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25239U - 一种自然风冷却式光伏板降温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然风冷却式光伏板降温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125239U CN214125239U CN202023230341.8U CN202023230341U CN214125239U CN 214125239 U CN214125239 U CN 214125239U CN 202023230341 U CN202023230341 U CN 202023230341U CN 214125239 U CN214125239 U CN 21412523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tor
- air duct
- natural wind
- shaped frame
- 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790 scra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0408 swee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2893 slag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17166 Bambusa arundinace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7491 Bambusa tuld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330002 Bambus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5334 Phyllostachys virid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425 bamboo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196324 Embryophy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5 wor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然风冷却式光伏板降温结构。所述自然风冷却式光伏板降温结构包括导风筒;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固定安装在所述导风筒的底部;底座,所述底座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柱的底端上;齿圈,所述齿圈固定套设在所述支撑柱上;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顶部;齿轮,所述齿轮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齿轮和所述齿圈相啮合;出风管,所述出风管固定安装在所述导风筒的一侧;除尘机构,所述除尘机构设置在所述导风筒上;收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设置在所述导风筒的底部并位于所述支撑柱远离所述第一电机的一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然风冷却式光伏板降温结构具有冷却能耗较低、且不易堵塞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板降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然风冷却式光伏板降温结构。
背景技术
光伏板领域,由于其经常在高温下暴晒,其内部设备经常承受高温影响,对其使用寿命和工作性能非常不利,因此在光伏板上通常会设置有冷却机构,冷却结构中又分为风冷和水冷两种。
其中风冷多使用风机抽取外部的自然风进行冷却,虽然冷却效率较高,但是持续不断长时间使用风机能耗较高,且外部的杂质较多,容易堵塞管道。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自然风冷却式光伏板降温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然风冷却式光伏板降温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然风冷却式光伏板降温结构,包括:导风筒;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固定安装在所述导风筒的底部;底座,所述底座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柱的底端上;齿圈,所述齿圈固定套设在所述支撑柱上;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顶部;齿轮,所述齿轮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齿轮和所述齿圈相啮合;出风管,所述出风管固定安装在所述导风筒的一侧;除尘机构,所述除尘机构设置在所述导风筒上;收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设置在所述导风筒的底部并位于所述支撑柱远离所述第一电机的一侧,所述收集机构包括U形框架、收集筒、两个滑道和两个滑条,所述U形框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导风筒的底部,所述U形框架位于所述支撑柱远离所述第一电机的一侧,所述U形框架和四个辊筒对应分布,所述收集筒位于所述U形框架内,所述收集筒的底部延伸至所述U形框架外,所述收集筒的顶部和所述导风筒的底部相接触,两个所述滑道分别开设在所述U形框架的两侧内壁上,两个所述滑条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滑道内,两个所述滑条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和所述收集筒的两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除尘机构包括弧网、支架、转轴、扫板、多个扇叶、平网和刮除机构,所述弧网固定安装在所述导风筒远离所述出风管的一侧上,所述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导风筒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所述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转轴的两端均延伸至所述支架外,所述转轴远离所述出风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导风筒外,所述转轴贯穿所述弧网,所述扫板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轴远离所述出风管的一端上,多个所述扇叶均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轴上,多个所述扇叶均位于所述支架靠近所述出风管的一侧,所述平网固定安装在所述导风筒内,所述平网位于多个所述扇叶远离所述支架的一侧,所述刮除机构设置在所述导风筒上并和所述平网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刮除机构包括四个辊筒、多个传输带、多个刮片和第二电机,四个所述辊筒均转动安装在所述导风筒的两侧内壁上,四个所述辊筒的两端均延伸至所述导风筒外,四个所述辊筒均位于所述平网和多个所述扇叶之间,多个所述传输带均套设在四个所述辊筒上,多个所述刮片分别固定安装在多个所述传输带上,多个所述刮片均位于所述导风筒内,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导风筒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和其中一个所述辊筒的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风筒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排渣口,所述排渣口和所述收集筒相适配,所述U形框架的一侧内壁上螺纹安装有螺栓,所述螺栓的一端和所述收集筒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扫板呈弧形,所述扫板和所述弧网相适配,所述扫板靠近所述弧网的一侧设置有毛刺。
一种自然风冷却式光伏板降温结构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出风管对准光伏板,控制第一电机朝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每间隔1分钟来回转动使支撑柱来回摆动,每隔24小时启动第二电机持续工作10分钟,传输带靠近平网的一侧相对平网向下运动。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然风冷却式光伏板降温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然风冷却式光伏板降温结构:
1、通过第一电机驱动的方式能够使导风筒进行灵活转向,从而进行更好导风,通过弧网能够将大杂质过滤,自然风驱动扇叶转动,从而使转轴转动使扫板对弧网进行清扫,较为节能,也能够预防堵塞,平网能够进行二次过滤;
2、通过刮除机构第二电机驱动的辊筒使刮片沿传输带转动,从而对平网进行清理,预防堵塞,只在堵塞时使用较为节能,通过收集机构方便拆除的收集筒能够将刮除下来的杂质进行收集,方便集中处理,通过螺栓方便搭配U形框架对收集筒进行固定,通过扫板上的毛刺能够对弧网进行良好的清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然风冷却式光伏板降温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所示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然风冷却式光伏板降温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介绍:
实施例1:参考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然风冷却式光伏板降温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所示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然风冷却式光伏板降温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自然风冷却式光伏板降温结构包括:导风筒1;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固定安装在所述导风筒1的底部;底座3,所述底座3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柱2的底端上;齿圈4,所述齿圈4固定套设在所述支撑柱2上;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3的顶部;齿轮6,所述齿轮6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上,所述齿轮6和所述齿圈4相啮合;出风管7,所述出风管7固定安装在所述导风筒1的一侧;除尘机构,所述除尘机构设置在所述导风筒1上;收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设置在所述导风筒1的底部并位于所述支撑柱2远离所述第一电机5的一侧,通过第一电机5驱动的方式能够使导风筒1进行灵活转向,从而进行更好导风。所述收集机构包括U形框架18、收集筒19、两个滑道20和两个滑条21,所述U形框架18固定安装在所述导风筒1的底部,所述U形框架18位于所述支撑柱2远离所述第一电机5的一侧,所述U形框架18和四个辊筒14对应分布,所述收集筒19位于所述U形框架18内,所述收集筒19的底部延伸至所述U形框架18外,所述收集筒19的顶部和所述导风筒1的底部相接触,两个所述滑道20分别开设在所述U形框架18的两侧内壁上,两个所述滑条21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滑道20内,两个所述滑条21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和所述收集筒19的两侧固定连接,通过收集机构方便拆除的收集筒19能够将刮除下来的杂质进行收集,方便集中处理。
所述除尘机构包括弧网8、支架9、转轴10、扫板11、多个扇叶12、平网13和刮除机构,所述弧网8固定安装在所述导风筒1远离所述出风管7的一侧上,所述支架9固定安装在所述导风筒1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所述转轴10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架9上,所述转轴10的两端均延伸至所述支架9外,所述转轴10远离所述出风管7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导风筒1外,所述转轴10贯穿所述弧网8,所述扫板11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轴10远离所述出风管7的一端上,多个所述扇叶12均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轴10上,多个所述扇叶12均位于所述支架9靠近所述出风管7的一侧,所述平网13固定安装在所述导风筒1内,所述平网13位于多个所述扇叶12远离所述支架9的一侧,所述刮除机构设置在所述导风筒1上并和所述平网13相对应,通过弧网8能够将大杂质过滤,自然风驱动扇叶12转动,从而使转轴10转动使扫板11对弧网8进行清扫,较为节能,也能够预防堵塞,平网13能够进行二次过滤。
所述刮除机构包括四个辊筒14、多个传输带15、多个刮片16和第二电机17,四个所述辊筒14均转动安装在所述导风筒1的两侧内壁上,四个所述辊筒14的两端均延伸至所述导风筒1外,四个所述辊筒14均位于所述平网13和多个所述扇叶12之间,多个所述传输带15均套设在四个所述辊筒14上,多个所述刮片16分别固定安装在多个所述传输带15上,多个所述刮片16均位于所述导风筒1内,所述第二电机17固定安装在所述导风筒1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机17的输出轴和其中一个所述辊筒14的一端固定连接,通过刮除机构第二电机17驱动的辊筒14使刮片16沿传输带15转动,从而对平网13进行清理,预防堵塞,只在堵塞时使用较为节能。
所述导风筒1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排渣口,所述排渣口和所述收集筒19相适配,所述U形框架18的一侧内壁上螺纹安装有螺栓,所述螺栓的一端和所述收集筒19相接触,通过螺栓方便搭配U形框架18对收集筒19进行固定。
所述扫板11呈弧形,所述扫板11和所述弧网8相适配,所述扫板11靠近所述弧网8的一侧设置有毛刺,通过扫板11上的毛刺能够对弧网8进行良好的清扫。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然风冷却式光伏板降温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使用时将导风筒1的进风端,即喇叭口端对准风向位置,调节角度时启动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带动齿轮6转动,齿轮6带动齿圈4和支撑柱2转动,从而使导风筒1发生转向,使得其能够更好的进风;
进风时风通过弧网8进入,大杂质被过滤,例如一些塑料袋等被隔离,此时由于风吹动多个扇叶12转动,扇叶12带动转轴10转动,转轴10带动扫板11转动,通过扫板11上的毛刺能够对弧网8的外表面进行清扫,预防发生堵塞,风力驱动扇叶12的方式较为节能;
随后风经过平网13过滤后由出风管7排出,平网13发生堵塞时启动第二电机17,第二电机17的输出轴带动对应的辊筒14转动,此时多个传输带15转动使刮片16对平网13进行清理,清理后的杂质落入至收集筒19内,清理完毕后关闭第二电机17,随后拧松螺栓取下收集筒19即可清理。
一种自然风冷却式光伏板降温结构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出风管7对准光伏板,控制第一电机5朝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每间隔1分钟来回转动使支撑柱2来回摆动,每隔24小时启动第二电机17持续工作10分钟,传输带靠近平网13的一侧相对平网13向下运动。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然风冷却式光伏板降温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然风冷却式光伏板降温结构,通过第一电机5驱动的方式能够使导风筒1进行灵活转向,从而进行更好导风,通过弧网8能够将大杂质过滤,自然风驱动扇叶12转动,从而使转轴10转动使扫板11对弧网8进行清扫,较为节能,也能够预防堵塞,平网13能够进行二次过滤,通过刮除机构第二电机17驱动的辊筒14使刮片16沿传输带15转动,从而对平网13进行清理,预防堵塞,只在堵塞时使用较为节能,通过收集机构方便拆除的收集筒19能够将刮除下来的杂质进行收集,方便集中处理,通过螺栓方便搭配U形框架18对收集筒19进行固定,通过扫板11上的毛刺能够对弧网8进行良好的清扫。
本发明通过控制出风管7对准光伏板,并控制第一电机5朝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每间隔1分钟来回转动达到对光伏板每一处都降温的目的,另外通过第二电机17带动传输带15每间隔24小时持续10分钟清扫平网13一次,在保证节能的同时又保证了平网的干净,传输带15向下运动使得从平网上清理下来的灰尘掉落到收集筒19中。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设备结构和附图主要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描述,在该设计原理的技术上,装置的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等的设置并没有完全描述清楚,而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上述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可清楚获知其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的具体。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自然风冷却式光伏板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风筒(1);
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固定安装在所述导风筒(1)的底部;
底座(3),所述底座(3)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柱(2)的底端上;
齿圈(4),所述齿圈(4)固定套设在所述支撑柱(2)上;
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3)的顶部;
齿轮(6),所述齿轮(6)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上,所述齿轮(6)和所述齿圈(4)相啮合;
出风管(7),所述出风管(7)固定安装在所述导风筒(1)的一侧;
除尘机构,所述除尘机构设置在所述导风筒(1)上;
收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设置在所述导风筒(1)的底部并位于所述支撑柱(2)远离所述第一电机(5)的一侧,所述收集机构包括U形框架(18)、收集筒(19)、两个滑道(20)和两个滑条(21),所述U形框架(18)固定安装在所述导风筒(1)的底部,所述U形框架(18)位于所述支撑柱(2)远离所述第一电机(5)的一侧,所述U形框架(18)和四个辊筒(14)对应分布,所述收集筒(19)位于所述U形框架(18)内,所述收集筒(19)的底部延伸至所述U形框架(18)外,所述收集筒(19)的顶部和所述导风筒(1)的底部相接触,两个所述滑道(20)分别开设在所述U形框架(18)的两侧内壁上,两个所述滑条(21)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滑道(20)内,两个所述滑条(21)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和所述收集筒(19)的两侧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风冷却式光伏板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机构包括弧网(8)、支架(9)、转轴(10)、扫板(11)、多个扇叶(12)、平网(13)和刮除机构,所述弧网(8)固定安装在所述导风筒(1)远离所述出风管(7)的一侧上,所述支架(9)固定安装在所述导风筒(1)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所述转轴(10)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架(9)上,所述转轴(10)的两端均延伸至所述支架(9)外,所述转轴(10)远离所述出风管(7)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导风筒(1)外,所述转轴(10)贯穿所述弧网(8),所述扫板(11)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轴(10)远离所述出风管(7)的一端上,多个所述扇叶(12)均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轴(10)上,多个所述扇叶(12)均位于所述支架(9)靠近所述出风管(7)的一侧,所述平网(13)固定安装在所述导风筒(1)内,所述平网(13)位于多个所述扇叶(12)远离所述支架(9)的一侧,所述刮除机构设置在所述导风筒(1)上并和所述平网(13)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然风冷却式光伏板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刮除机构包括四个辊筒(14)、多个传输带(15)、多个刮片(16)和第二电机(17),四个所述辊筒(14)均转动安装在所述导风筒(1)的两侧内壁上,四个所述辊筒(14)的两端均延伸至所述导风筒(1)外,四个所述辊筒(14)均位于所述平网(13)和多个所述扇叶(12)之间,多个所述传输带(15)均套设在四个所述辊筒(14)上,多个所述刮片(16)分别固定安装在多个所述传输带(15)上,多个所述刮片(16)均位于所述导风筒(1)内,所述第二电机(17)固定安装在所述导风筒(1)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机(17)的输出轴和其中一个所述辊筒(14)的一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然风冷却式光伏板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筒(1)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排渣口,所述排渣口和所述收集筒(19)相适配,所述U形框架(18)的一侧内壁上螺纹安装有螺栓,所述螺栓的一端和所述收集筒(19)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然风冷却式光伏板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板(11)呈弧形,所述扫板(11)和所述弧网(8)相适配,所述扫板(11)靠近所述弧网(8)的一侧设置有毛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230341.8U CN214125239U (zh) | 2020-12-28 | 2020-12-28 | 一种自然风冷却式光伏板降温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230341.8U CN214125239U (zh) | 2020-12-28 | 2020-12-28 | 一种自然风冷却式光伏板降温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125239U true CN214125239U (zh) | 2021-09-03 |
Family
ID=774855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230341.8U Active CN214125239U (zh) | 2020-12-28 | 2020-12-28 | 一种自然风冷却式光伏板降温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125239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94602A (zh) * | 2020-12-28 | 2021-06-18 |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自然风冷却式光伏板降温结构及控制方法 |
CN118705198A (zh) * | 2024-08-30 | 2024-09-27 | 青州市惠农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冷热交换式箱体ec风机 |
-
2020
- 2020-12-28 CN CN202023230341.8U patent/CN21412523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94602A (zh) * | 2020-12-28 | 2021-06-18 |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自然风冷却式光伏板降温结构及控制方法 |
CN118705198A (zh) * | 2024-08-30 | 2024-09-27 | 青州市惠农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冷热交换式箱体ec风机 |
CN118705198B (zh) * | 2024-08-30 | 2024-12-06 | 青州市惠农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冷热交换式箱体ec风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4125239U (zh) | 一种自然风冷却式光伏板降温结构 | |
CN112994602B (zh) | 一种自然风冷却式光伏板降温结构及控制方法 | |
CN114251308A (zh) | 一种便于清理扇叶的大型通风机 | |
CN218894050U (zh) | 一种除藻机 | |
CN116182230A (zh) | 一种用于建筑暖通的防阻塞排水装置 | |
CN209872412U (zh) | 一种新型回转格栅除污机 | |
CN208962229U (zh) | 一种粉碎机 | |
CN221107178U (zh) | 一种格栅除污机 | |
CN221322471U (zh) | 一种移动式矿用智能除尘器 | |
CN112010441A (zh) | 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用格栅机 | |
CN216728752U (zh) | 一种处理工业固废的单轴撕碎机 | |
CN212954395U (zh) | 一种一体式高效溶气气浮机 | |
CN218363619U (zh) | 一种精切机残屑收集装置 | |
CN218963972U (zh) | 一种可均匀投放的保护渣收集器 | |
CN222076785U (zh) | 一种矿山采石破碎筛分除尘器 | |
CN219898402U (zh) | 一种再生资源分类回收用破碎装置 | |
CN218660612U (zh) | 一种对辊机用防护机构 | |
CN221771826U (zh) | 一种发电机房排气装置 | |
CN217699378U (zh) | 一种节能高效木材加工粉碎装置 | |
CN221108448U (zh) | 一种煤矿开采用高效率破碎装置 | |
CN219231566U (zh) | 一种污水处理格栅 | |
CN222709239U (zh) | 一种高压高效风柜 | |
CN220892525U (zh) | 一种中央空调末端冷凝水集中回收利用机构 | |
CN218222785U (zh) | 一种变速箱铸造砂清理装置 | |
CN212418238U (zh) | 城市桥梁施工用建设废弃物回收粉碎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