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71421U - 用于校准变压器温度计的干体炉及其配套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校准变压器温度计的干体炉及其配套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71421U
CN214471421U CN202120945973.8U CN202120945973U CN214471421U CN 214471421 U CN214471421 U CN 214471421U CN 202120945973 U CN202120945973 U CN 202120945973U CN 214471421 U CN214471421 U CN 2144714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heat preservation
temperature equalizing
piece
thermo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4597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学灿
陈高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angpu Xiny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onst Instruments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onst Instruments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onst Instruments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to CN20212094597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714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714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714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Temperature Or Quantity Of Hea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校准变压器温度计的干体炉及其配套组件,包括干体炉本体、均温块和第一保温件,均温块的第一端设有均温口,从均温口向均温块第二端延伸的设有均温腔,均温腔可容纳被校准温度计的温包,第一保温件为一环形件,且第一保温件可包围被校准温度计的安装底座,均温块设置于干体炉本体的测温腔内,第一保温件相邻地设置在均温口附近且包围被校准温度计的安装底座;本实用新型通过组件设计,在对变压器温度计进行校准时,无需移动或者去除安装底座,也无需另行使用复杂的配件对安装底座进行包裹,操作便捷,同时,提升了对被校准温度计(变压器温度计)的校准精确度。

Description

用于校准变压器温度计的干体炉及其配套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度校准的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用于校准变压器温度计的干体炉及其配套组件。
背景技术
变压器温度计(也可称之为变压器用油面温控器),一般为压力式温度计,如图1所示,包括充填有工作物质的温包110,和温包相连通、用于传递工作物质的毛细管130,用于对工作物质压力进行测量的表头140,还包括连通毛细管和温包的引管120(引管部分通常带有一定刚性)、设置在引管上用于固定温包部分的安装底座150(常见的包括安装螺纹部分151)。
现有技术,参考于JJG 310可知,通常采用恒温槽、冰点槽等液槽装置进行校准。
例如,一种变压器温度计的校验装置,包括绝热检定槽用于盛放变压器油,在其顶盖上设置有加热棒插孔、待校验温度计探针插孔和标准温度计插孔;变频器用于驱动电动机,电动机用于为油泵提供工作所需机械能;开启加热棒后,绝热检定槽、油泵、控流阀和一号管构成加热回路;开启风扇后,绝热检定槽、油泵、控流阀和二号管构成冷却回路;温度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变压器油的温度;电源模块用于为各个部件提供工作所需电压;电源控制单元用于开启或关闭电源模块、控制电源模块与各个部件间电气连接的通断。
又例如,一种用于便携式主变温度计校验仪的恒温调节机构,设有外壳,所述外壳内固定有用于存放变压器油的油腔,所述油腔内设有加热器,所述油腔和外壳的顶部相同位置开设有测试口,所述外壳的顶部固定有电机,所述外壳和油腔的顶部固定有轴承,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向下固定在轴承上并延伸至油腔内,所述输出轴的端部固定有搅拌叶片。
又例如,便携式变压器温度计校验装置,提供有一种集成度较高的变压器温度计校验装置,将储油装置、油泵、温控装置,以及校验测量装置集成至装置本体内部。
这一类现有技术可以比较准确地完成对变压器温度计的校准作业,然而,液槽类校准装置需要较大的槽结构、储液结构、加热机构、搅拌机构等,即使进行充分地轻量化设计,仍然具有较大的体积和质量,便携性差,不利于快速使用。
干体炉(也可称之为干体式温度校准器)是一种带有温度显示的、较为稳定的温度源,具有体积小、便于携带、升降温速度块等特点,能为现场校准提供参考温度。
期望于使用干体炉对变压器温度计进行现场校准存在较大难题:
1、干体炉并不包括液槽相关结构(也因此具备更好的便携性),相应的,直接将变压器温度计置于干体炉的校准腔时,校准腔内的温场会存在相对较大的温度梯度,影响校准精确度;
2、变压器温度计带有引管、安装底座等专有结构,直接将变压器温度计置于干体炉的校准腔时,由于这些结构和变压器温度计的温包相近或者连接,因此会带来极大的热传递,从而进一步扩大温场内的温度梯度,影响校准精确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旨在设计一套结构装置,从而使干体炉能够为变压器温度计提供均匀度好的温场,保证校准精确度。
一种用于校准变压器温度计的干体炉组件,包括干体炉(本体)、均温块和第一保温件;
均温块采用热传导性好的材料(例如一些金属或者金属合金)制成,均温块的第一端设有均温口,从均温口向均温块第二端延伸的设有均温孔,均温孔的轴向长度大于等于被校准温度计温包的轴向长度,均温孔的径向长度大于等于被校准温度计温包的径向长度,从而使均温孔可完全容纳被校准温度计的温包;
第一保温件为一环形件,第一保温件的内环径向长度大于等于被校准温度计安装底座的外周径向长度,从而使第一保温件可包围被校准温度计的安装底座;
工作时,将均温块置入干体炉的校准腔内,将第一保温件设置在均温口附近且和均温口同轴,将被校准温度计的温包置入均温孔内,被校准温度计安装底座露出于均温口附近从而恰好被第一保温件包围。
具体的,均温块还可以是金属衬套。
对前述技术方案进行优选的,可以有以下技术方案。
优选的,第一保温件的厚度大于等于10mm。
优选的,均温孔在靠近第一端的区域设有第一均温腔室,第一均温腔室的内轮廓和被校准温度计的安装底座的螺纹部分相配合;进一步优选的,和第一均温腔室相邻的,均温孔还设有第二均温腔室,被校准温度计的温包设置于第二均温腔室,被校准温度计的安装底座的螺纹部分设置于第一均温腔室。
优选的,干体炉组件还包括第二保温件,第二保温件为一环形件且其内径和均温块的外径相配合,均温块的轴向长度大于校准腔的轴向长度,第二保温件套设于均温块的第一端;
进一步优选的,第二保温件和校准腔的轴向长度之和等于均温块的轴向长度,均温块露出于校准腔的部分恰好被第二保温件包裹;
进一步优选的,干体炉本体的一端设有炉口,炉口的内径大于校准腔的内径,第二保温件的外径和炉口的内径相配合,第二保温件可分离地固设于炉口和校准腔之间。
进一步优选的,第二保温件的轴向长度小于等于50mm,厚度大于等于15mm。
优选的,干体炉组件还包括第三保温件,第三保温件缠设于被校准温度计的引管上,且第三保温件的缠设区域和第一保温件的设置区域相邻。
优选的,均温孔的内径和被校准温度计的温包的外径相配合;进一步优选的,均温孔和被校准温度计的温包之间充填有工作液体,由于二者之间结构相互配合,因此,填充的工作液体是少量的。
和前述技术方案构思相近的,用于延展干体炉的均温区域,提供了一种干体炉组件,包括干体炉本体,还包括均温块和第一保温件,均温块的第一端设有均温口,从均温口向均温块第二端延伸的设有均温孔,均温孔的轴向长度大于干体炉本体的校准腔轴向长度,第一保温件为一环形件,且第一保温件的内径和均温块的外径相配合,均温块可拆卸地设置于干体炉本体的校准腔内,第一保温件可拆卸地套设于均温块的第一端。
优选的,干体炉组件还包括第二保温件,第二保温件为一环形件且其内径大于第一保温件的内径,第二保温件可拆卸地套设于被校准温度计露出均温口的部分,第二保温件的套设区域和第一保温件的套设区域相邻;
进一步优选的,干体炉组件还包括第三保温件,第三保温件缠设于被校准温度计露出均温口的部分,且第三保温件的缠设区域和第二保温件的套设区域相邻。
有益效果:
1、通过均温块和保温件的组件设计,延长了保温区域,并提升了干体炉校准腔内的温场均匀度,从而提升了对被校准温度计(变压器温度计)的校准精确度;
2、通过均温块和保温件的组件设计,无需移动或者去除安装底座,也无需另行使用保温棉等配件对安装底座进行包裹,操作便捷,提升校准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变压器温度计的示意图。
图2为示例的干体炉组件分离状态侧视截面示意图。
图3为示例的干体炉组件分离状态俯视示意图。
图4为示例的干体炉组件组合状态侧视截面示意图。
图5为示例的均温块截面示意图。
图6为示例的干体炉组件组合状态侧视截面示意图。
图7为示例的干体炉组件组合状态侧视截面示意图。
图8为示例的干体炉截面示意图。
图9为示例的干体炉组件组合状态侧视截面示意图。
图10为示例的干体炉组件组合状态侧视截面示意图。
图11为示例的干体炉组件分离状态侧视截面示意图。
图12为示例的干体炉组件组合状态侧视截面示意图。
图13为示例的干体炉组件半组合状态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
110、(被校准变压器温度计)温包,120、(被校准变压器温度计)引管,130、(被校准变压器温度计)毛细管,140、(被校准变压器温度计)表头,150、(被校准变压器温度计)安装底座,151、(被校准变压器温度计)安装底座的安装螺纹部分;
110、温包,120、引管,130、毛细管,140、表头,150、安装底座,151、安装底座的安装螺纹部分;
200、干体炉,210、炉口,220、校准腔,230、连通通道,240、触控显示屏;
300、均温块,310、均温口,320、均温孔,321、第一均温腔室,322、第二均温腔室;
400、第一保温件,500、第二保温件,600、第三保温件。
补充说明的,各图中毛细管130仅为示例表示,现有技术中毛细管的实际长度可能为数十或者上百米,考虑到该结构和相关技术方案的关系较小,因此未完全画出表示。
补充说明的,图13中为了方便观察,在均温块300、各保温件(400、500、600)上开有使其内部结构露出的截角,仅用作示例演示,并非表示这种形成内部露出的截角实际存在;图中各部件的位置带有一定爆炸分离性质,用于清晰地区分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做出更详细的说明。应理解,这些详细说明只是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在本说明书中,第一、第二、第三等的表述仅用于将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区分开来,而不表示对特征的任何限制。
具体实施例一
示例的,一种用于校准变压器温度计的干体炉组件,包括干体炉、均温块和第一保温件。
干体炉包括炉口以及和炉口连通的校准腔,干体炉在校准腔内为被校准温度计提供稳定、均匀的测量温度区,穿过炉口,可将被校准温度计置入校准腔内;工作状态下,炉口设置于干体炉的上端面,校准腔(轴向)沿上下垂直方向延伸。
均温块采用热传导性好的材料(例如一些金属或者金属合金)制成,根据具体测温场景不同,均温块的选材还可能考虑耐高温和耐腐蚀;
均温块的第一端设有均温口,从均温口向均温块第二端延伸的设有均温孔;
均温孔的轴向长度(即前述均温孔的延伸方向,也即均温孔的深度)大于等于被校准温度计温包的轴向长度,均温孔的径向长度大于等于被校准温度计温包的径向长度,从而使均温孔可完全容纳被校准温度计的温包;
均温块的径向和校准腔的径向相配合,从而使均温块置入干体的校准腔内时,二者之间相接触或者基本无缝隙或者仅有极小缝隙。
第一保温件采用保温材料(例如一些工程塑料)制成,根据具体测温场景不同,第一保温件的选材还可能考虑耐高温和耐俯视;
第一保温件为一环形件,且有一定的轴向长度,第一保温件的内环径向长度大于等于被校准温度计安装底座的外周径向长度,从而使第一保温件可包围被校准温度计的安装底座。
工作时,将均温块置入干体炉的校准腔内(均温块的第一端向上),将第一保温件设置在均温口附近且和均温口同轴,将被校准温度计的温包置入均温孔内,被校准温度计安装底座露出于均温口附近从而恰好被第一保温件包围。
又示例的,对前述示例进行改进,均温孔包括两个相连通的腔室,具体的,包括一个靠近第一端的第一均温腔室,以及一个和第一均温腔室连通并向第二端延伸的第二均温腔室;
第一均温腔室的内轮廓设计为和被校准温度计的安装底座的螺纹部分相配合;
当被校准温度计温包置入均温孔内时,被校准温度计的安装底座的螺纹部分置入第一均温腔室,被校准温度计的温包置入第二均温腔室。
又示例的,对前述示例进行改进,干体炉组件还包括第二保温件,第二保温件为一环形件且有一定的轴向长度,第二保温件内径和均温块的外径相配合,均温块的轴向长度大于校准腔的轴向长度,第二保温件套设于均温块的第一端;
一种较优的情况为,炉口和校准腔之间存在一定距离,且炉口的内径大于校准腔的内径,第二保温件和校准腔的轴向长度之和等于均温块的轴向长度,且进一步来说,第二保温件的轴向长度等于炉口和校准腔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均温块露出于校准腔的部分恰好位于炉口和校准腔之间的空间,第二保温件的外径和炉口的内径相配合,从而使第二保温件穿过炉口置入均温块周围,此时,均温口、第二保温件的上表面以及炉口处于同一平面(或者基本处于同一平面)。
进一步优选的,第二保温件的轴向长度小于等于50mm,厚度大于等于15mm。
又示例的,对前述示例进行改进,干体炉组件还包括第三保温件,第三保温件缠设于被校准温度计的引管上,且第三保温件的缠设区域和第一保温件的设置区域相邻,此时,在被校准温度计以及均温块的周向区域,由下至上依次被校准腔、第二保温件、第一保温件以及第三保温件包裹;
一种较优的情况,第三保温件的缠设区域足够长,可以缠绕至被校准温度计的引管和毛细管连接处;
一种较优的情况,被校准腔、第二保温件、第一保温件以及第三保温件所包裹的轴向区域相邻(可以接触)但不重叠。
又示例的,对前述示例进行改进,均温孔的内径和被校准温度计的温包的外径相配合,从而使被校准温度计的温包置入于均温孔内时,二者之间没有太大的间隙;
进一步优选的,均温孔和被校准温度计的温包之间充填有工作液体,由于二者之间结构相互配合,因此,填充的工作液体是少量的。
再一示例,用于延展干体炉的均温区域,提供了一种干体炉组件,包括干体炉本体,还包括均温块和第一保温件,均温块的第一端设有均温口,从均温口向均温块第二端延伸的设有均温孔,均温孔的轴向长度大于干体炉本体的校准腔轴向长度,第一保温件为一环形件,且第一保温件的内径和均温块的外径相配合,均温块可拆卸地设置于干体炉本体的校准腔内,第一保温件可拆卸地套设于均温块的第一端。
优选的,干体炉组件还包括第二保温件,第二保温件为一环形件且其内径大于第一保温件的内径,第二保温件可拆卸地套设于被校准温度计露出均温口的部分,第二保温件的套设区域和第一保温件的套设区域相邻;
进一步优选的,干体炉组件还包括第三保温件,第三保温件缠设于被校准温度计露出均温口的部分,且第三保温件的缠设区域和第二保温件的套设区域相邻。
具体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干体炉组件,用于变压器温度计校准;
包括干体炉200,干体炉的上端面设有炉口210,和炉口210连通且向下延伸的设有校准腔220,干体炉在校准腔内为被校准温度计(就本实施例为变压器温度计)提供稳定且均匀的测量温度区;
包括均温块300,均温块300为一杯状结构,均温块300的第一端设有均温口310,和均温口310连通且向均温块第二端延伸的设有均温孔320,借助于均温块300材料的良好导热性,均温孔320为被校准温度计的感温区(就本实施例为变压器温度计的温包110)提供更稳定且均匀的测量温度区;
包括第一保温件400,第一保温件400为一环形结构,第一保温件400的内环轮廓可包围变压器温度计的安装底座150。
如图3所示,干体炉200的一个端面上还设有触控显示屏240,触控显示屏用于显示温度并允许操作者输入指令;
校准腔220直接和炉口210连通,且校准腔220的径向截面呈圆形(即校准腔220的整体形成呈圆柱体);
对应的,均温块300的径向截面呈圆形(均温块300的整体形成呈圆柱体),均温块300的外轮廓和校准腔200的内轮廓相配合,从而使均温块300可恰好置入校准腔200内;
均温孔320为一呈圆柱体的腔;
第一保温件400的外周和内周的径向截面均呈圆形,且第一保温件400的内径大于炉口的内径。
工作时,如图4所示,将均温块300置于校准腔220内,由于二者的轮廓相配合,因此,这种置入是恰好合适的,即均温块300和校准腔220之间相接触(基本无缝隙)或者仅有极微小缝隙,这种状态下,可以实现热量从校准腔220的腔壁到均温块300的充分热传导;
将第一保温件400置于干体炉200的上端面,此时,由于均温块300和校准腔220的结构配合,均温口310和炉口210相重合,故将第一保温件400紧挨炉口210放置,且使炉口210和第一保温件400的内环同轴(这种同轴的放置并非严格执行的,而是可以先按照大致位置进行摆放,等置入变压器温度计时再准确调整);
放置变压器温度计,将温包110部分置入均温孔320中,具体的,使温包110的底部和均温孔320的底部相接触;
和温包110相连通的,引管120的一部分也置入于均温孔320内;
安装底座150可在引管120上移动或者拆卸,本具体实施例中,无需拆卸安装底座150,将其置于炉口210即可,此时,第一保温件400的内轮廓略大于安装底座150的外轮廓,从而使安装底座150整个在第一保温件400的包围中。
本示例的方案中,变压器温度计的温包110、引管120的大部分以及安装底座150均置于一个保温的环境下,借助于均温块300的均温效果,在囊括整个温包110的区域内设置了一个稳定且均温的测量温度区;
同时的,通过第一保温件400的设计又可以尽可能减小炉口210的漏热,从而使均温的测量温度区尽可能延长;
本示例的方案为变压器温度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温度测量环境,能保证较高的测量精确度。
结合试验实测数据,标准温度值为120℃:
无均温块、无保温件的情况下,变压器温度计的实测示值为108.5℃,和标准示值相差-11.5℃;
有均温块、无保温件的情况下,变压器温度计的实测示值为112.0℃,和标准示值相差-8℃;
无均温块,有保温件的情况下,变压器温度计的实测示值为113.8℃,和标准示值相差-6.2℃;
本示例的方案下(同时设置均温块300和第一保温件400)的情况下,变压器温度计的实测示值为117.2℃,和标准示值相差-2.8℃,测量精确度明显由于其它情况。
对本具体实施例前述示例进行进一步改进的,设计了改进方案一。
改进方案一,示例的,如图5所示,保持均温块300的外轮廓不变,对均温孔320进行二次设计,均温孔320包括第一均温腔室321和第二均温腔室322,其中第一均温腔室321和均温口310距离较近,第二均温腔室322和均温口310距离较远,第一均温腔室321直接和均温口310相连通,第二均温腔室322和第一均温腔室321相连通;
第一均温腔室321和第二均温腔室322的径向截面不同;
第一均温腔室321的内轮廓和变压器温度计安装底座的螺纹部分151的外轮廓相配合,二者的轴向长度基本相等,周向轮廓基本相同,从而使安装底座的螺纹部分151可恰好置入于第一均温腔室321中;
第二均温腔室322用于放置被校准温度计的温包110。
工作时,如图6所示,均温块300置于校准腔220中,进一步的,将第一保温件400置于干体炉200的上端面,第一保温件400和均温口310相邻且位于均温口310的正上方(也即炉口210的正上方);
将变压器温度计(被校准温度计)置入均温孔320,温包110以及少部分引管120置入第二均温腔室322中,安装底座的螺纹部分151恰好置入第一均温腔室321中,安装底座150的其余部分露出于均温口210之外,第一保温件400包围安装底座150的其余部分以及引管120的部分。
结合试验实测数据,标准温度值为120℃时,本改进示例中变压器温度计的实测示值为119.1℃,和标准示值相差-0.9℃,改进效果良好。
对本具体实施例前述示例进行进一步改进的,设计了改进方案二。
改进方案二,示例的,如图7所示,均温块300的轴向长度校准腔220的轴向长度,从而使均温块300置入于校准腔220时,均温块300的第一端及其附近部分露出于校准腔220之外;
本示例中,为了对均温块300进行保温,干体炉组件包括第二保温件500,第二保温件500和第一保温件400的材质相似或相同,二者区别之处在于,第二保温件500的内轮廓和均温块300的外轮廓相配合,从而使第二保温件500可恰好套设在均温块300的第一端;
工作时,均温块300置于校准腔220中,将第二保温件500套设在均温块300露出于校准腔220的第一端,较优的示例为,第二保温件500的轴向长度恰好等于均温块300露出于校准腔220的轴向长度,即第二保温件500的轴向长度加校准腔220的轴向长度之和等于均温块300的轴向长度,将第一保温件400设置在第二保温件500之上。
本示例中,炉口和校准腔220直接相连通,因此,第二保温件500也设置在干体炉200的上端面上。
又示例的,如图8所示,和本改进方案二中的前一示例区别的是,干体炉200的校准腔220和炉口210之间不直接连通,而是存在一个连通通道230,具体的,这个连通通道230可以是有实体结构的,也可以是仅有大体轮廓的,对应的,炉口210以及连通通道230的内径大于校准腔220的内径;
此时,第二保温件500的外径和炉口210以及连通通道230相配合,从而使第二保温件500可恰好置于连通通道230内。
进一步的,如图9所示,一种较优的方案为,炉口210到校准腔220的距离等于第二保温件500的轴向长度,也等于均温块300露出于校准腔220的轴向长度;
工作时,均温块300置于校准腔220中,将第二保温件500套设在均温块300露出于校准腔220的第一端,从而使第二保温件500的上表面基本和干体炉200的上端面相平,将第一保温件400设置在第二保温件500之上。
对本具体实施例前述示例进行进一步改进的,设计了改进方案三。
改进方案三,示例的,如图10所示,第三保温件600为一带状的保温件,并在工作时缠绕或者捆扎于需要保温的位置,本示例中,第三保温件600用于缠绕变压器温度计的引管120部分,具体来说,是缠绕于位于安装底座150之上且未被第一保温件400包围的引管120部分;
第三保温件600的缠设覆盖区域和第一保温件400的包围覆盖区域相邻;
工作时,可在完成变压器温度计放置之后,再进行第三保温件600的缠设。
对本具体实施例前述示例进行进一步改进的,设计了改进方案四。
改进方案四,示例的,可对均温孔320进行进一步改进,在均温孔内注入少量的传热液体介质,和油槽水槽区别的是,本改进方案中,均温孔和变压器温度计之间非常接近,因此,仅需要注入少量传热液体即可,也无需专门的搅拌装置即可实现充分地均匀传热。
本具体实施例的各示例(改进方案)之间是可以进行组合的,下面就这种组合给出一种较优的范例。
示例,如图11所示,干体炉组件,包括干体炉200、均温块300、第一保温件400、第二保温件500和第三保温件600。
干体炉200内设有上下延伸的校准腔220,设置在校准腔220附近的有电加热体(例如加热棒、或者加热丝)和/或电制冷体(例如Peltier半导体模块),可对校准腔内进行加热或者制冷,干体炉还包括控温单元用于对电加热体和/或电制冷体进行控制;
干体炉200的上端面设有炉口210,连通炉口210和校准腔220的设有连通通道230,连通通道230和炉口的内径相等,且二者的内径均大于校准腔220的内径。
均温块300内沿轴向方向延伸布置的有第一均温腔室321和第二均温腔室322,第一均温腔室321和设置在均温块300一端的均温口310直接连通,第二均温腔室322和第一均温腔室321连通;
均温块300的外径和校准腔220的内径相配合,从而使均温块300置入于校准腔220时,二者之间接触或者基本无缝隙或者仅有极微小缝隙;
均温块300的轴向长度大于校准腔220的轴向长度,更具体的,均温块300的轴向长度等于校准腔220的轴向长度和连通通道的轴向长度之和,从而使均温块300置入校准腔220时,均温口310和炉口210相重合或者基本重合或者仅有微小距离;
均温块300的轴向长度也可以比前述长度略长或者更短,从而使均温口310的位置略高于炉口210或者低于炉口210;
实测可知的,当均温块300的轴向长度超出校准腔220的轴向长度时,均温块300在校准腔220外的露出部分确实实现了均匀温度区的扩展,但同时,这种扩展并非越大越好,实测数据表明,当均温块300和校准腔220的轴向长度之差在0mm-50mm范围内时,通过保温件的设置可以实现较好的校准精确度,例如在120℃下,均温块300和校准腔220的轴向长度之差为50mm,实测温度和标准温度的差值为-0.5℃(有保温件),在超出这一范围后,即使增厚保温件的厚度,实测温度和标准温度的差值也会迅速扩张至-1℃乃至更高;
更进一步的说,均温块300和校准腔220的轴向长度之差在10mm-35mm之间具有更好的温区扩张与温度梯度交换比,实测数据表明,在这一范围内,通过保温件的包括可将120℃下的实测温度和标准温度的差值控制在-0.1℃左右,具有更高的校准精确度;
第一均温腔室321的内径大于第二均温腔室322的内径,进一步来说,第一均温腔室321的内轮廓和变压器温度计的安装底座的安装螺纹部分151相配合,第二均温腔室322可容纳变压器温度计的温包110;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均温腔室321和安装底座的安装螺纹部分151同样期望于相接触或者基本无缝隙或者仅有极微小缝隙,此时,第一均温腔室321内侧可以设置和安装底座的安装螺纹部分151相适配的螺纹结构,也可以不设置这种螺纹结构。
第二保温件500为一环形保温件,第二保温件500的外径和连通通道230的内径相配合,第二保温件500的内径和均温块300的外径相配合,从而使均温块300置于校准腔220时,第二保温件500可以套设于均温块300和连通通道230之间的空间中;
第二保温件500的轴向长度(上下方向的长度,也可称之为高度)应能覆盖均温块300露出校准腔220的部分,同时的,在超出均温块300的露出部分范围外,第二保温件500又会和变压器温度计的安装底座150结构发生冲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将由第一保温件400承担对均温块之上部分的保温,故第二保温件500的轴向长度等于均温块300和校准腔220的轴向长度之差,即第二保温件500恰好可覆盖均温块300在校准腔220外的露出部分;
结合前述描述可知,第二保温件500的轴向长度小于等于50mm为比较优选的范围;
同时,第二保温件500为了保证保温效率,应有一定的厚度,实测数据表明,第二保温件500的厚度(即其内环和外环的半径之差)应大于等于15mm,在这一厚度之上时,可以选择成本相对较低的现有技术隔热材料,根据不同材料的隔热效果差异,一般的,第二保温件500的厚度在达到40mm-50mm左右时,通过增加厚度对第二保温件500的隔热效果增益将非常小,在这一厚度之下时,增加厚度对第二保温件500的隔热效果增益相对明显。
第一保温件400为一环形保温件,第一保温件400的内径大于等于变压器温度计的安装底座150的最大外径,从而使第一保温件400可包围变压器温度计的安装底座150;
第一保温件400的轴向长度应大于等于变压器温度计的安装底座150除安装螺纹部分外的轴向长度;
第一保温件400的外径可以和第二保温件500的外径相同,也可以不同,但第一保温件的厚度应大于等于10mm,和第二保温件500类似的,在这一厚度之上时,可以选择成本相对较低的现有技术隔热材料同时保证足够的保温效果,一般的,第一保温件400的厚度在达到20mm-35mm左右时,通过增加厚度对第一保温件400的隔热效果增益将非常小。
第三保温件500为一长条形的保温带,该保温带可以多层缠绕至需要保温的装置区域,本实施例中,第三保温件500的轴向长度应大于等于变压器温度计位于安装底座之上的引管120部分,一般的,第三保温件500的宽度(对应于可包裹引管120部分的轴向长度)为40mm-100mm左右,这样的设置可以充分保证引管区的包裹;
进一步的,第三保温件500也有一定厚度和长度,从而使第三保温件500完成缠绕时,其径向截面轮廓充分覆盖第一保温件400的内环轮廓。
工作时,如图12所示:
首先,将均温块300置入校准腔220内,使均温块300的第二端(即没有均温口310的一端)和校准腔220的底部相接触;
之后,将第二保温件500套设在均温块300的第一端(即设有均温口310的一端),由于第二保温件500的外周和连通通道230相配合,第二保温件500的内周和均温块300的外周相配合,因此,使第二保温件500和连通通道230以及均温块300之间相接触或者基本无缝隙,均温块300除上端面之外不直接和外界接触,第二保温件500的朝上的端面、均温块300的第一端面以及干体炉200的上端面基本处于同一平面;
之后,将第一保温件400设置在均温块300的上方,且和均温口310相邻,进一步的,为了保证被校准的变压器温度计可顺利放置,使第一保温件400和均温口310尽可能同轴;
之后,放置变压器温度计,变压器温度计的温包部分置入于均温块300的第二均温腔室322中,变压器温度计的安装底座的安装螺纹部分151恰好置入与均温块300的第一均温腔室321中,变压器温度计的安装底座150的其余部分被第一保温件400包围;
最后,将第三保温件600缠绕于第一保温件400上方的相邻区域,进一步的,使第三保温件600将露出于第一保温件400之上的引管部分全部缠绕,且由于第三保温件600的缠绕厚度足够,还覆盖了第一保温件400向上端面的开口区域。
具体实施例三
干体炉组件,可用于对温度计、温度传感器以及其它类似温度装置进行校准。
如图13所示,包括干体炉200,干体炉200的上端面设有210,从干体炉200的内部设有校准腔(位于干体炉内部,图中未示出);
包括均温块300,均温块300的第一端面(工作时状态下朝上的端面)处设有均温口310,从均温口310向第二端面延伸的有第一均温腔室321和第二均温腔室322,第一均温腔室321和第二均温腔室322共同构成均温孔320,用于放置被校准温度计的温包110(也可以是其它温度装置的类似的感温部分),一些情况下还可以用于放置和温包110相邻的引管120(也可以是其它温度装置连接感温部和测量部的连接部分);
均温块300的轴向长度(工作状态时的上下方向长度)大于校准腔的轴向长度,因此配置有第二保温件500;
第二保温件500的内轮廓和均温块300的上端部相配合,从而恰好将均温块300露出于校准腔之外的部分包裹,使之和外部环境不直接接触,借助于均温块300的均温效果,相当于将校准腔提供的较短的均匀温度场进行扩张,形成了和均温孔320相对应的较长的均匀温度场,从而可以为感温部较长的被校准温度计提供校准温度场。
进一步优化的,还可以配置第一保温件400,第一保温件400套设在第二保温件500的上方,用于包围引管120(也可以是设置在引管上的安装底座或者其它装置),此部分不需要校准温度场,但由于和感温部相接近,因此需要包裹以放置漏热;和第二保温件500区别的是,第一保温件400的内径和需要包裹的被校准温度计的部分相关,如需要包裹的部分较大,则可以选择内径较大的第一保温件,如需要包裹的部分较小,则可以选择内径较小的第一保温件。
和第一保温件400并列使用,又或者单独使用的,还包括第三保温件500,第三保温件500为一缠绕带或者类似结构,可以用于缠绕较细且露出较长的被校准温度计的部分,第三保温件500缠绕后所形成的区域覆盖第一保温件400的上端面开口,从而在实现对被缠绕部分的周向保温的同时,实现对第一保温件400区域的向上方向的隔热。
和前世具体实施例二类似的,优选的,均温块300和校准腔的轴向长度之差小于等于50mm,优选的,第二保温件500的厚度大于等于15mm,第一保温件400的厚度大于等于10mm。

Claims (14)

1.一种用于校准变压器温度计的干体炉配套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均温块和第一保温件;
均温块的第一端设有均温口,从均温口向均温块第二端延伸的设有均温孔,均温孔的深度大于等于变压器温度计的温包的轴向长度;
第一保温件为一环形件,且第一保温件的内轮廓大于等于变压器温度计的安装底座的外轮廓;
校准时,均温块设置于干体炉的校准腔内,第一保温件相邻地设置在均温口附近且包围变压器温度计的安装底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套组件,其特征在于:均温孔在靠近均温块第一端的区域包括第一均温腔室,第一均温腔室的内轮廓和变压器温度计的安装底座的螺纹部分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套组件,其特征在于:和第一均温腔室相邻地,均温孔还包括第二均温腔室,第二均温腔室的轴向长度大于等于变压器温度计的温包的轴向长度;
校准时,变压器温度计的温包设置于第二均温腔室内,变压器温度计的安装底座的螺纹部分设置于第一均温腔室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套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保温件,第二保温件为一环形件且其内径和均温块的外径相配合,均温块的轴向长度大于干体炉的校准腔的轴向长度;
工作时,第二保温件套设于均温块的第一端且和第一保温件的设置位置相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套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二保温件和校准腔的轴向长度等于均温块的轴向长度;
工作时,第二保温件和校准腔相邻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套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二保温件的轴向长度小于等于50m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套组件,其特征在于:干体炉的炉口和校准腔通过连通通道相连通,工作时,第二保温件设置于连通通道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套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二保温件的外径和炉口的口径相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套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保温件,第三保温件为带形件,工作时,第三保温件缠设于变压器温度计的引管周部,且第三保温件的缠设位置和第一保温件的设置位置相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套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保温件的厚度大于等于10mm。
11.一种干体炉组件,包括干体炉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10中任一项所述的配套组件。
12.一种干体炉组件,包括干体炉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均温块和第一保温件;
均温块的第一端设有均温口,从均温口向均温块第二端延伸的设有均温孔,均温块的周向长度大于干体炉本体的校准腔的周向长度;
第二保温件为一环形件且其内径和均温块的外径相配合;
均温块可拆卸地设置于干体炉本体的校准腔内,第一保温件可拆卸地套设于均温块的第一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干体炉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保温件,第二保温件为一环形件且其内径大于第一保温件的内径,第二保温件可拆卸地套设于被校准温度计露出均温口的部分,第二保温件的套设区域和第一保温件的套设区域相邻。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干体炉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保温件,第三保温件缠设于被校准温度计露出均温口的部分,且第三保温件的缠设区域和第二保温件的套设区域相邻。
CN202120945973.8U 2021-05-06 2021-05-06 用于校准变压器温度计的干体炉及其配套组件 Active CN2144714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45973.8U CN214471421U (zh) 2021-05-06 2021-05-06 用于校准变压器温度计的干体炉及其配套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45973.8U CN214471421U (zh) 2021-05-06 2021-05-06 用于校准变压器温度计的干体炉及其配套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71421U true CN214471421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80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45973.8U Active CN214471421U (zh) 2021-05-06 2021-05-06 用于校准变压器温度计的干体炉及其配套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714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80285B (zh) 短支热电偶温度校验炉及短支热电偶的校准方法
US8721173B2 (en) Temperature calibration device, a calibrator block, and a method for calibrating a temperature probe
US6709152B1 (en) Apparatus for calibration of temperature sensors
GB2435691A (en) Low-temperature comparison calibrator for thermometers
CN102175348B (zh) 一种提供空气介质温度源的校准装置及其校准方法
CN214471421U (zh) 用于校准变压器温度计的干体炉及其配套组件
US7148450B2 (en) Portable blackbody furnace
CN205157080U (zh) 一种温度传感器热管检定炉
CN219792989U (zh) 一种核酸扩增装置
JP4011531B2 (ja) 冷却機構を備えた熱分析装置
EP4057775A2 (en) Heater bundles with local power switching
RU2392591C1 (ru) Калориметр
CN112285452B (zh) 一种测量电学参数低温特性的装置和方法
KR101480379B1 (ko) 상변화 기반의 온습도계 점검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과 그 점검방법
CN115560880B (zh) 一种长杆低温温度计的校准装置和方法
CN209249503U (zh) 一种电池包结构
CN218272144U (zh) 色谱柱温度调节装置及环境监测设备
CN112083027A (zh) 自燃试验装置
CN218066812U (zh) 温度计标定装置
CN220154325U (zh) 一种低温导热系数测量装置
CN211504408U (zh) 一种水浴黑体及红外线测温仪的水浴黑体标定仪
US20240261790A1 (en)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a measuring cell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device
CN215930174U (zh) 低温蒸馏室
RU2780306C1 (ru) Высокотемпературная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градуировки термопар
CN116190273B (zh) 一种吸附式芯片搬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06

Address after: No. 1581, Kangxi Road, Badal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Yanqing District, Beijing 102101

Patentee after: Beijing Sangpu Xinyu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94 Building 5, yard 3, fengxiu Middle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CONST INSTRUMENTS TECHNOLOGY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