 21454261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ct assembly
- insulator
- coaxial
- conductor
- outer conduc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2788 crimp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9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4831 Hot glu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008 shea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250 Clearanc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512 clearanc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01 light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56 thermofor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阻隔功能的四同轴压接接触组件,包括插孔接触组件和插针接触组件,所述插孔接触组件和插针接触组件插接;所述插孔接触组件和插针接触组件均包括四绞差分电缆、内导体、绝缘体和外导体;所述绝缘体装入与外导体中,绝缘体中穿设有内导体;所述四绞差分电缆连接内导体。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更好的实用性和显著性进步,对实现总线信号的互连与传输具有重要意义和显著价值。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接式接触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阻隔功能的四同轴压接接触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数据总线技术发展,开发出了新一代航空数据总线用连接器。它是基于GJB599AⅢ系列的连接技术,并按SAE AS5643接口协议的一种新型拓扑构型的四同轴新型总线连接器,其核心件为四同轴接触组件。它具有可靠性高;串音抑制、抗干扰能力强;实时性好、容错能力强;能节省30%的安装体积,适应恶劣的环境等优异性能。
为了满足接触组件顺利压接与装配,需在后绝缘体外圆上均匀的开上开出4个空槽。空槽在内、外导体之间产生气隙,会造成四同轴接触件在使用过程中,内、外导体有时会出现介电性能不良或短路现象。同时,四同轴接触件压接,导线外被没有压入接触件有端接部位之中,压好后会出现内导体端面与导线外被之间会裸露一段芯线。而导线裸露芯线部份,在使用过程中,当线缆受到弯曲外力作用时,导线发生弯曲变形,从绝缘体的开口处向外位移,就会使接触件内、外导体之间距离变短甚至直接导通,造成接触组件的介电性能不良甚至短路。从而造成总线信号误码和复位。因此,研发一种具有阻隔功能的四同轴压接接触组件,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阻隔功能的四同轴压接接触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具有阻隔功能的四同轴压接接触组件,包括插孔接触组件和插针接触组件,所述插孔接触组件和插针接触组件插接;所述插孔接触组件和插针接触组件均包括四绞差分电缆、内导体、绝缘体和外导体;所述绝缘体装入与外导体中,绝缘体中穿设有内导体;所述四绞差分电缆连接内导体。
进一步地,所述内外导体之间的绝缘体上设有四个开槽,四个开槽中安装有阻隔块,所述阻隔块与开槽之间采用过盈配合。所述阻隔块填充内、外导体的之间的气隙,阻滞内导线产生径向位移,从而了避免因内、外导体发生短路和介电距离变短等原因造成接组件的绝缘性能变差。同时,阻隔块设有轴向与径向约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阻隔块不会发生位移。
进一步地,所述四绞差分电缆与内导体之间通过坑压式压接方式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体通过定位插销定位于外导体内壁。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采用反极性安装方式,即所述插针接触组件的插针式内导体缩于插针接触组件的绝缘体内,插孔接触组件的插孔式内导体伸出插孔接触组件的绝缘体外,且所述插针接触组件的绝缘体的开口处设为锥度导向孔;所述插针接触组件的绝缘体和插孔接触组件的绝缘体之间通过倒钩连接。当插针式内导体与插孔式内导体插合时,插孔式内导体先导入插针接触组件的绝缘体的锥度导向孔内,能实现插针式内导体与插孔式内导体的轴向自动找正,消除因加工误差带来的不同心问题,确保插针式内导体与插孔式内导体连接后轴线重合,使之在高温、高振动环境下受到径向剪力(有害的)最小,从而的实现可靠连接。同时,因外导体为金属件,当接触件组件连接后,插针接触组件外导体插入插孔接触组件外导体中,形成“密闭”空间,阻止外来电磁波对内导体进行干扰,使接触组件具有很高的电磁屏蔽性,从面实现高速差分信号的安全、稳定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四绞差分电缆与外导体之间设有热收缩套管连接,所述热收缩套管内壁涂有热熔胶,通过热收缩后对电缆与外导体压接处进行密封。使之具有防水、防线缆突变弯曲的功能。同时,具有操作、维护方便等优点。
进一步地,所述热收缩套管采用组合式双层结构,包括外层和内层压线环,所述内层压线环完全包覆于外层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四绞电缆的内部芯线与外导体之间设有压接环,四绞电缆的屏蔽层绕过压接环,形成四绞电缆的屏蔽包裹层,包裹层与外导体形成接触,通过压接工具对外导体进行六方压接,可最大限度的避免因压接工艺对四绞电缆的内部芯线造成的物理结构改变,从而具有保证电线与接触件的特征阻抗的一致性。
进一步地,所述阻隔块的内表面与内导体相接,外表面与外导体相接,从而限制阻隔块向内、外产生位移;所述阻隔块设有左台阶和右台阶,左台阶和右台阶分别与绝缘体上开槽的左右台阶相吻合,从而限制阻隔块向左、右产生位移;阻隔块的上台阶与下台阶分别与绝缘体上开槽的上下台阶相吻合,从而限制阻隔块向上、下产生位移;从而阻隔了因绝缘体上四个开槽面产生的气隙,防止的内、外导体之间发生变形而造成的爬电距离变短或内、外导体之间介电性能不良,使总线信号生产误码和进行复位。能可靠的传输电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内导体与电缆的芯线之间设有2组共8个压接点,压接面变形均匀一致,抗拉强度高,电压降小。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的内导体与电缆的芯线之间设有2组共8个压接点,在相同抗拉强度下,能减小压坑的变形量。减小零件变形、扭曲问题,保证压接后的零件具有较高的同轴度,减小横向应力,从而可有效解决导线受力时产生断裂的风险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外导体为压成坑压正六边形,在相同抗拉强度下,能减小导线截面位移,保证压接后的组件与导线固有特性阻抗变化量很小,从而可有效解决导线、外导体与组件之间压接后的特性阻抗不匹配的问题;
3、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插孔接触组件和插针接触组件之间为倒装式结构,即插孔伸出绝缘体面,插针缩进绝缘体面,在插入时,插孔首先导入绝缘体的导向孔内,插针与插孔自动找正后,再进行插合,从而保证接触件具有高的抗振动和冲击能力,适应恶劣的环境;
4、本实用新型的绝缘体开槽中装有四个阻隔块,填充了内、外导体之间的间隙,使之具电气阻隔功能,能防止因电线弯曲造成的内、外导体之间爬电距离变短或内、外导体之间直接短路,从而杜绝了四同轴组件因介电性能不良或短路而造成总线信号误码和复位。
5、本实用在装配时,四绞线缆的屏蔽层,通过绕过压接环(对折180°),从而包裹整个压接环,形成紧密的电屏蔽层结构,具有电磁屏蔽怀能好、抗电磁屏蔽干扰高优点。
6、本实用新型的插针接触组件的绝缘体和插孔接触组件的绝缘体之间通过倒钩连接,能够缩短了绝缘体内孔长度,具有零件加工容易,安装简单、性能稳定等优点。
7、本实用新型采用组合式双层热收缩套管,其内壁上涂有热熔胶,同时设有一个硬质压线环,热收缩套管热成形后,热收缩套管和压线环同时对电线进行防护,即具有护线功能,又能防止水从电线进行接触组件内部,有效的适应高空低气压的环境中。
综上可见,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更好的实用性和显著性进步,对实现总线信号的互连与传输具有重要意义和显著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插针接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插孔接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阻隔块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阻隔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插针接触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插孔接触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热收缩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外导体与电缆芯线压接处的结构示意图(去除热收缩套管)。
图10是图9中A-A处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阻隔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B-B处的剖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中内导体与电缆芯线压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C-C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述。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阻隔功能的四同轴压接接触组件,包括插孔接触组件和插针接触组件,所述插孔接触组件和插针接触组件插接;所述插孔接触组件和插针接触组件均包括四绞差分电缆1、内导体5、绝缘体6和外导体7;所述绝缘体6装入与外导体7中,绝缘体6中穿设有内导体5;所述四绞差分电缆1连接内导体5。
进一步地,所述内外导体之间的绝缘体6上设有四个开槽,四个开槽中安装有阻隔块4,所述阻隔块4与开槽之间采用过盈配合。所述阻隔块4填充内、外导体的之间的气隙,阻滞内导线产生径向位移,从而了避免因内、外导体发生短路和介电距离变短等原因造成接组件的绝缘性能变差。同时,阻隔块设有轴向与径向约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阻隔块不会发生位移。
进一步地,所述四绞差分电缆1与内导体5之间通过坑压式压接方式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体6通过定位插销8定位于外导体7内壁。
进一步地,如图5、图6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反极性安装方式,即所述插针接触组件的插针式内导体52缩于插针接触组件的绝缘体61内,插孔接触组件的插孔式内导体53伸出插孔接触组件的绝缘体62外,且所述插针接触组件的绝缘体的开口处设为锥度导向孔;所述插针接触组件的绝缘体61和插孔接触组件的绝缘体62之间通过倒钩连接。当插针式内导体52与插孔式内导体53插合时,插孔式内导体53先导入插针接触组件的绝缘体61的锥度导向孔内,能实现插针式内导体52与插孔式内导体53的轴向自动找正,消除因加工误差带来的不同心问题,确保插针式内导体52与插孔式内导体53连接后轴线重合,使之在高温、高振动环境下受到径向剪力(有害的)最小,从而的实现可靠连接。同时,因外导体为金属件,当接触件组件连接后,插针接触组件外导体71插入插孔接触组件外导体72中,形成“密闭”空间,阻止外来电磁波对内导体进行干扰,使接触组件具有很高的电磁屏蔽性,从面实现高速差分信号的安全、稳定传输。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所述四绞差分电缆1与外导体7之间设有热收缩套管2连接,所述热收缩套管2内壁涂有热熔胶,通过热收缩后对电缆1与外导体7压接处进行密封。使之具有防水、防线缆突变弯曲的功能。同时,具有操作、维护方便等优点。
进一步地,所述热收缩套管2采用组合式双层结构,包括外层2a和内层压线环2b,所述内层压线环2b完全包覆于外层内部。
进一步地,如图9、图10所示,所述四绞电缆的内部芯线与外导体7之间设有压接环3,四绞电缆的屏蔽层1a绕过压接环3,形成四绞电缆的屏蔽包裹层1b,包裹层1b与外导体7形成接触,通过压接工具对外导体7进行六方压接,可最大限度的避免因压接工艺对四绞电缆1的内部芯线造成的物理结构改变,从而具有保证电线与接触件的特征阻抗的一致性。
进一步地,如图11、图12所示,所述阻隔块4的内表面41与内导体5相接,外表面42与外导体7相接,从而限制阻隔块4向内、外产生位移;所述阻隔块4设有左台阶43和右台阶46,左台阶43和右台阶46分别与绝缘体6上开槽的左右台阶相吻合,从而限制阻隔块4向左、右产生位移;阻隔块4的上台阶44与下台阶45分别与绝缘体6上开槽的上下台阶相吻合,从而限制阻隔块4向上、下产生位移;从而阻隔了因绝缘体6上四个开槽面产生的气隙,防止的内、外导体之间发生变形而造成的爬电距离变短或内、外导体之间介电性能不良,使总线信号生产误码和进行复位。能可靠的传输电信号。
进一步地,如图13、图14所示,所述内导体5与电缆的芯线1C之间设有2组共8个压接点,分别为压接点51a、压接点51b、压接点51c、压接点51d、压接点51e、压接点51f、压接点51g、压接点51h,压接面变形均匀一致,抗拉强度高,电压降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阻隔功能的四同轴压接接触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孔接触组件和插针接触组件,所述插孔接触组件和插针接触组件插接;所述插孔接触组件和插针接触组件均包括四绞差分电缆、内导体、绝缘体和外导体;所述绝缘体装入与外导体中,绝缘体中穿设有内导体;所述四绞差分电缆连接内导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阻隔功能的四同轴压接接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外导体之间的绝缘体上设有四个开槽,四个开槽中安装有阻隔块,所述阻隔块与开槽之间采用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具有阻隔功能的四同轴压接接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四绞差分电缆与内导体之间通过坑压式压接方式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阻隔功能的四同轴压接接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与电缆的芯线之间设有2组共8个压接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具有阻隔功能的四同轴压接接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通过定位插销定位于外导体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具有阻隔功能的四同轴压接接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接触组件的插针式内导体缩于插针接触组件的绝缘体内,插孔接触组件的插孔式内导体伸出插孔接触组件的绝缘体外,且所述插针接触组件的绝缘体的开口处设为锥度导向孔;所述插针接触组件的绝缘体和插孔接触组件的绝缘体之间通过倒钩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具有阻隔功能的四同轴压接接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四绞差分电缆与外导体之间设有热收缩套管连接,所述热收缩套管内壁涂有热熔胶,通过热收缩后对电缆与外导体压接处进行密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阻隔功能的四同轴压接接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收缩套管采用组合式双层结构,包括外层和内层压线环,所述内层压线环完全包覆于外层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具有阻隔功能的四同轴压接接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四绞差分电缆的内部芯线与外导体之间设有压接环,四绞差分电缆的屏蔽层绕过压接环,形成四绞差分电缆的屏蔽包裹层,包裹层与外导体形成接触,通过压接工具对外导体进行六方压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阻隔功能的四同轴压接接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块的内表面与内导体相接,外表面与外导体相接;所述阻隔块设有左台阶和右台阶,左台阶和右台阶分别与绝缘体上开槽的左右台阶相吻合;阻隔块的上台阶与下台阶分别与绝缘体上开槽的上下台阶相吻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964439.1U CN214542615U (zh) | 2021-05-08 | 2021-05-08 | 一种具有阻隔功能的四同轴压接接触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964439.1U CN214542615U (zh) | 2021-05-08 | 2021-05-08 | 一种具有阻隔功能的四同轴压接接触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542615U true CN214542615U (zh) | 2021-10-29 |
Family
ID=78277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964439.1U Active CN214542615U (zh) | 2021-05-08 | 2021-05-08 | 一种具有阻隔功能的四同轴压接接触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542615U (zh) |
-
2021
- 2021-05-08 CN CN202120964439.1U patent/CN21454261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099345A (en) | Wire spacers for connecting cables to connectors | |
US4553806A (en) | Coaxial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multiple outer conductor coaxial cable | |
EP0122700B1 (en) | Coaxial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multiple outer conductor coaxial cable | |
CN101944663B (zh) | 支承和偏置内接点的绝缘子 | |
CN204144594U (zh) | 一种压接式微小型总线连接器 | |
CN214542615U (zh) | 一种具有阻隔功能的四同轴压接接触组件 | |
KR101826317B1 (ko) | 동축 케이블과 커넥터 조립체 및 그의 연결 방법 | |
CN210779049U (zh) | 一种铜包铝导线用压接端可密封压接的接触件 | |
EP3754803A1 (en) | Joint structure for high-voltage cable | |
US6477769B2 (en) | Method for assembling a controlled impedance connector | |
CN110380252A (zh) | 一种核电用矿物绝缘电缆k1类电气连接器组件 | |
CN202712450U (zh) | 射频同轴连接器与微同轴电缆的连接装置 | |
CN201904502U (zh) | 一次扣压成型式电缆连接器 | |
CN213878471U (zh) | 一种电缆安装用接线装置 | |
CN112531381B (zh) | 一种屏蔽双绞导体连接器 | |
CN212462145U (zh) | 连接器 | |
CN213278609U (zh) | 屏蔽同轴接触件和导线的装配结构 | |
CN214379179U (zh) | 基于同轴的高清宽带芯片连接线 | |
CN212062874U (zh) | 一种屏蔽尾罩 | |
CN216904157U (zh) | 一种电缆连接接头 | |
CN211930238U (zh) | 一种具有防尘结构的电缆接头 | |
CN217468934U (zh) | 一种新型的浮动式水密连接器 | |
CN213584485U (zh) | 基于lsa射频端子的接口 | |
CN216085365U (zh) | 一种风电机组的变桨伺服电机用复合电缆防松连接器 | |
CN218037484U (zh) | 光电线缆连接器改良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