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61335U - 一种畜禽养殖的电解水消毒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畜禽养殖的电解水消毒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261335U CN214261335U CN202022260817.6U CN202022260817U CN214261335U CN 214261335 U CN214261335 U CN 214261335U CN 202022260817 U CN202022260817 U CN 202022260817U CN 214261335 U CN214261335 U CN 21426133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tank
- pipeline
- electrolytic
- spray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畜禽养殖的电解水消毒系统,包括喷淋消杀系统、空气处理系统、废水处理系统、饮用水处理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对喷淋消杀系统、空气处理系统、废水处理系统、饮用水处理系统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养殖厂区内的全面自动喷淋消杀处理、有效地净化养殖场的空气并对养殖场进行降温、对废水进行净化和消杀处理和有效地对饮用水进行杀菌消毒,提供安全健康的畜禽饮用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畜禽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畜禽养殖的电解水消毒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我国养殖业在不断地蓬勃发展,然而随着畜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畜禽养殖中的细菌消杀、空气净化、废水处理和饮用水处理等问题亟待解决。
畜禽养殖场中存在的大量细菌及病毒,容易诱发畜禽疾病,进而造成经济损失。目前,越来越多的畜禽养殖场开始重视这一细菌滋生问题,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养殖场多采用人工喷淋的操作,采用的消毒水也是人工配制,这样的操作十分麻烦、工作效率低,具有容易产生卫生死角,耗水量大的问题。此外目前的畜禽养殖场并未对整个厂区、车辆及人员进行系统性消毒,这也会产生疾病风险。
畜禽养殖场中往往存在氨氮、硫化氢等气体含量过高的情况,目前养殖场多采用风机系统,对养殖场做通风处理,然而这些废气都是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大气之中,导致了畜禽养殖场周边的空气污染,破坏了生态环境。目前的通风处理方法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空气净化的问题。不仅如此,畜禽养殖场中的空气还可能带有细菌及病毒,这些细菌病毒容易导致畜禽的健康问题,未经处理便排放到大气中,容易导致病毒的扩散。
畜禽养殖场的废水存在有机物浓度高、COD数值高、氨氮含量高、有机磷含量高、悬浮物多的情况,其中COD值高达3000-12000mg/L,氨氮含量高达800-2200mg/L,不仅如此,畜禽养殖场的废水中还含有大量的细菌,若将废水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目前,针对养殖场的废水有了相应的处理技术,但未对水中的细菌病毒进行消杀,所得的水依然有可能存在细菌超标的问题。
畜禽养殖的饮用水主要以井水为主,井水的管理与消毒与畜禽息息相关,从水井抽取到水池里的水质必须进行杀菌消毒处理。由于井水取自地下,水源可能受到地下污染物、地表污物、降雨等的影响,容易滋生各类细菌病毒或红虫、水藻等微生物。为了杜绝经水传播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保证畜禽的健康,养殖场对饮用水进行消毒处理,然而,我国90%以上的养殖场对畜禽饮用水采用的还是常规处理工艺,常规处理工艺只能去除水中30%左右的有机物,而对有些污染物,尤其是化学污染的处理效果非常有限。
因此,一种能够同时处理畜禽养殖中的细菌消杀、空气、废水和饮用水的系统是养殖迫切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畜禽养殖的电解水消毒系统,能够实现养殖厂区内的全面自动喷淋消杀处理、有效地净化养殖场的空气并对养殖场进行降温、对废水进行净化和消杀处理和有效地对饮用水进行杀菌消毒,提供安全健康的畜禽饮用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畜禽养殖的电解水消毒系统,包括喷淋消杀系统、空气处理系统、废水处理系统、饮用水处理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
其中,所述喷淋消杀系统包括电解水发生系统和用于输送电解水的喷淋管道系统;所述电解水发生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过滤装置、第一蓄水池、电解装置和第二蓄水池;所述喷淋管道系统包括喷雾发生装置、与所述喷雾发生装置连接的喷淋管道和雾化喷嘴;所述喷淋管道包括用于输送消毒水至养殖场、人员消毒区、车辆消毒区的主管道和设于所述养殖场、人员消毒区、车辆消毒区内的支路管道;
所述空气处理系统包括抽风装置、送风装置、反应塔、输送管道、消毒水循环系统;养殖场设有抽风口和送风口,所述抽风口、抽风装置、反应塔、送风装置和送风口通过气体管道依次连接;所述反应塔中设有多层用于消毒空气的水帘;
所述废水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固液分离池、沉淀池、第一抽水泵、电絮凝模块、电气浮絮凝池、第二抽水泵、电解模块和净化水沉淀池;所述电气浮絮凝池与第一杂质气泡收集池连接,所述净化水沉淀池与第二杂质气泡收集池连接;所述净化水沉淀池与外部水泵连接;
所述饮用水处理系统包括进水管、饮用水处理装置和出水管;所述饮用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电解槽;
所述自动控制系统与所述喷淋消杀系统、空气处理系统、废水处理系统、饮用水处理系统相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蓄水池和第二蓄水池分别设有第一蓄水池液面传感器和第二蓄水池液面传感器;所述电解装置包括进水通路、加盐通路、第二电解槽、第一出水通路、第二出水通路、清洗液通路和清洗液回流通路;所述第二电解槽中设有有效氯浓度计。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进水通路由进水泵、水流开关和第一进水阀组成;所述进水泵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蓄水池相连接;所述第一进水阀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电解槽连接;所述加盐通路由盐水桶和蠕动泵组成,所述盐水桶通过蠕动泵与所述第一进水阀相连接;盐水通过加盐通路与所述进水通路中的净化水混合,并通入所述第二电解槽中;所述第一出水通路由第一出水阀组成,所述第二电解槽通过所述第一出水阀与所述第二蓄水池相连接;所述第二出水通路由第二出水阀、排水泵、第三出水阀和排废口组成;所述清洗液通路由清洗液桶、清洗液泵和第二进水阀组成;所述清洗液回流通路由第四出水阀组成,所述排水泵通过所述第四出水阀与所述清洗液桶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主管道通过三通接头与所述支路管道连接,所述支路管道的末端通过三通接头相互连接形成闭环;所述支路管道之间间隔为1.5-2.5m;
所述支路管道上设有多个四通接头,所述雾化喷嘴安装于所述四通接头的两个相对的接口上,同一条所述支路管道上的四通接头之间的距离为1-2m。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空气处理系统中的所述消毒水循环系统包括设于所述反应塔下方用于收集消毒水的集水池、与所述集水池相连的电解池、设于所述电解池上方的抽水泵和设于所述水帘上方的喷淋装置,所述抽水泵与喷淋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电解池中设有电解池液位传感器、有效氯传感器和自动加水装置;所述养殖场内部设有氨氮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电解池中设有用于电解产生消毒水的电解池电解装置;所述喷淋装置包括消毒水管道和设于所述消毒水管道上的喷淋头,所述喷淋头的数量为5-8个,所述喷淋头之间间隔相等。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电气浮絮凝池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溢出口,所述电气浮絮凝池通过第一溢出口与所述第一杂质气泡收集池连通,所述第一溢出口的下表面为向所述第一杂质气泡收集池倾斜的斜面;所述净化水沉淀池的侧壁上设有第二溢出口,所述净化水沉淀池通过第二溢出口与所述第二杂质气泡收集池连通;所述第二溢出口的下表面为向第二杂质气泡池倾斜的斜面。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电气浮絮凝池的底部设有电气浮絮凝池进水口和电气浮絮凝池排污口;所述电气浮絮凝池排污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固液分离池连接;所述净化水沉淀池的底部设有净化水沉淀池进水口和净化水沉淀池排污口,所述净化水沉淀池排污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固液分离池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电气浮絮凝池和净化水沉淀池中分别设有絮凝池液位传感器和沉淀池液位传感器,所述净化水沉淀池中设有水质检测器。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电解槽包括壳体、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所述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分别安装于所述壳体的两侧;所述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均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外部的导电板和设于所述导电板上的多个电极板。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对喷淋消杀系统、空气处理系统、废水处理系统、饮用水处理系统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养殖厂区内的全面自动喷淋消杀处理、有效地净化养殖场的空气并对养殖场进行降温、对废水进行净化和消杀处理和有效地对饮用水进行杀菌消毒,提供安全健康的畜禽饮用水。
2、喷淋消杀系统安全性高、杀菌效果好,能够实现养殖厂区内的全面自动喷淋消杀处理,从而达到灭菌消毒、降低病害滋生风险的效果;喷淋消杀系统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对电解水发生系统和喷淋管道系统进行控制,所述自动控制系统能够通过检测蓄水池的水位来控制过滤装置与电解装置的开启与关闭,还能根据养殖场、人员消毒区和车辆消毒区内的传感器来控制喷淋管道系统的运行,从而实现养殖厂区全面消杀处理。本实用新型中,原水经过滤装置产生净化水,所述净化水在所述电解装置中,与盐水电解产生生含有次氯酸根、亚氯酸根的消毒水,该消毒水健康无害、绿色环保。
3、废水处理系统采用电絮凝、电气浮及电解技术对畜禽养殖废水进行处理,在电絮凝及电气浮处理后再次进行电解处理,得到消杀彻底的符合排放标准的净化水。畜禽养殖废水处理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杀菌效果好,能够澄清水质并对废水进行消毒,从而达到节能减排、净化废水的效果。
4、饮用水处理系统采用了电解技术对畜禽养殖饮用水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得到符合GB 5749-2006规定的饮用水。所述饮用水处理系统包括进水管、饮用水处理装置和出水管;饮用水处理系统操作方便、效果显著,能够针对不同水质的水源进行消毒,满足大多数养殖场饮用水供应需求,提供安全健康的畜禽饮用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畜禽养殖的电解水消毒系统的模块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喷淋消杀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喷淋管道系统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解装置的流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废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气浮絮凝池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净化水沉淀池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饮用水处理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电解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饮用水处理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饮用水处理系统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畜禽养殖的电解水消毒系统,包括喷淋消杀系统1、空气处理系统2、废水处理系统3、饮用水处理系统4和自动控制系统5;所述自动控制系统5采用PLC控制器。
所述空气处理系统包括抽风装置、送风装置、反应塔、输送管道、消毒水循环系统;养殖场设有抽风口和送风口,所述抽风口、抽风装置、反应塔、送风装置和送风口通过气体管道依次连接;所述反应塔中设有多层用于消毒空气的水帘;
所述废水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固液分离池、沉淀池、第一抽水泵、电絮凝模块、电气浮絮凝池、第二抽水泵、电解模块和净化水沉淀池;所述电气浮絮凝池与第一杂质气泡收集池连接,所述净化水沉淀池与第二杂质气泡收集池连接;所述净化水沉淀池与外部水泵连接;
所述饮用水处理系统包括进水管、饮用水处理装置和出水管;所述饮用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电解槽;
所述自动控制系统5与所述喷淋消杀系统、空气处理系统、废水处理系统、饮用水处理系统相连接。
结合图2所示,所述喷淋消杀系统1包括电解水发生系统和用于输送电解水的喷淋管道系统;所述电解水发生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过滤装置11、第一蓄水池12、电解装置13和第二蓄水池14;所述第一蓄水池12和第二蓄水池14分别设有第一蓄水池液面传感器和第二蓄水池液面传感器;所述喷淋管道系统包括喷雾发生装置15、与所述喷雾发生装置15连接的喷淋管道16和雾化喷嘴17;所述喷淋管道16包括用于输送消毒水至养殖场6、人员消毒区7、车辆消毒区8的主管道161和设于所述养殖场6、人员消毒区7、车辆消毒区8内的支路管道162;所述支路管道162与所述主管道161相连通;所述雾化喷嘴17设于支路管道162上;所述养殖场6、人员消毒区7、车辆消毒区8内的支路管道162的数量均≥2;
所述第一蓄水池12和第二蓄水池14分别设有第一蓄水池液面传感器和第二蓄水池液面传感器;所述养殖场6的内部设有氨氮传感器;当所述第一液面传感器的数据小于低水位阈值时,所述自动控制系统5开启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11将源水过滤生成净化水,并储存于所述第一蓄水池12中;当所述第一液面传感器的数据高于高水位阈值时,所述自动控制系统5关闭过滤装置11;
当所述第二液面传感器的数据小于低水位阈值时,所述自动控制系统5向电解装置13发送启动电解信号,所述第一蓄水池12中的净化水经所述电解装置13处理生成电解水,并储存于所述第二蓄水池14中;当所述第二液面传感器的数据高于高水位阈值时,所述自动控制系统5关闭电解装置13。
所述养殖场6内设有定时定量控制器,所述人员消毒区7和车辆消毒区8设置有红外传感器、雷达传感器或地磁传感器;所述定时定量控制器、红外传感器、雷达传感器、地磁传感器与所述喷淋管道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5连接;所述定时定量控制器能够实现对所述养殖场6定时定量喷雾;所述人员消毒区7和车辆消毒区8的传感器能够自动开启对进入消毒区的人员和车辆的喷雾消毒。
水源经过所述过滤装置11形成净化水,并储存于所述第一蓄水池12中,所述第一蓄水池12中的净化水经过所述电解装置13生成电解水,并储存于所述第二蓄水池14中,所述第二蓄水池14中的电解水通过喷雾发生装置15形成喷雾并增压压出;所述过滤装置11包括滤芯和反冲洗模块(图中未画出),所述反冲洗模块对所述过滤装置进行反冲洗,能够有效清洁所述滤芯,延长所述滤芯使用寿命。
结合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位于所述养殖场6内的所述喷淋管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支路管道162之间间隔1.5-2.5m,所述支路管道162的铺设方案根据区域的面积以及雾化喷嘴17的覆盖范围进行调整;最外层的所述支路管道162与区域边缘的距离为0.5-1m,从而减少消毒死角,提高消毒效果,实现对区域的全覆盖消毒;所述主管道161通过三通接头与所述支路管道162连接,所述支路管道162的末端通过三通接头相互连接形成闭环;所述支路管道162上设有多个所述雾化喷嘴17,同一条所述支路管道162上的雾化喷嘴17之间的距离为1-2m;优选的,所述支路管道162上设有多个四通接头,所述雾化喷嘴17对称安装于所述四通接头相对的两个接口,进一步,所述雾化喷嘴17调整至水平喷雾位置,同一条所述支路管道162上的四通接头之间的距离为1-2m;优选的,所述主管道161的管径为10-20mm;所述支路管道162的管径为8-12mm,所述喷淋管道16为PE管;更佳的,所述主管道161为四分管,所述支路管道162为三分管。
如图4所示,所述电解装置13包括进水通路131、加盐通路132、第二电解槽133、第一出水通路134、第二出水通路135、清洗液通路136和清洗液回流通路137;所述第二电解槽133中设有有效氯浓度计;
所述进水通路131由进水泵131a、水流开关131b和第一进水阀131c组成;所述进水泵131a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蓄水池12相连接;所述第一进水阀131c通过管道与所述电解槽133连接;所述进水通路131用于将所述第一蓄水池12中的纯净水通入所述电解槽133中,所述水流开关131b能够控制通入所述电解槽133的纯净水的速率,并收集水流的信息至所述自动控制系统5中,进而根据数据设定所述电解槽133的电解时间及电流;
所述加盐通路132由盐水桶132a和蠕动泵132b组成,所述盐水桶132a通过蠕动泵132b与所述第一进水阀131c相连接;盐水通过加盐通路132与所述进水通路131中的净化水混合,并通入所述电解槽133中;所述蠕动泵131b与所述自动控制系统5相连接;
在所述电解槽133中,盐水与净化水混合电解产生主要成份为次氯酸根、亚氯酸根的消毒水;
所述第一出水通路134由第一出水阀134a组成,所述电解槽133通过所述第一出水阀134a与所述第二蓄水池14相连接;所述电解槽133中设有有效氯浓度计,当有效氯浓度达到50-250mg/L时,所述自动控制系统5开启第一出水通路134,使所述电解槽133中的电解水通入所述第二蓄水池中;
所述第二出水通路135由第二出水阀135a、排水泵135b、第三出水阀135c和排废口135d组成;在所述电解槽133进行清洗步骤之前,所述电解槽133中的水经第二出水通路135排空;
所述清洗液通路136由清洗液桶136a、清洗液泵136b和第二进水阀136c组成;所述清洗液通路136能够向所述电解槽133中输入清洗液,清洗液能够有效去除所述电解槽133的结垢,从而延长电解槽133的使用寿命;
所述清洗液回流通路137由第四出水阀137a组成,所述排水泵135b通过所述第四出水阀137a与所述清洗液桶136a连接;当所述电解槽133的清洗步骤完成后,清洗液经清洗液回流通路137回流至清洗液桶136a中,从而实现清洗液的循环利用,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当所述第二液面传感器的数据小于低水位阈值时,所述自动控制系统5向电解装置13发送启动电解信号,进而开启进水通路131和加盐通路132,使所述第一蓄水池12中的净化水进入第二电解槽133;当所述有效氯浓度计的数据符合有效氯阈值时,所述自动控制系统5开启第一出水通路134,使所述第二电解槽133中的电解水通入第二蓄水池14中;
当所述自动控制系统5向所述电解装置13发送启动排水信号时,所述进水通路131和第一出水通路134关闭,第二出水通路135开启,所述第二电解槽133中的水依次经过第二出水阀135a、排水泵135b和第三出水阀135c排向所述排废口135d;当所述第二电解槽133中的水排空后,关闭所述第二出水阀135a;
当所述自动控制系统5向所述电解装置发送启动清洗信号时,所述电解装置13中仅开启所述清洗液通路136,所述清洗液桶136a中的清洗液经所述清洗液泵136b和第二进水阀136c定量通入所述第二电解槽133中,在关闭所述清洗液通路136后对所述第二电解槽133进行清洗处理;当第二电解槽133清洗处理完成后,开启所述清洗液回流通路137,所述第二电解槽133中的清洗液经第二出水阀135a、排水泵135b和清洗液回流通路137、回流至所述清洗液桶中。
结合图5所示,所述空气处理系统2包括包括抽风装置21、送风装置22、反应塔23、输送管道24和消毒水循环系统;养殖场6设有抽风口61和送风口62,所述抽风口61、抽风装置21、反应塔23、送风装置22和送风口62通过所述输送管道24依次连接;优选的,所述抽风口61和送风口62分别设于养殖场6相对或相邻的墙壁上;所述抽风装置21设置在所述反应塔23底部,所述送风装置22设置在所述反应塔23顶部;所述反应塔23中设有多层用于消毒空气的水帘231;所述水帘231安装于所述反应塔23的内壁上,所述水帘231的数量为4-8个,优选的,所述反应塔23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水帘231的安装孔,所述水帘231通过螺栓与所述安装孔固定,从而实现与所述反应塔23内壁的连接;
所述养殖场6内部设有氨氮传感器(图中未画出),当所述氨氮传感器检测出氨氮含量超标时,所述氨氮传感器将数据传输至所述自动控制系统5,所述自动控制系统5开启抽风装置21、送风装置22和消毒水循环系统;进一步,当所述氨氮传感器检测出氨氮含量属于正常范围时,所述自动控制系统5能够自动关闭所述抽风装置21、送风装置22和消毒水循环系统,从而节约用电;优选的,所述养殖场6内部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自动控制系统5相连接;当温度超标时,所述自动控制系统5开启抽风装置21、送风装置22和消毒水循环系统,从而对养殖场6内进行降温;
所述反应塔23的底部设有外部空气流入通道232,所述反应塔的顶部设有净化空气排放通道233;所述反应塔23与送风装置22之间的输送管道24、所述外部空气流入通道232、所述净化空气排放通道233均设有单向空气阀234;
所述反应塔与送风装置22之间的输送管道24上的单向空气阀234限制空气向养殖场6方向流动,从而防止所述养殖场6中的废气返回所述反应塔23内部,对所述反应塔23内部的净化空气造成污染;所述外部空气流入通道232上的单向空气阀234限制空气向反应塔23方向流动,防止未经消毒的废气排向大气;根据需求定期打开所述外部空气流入通道232上的单向空气阀234,能够向所述反应塔23中输入新鲜外部空气,新鲜外部空气在底部进入所述反应塔23,经过所述水帘231进行消毒后再送入所述养殖场6,从而避免外部携带细菌病毒的空气污染所述养殖场6,降低空气传播疾病的风险;所述净化空气排放通道233上的单向空气阀234限制空气向所述反应塔23外方向流动,从而防止外部未经消毒的空气通过所述净化空气排放通道233进入反应塔23中,污染消毒后的净化空气;根据需求能够定期开启所述净化空气排放通道233上的单向空气阀234,将净化消毒后的净化空气排放到大气中,从而加速新鲜空气的更换速度。
所述消毒水循环系统包括设于所述反应塔23下方用于收集消毒水的集水池25、与所述集水池25相连的电解池26、设于所述电解池26上方的抽水泵27和设于所述水帘231上方的喷淋装置28,所述抽水泵27与喷淋装置28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电解池26中设有用于电解产生消毒水的电解池电解装置261;所述消毒水循环系统能自动电解产生消毒水,与所述反应塔23配合对废气进行处理,无需向系统中额外添加消毒液,也无需人工操作,能够实现养殖场自动化空气净化的效果;
所述喷淋装置28包括消毒水管道281和设于所述消毒水管道281上的喷淋头282,所述喷淋头282的数量为5-8个,所述喷淋头282之间间隔相等;所述喷淋装置28将消毒水均匀喷洒到最高的水帘231上,消毒水从最高的水帘逐级往下流至最低的水帘,最后回收至所述集水池25中,自上而下流下的消毒水能够有效将细菌病毒带到所述集水池25中;所述废气从底部进入所述反应塔23并经过多层的所述水帘231,使废气充分与消毒水接触后消毒形成净化空气,废气中的细菌病毒被电解消毒水氧化杀灭,并且随着废气中的氨氮被降解,废气的臭味也被消除,满足绿色养殖的实际需求;此外,所述水帘231在净化消毒的同时,将废气中的热量带走,消毒所得的热量低的净化空气被送入所述养殖场6中,能够实现所述养殖场6的空间降温;
所述集水池25与电解池26相连通,所述电解池26中的电解池电解装置261能够电解产生消毒水,从而使集水池25中的已使用过的消毒水重新电解,进行循环利用,达到节能的效果;优选的,所述电解池26中能加入适量的盐,改善电解效果,以使产生符合标准的消毒水;所述电解池26设有有效氯传感器(图中未画出),所述自动控制系统5能够根据有效氯含量对所述电解池电解装置261的电解时间进行设定,当所述有效氯传感器的数据符合有效氯阈值时,所述自动控制系统5向消毒水循环系统发送启动信号,所述抽水泵将所述电解池中的电解水输送至至所述电解水管道中,通过所述喷淋头喷淋至所述水帘上,电解水经过所述水帘流入所述集水池,并回流至电解池中。
所述电解池26还设有液位传感器和自动加水装置,当所述电解池液位传感器数值低于低水位阈值时,所述自动控制系统5启动自动加水装置,所述自动加水装置将源水输送到所述电解池中;当所述电解池液位传感器数值符合水位阈值时,所述自动控制系统5关闭自动加水装置并启动电解池电解装置,所述电解池电解装置电解源水从而生成电解水。
结合图6所示,所述废水处理系统3包括包括固液分离池31、沉淀池32、第一抽水泵33、电絮凝模块34、电气浮絮凝池35、第二抽水泵36、电解模块37和净化水沉淀池38;所述固液分离池31、沉淀池32、第一抽水泵33、电絮凝模块34、电气浮絮凝池35、第二抽水泵36、电解模块37和净化水沉淀池38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所述电气浮絮凝池35中设有电气浮电极及电絮凝电极,所述净化水沉淀池38中设有电气浮电极;优选的,所述电絮凝模块34和电解模块37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以上。
结合图7和图8所示,所述电气浮絮凝池35与第一杂质气泡收集池351连接,所述净化水沉淀池38与第二杂质气泡收集池381连接;优选的,所述电气浮絮凝池35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溢出口352,所述电气浮絮凝池35通过第一溢出口352与所述第一杂质气泡收集池351连通;所述净化水沉淀池38的侧壁上设有第二溢出口382,所述净化水沉淀池38通过第二溢出口382与所述第二杂质气泡收集池381连通;所述第一溢出口352的下表面为向所述第一杂质气泡收集池351倾斜的斜面,所述第二溢出口382的下表面为向第二杂质气泡收集池381倾斜的斜面;优选的,所述第一溢出口352的斜面倾斜角≥30°,防止第一杂质气泡收集池351中的杂质回流至所述电气浮絮凝池35中;所述第一杂质气泡收集池351和第二杂质气泡收集池381上方均设有用于消泡的刮泡板(图中未画出);气泡从溢出口溢出进入杂质气泡收集池,所述刮泡板将气泡刮破,所述杂质能够进一步处理成有机肥;所述第一杂质气泡收集池351的底部高于所述电气浮絮凝池35的底部,所述第二杂质气泡收集池381的底部高于所述净化水沉淀池38的底部,与所述电气浮絮凝池35和净化水沉淀池38相比,所述第一杂质气泡收集池351和第二杂质气泡收集池381的池深相对较浅,且容积相对较小,能够方便所述消泡板进行操作以及对杂质的充分收集,并避免杂质气泡经过溢出口掉落溅起造成污染;
所述电气浮絮凝池35底部设有所述电气浮絮凝池入水口353,所述电气浮絮凝池入水口353与所述电絮凝模块34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电气浮絮凝池35侧壁设有电气浮絮凝池出水口354,所述电气浮絮凝池出水口354与所述第二抽水泵36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电气浮絮凝池35的底部设有电气浮絮凝池排污口355,所述电气浮絮凝池排污口355设有排污阀;优选的,所述电气浮絮凝池排污口355通过管道与所述固液分离池31连接,打开所述电气浮絮凝池排污口355的排污阀,能够将所述电气浮絮凝池35的沉淀絮状物排入所述固液分离池31中,使废水再次进行固液分离并重新处理;
所述净化水沉淀池38的底部设有净化水沉淀池进水口383,所述净化水沉淀池进水口383与所述电解模块37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净化水沉淀池侧壁设有净化水出水口384,所述净化水出水口384与外部水泵(图中未画出)连接;所述所述净化水沉淀池38的底部设有净化水沉淀池排污口385,所述净化水沉淀池排污口385设有排污阀;优选的,所述净化水沉淀池排污口385通过管道与所述固液分离池31连接,打开所述净化水沉淀池排污口385的排污阀,能够将所述净化水沉淀池38中的底层浑浊液排入所述固液分离池31中,进行废水的重复处理;
所述电气浮絮凝池35和净化水沉淀池38中分别设有絮凝池液位传感器和沉淀池液位传感器,所述净化水沉淀池38中设有水质检测器;当水质监测器的数值不符合水质阈值时,所述自动控制系统5向电絮凝模块34和电解模块37发送电解加强信号,增强电流;
当所述絮凝池液位传感器的数值高于最高阈值时,所述自动控制系统5关闭第一抽水泵33和电絮凝模块34,进而停止向电气浮絮凝池35进水;
当所述沉淀池液位传感器的数值高于最高阈值时,所述自动控制系统5关闭第二抽水泵36和电解模块37,进而停止向净化水沉淀池38进水;当所述沉淀池液位传感器的数值低于最低阈值时,所述自动控制系统5关闭外部水泵,避免外部水泵干抽。
废水首先通入所述固液分离池31中,自然沉淀废水中的固体杂质;所述固液分离池31的上清液通过管道进入所述沉淀池32中,所述沉淀池32能够进一步去除废水中不溶性杂质,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从而减少后续工序的运行负荷;所述第一抽水泵33将所述沉淀池32的上清液抽至所述电絮凝模块34中,所述电絮凝模块34可以实际情况设有多个,所述电絮凝模块34能够电解产生Fe2+和Al3+与溶液电解产生的OH-结合生成高活性的絮凝基团,其吸附能力极强,絮凝效果优于普通絮凝剂,利用其吸附架桥和网捕卷扫等作用,从而使废水中颗粒状的杂质沉淀并分解有机色素,以使水体澄清;所述电絮凝模块34通过管道与所述电气浮絮凝池35入水口连接,在所述电气浮絮凝池35中采用电气浮和电絮凝技术对废水进行处理,电解产生的气泡使废水中的轻质杂质上浮并通过溢出口进入杂质气泡收集池,从而减小废水中的氨氮含量和磷含量;所述电气浮絮凝池35的上清液通过管道流入所述电解模块37中,所述电解模块37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有多个,从而实现对水中细菌病毒的有效杀灭和清除;所述电解模块37对废水进行氧化处理,从而去除水体中残留的重金属、COD和氨氮物质,所述电解模块37还能对水体进行细菌病毒消杀处理;所述电解模块37通过管道与净化水沉淀池38底部连接,所述净化水沉淀池38对水体进行再次电气浮处理,并将杂质收集到所述第二杂质收集池381中;净化水沉淀池38的上清液通过外部水泵排放;所述净化水沉淀池38的上清液可达到自然排放的标准。
如图9所示,饮用水处理系统4的第一实施例包括进水管41、饮用水处理装置42和出水管43;所述饮用水处理装置42包括第一电解槽421和水箱422;所述第一电解槽421设于所述水箱422内,所述出水管43上设有出水阀431;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43中设有氯离子检测器,所述氯离子检测器用于对出水管43中饮用水的余氯含量进行实时监测;优选的,所述水箱422内部设有液位控制器和TDS检测器(图中未画出),所述液位控制器能够对水箱中的水位进行实时监测,保证饮用水的使用;根据所述液位控制器与TDS检测器收集到的水位及水源的TDS值来设定所述第一电解槽的电解电流,从而实现对饮用水的大批量杀菌消毒;优选的,所述第一电解槽421可以设置为先采用大电流电解,再采用小电流电解的方式进行杀菌消毒。
如图10所示,所述第一电解槽421包括壳体421a、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所述阳极电极包括阳极导电板421b和设于所述阳极导电板421b上的多个阳极电极板421c,所述阴极电极包括阴极导电板421d和设于所述阴极导电板421d上的多个阴极电极板421e;所述壳体421a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设有多个用于安插所述阳极电极板421b和阴极电极板421d的安装孔421f,阳极电极板421b和阴极电极板421d分别安插于所述壳体421a两侧的所述安装孔421f中,从而能够方便电极的更换和检修;同一所述导电板上所述电极板的数量为4-8个;所述导电板与电源相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电解槽421为开放式电解槽,所述第一电解槽421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以上。
如图11所示,饮用水处理系统4的第二实施例包括进水管41、饮用水处理装置42和出水管43;所述饮用水处理装置42包括第一电解槽421、水流检测器423和电解管道424;所述水流检测器423设于所述进水管41上;所述第一电解槽421之间通过所述电解管道424连接;所述第一电解槽421通过电解管道424实现串联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电解槽421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以上;优选的,所述出水管43中设有氯离子检测器,所述氯离子检测器用于对出水管43中饮用水的余氯含量进行实时监测。当所述水流检测器检测到管道内水流流动时,所述第一电解槽421开启,水源在流动过程中完成实时杀菌消毒处理。
如图12所示,饮用水处理系统4的第三实施例包括进水管41、饮用水处理装置42和出水管43;所述饮用水处理装置42包括第一电解槽421、水箱422、水流检测器423和电解管道424;所述第一电解槽421设于水箱422内部和电解管道424上;优选的,所述电解槽421为开放式电解槽,所述电解槽421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以上;
所述进水管421分别与水箱422和水流检测器423连接;所述出水管43设有出水阀431,所述出水阀431分别与所述水箱422和电解管道424连接,从而实现进水分流;优选的,所述出水管43中设有氯离子检测器,所述氯离子检测器用于对出水管43中饮用水的余氯含量进行实时监测;
本实施例中设有多个电磁阀,所述水箱422与三通管之间设有第一电磁阀426,所述电解管道424与所述三通管之间设有第二电磁阀427;所述水箱与所述出水阀之间设有第三电磁阀428。本实施例在水箱出现水量不足或电解处理未完成的情况下,电解管道能够及时衔接并进行饮用水供应。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畜禽养殖的电解水消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淋消杀系统、空气处理系统、废水处理系统、饮用水处理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
所述喷淋消杀系统包括电解水发生系统和用于输送电解水的喷淋管道系统;所述电解水发生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过滤装置、第一蓄水池、电解装置和第二蓄水池;所述喷淋管道系统包括喷雾发生装置、与所述喷雾发生装置连接的喷淋管道和雾化喷嘴;所述喷淋管道包括用于输送消毒水至养殖场、人员消毒区、车辆消毒区的主管道和设于所述养殖场、人员消毒区、车辆消毒区内的支路管道;
所述空气处理系统包括抽风装置、送风装置、反应塔、输送管道、消毒水循环系统;养殖场设有抽风口和送风口,所述抽风口、抽风装置、反应塔、送风装置和送风口通过气体管道依次连接;所述反应塔中设有多层用于消毒空气的水帘;
所述废水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固液分离池、沉淀池、第一抽水泵、电絮凝模块、电气浮絮凝池、第二抽水泵、电解模块和净化水沉淀池;所述电气浮絮凝池与第一杂质气泡收集池连接,所述净化水沉淀池与第二杂质气泡收集池连接;所述净化水沉淀池与外部水泵连接;
所述饮用水处理系统包括进水管、饮用水处理装置和出水管;所述饮用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电解槽;
所述自动控制系统与所述喷淋消杀系统、空气处理系统、废水处理系统、饮用水处理系统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畜禽养殖的电解水消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水池和第二蓄水池分别设有第一蓄水池液面传感器和第二蓄水池液面传感器;所述电解装置包括进水通路、加盐通路、第二电解槽、第一出水通路、第二出水通路、清洗液通路和清洗液回流通路;所述第二电解槽中设有有效氯浓度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畜禽养殖的电解水消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通路由进水泵、水流开关和第一进水阀组成;所述进水泵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蓄水池相连接;所述第一进水阀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电解槽连接;所述加盐通路由盐水桶和蠕动泵组成,所述盐水桶通过蠕动泵与所述第一进水阀相连接;盐水通过加盐通路与所述进水通路中的净化水混合,并通入所述第二电解槽中;所述第一出水通路由第一出水阀组成,所述第二电解槽通过所述第一出水阀与所述第二蓄水池相连接;所述第二出水通路由第二出水阀、排水泵、第三出水阀和排废口组成;所述清洗液通路由清洗液桶、清洗液泵和第二进水阀组成;所述清洗液回流通路由第四出水阀组成,所述排水泵通过所述第四出水阀与所述清洗液桶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畜禽养殖的电解水消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通过三通接头与所述支路管道连接,所述支路管道的末端通过三通接头相互连接形成闭环;所述支路管道之间间隔为1.5-2.5m;
所述支路管道上设有多个四通接头,所述雾化喷嘴安装于所述四通接头的两个相对的接口上,同一条所述支路管道上的四通接头之间的距离为1-2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畜禽养殖的电解水消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系统中的所述消毒水循环系统包括设于所述反应塔下方用于收集消毒水的集水池、与所述集水池相连的电解池、设于所述电解池上方的抽水泵和设于所述水帘上方的喷淋装置,所述抽水泵与喷淋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电解池中设有电解池液位传感器、有效氯传感器和自动加水装置;所述养殖场内部设有氨氮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畜禽养殖的电解水消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池中设有用于电解产生消毒水的电解池电解装置;所述喷淋装置包括消毒水管道和设于所述消毒水管道上的喷淋头,所述喷淋头的数量为5-8个,所述喷淋头之间间隔相等。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畜禽养殖的电解水消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浮絮凝池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溢出口,所述电气浮絮凝池通过第一溢出口与所述第一杂质气泡收集池连通,所述第一溢出口的下表面为向所述第一杂质气泡收集池倾斜的斜面;所述净化水沉淀池的侧壁上设有第二溢出口,所述净化水沉淀池通过第二溢出口与所述第二杂质气泡收集池连通;所述第二溢出口的下表面为向第二杂质气泡池倾斜的斜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畜禽养殖的电解水消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浮絮凝池的底部设有电气浮絮凝池进水口和电气浮絮凝池排污口;所述电气浮絮凝池排污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固液分离池连接;所述净化水沉淀池的底部设有净化水沉淀池进水口和净化水沉淀池排污口,所述净化水沉淀池排污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固液分离池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畜禽养殖的电解水消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浮絮凝池和净化水沉淀池中分别设有絮凝池液位传感器和沉淀池液位传感器,所述净化水沉淀池中设有水质检测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畜禽养殖的电解水消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解槽包括壳体、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所述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分别安装于所述壳体的两侧;所述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均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外部的导电板和设于所述导电板上的多个电极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260817.6U CN214261335U (zh) | 2020-10-12 | 2020-10-12 | 一种畜禽养殖的电解水消毒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260817.6U CN214261335U (zh) | 2020-10-12 | 2020-10-12 | 一种畜禽养殖的电解水消毒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261335U true CN214261335U (zh) | 2021-09-24 |
Family
ID=77805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260817.6U Active CN214261335U (zh) | 2020-10-12 | 2020-10-12 | 一种畜禽养殖的电解水消毒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26133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37290A (zh) * | 2020-10-12 | 2021-02-09 | 广东原之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畜禽养殖的电解水消毒系统 |
-
2020
- 2020-10-12 CN CN202022260817.6U patent/CN21426133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37290A (zh) * | 2020-10-12 | 2021-02-09 | 广东原之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畜禽养殖的电解水消毒系统 |
CN112337290B (zh) * | 2020-10-12 | 2024-06-04 | 广东原之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畜禽养殖的电解水消毒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200484605Y1 (ko) | 생활오수 처리장치 | |
EA030884B1 (ru) | Система обработки воды, используемой для промышленных целей | |
CN109095695A (zh) | 环保型循环水整体处理方法 | |
CN205313291U (zh) | 冷却循环水综合处理系统 | |
CN106082533B (zh) | 一种景观鱼池净化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 |
CN207435275U (zh) | 微生物处理生态厕所 | |
CN106630279A (zh) |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病原微生物控制装置及运行方法 | |
CN107902808A (zh) | 一种用于水产养殖污水排放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 |
CN204138488U (zh) | 循环高效节水系统 | |
CN214261335U (zh) | 一种畜禽养殖的电解水消毒系统 | |
CN102823530A (zh) | 净化硬壳海水贝类污染物的加工工艺 | |
CN110540310A (zh) | 一种全自动循环水处理装置 | |
CN110002644B (zh) | 一种基于电絮凝技术的废水净化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 |
CN210481103U (zh) | 一种基于电絮凝技术的废水净化处理系统 | |
CN211338988U (zh) | 一种全自动循环水处理装置 | |
CN112337290B (zh) | 一种畜禽养殖的电解水消毒系统 | |
CN206266303U (zh) |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病原微生物控制装置 | |
CN201172840Y (zh) | 全自动水箱灭菌净化器 | |
CN209906530U (zh) | 一种可实时监测微生物污堵程度的反渗透系统 | |
CN208308638U (zh) | 一种组合式沼液处理系统 | |
CN217677136U (zh) | 一种全自动杀菌灭藻净化过滤装置 | |
CN104355503A (zh) | 一种无需重复添加菌种的生活污水处理方法及其处理系统 | |
CN108751415A (zh) | 一种有机废水无害化处理系统及工艺 | |
CN214260048U (zh) | 一种布网式喷淋消杀系统 | |
CN205115237U (zh) | 屠宰污水处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