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90112U - 抛光机 - Google Patents

抛光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90112U
CN214490112U CN202120765122.5U CN202120765122U CN214490112U CN 214490112 U CN214490112 U CN 214490112U CN 202120765122 U CN202120765122 U CN 202120765122U CN 214490112 U CN214490112 U CN 2144901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ishing
driving
base plate
positioning mechanism
transmission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6512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松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Songxi Welding Mach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Songxi Weld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Songxi Welding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Songxi Weld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6512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901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901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901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stituent Portions Of Griding Lathes, Driving, Sensing And Control (AREA)

Abstract

抛光机,包括用于装夹工件并带动工件转动的定位机构、与定位机构传动连接并用于带动定位机构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与第一驱动机构传动连接并用于带动第一驱动机构和定位机构沿前后和左右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及两组分别设置在定位机构左右两侧的抛光机构,所述抛光机构包括基座、设置在基座上且具有横向轴体的抛光电机及设置在横向轴体上的抛光轮。本实用新型具有两组抛光机构,能够对工件进行两种不同的抛光加工,减少工件的装夹次数,有利于提高抛光效率。

Description

抛光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抛光机。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2462186U公开了一种立式抛光机,包括机架,机架上固定有立式导轨,立式导轨上固定有转盘,转盘的活动盘安装有抛光电机,抛光电机连接抛光轮;机架上还设有用于安装加工工件的活动夹具。所述立式导轨通过水平导轨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立式导轨由第一级拖板和第二级拖板组成,第一级拖板及第二级拖板分别包括底座、丝杆组件及滑块,底座与滑块之间可滑动配合,丝杆组件的丝杆及丝杆套分别安装于底座及滑块,丝杆的端部与操作手柄或步进电机的两者或者其中之一相连。所述转盘由固定盘和活动盘组成,固定盘与立式导轨连接,活动盘通过转轴与固定盘相连,活动盘和固定盘上分别设有用于将两者位置固定的螺钉孔,有螺钉与螺钉孔配合。所述转盘由所述转盘由固定盘和活动盘组成,固定盘与立式导轨连接,活动盘通过转轴与固定盘相连,转轴与步进电机相连。所述活动夹具包括平移机构、摆角机构、夹具转动机构以及固定在上述机构上的夹具,夹具安装于夹具转动机构的输出轴上,夹具转动机构与摆角机构相连,摆角机构安装于平移机构上。所述平移机构包括平行安装的滑轨以及丝杆,丝杆端部连接有步进电机;有滑块与滑轨滑动配合,有丝杆螺母与丝杆配合;设有平移安装支架安装在滑块及丝杆螺母上。
问题在于,其立式抛光机仅具有单个工位,即仅具有一个抛光轮,单个抛光轮仅适用于单一的抛光要求(精抛、中抛、粗抛中的其中一种),而工件一般需要进行两种不同抛光要求的加工,因此,需要对工件或者抛光轮进行替换装夹,导致整体的抛光效率低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抛光机,其具有两组抛光机构,能够对工件进行两种不同的抛光加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抛光机,包括用于装夹工件并带动工件转动的定位机构、与定位机构传动连接并用于带动定位机构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与第一驱动机构传动连接并用于带动第一驱动机构和定位机构沿前后和左右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及两组分别设置在定位机构左右两侧的抛光机构。
所述抛光机构包括基座、设置在基座上且具有横向轴体的抛光电机及设置在横向轴体上的抛光轮。
两组所述抛光机构的抛光电机之间设有与定位机构相对的护罩和支架,护罩设置在支架上;
所述护罩上设有抽风孔,支架底部设有活动轮。
所述横向轴体上设有位于抛光轮内端的带轮;
所述基座下部设有位于带轮下方的从动轮,带轮和从动轮上绕设有砂带。
所述从动轮的数量为两组且沿前后间隔排布。
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驱动机构上的安装座、设置在安装座上的驱动电机及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的固定头;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座底部并用于带动安装座转动的分度器。
所述安装座上设有位于固定头和驱动电机之间并具有横向转轴的减速箱,驱动电机与减速箱传动连接,减速箱的横向转轴与固定头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分度器底部的左右驱动组件及设置在左右驱动组件底部的前后驱动组件;
所述左右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基板、均设置在第一基板上并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导轨和第一丝杠、设置在第一基板上并与第一丝杠传动连接的第一电机及通过第一滑块传动设置在第一导轨上和通过第一螺母套与第一丝杠传动连接的上基板,分度器设置在上基板上;
所述前后驱动组件包括下基板、均设置在下基板上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导轨和第二丝杠、设置在下基板上并与第二丝杠传动连接的第二电机、设置在第二导轨上的第二滑块及设置在第二丝杠上的第二螺母套,第一基板通过第二滑块传动设置在第二导轨上和通过第二螺母套与第二丝杠传动连接。
所述第二螺母套和第一基板之间设有移动板,第二导轨上设有第三滑块;
所述移动板固接在第二螺母套和第三滑块上,移动板上设有推动组件,第一基板上设有与推动组件相对的从动座,推动组件与从动座固接;
所述推动组件和从动座之间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
所述推动组件为液压油缸或者气缸。
包括工作台,第二驱动机构设置在工作台上,两组抛光机构位于工作台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抛光机具有两组抛光机构,能够对工件进行两种不同的抛光加工,减少工件的装夹次数,有利于提高抛光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见图1-2,本抛光机,包括用于装夹工件并带动工件转动的定位机构1、与定位机构1传动连接并用于带动定位机构1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2、与第一驱动机构2传动连接并用于带动第一驱动机构2和定位机构1沿前后和左右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3及两组分别设置在定位机构1左右两侧的抛光机构4。
本抛光机具有两组抛光机构4,能够对工件进行两种不同的抛光加工,减少工件的装夹次数,有利于提高抛光效率。
所述抛光机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外置于定位机构1、第一驱动机构2、第二驱动机构3、抛光机构4和后述的工作台29,或者,控制装置设置在工作台29上。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能够带动定位机构1和工件转动以调整位置,使本抛光机能够更好地对侧部具有弧面的工件进行抛光,第一驱动机构2和第二驱动机构3的设置提高定位机构1和工件的移动灵活性。
所述定位机构1上的工件与其中一组抛光机构4完成抛光加工后,第一驱动机构2、第二驱动机构3带动定位机构1上的工件转移至与另一组抛光机构4进行抛光加工。
进一步地,所述抛光机构4包括基座5、设置在基座5上且具有横向轴体的抛光电机6及设置在横向轴体上的抛光轮7。
所述控制装置与抛光电机6电性连接。
两组所述抛光机构4的抛光轮7相对设置。
两组所述抛光机构4配置不同抛光精度的抛光轮7,能够对工件进行两种不同的抛光精度加工,实现不同的抛光效果(如粗抛、中抛、精抛中的其中两种),减少工件的装夹次数,有利于提高抛光效率。
进一步地,两组所述抛光机构4的抛光电机6之间设有与定位机构1相对的护罩8和支架30,护罩8设置在支架30上;
所述护罩8上设有抽风孔31,支架30底部设有活动轮32,支架30可移动并远离定位机构1和抛光机构4,方便对定位机构1和抛光机构4的操作、维护等。
所述抽风孔31可通过管路连接吸尘装置,支架30底部的四角位置均设有活动轮32。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轴体上设有位于抛光轮7内端的带轮9;
所述基座5下部设有位于带轮9下方的从动轮10,带轮9和从动轮10上绕设有砂带11,使本抛光机的抛光机构4能够进行砂带抛光加工。
所述基座5上对应从动轮10设有轴体,轴体上设有轴承,从动轮10套装在轴承上。
进一步地,所述从动轮10的数量为两组且沿前后间隔排布。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机构1包括设置在第一驱动机构2上的安装座12、设置在安装座12上的驱动电机13及与驱动电机13传动连接的固定头14;
所述抛光轮7的轴线与固定头14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
所述固定头14呈圆柱状且沿其沿其轴向横向设置,此种结构的固定头14适合锅类工件的套装和加工,固定头14上设有贯通其外端面的通气通道,通气通道通过管道外接有抽气泵;
所述控制装置与抽气泵电性连接,抽气泵外置于后述的工作台29;
所述工件套装在固定头14上,通气通道的外端面与工件的内顶面相对,抽气泵对通气通道进行抽真空,使工件吸附在固定头14上,从而实现工件的固定。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包括设置在安装座12底部并用于带动安装座12转动的分度器15。
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驱动电机13、分度器15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12上设有位于固定头14和驱动电机13之间并具有横向转轴的减速箱16,驱动电机13与减速箱16传动连接,减速箱16的横向转轴与固定头14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3包括设置在分度器15底部的左右驱动组件及设置在左右驱动组件底部的前后驱动组件;
所述左右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基板17、均设置在第一基板17上并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导轨18和第一丝杠19、设置在第一基板17上并与第一丝杠19传动连接的第一电机20及通过第一滑块传动设置在第一导轨18上和通过第一螺母套与第一丝杠19传动连接的上基板21,分度器15设置在上基板21上;
所述第一导轨18的数量为两组且分别位于第一丝杠19的两侧,第一电机20位于第一丝杠19的左侧,控制装置与第一电机20电性连接。
所述前后驱动组件包括下基板22、均设置在下基板22上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导轨24和第二丝杠25、设置在下基板22上并与第二丝杠25传动连接的第二电机23、设置在第二导轨24上的第二滑块及设置在第二丝杠25上的第二螺母套,第一基板17通过第二滑块传动设置在第二导轨24上和通过第二螺母套与第二丝杠25传动连接。
所述第二导轨24的数量为两组且分别位于第二丝杠25的两侧,第二电机23位于第二丝杠25的后部,控制装置与第二电机23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螺母套和第一基板17之间设有移动板26,第二导轨24上设有第三滑块;
所述移动板26位于第一基板17的后部。
所述移动板26固接在第二螺母套和第三滑块上,移动板26上设有推动组件27,第一基板17上设有与推动组件27相对的从动座28,推动组件27与从动座28固接;
所述推动组件27和从动座28之间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
所述推动组件为液压油缸或者气缸。
所述控制装置与第一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
本抛光机的其中一组抛光机构进行抛光加工时,抛光轮7与工件接触,工件承受的前后方向作用力通过第一驱动机构2、第二驱动机构3的前后驱动组件和从动座28传递至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将相应的压力信号传递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接收压力信号并根据内置程序的抛光压力参数对第二驱动机构3的前后位置进行调整,以调节抛光轮7与工件之间的抛光压力,保持抛光压力的稳定以及达到需要的抛光压力度,提高抛光质量。
所述推动组件为气缸时,气缸通过气管依次连接有电磁换向阀和气泵,控制装置分别与电磁换向阀和气泵电性连接,气泵外置于后述的工作台29,电磁换向阀设置在工作台29侧部;
所述推动组件为液压油缸时,液压油缸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有电磁换向阀和伺服液压站,伺服液压站外置于工作台29,电磁换向阀设置在工作台29侧部,管路设有油电压力传感器,控制装置分别与电磁换向阀、伺服液压站和油电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
所述液压油缸推动产品与抛光轮7进行抛光,油电压力传感器实时将压力信号传递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内置程序的抛光压力参数对液压油缸的油缸压力进行调整,以调节抛光轮7与工件之间的抛光压力,保持抛光压力的稳定以及达到需要的抛光压力,提高抛光质量。
进一步地,包括工作台29,第二驱动机构3设置在工作台29上,两组抛光机构4位于工作台29的外侧。
具体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3的下基板22设置在工作台29上。
在本实施例中,两组所述抛光机构4位于工作台29前部的两侧。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0)

1.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装夹工件并带动工件转动的定位机构(1)、与定位机构(1)传动连接并用于带动定位机构(1)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2)、与第一驱动机构(2)传动连接并用于带动第一驱动机构(2)和定位机构(1)沿前后和左右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3)及两组分别设置在定位机构(1)左右两侧的抛光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机构(4)包括基座(5)、设置在基座(5)上且具有横向轴体的抛光电机(6)及设置在横向轴体上的抛光轮(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抛光机,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抛光机构(4)的抛光电机(6)之间设有与定位机构(1)相对的护罩(8)和支架(30),护罩(8)设置在支架(30)上;
所述护罩(8)上设有抽风孔(31),支架(30)底部设有活动轮(3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轴体上设有位于抛光轮(7)内端的带轮(9);
所述基座(5)下部设有位于带轮(9)下方的从动轮(10),带轮(9)和从动轮(10)上绕设有砂带(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10)的数量为两组且沿前后间隔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1)包括设置在第一驱动机构(2)上的安装座(12)、设置在安装座(12)上的驱动电机(13)及与驱动电机(13)传动连接的固定头(14);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包括设置在安装座(12)底部并用于带动安装座(12)转动的分度器(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2)上设有位于固定头(14)和驱动电机(13)之间并具有横向转轴的减速箱(16),驱动电机(13)与减速箱(16)传动连接,减速箱(16)的横向转轴与固定头(14)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3)包括设置在分度器(15)底部的左右驱动组件及设置在左右驱动组件底部的前后驱动组件;
所述左右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基板(17)、均设置在第一基板(17)上并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导轨(18)和第一丝杠(19)、设置在第一基板(17)上并与第一丝杠(19)传动连接的第一电机(20)及通过第一滑块传动设置在第一导轨(18)上和通过第一螺母套与第一丝杠(19)传动连接的上基板(21),分度器(15)设置在上基板(21)上;
所述前后驱动组件包括下基板(22)、均设置在下基板(22)上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导轨(24)和第二丝杠(25)、设置在下基板(22)上并与第二丝杠(25)传动连接的第二电机(23)、设置在第二导轨(24)上的第二滑块及设置在第二丝杠(25)上的第二螺母套,第一基板(17)通过第二滑块传动设置在第二导轨(24)上和通过第二螺母套与第二丝杠(25)传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母套和第一基板(17)之间设有移动板(26),第二导轨(24)上设有第三滑块;
所述移动板(26)固接在第二螺母套和第三滑块上,移动板(26)上设有推动组件(27),第一基板(17)上设有与推动组件(27)相对的从动座(28),推动组件(27)与从动座(28)固接;
所述推动组件(27)和从动座(28)之间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
所述推动组件为液压油缸或者气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29),第二驱动机构(3)设置在工作台(29)上,两组抛光机构(4)位于工作台(29)的外侧。
CN202120765122.5U 2021-04-14 2021-04-14 抛光机 Active CN2144901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65122.5U CN214490112U (zh) 2021-04-14 2021-04-14 抛光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65122.5U CN214490112U (zh) 2021-04-14 2021-04-14 抛光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90112U true CN214490112U (zh) 2021-10-26

Family

ID=78202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65122.5U Active CN214490112U (zh) 2021-04-14 2021-04-14 抛光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901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89877B2 (en) Device for the fine machining of optically active surfaces on, in particular, spectacle lenses
CN212071524U (zh) 五轴抛光机
CN212071525U (zh) 双头抛光机
CN113977423A (zh) 数控立式双磨头多功能磨床
CN112706026A (zh) 一种光学元件磨抛复合机床
CN214490112U (zh) 抛光机
CN107553254A (zh) 一种玻璃倒角机
CN214720879U (zh) 一种钥匙拉槽、倒角加工设备
CN115139205A (zh) 一种精雕抛光一体机
CN108608266A (zh) 自动化三面同步磨磨床
CN210499713U (zh) 一种曲轴偏心差补径向抛光装置
CN209036212U (zh) 异型小精密件研磨装置
CN107243804A (zh) 一种多尺寸圆柱形工件自动打磨设备
CN108942441B (zh) 一种双面磨锅装置
CN218363284U (zh) 一种数控机床车削打磨装置
CN214490122U (zh) 轮毂内抛光机
CN212170007U (zh) 一种卧式内抛光机
CN114178982B (zh) 一种卡簧自动打磨设备
CN215788610U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镜片上调精磨抛光设备
CN219310237U (zh) 切槽夹持固定装置及其切槽机
CN216066888U (zh) 数控立式双磨头多功能磨床
CN219337142U (zh) 一种金属制品端面打磨装置
CN213470634U (zh) 一种镜片抛光机
CN220362408U (zh) 一种台式砂轮机半自动化上料机构
CN222095658U (zh) 一种曲轴砂带抛光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