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33967U - 一种裂解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裂解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233967U CN214233967U CN202023119820.2U CN202023119820U CN214233967U CN 214233967 U CN214233967 U CN 214233967U CN 202023119820 U CN202023119820 U CN 202023119820U CN 214233967 U CN214233967 U CN 21423396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racking
- cylinder
- helical blade
- heating
- thick bamboo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336 crack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9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6
- 238000000197 pyrolysi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5485 electric he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089 cytolysi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934 lys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5000017166 Bambusa arundinacea Nutritio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5000017491 Bambusa tulda Nutritio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41001330002 Bambuseae Speci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5000015334 Phyllostachys viridis Nutritio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9000011425 bamboo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368 organ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776 cleavage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638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323 axial leng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63 carbon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39 chemical indust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39 co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5 deri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10 solid was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92 spre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裂解设备,包括:裂解筒;加热筒,密封套设于裂解筒的外周,裂解筒相对固定设置的加热筒做旋转运动;多螺旋叶片,固定于裂解筒的内壁,多螺旋叶片包含多个平行布置的且沿裂解筒的轴向呈螺旋状设置的单螺旋结构,每相邻两个平行设置的单螺旋结构之间形成一个螺旋物料通道。本申请通过多螺旋叶片大大增加了裂解筒内部的传热面积,使物料与多螺旋叶片和裂解筒的内筒壁同时进行接触传热,同时,多个平行并列的螺旋物料通道将物料均匀分摊在裂解筒中,物料在裂解筒内的厚度减薄,避免了堆积过厚,使物料与热量充分快速接触,物料可快速裂解,提高了传热效率和热能利用率,更有利于裂解反应的进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裂解设备。
背景技术
裂解设备是化工领域常见的生产设备,用于将有机物加热裂解,得到需要的物质。现有的裂解设备主要包括裂解筒和加热筒,加热筒套在裂解筒的外周,裂解筒相对固定设置的加热筒做旋转运动,有机物料在裂解筒内翻滚移动,加热筒产生的热量通过裂解筒的筒壁传递给裂解筒内的有机物料,且物料在裂解筒内会存在堆积,该裂解设备的传热效率较低,不利于有机物的裂解。
综上所述,如何提高裂解设备的传热效率,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裂解设备,以提高传热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裂解设备,包括:
裂解筒,所述裂解筒的两端分别为进料端和出料端;
加热筒,所述加热筒密封套设于所述裂解筒的外周,所述裂解筒相对固定设置的所述加热筒做旋转运动;
多螺旋叶片,固定于所述裂解筒的内壁,所述多螺旋叶片包含多个平行布置的且沿所述裂解筒的轴向呈螺旋状设置的单螺旋结构,每相邻两个平行设置的所述单螺旋结构之间形成一个螺旋物料通道。
优选地,在上述的裂解设备中,所述多螺旋叶片为环形多螺旋叶片,所述环形多螺旋叶片的内圈与所述裂解筒的轴线之间存在径向间距。
优选地,在上述的裂解设备中,所述环形多螺旋叶片的外圈直径和内圈直径的差值大于5cm。
优选地,在上述的裂解设备中,所述多螺旋叶片为一个连续式多螺旋叶片或多个间断式多螺旋叶片。
优选地,在上述的裂解设备中,所述多螺旋叶片的螺距为等螺距或变螺距。
优选地,在上述的裂解设备中,所述多螺旋叶片的前段螺距大于后段螺距。
优选地,在上述的裂解设备中,所述螺旋物料通道之间的宽度为1cm~100cm。
优选地,在上述的裂解设备中,所述加热筒为燃烧筒,用于燃烧能源产生热气体;
或者所述加热筒内设置电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所述加热筒内的气体;
或者所述加热筒与外部热气体源连通,用于向所述加热筒内通入热气体。
优选地,在上述的裂解设备中,所述裂解筒内靠近出料端的位置设置有翻料导出机构。
优选地,在上述的裂解设备中,所述翻料导出机构包括多个沿圆周方向排布且固定于所述裂解筒的内筒壁上的V形翻料板或弧形翻料板,所述V形翻料板的凹角朝向和所述弧形翻料板的内凹面朝向均与所述裂解筒的旋转方向相同,所述V形翻料板和所述弧形翻料板的一端与所述裂解筒的出料端内端面固定,另一端为自由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裂解设备中,相对加热筒旋转设置的裂解筒内固定设置有多螺旋叶片,多螺旋叶片包含多个平行布置的且沿裂解筒的轴向呈螺旋状设置的单螺旋结构,每相邻两个平行设置的单螺旋结构之间形成一个螺旋物料通道,则多螺旋叶片在裂解筒内形成多个平行并列的螺旋物料通道。在裂解筒旋转的过程中,多螺旋叶片也一起旋转,物料循着多个平行并列的螺旋物料通道在裂解筒中向出料端自动输送,同时,加热筒内的加热气体的热量经裂解筒的内壁传递给多螺旋叶片,多螺旋叶片与物料接触传热。
相比于现有的仅通过裂解筒的筒壁对其中的物料进行加热,本申请通过多螺旋叶片大大增加了裂解筒内部的传热面积,使物料与多螺旋叶片和裂解筒的内筒壁同时进行接触传热,同时,多个平行并列的螺旋物料通道将物料均匀分摊在裂解筒中,物料在裂解筒内的厚度减薄,避免了堆积过厚,使物料与热量充分快速接触,物料可快速裂解,提高了传热效率和热能利用率,更有利于裂解反应的进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裂解设备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裂解设备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裂解设备的翻料导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裂解设备的加热筒的侧视示意图。
其中,1为进料装置、2为裂解筒、3为加热筒、31为气体进出口、32为观察口、33为点火口、34为废料出口、6为翻料导出机构、61为V形翻料板、62为挡板、7为密封环、8为裂解气出气端口、9为排料装置、10为锁气出料装置、11为驱动装置、12为物料进口、20为多螺旋叶片、201为螺旋物料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了一种裂解设备,提高了传热效率。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裂解设备,包括裂解筒2、加热筒3和多螺旋叶片20;其中,加热筒3密封套设于裂解筒2的外周,裂解筒2相对固定设置的加热筒3做旋转运动;多螺旋叶片20固定于裂解筒2的内壁,多螺旋叶片20包含多个平行布置的且沿裂解筒2的轴向呈螺旋状设置的单螺旋结构,每个单螺旋结构均螺旋固定于裂解筒2的内壁,每相邻两个平行设置的单螺旋结构之间形成一个螺旋物料通道201,则多螺旋叶片20在裂解筒2内形成多个平行并列的螺旋物料通道201。
该裂解设备的工作过程为:在裂解筒2旋转的过程中,多螺旋叶片20也一起旋转,物料循着多个平行并列的螺旋物料通道201在裂解筒2中向出料端自动输送,同时,加热筒3内的加热气体的热量经裂解筒2的内壁传递给多螺旋叶片20,多螺旋叶片20与物料接触传热,物料发生裂解反应。
相比于现有的仅通过裂解筒2的筒壁对其中的物料进行加热,本申请通过多螺旋叶片20大大增加了裂解筒2内部的传热面积,使物料与多螺旋叶片20和裂解筒2的内筒壁同时进行接触传热,同时,多个平行并列的螺旋物料通道201将物料均匀分摊在裂解筒2中,物料在裂解筒2内的厚度减薄,避免了堆积过厚,使物料与热量充分快速接触,物料可快速加热,提高了传热效率和热能利用率,更有利于裂解反应的进行。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多螺旋叶片20为环形多螺旋叶片,环形多螺旋叶片的内圈与裂解筒2的轴线之间存在径向间距。如此设置,环形多螺旋叶片的中心部位形成贯通裂解筒2的轴向的空心区域,裂解筒2内裂解产生的气体可以更顺畅地通过空心区域进行流通,有利于裂解产生的气体的排出。
当然,多螺旋叶片20还可以不具有空心区域,则裂解筒2内裂解产生的气体同样能够在螺旋物料通道201中进行螺旋输送,只是气体输送的路径较长。
作为优化,在本实施例中,环形多螺旋叶片的外圈直径和内圈直径的差值大于5cm,根据加热需要以及裂解筒2内的气体输送需求确定环形多螺旋叶片的外圈直径与内圈直径的差值。差值的确定需要保证加热筒3与裂解筒2之间的温差,使物料能充分裂解的同时,避免快速焦化。
在本实施例中,多螺旋叶片20为一个连续式多螺旋叶片或多个间断式多螺旋叶片。当多螺旋叶片20为一个连续式多螺旋叶片时,连续式多螺旋叶片的轴向长度为最大长度,连续式多螺旋叶片的螺旋物料通道是连续的。当多螺旋叶片20为多个间断式多螺旋叶片时,多个间断式多螺旋叶片沿裂解筒2的轴向依次排布,多个间断式多螺旋叶片形成连续的螺旋物料通道201。
在本实施例中,多螺旋叶片20的螺距为等螺距或变螺距,螺距大于1cm。根据裂解筒2内不同轴向段的温度梯度和碳化需求确定螺距形式和螺距大小。
优选地,多螺旋叶片20的前段螺距大于后段螺距,以提高物料在后段的停留时间,提高裂解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多螺旋叶片20的单片螺旋结构的数量至少两个,具体可以为两个、三个、四个、五个等更多个。螺旋物料通道201之间的宽度为1cm~100cm,具体地,螺旋物料通道201之间的宽度为50cm左右。螺旋物料通道201的宽度大小和单片螺旋结构的数量决定了物料在裂解筒2内的分摊均匀性和摊料的厚度,以保证物料快速加热,有利于裂解反应的进行。
如图1和图4所示,对加热筒3进行优化,在本实施例中,加热筒3为燃烧筒,用于燃烧能源产生热气体。具体地,燃烧筒的筒体上设置有观察口32、补风口、点火口33和燃料补充口、气体进出口31和废料出口34。燃烧筒内用于燃烧能源物质,如液体能源物质、固体能源物质等,产生的加热气体对裂解筒进行加热,而燃烧后剩余的废料通过废料出口34排出燃烧筒。气体进出口21用于燃烧筒内的气体排出和外部气体进入。点火口33用于将燃烧筒内能源物质点燃。观察口32用于观察燃烧筒内的燃烧情况。
当然,加热筒3除了采用燃烧筒之外,还可以在加热筒3内设置电加热装置,用于对加热筒3内的气体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气体对裂解筒进行加热。或者加热筒3与外部热气体源连通,用于向加热筒3内通入热气体。只要能够实现加热筒3中的气体为加热气体,能够加热裂解筒即可,并不局限于本申请实施例所列举的加热筒3形式。
在本实施例中,裂解设备还包括设置于加热筒3和/或裂解筒2中的温度传感器和/或压力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加热筒3和/或裂解筒2中的温度,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加热筒3和/或裂解筒2中的压力,进而根据检测的温度和压力人工或自动控制裂解反应的进行。
在本实施例中,裂解筒2通过驱动装置11驱动旋转,驱动装置11主要包括电机、减速器、齿圈、支撑托轮和转动圈,转动圈优选设置于裂解筒2的两端外周上,转动圈通过下方的支撑托轮转动支撑,电机通过减速器减速后与齿圈配合,齿圈固定于裂解筒2的一端外周,通过电机驱动齿圈旋转,进而驱动裂解筒2旋转。当然,驱动装置还可以为其它结构形式,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所列举的形式。
在本实施例中,加热筒3的两端与裂解筒2的外筒壁之间采用接触摩擦式转动密封连接。由于裂解筒2旋转缓慢,因此可以通过简单的转动结构实现加热筒3和裂解筒2的转动密封连接。为了提高转动密封部位的结构强度,在裂解筒2的与加热筒3接触摩擦的位置增加裂解筒2的壁厚。当然,加热筒3和裂解筒2还可以通过其它转动密封结构进行转动密封连接。
如图1所示,裂解筒2的进料端连接进料装置1,出料端连接有锁气出料装置10,进料装置1和锁气出料装置10固定不动,裂解筒2的进料端与进料装置1密封旋转连接,出料端与锁气出料装置10密封旋转连接,具体通过密封环7密封旋转连接,密封环7耐高温。进料装置1优选为锁气进料螺旋,锁气进料锁气开设有物料进口12,用于物料进入,锁气出料装置10为锁气出料螺旋,锁气出料螺旋的筒壁上连接有裂解气出气端口8,用于排出裂解筒2内的裂解气,锁气出料螺旋的出料口与排料装置9连通,用于将裂解筒2内的固体废物排出。
如图3所示,为了方便裂解筒2内的物料出料,在本实施例中,裂解筒2内靠近出料端的位置设置有翻料导出机构6。翻料导出机构6随裂解筒2的旋转不断将位于出料端的物料翻起并导向出料口,避免物料在出料端堆积。
作为优化,在本实施例中,翻料导出机构6包括多个沿圆周方向排布且固定于裂解筒2的内筒壁上的V形翻料板61或弧形翻料板,V形翻料板61的凹角朝向和弧形翻料板的内凹面朝向均与裂解筒2的旋转方向相同,V形翻料板61和弧形翻料板的一端均与裂解筒2的出料端内端面固定,另一端为自由端。其中,V形翻料板61由两个板组合形成V形结构。
以V形翻料板61为例进行说明,其工作原理是:随着裂解筒2的旋转,物料不断进入V形翻料板61的进口端,由于V形翻料板61的凹角朝向与裂解筒2的旋转方向相同,因此,V形翻料板61由低处向高处移动的过程中,将裂解筒2筒壁上的物料提起,使物料向出料端方向移动积聚于凹角处,随着V形翻料板61由高处向低处移动的过程中,积聚于凹角处的物料开始抛洒的同时,物料沿V形翻料板61靠近出料端的一个板移动至出料端的出料口,实现了物料的翻料和导出。
同理地,弧形翻料板在由低处向高处移动的过程中,将裂解筒2的筒壁上的物料移动至内凹面处,弧形翻料板在由高处向低处移动的过程中,将内凹面处的物料抛洒并沿弧形翻料板的板面导出至出料口。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V形翻料板61的凹角处挡板还设置有挡板62,用于兜料,通过挡板62更好地积聚物料,将物料提成至高处进行抛洒。同理地,弧形翻料板的内凹处也设置有挡板62,用于兜料。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裂解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裂解筒(2),所述裂解筒(2)的两端分别为进料端和出料端;
加热筒(3),所述加热筒(3)密封套设于所述裂解筒(2)的外周,所述裂解筒(2)相对固定设置的所述加热筒(3)做旋转运动;
多螺旋叶片(20),固定于所述裂解筒(2)的内壁,所述多螺旋叶片(20)包含多个平行布置的且沿所述裂解筒(2)的轴向呈螺旋状设置的单螺旋结构,每相邻两个平行设置的所述单螺旋结构之间形成一个螺旋物料通道(2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螺旋叶片(20)为环形多螺旋叶片,所述环形多螺旋叶片的内圈与所述裂解筒(2)的轴线之间存在径向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裂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多螺旋叶片的外圈直径和内圈直径的差值大于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螺旋叶片(20)为一个连续式多螺旋叶片或多个间断式多螺旋叶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螺旋叶片(20)的螺距为等螺距或变螺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裂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螺旋叶片(20)的前段螺距大于后段螺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物料通道(201)之间的宽度为1cm~100cm。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裂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筒(3)为燃烧筒,用于燃烧能源产生热气体;
或者所述加热筒(3)内设置电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所述加热筒(3)内的气体;
或者所述加热筒(3)与外部热气体源连通,用于向所述加热筒(3)内通入热气体。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裂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裂解筒(2)内靠近出料端的位置设置有翻料导出机构(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裂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料导出机构(6)包括多个沿圆周方向排布且固定于所述裂解筒(2)的内筒壁上的V形翻料板(61)或弧形翻料板,所述V形翻料板(61)的凹角朝向和所述弧形翻料板的内凹面朝向均与所述裂解筒(2)的旋转方向相同,所述V形翻料板(61)和所述弧形翻料板的一端与所述裂解筒(2)的出料端内端面固定,另一端为自由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119820.2U CN214233967U (zh) | 2020-12-22 | 2020-12-22 | 一种裂解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119820.2U CN214233967U (zh) | 2020-12-22 | 2020-12-22 | 一种裂解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233967U true CN214233967U (zh) | 2021-09-21 |
Family
ID=77741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119820.2U Active CN214233967U (zh) | 2020-12-22 | 2020-12-22 | 一种裂解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233967U (zh) |
-
2020
- 2020-12-22 CN CN202023119820.2U patent/CN21423396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578923A (zh) | 一种裂解设备 | |
CN109570217A (zh) | 一种带有传热强化的外热回转式有机污染土壤热脱附装置 | |
CN214233967U (zh) | 一种裂解设备 | |
CN214416345U (zh) | 一种裂解设备 | |
CN114713140A (zh) | 一种裂解设备 | |
CN207163136U (zh) | 一种干燥粉煤的回转反应器 | |
CN109731898A (zh) | 一种带非规则转筒的有机污染土壤间接热脱附装置 | |
CN114713144A (zh) | 一种裂解设备 | |
CN206786727U (zh) | 垃圾炭气联产单筒裂解设备及其成套系统 | |
CN214416346U (zh) | 一种裂解设备 | |
CN211040976U (zh) | 一种裂解设备 | |
CN201892206U (zh) | 连续回转式生物质热解炭化和锅炉供热一体化的设备 | |
CN210030557U (zh) | 电加热污泥碳化装置 | |
CN109205623A (zh) | 一种分段进气的外加热式活化炉 | |
CN209613790U (zh) | 一种带有传热强化的外热回转式有机污染土壤热脱附装置 | |
CN208139822U (zh) | 一种摆动窑炉 | |
CN114713141A (zh) | 一种裂解设备 | |
CN106679359B (zh) | 防止炭黑干燥机滚筒入料端内壁腐蚀的方法及炭黑干燥机 | |
CN112342037A (zh) | 一种旋转裂解设备 | |
CN214233964U (zh) | 一种裂解筒、裂解设备及裂解系统 | |
CN206308313U (zh) | 一种循环热解炉及具有其的热解系统 | |
CN205535847U (zh) | 一种处理垃圾缠绕的螺旋进料机 | |
CN214183002U (zh) | 一种烘干设备及裂解系统 | |
CN214233965U (zh) | 一种先内后外加热式烘干设备及裂解系统 | |
CN214416347U (zh) | 一种先外后内加热式烘干设备及裂解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