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89565U - 一种电子血压计自动装配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血压计自动装配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489565U CN214489565U CN202023347501.7U CN202023347501U CN214489565U CN 214489565 U CN214489565 U CN 214489565U CN 202023347501 U CN202023347501 U CN 202023347501U CN 214489565 U CN214489565 U CN 21448956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eeding
- carrier
- station
- plate
- produ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血压计自动装配线,其包括位于前段的自动锁螺丝装置和位于后段的自动贴面板装置,自动锁螺丝装置和自动贴面板装置通过中间过渡线连接,自动锁螺丝装置被配置为将产品内部器件通过螺丝自动装配于电子血压计的外壳内,中间过渡线将经过自动锁螺丝操作的自动送至自动贴面板装置的进料端,自动贴面板装置被配置为自动对电子血压计完成贴面板和锁后壳作业。上述电子血压计自动装配线不仅结构紧凑,设计巧妙;而且大大提高了电子血压计的装配效率,节省人力,保证了产品的组装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装配设备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血压计自动装配线。
背景技术
电子血压计是利用现代电子技术与血压间接测量原理进行血压测量的医疗设备。目前,电子血压计在装配过程中,需要对其内部器件(主要包括按键板、电路板和液晶屏等)和面板进行组装,现有技术中电子血压计的装配大多通过人工进行组装,存在组装效率低、人力成本高和不良品率高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血压计自动装配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血压计采用人工组装存在组装效率低、人力成本高和不良品率高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血压计自动装配线,其包括位于前段的自动锁螺丝装置和位于后段的自动贴面板装置,所述自动锁螺丝装置和自动贴面板装置通过中间过渡线连接,其中,所述自动锁螺丝装置包括第一机架以及设置于第一机架上的第一上料机构、第一载具、第一循环输送线、若干个锁螺丝机构、第一下料机构和空载具回流线,所述第一载具上设置有用于对产品进行固定的压紧机构,所述第一上料机构包括上料输送线、第一升降机构、载具移栽机构和第一上料夹手,所述第一循环输送线包括锁螺丝输送装置、第一上料工位、若干个锁螺丝工位、压紧解锁工位和第一下料工位,所述第一机架上于每个锁螺丝工位的一侧均设置有用于锁螺丝时对第一载具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所述若干个锁螺丝机构对应所述若干个锁螺丝工位设置,所述压紧解锁工位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将解除所述压紧机构对产品固定的压紧解锁机构,所述第一下料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下料工位处,包括下料机器人和用于将产品和第一载具分别放置于空载具回流线和第二载具上的下料夹爪,所述第二载具位于第一出料通道内,所述下料夹爪安装于所述下料机器人的驱动端;
所述自动贴面板装置包括第二机架以及设置于第二机架上的第二上料机构、第二载具、第二载具循环输送线、贴面板机构、产品翻转机构、后壳锁螺丝机构和成品下料机构,所述第二上料机构包括上料驱动组件和第二上料夹手,所述第二载具循环输送线包括贴面板输送装置、第二上料工位、贴面板工位和翻转下料工位,所述机架上对应贴面板工位设置有用于对第二载具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所述贴面板机构包括面板上料组件、撕膜组件和贴面板组件,所述产品翻转机构包括第一翻转架和翻转驱动装置,所述第一翻转架的两端均设置有翻转夹手,所述翻转驱动装置驱动第一翻转架翻转180°,所述后壳锁螺丝机构包括后壳锁螺丝分割转盘和后壳锁螺丝机构,所述后壳锁螺丝分割转盘上至少包括依次用于进料、锁螺丝和出料的三个工位,所述后壳锁螺丝机构对应锁螺丝工位设置,所述锁螺丝工位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锁螺丝时对产品定位的产品定位机构,所述成品下料机构包括第二翻转架和翻转驱动装置,所述第二翻转架上设置有翻转夹手,所述翻转驱动装置驱动第二翻转架翻转至第二出料通道。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载具包括载具本体,所述载具本体的相对的两个外侧壁上对应开设有两个外凹槽,且所述载具本体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对产品进行定位的型腔,所述型腔的相对的两个内侧壁上对应开设有两个内凹槽,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板和翻转限位座,所述翻转限位座固定于所述载具本体上,所述压板通过铰接轴铰接于所述翻转限位座上且能选择地处于水平状态和竖直状态,处于所述水平状态时对产品载具上的产品进行固定,处于所述竖直状态时解除对产品载具上的产品进行固定。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升降机构能升降地设置于所述上料输送线的出料端,其包括升降平台和第一升降驱动模组,所述载具移栽机构包括第二升降机构、第一横移机构和第一载具夹爪,所述第二升降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横移机构上,所述第一载具夹手安装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上,所述第一横移机构包括移栽框架,所述移栽框架上固定有横移驱动模组,所述横移驱动模组上能横向移动地装配有横移连接板,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地安装于所述横移连接板上的升降板,所述升降板连接有升降驱动气缸,且所述升降板上固定有向外侧延伸的悬臂,所述第一载具夹爪包括第一安装板、四个夹手、传动组件和第一夹持驱动气缸,所述第一安装板固定于所述升降板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悬臂的下方,且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四角均开设有沿开设外凹槽的两个外侧壁方向延伸的长条形的通孔,所述四个夹手的底端穿过所述通孔设置,顶端通过传动组件连接第一夹持驱动气缸,所述第一夹持驱动气缸竖直安装于所述悬臂的端部且驱动杆朝下设置,所述第一夹持驱动气缸通过传动组件驱动四个夹手的底端进入所述外凹槽内实现对产品载具的夹取,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两个驱动板、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和导向部件,位于同侧的两个夹手的顶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设置有铰接轴,且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所述安装板之间设置有导向部件,所述两个驱动板的一端铰接于对应的第一连接块上,另一端同轴铰接于第二连接块上,所述第一夹持驱动气缸的驱动杆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块上。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载具循环输送线上于所述压紧解锁工位和第一下料工位之间设置有检测工位,所述检测工位上设置有用于检测产品是否漏锁螺丝的检测装置,所述若干个锁螺丝工位、压紧解锁工位和检测工位位于所述第一载具循环输送线的同侧,所述第一载具循环输送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将第一载具从第一上料工位输送到锁螺丝工位的第二横移机构和用于将第一载具从检测工位输送到第一下料工位的第三横移机构,所述若干个锁螺丝机构位于第一载具循环输送线的外侧,均包括锁螺丝机器人、螺丝自动供料机构和锁螺丝电批,所述锁螺丝机器人驱动锁螺丝电批动作,所述螺丝自动供料机构自动输送螺丝至锁螺丝电批。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紧解锁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载具循环输送线的内侧,其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顶部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外侧通过直线导轨能横向移动地设置有第一移动板,所述第一移动板上通过直线导轨能上下移动地设置有至少一块第二移动板,所述第二移动板的底部固定有朝下延伸的解锁钩板,所述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均连接有驱动气缸,驱动气缸驱动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沿上下和横向配合动作,进而带动解锁钩板钩住压板并带动压板向上翻转进行解锁。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料机器人采用四轴机器人,所述下料夹爪包括第二安装板,所述四轴机器人的驱动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四角均开设有长条形的外通孔,所述外通孔内均穿设有外夹爪,位于同侧的两个外夹爪的顶端均连接于第一活动座上,所述第一活动座通过直线导轨安装于第二安装板上,两个驱动气缸驱动两个第一活动座靠近进而带动四个外夹爪的底端伸入产品载具的外凹槽内对产品载具进行夹持,且所述第二安装板上于所述四个外夹爪所围区域的内侧开设有长条形的四个内通孔,所述内通孔内均穿设有内夹爪,位于同侧的两个内夹爪的顶端均连接于第二活动座上,所述第二活动座通过直线导轨安装于第二安装板上,两个驱动气缸驱动两个第二活动座靠近进而带动四个内夹爪的底端伸入第一载具的内凹槽对产品进行夹持。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载具循环输送线上还设置有装饰环组装工位和压上盖工位,且所述载具循环输送线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将第二载具从上料工位输送到装饰环组装工位的第四横移机构,所述装饰环组装工位和压上盖工位依次设置上料工位和贴面板工位之间,所述机架上于装饰环组装工位的外侧设置有装饰环组装机构,所述装饰环组装机构包括安装框架、装饰环自动送料机构、装饰环取料模组、装饰环吸头、压上盖气缸和压上盖压头,所述装饰环取料模组安装于安装框架的一侧,其包括装饰环取料驱动模组和装饰环取料气缸,所述装饰环取料气缸通过连接板安装于装饰环取料驱动模组,所述装饰环吸头安装于所述装饰环取料气缸的驱动端,所述压上盖气缸安装于安装框架的另一侧,所述压上盖压头连接于所述压上盖气缸的驱动端。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料驱动组件包括上料转盘和上料移栽模组,所述上料转盘能转动地装配于机架上进料口处且其通过伺服电机驱动,所述上料移栽模组包括上料横移模组和上料升降模组,所述第二上料夹手通过连接板安装于上料升降模组上,所述上料升降模组通过连接板安装于所述上料横移模组上,所述上料横移模组驱动上料升降模组沿水平方向往复移动,所述上料升降模组驱动上料夹手沿上下方向往复移动,所述面板上料组件包括面板上料线、若干个储料架和第一机器人,所述若干个储料架内沿上下方向堆叠设置有面板,所述面板上料线驱动储料架移动,所述撕膜组件包括撕膜平台和撕膜夹手,所述贴面板组件包括第二机器人,所述第一机器人和第二机器人的驱动端均设置有面板吸盘,所述第一机器人从储料架内吸附最上层的面板后移至撕膜平台上并配合撕膜夹手进行撕膜,然后第二机器人吸附撕膜后的面板移至贴面板工位上载具的正上方并将面板贴合于产品上。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壳锁螺丝分割转盘的底部连接有分割转盘驱动电机,且所述后壳锁螺丝分割转盘上设置有呈“十”字形分布的用于进料、锁螺丝、出料和功能扩充的四个工位,每个工位上均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块,所述若干个定位块围成用于对产品进行定位的区域,所述区域的一角设有缺口,所述产品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气缸和定位头,后壳锁螺丝时,所述定位气缸驱动定位头顶紧产品的一角。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翻转架的中部通过转轴装配于第一固定板上,所述转轴与第一翻转电机的驱动轴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连接板安装于第一翻转升降模组上,所述第二翻转架的一端通过转轴装配于第二固定板上,所述转轴与第二翻转电机的驱动轴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连接板安装于第二翻转升降模组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电子血压计自动装配线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紧凑、设计巧妙;2)能够实现对电子血压计的内部器件和面板进行自动装配,自动化程度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人力,降低组装成本;3)能够保证了产品的组装质量,降低了产品的不良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血压计自动装配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血压计自动装配线的自动锁螺丝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血压计自动装配线的自动锁螺丝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血压计自动装配线的自动锁螺丝装置的第一上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血压计自动装配线的自动锁螺丝装置的第一载具循环输送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血压计自动装配线的自动锁螺丝装置的第一载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血压计自动装配线的自动锁螺丝装置的第一下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血压计自动装配线的电子血压计自动贴面板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血压计自动装配线的电子血压计自动贴面板装置的俯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血压计自动装配线的上料转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血压计自动装配线的上料移栽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血压计自动装配线的第二载具循环输送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血压计自动装配线的装饰环组装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血压计自动装配线的贴面板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血压计自动装配线的产品翻转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血压计自动装配线的后壳锁螺丝分割转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血压计自动装配线的后壳锁螺丝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血压计自动装配线的成品下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请参阅图1至图20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血压计自动装配线包括位于前段的自动锁螺丝装置1和位于后段的自动贴面板装置2,自动锁螺丝装置1和自动贴面板装置2通过中间过渡线3连接,即中间过渡线3的一端对接自动锁螺丝装置1的第一出料通道,另一端对接自动贴面板装置2的进料口。
自动锁螺丝装置1包括第一机架10以及设置于第一机架10上的第一上料机构11、第一载具12、第一载具循环输送线13、若干个锁螺丝机构14、第一下料机构15和空载具回流线16,第一载具12包括载具本体120,载具本体120的相对的两个外侧壁上对应开设有两个外凹槽121,且载具本体120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对产品进行定位的型腔122,型腔122的相对的两个内侧壁上对应开设有两个内凹槽123,载具本体120上设置有用于对产品进行压紧固定的压紧机构,压紧机构包括压板124和翻转限位座125,翻转限位座125固定于载具本体120上,压板124通过铰接轴铰接于翻转限位座125上且能选择地处于水平状态和竖直状态,压板124处于水平状态时对载具本体120上的产品进行固定,压板124处于竖直状态时解除对载具本体120上的产品固定。
第一上料机构11包括上料输送线110、第一升降机构和载具移栽机构,第一升降机构能升降地设置于上料输送线110的出料端,其包括升降平台111和第一升降驱动模组112,载具移栽机构包括移栽框架,移栽框架上固定有横移驱动模组113,横移驱动模组113上能横向移动地装配有横移连接板,横移连接板上能升降地安装有第一升降板114,第一升降板114连接有驱动气缸4,且第一升降板114上固定有向外侧延伸的悬臂115,悬臂115的外端部竖直安装有驱动气缸4,驱动气缸4的驱动杆朝下设置且连接有上料载具夹爪,上料载具夹爪包括第一安装板5a,第一安装板5a固定于第一升降板114的一侧且位于悬臂115的下方,第一安装板5a的四角均开设有沿开设外凹槽121的两个外侧壁方向延伸的长条形的通孔,四个上料夹手116的底端穿过通孔设置,顶端通过传动组件连接驱动气缸4,传动组件包括两个驱动板117、第一连接块118、第二连接块119和直线导轨,位于同侧的两个上料夹手116的顶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块118,第一连接块118上设置有铰接轴,且第一连接块118与第一安装板5a之间设置有直线导轨,两个驱动板117的一端铰接于对应的第一连接块118上,另一端同轴铰接于第二连接块119上,驱动气缸4的驱动杆连接于第二连接块119上。
第一载具循环输送线13采用环形结构,其包括采用伺服电机和同步带驱动的输送装置,第一载具循环输送线13上分别设置有第一上料工位13a、若干个锁螺丝工位13b、压紧解锁工位13c、检测工位13d和第一下料工位13e,第一上料工位13a和第一下料工位13e设置于第一载具循环输送线13的一侧两端,若干个锁螺丝工位13b、压紧解锁工位13c、检测工位13d均设置于第一载具循环输送线13的另一侧,第一机架10上于每个锁螺丝工位13b的一侧均设置有用于锁螺丝时对第一载具12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130,定位机构130由驱动气缸和定位板组成,第一载具循环输送线1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将第一载具12从第一上料工位13a输送到锁螺丝工位13b的第一横移机构131和用于将产品载具从检测工位13d输送到第一下料工位13e的第二横移机构132,每个锁螺丝工位13b上配套一个位于第一载具循环输送线13外侧的锁螺丝机构,锁螺丝机构包括锁螺丝机器人133、螺丝自动供料机构和锁螺丝电批,锁螺丝机器人133驱动锁螺丝电批动作,螺丝自动供料机构自动输送螺丝至锁螺丝电批。第一载具循环输送线13内对应压紧解锁工位设置有压紧解锁机构,压紧解锁机构包括立柱134,立柱134的顶部固定有固定板135,固定板135的外侧通过直线导轨能横向移动地设置有第一移动板136,第一移动板136上通过直线导轨能上下移动地间隔设置有两块第二移动板137,第二移动板137的底部固定有朝下延伸的解锁钩板138,第一移动板136和第二移动板137均连接有驱动气缸4,驱动气缸4驱动第一移动板136和第二移动板137沿上下和左右配合动作,进而带动解锁钩板138钩住压板124并带动压板124向上翻转进行解锁。第一机架10上于第一载具循环输送线13的上方安装有若干个用于对第一载具12在输送过程中进行定位的CCD视觉定位装置139。检测工位13d上设置有用于检测产品是否漏锁螺丝的检测装置6。
第一下料机构15设置于第一下料工位13e处,包括下料机器人150和用于将产品和产品载具分别放置于空载具回流线16和第二载具17上的下料夹爪151,第二载具17设置于自动锁螺丝装置1的第一出料通道上,且其外壁设置有便于夹持的凹槽,下料夹爪151安装于下料机器人150的驱动端,下料机器人150采用四轴机器人,下料夹爪151包括第二安装板5b,四轴机器人的驱动端连接于第二安装板5b上,第二安装板5b的四角均开设有长条形的外通孔,外通孔内均穿设有外夹爪152,位于同侧的两个外夹爪152的顶端均连接于第一活动座153上,第一活动座153通过直线导轨安装于第二安装板5b上,两个驱动气缸4驱动两个第一活动座153靠近进而带动四个外夹爪152的底端伸入第一载具12的外凹槽121内对第一载具12进行夹持,且第二安装板5b上于四个外夹爪152所围区域的内侧开设有长条形的四个内通孔,内通孔内均穿设有内夹爪154,位于同侧的两个内夹爪154的顶端均连接于第二活动座155上,第二活动座155通过直线导轨安装于第二安装板5b上,两个驱动气缸4驱动两个第二活动座155靠近进而带动四个内夹爪154的底端伸入第一载具12的内凹槽123对产品进行夹持。
自动贴面板装置2包括第二机架20以及设置于第二机架20上的第二上料机构21、第二载具17、第二载具循环输送线22、装饰环组装机构23,贴面板机构24、产品翻转机构25、后壳锁螺丝机构26和成品下料机构27,
第二上料机构21包括上料驱动组件和第二上料夹手210,产品正面朝上放置于第二载具17上,上料驱动组件包括上料转盘211和上料移栽模组,上料转盘211能转动地装配于第二机架20上进料口处且其通过伺服电机驱动,上料移栽模组包括上料横移模组212和上料升降模组213,第二上料夹手210通过连接板安装于上料升降模组213上,上料升降模组213通过连接板安装于上料横移模组212上,上料横移模组212驱动上料升降模组213沿水平方向往复移动,上料升降模组213驱动第二上料夹手210沿上下方向往复移动,第二上料夹手210包括第三安装板5c,第三安装板5c固定于上料升降模组213上的连接板上,第三安装板5c的外侧能移动地设置有四个夹爪214,位于同侧的两个夹爪214的顶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第三活动座215上,两个第三活动座215通过直线导轨装配于第三安装板5c上,两个驱动气缸4驱动两个第三活动座215靠近进而带动四个夹爪214的底端伸入第二载具17外壁上的凹槽内对其进行夹持。
第二载具循环输送线22采用环形结构,其包括采用伺服电机和同步带驱动的输送装置、第二上料工位、装饰环组装工位、压上盖工位、贴面板工位和翻转下料工位,输送装置驱动第二载具17由第二上料工位开始依次经过装饰环组装工位、压上盖工位、贴面板工位和翻转下料工位,第二载具循环输送线22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将第二载具17从第二上料工位输送到装饰环组装工位的第三横移机构220,第二机架20上设置有用于对第二载具17转移至对应工位上进行定位的载具定位机构,载具定位机构由驱动气缸和定位板组成,第二机架20上于装饰环组装工位的外侧设置有装饰环组装机构23,装饰环组装机构23包括安装框架、装饰环自动送料机构230、装饰环取料模组、装饰环吸头231、压上盖气缸232和压上盖压头233,装饰环取料模组安装于安装框架的一侧,其包括装饰环取料驱动模组234和装饰环取料气缸235,装饰环取料气缸235通过连接板安装于装饰环取料驱动模组234,装饰环吸头231安装于装饰环取料气缸235的驱动端,压上盖气缸232安装于安装框架的另一侧,压上盖压头233连接于压上盖气缸232的驱动端,装饰环自动送料机构230包括振动盘236、送料流道237、送料板238和送料气缸239,振动盘236将装饰环通过送料流道237送至送料板238处,送料气缸239推动送料板238将送料流道237出口处的一个装饰环推送至取料位置。
贴面板机构24包括面板上料线240、若干个储料架241和第一机器人242、撕膜平台243、撕膜夹手和第二机器人244,若干个储料架241内沿上下方向堆叠设置有面板,面板上料线240驱动储料架241移动,第一机器人242和第二机器人244的驱动端均设置有面板吸盘245,第一机器人242从储料架241内吸附最上层的面板后移至撕膜平台243上并配合撕膜夹手进行撕膜,然后第二机器人244吸附撕膜后的面板移至贴面板工位上载具的正上方并将面板贴合于产品上。
产品翻转机构25包括第一翻转架250、第一翻转电机251和第一翻转升降模组252,第一翻转架250的中部通过转轴装配于第一固定板253上,第一固定板253通过连接板安装于第一翻转升降模组252上,第一翻转架250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翻转夹手254,第一翻转架250上其中的一个第一翻转夹手254从翻转下料工位夹取产品,第一翻转电机251驱动第一翻转架250转动180°使产品的背面朝上。
后壳锁螺丝机构26包括后壳锁螺丝分割转盘260、后壳锁螺丝机构和产品定位机构,后壳锁螺丝分割转盘260的底部连接有分割转盘驱动电机,且后壳锁螺丝分割转盘260上设置有呈“十”字形分布的用于进料、锁螺丝、出料和功能扩充的四个工位,每个工位上均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块261,若干个定位块261围成用于对产品进行定位的区域,区域的一角设有缺口,产品定位机构对应缺口设置,其包括定位气缸262和定位头263,后壳锁螺丝时,定位气缸262驱动定位头263从缺口处将产品顶紧,后壳锁螺丝机构包括三轴驱动模组264和自动锁螺丝装置265,自动锁螺丝装置265通过连接板安装于三轴驱动模组264的输出端。成品下料机构27对应后壳锁螺丝分割转盘260的出料工位设置,其包括第二翻转架270、第二翻转电机271和第二翻转升降模组272,第一翻转架270的一端通过转轴装配于第二固定板273上,第二固定板273通过连接板安装于第二翻转升降模组272上,第一翻转架270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翻转夹手274,第二翻转夹手274从后壳锁螺丝分割转盘260的出料工位上夹取产品后,第二翻转电机271驱动第二翻转架270向外侧翻转将产品送至第二出料通道上。
上述电子血压计自动装配线的组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人工先将产品压紧固定于第一载具12上,然后放置于上料输送线110上,升降平台111将第一载具12输送至取料位置,驱动气缸4驱动四个上料夹手116通过抓取第一载具12后将第一载具12移栽到第一上料工位13a上。
2)第一载具12通过第一横移机构131从第一上料工位13a输送到锁螺丝工位13b,输送装置再自动输送第一载具12依次经过各个锁螺丝工位13b,通过每个工位上的锁螺丝机构分布将内部器件固定于壳体内,且每个工位上均通过CCD视觉定位装置139和定位机构130对第一载具12进行定位。
3)当第一载具12被输送至压紧解锁工位13c时,压紧解锁机构自动解除压板124对产品固定,经检测装置6检测后通过第二横移机构132移动至第一下料工位13e,第一下料机构15通过下料夹爪151将第一载具12抓取,然后通过外夹爪152和内夹爪154的分步打开,即先移动至空载具回流线16处,将外夹爪152打开,第一载具12自动放置于空载具回流线16上,然后再移动至自动锁螺丝装置1的第一出料通道处,内夹爪154打开将产品放置于出料口处的第二载具17上。
4)第二载具17经过中间过渡线3时通过人工将内部器件的膜撕除,然后放置于放至上料转盘211的外侧,上料转盘211转动一定角度将第二载具17旋转至内侧取料位置,上料横移模组212和上料升降模组213驱动第二上料夹手210至取料位置,两个驱动气缸驱动两个第三活动座215靠近进而带动四个夹爪214的底端伸入第二载具17外壁上的凹槽内对其进行夹持后送至第二载具循环输送线22的第二上料工位,
5)第三横移机构220将第二载具17从第二上料工位输送到装饰环组装工位,振动盘236将装饰环通过送料流道237送至送料板238处,送料气缸239推动送料板238将送料流道237出口处的一个装饰环推送至取料位置,装饰环取料驱动模组驱动装饰环吸头231运动至取料位置吸住装饰环并将其自动放到产品上的装饰环安装位,
6)输送装置输送第二载具17至压上盖工位,压上盖气缸232驱动压上盖压头233进行压上盖操作后,输送装置再输送载具至贴面板工位,
7)第一机器人242从储料架241内吸附最上层的面板后移至撕膜平台243上并配合撕膜夹手进行撕膜,然后第二机器人244吸附撕膜后的面板移至贴面板工位上第二载具17的正上方并将面板贴合于产品上,输送装置输送第二载具17至翻转下料工位,
8)第一翻转架250上其中的一个第一翻转夹手254从翻转下料工位夹取产品,第一翻转电机251驱动第一翻转架250转动180°,使产品的背面朝上放置于后壳锁螺丝分割转盘260的进料工位,
9)分割转盘驱动电机驱动后壳锁螺丝分割转盘260转动90°,使产品从进料工位转到后壳锁螺丝工位,三轴驱动模组264驱动自动锁螺丝装置265对后壳进行锁螺丝,锁螺丝后分割转盘驱动电机再驱动后壳锁螺丝分割转盘260转动90°,使产品从后壳锁螺丝工位转到出料工位,
10)第二翻转夹手274从后壳锁螺丝分割转盘260的出料工位上夹取产品后,第二翻转电机271驱动第二翻转架270向外侧翻转将产品送至第二出料通道上即可。
以上实施例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事例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血压计自动装配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位于前段的自动锁螺丝装置和位于后段的自动贴面板装置,所述自动锁螺丝装置和自动贴面板装置通过中间过渡线连接,其中,
所述自动锁螺丝装置包括第一机架以及设置于第一机架上的第一上料机构、第一载具、第一循环输送线、若干个锁螺丝机构、第一下料机构和空载具回流线,所述第一载具上设置有用于对产品进行固定的压紧机构,所述第一上料机构包括上料输送线、第一升降机构、载具移栽机构和第一上料夹手,所述第一循环输送线包括锁螺丝输送装置、第一上料工位、若干个锁螺丝工位、压紧解锁工位和第一下料工位,所述第一机架上于每个锁螺丝工位的一侧均设置有用于锁螺丝时对第一载具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所述若干个锁螺丝机构对应所述若干个锁螺丝工位设置,所述压紧解锁工位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将解除所述压紧机构对产品固定的压紧解锁机构,所述第一下料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下料工位处,包括下料机器人和用于将产品和第一载具分别放置于空载具回流线和第二载具上的下料夹爪,所述第二载具位于第一出料通道内,所述下料夹爪安装于所述下料机器人的驱动端;
所述自动贴面板装置包括第二机架以及设置于第二机架上的第二上料机构、第二载具、第二载具循环输送线、贴面板机构、产品翻转机构、后壳锁螺丝机构和成品下料机构,所述第二上料机构包括上料驱动组件和第二上料夹手,所述第二载具循环输送线包括贴面板输送装置、第二上料工位、贴面板工位和翻转下料工位,所述机架上对应贴面板工位设置有用于对第二载具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所述贴面板机构包括面板上料组件、撕膜组件和贴面板组件,所述产品翻转机构包括第一翻转架和翻转驱动装置,所述第一翻转架的两端均设置有翻转夹手,所述翻转驱动装置驱动第一翻转架翻转180°,所述后壳锁螺丝机构包括后壳锁螺丝分割转盘和后壳锁螺丝机构,所述后壳锁螺丝分割转盘上至少包括依次用于进料、锁螺丝和出料的三个工位,所述后壳锁螺丝机构对应锁螺丝工位设置,所述锁螺丝工位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锁螺丝时对产品定位的产品定位机构,所述成品下料机构包括第二翻转架和翻转驱动装置,所述第二翻转架上设置有翻转夹手,所述翻转驱动装置驱动第二翻转架翻转至第二出料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血压计自动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具包括载具本体,所述载具本体的相对的两个外侧壁上对应开设有两个外凹槽,且所述载具本体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对产品进行定位的型腔,所述型腔的相对的两个内侧壁上对应开设有两个内凹槽,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板和翻转限位座,所述翻转限位座固定于所述载具本体上,所述压板通过铰接轴铰接于所述翻转限位座上且能选择地处于水平状态和竖直状态,处于所述水平状态时对产品载具上的产品进行固定,处于所述竖直状态时解除对产品载具上的产品进行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血压计自动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能升降地设置于所述上料输送线的出料端,其包括升降平台和第一升降驱动模组,所述载具移栽机构包括第二升降机构、第一横移机构和第一载具夹爪,所述第二升降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横移机构上,所述第一载具夹手安装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上,所述第一横移机构包括移栽框架,所述移栽框架上固定有横移驱动模组,所述横移驱动模组上能横向移动地装配有横移连接板,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地安装于所述横移连接板上的升降板,所述升降板连接有升降驱动气缸,且所述升降板上固定有向外侧延伸的悬臂,所述第一载具夹爪包括第一安装板、四个夹手、传动组件和第一夹持驱动气缸,所述第一安装板固定于所述升降板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悬臂的下方,且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四角均开设有沿开设外凹槽的两个外侧壁方向延伸的长条形的通孔,所述四个夹手的底端穿过所述通孔设置,顶端通过传动组件连接第一夹持驱动气缸,所述第一夹持驱动气缸竖直安装于所述悬臂的端部且驱动杆朝下设置,所述第一夹持驱动气缸通过传动组件驱动四个夹手的底端进入所述外凹槽内实现对产品载具的夹取,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两个驱动板、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和导向部件,位于同侧的两个夹手的顶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设置有铰接轴,且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所述安装板之间设置有导向部件,所述两个驱动板的一端铰接于对应的第一连接块上,另一端同轴铰接于第二连接块上,所述第一夹持驱动气缸的驱动杆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块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血压计自动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具循环输送线上于所述压紧解锁工位和第一下料工位之间设置有检测工位,所述检测工位上设置有用于检测产品是否漏锁螺丝的检测装置,所述若干个锁螺丝工位、压紧解锁工位和检测工位位于所述第一载具循环输送线的同侧,所述第一载具循环输送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将第一载具从第一上料工位输送到锁螺丝工位的第二横移机构和用于将第一载具从检测工位输送到第一下料工位的第三横移机构,所述若干个锁螺丝机构位于第一载具循环输送线的外侧,均包括锁螺丝机器人、螺丝自动供料机构和锁螺丝电批,所述锁螺丝机器人驱动锁螺丝电批动作,所述螺丝自动供料机构自动输送螺丝至锁螺丝电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血压计自动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解锁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载具循环输送线的内侧,其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顶部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外侧通过直线导轨能横向移动地设置有第一移动板,所述第一移动板上通过直线导轨能上下移动地设置有至少一块第二移动板,所述第二移动板的底部固定有朝下延伸的解锁钩板,所述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均连接有驱动气缸,驱动气缸驱动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沿上下和横向配合动作,进而带动解锁钩板钩住压板并带动压板向上翻转进行解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血压计自动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器人采用四轴机器人,所述下料夹爪包括第二安装板,所述四轴机器人的驱动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四角均开设有长条形的外通孔,所述外通孔内均穿设有外夹爪,位于同侧的两个外夹爪的顶端均连接于第一活动座上,所述第一活动座通过直线导轨安装于第二安装板上,两个驱动气缸驱动两个第一活动座靠近进而带动四个外夹爪的底端伸入产品载具的外凹槽内对产品载具进行夹持,且所述第二安装板上于所述四个外夹爪所围区域的内侧开设有长条形的四个内通孔,所述内通孔内均穿设有内夹爪,位于同侧的两个内夹爪的顶端均连接于第二活动座上,所述第二活动座通过直线导轨安装于第二安装板上,两个驱动气缸驱动两个第二活动座靠近进而带动四个内夹爪的底端伸入第一载具的内凹槽对产品进行夹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血压计自动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循环输送线上还设置有装饰环组装工位和压上盖工位,且所述载具循环输送线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将第二载具从上料工位输送到装饰环组装工位的第四横移机构,所述装饰环组装工位和压上盖工位依次设置上料工位和贴面板工位之间,所述机架上于装饰环组装工位的外侧设置有装饰环组装机构,所述装饰环组装机构包括安装框架、装饰环自动送料机构、装饰环取料模组、装饰环吸头、压上盖气缸和压上盖压头,所述装饰环取料模组安装于安装框架的一侧,其包括装饰环取料驱动模组和装饰环取料气缸,所述装饰环取料气缸通过连接板安装于装饰环取料驱动模组,所述装饰环吸头安装于所述装饰环取料气缸的驱动端,所述压上盖气缸安装于安装框架的另一侧,所述压上盖压头连接于所述压上盖气缸的驱动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血压计自动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驱动组件包括上料转盘和上料移栽模组,所述上料转盘能转动地装配于机架上进料口处且其通过伺服电机驱动,所述上料移栽模组包括上料横移模组和上料升降模组,所述第二上料夹手通过连接板安装于上料升降模组上,所述上料升降模组通过连接板安装于所述上料横移模组上,所述上料横移模组驱动上料升降模组沿水平方向往复移动,所述上料升降模组驱动上料夹手沿上下方向往复移动,所述面板上料组件包括面板上料线、若干个储料架和第一机器人,所述若干个储料架内沿上下方向堆叠设置有面板,所述面板上料线驱动储料架移动,所述撕膜组件包括撕膜平台和撕膜夹手,所述贴面板组件包括第二机器人,所述第一机器人和第二机器人的驱动端均设置有面板吸盘,所述第一机器人从储料架内吸附最上层的面板后移至撕膜平台上并配合撕膜夹手进行撕膜,然后第二机器人吸附撕膜后的面板移至贴面板工位上载具的正上方并将面板贴合于产品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血压计自动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锁螺丝分割转盘的底部连接有分割转盘驱动电机,且所述后壳锁螺丝分割转盘上设置有呈“十”字形分布的用于进料、锁螺丝、出料和功能扩充的四个工位,每个工位上均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块,所述若干个定位块围成用于对产品进行定位的区域,所述区域的一角设有缺口,所述产品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气缸和定位头,后壳锁螺丝时,所述定位气缸驱动定位头顶紧产品的一角。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血压计自动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转架的中部通过转轴装配于第一固定板上,所述转轴与第一翻转电机的驱动轴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连接板安装于第一翻转升降模组上,所述第二翻转架的一端通过转轴装配于第二固定板上,所述转轴与第二翻转电机的驱动轴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连接板安装于第二翻转升降模组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347501.7U CN214489565U (zh) | 2020-12-31 | 2020-12-31 | 一种电子血压计自动装配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347501.7U CN214489565U (zh) | 2020-12-31 | 2020-12-31 | 一种电子血压计自动装配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489565U true CN214489565U (zh) | 2021-10-26 |
Family
ID=78214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347501.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489565U (zh) | 2020-12-31 | 2020-12-31 | 一种电子血压计自动装配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489565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09369A (zh) * | 2020-12-31 | 2021-05-18 | 昆山富利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血压计自动装配线 |
CN114071986A (zh) * | 2021-11-30 | 2022-02-18 | 无锡沃格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3c产品中板的自动贴装设备及方法 |
-
2020
- 2020-12-31 CN CN202023347501.7U patent/CN21448956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09369A (zh) * | 2020-12-31 | 2021-05-18 | 昆山富利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血压计自动装配线 |
CN112809369B (zh) * | 2020-12-31 | 2024-05-10 | 昆山富利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血压计自动装配线 |
CN114071986A (zh) * | 2021-11-30 | 2022-02-18 | 无锡沃格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3c产品中板的自动贴装设备及方法 |
CN114071986B (zh) * | 2021-11-30 | 2024-03-19 | 无锡沃格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3c产品中板的自动贴装设备及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658667B (zh) | 一种电子血压计自动锁螺丝装置 | |
CN108925047B (zh) | 一种pcb板全自动打销钉包胶生产线 | |
CN214489565U (zh) | 一种电子血压计自动装配线 | |
CN112719891A (zh) | 一种电子血压计自动贴面板装置 | |
CN112809369A (zh) | 一种电子血压计自动装配线 | |
CN215846786U (zh) | 一种电子血压计自动锁螺丝装置 | |
CN113458749A (zh) | 触摸屏自动化组装生产线 | |
CN217433624U (zh) | 服务器主板自动组装测试生产线 | |
CN116214149A (zh) | 一种传感器组装生产线 | |
CN117799106B (zh) | 一种全自动镶件注塑上下料检测包装生产线及其工作方法 | |
CN212496410U (zh) | 长转轴自动组装设备 | |
CN214489564U (zh) | 一种电子血压计自动贴面板装置 | |
CN217596185U (zh) | 一种自动镭射检测机 | |
CN219326298U (zh) | 一种自动抓料叠料装置及下料设备 | |
CN214692125U (zh) | 一种pcb内压合工艺段设备及其取料工作台 | |
CN218430374U (zh) | 一种复合面料组装设备 | |
CN216829154U (zh) | 一种boss柱、立柱全自动组装焊接设备 | |
CN115464382B (zh) | 全自动锁螺丝机及其工作方法 | |
CN215830901U (zh) | 触摸屏自动化组装生产线 | |
CN216234782U (zh) | 一种用于凸轮轴自动搬运机构 | |
CN209889840U (zh) | 用于镀膜汽车前挡玻璃合片前自动上线系统 | |
CN211711170U (zh) | 一种硅片装盒机 | |
CN112093480A (zh) | 一种pcb本内压合工艺段设备及其取料工作台 | |
CN222903168U (zh) | 一种焊接自动组装设备 | |
CN221342813U (zh) | 一种led显示模块的自动上料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02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