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07065U - 一种应用于蒸汽发生器的滴漏式快速产蒸汽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蒸汽发生器的滴漏式快速产蒸汽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07065U
CN214307065U CN202120039732.7U CN202120039732U CN214307065U CN 214307065 U CN214307065 U CN 214307065U CN 202120039732 U CN202120039732 U CN 202120039732U CN 214307065 U CN214307065 U CN 2143070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drip
steam generating
water
tub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3973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敏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Aidenhui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Aqi Tianl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Aqi Tianl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Aqi Tianl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3973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070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070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070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Medical Bathing And Wash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蒸汽发生器的滴漏式快速产蒸汽机构,包括具有蒸汽发生腔的发生器壳体、以及设置在发生器壳体内的发热体,所述的发生器壳体上开设有入水接口和出汽口,还包括滴漏管组件,该滴漏管组件悬空设置在所述的蒸汽发生腔中,所述滴漏管组件的前端与所述的入水接口对接并连通。本发明通过在蒸汽发生腔内设置的滴漏管组件,使得进水能够均匀地滴漏至蒸汽发生腔的各处,消除了局部积聚的情况,有效提高了加热产蒸汽的效率,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蒸汽发生器的滴漏式快速产蒸汽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汽发生领域,特别是一种应用于蒸汽脚盆、熨烫机等家用电器领域的一种应用于蒸汽发生器的滴漏式快速产蒸汽机构。
背景技术
蒸汽发生器(俗称锅炉)是利用燃料或其他能源的热能把水加热成为热水或蒸汽的机械设备。
挂烫机、蒸汽脚盆是较为常见的带有蒸汽产生功能的装置,其一般包含有储水腔、具有蒸汽出口的加热腔、连通储水腔和加热腔的导流通道、以及配置于加热腔内的加热件。
现有的挂烫机和蒸汽脚盆的加热件一般配置在加热腔的底部上,而蒸汽出口一般位于加强腔的上端或前端。由于缺乏有效的挡水结构,水在加热腔受热沸腾时容易直接从蒸汽出口喷出,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蒸汽在上升至蒸汽出口的阶段中,或是碰触到蒸汽出口附近的加热腔内壁时,部分蒸汽会出现液化的情况,其温度虽然比蒸汽稍低,但是仍然非常烫,且会随着蒸汽得带动一起从蒸汽出口处喷出,导致出汽不顺畅,并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还容易把衣物熨坏。
另外,现有蒸汽发生器所存在的一个很大的缺陷时,蒸汽发生器的加热内腔实际的体积尺寸并不小,但是入水接口只有一个,因此入水方式也较为单一,集中在靠近入水接口处,不能均匀地进入整个内腔,导致产汽效率不高。严重的,当水在入水接口附近积聚时,对应处的温度可能不够,产生断汽的情况,极度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蒸汽发生器进行改进,以在使用初期或是供水不是特别充分时,实现快速出汽、连贯出汽、防干烧等功能,从而提供给用户更加优越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蒸汽发生器的滴漏式快速产蒸汽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蒸汽发生器的滴漏式快速产蒸汽机构,包括具有蒸汽发生腔的发生器壳体、以及设置在发生器壳体内的发热体,所述的发生器壳体上开设有入水接口和出汽口,还包括滴漏管组件,该滴漏管组件悬空设置在所述的蒸汽发生腔中,所述滴漏管组件的前端与所述的入水接口对接并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的滴漏管组件上开设上滴漏孔、下滴漏孔和侧滴漏孔,所述上滴漏孔和下滴漏孔设置在所述滴漏管组件的前后两端,所述的侧滴漏孔设置在所述滴漏管组件的中部。
作为优选,所述的滴漏管组件上还设有溢流孔,所述的溢流孔位于所述滴漏管组件的后端且朝上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滴漏管组件的末端与所述蒸汽发生腔的内壁抵接并形成密封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的蒸汽发生腔内还设有导热件,所述的导热件包括导热底板、以及由导热底板的边沿向上延伸而形成的导热侧板。
作为优选,所述的导热底板上开设有若干个通汽孔,所述的导热底板上还凸设有导热筋,所述的导热筋与所述的通汽孔一一对应。
作为优选,所述滴漏管组件的前后两端设有固定支架,所述蒸汽发生腔的内壁上设有定位筋组件,所述的固定支架与所述的定位筋组件相抵并形成限位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支架的侧边呈由中间向两侧逐渐降低的阶梯状,所述的定位筋组件包括内定位筋和外定位筋,所述的内定位筋与固定支架中间处的侧边相抵接,所述的外定位筋与固定支架两侧处的侧边相抵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发生器壳体中还设有液汽分离腔,所述的入水接口与所述的蒸汽发生腔连通,所述的出汽口与所述的液汽分离腔连通;
所述的液汽分离腔设置在所述蒸汽发生腔的上端,所述的蒸汽发生腔上还开设有上汽口,所述的蒸汽发生腔通过上汽口与液汽分离腔相互连通;
所述的液汽分离腔中还开设有与蒸汽发生腔的相通的下水槽。
作为优选,所述的滴漏管组件包括与入水接口对接的进水管、与进水管连通的分水管、以及与分水管对接的若干个滴漏管子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在蒸汽发生腔内设置的滴漏管组件,使得进水能够均匀地滴漏至蒸汽发生腔的各处,消除了局部积聚的情况,有效提高了加热产蒸汽的效率,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2、通过导热件的设置,工作时其能够良好导热并具有较高的温度,导热件能够与从入水接口进入的冷水直接接触,快速将刚进入的冷水汽化成蒸汽,以保证出汽的连贯性,进而保证整体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剖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剖图。
图5是实施例一中滴漏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一中滴漏管组件的剖视图。
图7是发生器壳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导热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二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图8,一种应用于蒸汽发生器的滴漏式快速产蒸汽机构,包括具有蒸汽发生腔1的发生器壳体2、以及设置在发生器壳体2内的发热体3,所述的发生器壳体2上开设有入水接口4和出汽口5,还包括滴漏管组件6,该滴漏管组件6悬空设置在所述的蒸汽发生腔1中,所述滴漏管组件6的前端与所述的入水接口4对接并连通。
为了实现更好、更均匀的滴漏出水,使得整个产汽效率更高,在此提供一种优选方案,具体为:所述的滴漏管组件6上开设上滴漏孔7、下滴漏孔8和侧滴漏孔9。其中,考虑到初段的进水能够快速加热蒸发,以及末端的水能够及时流出以防止积聚,将所述上滴漏孔7和下滴漏孔8设置在所述滴漏管组件6的前后两端,使其能够更快出水;所述的侧滴漏孔9设置在所述滴漏管组件6的中部,以实现多角度更加均匀地排水,提升整体的产汽能力。
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存在进水过快的情况,而滴漏管组件6出水不够迅速,导致倒灌的情况发生,影响到使用安全。为了解决上述缺陷,在所述的滴漏管组件6上还设有溢流孔10,所述的溢流孔10位于所述滴漏管组件6的后端且朝上设置。当滴漏管组件6内的水达到一定量后,能够通过溢流孔10将水排出,以防倒灌等危险情况的发生。
优选的,所述滴漏管组件6的末端与所述蒸汽发生腔1的内壁抵接并形成密封配合,以防滴漏管组件6内的水从末端流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蒸汽发生腔1内还设有导热件11,所述的导热件11包括导热底板12、以及由导热底板12的边沿向上延伸而形成的导热侧板13。通过导热件11的设置,工作时其能够良好导热并具有较高的温度,导热件11能够与从入水接口4进入的冷水直接接触,快速将刚进入的冷水汽化成蒸汽,以保证出汽的连贯性,进而保证整体的使用效果。
关于导热件11进一步的优化,在所述的导热底板12上开设有若干个通汽孔14,所述的导热底板12上还凸设有导热筋15,所述的导热筋15与所述的通汽孔14一一对应。通汽孔14的设置使得上汽更快更高效,导热筋15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整体的导热面积,进而提高热利用率。另外,在成型工艺上,通过切割冲压将导热底板12对应部分的材质向上冲出,即能够同时成型出通汽孔14导热筋15,既做到了最大的材料利用率,同时加工工艺更加简便有效。
为了实现滴漏管组件6的固定和安装,所述滴漏管组件6的前后两端设有固定支架16,所述蒸汽发生腔1的内壁上设有定位筋组件,所述的固定支架16与所述的定位筋组件相抵并形成限位配合。具体的,所述固定支架16的侧边呈由中间向两侧逐渐降低的阶梯状,所述的定位筋组件包括内定位筋17和外定位筋18,所述的内定位筋17与固定支架16中间处的侧边相抵接,所述的外定位筋18与固定支架16两侧处的侧边相抵接。采用该具体结构方式,定位效果更佳,安装使用更加稳固可靠。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发生器壳体2中还设有液汽分离腔19,所述的入水接口4与所述的蒸汽发生腔1连通,所述的出汽口5与所述的液汽分离腔19连通;具体的,所述的液汽分离腔19设置在所述蒸汽发生腔1的上端,所述的蒸汽发生腔1上还开设有上汽口20,所述的蒸汽发生腔1通过上汽口20与液汽分离腔19相互连通。将发生器壳体2分隔为液汽分离腔19和蒸汽发生腔1,从而可过滤掉一部分的高温水珠,大大减少高温液体从出汽口5喷出的现象发生。
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中,蒸汽从上汽口20进入至液汽分离腔19中,由于温差的存在,以及蒸汽会碰触到液汽分离腔19的内壁,因此部分蒸汽会液化成水滴,这些水滴一部分会伴随着高温蒸汽一同喷出,另一部分则贴附在内壁或是落到液汽分离腔19的底部,且内壁上的水最终还是会下落到液汽分离腔19的底部,从而导致水滴长时间留存在液汽分离腔19内,容易滋生细菌,且非专业人士难以进行清除,使用时间长久之后会积聚大量水滴,直接影响到正常的使用。为了解决上述缺陷,所述的液汽分离腔19中还开设有与蒸汽发生腔1的相通的下水槽21。使用过程中,部分蒸汽会滞留在液汽分离腔19中,并随着温度的下降液化成水,这部分水也能够通过下水槽21落回至蒸汽发生腔1中,以便在下次使用时重复利用。
本实用新型中,从材料的导热性能、加工成型难度、价格等多方面因素考虑,所述的导热件11优选为铝制导热板。
实施例二
参照图9,实施例二的方案与实施例一结构和工作原理大致相同,其区别主要在于,对滴漏管组件6进行了更加详尽的细致和优化,实施例一的滴漏管组件6可以理解为由单一的滴漏管子单元组成,实施例二的滴漏管组件6由多个滴漏管子单元拼接组合所形成。实施例二中的滴漏管组件6的具体结构为:包括与入水接口4对接的进水管22、与进水管22连通的分水管23、以及与分水管23对接的若干个滴漏管子单元24。其中,每一个滴漏管子单元24上均开设上滴漏孔7或/和下滴漏孔8或/和侧滴漏孔9,以适配不同尺寸、形状的蒸汽发生腔1,使得两者能够完美适配,充分利用每一寸空间,以使得进水能够更加快速、均匀、持续不间断地转化为高温蒸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蒸汽发生器的滴漏式快速产蒸汽机构,水源一般来自外接水箱,接着通过入水接口4流入至滴漏管组件6中,通过滴漏管组件6上的上滴漏孔7、下滴漏孔8、侧滴漏孔9和溢流孔10等滴漏至蒸汽发生腔1中,随即与蒸汽发生腔1内的已经被发热体3加热的高温内壁或/和导热件11接触,瞬间变化为蒸汽,蒸汽通过上汽口20上升进入至液汽分离腔19中,再由液汽分离腔19的出汽口5输出至外部。
蒸汽在液汽分离腔19的过程中,由于液汽分离腔19中的温度等环境因素与蒸汽发生腔1不同,因此液汽分离腔19内的部分蒸汽也会液化成水,实现液汽分离,这部分水会通过下水槽21落回至蒸汽发生腔1内并进行二次蒸发,实现再利用功能,同时能够消除液化水滴在液汽分离腔19中积聚的现象,减少细菌的滋生,保证蒸汽发生器的长时间的正常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限制,凡是根据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蒸汽发生器的滴漏式快速产蒸汽机构,包括具有蒸汽发生腔的发生器壳体、以及设置在发生器壳体内的发热体,所述的发生器壳体上开设有入水接口和出汽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滴漏管组件,该滴漏管组件悬空设置在所述的蒸汽发生腔中,所述滴漏管组件的前端与所述的入水接口对接并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蒸汽发生器的滴漏式快速产蒸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滴漏管组件上开设上滴漏孔、下滴漏孔和侧滴漏孔,所述上滴漏孔和下滴漏孔设置在所述滴漏管组件的前后两端,所述的侧滴漏孔设置在所述滴漏管组件的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蒸汽发生器的滴漏式快速产蒸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滴漏管组件上还设有溢流孔,所述的溢流孔位于所述滴漏管组件的后端且朝上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蒸汽发生器的滴漏式快速产蒸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漏管组件的末端与所述蒸汽发生腔的内壁抵接并形成密封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蒸汽发生器的滴漏式快速产蒸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汽发生腔内还设有导热件,所述的导热件包括导热底板、以及由导热底板的边沿向上延伸而形成的导热侧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蒸汽发生器的滴漏式快速产蒸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热底板上开设有若干个通汽孔,所述的导热底板上还凸设有导热筋,所述的导热筋与所述的通汽孔一一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蒸汽发生器的滴漏式快速产蒸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漏管组件的前后两端设有固定支架,所述蒸汽发生腔的内壁上设有定位筋组件,所述的固定支架与所述的定位筋组件相抵并形成限位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于蒸汽发生器的滴漏式快速产蒸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的侧边呈由中间向两侧逐渐降低的阶梯状,所述的定位筋组件包括内定位筋和外定位筋,所述的内定位筋与固定支架中间处的侧边相抵接,所述的外定位筋与固定支架两侧处的侧边相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蒸汽发生器的滴漏式快速产蒸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生器壳体中还设有液汽分离腔,所述的入水接口与所述的蒸汽发生腔连通,所述的出汽口与所述的液汽分离腔连通;
所述的液汽分离腔设置在所述蒸汽发生腔的上端,所述的蒸汽发生腔上还开设有上汽口,所述的蒸汽发生腔通过上汽口与液汽分离腔相互连通;
所述的液汽分离腔中还开设有与蒸汽发生腔的相通的下水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应用于蒸汽发生器的滴漏式快速产蒸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滴漏管组件包括与入水接口对接的进水管、与进水管连通的分水管、以及与分水管对接的若干个滴漏管子单元。
CN202120039732.7U 2021-01-07 2021-01-07 一种应用于蒸汽发生器的滴漏式快速产蒸汽机构 Active CN2143070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39732.7U CN214307065U (zh) 2021-01-07 2021-01-07 一种应用于蒸汽发生器的滴漏式快速产蒸汽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39732.7U CN214307065U (zh) 2021-01-07 2021-01-07 一种应用于蒸汽发生器的滴漏式快速产蒸汽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07065U true CN214307065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23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39732.7U Active CN214307065U (zh) 2021-01-07 2021-01-07 一种应用于蒸汽发生器的滴漏式快速产蒸汽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070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64920A (zh) * 2021-01-07 2021-04-16 杭州阿奇天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蒸汽发生器的滴漏式快速产蒸汽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64920A (zh) * 2021-01-07 2021-04-16 杭州阿奇天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蒸汽发生器的滴漏式快速产蒸汽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73494B (zh) 台下式节能即热饮水机
CN107625425A (zh) 定温温开水母婴机
CN214307065U (zh) 一种应用于蒸汽发生器的滴漏式快速产蒸汽机构
CN201879495U (zh) 快沸稳流水汽自动分离健康安全的节能型快沸式饮水机
CN202714711U (zh) 一种节能蒸锅及节能蒸锅装置
CN110332509B (zh) 一种蒸汽发生器
CN102813446A (zh) 蒸箱
CN201255398Y (zh) 一种蒸汽发生器
CN101884495B (zh) 一种自动补水的电蒸箱水箱结构
CN201727341U (zh) 一种自动补水的电蒸箱水箱结构
CN112664920A (zh) 一种应用于蒸汽发生器的滴漏式快速产蒸汽机构
CN204026974U (zh) 一种新型储水式电热水器
CN108486842B (zh) 蒸汽发生器及挂烫机
CN205678647U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蒸汽发生装置
CN202775817U (zh) 蒸箱
CN212729562U (zh) 一种即热式饮水机出水控制的改进结构
CN106820983A (zh) 一种即热式饮水机
CN210975280U (zh) 一种应用于熨烫机的二次加热结构
CN209801437U (zh) 一种电加热蒸汽发生器
CN1322283C (zh) 电热水器的加热装置及加热方法
CN209484564U (zh) 一种电加热蒸汽发生器
CN207084699U (zh) 一种即热式饮水机
CN205351738U (zh) 一种高能效燃气热水器
CN105783243A (zh) 即热式家用燃气蒸汽炉及其管道系统
CN213983517U (zh) 一种蒸汽发生器的防断气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50215

Address after: Room 512, Mengbao Building, 219 Binkang Road, Xixing Street,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00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Aidenhui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310051 room 900, building 7, 601 Qiuyi Road, Changhe street,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AQI Tianl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