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91003U - 一种外浮顶储罐内壁作业悬挂移动小车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外浮顶储罐内壁作业悬挂移动小车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191003U CN214191003U CN202022429337.8U CN202022429337U CN214191003U CN 214191003 U CN214191003 U CN 214191003U CN 202022429337 U CN202022429337 U CN 202022429337U CN 214191003 U CN214191003 U CN 21419100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ll
- connecting ring
- supporting platform
- storage tank
- p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iron(III)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Fe]O[Fe]=O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1503 Joint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36 corrosion preven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98 poli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浮顶储罐内壁作业悬挂移动小车装置,其包括分别位于罐壁内外两侧的小车框架和挂梯,小车框架顶部和挂梯顶部之间固定有连接平台,连接平台的下方设有用于在罐壁上端面周向上滑动的上滑轮组,小车框架靠近罐壁的一侧设有在罐壁内侧周向上行走的下滑轮组,小车框架包括四个水平的第一横杆和四个竖向设置的第一立杆,四个第一横杆组成矩形结构,四个第一立杆的下端分别固定在四个第一横杆组成的矩形的每个顶点处,四个第一横杆上设有第一支撑平台,相邻的两个第一立杆之间固定连接有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一护栏。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挂在罐壁上,作业人员从罐壁外侧操作平台上通过挂梯进入连接平台后再进入小车框架内进行作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浮顶储罐内壁作业悬挂移动小车装置,适用于立式圆筒形外浮顶钢制焊接储罐的打磨、除锈、检修等作业,属于钢制焊接储罐施工领域。
背景技术
立式圆筒形外浮顶钢制焊接储罐施工领域,储罐壁板为逐圈安装,以直径为80米的10万立方罐外浮顶储罐为例,共计10圈壁板,每一圈壁板由20张矩形钢板围成,每张壁板之间通过组对焊接进行连接,壁板左右连接的焊缝为纵向焊缝,壁板上下连接的焊缝为环向焊缝,整台储罐共计180道纵向焊缝和9道环向焊缝,总焊接延长米约为2658米。每道焊缝在组对时需要调整焊缝间隙,焊接完成后均需要将罐壁内侧焊缝表面打磨平滑,对局部有质量问题的焊缝需要进行返修处理,焊接验收合格后又需要进行焊缝除锈防腐等工作。以往传统作业方式为罐内部搭设固定脚手架作业平台,此种方式大大提高了施工成本,且脚手架搭设完成后,由于局部脚手架杆会挡住焊缝,需做临时拆除和加固,劳动效率低,在拆除和安装过程中,更易发生脚手架坍塌风险。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够简便快捷,成本低,作业风险低,使用灵活,且劳动效率高的储罐内壁作业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浮顶储罐内壁作业悬挂移动小车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在管内搭设脚手架作业平台带来的施工成本高、操作难度大、存在安全风险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外浮顶储罐内壁作业悬挂移动小车装置,其包括分别位于罐壁内外两侧的小车框架和挂梯,小车框架顶部和挂梯顶部之间固定有连接平台,连接平台的下方设有用于在罐壁上端面周向上滑动的上滑轮组,小车框架靠近罐壁的一侧设有在罐壁内侧周向上行走的下滑轮组,小车框架包括四个水平的第一横杆和四个竖向设置的第一立杆,四个第一横杆组成矩形结构,四个第一立杆的下端分别固定在四个第一横杆组成的矩形的每个顶点处,四个第一横杆上设有第一支撑平台,相邻的两个第一立杆之间固定连接有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一护栏。
所述第一支撑平台与四个第一横杆可拆卸连接或者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平台的一侧通过连接环连接在其中一个第一横杆上,第一支撑平台的其余三侧分别搭接在其余三个第一横杆上,第一支撑平台的一侧设有连接环穿孔,第一横杆上设有两个连接环穿孔,第一横杆上的两个连接环穿孔的中心连线与所在第一横杆的延长线垂直,连接环的一侧穿过第一支撑平台的连接环穿孔,同时连接环的两侧分别穿过第一横杆的两个连接环穿孔。
所述小车框架下方还连接有加长框架,加长框架靠近罐壁的一侧设有在罐壁内侧周向上行走的第二滑轮组,加长框架包括四个水平的第二横杆和四个水平的第二立杆,四个第二横杆组成矩形结构,四个第二立杆的下端分别固定在四个第二横杆组成的矩形的每个顶点处,四个第二立杆的上端分别固定在四个第二横杆组成的矩形的每个顶点处,相邻的两个第二立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护栏,四个第二横杆上设有第二支撑平台。
所述第二支撑平台的一侧通过连接环连接在其中一个第二横杆上,第二支撑平台的其余三侧分别搭接在其余三个第二横杆上,第二支撑平台的一侧设有连接环穿孔,第二横杆上设有两个连接环穿孔,第二横杆上的两个连接环穿孔的中心连线与所在第二横杆的延长线垂直,连接环的一侧穿过第二支撑平台的连接环穿孔,同时连接环的两侧分别穿过第二横杆的两个连接环穿孔。
所述第一支撑平台和第二支撑平台均为矩形钢板,矩形钢板上表面上具有菱形防滑纹路。
所述第一护栏和第二护栏均为圆钢。
所述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以及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均为角钢,第一立杆、第一横杆和第一护栏组成的小车框架焊接而成,第二立杆、第二横杆和第二护栏组成的加长框架焊接而成。
所述上滑轮组采用表面带有凹槽的滑轮,所述下滑轮组和第二滑轮组均采用横向行走的滑轮,下滑轮组与第一支撑平台平齐,第二滑轮组与第二支撑平台平齐。
所述挂梯与连接平台采用焊接形式固定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小车装置使用时挂在罐壁上,小车框架和挂梯分别位于罐壁内外两侧,作业人员从罐壁外侧操作平台上通过挂梯进入连接平台后再进入小车框架内,操作人员在小车框架内对储罐内壁进行环向焊缝和纵向焊缝的组对、打磨、除锈、防腐、无损检测、返修等作业。当需要对储罐内壁不同位置进行作业时,人站立在第一支撑平台上,用手轻轻推罐壁内侧壁板,使小车框架缓慢向左右移动。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人工边进行作业边移动,操作简便,容易控制,并且能移动灵活,保证了储罐施工的流水线作业,缩短了施工工期,且无需内部脚手架搭设,减少了材料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劳动效率大大提高,成本和安全风险大大降低。
优选的,随着储罐壁板安装的不断升高,作业位置深度增加,可将加长框架焊接到小车框架底部,形成加长型悬挂可移动小车,可以根据作业的高度,选用一组或多组加长框架。第一支撑平台与四个第一横杆可拆卸连接或者活动连接,便于人员由小车框架进入到加长框架内。
优选的,上滑轮组采用表面带有凹槽的滑轮,便于滑轮卡进入储罐罐壁上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外浮顶储罐内壁作业悬挂可移动小车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移动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第一支撑平台和第一横杆连接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下滑轮组件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2中上滑轮组件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2中挂梯在储罐外侧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加长框架的示意图。
图中:1-小车框架,11-第一横杆,12-第一立杆,13-第一支撑平台,14-第一护栏,2-挂梯,3-连接平台,4-上滑轮组,5-下滑轮组,6-加长框架,61-第二横杆,62-第二立杆,63-第二支撑平台,64-第二护栏,7-第二滑轮组,81-连接环,82-连接环穿孔,9-罐壁,10-罐壁外操作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外浮顶储罐内壁作业悬挂可移动小车装置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外浮顶储罐内壁作业悬挂可移动小车装置包括分别位于罐壁内外两侧的小车框架1和挂梯2,小车框架1顶部和挂梯2顶部之间固定有连接平台3,所述挂梯2与连接平台3采用焊接形式固定连接在一起,挂梯2的下端位于罐壁外操作平台10的上方。连接平台3的下方设有用于在罐壁9上端面周向上滑动的上滑轮组4,小车框架1靠近罐壁9的一侧设有在罐壁9内侧周向上行走的下滑轮组5,小车框架1包括四个水平的第一横杆11和四个竖向设置的第一立杆12,四个第一横杆11组成矩形结构,四个第一立杆12的下端分别固定在四个第一横杆11组成的矩形的每个顶点处,四个第一横杆11上设有第一支撑平台13,相邻的两个第一立杆12之间固定连接有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一护栏14。
本实施例中,小车框架1下方还连接有加长框架6,加长框架6靠近罐壁9的一侧设有在罐壁9内侧周向上行走的第二滑轮组7,加长框架6包括四个水平的第二横杆61和四个水平的第二立杆62,四个第二横杆61组成矩形结构,四个第二立杆62的下端分别固定在四个第二横杆61组成的矩形的每个顶点处,四个第二立杆62的上端分别固定在四个第二横杆61组成的矩形的每个顶点处,相邻的两个第二立杆62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护栏64,四个第二横杆61上设有第二支撑平台63。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平台13和第二支撑平台均通过连接环分别与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形成活动连接的合页结构。所述第一支撑平台13的一侧通过连接环81连接在其中一个第一横杆11上,第一支撑平台13的其余三侧分别搭接在其余三个第一横杆11上,第一支撑平台13的一侧设有连接环穿孔82,第一横杆11上设有两个连接环穿孔82,第一横杆11上的两个连接环穿孔82的中心连线与所在第一横杆11的延长线垂直,连接环81的一侧穿过第一支撑平台13的连接环穿孔,同时连接环81的两侧分别穿过第一横杆11的两个连接环穿孔82。所述第二支撑平台63的一侧通过连接环81连接在其中一个第二横杆61上,第二支撑平台63的其余三侧分别搭接在其余三个第二横杆61上,第二支撑平台63的一侧设有连接环穿孔82,第二横杆61上设有两个连接环穿孔82,第二横杆61上的两个连接环穿孔82的中心连线与所在第二横杆61的延长线垂直,连接环81的一侧穿过第二支撑平台63的连接环穿孔,同时连接环81的两侧分别穿过第二横杆61的两个连接环穿孔82。
所述第一支撑平台13和第二支撑平台63均为矩形钢板,矩形钢板厚度为4mm,矩形钢板上表面上具有菱形防滑纹路。所述第一护栏14和第二护栏64均为圆钢,所述第一立杆12和第二立杆62以及第一横杆11和第二横杆61均为角钢,角钢的尺寸为100mm×100mm×4mm,圆钢的直径为φ10mm、长度为650mm, 第一护栏14和第二护栏64均采用焊接的形式分别固定在第一立杆12和第二立杆62的内侧,第一立杆12、第一横杆11和第一护栏14组成的小车框架1焊接而成,小车框架1的高度为3600mm,第二立杆62、第二横杆61和第二护栏64组成的加长框架6焊接而成,加长框架6的长度为700mm。
所述上滑轮组4采用表面带有凹槽的滑轮,所述下滑轮组5和第二滑轮7组均采用横向行走的滑轮,下滑轮组5与第一支撑平台14平齐,第二滑轮组7与第二支撑平台64平齐。下滑轮组采和第二滑轮组分别采用2个硬塑滑轮,上滑轮组采用2个内凹的钢制滑轮,挂梯与连接平台采用焊接形式固定,挂梯采用尺寸为100mm×100mm×4mm的角钢和直径为φ10mm的圆钢焊接而成的梯子结构。
实施过程中,首先采用吊车将小车装置使用吊车将其挂入储罐壁板上,将上滑轮组卡入储罐壁板上端,调节滑轮中心卡槽与壁板中心在一条直线上,同时保证下滑轮组件紧靠罐壁内侧,作业人员从罐壁外侧脚操作平台(脚手架)上通过挂梯进入连接平台后再进入第一支撑平台,人站立在第一支撑平台上,用手轻轻推罐壁内侧壁板,使小车框架缓慢向左右移动,调试上下滑轮使与壁板良好接触,运行平稳后,人即可携带相关工具进行储罐内壁环向焊缝和纵向焊缝的组对、打磨、除锈、防腐、无损检测、返修等作业。随着储罐壁板安装的不断升高,可将加长框架焊接到小车框架底部,形成加长型悬挂可移动小车。此时可以抬起第一支撑平台,第一支撑平台通过连接环转动打开,从而操作人员从小车框架顺利进入加长框架,操作人员可利用第一护栏、第二护栏上下移动,方便对不同高度壁板进行作业,通过手推罐壁内侧壁板进行左右移动,方便对壁板环向不同位置进行作业。操作人员仅需按住储罐内壁即可完成上下滑轮同时滚动,操作简便。加长框架的第二滑轮组与小车框架的下滑轮组采用同等规格的滑轮,保证移动平稳无误差。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里立式圆筒形外浮顶钢制焊接储罐施工领域对罐内壁作业施工程序复杂,资源投入大,劳动效率低的问题,储罐安装质量得以保证,安全风险大大降低,劳动效率提高50%,成本降低50%。
本实施例中,小车框架上的第一支撑平台和加长框架上的第二支撑平台是采用连接环的形式活动连接,在其它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撑平台与第一横杆还可以采用可拆卸式连接,第二平台与第二横杆也可以采用可拆卸式连接。当小车框架和加长框架同时使用时,将第一支撑平台从第一横杆上拆卸掉,操作人员就能从小车框架进入加长框架。
在其它的实施例中,加长框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当不需要加长框架,单独使用小车框架时,第一支撑平台可以直接焊接在第一横杆上。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采用等同替换等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外浮顶储罐内壁作业悬挂移动小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分别位于罐壁内外两侧的小车框架和挂梯,小车框架顶部和挂梯顶部之间固定有连接平台,连接平台的下方设有用于在罐壁上端面周向上滑动的上滑轮组,小车框架靠近罐壁的一侧设有在罐壁内侧周向上行走的下滑轮组,小车框架包括四个水平的第一横杆和四个竖向设置的第一立杆,四个第一横杆组成矩形结构,四个第一立杆的下端分别固定在四个第一横杆组成的矩形的每个顶点处,四个第一横杆上设有第一支撑平台,相邻的两个第一立杆之间固定连接有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一护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浮顶储罐内壁作业悬挂移动小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平台与四个第一横杆可拆卸连接或者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浮顶储罐内壁作业悬挂移动小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平台的一侧通过连接环连接在其中一个第一横杆上,第一支撑平台的其余三侧分别搭接在其余三个第一横杆上,第一支撑平台的一侧设有连接环穿孔,第一横杆上设有两个连接环穿孔,第一横杆上的两个连接环穿孔的中心连线与所在第一横杆的延长线垂直,连接环的一侧穿过第一支撑平台的连接环穿孔,同时连接环的两侧分别穿过第一横杆的两个连接环穿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浮顶储罐内壁作业悬挂移动小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车框架下方还连接有加长框架,加长框架靠近罐壁的一侧设有在罐壁内侧周向上行走的第二滑轮组,加长框架包括四个水平的第二横杆和四个水平的第二立杆,四个第二横杆组成矩形结构,四个第二立杆的下端分别固定在四个第二横杆组成的矩形的每个顶点处,四个第二立杆的上端分别固定在四个第二横杆组成的矩形的每个顶点处,相邻的两个第二立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护栏,四个第二横杆上设有第二支撑平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浮顶储罐内壁作业悬挂移动小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平台的一侧通过连接环连接在其中一个第二横杆上,第二支撑平台的其余三侧分别搭接在其余三个第二横杆上,第二支撑平台的一侧设有连接环穿孔,第二横杆上设有两个连接环穿孔,第二横杆上的两个连接环穿孔的中心连线与所在第二横杆的延长线垂直,连接环的一侧穿过第二支撑平台的连接环穿孔,同时连接环的两侧分别穿过第二横杆的两个连接环穿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浮顶储罐内壁作业悬挂移动小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平台和第二支撑平台均为矩形钢板,矩形钢板上表面上具有菱形防滑纹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浮顶储罐内壁作业悬挂移动小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栏和第二护栏均为圆钢。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浮顶储罐内壁作业悬挂移动小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以及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均为角钢,第一立杆、第一横杆和第一保护杆组成的小车框架焊接而成,第二立杆、第二横杆和第二保护杆组成的加长框架焊接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浮顶储罐内壁作业悬挂移动小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轮组采用表面带有凹槽的滑轮,所述下滑轮组和第二滑轮组均采用横向行走的滑轮,下滑轮组与第一支撑平台平齐,第二滑轮组与第二支撑平台平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浮顶储罐内壁作业悬挂移动小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梯与连接平台采用焊接形式固定连接在一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429337.8U CN214191003U (zh) | 2020-10-28 | 2020-10-28 | 一种外浮顶储罐内壁作业悬挂移动小车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429337.8U CN214191003U (zh) | 2020-10-28 | 2020-10-28 | 一种外浮顶储罐内壁作业悬挂移动小车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191003U true CN214191003U (zh) | 2021-09-14 |
Family
ID=77643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429337.8U Active CN214191003U (zh) | 2020-10-28 | 2020-10-28 | 一种外浮顶储罐内壁作业悬挂移动小车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191003U (zh) |
-
2020
- 2020-10-28 CN CN202022429337.8U patent/CN21419100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970008U (zh) | 吊码 | |
CN110893520A (zh) | 一种储罐倒装方法 | |
CN214191003U (zh) | 一种外浮顶储罐内壁作业悬挂移动小车装置 | |
CN212793797U (zh) | 一种塔器筒体的高精度卧式组焊装置 | |
CN209954054U (zh) | 一种钢管焊接机床用辅助转载装置 | |
CN109623762B (zh) | 一种船用d型吊码装配车 | |
CN213672484U (zh) | 一种建筑工程用钢管焊接装置 | |
CN211589918U (zh) | 一种集装箱导轨反顶安装装置 | |
CN211169550U (zh) | 一种维修和更换减速机的吊装装置 | |
CN210001511U (zh) | 一种简易千斤顶吊装架 | |
CN206154097U (zh) | 基础环打磨平台 | |
CN217863394U (zh) |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钢筋位置检测装置 | |
CN107498205B (zh) | 一种钢圆筒总装工艺 | |
CN218013564U (zh) | 一种圆环轨道可自移动升降平台 | |
CN212383404U (zh) | 一种道路施工用空气净化装置 | |
CN217535396U (zh) | 一种移动式可调节高度的简易吊装工具 | |
CN210438295U (zh) | 一种起重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 | |
CN211539991U (zh) | 一种储罐倒装设备 | |
CN212191204U (zh) | 一种吊装模具的工具 | |
CN210998575U (zh) | 可移动式滚轮架工装 | |
CN213224698U (zh) | 一种焊接附着物清理机构 | |
CN210065024U (zh) | 一种机械工程的起吊装置 | |
CN209259545U (zh) | 一种提升机用固定装置 | |
CN218714884U (zh) | 用于大型柜体钢结构施工的移动式挂篮 | |
CN210549279U (zh) | 罐体外周面零部件焊接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