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43340U - 一种中医推拿用辅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医推拿用辅助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343340U CN214343340U CN202022499986.5U CN202022499986U CN214343340U CN 214343340 U CN214343340 U CN 214343340U CN 202022499986 U CN202022499986 U CN 202022499986U CN 214343340 U CN214343340 U CN 21434334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ssage
- shell
- traditional chinese
- auxiliary device
-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17531 blood circul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554 physical therap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1124 Body Fluid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839 body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38 stim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16334 Feeling hot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39966 Senile dement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056 organ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575 pathologic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27 pathological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医推拿用辅助装置,属于中医治疗设备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床体、按摩机构与升降机构,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与所述按摩杆传动连接,所述按摩杆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外壳,所述按摩轮设置为凸轮,所述按摩轮固定连接于所述按摩杆,所述第一外壳内底部固定安装有红外线灯,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伸缩件与第二外壳,所述伸缩件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外壳底部,所述伸缩件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外壳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外壳内侧壁固定安装有滑轨,所述第一外壳通过所述滑轨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外壳内部。该装置便于对患者背面进行预处理、使得背面血液循环流通,起到舒适的推拿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中医推拿用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中医推拿,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并结合西医的解剖和病理诊断,而用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理疗目的的方法,从性质上来说,它是一种物理的治疗方法。从按摩的治疗上,可分为保健按摩、运动按摩和医疗按摩。推拿是指医者运用推拿手法,在人体的适当部位进行操作所产生的刺激信息通过反射方式对人体的神经体液调整功能施以影响,从而达到消除疲劳,调节体内信息,增强体质,健美防衰,延年益寿的目的。中医推拿师在对患者按摩时,往往只方便对患者身体一面进行按摩,患者身体另一面不便于按摩,刺激信息通过反射方式对人体的神经体液调整功能没有达到最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推拿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医推拿用辅助装置,旨在改善现有的推拿往往只能对患者身体一面进行按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推拿的效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中医推拿用辅助装置,包括床体、按摩机构与升降机构。
所述按摩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按摩杆、按摩轮与第一外壳,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与所述按摩杆传动连接,所述按摩杆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外壳,所述按摩轮设置为凸轮,所述按摩轮固定连接于所述按摩杆,所述第一外壳内底部固定安装有红外线灯。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伸缩件与第二外壳,所述伸缩件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外壳底部,所述伸缩件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外壳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外壳内侧壁固定安装有滑轨,所述第一外壳通过所述滑轨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外壳内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床体底部固定安装有弹性支腿,所述床体底部固定安装有震动电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支腿包括内杆、套管与弹簧,所述套管滑动套接于所述内杆,所述弹簧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套管底部,所述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内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外壳内部设置有格栅板,所述格栅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外壳内侧壁,所述格栅板上开设有通槽,所述按摩轮与所述通槽对齐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格栅板表面覆盖有橡胶垫。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橡胶垫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在所述橡胶垫上均匀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机、所述按摩杆与所述按摩轮在所述第一外壳内平行设置有多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按摩轮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按摩轮均匀分布于所述按摩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红外线灯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红外线灯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一外壳内底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伸缩件在所述第二外壳底部设置有四组,所述伸缩件在所述第二外壳内对称设置,所述伸缩件为气缸、液压缸与电动推杆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中医推拿用辅助装置,使用时,患者平躺或趴伏床体上,按摩师对患者正面进行按摩,驱动电机转动,进而带动按摩轮转动,对患者背面进行按摩,按摩轮设置为凸轮,使得按摩效果更好,第一外壳内底部固定安装有红外线灯,开启红外线灯对患者背面进行微热理疗,促进背部血液流通,第二外壳内侧壁固定安装有滑轨,第一外壳通过滑轨滑动安装于第二外壳内部,伸缩件输出端与第一外壳底部固定连接,伸缩件输出轴上下移动带动第一外壳上下移动,进而带动按摩轮的升降,当患者离开床体后,可以对按摩轮降落,起到收纳的效果。该装置便于对患者背面进行预推拿处理,使人体产生刺激信息,并通过反射方式对人体的神经体液调整功能施以影响,增加人体血液循环,从而调节体内信息,增加推拿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中医推拿用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弹性支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按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格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橡胶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床体;110-弹性支腿;111-内杆;112-套管;113-弹簧;120-震动电机;200-按摩机构;210-驱动电机;220-按摩杆;230-按摩轮;240-第一外壳;241-红外线灯;242-格栅板;243-通槽;244-橡胶垫;245-通孔;300-升降机构;310-伸缩件;320-第二外壳;321-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中医推拿用辅助装置,包括床体100、按摩机构200与升降机构300。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床体100底部固定安装有弹性支腿110,床体100底部固定安装有震动电机120,便于对床体100进行微震,使人获得舒适的感觉。
请参阅图2,弹性支腿110包括内杆111、套管112与弹簧113,套管112滑动套接于内杆111,弹簧113一端固定连接套管112底部,弹簧113另一端固定连接内杆111。
请参阅图3,按摩机构200包括驱动电机210、按摩杆220、按摩轮230与第一外壳240,驱动电机210输出轴与按摩杆220传动连接,按摩杆220转动安装于第一外壳240,按摩轮230设置为凸轮,按摩轮230固定连接于按摩杆220,第一外壳240内底部固定安装有红外线灯241。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驱动电机210、按摩杆220与按摩轮230在第一外壳240内平行设置有多组,扩大了按摩轮230与人体接触的面积。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按摩轮230设置为多个,多个按摩轮230均匀分布于按摩杆220。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红外线灯241设置有多个,多个红外线灯241均匀分布于第一外壳240内底部,多个红外线灯241的设置起到了对人体微热的效果,有利于背面血液循环。
请参阅图4和图5,第二外壳320内部设置有格栅板242,格栅板242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第二外壳320内侧壁,格栅板242上开设有通槽243,按摩轮230与通槽243对齐设置,格栅板242表面覆盖有橡胶垫244,橡胶垫244开设有通孔245,通孔245在橡胶垫244上均匀分布,在人躺上时,格栅板242的设定起到稳固人体的作用,通孔245的设定增加了人体背面的透气性,防止人体感到闷热。
请参阅图6,升降机构300包括伸缩件310与第二外壳320,伸缩件310固定安装于第二外壳320底部,伸缩件310输出端与第一外壳240底部固定连接,第二外壳320内侧壁固定安装有滑轨321,第一外壳240通过滑轨321滑动安装于第二外壳320内部。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伸缩件310在第二外壳320底部设置有四组,伸缩件310在第二外壳320内对称设置,伸缩件310为气缸、液压缸与电动推杆中的任意一种,推广性更强。
工作原理:使用时,患者平躺或趴伏床体100上,按摩师对患者正面进行按摩,驱动电机210转动,进而带动按摩轮230转动,对患者背面进行按摩,按摩轮230设置为凸轮,使得按摩效果更好,第一外壳240内底部固定安装有红外线灯241,开启红外线灯241对患者背面进行微热理疗,促进背部血液流通,第二外壳320内侧壁固定安装有滑轨321,第一外壳240通过滑轨321滑动安装于第二外壳320内部,伸缩件310输出端与第一外壳240底部固定连接,伸缩件310输出轴上下移动带动第一外壳240上下移动,进而带动按摩轮230的升降,当患者离开床体100后,可以对按摩轮230降落,起到收纳的效果。该装置便于对患者背面进行预推拿处理,使人体产生刺激信息,并通过反射方式对人体的神经体液调整功能施以影响,增加人体血液循环,从而调节体内信息,增加推拿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中医推拿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床体(100);
按摩机构(200),所述按摩机构(200)包括驱动电机(210)、按摩杆(220)、按摩轮(230)与第一外壳(240),所述驱动电机(210)输出轴与所述按摩杆(220)传动连接,所述按摩杆(220)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外壳(240),所述按摩轮(230)设置为凸轮,所述按摩轮(230)固定连接于所述按摩杆(220),所述第一外壳(240)内底部固定安装有红外线灯(241);
升降机构(300),所述升降机构(300)包括伸缩件(310)与第二外壳(320),所述伸缩件(310)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外壳(320)底部,所述伸缩件(310)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外壳(240)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外壳(320)内侧壁固定安装有滑轨(321),所述第一外壳(240)通过所述滑轨(321)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外壳(320)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推拿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00)底部固定安装有弹性支腿(110),所述床体(100)底部固定安装有震动电机(1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医推拿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腿(110)包括内杆(111)、套管(112)与弹簧(113),所述套管(112)滑动套接于所述内杆(111),所述弹簧(113)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套管(112)底部,所述弹簧(113)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内杆(1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推拿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壳(320)内部设置有格栅板(242),所述格栅板(242)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外壳(320)内侧壁,所述格栅板(242)上开设有通槽(243),所述按摩轮(230)与所述通槽(243)对齐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医推拿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板(242)表面覆盖有橡胶垫(24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中医推拿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垫(244)开设有通孔(245),所述通孔(245)在所述橡胶垫(244)上均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推拿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210)、所述按摩杆(220)与所述按摩轮(230)在所述第一外壳(240)内平行设置有多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推拿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轮(230)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按摩轮(230)均匀分布于所述按摩杆(22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推拿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灯(241)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红外线灯(241)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一外壳(240)内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推拿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件(310)在所述第二外壳(320)底部设置有四组,所述伸缩件(310)在所述第二外壳(320)内对称设置,所述伸缩件(310)为气缸、液压缸与电动推杆中的任意一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499986.5U CN214343340U (zh) | 2020-11-02 | 2020-11-02 | 一种中医推拿用辅助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499986.5U CN214343340U (zh) | 2020-11-02 | 2020-11-02 | 一种中医推拿用辅助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343340U true CN214343340U (zh) | 2021-10-08 |
Family
ID=77975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499986.5U Active CN214343340U (zh) | 2020-11-02 | 2020-11-02 | 一种中医推拿用辅助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343340U (zh) |
-
2020
- 2020-11-02 CN CN202022499986.5U patent/CN21434334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603054U (zh) | 按摩热疗椅 | |
CN110916999A (zh) | 针灸康复推拿装置 | |
CN201123890Y (zh) | 多用万向球按摩器 | |
CN108078756B (zh) | 一种按摩床 | |
CN211512655U (zh) | 一种多功能背部针灸推拿按摩装置 | |
CN214343340U (zh) | 一种中医推拿用辅助装置 | |
CN108403397B (zh) | 一种妇产科辅助锻炼用背部按摩装置 | |
CN205359927U (zh) | 一种人体小腿部按摩器 | |
CN104720417A (zh) | 自动按摩保健床 | |
CN207445468U (zh) | 一种腿部康复训练车 | |
CN112336619A (zh) | 一种中医护理用穴位点压装置 | |
CN2930698Y (zh) | 温热治疗床 | |
CN215841249U (zh) | 一种红外理疗设备 | |
CN214858768U (zh) | 一种中医内科诊疗仪器 | |
CN2843428Y (zh) | 脊柱经络按摩器 | |
CN216022053U (zh) | 一种可缓解疲劳的按摩床 | |
CN109621219B (zh) | 一种针灸热敷按摩器 | |
CN211485633U (zh) | 一种乳腺外科用护理熏蒸桶 | |
CN203915426U (zh) | 一种蒸汽热敷式内科诊疗装置 | |
CN215309752U (zh) | 一种风湿免疫红外线治疗仪 | |
CN215127772U (zh) | 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足浴装置 | |
CN213490299U (zh) | 一种人体揪痧拔罐枕 | |
CN209437628U (zh) | 脊背经络疏通器 | |
CN215915610U (zh) | 一种乳腺癌术后患肢康复锻炼装置 | |
CN214967490U (zh) | 一种中医针灸推拿按摩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