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53313U - 一种定位稳固的冲孔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定位稳固的冲孔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053313U CN214053313U CN202023231066.1U CN202023231066U CN214053313U CN 214053313 U CN214053313 U CN 214053313U CN 202023231066 U CN202023231066 U CN 202023231066U CN 214053313 U CN214053313 U CN 21405331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ttom plate
- workbench
- punching
- length direction
- workst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3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定位稳固的冲孔设备,其包括:工作台、底板、下模、冲孔头以及上模,上模与下模配合冲孔,底板侧壁设置有稳固板,工作台上设置有厚度与底板厚度相一致的垫块,垫块位于稳固板下方且远离底板一端,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将稳固板抵紧于垫块顶部的抵紧组件,工作台上设置有两片夹持片,夹持片位于下模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工作台上设置有调节两夹持片之间间距的调节组件。本申请具有提高底板的稳定性,以提高冲孔准确性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具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定位稳固的冲孔设备。
背景技术
在加工家具过程中,为了方便各个部件的连接安装,常常需要对一些工件进行开孔操作,开孔作业通常需要使用冲孔设备。
目前,冲孔设备的结构一般包括:工作台、底板、下模、冲孔头和上模,其中,底板放置在工作台上,而下模固定在底板上,上模固定在冲孔头上,冲孔时,将工件放置在下模,再开启冲孔头,在上模与下模的相互配合下,可以完成对工件的开孔操作。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由于底板仅仅只是放置在工作台上,在冲孔过程中,由于上模对下模的冲击作用力,容易使底板发生位移,导致工件上的孔位偏移,影响产品质量,对此有待进一步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底板的稳定性,以提高冲孔的准确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定位稳固的冲孔设备。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定位稳固的冲孔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定位稳固的冲孔设备,包括:工作台;水平放置于所述工作台承载面的底板;设置于所述底板承载面上的下模;设置于工作台上的冲孔头;以及设置于所述冲孔头底部的上模,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配合冲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侧壁设置有稳固板,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厚度与所述底板厚度相一致的垫块,所述垫块位于所述稳固板下方且远离所述底板一端,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将稳固板抵紧于所述垫块顶部的抵紧组件,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两片夹持片,所述夹持片位于所述下模长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调节两所述夹持片之间间距的调节组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稳固板、垫块和抵紧组件,通过开启抵紧组件,可以使稳固板抵紧垫块,从而使底板抵紧工作台,提高底板在工作台上的稳定性,从而可以提高下模的稳定性,减小工件偏移的可能,进而可以达到提高冲孔精准度的效果;通过设置夹持片,可以从工件的两端或者两侧夹紧工件,以提高工件在冲孔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设置调节组件,可以根据工件的尺寸,而随之调整两夹持片的间距,保证始终夹紧工件,提高夹持片的适用性。通过此方案,可以增加底板的稳定性,以增加下模和工件的稳定性,另外,可以夹持工件进行冲孔,进一步提高工件的稳定性,从而可以提高冲孔的精确度,提高产品质量。
优选的,所述抵紧组件包括:螺纹贯穿所述稳固板顶部的螺纹杆;连接于所述螺纹杆靠近所述工作台一侧的抵紧块;设置于所述螺纹杆上的螺母;以及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用于调节所述抵紧组件抵紧强度的加固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螺纹杆、抵紧块、螺母和加固件,抵紧块将螺纹杆连接在工作台上,将螺母旋紧在螺纹杆上,可以将稳固板的一端抵紧在垫块上,使稳固板的另一端将底板抵紧在工作台上,从而可以提高下模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加固件包括:贯穿开设于所述稳固板顶部且长度方向与所述稳固板长度方向相一致的第一滑槽;以及开设于所述工作台承载面上且长度方向与所述稳固板的长度方向相一致的第二滑槽,其中,所述螺纹杆穿过所述第一滑槽,所述抵紧块滑移连接于所述第二滑槽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可以根据打孔冲击力的不同,调节螺纹杆和抵紧块与底板之间的距离,以调节抵紧底板的强度,保证下模的稳定性的同时,减小底板对工作台抵紧而形成的影响。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二滑槽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均为开口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抵紧块磨损时,通过旋松螺母,可以方便的将垫块滑移出工作台进行更换。
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两块设置于所述工作台承载面上且位于所述下模宽度方向两侧的安装块;水平设置于两所述安装块之间的双向螺杆;两块螺纹连接于所述双向螺杆的相反螺纹上的调节块;以及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用于限制所述调节块位移方向的限位件,其中,所述夹持片设置于所述调节块顶部, 所述双向螺杆穿过所述底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安装块、双向螺杆、调节块和限位件,安装块可以使双向螺杆稳定的安装在工作台上,旋转双向螺杆,在限位件的限位导向下,可以使两调节块相互靠近或者远离,以夹持不同尺寸的工件,提高夹持片的适用范围。
优选的,所述限位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块靠近所述底板一侧且长度方向与所述双向螺杆长度方向相一致的第一限位条;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块远离所述第一限位条一侧且长度方向与所述双向螺杆长度方向相一致的第二限位条,其中,所述双向螺杆与所述调节块均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条与所述第二限位条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限位条与第二限位条,可以限制调节块仅能沿双向螺杆的长度方向水平位移,以保证夹持片的平稳移动,保证夹持片对工件的夹持效果。
优选的,所述稳固板设置为两块,两所述稳固板的长度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两所述底板上均设置有所述抵紧组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底板两侧受力均匀,保证底板的平衡性与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底板承载面竖直固定有固定杆,所述上模底部固定有套设于所述固定杆上的活动套,其中,所述活动套连通所述上模顶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固定杆和活动管,在冲孔过程中,可以使上模仅沿竖直方向进行位移,降低上模与下模偏移的可能,从而可以提高冲孔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通过设置稳固板、垫块、螺纹杆、抵紧块和螺母,通过旋紧螺母,可以使稳固板抵紧垫块,从而使底板抵紧工作台,提高底板在工作台上的稳定性,从而可以提高下模的稳定性,减小工件偏移的可能,进而可以达到提高冲孔精准度的效果;通过设置夹持片,可以从工件的两端或者两侧夹紧工件,以提高工件在冲孔过程中的稳定性,且可以根据工件的尺寸,而随之调整两夹持片的间距。综上,本申请可以提高下模和工件的稳定性,从而可以提高冲孔的精确度,提高产品质量;
通过设置固定杆和活动管,在冲孔过程中,可以使上模仅沿竖直方向进行位移,降低上模与下模偏移的可能,从而可以提高冲孔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的上视图;
图3是本申请中抵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中调节块与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中双向螺杆与底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工作台;10、支撑杆;11、底板;12、下模;13、冲孔头;14、上模;2、稳固板;20、垫块;21、螺纹杆;22、抵紧块;23、螺母;24、第一滑槽;25、第二滑槽;3、夹持片;31、安装块;32、双向螺杆;320、旋转手柄;33、调节块;34、第一限位条;35、第二限位条;4、固定杆;41、活动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定位稳固的冲孔设备。参照图1和图2,定位稳固的冲孔设备包括工作台1、底板11、下模12、冲孔头13和上模14。在本实施例中,工作台1为长方形板且水平设置,在工作台1底部固定有四根支撑杆10,用以支撑工作台1。
底板11水平放置在工作台1承载面上,且底板11的长度方向与工作台1的长度方向相垂直。下模12固定在底板11的承载面上,且下模12的长度方向与工作台1的长度方向相一致,在本实施例中,下模12底面与底板11的承载面之间预留有一定的间距,方便冲孔。冲孔头13安装在工作台1上,上模14固定在冲孔头13上,且上模14位于下模12的正上方,通过上模14和下模12配合可以进行冲孔作业。
在底板11顶部焊接有稳固板2,另外,在工作台1上还固定有两块垫块20,在本实施例中,垫块20的厚度与底板11的厚度一致,且垫块20位于稳固板2远离底板11一端的下方,在垫块20的支撑下,稳固板2与工作台1之间有一定的间隙。
在工作台1上设置有抵紧组件,通过抵紧组件可以将稳固板2抵紧在垫块20顶部,从而可以使底板11贴合在工作台1承载面上,进而可以使下模12的位置固定,以提高下模12的稳定性,提高冲孔的准确性。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底板11的平衡与稳定,稳固板2为两块,分别位于底板11长度方向两侧,且两稳固板2设置在底板11靠近转角的位置,两稳固板2成对角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稳固板2的长度方向与底板11的长度方向成一定的倾斜角度,使底板11各处受力均匀,以保证底板11的稳定性。
参照图1和图3,在每一稳固板2上均设置有抵紧组件,本实施例中的抵紧组件包括:螺纹杆21、抵紧块22、螺母23、第一滑槽24和第二滑槽25。
其中,第一滑槽24竖直贯穿开设在稳固板2顶部,第一滑槽24的长度方向与稳固板2的长度方向相一致,即第一滑槽24与底板11成一定角度倾斜;第二滑槽25开设在工作台1顶部,第二滑槽25的长度方向与稳固板2的长度方向相一致。
螺纹杆21螺纹连接在第一滑槽24内,且螺纹杆21可以通过第一滑槽24竖直穿过稳固板2,螺母23螺纹连接在螺纹杆21上。抵紧块22固定在螺纹杆21靠近工作台1承载面的一端,且抵紧块22滑移连接在第二滑槽25内。
通过旋紧螺母23,可以将稳固板2抵紧在垫块20上,从而可以固定下模12的位置,提高冲孔的准确度,提高产品质量。在第一滑槽24与第二滑槽25的相互配合下,可以调节螺纹杆21与底板11之间的距离,改变锁定稳固板2的支撑点,从而可以根据需要调节锁紧底板11的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槽24和第二滑槽25靠近工作台1侧壁的一端均为开口设置,当抵紧块22磨损影响对稳固板2的固定作用时,可以旋松螺母23后,将螺纹杆21和抵接片滑出更换。
参照图1和图4,在工作台1上还设置有两片夹持片3,在本实施例中,夹持片3分别位于下模12长度方向的两侧,在进行冲孔操作时,可以夹持加工件,保证冲孔过程中加工件的稳定性,从而可以提高冲孔的准确度。另外,在工作台1上设置有调节组件,通过调节组件,可以根据加工件的尺寸,调节两片夹持片3之间的间距,提高夹持片3的适用性。
本实施例中的调节组件包括:安装块31、双向螺杆32、调节块33和限位件。其中,安装块31分别固定在工作台1顶部宽度方向的两侧,且两安装块31分别位于下模12长度方向的两侧。
参照图1和图5,双向螺杆32水平安装在两安装片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双向螺杆32的长度方向与下模12的长度方向相一致,在底板11上开设有供双向螺杆32穿过的孔,且双向螺杆32沿下模12的长度方向穿过底板11。另外,在双向螺杆32伸出安装块31的一端固定有旋转手柄320,通过旋转手柄320,可以方便的转动双向螺杆32。
调节块33为两块,两调节块33分别螺纹连接在双向螺杆32上的相反螺纹上,在本实施例中,夹持片3底部固定在调节块33顶部。限位件设置在工作台1上,可以限制调节块33的仅沿双向螺杆32的长度方向进行来回位移。
在每一安装块31上均设置有一组限位件,本实施例中的限位件为第一限位条34与第二限位条35,其中,第一限位条34与第二限位条35固定在安装块31的两侧,且第一限位条34与第二限位条35的长度方向均与下模12的长度方向相一致,第一限位条34与第二限位条35之间的间距与调节块33的尺寸相适配。
双向螺杆32转动时,在第一限位条34与第二限位条35的限位导向作用下,调节块33仅能沿下模12的长度方向位移,从而使两夹持片3相互靠近夹紧加工件,或者使两夹持片3相互远离,方便根据加工件的尺寸,而调节两夹持片3的间距。
此外,在底板11承载面上竖直固定有两根固定杆4,两固定位于下模12长度方向的两侧,在上模14底部固定有活动套41,在本实施例中,活动套41可以套设在固定杆4上,且活动套41顶部连通上模14顶部,上模14向下模12靠近时,固定杆4可以通过活动套41穿出上模14顶部。在冲孔过程中,增加上模14竖直方向位移稳定性,以提高冲孔的精确度。
参照图1-5,本申请的实施原理为:将工件放置在下模12的凹槽处,转动旋转手柄320,使两夹持片3夹紧工件的两端;再根据冲孔的强度,将螺纹杆21滑移至相应的锁定位点,保证底板11和下模12的稳定性;开启冲孔设备,使上模14向下位移,冲孔头13对工件进行开孔操作。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定位稳固的冲孔设备,包括:工作台(1);水平放置于所述工作台(1)承载面的底板(11);设置于所述底板(11)承载面上的下模(12);设置于工作台(1)上的冲孔头(13);以及设置于所述冲孔头(13)底部的上模(14),所述上模(14)与所述下模(12)配合冲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侧壁设置有稳固板(2),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厚度与所述底板(11)厚度相一致的垫块(20),所述垫块(20)位于所述稳固板(2)下方且远离所述底板(11)一端,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用于将稳固板(2)抵紧于所述垫块(20)顶部的抵紧组件,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两片夹持片(3),所述夹持片(3)位于所述下模(12)长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调节两所述夹持片(3)之间间距的调节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稳固的冲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抵紧组件包括:螺纹贯穿所述稳固板(2)顶部的螺纹杆(21);连接于所述螺纹杆(21)靠近所述工作台(1)一侧的抵紧块(22);设置于所述螺纹杆(21)上的螺母(23);以及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上用于调节所述抵紧组件抵紧强度的加固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定位稳固的冲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件包括:贯穿开设于所述稳固板(2)顶部且长度方向与所述稳固板(2)长度方向相一致的第一滑槽(24);以及开设于所述工作台(1)承载面上且长度方向与所述稳固板(2)的长度方向相一致的第二滑槽(25),其中,所述螺纹杆(21)穿过所述第一滑槽(24),所述抵紧块(22)滑移连接于所述第二滑槽(25)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定位稳固的冲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24)与所述第二滑槽(25)远离所述底板(11)的一端均为开口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稳固的冲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两块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承载面上且位于所述下模(12)宽度方向两侧的安装块(31);水平设置于两所述安装块(31)之间的双向螺杆(32);两块螺纹连接于所述双向螺杆(32)的相反螺纹上的调节块(33);以及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上用于限制所述调节块(33)位移方向的限位件,其中,所述夹持片(3)设置于所述调节块(33)顶部, 所述双向螺杆(32)穿过所述底板(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定位稳固的冲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块(31)靠近所述底板(11)一侧且长度方向与所述双向螺杆(32)长度方向相一致的第一限位条(34);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块(31)远离所述第一限位条(34)一侧且长度方向与所述双向螺杆(32)长度方向相一致的第二限位条(35),其中,所述双向螺杆(32)与所述调节块(33)均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条(34)与所述第二限位条(35)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稳固的冲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板(2)设置为两块,两所述稳固板(2)的长度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两所述底板(11)上均设置有所述抵紧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稳固的冲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承载面竖直固定有固定杆(4),所述上模(14)底部固定有套设于所述固定杆(4)上的活动套(41),其中,所述活动套(41)连通所述上模(14)顶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231066.1U CN214053313U (zh) | 2020-12-28 | 2020-12-28 | 一种定位稳固的冲孔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231066.1U CN214053313U (zh) | 2020-12-28 | 2020-12-28 | 一种定位稳固的冲孔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053313U true CN214053313U (zh) | 2021-08-27 |
Family
ID=77388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231066.1U Active CN214053313U (zh) | 2020-12-28 | 2020-12-28 | 一种定位稳固的冲孔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053313U (zh) |
-
2020
- 2020-12-28 CN CN202023231066.1U patent/CN21405331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016896Y (zh) | 铣削试样的夹紧装置 | |
CN110340200B (zh) | 一种高精度高速冲床 | |
CN201309088Y (zh) | 一种铣床夹具 | |
CN103008442A (zh) | 一种销合链四孔冲孔装置 | |
CN202015964U (zh) | 一种可调数控机床夹具 | |
CN214053313U (zh) | 一种定位稳固的冲孔设备 | |
US4283978A (en) | Notching machine | |
CN213945676U (zh) | 一种钻孔机工装夹具 | |
CN212471825U (zh) | 一种矩形木板横向钻孔设备 | |
CN210451093U (zh) | 连杆螺孔加工定位工装 | |
CN204748096U (zh) | 一种锁紧机构螺旋面加工装置 | |
CN212123579U (zh) | 一种模切机的模切机构 | |
CN214053312U (zh) | 一种具有精准长度定位机构的冲压设备 | |
CN108818048B (zh) | 一种翻板镗床加工装夹机构 | |
CN208662848U (zh) | 一种激光切割机加工快速定位装置 | |
CN109940196A (zh) | 一种加工叉车转向轴十字孔的夹具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 |
CN215546967U (zh) | 一种连接器加工定位装置 | |
CN218193780U (zh) | 一种工件表面铣削用侧支撑装置 | |
CN216575946U (zh) | 一种用于线切割的上装夹具 | |
CN214816781U (zh) | 一种上横梁可调节工装 | |
CN109968062A (zh) | 一种具有防止孔加工变形功能的镗孔专用安装设备 | |
CN211758695U (zh) | 摇臂钻床的自由调节夹具 | |
CN208680996U (zh) | 用于镗床箱体、箱体端口平面加工的辅助装置 | |
CN216370410U (zh) | 一种前中板切割装置 | |
CN212761199U (zh) | 一种快速金属钻孔用装夹治具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