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86765U - 一种抛光固定装置及抛光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抛光固定装置及抛光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86765U
CN214186765U CN202023202712.1U CN202023202712U CN214186765U CN 214186765 U CN214186765 U CN 214186765U CN 202023202712 U CN202023202712 U CN 202023202712U CN 214186765 U CN214186765 U CN 2141867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ase
fixing
polishing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0271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恒
方宗豹
周欣
管浩远
司群英
费新峰
于晓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cheng Weiwang Technology Co ltd
Su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Yancheng Weiwang Technology Co ltd
S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cheng Weiwang Technology Co ltd, Su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Yancheng Weiw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0271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867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867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867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抛光固定装置及抛光系统,抛光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板、底座和固定板,支撑板设于底座顶面的边缘处,支撑板的侧面顶部连接固定板,且固定板和底座位于支撑板的同侧;固定板的底面朝向底座设有定位机构,而底座的顶面对应定位机构设有固定机构,且固定机构与底座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夹板、滑块和第一滑槽结合,使待抛光工件在进行放置时,通过转动把手使螺纹杆转动,带动夹板移动,使夹板能够快速的对待抛光工件进行固定,通过设置的T型槽和T型滑块,使夹板在移动过程中避免发生偏移,同时能够提升夹板固定待抛光工件时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抛光固定装置及抛光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抛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抛光固定装置及抛光系统。
背景技术
抛光是指利用机械、化学或电化学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抛光不能提高工件的尺寸精度或几何形状精度,而是以得到光滑表面或镜面光泽为目的,有时也用以消除光泽(消光),通常以抛光轮作为抛光工具。
一般在对工件进行抛光时,需要对工件进行固定,之后才对工件进行抛光打磨,使得物体的表面更加光滑,符合工件的加工要求,但是一般一次性打磨的工件较多时,不容易对工件进行固定,同时由于工件的数量较多,不容易对工件的打磨位置进行定位,使数量较多的工件的位置处于同一位置,该种抛光固定装置及抛光系统的适用性变差,因此需要进行结构创新来解决具体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抛光固定装置及抛光系统,能够一次性抛光较多的工件,并对所有工件进行有效的位置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抛光固定装置及抛光系统,能够在对工件进行抛光的过程中,对工件进行整理,减小工件与工件之间所需要的抛光的位置偏差。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抛光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板、底座和固定板,支撑板设于底座顶面的边缘处,支撑板的侧面顶部连接固定板,且固定板和底座位于支撑板的同侧;固定板的底面朝向底座设有定位机构,而底座的顶面对应定位机构设有固定机构,且固定机构与底座滑动连接。
上述固定机构包括二夹板、二滑块、一螺纹杆、把手和固定块,所述底座的顶面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固定有固定块,螺纹杆设于第一滑槽内并贯穿固定块,所述螺纹杆的一端焊接有把手;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壁还在固定块的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滑块,各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夹板。
上述固定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T型滑块,底座的顶面平行于第一滑槽开设有至少一个T型槽,T型滑块滑动连接于T型槽内,且T型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夹板。
上述定位机构包括电动伸缩杆、压板和缓冲板,支撑板的侧面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压板;固定板的底面朝向底座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驱动端与压板相连接,缓冲板设于压板的底部。
上述压板包括定位杆和活动块,压板的正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沿压板的轴心处呈对称设置,每个凹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动块,每个活动块的正面铰接有定位杆。
一种抛光系统,包括如前所述的抛光固定装置。
上述底座上方用于放置待抛光工件,所述待抛光工件通过夹板固定,且待抛光工件的正面通过定位机构进行定位。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抛光固定装置及抛光系统,采用夹板、滑块和第一滑槽结合,使待抛光工件在进行放置时,通过转动把手使螺纹杆转动,带动夹板移动,使夹板能够快速的对待抛光工件进行固定,通过设置的T型槽和T型滑块,使夹板在移动过程中避免发生偏移,同时能够提升夹板固定待抛光工件时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抛光固定装置及抛光系统,通过采用电动伸缩杆、压板和缓冲板组合设置,使待抛光的组件放置在底座上时,通过电动伸缩杆推动压板向下移动,通过缓冲板避免待抛光工件的表面受损,同时通过设置定位杆、凹槽和活动块,使待抛光工件固定之后,通过抽出活动块,使活动块上铰接的定位杆可以使待抛光工件表面进行对齐,便于后续抛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抛光固定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固定板;2、夹板;3、支撑板;4、滑块;
5、螺纹杆;6、T型滑块;7、第一滑槽;
8、T型槽;9、底座;10、第二滑槽;11、把手;
12、电动伸缩杆;13、压板;14、缓冲板;
15、定位杆;16、凹槽;17、活动块;
18、固定机构;19、定位机构;20、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抛光固定装置及抛光系统,包括支撑板3和底座9,底座9的顶部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支撑板3的侧面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固定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机构19,定位机构19的底部设置在底座9的正上方;底座9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机构18,固定机构18的侧面与支撑板3的侧面滑动连接,固定机构18包括夹板2、滑块4、螺纹杆5、T型滑块6、第一滑槽7、T型槽8、把手11和固定块20,底座9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滑槽7,第一滑槽7的内壁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0,固定块20的侧面贯穿有螺纹杆5,螺纹杆5的一端焊接有把手11,第一滑槽7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4,滑块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夹板2,底座9的顶部开设有T型槽8,T型槽8沿底座9的中心线位置处呈对称设置,每个T型槽8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T型滑块6,通过设置的T型槽8和T型滑块6,使夹板2在移动过程中避免发生偏移,同时能够提升夹板2固定待抛光工件时的稳定性;每个T型滑块6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夹板2,夹板2沿支撑板3的中心线位置处呈对称设置,螺纹杆5的两端均贯穿于支撑板3的侧面,采用夹板2、滑块4和第一滑槽7结合,使待抛光工件在进行放置时,通过转动把手11使螺纹杆5转动,带动夹板2移动,使夹板2能够快速地对待抛光工件进行固定。
实施例2
如图3和图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定位机构19包括第二滑槽10、电动伸缩杆12、压板13、缓冲板14,固定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12,电动伸缩杆12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压板13,压板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板14,支撑板3的侧面开设有第二滑槽10,第二滑槽10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压板13,通过采用电动伸缩杆12、压板13和缓冲板14组合设置,使待抛光的组件放置在底座9上时,通过电动伸缩杆12推动压板13向下移动,通过缓冲板14避免待抛光工件的表面受损,压板13包括定位杆15、凹槽16和活动块17,压板13的正面开设有凹槽16,凹槽16沿压板13的轴心处呈对称设置,每个凹槽16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动块17,每个活动块17的正面铰接有定位杆15,同时通过设置定位杆15、凹槽16和活动块17,使待抛光工件固定之后,通过抽出活动块17,使活动块17上铰接的定位杆15可以使待抛光工件表面进行对齐,便于后续抛光。
下面具体说一下该种抛光固定装置及抛光系统的工作原理。
如图1至图4所示,将待抛光工件在放置到底座9顶部时,通过转动把手11使螺纹杆5转动,从而带动夹板2移动,使夹板2能够快速地对待抛光工件进行固定,通过夹板2底部设置的T型滑块6,使夹板2在移动过程中避免发生偏移,提升夹板2固定待抛光工件时的稳定性;在待抛光工件放置好之后,通过电动伸缩杆12推动压板13向下移动,通过缓冲板14避免压板13与待抛光工件的表面直接接触,在待抛光工件固定之后,通过抽出活动块17,使活动块17上铰接的定位杆15可以使待抛光工件表面进行对齐,便于后续抛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应理解为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7)

1.一种抛光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3)、底座(9)和固定板(1),支撑板(3)设于底座(9)顶面的边缘处,支撑板(3)的侧面顶部连接固定板(1),且固定板(1)和底座(9)位于支撑板(3)的同侧;固定板(1)的底面朝向底座(9)设有定位机构(19),而底座(9)的顶面对应定位机构(19)设有固定机构(18),且固定机构(18)与底座(9)滑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光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18)包括二夹板(2)、二滑块(4)、一螺纹杆(5)、把手(11)和固定块(20),所述底座(9)的顶面开设有第一滑槽(7),第一滑槽(7)内固定有固定块(20),螺纹杆(5)设于第一滑槽(7)内并贯穿固定块(20),所述螺纹杆(5)的一端焊接有把手(11);所述第一滑槽(7)的内壁还在固定块(20)的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滑块(4),各滑块(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夹板(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抛光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18)还包括至少一个T型滑块(6),底座(9)的顶面平行于第一滑槽(7)开设有至少一个T型槽(8),T型滑块(6)滑动连接于T型槽(8)内,且T型滑块(6)的顶部固定连接夹板(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光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19)包括电动伸缩杆(12)、压板(13)和缓冲板(14),支撑板(3)的侧面开设有第二滑槽(10),第二滑槽(10)内滑动连接压板(13);固定板(1)的底面朝向底座(9)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12),电动伸缩杆(12)的驱动端与压板(13)相连接,缓冲板(14)设于压板(13)的底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抛光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13)包括定位杆(15)和活动块(17),压板(13)的正面开设有凹槽(16),所述凹槽(16)沿压板(13)的轴心处呈对称设置,每个凹槽(16)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动块(17),每个活动块(17)的正面铰接有定位杆(15)。
6.一种抛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抛光固定装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抛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9)上方用于放置待抛光工件,所述待抛光工件通过夹板(2)固定,且待抛光工件的正面通过定位机构(19)进行定位。
CN202023202712.1U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抛光固定装置及抛光系统 Active CN2141867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02712.1U CN214186765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抛光固定装置及抛光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02712.1U CN214186765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抛光固定装置及抛光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86765U true CN214186765U (zh) 2021-09-14

Family

ID=77657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02712.1U Active CN214186765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抛光固定装置及抛光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867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33112A (zh) 一种上模具加工专用夹具和加工方法
CN214186765U (zh) 一种抛光固定装置及抛光系统
CN217194617U (zh) 一种工装治具用抛光装置
CN113977328A (zh) 一种坦克履带行动支架工艺装备系统
CN217143155U (zh) 一种数控机床加工用夹具
CN208629159U (zh) 一种双机器人协同打磨装置
CN214519579U (zh) 一种用于生产蓝玻璃抛光片研磨修皿机的夹具
CN217194931U (zh) 一种可调节的用于机械生产的夹具
CN212170063U (zh) 一种可适应不同尺寸的工件打磨夹具
CN205630063U (zh) 一种自动化通用夹紧装置及数控机床
CN210937622U (zh) 一种加工用数控等离子切割机
CN210790089U (zh) 一种加工双孔偏心螺纹孔的专用夹具
CN106965074A (zh) 一种全自动化抛光任意角度斜面的金属试样抛光机
CN211249625U (zh) 一种钢材加工用定位装置
CN219325088U (zh) 一种钢板倒角快速打磨机
CN220881823U (zh) 一种升降底板加工用抛光装置
CN209867777U (zh) 一种焊接加工用固定装置
CN222626986U (zh) 一种数控机床加工台面加工工装
CN218052191U (zh) 一种用于加工水泵泵体的工装夹具
CN218254287U (zh) 一种具有工件自动打磨功能的压铸冲压工装
CN219234772U (zh) 一种多方向角度自动打磨的平面磨床
CN220943375U (zh) 一种切管机的定位夹紧工装
CN219426498U (zh) 一种发热盘抛光装置
CN222021353U (zh) 一种液压伺服刀架加工用抛光设备
CN220944548U (zh) 一种拉刀倒角修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