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33101U - 龙头净水器 - Google Patents
龙头净水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233101U CN214233101U CN202021461983.6U CN202021461983U CN214233101U CN 214233101 U CN214233101 U CN 214233101U CN 202021461983 U CN202021461983 U CN 202021461983U CN 214233101 U CN214233101 U CN 21423310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pening
- communication
- valve body
- valve
- raw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龙头净水器,其包括一个过滤装置和一个控制阀,其中该过滤装置形成一个第一连通开口、一个第二连通开口和一个第三连通开口,该控制阀包括一个阀体和一个阀芯,其中该阀体形成一个阀腔、一个第一开口、一个第二开口、一个第三开口、一个第四开口、一个第五开口和一个原水进口,其中该阀芯被可转动地设置在该阀腔,其中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适于与该过滤装置的该第一连通开口相连通,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适于与该过滤装置的该第二连通开口相连通,该阀体的该第四开口适于与该过滤装置的该第三连通开口相连通,该阀体的该原水进口适于与原水水源相连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龙头净水器,尤其涉及一种可对滤芯反向冲洗,以提高其使用寿命的龙头净水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对健康的日益重视,人们对生活用水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另一方面,很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随着工农业的不断发展,水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这不可避免将导致生活用水的水源,尤其是自来水的水源,受到或轻或重的影响。此外,自来水的水质还会受到外界环境及供水管道的影响。例如,自来水的水源含沙量升高,会导致自来水的水质变差。自来水供水管网长时间缺少清洗、管网老化等,也会影响到自来水的水质。因此,在很多情况下,自来水并不适合直接饮用。为了解决自来水的上述问题,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家用净水设备,如超滤净水器、RO膜净水器、龙头净水器等等,以对自来水进行净化处理。在这些净水设备中,龙头净水器因其体积小、安装和拆卸方便、可在自来水水压下自动对自来水进行净化处理而无需电能等优点,受到很多消费者的喜爱。然而,现有的龙头净水器也存在不少缺陷。例如,滤芯在处理原水(或自来水)一段时间后,容易发生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龙头净水器,其中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控制阀能够控制原水(例如,自来水)对一级滤芯进行反向冲洗,以提高该龙头净水器的一级滤芯的使用寿命。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控制阀控制原水(例如,自来水)对一级滤芯进行反向冲洗,可防止滤芯在长时间使用后的堵塞,从而提高该龙头净水器的使用寿命。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可被直接安装在水龙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龙头净水器,其中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一级滤芯生成的净化水和反向冲洗产生的污水通过不同的出水口流出,从而防止一级滤芯生成的污水污染其净化水出口。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一级滤芯生成的污水流经的通道独立于一级滤芯生成的净化水的流经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龙头净水器,其中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具有一原水出口,以便于在滤芯堵塞时客户可以使用原水。此外,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原水的流经通道也完全独立于一级滤芯生成的污水流经的通道,且两者通过不同的出水口流出,从而防止一级滤芯生成的污水污染其原水出口。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龙头净水器,其中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进一步包括终端滤芯,以对该龙头净水器的一级滤芯产生的净化水进一步过滤,从而改善其口感。换句话说,终端滤芯被设置在该一级滤芯的下游。优选地,该终端滤芯的滤材为炭纤维材料。可选地,该终端滤芯的滤材也可以是其他滤材代替,如活性炭。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其中本实用新型用于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一级滤芯,其中该一级滤芯被设置能够对自来水进行过滤。优选地,该一级滤芯为陶瓷滤芯。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其中本实用新型用于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一级滤芯和一个二级滤芯,其中该一级滤芯被设置能够对自来水进行过滤,该二级滤芯能够对该一级滤芯生成的净化水再次过滤生成二级净化水。优选地,该一级滤芯为陶瓷滤芯,该二级滤芯为超滤滤芯。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龙头净水器的控制阀,其中本实用新型用于龙头净水器的控制阀可控制该龙头净水器提供原水(或自来水)、一级滤芯生成的净化水、一级滤芯生成的净化水再次经过二级滤芯净化生成的二级净化水和控制原水对一级滤芯进行反向冲洗。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和特点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得以充分体现。
依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能够实现前述目的和其他目的和优势的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包括:
一个过滤装置,其中该过滤装置形成一个第一连通开口、一个第二连通开口和一个第三连通开口;和
一个控制阀,其中该控制阀包括一个阀体和一个阀芯,其中该阀体形成一个阀腔、一个第一开口、一个第二开口、一个第三开口、一个第四开口、一个第五开口和一个原水进口,其中该阀芯被可转动地设置在该阀腔,其中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适于与该过滤装置的该第一连通开口相连通,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适于与该过滤装置的该第二连通开口相连通,该阀体的该第四开口适于与该过滤装置的该第三连通开口相连通,该阀体的该原水进口适于与原水水源相连通。
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和附图得以充分体现。
附图说明
图1是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正视图。
图2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剖视图。
图3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控制阀和过滤装置的另一正视图。
图4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控制阀的装配图。
图5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装配图。
图6A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正视图。
图6B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剖视图。
图6C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显示了该过滤装置的刷子。
图6D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一级滤芯的立体图。
图6E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二级滤芯的立体图。
图7A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基座的立体图。
图7B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基座的剖视图。
图7C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基座的另一剖视图。
图7D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基座的另一剖视图。
图7E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基座的另一剖视图。
图8A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基座和终端滤芯的剖视图。
图8B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终端滤芯的立体图。
图8C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终端滤芯的剖视图。
图9A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的阀体和阀芯的立体图。
图9B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的阀体的立体图,其中该图显示了该阀体的第一开口的开口槽。
图9C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的阀体的另一立体图,其中该图显示了该阀体的密封槽。
图9D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的阀体的另一立体图,其中该图显示了该阀体的密封槽。
图9E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的阀体的另一立体图,其中该图显示了密封件被设置在密封槽。
图9F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的阀体的另一立体图,其中该图显示了密封件被设置在密封槽。
图9G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的阀体的俯视立体图,其中该图显示了原水进口。
图10A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的阀芯的立体图。
图10B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的阀芯的另一立体图。
图10C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的阀芯的剖视图。
图10D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的阀芯的另一立体图,其中该图显示了阀芯的中心轴A。
图11A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的阀体的剖视图。
图11B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的阀体的另一剖视图。
图11C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的阀体的另一剖视图。
图11D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的阀体的另一剖视图。
图11E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的阀体的另一剖视图。
图12A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和滤芯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12B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和滤芯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12C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和滤芯连接器的另一剖视图。
图12D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和滤芯连接器的另一剖视图。
图12E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和滤芯连接器的另一剖视图。
图13A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的滤芯连接器的连接件和阀体的密封部的立体图。
图13B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的滤芯连接器的连接件和控制阀的密封垫的立体图。
图13C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和滤芯连接器的连接件的立体图。
图13D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的滤芯连接器的连接件和导流板的立体图,其中该导流板被设置在该连接件。
图13E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的滤芯连接器的连接件和阀体的密封部的另一立体图。
图13F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的阀体的密封部的立体图。
图14A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基座、滤芯连接器的连接件和密封部的剖视图,其中该图显示了第一流体通道、第一导通开口、第一导流通孔和第一连通开口相连通。
图14B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基座、滤芯连接器的连接件和密封部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显示了第二流体通道、第二导通开口、第二导流通孔和第二连通开口相连通。
图14C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基座、滤芯连接器的连接件和密封部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显示了第三流体通道、第三导通开口、第三导流通孔和第三连通开口相连通。
图14D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基座、滤芯连接器的连接件和密封部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显示了第四流体通道、第四导通开口、净水通孔和净水供应通道的净水开口相连通。
图15A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导流板的立体图。
图15B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导流板的另一立体图。
图16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的该阀体的正视图,其中该图显示了限位槽。
图17A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显示了该控制阀在其第一净化工作位时,形成第一连通通道。
图17B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显示了该控制阀在其第一净化工作位时,形成第二连通通道。
图17C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显示了该控制阀在其第二净化工作位时,形成第三连通通道。
图17D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显示了该控制阀在其第二净化工作位时,形成第四连通通道。
图17E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显示了该控制阀在其反冲洗工作位时,形成第五连通通道和第六连通通道。
图17F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显示了该控制阀在其原水供应工作位时,形成原水供应连通通道。
图18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控制阀的一种可选实施的立体图。
图19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控制阀的该可选实施的该阀体的另一立体图。
图20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控制阀的该可选实施的阀体的剖视图。
图21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控制阀的该可选实施的阀体的另一剖视图。
图22A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的该可选实施的剖视图,其中该图显示了该控制阀在其第一净化工作位时,形成第一连通通道和第二连通通道。
图22B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的该可选实施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显示了该控制阀在其第二净化工作位时,形成第三连通通道和第四连通通道。
图22C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的该可选实施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显示了该控制阀在其反冲洗工作位时,形成第五连通通道和第六连通通道。
图22D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的该可选实施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显示了该控制阀在其原水供应工作位时,形成原水供应连通通道。
图23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一种可选实施的装配图。
图24A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立体图。
图24B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剖视图。
图24C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显示了该过滤装置的刷子。
图24D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一级滤芯的立体图。
图24E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二级滤芯的立体图。
图25A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基座的立体图。
图25B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基座的剖视图。
图25C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基座的另一剖视图。
图25D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基座的另一剖视图。
图25E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基座的另一剖视图。
图26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另一种可选实施的装配图。
图27A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立体图。
图27B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剖视图。
图27C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显示了该过滤装置的刷子。
图27D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一级滤芯的立体图。
图27E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二级滤芯的立体图。
图27F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二级滤芯的剖视图。
图28A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基座的立体图。
图28B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基座的剖视图。
图28C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基座的另一剖视图。
图28D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基座的另一剖视图。
图28E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基座的另一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参考说明书附图之图1至图8C,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被阐明,其中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包括一个控制阀10E和一个过滤装置20E,其中该控制阀10E被设置用于控制水的流动,如控制原水(或自来水)被提供给该过滤装置20E和控制该过滤装置20E对原水进行处理生成或产生的净化水的提供。
如附图之图5至图8C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E包括一个外壳21E、一个一级滤芯22E和一个二级滤芯23E,其中该外壳21E形成一个第一容纳腔210E,其中该一级滤芯22E和该二级滤芯23E均被设置在该外壳21E的该第一容纳腔210E 内,且该外壳21E和该一级滤芯22E形成一个位于两者之间的原水通道2101E,该一级滤芯22E和该二级滤芯23E形成一个位于两者之间的净水通道2201E,该二级滤芯23E具有一个净水出口2301E。
如附图之图5至图7E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E的该一级滤芯22E形成一个第二容纳腔220E,该二级滤芯23E被设置在该一级滤芯 22E的该第二容纳腔220E内(相应地,该净水通道2201E可以视为是该第二容纳腔220E的一部分)。相应地,由于该二级滤芯23E被设置在该一级滤芯22E的该第二容纳腔220E内,当原水在水压的作用下,自该原水通道2101E流入和被该一级滤芯22E处理后,该一级滤芯22E产生的净化水可在水压的作用下流向该二级滤芯23E和被该二级滤芯23E处理和得到更洁净的二级净化水,二级净化水在水压作用下自该净水出口2301E流出,以被提供。优选地,该一级滤芯22E为陶瓷滤芯,该二级滤芯23E为外压式超滤滤芯,其中该二级滤芯23E的超滤膜丝231E被设置在该一级滤芯22E的该第二容纳腔220E内,从而使得该净水通道2201E 被形成在该二级滤芯23E的该超滤膜丝231E和该一级滤芯22E之间。因此,该一级滤芯22E 产生的净化水可在水压的作用下,被该二级滤芯23E进一步超滤处理,从而得到更洁净的净化水(或超滤过滤水)。可以理解,该一级滤芯22E也可以是由其它材料制成的滤芯,例如由活性炭颗粒制成,或由多种材料制成的复合滤芯,例如,由陶瓷、炭纤维、PP棉和活性碳颗粒中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组成的复合滤芯。
如附图之图1至图7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E具有一个第一连通开口201E、一个第二连通开口202E和一个第三连通开口203E,其中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E与该过滤装置20E的该原水通道2101E相连通,以使该控制阀10E能够通过该第一连通开口201E将原水提供给该过滤装置20E,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与该净水通道2201E相连通,以使该一级滤芯22E对原水进行处理产生的净化水可在该控制阀10E的控制下流向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一个第二出水口200E和被提供给使用者,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三连通开口203E与该二级滤芯23E的该净水出口2301E相连通,以使该二级滤芯23E产生的净化水能够通过该第三连通开口203E流出,和在该控制阀10E的控制下,通过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一个第一出水口100E被提供给使用者。优选地,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E的该二级滤芯23E为外压式超滤滤芯。相应地,该二级滤芯23E的每个超滤膜丝231E形成一个膜丝通道2310E,且该超滤膜丝231E的该膜丝通道2310E均与该二级滤芯23E的该净水出口2301E相连通,以使该二级滤芯23E的每个超滤膜丝231E产生的净化水均可在水压的作用下流向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三连通开口203E。
如附图之图1至图7E所示,相应地,当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E被用于对原水进行处理时,使用者可通过该控制阀10E控制原水流向该过滤装置20E 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E,原水在水压的作用下流向该过滤装置20E的该原水通道2101E,原水在水压的作用下,经该一级滤芯22E处理后,生成的净化水流向该净水通道2201E,此时,如果该净水通道2201E中的净化水在该控制阀10E的控制下,无法通过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自由流动,而该二级滤芯23E产生的净化水可自由流向该第三连通开口 203E,则该一级滤芯22E产生的净化水将在水压的作用下,被该二级滤芯23E进一步净化处理,该二级滤芯23E产生的净化水将自该第三连通开口203E流出和被提供。相应地,此时依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处于一个第一净化状态。另一方面,如果该净水通道2201E中的净化水在该控制阀10E的控制下,能够通过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二连通开口 202E自由流动,而该二级滤芯23E产生的净化水无法自由流向该第三连通开口203E,则该一级滤芯22E产生的净化水将在水压的作用下自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流出和被提供。相应地,此时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处于一个第二净化状态。
如附图之图1至图7E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还具有一个反冲洗状态,其中当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处于该反冲洗状态时,使用者可通过该控制阀10E 控制原水流向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原水在水压的作用下自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流向该过滤装置20E的该净水通道2201E,此时,在该控制阀10E的控制下,该二级滤芯23E产生的净化水无法自由流向该第三连通开口203E,该净水通道2201E中的原水在水压的作用下,反向冲洗该一级滤芯22E,生成的污水在水压的作用下自该原水通道2101E 流向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E,并在该控制阀10E的控制下自该第一连通开口 201E流出。可以理解,本文中的反冲洗,指的是对该一级滤芯22E冲洗时,原水流经该一级滤芯22E的流向与该一级滤芯22E对原水进行净化处理时,原水流经该一级滤芯22E的流向相反。
如附图之图1至图7E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还具有一个原水供应状态,其中当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处于该原水供应状态时,使用者可通过该控制阀10E控制原水直接流向一个原水出口,以被提供,而不再经过该过滤装置20E和被其净化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当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E的该二级滤芯23E为外压式超滤滤芯,且该一级滤芯22E产生的净化水能够自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 自由流出时,该一级滤芯22E产生的净化水在通过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 流出时,该一级滤芯22E产生的净化水将流经该二级滤芯23E的该超滤膜丝231E,从而使该二级滤芯23E的该超滤膜丝231E被该一级滤芯22E产生的净化水冲洗。换句话说,此时,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E允许在提供该一级滤芯22E产生的净化水的同时,进一步利用该一级滤芯22E产生的净化水清洗该二级滤芯23E的该超滤膜丝231E。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直接安装在自来水水龙头的龙头净水器因其所处使用空间的限制,体积较小。当龙头净水器利用超滤滤芯,尤其是以超滤膜丝为主要过滤元件的超滤滤芯时,超滤滤芯很容易因为其超滤膜丝的表面附着的自来水杂质,如微生物等杂质的聚集而发臭和无法继续使用。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E允许在提供该一级滤芯22E产生的净化水的同时,进一步利用该一级滤芯22E产生的净化水清洗该二级滤芯23E的该超滤膜丝231E表面,从而防止自来水中的微生物等杂质聚集在该二级滤芯23E和防止其发臭而无法继续使用。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通过其过滤装置20E的巧妙结构设计解决了传统龙头净水器使用超滤滤芯(或超滤膜丝)对水进行过滤时,容易产生杂质聚集无法及时排出而导致发臭的问题,从而使该二级滤芯23E的该超滤膜丝231E具有更好的过滤效果和延长该二级滤芯 23E的使用寿命。更重要的是,由于龙头净水器体积较小,以传统龙头净水器的结构,当其利用超滤滤芯处理自来水等原水时,在短时间内即会发生堵塞。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在利用一级滤芯22E产生的净水时,对该二级滤芯23E的该超滤膜丝231E的冲洗作用,明显改善了传统龙头净水器使用超滤滤芯(或超滤膜丝)对水进行过滤时,杂质聚集无法及时排出的问题,从而使龙头净水器使用超滤滤芯对水进行过滤处理成为可能。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更大意义是可能使消费者摆脱体积大、价格贵的传统台式净水器。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一级滤芯22E优选为陶瓷滤芯,其过滤产生的净化水尽管并不适合直饮,但也对原水进行了初步的过滤和净化处理,可用于洗菜、洗漱等等。
如附图之图1至图7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E进一步包括一个基座24E,其中该二级滤芯23E被设置在该基座24E,且该基座24E形成一个第一水腔2401E,其中该基座24E的该第一水腔2401E分别与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三连通开口203E和该二级滤芯23E的该净水出口2301E相连通。换句话说,该二级滤芯23E的该超滤膜丝231E的该膜丝通道2310E通过该二级滤芯23E的该净水出口2301E与该基座24E的该第一水腔2401E和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三连通开口203E相连通,以使该二级滤芯23E 产生的二级净化水能够自该第三连通开口203E流出。优选地,该第三连通开口203E被设置在该基座24E。更优选地,该二级滤芯23E被水密封地设置在该基座24E,且该第一水腔2401E 形成在该二级滤芯23E和该基座24E之间。
如附图之图1至图7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E的该一级滤芯22E被设置在该基座24E,且该基座24E进一步形成一个第二水腔2402E,其中该基座24E的该第二水腔2402E分别与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和该净水通道2201E相连通。换句话说,该过滤装置20E的该净水通道2201E通过该基座24E的该第二水腔2402E与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相连通,以使该一级滤芯22E产生的净化水可自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流出。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控制阀10E 控制原水反冲洗该一级滤芯22E时,原水自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流入该过滤装置20E,经该基座24E的该第二水腔2402E流入该过滤装置20E的该净水通道2201E,原水在水压的作用下,反向冲洗该一级滤芯22E,生成的污水在水压的作用下自该原水通道 2101E流向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E。优选地,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被设置在该基座24E。
如附图之图1至图7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E的该一级滤芯22E被水密封地设置在该基座24E,以防止该原水通道2101E中的原水流入该净水通道2201E。进一步地,该一级滤芯22E被可拆卸地设置在该基座24E,以使该一级滤芯22E 可被更换。可选地,该一级滤芯22E被水密封地设置在该外壳21E,以使原水仅能在该原水通道2101E中流动。可选地,该一级滤芯22E被可拆卸地设置在该外壳21E。可选地,该一级滤芯22E被一体成型地设置在该基座24E。可选地,该一级滤芯22E被一体成型地设置在该外壳21E。
如附图之图1至图7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E的该二级滤芯23E进一步包括壳体232E,其中该二级滤芯23E的该超滤膜丝231E被设置在该壳体232E内,且该壳体232E具有至少一个进水口2320E,其中该壳体232E的该进水口2320E连通该壳体232E的内外空间,从而使得当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处于该第一净化状态时,该一级滤芯22E产生的净化水可在水压的作用下通过该壳体232E的该进水口2320E流向该超滤膜丝231E。因此,该二级滤芯23E的该壳体232E的该进水口2320E可被视为该过滤装置20E的该净水通道2201E的一部分。
如附图之图1至图7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E的该基座24E包括一个基底部241E和一个第一间隔部242E,其中该第一间隔部242E被设置在该基底部241E并自该基底部241E延伸,其中该第一间隔部242E被设置在该第一水腔2401E 和该第二水腔2402E之间,从而将该第一水腔2401E和该第二水腔2402E相互隔开。优选地,该基座24E进一步包括一个被设置在该基底部241E并自该基底部241E延伸的第二间隔部 243E,其中该第二水腔2402E被设置在该第一间隔部242E和该第二间隔部243E之间,该第一间隔部242E围设形成该第一水腔2401E。更优选地,该第一间隔部242E和该第二间隔部 243E均为环形,且该第二间隔部243E被设置在该第一间隔部242E的外侧。
如附图之图1至图7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E的该净水通道2201E、该基座24E的该第二水腔2402E、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 形成一个一级净水水路,该二级滤芯23E的该超滤膜丝231E的该膜丝通道2310E、该二级滤芯23E的该净水出口2301E、该基座24E的该第一水腔2401E和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三连通开口203E形成一个二级净水水路。可以理解,该一级净水水路和该二级净水水路被相互隔开,以防止该一级净水水路和该二级净水水路中的水相混合,换句话说,该一级净水水路和该二级净水水路被相互隔开,以防止该一级滤芯22E产生的净化水混入该二级滤芯23E产生的净化水。
如附图之图1至图7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E优选被设置在该基座24E。可选地,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一连通开口 201E被设置在该外壳21E。如附图之图1至图7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E的该外壳21E优选被设置在该基座24E的边缘。优选地,该外壳21E与该基座24E相一体成形。
如附图之图8A至图8C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E的该基座24E进一步包括一个供水部245E,其中该供水部245E被设置自该基底部241E延伸,其中该供水部245E形成该第一出水口100E。
如附图之图8A至图8C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E进一步包括一个终端滤芯25E,该基座24E的该基底部241E和该供水部245E形成一个位于两者之间的净化腔2450E,其中该终端滤芯25E被设置在该净化腔2450E内,其中该净化腔2450E被设置分别与该控制阀10E的一个第五开口1105E和该第一出水口100E相连通,从而使得该终端滤芯25E能够在该二级滤芯23E产生的净化水经该第一出水口100E 被提供给使用者之前,对其进行进一步过滤处理。换句话说,该终端滤芯25E被设置在该第一出水口100E的上游和该控制阀10E的该第五开口1105E的下游,以对该二级滤芯23E产生的净化水进一步过滤后,再提供给使用者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终端滤芯25E 可由炭纤维或其他滤材制成,以用于改善水的口感。优选地,该供水部245E被可拆卸地设置在该基座24E的该基底部241E,该终端滤芯25E被可拆卸地设置在该净化腔2450E,从而使得该终端滤芯25E能够被更换。更优选地,该供水部245E被可拆卸地螺接在该基座24E的该基底部241E。可选地,该供水部245E被可拆卸地卡接在该基座24E的该基底部241E。
如附图之图1至图8C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基座24E进一步具有一个导通部246E,其中该导通部246E具有一个第一导通通道2461E、一个第二导通通道 2462E和一个第三导通通道2463E,其中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E被设置分别与该第一连通开口201E和该原水通道2101E相连通,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E被设置分别与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和该第二水腔2402E相连通,该第三导通通道2463E被设置分别与该第三连通开口203E和该第一水腔2401E相连通。进一步地,该导通部246E具有一个净水供应通道2464E,其中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E被设置分别与该第五开口1105E和该第一出水口100E相连通,从而使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净化装置20E的该二级滤芯23E产生的净化水能够自该控制阀10E的该第五开口1105E流出,和经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E流向该第一出水口100E。优选地,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E被设置在该第一连通开口201E和该原水通道2101E之间,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E被设置在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和该第二水腔2402E之间,该第三导通通道 2463E被设置在该第三连通开口203E和该第一水腔2401E之间,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E被设置在该第五开口1105E和该第一出水口100E之间。更优选地,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E被设置分别与该第五开口1105E和该净化腔2450E相连通,从而使得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E能够通过该净化腔2450E与该第一出水口100E相连通。优选地,该第一出水口100E包括多个出水孔。
如附图之图8A至图8C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基座 24E的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E进一步具有一个净水开口204E,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E通过该净水开口204E与该第五开口1105E相连通。该净水开口204E优选被设置在该基座24E。
如附图之图1至图6C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E进一步包括一个刷子26E,其中该刷子26E包括一个刷体261E,其中该刷体261E被可转动地设置在该外壳21E和该一级滤芯22E之间,以使该刷体261E被转动时,能够刷洗该一级滤芯22E朝向该外壳21E的外表面。进一步地,该过滤装置20E的该刷子26E的该刷体261E包括一个毛架2611E和一组刷毛2612E,其中该刷子26E的该刷体261E的该刷毛 2612E被设置在该毛架2611E,且该刷毛2612E被设置朝向该一级滤芯22E,从而使该刷体 261E被转动时,该刷毛2612E能够刷洗该一级滤芯22E的外表面。可以理解,当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E的该一级滤芯22E被反向冲洗时,转动该刷体261E,则可使该一级滤芯22E朝向该外壳21E的外表面被清洗干净。换句话说,该刷子26E结合原水对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E的该一级滤芯22E的反向冲洗,可有效地反向冲洗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E的该一级滤芯22E,从而提高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E的使用寿命。
如附图之图1至图6C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E的该刷子26E进一步具有一个被设置在该毛架2611E的该操作端262E,该过滤装置20E的该外壳 21E具有一个操作孔211E,该操作端262E自该毛架2611E延伸,并穿过该外壳21E的该操作孔211E,从而使使用者能够通过驱动机构,如旋钮、旋转手柄等转动该操作端262E,从而驱动该刷体261E沿该一级滤芯22E的外表面转动。可以理解,该操作端262E自该毛架2611E延伸,并穿过该外壳21E的该操作孔211E。优选地,该操作端262E自该毛架2611E 向上延伸,并穿过位于该外壳21E的顶端的该操作孔211E。换句话说,该操作孔211E形成在该外壳21E的顶端,从而使该操作端262E被设置在远离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E(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和该第三连通开口203E)。相应地,该操作端262E被设置在远离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排污开口1108E位置。
如附图之图1至图17F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E包括一个阀体11E和一个阀芯12E,其中该阀体11E形成一个阀腔110E、一个第一开口1101E、一个第二开口1102E、一个第三开口1103E、一个第四开口1104E、一个第五开口1105E和一个原水进口1107E,其中该阀芯12E被可转动地设置在该阀腔110E,其中该阀体11E的该第一开口1101E适于与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E相连通,该阀体11E的该第二开口1102E适于与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相连通,该阀体11E的该第三开口1103E适于与该龙头净水器的该第二出水口200E相连通,该阀体11E的该第四开口1104E 适于与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三连通开口203E相连通,该阀体11E的该第五开口1105E适于与该龙头净水器的该第一出水口100E相连通,该阀体11E的该原水进口1107E适于与原水水源(例如,自来水水龙头出水口)相连通。优选地,如附图之图10D所示,优选地,该阀芯12E为圆柱形,且该阀芯12E被设置能够绕其中心轴A转动。如附图之图9A至图12E 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E的该阀体11E的该第一开口1101E、该第二开口1102E、该第三开口1103E、该第四开口1104E、该第五开口1105E 和该原水进口1107E相隔开地形成在该阀体11E。优选地,该阀体11E的该第二开口1102E 和该第三开口1103E相邻,该阀体11E的该第四开口1104E和该第五开口1105E相邻。
如附图之图9A至图11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E的该阀芯12E形成一个导通腔120E、一个第一通道101E和一个第二通道102E,其中该导通腔120E分别与该阀体11E的该原水进口1107E和该第一通道101E相连通。进一步地,该第二通道102E与该导通腔120E和该第一通道101E均不连通。如附图之图9A至图11E所示,进一步地,该第一通道101E为设置在该控制阀10E的该阀芯12E的通孔,该第二通道102E为设置在该控制阀10E的该阀芯12E的外侧壁的开口槽,该控制阀10E的该阀芯12E的该导通腔120E被设置沿该控制阀10E的该阀芯12E横向延伸,其中该控制阀10E的该阀芯12E的该导通腔120E的一端与该第一通道101E连通,该导通腔120E的另一端与该原水进口1107E 相连通。如附图之图10A至图10C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E 的该阀芯12E的该导通腔120E形成一个腔主体1201E、一个环形槽1202E和至少一个导通通孔1203E,其中该环形槽1202E与该原水进口1107E相连通,该导通通孔1203E分别与该腔主体1201E和该环形槽1202E相连通。相应地,该环形槽1202E被设置在该阀芯12E的外侧壁,以保持该环形槽1202E与该原水进口1107E之间的连通。因此,该导通腔120E的该腔主体1201E通过该导通通孔1203E和该环形槽1202E与该原水进口1107E相连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导通腔120E也可通过其他方式保持与该原水进口1107E相连通,尤其是在该控制阀10E处于相应工作位时,保持与该原水进口1107E相连通。
如附图之图17A和图17B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E具有一个第一净化工作位,其中当该控制阀10E处于该第一净化工作位时,该阀芯12E的该第一通道101E与该阀体11E的该第一开口1101E相连通,该阀芯12E的该第二通道102E分别与该阀体11E的该第四开口1104E和该第五开口1105E相连通。相应地,当该控制阀10E处于该第一净化工作位时,原水或自来水在水压作用下,自该控制阀10E的该阀体11E的该原水进口1107E流入,通过该第一通道101E流向该阀体11E的该第一开口1101E,从而进一步自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E流入该过滤装置20E的该原水通道2101E,流入该原水通道2101E的原水经该一级滤芯22E过滤后,产生的净化水流入该净水通道2201E。进一步地,当该控制阀10E处于该第一净化工作位时,该阀体11E的该第二开口1102E和该第三开口1103E无法连通,从而使该净水通道2201E中的净化水在该控制阀10E的控制下,无法通过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自由流动。因此,该一级滤芯22E产生的净化水将被该二级滤芯23E进一步净化处理,该二级滤芯23E产生的净化水通过该净水出口 2301E自该第三连通开口203E流出,并依次流经该第四开口1104E、该第二通道102E和该第五开口1105E,从而使该二级滤芯23E产生的净化水可通过与该第五开口1105E相连通的该第一出水口100E被提供。优选地,该二级滤芯23E为超滤滤芯。相应地,该二级滤芯23E 产生的净化水可直饮。换句话说,当该控制阀10E处于该第一净化工作位时,该控制阀10E 的该阀芯12E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E的该第一开口1101E和该原水进口1107E相连通的第一连通通道1001E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E的该第四开口1104E和该第五开口1105E相连通的第二连通通道1002E。更具体地,当该控制阀10E处于该第一净化工作位时,该导通腔 120E和该第一通道101E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E的该第一开口1101E和该原水进口1107E相连通的该第一连通通道1001E,该第二通道102E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E的该第四开口1104E 和该第五开口1105E相连通的该第二连通通道1002E。优选地,当该控制阀10E被控制处于该第一净化工作位时,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阀体11E的该第二开口1102E和该第三开口1103E分别被该阀芯12E堵塞。可以理解,当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E被控制处于该第一净化工作位时,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被控制处于其第一净化状态。此时,该控制阀10E的该阀芯12E被转动至该第一通道101E与该阀体11E的该第一开口1101E相连通,该第二通道102E分别与该阀体11E的该第四开口1104E和该第五开口1105E 相连通。相应地,当该控制阀10E处于该第一净化工作位时,该原水进口1107E、该导通腔 120E、该第一通道101E和该第一开口1101E形成一个原水水路,以使原水可在水压作用下,被提供给该过滤装置20E,该第四开口1104E、该第二通道102E和该第五开口1105E形成一个净水水路,以使原水被该过滤装置20E的该一级滤芯22E和该二级滤芯23E净化生成的净水可在水压作用下,通过该第五开口1105E流出和被提供。
如附图之图17C和图17D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E具有一个第二净化工作位,其中当该控制阀10E处于该第二净化工作位时,该阀芯12E的该第一通道101E与该阀体11E的该第一开口1101E相连通,该阀芯12E的该第二通道102E分别与该阀体11E的该第二开口1102E和该第三开口1103E相连通。相应地,当该控制阀10E处于该第二净化工作位时,原水或自来水在水压作用下,自该控制阀10E的该阀体11E的该原水进口1107E流入,通过该第一通道101E流向该阀体11E的该第一开口1101E,从而进一步自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E流入该过滤装置20E的该原水通道2101E,流入该原水通道2101E的原水经该一级滤芯22E过滤后,产生的净化水流入该净水通道2201E。此时,由于该阀体11E的该第二开口1102E和该第三开口1103E通过该第二通道102E相连通,因此,该一级滤芯22E过滤产生的净化水流入该净水通道2201E后,自该第二连通开口 202E流出,并依次流经该第二开口1102E、该第二通道102E和该第三开口1103E,从而使该一级滤芯22E产生的净化水可通过与该第三开口1103E相连通的该第二出水口200E被提供。换句话说,当该控制阀10E处于该第二净化工作位时,该控制阀10E的该阀芯12E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E的该第一开口1101E和该原水进口1107E相连通的第三连通通道1003E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E的该第二开口1102E和该第三开口1103E相连通的第四连通通道 1004E。更具体地,当该控制阀10E处于该第二净化工作位时,该导通腔120E和该第一通道 101E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E的该第一开口1101E和该原水进口1107E相连通的该第三连通通道1003E,该第二通道102E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E的该第二开口1102E和该第三开口1103E 相连通的该第四连通通道1004E。优选地,当该控制阀10E被控制处于该第二净化工作位时,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阀体11E的该第四开口1104E和该第五开口1105E分别被该阀芯 12E堵塞。可以理解,当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E被控制处于该第二净化工作位时,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被控制处于其第二净化状态。此时,该控制阀10E 的该阀芯12E被转动至该第一通道101E与该阀体11E的该第一开口1101E相连通,该第二通道102E分别与该阀体11E的该第二开口1102E和该第三开口1103E相连通。相应地,当该控制阀10E处于该第二净化工作位时,该原水进口1107E、该导通腔120E、该第一通道101E 和该第一开口1101E形成另一个原水水路,以使原水可在水压作用下,被提供给该过滤装置 20E,该第二开口1102E、该第二通道102E和该第三开口1103E形成另一个净水水路,以使原水被该过滤装置20E的该一级滤芯22E净化生成的净水可在水压作用下,通过该第三开口 1103E流出和被提供。
如附图之图17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E的该阀体11E 进一步形成一个排污开口1108E,该控制阀10E进一步具有一个反冲洗工作位,其中当该控制阀10E处于该反冲洗工作位时,该阀芯12E的该第一通道101E与该阀体11E的该第二开口1102E相连通,该阀芯12E的该第二通道102E分别与该阀体11E的该第一开口1101E和该排污开口1108E相连通。相应地,当该控制阀10E处于该反冲洗工作位时,原水或自来水在水压作用下,自该控制阀10E的该阀体11E的该原水进口1107E流入,通过该第一通道101E流向该阀体11E的该第二开口1102E,和进一步自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 流入该过滤装置20E,原水在水压的作用下,从该过滤装置20E的净水通道2201E流入该一级滤芯22E,反向冲洗该一级滤芯22E后,产生的污水流入该原水通道2101E。此时,由于该阀体11E的该第一开口1101E和该排污开口1108E通过该第二通道102E相连通,因此,原水反向冲洗该一级滤芯22E产生的污水流入该原水通道2101E后,自该第一连通开口201E 流出,并依次流经该第一开口1101E、该第二通道102E和该排污开口1108E,从而使原水反向冲洗该一级滤芯22E产生的污水可通过该排污开口1108E排出。换句话说,当该控制阀10E 处于该反冲洗工作位时,该控制阀10E的该阀芯12E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E的该第二开口1102E和该原水进口1107E相连通的第五连通通道1005E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E的该第一开口1101E和该排污开口1108E相连通的第六连通通道1006E。更具体地,当该控制阀10E 处于该反冲洗工作位时,该导通腔120E和该第一通道101E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E的该第二开口1102E和该原水进口1107E相连通的该第五连通通道1005E,该第二通道102E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E的该第一开口1101E和该排污开口1108E相连通的该第六连通通道1006E。优选地,当该控制阀10E被控制处于该反冲洗工作位时,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阀体11E 的该第三开口1103E、该第四开口1104E和该第五开口1105E分别被该阀芯12E堵塞。可以理解,当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E被控制处于该反冲洗工作位时,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被控制处于其反冲洗状态。此时,该控制阀10E的该阀芯12E被转动至该第一通道101E与该阀体11E的该第二开口1102E相连通,该第二通道102E分别与该阀体11E的该第一开口1101E和该排污开口1108E相连通。相应地,当该控制阀10E处于该反冲洗工作位时,该原水进口1107E、该导通腔120E、该第一通道101E和该第二开口1102E 形成另一原水水路,以使原水可在水压作用下,被提供给该过滤装置20E,该第一开口1101E、该第二通道102E和该排污开口1108E形成一个污水水路,以使原水在水压作用下,反冲洗该过滤装置20E的该一级滤芯22E后生成的污水可在水压作用下,通过该排污开口1108E排出。优选地,该阀体11E的该第一开口1101E和该排污开口1108E相邻。
如附图之图17F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E的该阀体11E 进一步具有一个原水出口1106E,其中该控制阀10E进一步具有一个原水供应工作位,其中当该控制阀10E处于该原水供应工作位时,该阀芯12E的该第一通道101E与该阀体11E的该原水出口1106E相连通。相应地,当该控制阀10E处于该原水供应工作位时,原水或自来水在水压作用下,自该控制阀10E的该阀体11E的该原水进口1107E流入,通过该第一通道 101E流向该阀体11E的该原水出口1106E,从而使原水通过该原水出口1106E被提供。换句话说,当该控制阀10E处于该原水供应工作位时,该控制阀10E的该阀芯12E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E的该原水出口1106E和该原水进口1107E相连通的原水供应连通通道1007E。更具体地,当该控制阀10E处于该原水供应工作位时,该导通腔120E和该第一通道101E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E的该原水出口1106E和该原水进口1107E相连通的该原水供应连通通道1007E。优选地,当该控制阀10E被控制处于该原水供应工作位时,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阀体11E的该第一开口1101E、该第二开口1102E、该第三开口1103E、该第四开口1104E、该第五开口1105E和该排污开口1108E被该阀芯12E堵塞。可以理解,当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E被控制处于该原水供应工作位时,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被控制处于其原水供应状态。此时,该控制阀10E的该阀芯12E被转动至该第一通道101E 与该阀体11E的该原水出口1106E相连通。相应地,当该控制阀10E处于该原水供应工作位时,该原水进口1107E、该导通腔120E、该第一通道101E和该原水出口1106E形成一个原水供应水路,以使原水可在水压作用下,通过该原水出口1106E流出和被提供。
如附图之图10A至图10C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E的该阀芯12E的该第一通道101E为通孔,且其开口被设置分别朝向该导通腔120E和该阀体11E 的内壁。如附图之图10A至图10C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E 的该阀芯12E的该第二通道102E可以是一个开口朝向阀体11E内壁的开口槽。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E的该阀芯12E的该第一通道101E也可以是一个被设置在该阀芯12E的内部,且具有两个通道开口的通道或通孔,该第一通道101E的一个通道开口被设置与该原水进口1107E相连通,另一个通道开口朝向该阀体11E的内壁。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E的该阀芯12E的该第二通道102E也可以是一个被设置在该阀芯12E的内部,具有两个被设置在该阀芯12E的外表面的通道开口的通道或通孔。
如附图之图17A至图17F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E的该阀体11E的该第一开口1101E、该第二开口1102E、该第三开口1103E、该第四开口1104E、该第五开口1105E、该原水出口1106E和该排污开口1108E分别被设置在该阀体11E的适当位置,以使该控制阀10E处于该第一净化工作位时,该阀芯12E能够被转动至该第一通道101E 与该第一开口1101E相连通,该第二通道102E分别与该阀体11E的该第四开口1104E和该第五开口1105E相连通;该控制阀10E处于该第二净化工作位时,该阀芯12E能够被转动至该第一通道101E与该第一开口1101E相连通,该第二通道102E分别与该阀体11E的该第二开口1102E和该第三开口1103E相连通;该控制阀10E处于该反冲洗工作位时,该阀芯12E 能够被转动至该第一通道101E与该第二开口1102E相连通,该第二通道102E分别与该阀体11E的该第一开口1101E和该排污开口1108E相连通;该控制阀10E处于该原水供应工作位时,该阀芯12E能够被转动至该第一通道101E与该原水出口1106E相连通。
如附图之图9A至图9F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E进一步包括一组密封件131E,该阀体11E具有一组密封槽1010E,其中该密封槽1010E均被设置在该阀体11E的内壁和分别围绕该阀体11E的该第一开口1101E、该第二开口1102E、该第三开口1103E、该第四开口1104E、该第五开口1105E、该原水出口1106E和该排污开口1108E,该密封件131E被设置适于啮合在该密封槽1010E,以实现该阀芯12E和该阀体11E内壁之间的密封。
如附图之图11A至图11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E的该阀体11E进一步形成一个第一通孔111E、一个第二通孔112E、一个第三通孔113E、一个第四通孔114E、一个第五通孔115E、一个原水通孔116E和一个进水通孔117E,其中该第一通孔111E分别与该第一开口1101E和该第一连通开口201E相连通,该第二通孔112E分别与该第二开口1102E和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相连通,该第三通孔113E分别与该第三开口1103E和该第二出水口200E相连通,该第四通孔114E分别与该第四开口1104E和该第三连通开口203E相连通,该第五通孔115E分别与该第五开口1105E和该第一出水口100E相连通,该原水通孔116E与该原水出口1106E相连通,该进水通孔117E分别与该原水进口1107E 和原水水源相连通。可以理解,该阀体11E的该第一开口1101E为自该第一通孔111E沿该控制阀10E的该阀体11E的内壁延伸的开口槽,从而使得当该控制阀10E处于该第一净化工作位和该第二净化工作位时,该阀芯12E的该第一连通通道1001E和该第三连通通道1003E 均能够与该第一开口1101E相连通。更具体地,当该控制阀10E处于该第一净化工作位和该第二净化工作位时,该阀芯12E均能够被转动至该第一通道101E与该第一开口1101E相连通。换句话说,该阀体11E的该第一开口1101E通过该第一通孔111E与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E相连通,该阀体11E的该第二开口1102E通过该第二通孔112E与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相连通,该阀体11E的该第三开口1103E通过该第三通孔113E与该龙头净水器的该第二出水口200E相连通,该阀体11E的该第四开口1104E通过该第四通孔114E与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三连通开口203E相连通,该阀体11E的该第五开口1105E通过该第五通孔115E与该龙头净水器的该第一出水口100E相连通,该阀体11E的该原水进口1107E通过该进水通孔117E与原水水源相连通。如附图之图11A至图11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E的该阀体11E进一步形成一个排污通孔 118E,其中该排污通孔118E与该排污开口1108E相连通。优选地,该第一开口1101E为设置在该控制阀10E的该阀体11E的内壁的开口槽,该第二开口1102E、该第三开口1103E、该第四开口1104、该第五开口1105E、该原水出口1106E、该原水进口1107E和该排污开口 1108E均设置在该控制阀10E的该阀体11E的内壁。更优选地,该第二开口1102E可视为该第二通孔112E的通孔开口,该第三开口1103E可视为该第三通孔113E的通孔开口,该第四开口1104E可视为该第四通孔114E的通孔开口,该第五开口1105E可视为该第五通孔115E 的通孔开口,该原水出口1106E可视为该原水通孔116E的通孔开口,该原水进口1107E可视为该进水通孔117E的通孔开口,该排污开口1108E可视为该排污通孔118E的通孔开口。最优选地,该第一开口1101E和该排污开口1108E相邻,从而使得当该控制阀10E处于该反冲洗工作位时,该阀芯12E的该第二通道102E可分别与该阀体11E的该第一开口1101E和该排污开口1108E相连通。
如附图之图12A至图14D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E进一步包括一个滤芯连接器14,其中该滤芯连接器14包括一个连接件140、一个第一导通管路 141、一个第二导通管路142和一个第三导通管路143,其中该连接件140形成一个第一导通开口1401、一个第二导通开口1402和一个第三导通开口1403,其中该第一导通管路141分别与该第一开口1101E和该第一导通开口1401相连通,该第二导通管路142分别与该第二开口1102E和该第二导通开口1402相连通,该第三导通管路143分别与该第四开口1104E和该第三导通开口1403,该第一导通开口1401适于与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E相连通,该第二导通开口1402适于与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相连通,该第三导通开口1403适于与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三连通开口203E相连通。换句话说,该滤芯连接器14的该连接件140集成了分别与该阀体11E的该第一开口1101E、该第二开口1102E和该第四开口1104E(或该第一通孔111E、该第二通孔112E和该第四通孔114E)相连通的该第一导通开口1401、该第二导通开口1402和该第三导通开口1403,从而使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E更易于安装在该控制阀10E和使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E、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和该第三连通开口203E便于分别与该阀体11E的该第一开口1101E、该第二开口1102E和该第四开口1104E(或该第一通孔111E、该第二通孔112E和该第四通孔114E)相连通。优选地,该滤芯连接器14进一步包括一个第四导通管路144,该连接件140进一步形成一个第四导通开口1404,其中该第四导通管路144分别与该阀体11E 的该第五开口1105E(或该第五通孔115E)和该第四导通开口1404相连通,该滤芯连接器 14的该连接件140集成该第一导通开口1401、该第二导通开口1402、该第三导通开口1403 和该第四导通开口1404。进一步地,该第四导通开口1404适于与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一出水口100E相连通。相应地,该阀体11E的该第一开口1101E通过该第一导通管路141和该第一导通开口1401与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E相连通,该阀体11E的该第二开口1102E通过该第二导通管路142和该第二导通开口1402与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相连通,该阀体11E的该第四开口1104E通过该第三导通管路143和该第三导通开口1403与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三连通开口203E相连通,该阀体11E的该第五开口 1105E通过该第四导通管路144和该第四导通开口1404与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第一出水口100E相连通。进一步地,该连接件140形成一个套接腔1400,其中该套接腔1400被设置以使当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E与该控制阀10E相安装在一起时,该过滤装置20E的该基座24E的该导通部246E通过该套接腔1400被套接在该连接件140,从而使得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E、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和该第三连通开口203E 直接,或通过一个导流板30分别与该连接件140的该第一导通开口1401、该第二导通开口 1402和该第三导通开口1403相连通,从而使得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E、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和该第三连通开口203E分别与该阀体11E的该第一开口1101E、该第二开口1102E和该第四开口1104E(或该第一通孔111E、该第二通孔112E和该第四通孔114E) 相连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该过滤装置20E可通过螺接、接驳或其它任何便于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阀体11E的该第一开口1101E、该第二开口1102E、该第四开口1104E和该第五开口1105E分别与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E、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该第三连通开口203E和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第一出水口100E相连通的方式,安装或固定在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滤芯连接器14。如附图之图13B和图13C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E进一步包括一个密封垫132,其中该密封垫132被设置在该滤芯连接器14和该阀体11E的该密封部18E之间。优选地,该滤芯连接器14和该阀体11E的该密封部18E一体成型,可以理解的是,该滤芯连接器14和该阀体11E的该密封部18E可以一体成型,例如可以焊接一体成型,此时,该控制阀10E可以不需要该密封垫132。更优选地,该滤芯连接器14、该阀体11E的该密封部18E和该阀体11E 一体成型。
如附图之图12A至图14D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E的该滤芯连接器14的该连接件140进一步形成一个第一流体通道1451、一个第二流体通道1452 和一个第三流体通道1453,其中该第一流体通道1451分别与该第一导通开口1401和该第一导通管路141相连通,该第二流体通道1452分别与该第二导通开口1402和该第二导通管路 142相连通,该第三流体通道1453分别与该第三导通开口1403和该第三导通管路143相连通。进一步地,该第一流体通道1451具有一个第一进水端14511和一个自该第一进水端14511 延伸的第一出水端14512,该第二流体通道1452具有一个第二进水端14521和一个自该第二进水端14521延伸的第二出水端14522,该第三流体通道1453具有一个第三进水端14531和一个自该第三进水端14531延伸的第三出水端14532,其中该第一进水端14511与该第一导通管路141相连通,该第一出水端14512与该第一导通开口1401相连通,该第二进水端14521 与该第二导通管路142相连通,该第二出水端14522与该第二导通开口1402相连通,该第三进水端14531与该第三导通管路143相连通,该第三出水端14532与该第三导通开口1403相连通。优选地,该第一流体通道1451的该第一进水端14511形成在该连接件140和该密封部 18E之间,该第二流体通道1452的该第二进水端14521形成在该连接件140和该密封部18E 之间,该第三流体通道1453的该第三进水端14531形成在该连接件140和该密封部18E之间。可选地,该第一流体通道1451的该第一进水端14511形成在该连接件140内部,该第二流体通道1452的该第二进水端14521形成在该连接件140内部,该第三流体通道1453的该第三进水端14531形成在该连接件140内部。
如附图之图12A至图14D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E的该滤芯连接器14的该连接件140进一步形成一个第四流体通道1454,其中该第四流体通道 1454分别与该第四导通开口1404和该第四导通管路144相连通。进一步地,第四流体通道 1454具有一个第四进水端14541和一个自该第四进水端14541延伸的第四出水端14542,其中该第四进水端14541与该第四导通管路144相连通,该第四出水端14542与该第四导通开口1404相连通。优选地,该第四流体通道1454的该第四进水端14541形成在该连接件140 和该密封部18E之间。可选地,该第四流体通道1454的该第四进水端14541形成在该连接件 140内部。
如附图之图13D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阀组件的该滤芯连接器14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紧固部145,其中该第一紧固部145被设置在该连接件140,以使该连接件140与该过滤装置20E相紧固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滤芯连接器14的该第一紧固部145 可以是将该连接件140与该过滤装置20E卡接在一起的卡扣结构,也可以是将该连接件140 与该过滤装置20E螺接在一起的螺纹结构或其他连接方式。
如附图之图11A和图11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阀组件的该阀体11E形成一个第一侧1111E和一个第二侧1112E,该阀腔110E具有一个阀腔开口1100E,其中该连接件140E 被设置在该阀体11E的该第一侧1111E,该阀腔开口1100E被设置在该阀体11E的该第二侧 1112E。优选地,该阀体11E的该第一侧1111E和该第二侧1112E被设置彼此相对。
如附图之图11A和图11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阀组件的该阀体11E包括一个主体部1160E、一个密封部18E和一个开口部1170E,其中该主体部1160E被设置在该密封部 18E和该开口部1170E之间,且该主体部1160E、该密封部18E和该开口部1170E围设成该阀腔110E,该开口部1170E形成该阀腔开口1100E。相应地,该阀体11E的该密封部18E形成该阀体11E的该第一侧1111E,该阀体11E的该开口部1170E形成该阀体11E的该第二侧 1112E。优选地,该主体部1160E和该密封部18E相一体成型。更优选地,该主体部1160E、该密封部18E和该开口部1170E相一体成型。优选地,该第一开口1101E、该第二开口1102E、该第三开口1103E、该第四开口1104E、该第五开口1105E、该原水出口1106E、该原水进口 1107E和该排污开口1108E被设置在该阀体11E的该主体部1160E的的内壁。更优选地,该原水进口1107E被设置在该阀体11E的该主体部1160E的顶部1161E。
如附图之图4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E进一步包括一个龙头连接器15,其中该龙头连接器15包括一个转接件151和一个紧固件152,其中该转接件151具有一个适于连接在水龙头的连接端1511和一个自该连接端1511延伸的转接端1512,该紧固件152具有一个保持端1521和一个适于固定连接在该阀体11E的该主体部1160E的顶部1161E的紧固端1522,其中该转接件151形成一个适于分别与水龙头和该阀体11E的原水进口1107E相连通的连通腔1510,该紧固件152的该保持端1521形成一个套接开口15210,该紧固件152的该紧固端1522形成一个与该套接开口15210相连通的紧固腔15220,其中该紧固件152的该紧固腔15220的内径大于该套接开口15210的内径,且该转接件151的该连接端1511的外径不大于该紧固件152的该套接开口15210的内径,该转接件151的该转接端 1512的外径不大于该紧固腔15220的内径,且大于该套接开口15210的内径,从而使得当该转接件151的该连接端1511自该紧固件152的该套接开口15210穿出时,该转接件151的该转接端1512可被保持在该紧固件152的该紧固腔15220。进一步地,当本实用新型龙头连接器15用于安装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在水龙头时,可将该紧固件152的该保持端1521套接在该转接件151的该连接端1511,并将该连接端1511固定在水龙头,然后将该紧固件152 通过其紧固端1522固定在该阀体11E的该主体部1160E的顶部1161E,从而使该转接件151 的该连通腔1510分别与该水龙头和该阀体11E的该原水进口1107E相连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龙头连接器15的该转接件151的该连接端1511可通过螺接、接驳或其它任何便于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原水进口1107E与自来水水龙头相连通的方式,安装或固定在自来水水龙头,甚至是自来水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龙头连接器15的该紧固件152的该紧固端1522可通过螺接、接驳或其它任何便于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原水进口1107E与自来水水龙头相连通的方式,安装或固定在该阀体11E的该主体部 1160E的顶部1161E。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龙头连接器15的该转接件151 的该连接端1511与该水龙头之间,本实用新型龙头连接器15的该转接件151的该转接端1512 与该阀体11E的该主体部1160E的顶部1161E之间设有密封垫或密封圈,以防止水发生泄漏。
如附图之图10A至图10C和图17A至图17F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E的该阀芯12E包括一个操作端121E和一个自该操作端121E延伸的控制端122E,其中该阀芯12E的该控制端122E适于被设置在该阀体11E形成的该阀腔110E,且该阀芯12E 的该控制端122E形成该导通腔120E、该第一通道101E和该第二通道102E,其中该第一通道101E与该导通腔120E相连通,且该第一通道101E具有至少一个朝向该阀体11E内壁的通道开口,该第二通道102E具有至少一个朝向该阀体11E的内壁的通道开口。可以理解,当该第二通道102E具有一个通道开口时,该第二通道102E的该通道开口适于同时与该第一开口1101E和该排污开口1108E相连通。此时,该第二通道102E形成在该阀芯12E的该控制端122E的外表面。当该第二通道102E具有两个通道开口时,该第二通道102E的该通道开口适于分别与该第一开口1101E和该排污开口1108E相连通。此时,该第二通道102E形成在该阀芯12E的该控制端122E的内部。同理地,当该第二通道102E具有一个通道开口时,该第二通道102E的该通道开口适于同时与该第二开口1102E和该第三开口1103E相连通;当该第二通道102E具有两个通道开口时,该第二通道102E的该通道开口适于分别与该第二开口1102E和该第三开口1103E相连通。同理地,当该第二通道102E具有一个通道开口时,该第二通道102E的该通道开口适于同时与该第四开口1104E和该第五开口1105E相连通;当该第二通道102E具有两个通道开口时,该第二通道102E的该通道开口适于分别与该第四开口1104E和该第五开口1105E相连通。可以理解,该阀芯12E的该控制端122E被设置在该阀腔110E内,该阀芯12E的该操作端121E自该阀腔开口1100E穿出,以便于使用者操作。
如附图之图10A至图10C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控制阀阀芯12E,其中该阀芯12E形成一个导通腔120E、一个第一通道101E和一个第二通道102E,且该导通腔120E被设置分别与该第一通道101E和该控制阀10E的阀体11E的原水进口1107E 相连通,其中该第二通道102E具有至少一个通道开口,且该第二通道102E的该通道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芯12E的外表面。
如附图之图14A至图15B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进一步包括一个导流板30,其中该导流板30被设置在该过滤装置20E的该基座24E和控制阀10E的该连接件 140之间,其中该导流板30具有一个第一导流通孔301、一个第二导流通孔302和一个第三导流通孔303,其中该第一导流通孔301具有一个第一导流口3011和一个第二导流口3012,该第二导流通孔302具有一个第三导流口3021和一个第四导流口3022,第三导流通孔303 具有一个第五导流口3031和一个第六导流口3032,其中该导流板30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侧面31和一个第二侧面32,其中该第一导流口3011、该第三导流口3021和第五导流口3031 被设置在该导流板30的该第一侧面31,该第二导流口3012、该第四导流口3022和第六导流口3032被设置在该导流板30的该第二侧面32,其中该导流板30的该第一侧面31被设置朝向该控制阀10E的该滤芯连接器14的该连接件140,该第二侧面32被设置朝向该基座24E。进一步地,该第一导流口3011被设置适于与该连接件140的该第一导通开口1401相连通,该第三导流口3021被设置适于与该第二导通开口1402相连通,该第五导流口3031被设置适于与该第三导通开口1403相连通,该第二导流口3012被设置适于与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E相连通,该第四导流口3022被设置适于与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相连通,该第六导流口3032被设置适于与该第三连通开口203E相连通。换句话说,该导流板30的该第一导流通孔301分别与该第一导通开口1401和该第一连通开口201E相连通,该第二导流通孔302分别与该第二导通开口1402和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相连通,该第三导流通孔303 分别与该第三导通开口1403和该第三连通开口203E相连通。优选地,该导流板30由密封材料制成,以能够被水密封地设置在该过滤装置20E的该基座24E和该控制阀10E之间,从而起到水密封该过滤装置20E的该基座24E和该控制阀10E的该连接件140之间的作用。
如附图之图14A至图15B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基座24E的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E具有一个净水开口204E,该导流板30具有一个净水通孔304,其中该净水通孔304具有一个第一净水口3041和一个第二净水口3042,其中该第一净水口3041被设置在该导流板30的该第一侧面31,该第二净水口3042被设置在该导流板30的该第二侧面32,该净水开口204E被设置在该基座24E,其中该第一净水口3041被设置适于与该连接件140的该第四导通开口1404相连通,该第二净水口3042被设置适于与该过滤装置20E的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E的该净水开口204E相连通。相应地,该第一出水口100E通过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E与该第五开口1105E相连通,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E通过该净水开口204E、该导流板30的该净水通孔304、该第四导通开口1404、该第四流体通道1454和该第四导通管路144与该第五开口1105E相连通。因此,该导流板30的该净水通孔304被设置用于连通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E的该净水开口204E和该第五开口1105E。
如附图之图13D至图13E和图14A至图15B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导流板30进一步具有一个定位凸起33,其中该定位凸起33优选被设置在该第一侧面31,其中该定位凸起33被设置能够与设置在该连接件140的定位槽34相啮合,从而帮助该导流板30被正确地设置在该控制阀10E的该连接件140和该过滤装置20E的该基座24E之间。可以理解,当该导流板30的该定位凸起33正确地与被设置在该连接件140的该定位槽34相啮合在一起时,该第一导流口3011与该连接件140的该第一导通开口1401相连通,该第三导流口3021与该第二导通开口1402相连通,该第五导流口3031与该第三导通开口1403相连通,该第二导流口3012与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E相连通,该第四导流口 3022与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相连通,该第六导流口3032与该第三连通开口203E相连通,该第一净水口3041与该第四导通开口1404相连通,该第二净水口3042与该净水供应通道 2464E的该净水开口204E相连通。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导流板30将明显降低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E的该基座24E和该连接件140的制造难度。如附图之图13D至图13E和图14A至图15B所示,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E 的该连接件140的该第一导通开口1401、该第二导通开口1402、该第三导通开口1403和该第四导通开口1404被集成在该连接件140,以分别与该第一导通管路141、该第二导通管路 142、该第三导通管路143和该第四导通管路144相连通。而该第一导通开口1401、该第二导通开口1402、该第三导通开口1403和该第四导通开口1404在该连接件140的分布和形状可能较不规则,导致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E、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该第三连通开口203E和该净水开口204E与该第一导通开口1401、该第二导通开口1402、该第三导通开口1403和该第四导通开口1404相互配合和连通时,较为困难。此外,如果该过滤装置20E的该基座24E与该连接件140直接相连通,则该连接件140的该第一导通开口1401、该第二导通开口1402、该第三导通开口1403和该第四导通开口1404在该连接件140的分布和形状,决定了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E、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该第三连通开口203E和该净水开口204E在其基座24E上的分布和形状,这将导致该过滤装置20E的该基座24E的制造难度明显增加。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采用的该导流板30的被设置在其第一侧面31的该第一导流口3011适于与该连接件140的该第一导通开口1401相连通,该第三导流口3021适于与该第二导通开口1402相连通,该第五导流口3031适于与该第三导通开口 1403相连通,该第一净水口3041适于与该第四导通开口1404相连通,被设置在其第二侧面 32的该第二导流口3012适于与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E相连通,该第四导流口3022适于与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相连通,该第六导流口3032适于与该第三连通开口203E 相连通,该第二净水口3042适于与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E的该净水开口204E相连通的结构,方便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E、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该第三连通开口203E 和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E的该净水开口204E与该第一导通开口1401、该第二导通开口1402、该第三导通开口1403和该第四导通开口1404相互配合和连通。此外,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采用的该导流板30的上述结构,也使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E的该基座 24E和该控制阀10E的该连接件140可被分开制造,且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E、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该第三连通开口203E和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E的该净水开口204E 在该基座24E的分布和形状不受该连接件140的该第一导通开口1401、该第二导通开口1402、该第三导通开口1403和该第四导通开口1404在该连接件140的分布和形状的限制。这降低了该过滤装置20E的该基座24E的制造难度。
如附图之图4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E进一步包括一个驱动件16,其中该驱动件16被设置在该阀芯12E的该操作端121E,以便于使用者旋转该驱动件16,从而转动该阀芯12E的该操作端121E,和控制该控制阀10E处于相应工作位。可以理解,该驱动件16可是任何能够用于驱动该控制阀10E的该阀芯12E相对该阀体11E 转动的机构或部件。示例性地,该驱动件16可以是一个旋钮、一个驱动手柄或一个驱动杆。
如附图之图4和图16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E进一步包括一个定位组件50,其中该定位组件50具有一个限位元件51和一个被设置在该限位元件 51的复位元件52,一组被设置在该阀体11E的内壁的弧形限位槽501和一个被设置在该操作端121E的操作室160,其中该限位元件51和该复位元件52均被设置在该操作室160内,且该复位元件52被设置在该限位元件51和该操作端121E之间,从而使得当该操作端121E被转动时,且该限位元件51正对该限位槽501时,该限位元件51将在该复位元件52的复位力 (或弹力)的作用下,移动进入该限位槽501;此时,当该操作端121E被继续转动,以致该阀体11E的该限位槽501压迫该限位元件51,从而使该限位元件51缩回该操作室160内时,该操作端121E能够很容易地被转动和使该限位元件51在该阀体11E的限位槽501的压迫下,保持缩回在该操作室160。可以理解,该操作端121E被转动,以致该限位元件51正对该限位槽501,从而使该限位元件51移动进入该限位槽501时,该控制阀10E被保持在一个相应的工作位,和使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处于一个相应的工作状态。可以理解,该复位元件52 是一个复位弹簧。可选地,该复位元件52是一个复位弹片。优选地,该限位元件51被设置能够与该限位槽501相啮合,以使该限位元件51在缺少适当外力驱动该驱动件16转动时,能够被稳稳地保持在该限位槽501内。
值得注意的是,如附图之图17A至图17F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第一开口1101E和该排污开口1108E、该原水出口1106E、该第四开口1104E和该第五开口1105E、该第二开口1102E和该第三开口1103E被以此顺序逆时针设置在该阀体11E的内壁(从该阀体11E的该第一侧1111E向该第二侧1112E的该阀腔开口1100E看过去),以使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第一净化状态、第二净化状态和原水供应状态三个工作状态连续分布,特别是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第一净化状态、第二净化状态和原水供应状态的相邻工作状态之间的切换,仅需要逆时针转动该阀芯12E一个工位角度即可实现。当使用者需要切换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自第一净化状态至第二净化状态时,仅需逆时针转动该阀芯12E一个工位角度,以使该阀芯12E的该第一通道101E(或其连通开口)正对该阀体 11E的该第一开口1101E,该阀芯12E的第二通道102E正对该阀体11E的该第二开口1102E和该第三开口1103E;当使用者需要切换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自第二净化状态至原水供应状态时,仅需再次逆时针转动该阀芯12E一个工位角度,以使该阀芯12E的该第一通道101E正对该阀体11E的该原水出口1106E;当使用者需要切换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自原水供应状态至反冲洗状态时,需再次逆时针转动该阀芯12E两个工位角度,以使该阀芯12E的该第一通道101E正对该阀体11E的该第二开口1102E,该阀芯12E的该第二通道102E正对该阀体11E的该第一开口1101E和该排污开口1108E。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E的结构使得该龙头净水器的第一净化状态、第二净化状态和原水供应状态三个工作状态连续分布,从而使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第一净化状态、第二净化状态和原水供应状态的相邻工作状态之间的切换,仅需要逆时针转动该阀芯12E一个工位角度即可实现。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该阀芯12E的每个工位角度可被设置为60 度,从而使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第一净化状态、第二净化状态和原水供应状态的工作状态之间的切换方式更符合使用者的使用习惯和不易使使用者在工作状态之间的切换时,因转动角度不同,而导致错误切换工作状态。可选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第一开口1101E和该排污开口1108E、该原水出口1106E、该第四开口1104E和该第五开口 1105E、该第二开口1102E和该第三开口1103E被以此顺序顺时针设置在该阀体11E的内壁,以使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第一净化状态、第二净化状态和原水供应状态三个工作状态连续分布,从而使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第一净化状态、第二净化状态和原水供应状态的相邻工作状态之间的切换,仅需要顺时针转动该阀芯12E一个工位角度即可实现。
附图之图18至图22D所示的是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E的一种可选实施,该控制阀10F的该阀体11F形成一个阀腔110E、一个第一开口1101F、一个第二开口1102E、一个第三开口1103E、一个第四开口1104E、一个第五开口1105E和一个原水进口1107E,其中该阀芯12E被可转动地设置在该阀腔110E,其中该阀体11F的该第一开口1101F适于与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E相连通,该阀体11F的该第二开口1102E适于与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相连通,该阀体11F的该第三开口1103E适于与该龙头净水器的该第二出水口200E相连通,该阀体11F的该第四开口1104E适于与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三连通开口203E相连通,该阀体11F的该第五开口1105E适于与该龙头净水器的该第一出水口100E相连通,该阀体11F的该原水进口1107E适于与原水水源(例如,自来水水龙头出水口)相连通。如附图之图18至图22D所示,该控制阀10F的该阀体 11F进一步形成一个第六开口1109F,其中该阀体11F的该第六开口1109F适于与该过滤装置 20E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E相连通。如附图之图10D所示,优选地,该阀芯12E为圆柱形,且该阀芯12E被设置能够绕其中心轴A转动。如附图之图18至图22D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F的该阀体11F的该第一开口1101F、该第二开口1102E、该第三开口1103E、该第四开口1104E、该第五开口1105E、该第六开口1109F 和该原水进口1107E相隔开地形成在该阀体11F。优选地,该阀体11F的该第二开口1102E 和该第三开口1103E相邻,该阀体11F的该第四开口1104E和该第五开口1105E相邻。相应地,如附图之图22A所示,当该控制阀10F处于该第一净化工作位时,该阀芯12E的该第一通道101E与该阀体11F的该第六开口1109F相连通,该阀芯12E的该第二通道102E分别与该阀体11F的该第四开口1104E和该第五开口1105E相连通,原水或自来水在水压作用下,自该控制阀10F的该阀体11F的该原水进口1107E流入,通过该第一通道101E流向该阀体 11F的该第六开口1109F,从而进一步自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E流入该过滤装置20E的该原水通道2101E,流入该原水通道2101E的原水经该一级滤芯22E过滤后,产生的净化水流入该净水通道2201E。进一步地,当该控制阀10F处于该第一净化工作位时,该阀体11F的该第二开口1102E和该第三开口1103E无法连通,从而使该净水通道2201E中的净化水在该控制阀10F的控制下,无法通过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自由流动。因此,该一级滤芯22E产生的净化水将被该二级滤芯23E进一步净化处理,该二级滤芯23E产生的净化水通过该净水出口2301E自该第三连通开口203E流出,并依次流经该第四开口1104E、该第二通道102E和该第五开口1105E,从而使该二级滤芯23E产生的净化水可通过与该第五开口1105E相连通的该第一出水口100E被提供。换句话说,当该控制阀10F 处于该第一净化工作位时,该导通腔120E和该第一通道101E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F的该第六开口1109F和该原水进口1107E相连通的该第一连通通道1001F,该第二通道102E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F的该第四开口1104E和该第五开口1105E相连通的该第二连通通道1002E。优选地,当该控制阀10F被控制处于该第一净化工作位时,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阀体 11F的该第一开口1101E、该第二开口1102E和该第三开口1103E分别被该阀芯12E堵塞。可以理解,当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F被控制处于该第一净化工作位时,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被控制处于其第一净化状态。此时,该控制阀10F的该阀芯 12E被转动至该第一通道101E与该阀体11F的该第六开口1109F相连通,该第二通道102E 分别与该阀体11F的该第四开口1104E和该第五开口1105E相连通。相应地,当该控制阀10F 处于该第一净化工作位时,该原水进口1107E、该导通腔120E、该第一通道101E和该第六开口1109F形成一个原水水路,以使原水可在水压作用下,被提供给该过滤装置20E,该第四开口1104E、该第二通道102E和该第五开口1105E形成一个净水水路,以使原水被该过滤装置20E的该一级滤芯22E和该二级滤芯23E净化生成的净水可在水压作用下,通过该第五开口1105E流出和被提供。
如附图之图22B所示,当该控制阀10F处于该第二净化工作位时,该阀芯12E的该第一通道101E与该阀体11F的该第一开口1101F相连通,该阀芯12E的该第二通道102E分别与该阀体11F的该第二开口1102E和该第三开口1103E相连通,原水或自来水在水压作用下,自该控制阀10F的该阀体11F的该原水进口1107E流入,通过该第一通道101E流向该阀体 11F的该第一开口1101F,从而进一步自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E流入该过滤装置20E的该原水通道2101E,流入该原水通道2101E的原水经该一级滤芯22E过滤后,产生的净化水流入该净水通道2201E。此时,由于该阀体11F的该第二开口1102E和该第三开口1103E通过该第二通道102E相连通,因此,该一级滤芯22E过滤产生的净化水流入该净水通道2201E后,自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流出,并依次流经该第二开口1102E、该第二通道 102E和该第三开口1103E,从而使该一级滤芯22E产生的净化水可通过与该第三开口1103E 相连通的该第二出水口200E被提供。换句话说,当该控制阀10F处于该第二净化工作位时,该控制阀10F的该阀芯12F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F的该第一开口1101F和该原水进口1107E相连通的第三连通通道1003F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F的该第二开口1102E和该第三开口1103E相连通的第四连通通道1004E。更具体地,当该控制阀10F处于该第二净化工作位时,该导通腔120E和该第一通道101E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F的该第一开口1101F和该原水进口1107E相连通的该第三连通通道1003F,该第二通道102E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F的该第二开口1102E和该第三开口1103E相连通的该第四连通通道1004E。优选地,当该控制阀 10F被控制处于该第二净化工作位时,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阀体11F的该第四开口 1104E、该第五开口1105E和该第六开口1109F分别被该阀芯12E堵塞。可以理解,当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F被控制处于该第二净化工作位时,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被控制处于其第二净化状态。此时,该控制阀10F的该阀芯12E被转动至该第一通道101E与该阀体11F的该第一开口1101F相连通,该第二通道102E分别与该阀体11F 的该第二开口1102E和该第三开口1103E相连通。相应地,当该控制阀10F处于该第二净化工作位时,该原水进口1107E、该导通腔120E、该第一通道101E和该第一开口1101F形成另一个原水水路,以使原水可在水压作用下,被提供给该过滤装置20E,该第二开口1102E、该第二通道102E和该第三开口1103E形成另一个净水水路,以使原水被该过滤装置20E的该一级滤芯22E净化生成的净水可在水压作用下,通过该第三开口1103E流出和被提供。
如附图之图22C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F的该阀体11F 进一步形成一个排污开口1108E,该控制阀10F进一步具有一个反冲洗工作位,其中当该控制阀10F处于该反冲洗工作位时,该阀芯12E的该第一通道101E与该阀体11F的该第二开口1102E相连通,该阀芯12E的该第二通道102E分别与该阀体11F的该第一开口1101F和该排污开口1108E相连通。相应地,当该控制阀10F处于该反冲洗工作位时,原水或自来水在水压作用下,自该控制阀10F的该阀体11F的该原水进口1107E流入,通过该第一通道101E流向该阀体11F的该第二开口1102E,和进一步自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流入该过滤装置20E,原水在水压的作用下,从该过滤装置20E的净水通道2201E流入该一级滤芯22E,反向冲洗该一级滤芯22E后,产生的污水流入该原水通道2101E。此时,由于该阀体11F的该第一开口1101F和该排污开口1108E通过该第二通道102E相连通,因此,原水反向冲洗该一级滤芯22E产生的污水流入该原水通道2101E后,自该第一连通开口201E 流出,并依次流经该第一开口1101F、该第二通道102E和该排污开口1108E,从而使原水反向冲洗该一级滤芯22E产生的污水可通过该排污开口1108E排出。换句话说,当该控制阀10F 处于该反冲洗工作位时,该控制阀10F的该阀芯12F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F的该第二开口1102E和该原水进口1107E相连通的第五连通通道1005E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F的该第一开口1101F和该排污开口1108E相连通的第六连通通道1006F。更具体地,当该控制阀10F 处于该反冲洗工作位时,该导通腔120E和该第一通道101E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F的该第二开口1102E和该原水进口1107E相连通的该第五连通通道1005E,该第二通道102E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F的该第一开口1101F和该排污开口1108E相连通的该第六连通通道1006F。优选地,当该控制阀10F被控制处于该反冲洗工作位时,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阀体11F 的该第三开口1103E、该第四开口1104E、该第五开口1105E和该第六开口1109F分别被该阀芯12E堵塞。可以理解,当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F被控制处于该反冲洗工作位时,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被控制处于其反冲洗状态。此时,该控制阀10F 的该阀芯12E被转动至该第一通道101E与该阀体11F的该第二开口1102E相连通,该第二通道102E分别与该阀体11F的该第一开口1101F和该排污开口1108E相连通。相应地,当该控制阀10F处于该反冲洗工作位时,该原水进口1107E、该导通腔120E、该第一通道101E 和该第二开口1102E形成另一原水水路,以使原水可在水压作用下,被提供给该过滤装置20E,该第一开口1101F、该第二通道102E和该排污开口1108E形成一个污水水路,以使原水在水压作用下,反冲洗该过滤装置20E的该一级滤芯22E后生成的污水可在水压作用下,通过该排污开口1108E排出。优选地,该阀体11F的该第一开口1101F和该排污开口1108E相邻。
如附图之图22D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F的该阀体11F 进一步具有一个原水出口1106E,其中该控制阀10F进一步具有一个原水供应工作位,其中当该控制阀10F处于该原水供应工作位时,该阀芯12E的该第一通道101E与该阀体11F的该原水出口1106E相连通。相应地,当该控制阀10F处于该原水供应工作位时,原水或自来水在水压作用下,自该控制阀10F的该阀体11F的该原水进口1107E流入,通过该第一通道 101E流向该阀体11F的该原水出口1106E,从而使原水通过该原水出口1106E被提供。换句话说,当该控制阀10F处于该原水供应工作位时,该控制阀10F的该阀芯12F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F的该原水出口1106E和该原水进口1107E相连通的原水供应连通通道1007E。更具体地,当该控制阀10F处于该原水供应工作位时,该导通腔120E和该第一通道101E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F的该原水出口1106E和该原水进口1107E相连通的该原水供应连通通道1007E。优选地,当该控制阀10F被控制处于该原水供应工作位时,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阀体11F的该第一开口1101F、该第二开口1102E、该第三开口1103E、该第四开口1104E、该第五开口1105E、该第六开口1109F和该排污开口1108E被该阀芯12E堵塞。可以理解,当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F被控制处于该原水供应工作位时,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被控制处于其原水供应状态。此时,该控制阀10F的该阀芯12E被转动至该第一通道101E与该阀体11F的该原水出口1106E相连通。相应地,当该控制阀10F处于该原水供应工作位时,该原水进口1107E、该导通腔120E、该第一通道101E和该原水出口1106E形成一个原水供应水路,以使原水可在水压作用下,通过该原水出口1106E流出和被提供。
如附图之图18至图22D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F的该阀体11F进一步形成一个第一通孔111F、一个第二通孔112E、一个第三通孔113E、一个第四通孔114E、一个第五通孔115E、一个第六通孔119F、一个原水通孔116E和一个进水通孔117E,其中该第一通孔111F分别与该第一开口1101F和该第一连通开口201E相连通,该第二通孔112E分别与该第二开口1102E和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相连通,该第三通孔113E分别与该第三开口1103E和该第二出水口200E相连通,该第四通孔114E分别与该第四开口 1104E和该第三连通开口203E相连通,该第五通孔115E分别与该第五开口1105E和该第一出水口100E相连通,该原水通孔116E与该原水出口1106E相连通,该第六通孔119F分别与该第六开口1109F和该第一连通开口201E相连通,该进水通孔117E分别与该原水进口 1107E和原水水源相连通。可以理解,当该控制阀10F处于该第一净化工作位时,该阀芯12E 能够被转动至该第一通道101E与该第六开口1109F相连通。换句话说,该阀体11F的该第一开口1101F通过该第一通孔111F与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E相连通,该阀体 11F的该第二开口1102E通过该第二通孔112E与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相连通,该阀体11F的该第三开口1103E通过该第三通孔113E与该龙头净水器的该第二出水口200E相连通,该阀体11F的该第四开口1104E通过该第四通孔114E与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三连通开口203E相连通,该阀体11F的该第五开口1105E通过该第五通孔115E与该龙头净水器的该第一出水口100E相连通,该阀体11F的该第六开口1109F通过该第六通孔119F 与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E相连通,该阀体11F的该原水进口1107E通过该进水通孔117E与原水水源相连通。如附图之图18至图22D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F的该阀体11F进一步形成一个排污通孔118E,其中该排污通孔 118E与该排污开口1108E相连通。优选地,该第一开口1101F、该第二开口1102E、该第三开口1103E、该第四开口1104、该第五开口1105E、该第六开口1109F、该原水出口1106E、该原水进口1107E和该排污开口1108E均为设置在该控制阀10F的该阀体11F的内壁的开口。更优选地,该第一开口1101F可视为该第一通孔111E的通孔开口,该第二开口1102E可视为该第二通孔112E的通孔开口,该第三开口1103E可视为该第三通孔113E的通孔开口,该第四开口1104E可视为该第四通孔114E的通孔开口,该第五开口1105E可视为该第五通孔115E 的通孔开口,该第六开口1109F可视为该第六通孔119F的通孔开口,该原水出口1106E可视为该原水通孔116E的通孔开口,该原水进口1107E可视为该进水通孔117E的通孔开口,该排污开口1108E可视为该排污通孔118E的通孔开口。最优选地,该第一开口1101F和该排污开口1108E相邻,从而使得当该控制阀10F处于该反冲洗工作位时,该阀芯12E的该第二通道102E可分别与该阀体11F的该第一开口1101F和该排污开口1108E相连通。
如附图之图10A至图10C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F的该阀芯12E形成一个导通腔120E、一个第一通道101E和一个第二通道102E,其中该导通腔 120E分别与该阀体11F的该原水进口1107E和该第一通道101E相连通。进一步地,该第二通道102E与该导通腔120E和该第一通道101E均不连通。如附图之图10A至图10C所示,进一步地,该第一通道101E为设置在该控制阀10F的该阀芯12E的通孔,该第二通道102E 为设置在该控制阀10F的该阀芯12E的外侧壁的开口槽,该控制阀10F的该阀芯12E的该导通腔120E被设置沿该控制阀10F的该阀芯12E横向延伸,其中该控制阀10F的该阀芯12E 的该导通腔120E的一端与该第一通道101E连通,该导通腔的另一端与该原水开口1107E相连通。如附图之图10A至图10C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F 的该阀芯12E的该导通腔120E形成一个腔主体1201E、一个环形槽1202E和至少一个导通通孔1203E,其中该环形槽1202E与该原水进口1107E相连通,该导通通孔1203E分别与该腔主体1201E和该环形槽1202E相连通。相应地,该环形槽1202E被设置在该阀芯12E的外侧壁,以保持该环形槽1202E与该原水进口1107E之间的连通。因此,该导通腔120E的该腔主体1201E通过该导通通孔1203E和该环形槽1202E与该原水进口1107E相连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导通腔120E也可通过其他方式保持与该原水进口1107E相连通,尤其是在该控制阀10F处于相应工作位时,保持与该原水进口1107E相连通。
如附图之图18至图22D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F进一步包括一个滤芯连接器14,其中该滤芯连接器14包括一个连接件140、一个第一导通管路 141F、一个第二导通管路142、一个第三导通管路143和一个第四导通管路144,其中该连接件140形成一个第一导通开口1401、一个第二导通开口1402、一个第三导通开口1403和一个第四导通开口1404,其中该第一导通管路141F分别与该第一开口1101F、该第六开口1109F 和该第一导通开口1401相连通,该第二导通管路142分别与该第二开口1102E和该第二导通开口1402相连通,该第三导通管路143分别与该第四开口1104E和该第三导通开口1403,该第四导通管路144分别与该阀体11F的该第五开口1105E(或该第五通孔115E)和该第四导通开口1404相连通,该第一导通开口1401适于与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E 相连通,该第二导通开口1402适于与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相连通,该第三导通开口1403适于与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三连通开口203E相连通,该第四导通开口1404 适于与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一出水口100E相连通。换句话说,该滤芯连接器14的该连接件140集成了分别与该阀体11F的该第一开口1101F、该第二开口1102E、该第四开口1104E、该第五开口1105E和该第六开口1109F(或该第一通孔111F、该第二通孔112E、该第四通孔114E、该第五通孔115E和该第六通孔119F)相连通的该第一导通开口1401、该第二导通开口1402、该第三导通开口1403和该第四导通开口1404,从而使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E更易于安装在该控制阀10F和使该过滤装置20E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E、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和该第三连通开口203E便于分别与该阀体11F的该第一开口1101F和该第六开口1109F、该第二开口1102E、该第四开口1104E(或该第一通孔111F和该第六通孔119F、该第二通孔112E、该第四通孔114E)相连通,如附图之图18至图22D所示,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F的该滤芯连接器14的该第一导通管路141F包括一个第一导通管1411F、一个第二导通管1412F和一个第三导通管1413F,其中该第一导通管1411F与该阀体11F的该第一开口1101F相连通,该第二导通管1412F与该阀体11F的该第六开口1109F相连通,该第三导通管1413F与该第一导通开口1401相连通,且该第一导通管1411F和该第二导通管1412F均与该第三导通管1413F相连通,从而允许水流自该第一导通管1411F和该第二导通管1412F流向该第一导通开口1401,或者允许水流自该第一导通开口1401经该第三导通管1413F和该第一导通管1411F流向该第一开口1101F。
附图之图23至图25E所示的是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E的一种可选实施,其中该过滤装置20F包括一个外壳21E、一个一级滤芯22E和一个二级滤芯 23F,其中该外壳21E形成一个第一容纳腔210E,其中该一级滤芯22E和该二级滤芯23F均被设置在该外壳21E的该第一容纳腔210E内,且该外壳21E和该一级滤芯22E形成一个位于两者之间的原水通道2101E,该一级滤芯22E和该二级滤芯23F形成一个位于两者之间的净水通道2201F,该二级滤芯23F具有一个净水出口2301F。如附图之图23至图25E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F的该一级滤芯22E形成一个第二容纳腔220E,该二级滤芯23F被设置在该一级滤芯22E的该第二容纳腔220E内(相应地,该净水通道2201F可以视为是该第二容纳腔220E的一部分)。相应地,由于该二级滤芯23F被设置在该一级滤芯22E的该第二容纳腔220E内,当原水在水压的作用下,自该原水通道2101E流入和被该一级滤芯22E处理后,该一级滤芯22E产生的净化水可在水压的作用下流向该二级滤芯23F和被该二级滤芯23F处理和得到更洁净的二级净化水,二级净化水在水压作用下自该净水出口2301F流出,以被提供。
如附图之图23至图25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F的该二级滤芯23F包括一组超滤膜丝231F和一个集流管233F,其中该超滤膜丝231F和该集流管233F均被设置在该一级滤芯22E的该第二容纳腔220E内,且该超滤膜丝231F被设置围绕该集流管233F,其中该集流管233F具有至少一个集水孔2330F和一个集流通道2331F,其中该集流通道2331F被设置分别与该集水孔2330F和该过滤装置20F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相连通,从而使得该一级滤芯22E产生的净化水可在水压的作用下,通过该净水通道2201F流向该超滤膜丝231F,并通过该超滤膜丝231F之间的间隙流向该集流管233F,和通过该集流管233F的集水孔2330F被收集和经过该集流通道2331F流向该过滤装置20F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可以理解,当该一级滤芯22E产生的净化水经该净水通道2201F和该超滤膜丝231F之间的间隙流向该集流管233F时,该一级滤芯22E产生的净化水对该二级滤芯 23F的该超滤膜丝231F产生一个冲洗作用,从而使该二级滤芯23F的该超滤膜丝231F具有更好的过滤效果和延长该二级滤芯23F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在反冲洗该过滤装置20F的该一级滤芯22E时,原水自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流入,经该集流管233F的该集流通道2331F、该集流管233F的集水孔2330F流入该净水通道2201F,反向冲洗该一级滤芯22E,生成的污水自该原水通道2101E流向该第一连通开口201E。进一步地,该二级滤芯23F的每个超滤膜丝231F形成一个膜丝通道2310F,其中该二级滤芯23F的该超滤膜丝231F的该膜丝通道 2310F均与该二级滤芯23F的该净水出口2301F相连通。
如附图之图23至图25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F进一步包括一个基座24F,其中该二级滤芯23F被设置在该基座24F,且该基座24F形成一个第一水腔2401F和一个第二水腔2402F,其中该基座24F的该第一水腔2401F分别与该二级滤芯23F的该净水出口2301F和该过滤装置20F的该第三连通开口203E相连通,该第二水腔2402F分别与该二级滤芯23F的该集流管233F的该集流通道2331F和该过滤装置20F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相连通。换句话说,该二级滤芯23F的该超滤膜丝231F的该膜丝通道 2310F通过该二级滤芯23F的该净水出口2301F、该基座24F的该第一水腔2401F与该过滤装置20F的该第三连通开口203E相连通,以使该二级滤芯23F产生的二级净化水能够自该第三连通开口203E流出;该二级滤芯23F的该集流管233F的该集流通道2331F通过该基座 24F的该第二水腔2402F与该过滤装置20F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相连通,以使该一级滤芯 22E产生的净化水能够自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流出,可以理解的是,在反冲洗该过滤装置 20F的该一级滤芯22E时,原水自该过滤装置20F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流入该过滤装置 20F,经该基座24F的该第二水腔2402F、该集流管233F的该集流通道2331F和该集水孔2330F 流入该过滤装置20F的该净水通道2201F。相应地,该过滤装置20F的该二级滤芯23F为外压式超滤滤芯。优选地,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和该第三连通开口203E均被设置在该基座24F。更优选地,该集流管233F和该二级滤芯23F分别被水密封地设置在该基座24F,且该第一水腔2401F形成在该二级滤芯23F和该基座24F之间,该第二水腔2402F形成在该集流管233F 和该基座24F之间。可选地,该一级滤芯22E被水密封地设置在该外壳21E,该二级滤芯23F 被水密封地设置在该基座24F。
如附图之图23至图25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F的该基座24F包括一个基底部241E、一个第一间隔部242F和一个第二间隔部243F,其中该第一间隔部242F和该第二间隔部243F均被设置在该基底部241E并自该基底部241E延伸,其中该第一水腔2401F被设置在该第一间隔部242F和该第二间隔部243F之间,该第二间隔部 243F围设形成该第二水腔2402F。更优选地,该第一间隔部242F和该第二间隔部243F均为环形,且该第一间隔部242F被设置在该第二间隔部243F的外侧。相应地,该第二间隔部243F 被设置在该第一水腔2401F和该第二水腔2402F之间,从而将该第一水腔2401F和该第二水腔2402F相隔开。
如附图之图23至图25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F的该净水通道2201F、该集水孔2330F、该集流通道2331F、该基座24F的该第二水腔2402F、该过滤装置20F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形成一个一级净水水路,该二级滤芯23F的该超滤膜丝231F的该膜丝通道2310F、该二级滤芯23F的该净水出口2301F、该基座24F的该第一水腔2401F和该过滤装置20F的该第三连通开口203E形成一个二级净水水路。可以理解,该一级净水水路和该二级净水水路被相互隔开,以防止该一级净水水路和该二级净水水路中的水相混合,换句话说,该一级净水水路和该二级净水水路被相互隔开,以防止该一级滤芯 22E产生的净化水混入该二级滤芯23F产生的净化水。
如附图之图23至图25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F的该二级滤芯23F进一步包括壳体232F,其中该二级滤芯23F的该超滤膜丝231F被设置在该壳体232F内,且该壳体232F具有至少一个进水口2320F,其中该壳体232F的该进水口2320F 连通该壳体232F的内外空间,从而使得当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处于该第一净化状态时,该一级滤芯22E产生的净化水可在水压的作用下通过该壳体232F的该进水口2320F流向该超滤膜丝231F。因此,该二级滤芯23F的该壳体232F的该进水口2320F可被视为该过滤装置 20F的该净水通道2201F的一部分。
如附图之图23至图25E所示,相应地,当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F被用于对原水进行处理时,使用者可通过该控制阀10E控制原水流向该过滤装置20F 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E,原水在水压的作用下流向该过滤装置20F的该原水通道2101E,原水在水压的作用下,经该一级滤芯22E处理后,生成的净化水流向该净水通道2201F,此时,如果该净水通道2201F中的净化水在该控制阀10E的控制下,能够通过该过滤装置20F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自由流动,而该二级滤芯23F产生的净化水无法自由流向该第三连通开口203E,则该一级滤芯22E产生的净化水将在水压的作用下自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流出和被提供。相应地,此时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处于一个第二净化状态,该一级滤芯22E产生的净化水将依次流过该集流管233F的该集水孔2330F、该集流通道2331F、该第二水腔2402F、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并被提供。另一方面,如果该净水通道2201F中的净化水在该控制阀10E的控制下,无法通过该过滤装置20F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自由流动,而该二级滤芯23F产生的净化水可自由流向该第三连通开口203E,则该一级滤芯22E产生的净化水将在水压的作用下,被该二级滤芯23F进一步净化处理,该二级滤芯23F产生的净化水将自该膜丝通道2310F流出,然后经该二级滤芯23F的该净水出口2301F、该第一水腔2401F、该第三连通开口203E流出和被提供。相应地,此时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处于一个第一净化状态。如附图之图23至图25E所示,进一步地,当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E控制原水反冲洗该过滤装置20F的该一级滤芯22E时,使用者可通过该控制阀10E控制原水流向该过滤装置20F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原水在水压的作用下流向该过滤装置20F的该净水通道2201F,此时,在该控制阀10E的控制下,该二级滤芯23F产生的净化水无法自由流向该第三连通开口203E,该净水通道2201F中的原水在水压的作用下,反向冲洗该一级滤芯22E,生成的污水在水压的作用下自该原水通道2101E 流向该过滤装置20F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E,并在该控制阀10E的控制下自该第一连通开口 201E流出。相应地,此时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处于一个反冲洗状态,也就是说,原水通过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该第二水腔2402F、该集流通道2331F和该集水孔2330F 流入该净水通道2201F,反向冲洗该一级滤芯22E,生成的污水自该原水通道2101E流向该第一连通开口201E。如附图之图23至图25E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还具有一个原水供应状态,其中当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处于该原水供应状态时,使用者可通过该控制阀10E控制原水直接流向一个原水出口,以被提供,而不再经过该过滤装置20F和被其净化处理。
附图之图26至图28E所示的是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E的另一种可选实施,其中该过滤装置20G包括一个外壳21E、一个一级滤芯22E和一个二级滤芯23G,其中该外壳21E形成一个第一容纳腔210E,其中该一级滤芯22E和该二级滤芯23G 均被设置在该外壳21E的该第一容纳腔210E内,且该外壳21E和该一级滤芯22E形成一个位于两者之间的原水通道2101E,该一级滤芯22E和该二级滤芯23G形成一个位于两者之间的净水通道2201G,该二级滤芯23G具有一个净水出口2301G。如附图之图26至图28E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G的该一级滤芯22E形成一个第二容纳腔220E,该二级滤芯23G被设置在该一级滤芯22E的该第二容纳腔220E内 (相应地,该净水通道2201G可以视为是该第二容纳腔220E的一部分)。相应地,由于该二级滤芯23G被设置在该一级滤芯22E的该第二容纳腔220E内,当原水在水压的作用下,自该原水通道2101E流入和被该一级滤芯22E处理后,该一级滤芯22E产生的净化水可在水压的作用下流向该二级滤芯23G和被该二级滤芯23G处理和得到更洁净的二级净化水,二级净化水在水压作用下自该净水出口2301G流出,以被提供。
如附图之图26至图28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G的该二级滤芯23G包括一组超滤膜丝231G和一个集流管233G,其中该二级滤芯23G的该超滤膜丝231G和该集流管233G均被设置在该一级滤芯22E的该第二容纳腔220E内,且该超滤膜丝231G被设置围绕该集流管233G,其中每个该超滤膜丝231G形成一个膜丝通道2310G,该集流管233G具有至少一个集水孔2330G和一个集流通道2331G,其中该超滤膜丝231G的该膜丝通道2310G的两端分别与该净水通道2201G和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相连通,该集流通道2331G被设置分别与该集水孔2330G和该二级滤芯23G的该净水出口2301G相连通,从而使得该一级滤芯22E产生的净化水可在水压的作用下,通过该净水通道2201G流向该超滤膜丝231G,并通过该超滤膜丝231G的该膜丝通道2310G流向该过滤装置20G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相应地,该二级滤芯23G的该净水出口2301G形成该集流通道2331G的水出口。可以理解,当该过滤装置20G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被阻塞时,该一级滤芯22E产生的净化水流入该二级滤芯23G的该超滤膜丝231G的该膜丝通道2310G,并在水压的作用下,该二级滤芯23G的该超滤膜丝231G对该一级滤芯22E产生的净化水进一步过滤和产生二级净化水,该二级滤芯23G产生的净化水经该超滤膜丝231G之间的间隙流向该集流管233G,并通过该集流管233G的该集水孔2330G流入该集流管233G的该集流通道2331G,然后从该二级滤芯23G的该净水出口2301G和该第三连通开口203E流出。此外,当该一级滤芯22E 产生的净化水经该二级滤芯23G的该超滤膜丝231G的该膜丝通道2310G流向该过滤装置 20G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时,该一级滤芯22E产生的净化水对该二级滤芯23G的该超滤膜丝231G产生一个冲洗作用,从而能够使该二级滤芯23G的该超滤膜丝231G具有更好的过滤效果和延长该二级滤芯23G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在反冲洗该过滤装置20G的该一级滤芯22E时,原水自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流入,经该二级滤芯23G的该超滤膜丝231G的该膜丝通道2310G流向该净水通道2201G,原水在水压的作用下反向冲洗该一级滤芯22E,生成的污水自该原水通道2101E流向该第一连通开口201E。
如附图之图26至图28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G的该二级滤芯23G的该超滤膜丝231G包括一个第一端2311G、一个第二端2312G和一个延伸在该第一端2311G和该第二端2312G之间的超滤部2313G,其中该二级滤芯23G的该超滤膜丝231G的该第一端2311G被设置朝向该一级滤芯22E,该二级滤芯23G的该超滤膜丝231G 的该第二端2312G被设置朝向该过滤装置20G的基座24G。可以理解,该超滤膜丝231G的该第一端2311G与该净水通道2201G相连通,该超滤膜丝231G的该第二端2312G与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相连通。
如附图之图26至图28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G的该二级滤芯23G进一步包括一个壳体232G、一个第一密封部234G和一个第二密封部235G,其中该壳体232G形成一个净水腔2320G和两个分别与该净水腔2320G相连通的开口2321G,该集流管233G进一步包括一个自该集流通道2331G延伸的开口部2332G,其中该净水出口 2301G被设置在该开口部2332G,其中该第一密封部234G和该第二密封部235G分别密封地设置在该壳体232G的两个开口2321G,该超滤膜丝231G的该第一端2311G密封地设置在该第一密封部234G,该第二端2312G密封地设置在该第二密封部235G,该超滤部2313G被设置在该壳体232G的该净水腔2320G内,该集流管233G的该集水孔2330G和该集流通道 2331G被设置在该净水腔2320G内,该集流管233G的该开口部2332G被设置在该第二密封部235G,从而使得该一级滤芯22E产生的净化水能够自该超滤膜丝231G的该第一端2311G 流入该超滤膜丝231G的该膜丝通道2310G,经该超滤膜丝231G的该超滤部2313G过滤后,生成净化水并流入该净水腔2320G,然后,在水压的作用下,被该集流管233G的该集水孔 2330G收集和经该集流通道2331G、该集流管233G的开口部2332G、该净水出口2301G流向该第三连通开口203E。换句话说,该二级滤芯23G的两个密封部234G、235G分别密封地设置在该壳体232G的两个开口端,该超滤膜丝231G的两端分别密封地设置在该二级滤芯 23G的密封部234G、235G,以使该二级滤芯23G的该壳体232G、该密封部234G、235G围设形成一个容纳该超滤膜丝231G的该超滤部2313G、该集流管233G的该集水孔2330G和该集流通道2331G于其内的该净水腔2320G,从而使得该一级滤芯22E产生的净化水能够自该超滤膜丝231G的该第一端2311G流入该超滤膜丝231G的该膜丝通道2310G,经该超滤膜丝 231G的该超滤部2313G过滤后,生成净化水并流入该净水腔2320G,然后,在水压的作用下,被该集流管233G的该集水孔2330G收集和经该集流通道2331G、该集流管233G的开口部2332G、该净水出口2301G流向该第三连通开口203E。进一步地,在反冲洗该过滤装置 20G的该一级滤芯22E时,原水自该过滤装置20G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流入,自该二级滤芯23G的该超滤膜丝231G的该第二端2312G流入该超滤膜丝231G的该膜丝通道2310G,经该超滤膜丝231G的该第一端2311G流入该净水通道2201G,原水在水压的作用下反向冲洗该一级滤芯22E,生成的污水自该原水通道2101E流向该第一连通开口201E。可以理解,由于该二级滤芯23G的两个密封部234G、235G分别密封地设置在该壳体232G的两个开口端,该超滤膜丝231G的两端分别密封地设置在该二级滤芯23G的密封部234G、235G,该一级滤芯22E的该第二容纳腔220E内的该一级滤芯22E生成的一级净化水无法进入该二级滤芯23G的该净水腔2320G。相应地,该二级滤芯23G的两个密封部234G、235G和该壳体232G 之间相水密封,该超滤膜丝231G和该二级滤芯23G的密封部234G、235G之间相水密封。
如附图之图26至图28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G进一步包括一个基座24G,其中该二级滤芯23G被设置在该基座24G,且该基座24G形成一个第一水腔2401G和一个第二水腔2402G,其中该基座24G的该第一水腔2401G分别与该二级滤芯23G的该净水出口2301G和该过滤装置20G的该第三连通开口203E相连通,该第二水腔2402G分别与该二级滤芯23G的该超滤膜丝231G的该膜丝通道2310G和该过滤装置20G 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相连通。换句话说,该二级滤芯23G的该超滤膜丝231G的该膜丝通道2310G通过该基座24G的该第二水腔2402G与该过滤装置20G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相连通,以使该一级滤芯22E产生的净化水能够自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流出,该二级滤芯23G 的该集流管233G的该集流通道2331G通过该二级滤芯23G的该净水出口2301G、该基座24G 的该第一水腔2401G与该过滤装置20G的该第三连通开口203E相连通,以使该二级滤芯23G 产生的二级净化水能够自该第三连通开口203E流出。可以理解的是,在反冲洗该过滤装置 20G的该一级滤芯22E时,原水自该过滤装置20G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流入,经该基座 24G的该第二水腔2402G、该二级滤芯23G的该超滤膜丝231G的该第二端2312G流入该膜丝通道2310G,经该超滤膜丝231G的该第一端2311G流入该净水通道2201G,原水在水压的作用下反向冲洗该一级滤芯22E,生成的污水自该原水通道2101E流向该第一连通开口 201E。相应地,该二级滤芯23G为内压式滤芯。优选地,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和该第三连通开口203E均被设置在该基座24G。更优选地,该集流管233G和该二级滤芯23G分别被水密封地设置在该基座24G,且该第二水腔2402G形成在该二级滤芯23G和该基座24G之间,该第一水腔2401G形成在该集流管233G和该基座24G之间。
如附图之图26至图28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G的该基座24G包括一个基底部241E、一个第一间隔部242G和一个第二间隔部243G,其中该第一间隔部242G和该第二间隔部243G均被设置在该基底部241E并自该基底部241E延伸,其中该第二水腔2402G被设置在该第一间隔部242G和该第二间隔部243G之间,该第一间隔部242G围设形成该第一水腔2401G。更优选地,该第一间隔部242G和该第二间隔部243G 均为环形,且该第二间隔部243G被设置在该第一间隔部242G的外侧。相应地,该第一间隔部242G被设置在该第一水腔2401G和该第二水腔2402G之间,从而将该第一水腔2401G和该第二水腔2402G相隔开。
如附图之图26至图28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G的该净水通道2201G、该膜丝通道2310G、该基座24G的该第二水腔2402G、该过滤装置20G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形成一个一级净水水路,该二级滤芯23G的该集水孔2330G、该集流通道2331G、该二级滤芯23G的该净水出口2301G、该基座24G的该第一水腔2401G和该过滤装置20G的该第三连通开口203E形成一个二级净水水路。可以理解,该一级净水水路和该二级净水水路被相互隔开,以防止该一级净水水路和该二级净水水路中的水相混合,换句话说,该一级净水水路和该二级净水水路被相互隔开,以防止该一级滤芯22E产生的净化水混入该二级滤芯23G产生的净化水。
如附图之图26至图28E所示,相应地,当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G被用于对原水进行处理时,使用者可通过该控制阀10E控制原水流向该过滤装置 20G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E,原水在水压的作用下流向该过滤装置20G的该原水通道2101E,原水在水压的作用下,经该一级滤芯22E处理后,生成的净化水流向该净水通道2201G,此时,如果该净水通道2201G中的净化水在该控制阀10E的控制下,能够通过该过滤装置20G 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自由流动,而该二级滤芯23G产生的净化水无法自由流向该第三连通开口203E,则该一级滤芯22E产生的净化水将在水压的作用下自该超滤膜丝231G的该第一端2311G流入,自该超滤膜丝231G的该第二端2312G流出,随后自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 流出和被提供。相应地,此时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处于一个第二净化状态,该一级滤芯22E产生的净化水将依次流过该净水通道2201G、该超滤膜丝231G的该膜丝通道2310G、该第二水腔2402G、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并被提供。另一方面,如果该净水通道2201G中的净化水在该控制阀10E的控制下,无法通过该过滤装置20G的该第二连通开口 202E自由流动,而该二级滤芯23G产生的净化水可自由流向该第三连通开口203E,则该一级滤芯22E产生的净化水将在水压的作用下,自该超滤膜丝231G的该第一端2311G流入,并经该超滤膜丝231G的超滤处理后,经该集流管233G的该集水孔2330G和该集流通道2331G被收集,随后经该二级滤芯23G的该净水出口2301G、该第一水腔2401G、该第三连通开口203E流出和被提供。相应地,此时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处于一个第一净化状态。如附图之图26至图28E所示,进一步地,当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E控制原水反冲洗该过滤装置20G的该一级滤芯22E时,使用者可通过该控制阀10E控制原水流向该过滤装置20G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E,经该第二水腔2402G、该超滤膜丝231G的该膜丝通道2310G流入该净水通道2201G,此时,在该控制阀10E的控制下,该二级滤芯23G产生的净化水无法自由流向该第三连通开口203E,该净水通道2201G中的原水在水压的作用下,反向冲洗该一级滤芯22E,生成的污水在水压的作用下自该原水通道 2101E流向该过滤装置20G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E,并在该控制阀10E的控制下自该第一连通开口201E流出。相应地,此时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处于一个反冲洗状态。
如附图之图26至图28E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还具有一个原水供应状态,其中当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处于该原水供应状态时,使用者可通过该控制阀10E控制原水直接流向一个原水出口,以被提供,而不再经过该过滤装置20G和被其净化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现有绝大多数龙头净水器,甚至可能是所有现有实际应用的龙头净水器,均无法实现除对原水进行净化处理(如过滤或超滤)和原水供应之外的功能,例如,难以控制实现对龙头净水器的一级滤芯22E的反向冲洗和使用一级滤芯22E的净化水对二级滤芯 23E进行冲洗。这跟现有龙头净水器采用的控制阀的结构有关。由于龙头净水器体积较小,应用场合往往也受到限制,因此,现有绝大多数龙头净水器的控制阀结构简单,无法控制实现对原水进行净化处理(如过滤或超滤)和原水供应之外的复杂功能。而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控制阀10E经过有目的性的设计,其特殊结构可控制实现对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一级滤芯22E反向冲洗和使用一级滤芯22E的净化水对二级滤芯23E进行冲洗。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文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和/或第六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不同部件(或元件)的命名和使本实用新型的不同部件、元件和结构之间产生区分,其本身不具有次序或数目多少的含义。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76)
1.一种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过滤装置,其中该过滤装置形成一个第一连通开口、一个第二连通开口和一个第三连通开口;和
一个控制阀,其中该控制阀包括一个阀体和一个阀芯,其中该阀体形成一个阀腔、一个第一开口、一个第二开口、一个第三开口、一个第四开口、一个第五开口和一个原水进口,其中该阀芯被可转动地设置在该阀腔,其中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适于与该过滤装置的该第一连通开口相连通,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适于与该过滤装置的该第二连通开口相连通,该阀体的该第四开口适于与该过滤装置的该第三连通开口相连通,该阀体的该原水进口适于与原水水源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当该控制阀处于一第一净化工作位时,该控制阀的该阀芯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和该原水进口相连通的第一连通通道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四开口和该第五开口相连通的第二连通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当该控制阀处于一个第二净化工作位时,该控制阀的该阀芯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和该原水进口相连通的第三连通通道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和该第三开口相连通的第四连通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阀的该阀体进一步形成一个排污开口,其中当该控制阀处于一反冲洗工作位时,该控制阀的该阀芯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和该原水进口相连通的第五连通通道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和该排污开口相连通的第六连通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阀的该阀体进一步具有一个原水出口,其中当该控制阀处于一原水供应工作位时,该控制阀的该阀芯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原水出口和该原水进口相连通的原水供应连通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阀的该阀体进一步具有一个原水出口,其中当该控制阀处于一原水供应工作位时,该控制阀的该阀芯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原水出口和该原水进口相连通的原水供应连通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阀的该阀芯形成一个导通腔、一个第一通道和一个第二通道,其中该导通腔分别与该阀体的该原水进口和该第一通道相连通,其中当该控制阀处于该第一净化工作位时,该导通腔和该第一通道形成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和该原水进口相连通的该第一连通通道,该第二通道形成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四开口和该第五开口相连通的该第二连通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当该控制阀处于一第二净化工作位时,该导通腔和该第一通道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和该原水进口相连通的第三连通通道,该第二通道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和该第三开口相连通的第四连通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阀的该阀体进一步形成一个排污开口,其中当该控制阀处于一反冲洗工作位时,该导通腔和该第一通道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和该原水进口相连通的第五连通通道,该第二通道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和该排污开口相连通的第六连通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阀的该阀体进一步具有一个原水出口,当该控制阀处于一原水供应工作位时,该导通腔和该第一通道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原水出口和该原水进口相连通的原水供应连通通道。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阀的该阀体进一步具有一个原水出口,当该控制阀处于一原水供应工作位时,该导通腔和该第一通道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原水出口和该原水进口相连通的原水供应连通通道。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阀的该阀体进一步具有一个原水出口,该控制阀的该阀体进一步形成一个第一通孔、一个第二通孔、一个第三通孔、一个第四通孔、一个第五通孔、一个原水通孔和一个进水通孔,其中该第一通孔分别与该第一开口和该第一连通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孔分别与该第二开口和该第二连通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孔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孔分别与该第四开口和该第三连通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孔与该第五开口相连通,该原水通孔与该原水出口相连通,该进水通孔分别与该原水进口和原水水源相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阀的该阀体进一步具有一个原水出口,该控制阀的该阀体进一步形成一个第一通孔、一个第二通孔、一个第三通孔、一个第四通孔、一个第五通孔、一个原水通孔、一个进水通孔和一个排污通孔,其中该第一通孔分别与该第一开口和该第一连通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孔分别与该第二开口和该第二连通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孔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孔分别与该第四开口和该第三连通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孔与该第五开口相连通,该原水通孔与该原水出口相连通,该进水通孔分别与该原水进口和原水水源相连通,该排污通孔与该排污开口相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开口、该第二开口、该第三开口、该第四开口、该第五开口和该原水进口均设置在该控制阀的该阀体的内壁,且该第一开口为沿该控制阀的该阀体的该内壁延伸的开口槽,从而使得当该控制阀处于该第一净化工作位和该第二净化工作位时,该第一连通通道和该第三连通通道均能够与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相连通。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开口、该第二开口、该第三开口、该第四开口、该第五开口、该原水出口、该排污开口和该原水进口均设置在该控制阀的该阀体的内壁,其中该第一开口为自该第一通孔沿该控制阀的该阀体的该内壁延伸的开口槽,从而使得当该控制阀处于该第一净化工作位和该第二净化工作位时,该第一连通通道和该第三连通通道均能够与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相连通。
16.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通道为设置在该控制阀的该阀芯的通孔,该第二通道为设置在该控制阀的该阀芯的外侧壁的开口槽,该导通腔被设置沿该控制阀的该阀芯横向延伸,其中该导通腔的一端与该第一通道连通,该导通腔的另一端与该原水进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导通腔和该第一通道均不连通。
1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当该控制阀被控制处于该第一净化工作位时,该第二开口和该第三开口分别被该阀芯堵塞。
1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当该控制阀被控制处于该第二净化工作位时,该第四开口和该第五开口分别被该阀芯堵塞。
19.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当该控制阀被控制处于该反冲洗工作位时,该第三开口、该第四开口和该第五开口分别被该阀芯堵塞。
20.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当该控制阀被控制处于该原水供应工作位时,该第一开口、该第二开口、该第三开口、该第四开口、该第五开口和该排污开口被该阀芯堵塞。
21.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开口和该第三开口相邻,该第四开口和该第五开口相邻。
22.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开口和该第三开口相邻,该第四开口和该第五开口相邻,该第一开口和该排污开口相邻。
23.根据权利要求1-22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阀体包括一个主体部、一个密封部和一个开口部,其中该主体部被设置在该密封部和该开口部之间,且该主体部、该密封部和该开口部围设成该阀腔,该开口部形成该阀腔的阀腔开口。
24.根据权利要求5、10、13、15、20或22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阀进一步包括一组密封件,该阀体具有一组密封槽,其中该密封槽均被设置在该阀体的内壁和分别围绕该第一开口、该第二开口、该第三开口、该第四开口、该第五开口、该原水出口和该排污开口,该密封件被设置适于啮合在该密封槽。
25.根据权利要求1-22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过滤装置包括一个外壳、一个一级滤芯和一个二级滤芯,其中该外壳形成一个第一容纳腔,其中该一级滤芯和该二级滤芯均被设置在该外壳的该第一容纳腔内,且该外壳和该一级滤芯形成一个位于两者之间的原水通道,该一级滤芯和该二级滤芯形成一个位于两者之间的净水通道,该二级滤芯具有一个净水出口,其中该原水通道与该过滤装置的该第一连通开口相连通,该净水通道与该过滤装置的该第二连通开口相连通,该净水出口与该过滤装置的该第三连通开口相连通。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一级滤芯形成一个第二容纳腔,该二级滤芯被设置在该一级滤芯的该第二容纳腔内。
27.根据权利要求1-22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阀进一步包括一个滤芯连接器,其中该滤芯连接器包括一个连接件、一个第一导通管路、一个第二导通管路和一个第三导通管路,其中该连接件形成一个第一导通开口、一个第二导通开口和一个第三导通开口,其中该第一导通管路分别与该第一开口和该第一导通开口相连通,该第二导通管路分别与该第二开口和该第二导通开口相连通,该第三导通管路分别与该第四开口和该第三导通开口相连通,且该第一导通开口适于与该第一连通开口相连通,该第二导通开口适于与该第二连通开口相连通,该第三导通开口适于与该第三连通开口相连通。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滤芯连接器进一步包括一个第四导通管路,该连接件进一步形成一个第四导通开口,其中该第四导通管路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五开口和该第四导通开口相连通,该第四导通开口适于与该过滤装置的一个第一出水口相连通。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连接件进一步形成一个第一流体通道、一个第二流体通道和一个第三流体通道,其中该第一流体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导通开口和该第一导通管路相连通,该第二流体通道分别与该第二导通开口和该第二导通管路相连通,该第三流体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导通开口和该第三导通管路相连通。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连接件进一步形成一个第一流体通道、一个第二流体通道、一个第三流体通道和一个第四流体通道,其中该第一流体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导通开口和该第一导通管路相连通,该第二流体通道分别与该第二导通开口和该第二导通管路相连通,该第三流体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导通开口和该第三导通管路相连通,该第四流体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导通开口和该第四导通管路相连通。
31.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阀体包括一个主体部、一个密封部和一个开口部,其中该主体部被设置在该密封部和该开口部之间,且该主体部、该密封部和该开口部围设成该阀腔,该开口部形成该阀腔的阀腔开口,其中该阀体形成一个第一侧和一个第二侧,其中该阀体的该密封部形成该阀体的该第一侧,该阀体的该开口部形成该阀体的该第二侧,其中该连接件被设置在该阀体的该第一侧。
32.根据权利要求7-22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阀芯包括一个操作端和一个自该操作端延伸的控制端,其中该阀芯的该控制端适于被设置在该阀体形成的该阀腔,且该阀芯的该控制端形成该第一通道和该第二通道,其中该第一通道与该导通腔相连通,且该第一通道具有至少一个朝向该阀体的内壁的通道开口,该第二通道具有至少一个朝向该阀体的内壁的通道开口。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阀进一步包括一个定位组件,其中该定位组件具有一个限位元件和一个被设置在该限位元件的复位元件,一组被设置在该阀体的内壁的限位槽和一个被设置在该操作端的操作室,其中该限位元件和该复位元件均被设置在该操作室内,且该复位元件被设置在该限位元件和该操作端之间。
34.根据权利要求5、10、13、15、20或22所述的龙头净水器,该第一开口和该排污开口、该原水出口、该第四开口和该第五开口、该第二开口和该第三开口被以此顺序逆时针设置在该阀体的内壁。
35.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个刷子,其中该刷子包括一个刷体,其中该刷体被可转动地设置在该外壳和该一级滤芯之间。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刷体包括一个毛架和一组刷毛,其中该刷子的该刷体的该刷毛被设置在该毛架,且该刷毛被设置朝向该一级滤芯。
3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过滤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个基座,该基座进一步包括一个基底部、一个导通部和一个供水部,其中该供水部被设置自该基座的该基底部延伸,其中该导通部形成一个净水供应通道,该供水部形成一个第一出水口,其中该净水供应通道与该第一出水口相连通,该净水供应通道与该第五开口相连通。
3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阀的该阀体进一步形成一个第六开口,该第六开口适于与该过滤装置的该第一连通开口相连通。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当该控制阀处于一第一净化工作位时,该控制阀的该阀芯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六开口和该原水进口相连通的第一连通通道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四开口和该第五开口相连通的第二连通通道。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当该控制阀处于一个第二净化工作位时,该控制阀的该阀芯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和该原水进口相连通的第三连通通道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和该第三开口相连通的第四连通通道。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阀的该阀体进一步形成一个排污开口,其中当该控制阀处于一反冲洗工作位时,该控制阀的该阀芯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和该原水进口相连通的第五连通通道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和该排污开口相连通的第六连通通道。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阀的该阀体进一步具有一个原水出口,其中当该控制阀处于一原水供应工作位时,该控制阀的该阀芯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原水出口和该原水进口相连通的原水供应连通通道。
43.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阀的该阀体进一步具有一个原水出口,其中当该控制阀处于一原水供应工作位时,该控制阀的该阀芯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原水出口和该原水进口相连通的原水供应连通通道。
44.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阀的该阀芯形成一个导通腔、一个第一通道和一个第二通道,其中该导通腔分别与该阀体的该原水进口和该第一通道相连通,其中当该控制阀处于该第一净化工作位时,该导通腔和该第一通道形成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六开口和该原水进口相连通的该第一连通通道,该第二通道形成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四开口和该第五开口相连通的该第二连通通道。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当该控制阀处于一第二净化工作位时,该导通腔和该第一通道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和该原水进口相连通的第三连通通道,该第二通道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和该第三开口相连通的第四连通通道。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阀的该阀体进一步形成一个排污开口,其中当该控制阀处于一反冲洗工作位时,该导通腔和该第一通道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和该原水进口相连通的第五连通通道,该第二通道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和该排污开口相连通的第六连通通道。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阀的该阀体进一步具有一个原水出口,当该控制阀处于一原水供应工作位时,该导通腔和该第一通道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原水出口和该原水进口相连通的原水供应连通通道。
48.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阀的该阀体进一步具有一个原水出口,当该控制阀处于一原水供应工作位时,该导通腔和该第一通道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原水出口和该原水进口相连通的原水供应连通通道。
49.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阀的该阀体进一步具有一个原水出口,该控制阀的该阀体进一步形成一个第一通孔、一个第二通孔、一个第三通孔、一个第四通孔、一个第五通孔、一个第六通孔、一个原水通孔和一个进水通孔,其中该第一通孔分别与该第一开口和该第一连通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孔分别与该第二开口和该第二连通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孔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孔分别与该第四开口和该第三连通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孔与该第五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孔分别与该第六开口和该第一连通开口相连通,该原水通孔与该原水出口相连通,该进水通孔分别与该原水进口和原水水源相连通。
50.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阀的该阀体进一步具有一个原水出口,该控制阀的该阀体进一步形成一个第一通孔、一个第二通孔、一个第三通孔、一个第四通孔、一个第五通孔、一个第六通孔、一个原水通孔、一个进水通孔和一个排污通孔,其中该第一通孔分别与该第一开口和该第一连通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孔分别与该第二开口和该第二连通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孔与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四通孔分别与该第四开口和该第三连通开口相连通,该第五通孔与该第五开口相连通,该第六通孔分别与该第六开口和该第一连通开口相连通,该原水通孔与该原水出口相连通,该进水通孔分别与该原水进口和原水水源相连通,该排污通孔与该排污开口相连通。
51.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开口、该第二开口、该第三开口、该第四开口、该第五开口、该第六开口和该原水进口均设置在该控制阀的该阀体的内壁。
52.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开口、该第二开口、该第三开口、该第四开口、该第五开口、该第六开口、该原水出口、该排污开口和该原水进口均设置在该控制阀的该阀体的内壁。
53.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通道为设置在该控制阀的该阀芯的通孔,该第二通道为设置在该控制阀的该阀芯的外侧壁的开口槽,其中该导通腔被设置沿该控制阀的该阀芯横向延伸,其中该导通腔的一端与该第一通道连通,该导通腔的另一端与该原水进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导通腔和该第一通道均不连通。
54.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当该控制阀被控制处于该第一净化工作位时,该第一开口、该第二开口和该第三开口分别被该阀芯堵塞。
55.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当该控制阀被控制处于该第二净化工作位时,该第四开口、该第五开口和该第六开口分别被该阀芯堵塞。
56.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当该控制阀被控制处于该反冲洗工作位时,该第三开口、该第四开口、该第五开口和该第六开口分别被该阀芯堵塞。
57.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当该控制阀被控制处于该原水供应工作位时,该第一开口、该第二开口、该第三开口、该第四开口、该第五开口、该第六开口和该排污开口被该阀芯堵塞。
58.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开口和该第三开口相邻,该第四开口和该第五开口相邻。
59.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开口和该第三开口相邻,该第四开口和该第五开口相邻,该第一开口和该排污开口相邻。
60.根据权利要求38-5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阀体包括一个主体部、一个密封部和一个开口部,其中该主体部被设置在该密封部和该开口部之间,且该主体部、该密封部和该开口部围设成该阀腔,该开口部形成该阀腔的阀腔开口。
61.根据权利要求42、47、50、52、57或59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阀进一步包括一组密封件,该阀体具有一组密封槽,其中该密封槽均被设置在该阀体的内壁和分别围绕该第一开口、该第二开口、该第三开口、该第四开口、该第五开口、该第六开口、该原水出口和该排污开口,该密封件被设置适于啮合在该密封槽。
62.根据权利要求38-5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过滤装置包括一个外壳、一个一级滤芯和一个二级滤芯,其中该外壳形成一个第一容纳腔,其中该一级滤芯和该二级滤芯均被设置在该外壳的该第一容纳腔内,且该外壳和该一级滤芯形成一个位于两者之间的原水通道,该一级滤芯和该二级滤芯形成一个位于两者之间的净水通道,该二级滤芯具有一个净水出口,其中该原水通道与该过滤装置的该第一连通开口相连通,该净水通道与该过滤装置的该第二连通开口相连通,该净水出口与该过滤装置的该第三连通开口相连通。
63.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一级滤芯形成一个第二容纳腔,该二级滤芯被设置在该一级滤芯的该第二容纳腔内。
64.根据权利要求38-5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阀进一步包括一个滤芯连接器,其中该滤芯连接器包括一个连接件、一个第一导通管路、一个第二导通管路和一个第三导通管路,其中该连接件形成一个第一导通开口、一个第二导通开口和一个第三导通开口,其中该第一导通管路分别与该第一开口、该第六开口和该第一导通开口相连通,该第二导通管路分别与该第二开口和该第二导通开口相连通,该第三导通管路分别与该第四开口和该第三导通开口相连通,且该第一导通开口适于与该第一连通开口相连通,该第二导通开口适于与该第二连通开口相连通,该第三导通开口适于与该第三连通开口相连通。
65.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滤芯连接器进一步包括一个第四导通管路,该连接件进一步形成一个第四导通开口,其中该第四导通管路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五开口和该第四导通开口相连通,该第四导通开口适于与该过滤装置的一个第一出水口相连通。
66.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连接件进一步形成一个第一流体通道、一个第二流体通道和一个第三流体通道,其中该第一流体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导通开口和该第一导通管路相连通,该第二流体通道分别与该第二导通开口和该第二导通管路相连通,该第三流体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导通开口和该第三导通管路相连通。
67.根据权利要求65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连接件进一步形成一个第一流体通道、一个第二流体通道、一个第三流体通道和一个第四流体通道,其中该第一流体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导通开口和该第一导通管路相连通,该第二流体通道分别与该第二导通开口和该第二导通管路相连通,该第三流体通道分别与该第三导通开口和该第三导通管路相连通,该第四流体通道分别与该第四导通开口和该第四导通管路相连通。
68.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阀体包括一个主体部、一个密封部和一个开口部,其中该主体部被设置在该密封部和该开口部之间,且该主体部、该密封部和该开口部围设成该阀腔,该开口部形成该阀腔的阀腔开口,其中该阀体形成一个第一侧和一个第二侧,其中该阀体的该密封部形成该阀体的该第一侧,该阀体的该开口部形成该阀体的该第二侧,其中该连接件被设置在该阀体的该第一侧。
69.根据权利要求44-5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阀芯包括一个操作端和一个自该操作端延伸的控制端,其中该阀芯的该控制端适于被设置在该阀体形成的该阀腔,且该阀芯的该控制端形成该第一通道和该第二通道,其中该第一通道与该导通腔相连通,且该第一通道具有至少一个朝向该阀体的内壁的通道开口,该第二通道具有至少一个朝向该阀体的内壁的通道开口。
70.根据权利要求69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阀进一步包括一个定位组件,其中该定位组件具有一个限位元件和一个被设置在该限位元件的复位元件,一组被设置在该阀体的内壁的限位槽和一个被设置在该操作端的操作室,其中该限位元件和该复位元件均被设置在该操作室内,且该复位元件被设置在该限位元件和该操作端之间。
71.根据权利要求42、47、50、52、57或59所述的龙头净水器,该第六开口、该第一开口和该排污开口、该原水出口、该第四开口和该第五开口、该第二开口和该第三开口被以此顺序逆时针设置在该阀体的内壁。
72.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个刷子,其中该刷子包括一个刷体,其中该刷体被可转动地设置在该外壳和该一级滤芯之间。
73.根据权利要求72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刷体包括一个毛架和一组刷毛,其中该刷子的该刷体的该刷毛被设置在该毛架,且该刷毛被设置朝向该一级滤芯。
74.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过滤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个基座,该基座进一步包括一个基底部、一个导通部和一个供水部,其中该供水部被设置自该基座的该基底部延伸,其中该导通部形成一个净水供应通道,该供水部形成一个第一出水口,其中该净水供应通道与该第一出水口相连通,该净水供应通道与该第五开口相连通。
75.根据权利要求1-22、38-5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阀芯为圆柱形,且该阀芯被设置能够绕其中心轴转动。
76.根据权利要求7-22、44-5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导通腔形成一个腔主体、一个环形槽和至少一个导通通孔,其中该环形槽与该原水进口相连通,该导通通孔分别与该腔主体和该环形槽相连通,其中该环形槽被设置在该阀芯的外侧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6511427 | 2019-07-18 | ||
CN201910651142 | 2019-07-18 | ||
CN202020488883 | 2020-04-03 | ||
CN2020204888836 | 2020-04-03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233101U true CN214233101U (zh) | 2021-09-21 |
Family
ID=7771436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461983.6U Active CN214233101U (zh) | 2019-07-18 | 2020-07-17 | 龙头净水器 |
CN202021437195.3U Active CN214233100U (zh) | 2019-07-18 | 2020-07-18 | 龙头净水器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437195.3U Active CN214233100U (zh) | 2019-07-18 | 2020-07-18 | 龙头净水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2) | CN21423310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041003A1 (zh) * | 2021-09-16 | 2023-03-23 |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流体控制组件和热管理系统 |
-
2020
- 2020-07-17 CN CN202021461983.6U patent/CN214233101U/zh active Active
- 2020-07-18 CN CN202021437195.3U patent/CN21423310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041003A1 (zh) * | 2021-09-16 | 2023-03-23 |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流体控制组件和热管理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233100U (zh) | 2021-09-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770103U (zh) | 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 | |
WO2021008504A1 (zh) | 龙头净水器及用于龙头净水器的控制阀 | |
CN101143303B (zh) | 一种家用全自动双膜自冲洗净水装置 | |
CN214233101U (zh) | 龙头净水器 | |
WO2021008509A1 (zh) | 净水器及用于净水器的控制阀 | |
CN101254374A (zh) | 净水过滤阀 | |
CN201496600U (zh) | 一种水龙头 | |
CN213433319U (zh) | 龙头净水器 | |
US20240033664A1 (en) | Faucet water purifier and filtering device for faucet water purifier | |
CN212504295U (zh) | 一种新型超滤净水机 | |
CN217041641U (zh) | 龙头净水器 | |
CN203628115U (zh) | 一种滤水分水器 | |
CN201157723Y (zh) | 净水过滤阀 | |
CN215161475U (zh) | 用于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 | |
CN101649915A (zh) | 一种水龙头 | |
CN101480547A (zh) | 多功能水处理过滤系统 | |
CN215559048U (zh) | 龙头净水器及用于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 | |
CN113149246A (zh) | 用于多功能水处理系统的水路控制器和水路控制装置 | |
JP2518110B2 (ja) | 浄水器 | |
CN112546694B (zh) | 一种微型水过滤器 | |
CN218951078U (zh) | 一种用于净水龙头的复合滤芯 | |
CN216320315U (zh) | 一种龙头净水器的过滤器及龙头净水器 | |
JP3032805U (ja) | アンダーシンク型浄水器用水栓 | |
CN201908005U (zh) | 一种分质供水中央净水机 | |
CN110550790A (zh) | 一种矿区可更换净水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