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51504U - 一种中心罩与侧护板的连接结构和电动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心罩与侧护板的连接结构和电动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451504U CN214451504U CN202120242866.9U CN202120242866U CN214451504U CN 214451504 U CN214451504 U CN 214451504U CN 202120242866 U CN202120242866 U CN 202120242866U CN 214451504 U CN214451504 U CN 21445150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uard plate
- side guard
- center cover
- cover
- cen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0789 fasten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80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10000003128 Hea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0887 Fac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心罩与侧护板的连接结构和电动车,中心罩与侧护板的连接结构包括中心罩,沿第一方向于所述中心罩上凸设有定位部;定位槽,所述中心罩上开设有所述定位槽;侧护板,所述侧护板上设置有定位卡扣;抵接件,所述抵接件设置在所述侧护板朝向所述中心罩的一侧,且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中心罩和所述侧护板连接时,所述定位卡扣卡接在所述定位槽中,所述抵接件与所述定位部的一侧抵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控制中心罩与侧护板之间的面差的同时,控制张缝,提升整车的外观品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心罩与侧护板的连接结构和电动车。
背景技术
在电动车的车型中,中心罩与侧板都是对插配合,达到能够控制中心罩与侧板之间的面差的目的,但由于中心罩和侧板自身容易变形,从而导致中心罩与侧板之间容易出现张缝,从而影响电动车的美观。
因此,需要一种中心罩与侧护板的连接结构和电动车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心罩与侧护板的连接结构和电动车,能够在控制中心罩与侧护板之间的面差的同时,控制张缝,提升整车的外观品质。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心罩与侧护板的连接结构,包括:
中心罩,沿第一方向于所述中心罩上凸设有定位部;
定位槽,所述中心罩上开设有所述定位槽;
侧护板,所述侧护板上设置有定位卡扣;
抵接件,所述抵接件设置在所述侧护板朝向所述中心罩的一侧,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所述中心罩和所述侧护板连接时,所述定位卡扣卡接在所述定位槽中,所述抵接件与所述定位部的一侧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罩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抵接部,所述侧护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二折弯部朝向所述第一抵接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罩上设置有第一加强部,所述侧护板上设置有第二加强部,所述第二加强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加强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强部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加强部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对的第二连接孔,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孔于所述第一加强部上间隔开设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紧固件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均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件包括同轴设置的抵紧部和连接部,所述抵紧部与所述第一加强部的端面抵接,所述连接部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加强部与所述侧护板为一体化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强部与所述中心罩为一体化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罩和所述侧护板的材料均为工程塑料。
一种电动车,其上设置有如上所述的中心罩与侧护板的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中心罩与侧护板的连接结构和电动车,在中心罩上开设有定位槽和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定位部,在侧护板上设置有定位卡扣和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抵接件,当中心罩与侧护板连接时,抵接件与定位部的一侧抵接,定位卡扣卡接在定位槽中。通过将抵接件与定位部抵接,能够保证中心罩和侧护板之间的连接的稳定性,控制中心罩和侧护板之间的面差;通过将定位卡扣卡接在定位槽中,能够限制中心罩和侧护板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起到控制中心罩与侧护板之间张缝的作用,提升整车的外观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中心罩与侧护板的连接结构的一个视角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中心罩与侧护板的连接结构的另一个视角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中心罩与侧护板的连接结构中的中心罩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中心罩与侧护板的连接结构中侧护板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中心罩与侧护板的连接结构中的中心罩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中心罩与侧护板的连接结构中的侧护板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中:
1、中心罩;11、第一折弯部;12、第一加强部;121、第一连接孔;13、定位槽;14、第一抵接部;15、定位部;2、侧护板;21、第二折弯部;22、第二加强部;221、第二连接孔;23、定位卡扣;24、第二抵接部;25、抵接件;3、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为了能够在控制中心罩与侧护板之间的面差的同时,控制张缝,提升整车的外观品质,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心罩与侧护板的连接结构。本中心罩与侧护板的连接结构包括:中心罩1、侧护板2和抵接件25。
其中,沿第一方向于中心罩1上凸设有定位部15;中心罩1上开设有定位槽13;侧护板2上固定设置有定位卡扣23;抵接件25设置在侧护板2朝向中心罩1的一侧,且沿第一方向延伸;中心罩1和侧护板2连接时,定位卡扣23卡接在定位槽13中,抵接件25与定位部15的一侧抵接。
通过将抵接件25与定位部15的一侧抵接,能够保证中心罩1和侧护板2之间的连接的稳定性,控制中心罩1和侧护板2之间的面差;通过将定位卡扣23卡接在定位槽13中,能够限制中心罩1和侧护板2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起到控制中心罩1与侧护板2之间张缝的作用,提升整车的外观品质。
进一步地,中心罩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折弯部11,第一折弯部1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抵接部14,侧护板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折弯部21,第二折弯部21朝向第一抵接部1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抵接部24,第一抵接部14与第二抵接部24抵接。通过将第一抵接部14与第二抵接部24抵接,在第一抵接部14和第二抵接部24的抵接的位置产生弹性变形,在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使得第一抵接部14和第二抵接部24抵紧,能够防止侧护板2与中心罩1相互脱离。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保证结构简单、易于装配。
进一步地,中心罩1上设置有第一加强部12,侧护板2上设置有第二加强部22,第二加强部22设置在第一加强部12上。通过设置第一加强部12能够提升中心罩1的强度,通过设置第二加强部22能够提升侧护板2的强度,通过将第二加强部22设置在第一加强部12上,能够提升侧护板2和中心罩1之间的连接强度。
具体地,第一加强部12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21,第二加强部22上开设有与第一连接孔121相对的第二连接孔221,紧固件3穿过第一连接孔121与第二连接孔221连接。通过设置紧固件3将第一加强部12和第二加强部22连接,从而保证侧护板2和中心罩1之间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孔121于第一加强部12上间隔开设多个,第二连接孔221和紧固件3与第一连接孔121均一一对应设置。通过上述设置,能够进一步地提升侧护板2和中心罩1之间的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紧固件3包括同轴设置的抵紧部和连接部,抵紧部与第一加强部12的端面抵接,连接部穿过第一连接孔121与第二连接孔221连接。具体地,紧固件3可以采用螺栓、螺钉或者定位销等现有的标准产品,提升紧固件3的通用性,降低加工费用。
进一步地,第一加强部12与中心罩1为一体化结构。通过将第一加强部12和中心罩1作为一体化结构,能够保证第一加强部12与中心罩1之间的连接强度,而且减少了组装的工序,提升了组装的效率。
进一步地,第二加强部22与侧护板2为一体化结构。通过将第二加强部22和侧护板2作为一体化结构,能够保证第二加强部22与侧护板2之间的连接强度,而且减少了组装的工序,提升了组装的效率。
进一步地,中心罩1和侧护板2的材料均为工程塑料。工程塑料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刚性大,蠕变小,机械强度高,耐热性好,电绝缘性好,能够很好地满足中心罩1和侧护板2的使用要求。
进一步地,本中心罩与侧护板的连接结构也可以用在中心罩与中心罩的连接上,在此对本中心罩与侧护板的连接结构的应用场合不做过多限制。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车,其上设置有如上的中心罩与侧护板的连接结构,能够在控制中心罩1与侧护板2之间的面差的同时,控制张缝,提升整车的外观品质。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中心罩与侧护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心罩(1),沿第一方向于所述中心罩(1)上凸设有定位部(15);
定位槽(13),所述中心罩(1)上开设有所述定位槽(13);
侧护板(2),所述侧护板(2)上设置有定位卡扣(23);
抵接件(25),所述抵接件(25)设置在所述侧护板(2)朝向所述中心罩(1)的一侧,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所述中心罩(1)和所述侧护板(2)连接时,所述定位卡扣(23)卡接在所述定位槽(13)中,所述抵接件(25)与所述定位部(15)的一侧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心罩与侧护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罩(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折弯部(11),所述第一折弯部(1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抵接部(14),所述侧护板(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折弯部(21),所述第二折弯部(21)朝向所述第一抵接部(1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抵接部(24),所述第一抵接部(14)与所述第二抵接部(24)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心罩与侧护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罩(1)上设置有第一加强部(12),所述侧护板(2)上设置有第二加强部(22),所述第二加强部(22)设置在所述第一加强部(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心罩与侧护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部(12)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21),所述第二加强部(22)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121)相对的第二连接孔(221),紧固件(3)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121)与所述第二连接孔(22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心罩与侧护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121)于所述第一加强部(12)上间隔开设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孔(221)和所述紧固件(3)与所述第一连接孔(121)均一一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心罩与侧护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3)包括同轴设置的抵紧部和连接部,所述抵紧部与所述第一加强部(12)的端面抵接,所述连接部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121)与所述第二连接孔(22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心罩与侧护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部(22)与所述侧护板(2)为一体化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心罩与侧护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部(12)与所述中心罩(1)为一体化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心罩与侧护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罩(1)和所述侧护板(2)的材料均为工程塑料。
10.一种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其上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中心罩与侧护板的连接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242866.9U CN214451504U (zh) | 2021-01-28 | 2021-01-28 | 一种中心罩与侧护板的连接结构和电动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242866.9U CN214451504U (zh) | 2021-01-28 | 2021-01-28 | 一种中心罩与侧护板的连接结构和电动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451504U true CN214451504U (zh) | 2021-10-22 |
Family
ID=78141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242866.9U Active CN214451504U (zh) | 2021-01-28 | 2021-01-28 | 一种中心罩与侧护板的连接结构和电动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451504U (zh) |
-
2021
- 2021-01-28 CN CN202120242866.9U patent/CN21445150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973947B2 (en) | Protective plate mounting structure for a fuel tank | |
US7540550B1 (en) | Vehicle body structure | |
KR101428276B1 (ko) | 차량용 배터리 트레이 | |
CN214451504U (zh) | 一种中心罩与侧护板的连接结构和电动车 | |
CN111619395A (zh) | 快换结构总成及包含其的电动汽车 | |
CN209972219U (zh) | 快换结构总成及包含其的电动汽车 | |
CN103938540B (zh) | 防屈曲大变形金属剪切阻尼器 | |
CN214874340U (zh) | 一种汽车座椅固定装置 | |
CN110816242A (zh) | 电池包总成、快换支架总成和电动车 | |
CN113085753A (zh) | 汽车护板的安装结构及汽车 | |
CN217158102U (zh) | 一种集成保险安装结构、汽车保险盒和车辆 | |
JP2502843Y2 (ja) | ファンシュラウドの取付構造 | |
CN216660157U (zh) | 电动摩托车 | |
CN211032377U (zh) | 一种汽车外后视镜装置 | |
CN210852348U (zh) | 用于车辆的前格栅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 |
JP3985524B2 (ja) | 車両外板の被覆部材 | |
CN217496304U (zh) | 一种后背门骨架总成及汽车 | |
CN214519883U (zh) | 一种钢制门组合精准定位配件装置 | |
JP2500984Y2 (ja) | 自動二輪車のフロントフェンダ―取付け装置 | |
CN209818919U (zh) | 制动油管的保护构件及汽车 | |
CN216554784U (zh) | 卡扣结构及油门踏板 | |
CN215622427U (zh) | 一种电动车覆盖件安装配合结构及电动车 | |
CN210483341U (zh) | 铰链安装辅助件及采用该辅助件的发动机盖铰链安装结构 | |
CN210116462U (zh) | 堵盖及汽车 | |
KR101501905B1 (ko) | 프런트 엔드 모듈 캐리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