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85263U - 一种动柱式双主轴加工中心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柱式双主轴加工中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85263U
CN214185263U CN202023309675.4U CN202023309675U CN214185263U CN 214185263 U CN214185263 U CN 214185263U CN 202023309675 U CN202023309675 U CN 202023309675U CN 214185263 U CN214185263 U CN 2141852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vices
spindle
jigs
type double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0967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立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Sharpe Cn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Sharpe Cn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Sharpe Cn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Sharpe Cn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0967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852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852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852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chine Tool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动柱式双主轴加工中心,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工作台组件,所述工作台组件包括至少四个沿X轴方向等间距排列设置的治具;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三轴立式加工组件;所述三轴立式加工组件包括两个沿X轴方向排列设置主轴装置;两个所述主轴装置的间距为相邻的治具的间距的两倍,用于加工所述治具上的工件;所述三轴立式加工组件还包括有两个刀库装置,两个所述刀库装置与两个所述主轴装置一一匹配。本实用新型具有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动柱式双主轴加工中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中心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动柱式双主轴加工中心。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制造业的发展,加工中心作为机床工业的主流产品,已成为实现制造业现代化的关键设备。随着个性化、模块化及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其对高效、高可靠性、通用性强的加工中心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现有的加工中心都是一个主轴采用换刀式对一个工件进行钻孔、攻丝和铣切等加工,完成一个产品的复杂加工,单台设备一次只能对一个工件进行加工,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动柱式双主轴加工中心。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一种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动柱式双主轴加工中心,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工作台组件,所述工作台组件包括至少四个沿X轴方向等间距排列设置的治具;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三轴立式加工组件;所述三轴立式加工组件包括两个沿X轴方向排列设置主轴装置;两个所述主轴装置的间距为相邻的治具的间距的两倍,用于加工所述治具上的工件;所述三轴立式加工组件还包括有两个刀库装置,两个所述刀库装置与两个所述主轴装置一一匹配。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阐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工作台组件还包括安装座,若干个所述治具沿X轴方向排列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每一所述治具的旁侧环绕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支撑工件的支撑部件;每一所述支撑部件均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治具为筒夹装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筒夹装置包括:筒夹,其装设在所述安装座上;气缸,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锥台状推块,装设在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上,能上行推动所述筒夹的弹性卡爪外张。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三轴立式加工组件包括十字滑台;所述十字滑台驱动塔柱在XY平面内移动;所述塔柱上设置有Z轴滑台;所述Z轴滑台驱动机头沿Z轴方向运动;所述机头上排列设置有两个所述主轴装置;两个所述主轴装置用于对工件的顶壁进行加工作业;每一所述机头上还安装有两个刀库装置,两个所述刀库装置与两个所述主轴装置一一匹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主轴装置为机械主轴,均与所述机头上设置的伺服电机传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治具的数量为四的倍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的上部向下凹制有集屑槽;所述集屑槽的底部成型有排屑口;所述集屑槽的斜面上设有承台;所述工作台组件设于所述承台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设置在底座上设置了四个以上的治具,同时在三轴立式加工组件上设置两个主轴装置,故而可以同时加工两个零件,具有加工效率高的优点;此外,为了尽可能一次性装夹更多的工件的同时避免主轴装置间距过小而发生干涉,故而两个主轴装置的间距为相邻的治具的间距的两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台组件的爆炸图。
图中各标号分别是:
1、底座;11、集屑槽;12、承台;
2、工作台组件;21、治具;211、筒夹;2111、弹性卡爪;2112、固定台肩;212、气缸;213、锥台状推块;22、安装座;23、支撑部件;
3、三轴立式加工组件;31、主轴装置;32、刀库装置;33、十字滑台;34、塔柱;36、机头;37、伺服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干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附图1-2实例了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动柱式双主轴加工中心的具体实施例,参考附图1-2,
一种动柱式双主轴加工中心,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工作台组件2,所述工作台组件2包括至少四个沿X轴方向等间距排列设置的治具21;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三轴立式加工组件3;所述三轴立式加工组件3包括两个沿X轴方向主轴装置31;两个所述主轴装置31的间距为相邻的治具21的间距的两倍,用于加工所述治具21上的工件;所述三轴立式加工组件2还包括有两个刀库装置32,两个所述刀库装置32与两个所述主轴装置31一一匹配。
下面结合其中一种工作流程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进行解释说明:首先,将多个工件一一装夹在所述治具21上;然后,所述三轴立式加工组件3的每个所述主轴装置31对一个工件的顶壁进行加工。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同时多个工件进行加工,提高了加工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组件2还包括安装座22,若干个所述治具21沿X轴方向排列设置在所述安装座22上;每一所述治具21的旁侧环绕设置有四个用于支撑工件的支撑部件23;每一所述支撑部件23均固定在所述安装座22上;在加工作业的过程中,所述主轴装置31会对工件产生较大的作用力,而本实用新型在工件的底部设置四个所述支撑部件23,提高作业过程中所述治具21上的工件装夹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治具21为筒夹装置。具体地,所述筒夹装置包括筒夹211、气缸212和锥台状推块213。所述筒夹211的底部成型有固定台肩2112,该固定台肩2112与所述安装座22螺接固定;所述气缸212固定在所述安装座22的下侧;所述锥台状推块213,装设在所述气缸212的活塞杆上,能上行推动所述筒夹211的弹性卡爪2111外张。
所述筒夹装置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工件自上向下摆放,使得筒夹211上部的弹性卡爪2111自下往上穿过工件中部的通孔;然后,工件的底端面抵靠在所述支撑部件23上;最后,所述气缸212驱动所述锥台状推块213上行,使得所述弹性卡爪2111外张并卡紧在工件中部的通孔中,实现对工件的装夹。
优选的,所述三轴立式加工组件3包括十字滑台33;所述十字滑台33驱动塔柱34在XY平面内移动;所述塔柱34上设置有Z轴滑台(图中未示出);所述Z轴滑台驱动机头36沿Z轴方向运动;所述机头36上排列设置有两个所述主轴装置31;两个所述主轴装置31用于对工件的顶壁进行加工作业;每一所述机头36上还安装有两个刀库装置32,两个所述刀库装置32与两个所述主轴装置31一一匹配。
所述三轴立式加工组件4的工作原理为:由所述十字滑台33与所述Z轴滑台配合,驱动所述机头36进行三轴移动,使得所述机头36上的主轴装置31可以相对于所述治具21三轴移动,进而所述主轴装置31可以移动后对不同的治具21上气缸工件进行加工作业;此外,在所述机头36上设置刀库装置32,便于向所述主轴装置31上及时更换刀具,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效率。
优选的,两个所述主轴装置31为机械主轴,均与所述机头36上设置的伺服电机37传动,具体地,所述伺服电机37的输出轴上套装有主动带轮,两个所述主轴装置上均套装有从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通过同步带与两个所述从动带轮传动。
优选的,所述治具21的数量为四的倍数。
优选的,所述底座1的上部向下凹制有集屑槽11;所述集屑槽11的底部成型有排屑口;所述集屑槽11的斜面上设有承台12;所述工作台组件2设于所述承台12上。当本实用新型进行加工作业时,所述治具21上的工件的废屑被冷却液冲刷流入所述集屑槽11底部的排屑口,再经由所述排屑口流入外接的固液分离装置中,将所述冷却液分离后进行二次利用,具有环境污染小、便于清理废屑、冷却液可循环利用的优点。
此外,应当理解的是,上述的十字滑台33与Z轴滑台可以是市面上的任意一种直线模组,如同步带直线模组、滚珠丝杆型直线模组,还可以是直线电机或者气缸滑台等。
最后,还应当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对工件的顶壁的加工作业为钻孔,故而工作时需要向所述主轴装置31上安装对应的钻孔刀具。
以上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动柱式双主轴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工作台组件,所述工作台组件包括至少四个沿X轴方向等间距排列设置的治具;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三轴立式加工组件;所述三轴立式加工组件包括两个沿X轴方向排列设置主轴装置;两个所述主轴装置的间距为相邻的治具的间距的两倍,用于加工所述治具上的工件;所述三轴立式加工组件还包括有两个刀库装置,两个所述刀库装置与两个所述主轴装置一一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柱式双主轴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组件还包括安装座,若干个所述治具沿X轴方向排列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每一所述治具的旁侧环绕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支撑工件的支撑部件;每一所述支撑部件均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柱式双主轴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为筒夹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柱式双主轴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夹装置包括:筒夹,其装设在所述安装座上;气缸,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锥台状推块,装设在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上,能上行推动所述筒夹的弹性卡爪外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柱式双主轴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轴立式加工组件包括十字滑台;所述十字滑台驱动塔柱在XY平面内移动;所述塔柱上设置有Z轴滑台;所述Z轴滑台驱动机头沿Z轴方向运动;所述机头上排列设置有两个所述主轴装置;两个所述主轴装置用于对工件的顶壁进行加工作业;每一所述机头上还安装有两个刀库装置,两个所述刀库装置与两个所述主轴装置一一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动柱式双主轴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主轴装置为机械主轴,均与所述机头上设置的伺服电机传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柱式双主轴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的数量为四的倍数。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一种动柱式双主轴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上部向下凹制有集屑槽;所述集屑槽的底部成型有排屑口;所述集屑槽的斜面上设有承台;所述工作台组件设于所述承台上。
CN202023309675.4U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动柱式双主轴加工中心 Active CN2141852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09675.4U CN214185263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动柱式双主轴加工中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09675.4U CN214185263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动柱式双主轴加工中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85263U true CN214185263U (zh) 2021-09-14

Family

ID=77632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09675.4U Active CN214185263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动柱式双主轴加工中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852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36138U (zh) 冲击试样数控加工中心机床
CN105834750B (zh) 一种数控滚动直线导轨钻孔设备
CN217452928U (zh) 一种卧式钻铣复合机床
CN117283345A (zh) 一种卧式加工机床
CN111496305A (zh) 一种高架式高效五轴数控铣床
CN214185408U (zh) 双头卧式复合机床
CN214185263U (zh) 一种动柱式双主轴加工中心
CN221312506U (zh) 一种双工位立式数控机床
CN219747180U (zh) 一种卧式加工机床
CN214213178U (zh) 一种卧立两用的气缸零件加工中心
CN218016470U (zh) 一种双头激光切割机床
CN212634958U (zh) 一种多主轴钻攻中心
CN212169124U (zh) 一种高架式高效五轴数控铣床
CN217143309U (zh) 一种加工机床
CN216029277U (zh) 一种多工位易维护自动加工阀具设备
CN212043492U (zh) 一种串联式多主轴加工中心
CN211638558U (zh) 一种小模数自动滚齿机
CN114054940A (zh) 一种用于首饰行业的cnc片料激光雕铣批花复合一体机
CN211438187U (zh) 一种轮毂专用钻孔装置
CN209756585U (zh) 一种带自动上下料机械手的数控精雕机
CN214135068U (zh) 龙门加工中心
CN205651059U (zh) 一种数控滚动直线导轨钻孔设备
CN112828759A (zh) 一种回转式多工位连杆专用珩磨机
CN219093682U (zh) 一种自动快速装夹法兰钻铣床
CN212918434U (zh) 一种立卧一体复合式龙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