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31026U - 无纺布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无纺布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031026U CN214031026U CN202023043567.7U CN202023043567U CN214031026U CN 214031026 U CN214031026 U CN 214031026U CN 202023043567 U CN202023043567 U CN 202023043567U CN 214031026 U CN214031026 U CN 2140310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ition roller
- light source
- ccd camera
- fixed
- transi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纺布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纺布检测设备,包括机台、支架、放料卷、收料卷、测偏机构和检测机构,机台的底部设置有进料辊和收料辊,支架上设置有两个从动辊,测偏机构包括测偏光源和槽型纠偏传感器,检测机构包括第一CCD相机组件、第二CCD相机组件、第一过渡辊轮组和第二过渡辊轮组;检测时,进料辊和收料辊转动并分别带动进料卷和出料卷转动,放料卷转动时将无纺布卷至其中一个进料辊上,并依序通过从动辊、第一过渡滚轮组和第二过渡滚轮组,最终卷至收料卷上,第一CCD相机组件和第二CCD相机组件可分别对无纺布的下表面和无纺布的上表面进行检测,有效提升无纺布检测设备的检测精确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纺布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纺布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无纺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如多采用聚丙烯粒料为原料,经高温熔融、喷丝、铺纲、热压卷取连续一步法生产而成。
无纺布生产完成后,需要对其表面的完整性、连续性和安全可靠性进行检测,为提升无纺布的检测效率,现有对无纺布的表面检测一般采用专用的无纺布检测设备进行检测,现有的无纺布检测设备仅能实现无纺布的单面检测,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较低,不能满足高质量无纺布的检测需求,且现有检测设备在输送无纺布时容易产生偏移,导致无纺布检测的准确度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纺布检测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无纺布检测设备仅能完成无纺布的单面检测,导致检测结果准确率降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纺布检测设备,包括机台、支架、放料卷、收料卷、测偏机构和检测机构,所述机台的底部设置有两个进料辊和位于两个所述进料辊一侧的两个收料辊,所述放料卷位于两个所述进料辊的上方并与两个所述进料辊传动连接,所述收料卷位于两个所述收料辊的上方并与两个所述收料辊传动连接,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两个从动辊,两个所述从动辊均位于所述进料辊的上方,所述测偏机构包括测偏光源和槽型纠偏传感器,所述测偏光源位于两个所述从动辊之间,所述槽型纠偏传感器位于其中一个所述从动辊的一侧,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第一CCD相机组件、第二CCD相机组件、第一过渡辊轮组和第二过渡辊轮组,所述第一过渡辊轮组和所述第二过渡辊轮组均位于所述放料卷和所述收料卷之间,所述第一过渡辊轮组位于所述第二过渡辊轮组的上方,所述第一CCD相机组件位于所述第一过渡辊轮组的下方并用于对无纺布的下表面进行检测,所述第二CCD相机组件位于所述第二过渡辊轮组的上方并用于对无纺布的上表面进行检测。
可选地,测偏机构还包括驱动气缸、第一连接架、连接杆和纠偏固定架,所述驱动气缸固定于所述支架上并位于两个所述进料辊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架固定于所述驱动气缸的驱动端上,所述测偏光源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架靠近所述从动辊的一端,所述连接杆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架远离所述从动辊的一端,所述纠偏固定架固定于所述连接杆的端部,所述槽型纠偏传感器位于固定于所述纠偏固定架上。
可选地,所述测偏机构还包括第一滑轨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轨固定于所述支架的表面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架的一侧,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轨的表面,所述第一连接架远离所述从动辊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滑块上。
可选地,所述测偏机构还包括第二连接架、第二滑轨、第二滑块和光源安装板,所述第二滑轨固定于所述支架上并位于所述第一滑块的一侧,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轨的表面,所述第二连接架固定于所述第二滑块的表面,所述光源安装板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架和所述第二连接架上,所述测偏光源固定于所述光源安装板上。
可选地,所述测偏机构还包括位移传感器,所述驱动气缸的表面设置有感应块,所述位移传感器固定于所述支架上并位于所述感应块的上方。
可选地,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相对设置的两个进料过渡辊,其中一个所述进料过渡辊位于所述进料辊的下方,另一和所述进料过渡辊位于所述放料卷的上方。
可选地,所述第一CCD相机组件和所述第二CCD相机组件均包括相机安装架和三个CCD相机,两个所述相机安装架均固定于所述支架上,三个所述CCD相机均匀间隔并均固定于所述相机安装架上,所述第一CCD相机组件的三个所述CCD相机位于所述第一过渡辊轮组的下方,所述第二CCD相机组件的三个所述CCD相机位于所述第二过渡辊轮组的上方。
可选地,所述第一过渡辊轮组包括两个第一上过渡辊和一个第一下过渡辊,两个所述第一上过渡辊间隔设置并固定于所述支架的顶部,所述第一下过渡辊固定于支架上并位于两个所述第一上过渡辊之间并位于所述第一CCD相机组件的三个所述CCD相机的正上方。
可选地,所述第二过渡辊轮组包括固定于所述支架上的两个第二下过渡辊和一个第二上过渡辊,所述第二上过渡辊位于所述第二CCD相机组件的三个所述CCD相机的正下方,两个所述第二下过渡辊位于所述第二上过渡辊的下方并位于所述第二上过渡辊的两侧,且靠近所述收料辊的所述第二下过渡辊位于所述收料辊的下方。
可选地,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第一光源组件和与所述第一光源组件结构相同的第二光源组件,所述第一光源组件和所述第二光源组件均包括光源固定架和检测光源,所述光源固定架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检测光源固定于所述光源固定架上,且所述第一光源组件的所述检测光源位于所述第一下过渡辊的下方,所述第二光源组件的所述检测光源位于所述第二上过渡辊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纺布检测设备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该无纺布检测设备包括机台、支架、放料卷、收料卷、测偏机构和检测机构,机台的底部设置有两个进料辊和两个收料辊,放料卷位于两个进料辊的上方,收料卷位于两个收料辊的上方,支架上设置有两个从动辊,测偏机构包括测偏光源和槽型纠偏传感器,测偏光源位于两个所述从动辊之间,槽型纠偏传感器位于其中一个从动辊的一侧,检测机构包括第一CCD相机组件、第二CCD相机组件、第一过渡辊轮组和第二过渡辊轮组,第一过渡辊轮组和第二过渡辊轮组均位于所述放料卷和所述收料卷之间,第一过渡辊轮组位于第二过渡辊轮组的上方,第一CCD相机组件位于第一过渡辊轮组的下方,第二CCD相机组件位于第二过渡辊轮组的上方;检测时,待检测的无纺布卷于放料卷上,由于放料卷与两个进料辊传动连接,收料卷与两个收料辊传动连接,两个进料辊和两个收料辊转动时将分别带动进料卷和出料卷转动,放料卷转动时将无纺布卷至其中一个进料辊上,并依序通过两个从动辊、第一过渡滚轮组和第二过渡滚轮组,最终卷至收料卷上完成对无纺布的传输,槽型纠偏传感器可对无纺布是否产生偏移进行检测,并通过测偏光源可看出无纺布的偏移量,以为无纺布的纠偏提供方便,由于第一CCD相机组件和第二CCD相机组件分别位于第一过渡辊轮组的下方和第二过渡辊轮组的上方,第一CCD相机组件和第二CCD相机组件可分别对无纺布的下表面和无纺布的上表面进行检测,最终实现对无纺布的上下表面的同时检测,有效提升无纺布检测设备的检测精确度,为无纺布的加工和提升无纺布的加工质量提供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纺布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纺布检测设备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纺布检测设备的测偏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纺布检测设备的第一CCD相机组件或第二CCD相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纺布检测设备的第一CCD相机组件或第二CCD相机组件隐藏相机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纺布检测设备的相机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机台 11—进料辊 12—收料辊
20—支架 21—从动辊 22—进料过渡辊
30—放料卷 40—收料卷 50—测偏机构
51—测偏光源 52—槽型纠偏传感器 53—驱动气缸
54—第一连接架 55—第一滑轨 56—第二滑轨
57—第二连接架 58—光源安装板 59—位移传感器
60—检测机构 61—第一CCD相机组件 62—第二CCD相机组件
63—第一过渡辊轮组 64—第二过渡辊轮组 65—第一光源组件
66—第二光源组件 67—编码器组件 531—连接杆
532—纠偏固定架 533—感应块 551—第一滑块
561—第二滑块 611—相机安装架 612—CCD相机
613—相机罩 614—侧架 615—相机固定杆
616—相机支座 617—支撑轴 618—相机固定块
631—第一上过渡辊 632—第一下过渡辊 641—第二下过渡辊
642—第二上过渡辊 651—光源固定架 652—检测光源
653—固定轴 671—编码固定架 672—编码器
673—包胶轮 6131—相机调节口 6132—相机封板
6133—光学玻璃 6181—第一安装孔 6182—第二安装孔
6183—第一弹性夹槽 6184—第二弹性夹槽 10a—无纺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和图5所示,提供一种无纺布检测设备,包括机台10、支架20、放料卷30、收料卷40、测偏机构50和检测机构60,所述机台10的底部设置有两个进料辊11和位于两个所述进料辊11一侧的两个收料辊12,所述放料卷30位于两个所述进料辊11的上方并与两个所述进料辊11传动连接,所述收料卷40位于两个所述收料辊12的上方并与两个所述收料辊12传动连接,所述支架20上设置有两个从动辊21,两个所述从动辊21均位于所述进料辊11的上方,所述测偏机构50包括测偏光源51和槽型纠偏传感器52,所述测偏光源51位于两个所述从动辊21之间,所述槽型纠偏传感器52位于其中一个所述从动辊21的一侧,所述检测机构60包括第一CCD相机组件61、第二CCD相机组件62、第一过渡辊轮组63和第二过渡辊轮组64,所述第一过渡辊轮组63和所述第二过渡辊轮组64均位于所述放料卷30和所述收料卷40之间,所述第一过渡辊轮组63位于所述第二过渡辊轮组64的上方,所述第一CCD相机组件61位于所述第一过渡辊轮组63的下方并用于对无纺布10a的下表面进行检测,所述第二CCD相机组件62位于所述第二过渡辊轮组64的上方并用于对无纺布10a的上表面进行检测。
具体地,该无纺布10a检测设备包括机台10、支架20、放料卷30、收料卷40、测偏机构50和检测机构60,机台10的底部设置有两个进料辊11和两个收料辊12,放料卷30位于两个进料辊11的上方,收料卷40位于两个收料辊12的上方,支架20上设置有两个从动辊21,测偏机构50包括测偏光源51和槽型纠偏传感器52,测偏光源51位于两个所述从动辊21之间,槽型纠偏传感器52位于其中一个从动辊21的一侧,检测机构60包括第一CCD相机组件61、第二CCD相机组件62、第一过渡辊轮组63和第二过渡辊轮组64,第一过渡辊轮组63和第二过渡辊轮组64均位于所述放料卷30和所述收料卷40之间,第一过渡辊轮组63位于第二过渡辊轮组64的上方,第一CCD相机组件61位于第一过渡辊轮组63的下方,第二CCD相机组件62位于第二过渡辊轮组64的上方;检测时,待检测的无纺布10a卷于放料卷30上,由于放料卷30与两个进料辊11传动连接,收料卷40与两个收料辊12传动连接,两个进料辊11和两个收料辊12转动时将分别带动进料卷和出料卷转动,放料卷30转动时将无纺布10a卷至其中一个进料辊11上,并依序通过两个从动辊21、第一过渡滚轮组和第二过渡滚轮组,最终通过收料辊12的转动卷至收料卷40上完成对无纺布10a的传输,槽型纠偏传感器52可对无纺布10a是否产生偏移进行检测,并通过测偏光源51可看出无纺布10a的偏移量,以为无纺布10a的纠偏提供方便,由于第一CCD相机组件61和第二CCD相机组件62分别位于第一过渡辊轮组63的下方和第二过渡辊轮组64的上方,第一CCD相机组件61和第二CCD相机组件62可分别对无纺布10a的下表面和无纺布10a的上表面进行检测,最终实现对无纺布10a的上下表面的同时检测,有效提升无纺布10a检测设备的检测精确度,为无纺布10a的加工和提升无纺布10a的加工质量提供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测偏机构50还包括驱动气缸53、第一连接架54、连接杆531和纠偏固定架532,所述驱动气缸53固定于所述支架20上并位于两个所述进料辊11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架54固定于所述驱动气缸53的驱动端上,所述测偏光源51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架54靠近所述从动辊21的一端,所述连接杆531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架54远离所述从动辊21的一端,所述纠偏固定架532固定于所述连接杆531的端部,所述槽型纠偏传感器52位于固定于所述纠偏固定架532上。
具体地,当纠偏气缸检测到无纺布10a产生偏移时,驱动气缸53启动,并带动测偏光源51和槽型纠偏传感器52移动,使得槽型纠偏传感器52远离无纺布10a,此时,人工可根据测偏光源51的移动量和位置对无纺布10a的偏移量进行修正,实现无纺布10a的纠偏。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所述测偏机构50还包括第一滑轨55和第一滑块551,所述第一滑轨55固定于所述支架20的表面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架54的一侧,所述第一滑块551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轨55的表面,所述第一连接架54远离所述从动辊2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滑块551上。具体地,驱动气缸53驱动第一连接架54时,第一连接架54将带动第一滑块551沿第一滑轨55的表面滑动,为驱动气缸53对测偏光源51和槽型纠偏传感器52的平衡驱动提供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所述测偏机构50还包括第二连接架57、第二滑轨56、第二滑块561和光源安装板58,所述第二滑轨56固定于所述支架20上并位于所述第一滑块551的一侧,所述第二滑块561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轨56的表面,所述第二连接架57固定于所述第二滑块561的表面,所述光源安装板58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架54和所述第二连接架57上,所述测偏光源51固定于所述光源安装板58上。
具体地,测偏光源51固定于光源安装板58上,第一连接架54移动时带动光源安装板58移动,光源安装板58带动第二连接架57和第二滑块561沿第二滑轨56的表面滑动,测偏光源51通过光源安装板58与第一连接架54和第二连接架57固定连接,可实现测偏光源51的稳固和便于测偏光源51的平衡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所述测偏机构50还包括位移传感器59,所述驱动气缸53的表面设置有感应块533,所述位移传感器59固定于所述支架20上并位于所述感应块533的上方。具体地,位移传感器59可根据感应块533的偏移量确定测偏光源51和槽型纠偏传感器52的具体偏移量,为无纺布10a的纠偏提供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支架20上还设置有相对设置的两个进料过渡辊22,其中一个所述进料过渡辊22位于所述进料辊11的下方,另一和所述进料过渡辊22位于所述放料卷30的上方。具体地,无纺布10a从进料辊11传出后将经过两个进料过渡辊22进行过渡卷绕,最终进入到两个从动辊21上,两个进料过渡辊22可为无纺布10a的过渡传送提供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CCD相机组件61和所述第二CCD相机组件62均包括相机安装架611和三个CCD相机612,两个所述相机安装架611均固定于所述支架20上,三个所述CCD相机612均匀间隔并均固定于所述相机安装架611上,所述第一CCD相机组件61的三个所述CCD相机612位于所述第一过渡辊轮组63的下方,所述第二CCD相机组件62的三个所述CCD相机612位于所述第二过渡辊轮组64的上方。
具体地,三个CCD相机612通过相机安装架611在支架20上进行固定,由于第一CCD相机组件61的三个CCD相机612位于第一过渡辊轮组63的下方,第一CCD相机组件61将通过三个CCD相机612对位于第一过渡辊轮组63处的无纺布10a的下表面进行检测,第二CCD相机组件62的三个CCD相机612位于第二过渡辊轮组64的下方,第二CCD相机组件62将通过三个CCD相机612对位于第二过渡辊轮组64处的无纺布10a的上表面进行检测,最终实现对无纺布10a的上下表面的同时检测,且通过三个CCD相机612可将无纺布10a的表面完全覆盖,有效提升检测无纺布10a准确率。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2和4~5所示,所述相机安装架611包括相机罩613和固定于所述相机罩613的两侧的两个侧架614,两个所述侧架614均固定于所述支架20上,三个所述CCD相机612均固定于所述相机罩613的内部。相机安装架611通过两个侧架614实现与支架20的固定,相机罩613可实现CCD相机612与相机安装架611的固定,相机罩613可挡住外部光线,以方便CCD相机612的检测。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所述相机安装架611还包括相机固定杆615和若干相机支座616,若干所述相机支座616均固定于所述相机罩613的内壁上,所述相机固定杆615固定于若干所述相机支座616上,三个所述CCD相机612固定于所述相机固定杆615上。具体地,相机固定架通过相机支座616和相机固定杆615的设置可实现CCD相机612的固定。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5~6所示,所述相机安装架611还包括相机支撑轴617和相机固定块618,所述相机固定块618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安装孔6181和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6181的一侧的第二安装孔6182,所述相机固定块618的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6181连通的第一弹性夹槽6183和与所述第二安装孔6182连通的第二弹性夹槽6184,所述相机安装块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6181固定于所述相机固定杆615上,所述支撑轴617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孔6182固定于所述相机固定块618上,所述CCD相机612固定于所述支撑轴617上。
具体地,第一弹性夹槽6183和第二弹性夹槽6184的槽宽可通过螺栓进行调节,第一安装孔6181可通过第一弹性夹槽6183调节第一安装孔6181的孔径大小,第二安装孔6182可通过第二弹性夹槽6184调节第二安装孔6182的孔径大小,以实现相机固定块618与相机固定杆615之间的固定和滑动,和实现支撑轴617和相机固定块618之间的固定和滑动,最终实现对CCD相机612的横向调节和纵向调节,以提升第一CCD相机组件61和第二CCD相机组件62检测时的准确度。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2和4~5所示,所述相机罩613的表面设置有相机调节口6131,所述相机调节口6131上设置有相机封板6132,所述相机封板6132和所述相机罩613可拆卸连接。相机罩613可对相机调节口6131进行密封,相机调节口6131为CCD相机612的调节工作提供方便。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2和4所示,所述相机罩613靠近所述CCD相机612的镜头的一面设置有光学玻璃6133。光学玻璃6133可有效提升CCD相机612检测时的精确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第一过渡辊轮组63包括两个第一上过渡辊631和一个第一下过渡辊632,两个所述第一上过渡辊631间隔设置并固定于所述支架20的顶部,所述第一下过渡辊632固定于支架20上并位于两个所述第一上过渡辊之间并位于所述第一CCD相机组件61的三个所述CCD相机612的正上方。
具体地,无纺布10a经过第一过渡辊轮组63时,依序绕过第一上过渡辊631、第一下过渡辊632和另一上过渡辊最终传送至第二过渡辊轮组64,第一CCD相机组件61的三个CCD相机612位于第一下过渡辊632的下方,三个CCD相机612将对位于第一下过渡辊632处的无纺布10a进行检测,最终实现对无纺布10a的下表面的检测。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第二过渡辊轮组64包括固定于所述支架20上的两个第二下过渡辊641和一个第二上过渡辊642,所述第二上过渡辊642位于所述第二CCD相机组件62的三个所述CCD相机612的正下方,两个所述第二下过渡辊641位于所述第二上过渡辊642的下方并位于所述第二上过渡辊642的两侧,且靠近所述收料辊12的所述第二下过渡辊641位于所述收料辊12的下方。
具体地,无纺布10a从第一过渡辊轮组63传出后将首先绕过靠近第一过渡辊轮组63的第二下过渡辊641,再依序绕过第二上过渡辊642和远离第一过渡辊轮组63的第二下过渡辊641,由于第二下过渡辊641位于收料辊12的下方,无纺布10a绕过第二下过渡辊641将进入到收料辊12处,由于第二上过渡辊642位于第二CCD相机组件62的三个CCD相机612的正下方,三个CCD相机612将对第二上过渡辊642处的无纺布10a的进行检测,最终实现对无纺布10a的上表面的检测。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所述检测机构60还包括编码器组件67,所述编码器组件67包括编码固定架671、编码器672和包胶轮673,所述编码固定架671固定于所述支架20上并位于所述第二上过渡辊642的一侧,所述编码器672固定于所述编码固定架671上,所述包胶轮673转动连接于所述编码器672上并与所述第二上过渡辊642传动连接。
具体地,第二上过渡辊642转动时带动包胶轮673转动,编码器672通过包胶轮673的转动可确定第二上过渡辊642的转动圈数,最终确定无纺布10a的传送量,以为无纺布10a的检测提供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检测机构60包括第一光源组件65和与所述第一光源组件65结构相同的第二光源组件66,所述第一光源组件65和所述第二光源组件66均包括光源固定架651和检测光源652,所述光源固定架651固定于所述支架20上,所述检测光源652固定于所述光源固定架651上,且所述第一光源组件65的所述检测光源652位于所述第一下过渡辊632的下方,所述第二光源组件66的所述检测光源652位于所述第二上过渡辊642的上方。
具体地,第一光源组件65通过第一光源组件65的检测光源652提供第一CCD相机组件61检测无纺布10a的下表面时的光亮,为第一CCD相机组件61检测无纺布10a的下表面提供方便,第二光源组件66通过第二光源组件66的检测光源652提供第二CCD相机组件62检测无纺布10a的上表面时的光亮,为第二CCD相机组件62检测无纺布10a的上表面提供方便。
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第一光源组件65和所述第二光源组件66还包括固定轴653,所述固定轴653固定于所述支架20的表面,所述光源固定架651套设于所述固定轴653的表面并与所述固定轴653转动连接。以方便对检测光源652进行调整,提升无纺布10a的检测精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无纺布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支架、放料卷、收料卷、测偏机构和检测机构,所述机台的底部设置有两个进料辊和位于两个所述进料辊一侧的两个收料辊,所述放料卷位于两个所述进料辊的上方并与两个所述进料辊传动连接,所述收料卷位于两个所述收料辊的上方并与两个所述收料辊传动连接,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两个从动辊,两个所述从动辊均位于所述进料辊的上方,所述测偏机构包括测偏光源和槽型纠偏传感器,所述测偏光源位于两个所述从动辊之间,所述槽型纠偏传感器位于其中一个所述从动辊的一侧,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第一CCD相机组件、第二CCD相机组件、第一过渡辊轮组和第二过渡辊轮组,所述第一过渡辊轮组和所述第二过渡辊轮组均位于所述放料卷和所述收料卷之间,所述第一过渡辊轮组位于所述第二过渡辊轮组的上方,所述第一CCD相机组件位于所述第一过渡辊轮组的下方并用于对无纺布的下表面进行检测,所述第二CCD相机组件位于所述第二过渡辊轮组的上方并用于对无纺布的上表面进行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纺布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测偏机构还包括驱动气缸、第一连接架、连接杆和纠偏固定架,所述驱动气缸固定于所述支架上并位于两个所述进料辊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架固定于所述驱动气缸的驱动端上,所述测偏光源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架靠近所述从动辊的一端,所述连接杆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架远离所述从动辊的一端,所述纠偏固定架固定于所述连接杆的端部,所述槽型纠偏传感器位于固定于所述纠偏固定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纺布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偏机构还包括第一滑轨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轨固定于所述支架的表面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架的一侧,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轨的表面,所述第一连接架远离所述从动辊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滑块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纺布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偏机构还包括第二连接架、第二滑轨、第二滑块和光源安装板,所述第二滑轨固定于所述支架上并位于所述第一滑块的一侧,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轨的表面,所述第二连接架固定于所述第二滑块的表面,所述光源安装板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架和所述第二连接架上,所述测偏光源固定于所述光源安装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纺布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偏机构还包括位移传感器,所述驱动气缸的表面设置有感应块,所述位移传感器固定于所述支架上并位于所述感应块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相对设置的两个进料过渡辊,其中一个所述进料过渡辊位于所述进料辊的下方,另一和所述进料过渡辊位于所述放料卷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CCD相机组件和所述第二CCD相机组件均包括相机安装架和三个CCD相机,两个所述相机安装架均固定于所述支架上,三个所述CCD相机均匀间隔并均固定于所述相机安装架上,所述第一CCD相机组件的三个所述CCD相机位于所述第一过渡辊轮组的下方,所述第二CCD相机组件的三个所述CCD相机位于所述第二过渡辊轮组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纺布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辊轮组包括两个第一上过渡辊和一个第一下过渡辊,两个所述第一上过渡辊间隔设置并固定于所述支架的顶部,所述第一下过渡辊固定于支架上并位于两个所述第一上过渡辊之间并位于所述第一CCD相机组件的三个所述CCD相机的正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纺布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渡辊轮组包括固定于所述支架上的两个第二下过渡辊和一个第二上过渡辊,所述第二上过渡辊位于所述第二CCD相机组件的三个所述CCD相机的正下方,两个所述第二下过渡辊位于所述第二上过渡辊的下方并位于所述第二上过渡辊的两侧,且靠近所述收料辊的所述第二下过渡辊位于所述收料辊的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纺布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第一光源组件和与所述第一光源组件结构相同的第二光源组件,所述第一光源组件和所述第二光源组件均包括光源固定架和检测光源,所述光源固定架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检测光源固定于所述光源固定架上,且所述第一光源组件的所述检测光源位于所述第一下过渡辊的下方,所述第二光源组件的所述检测光源位于所述第二上过渡辊的上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043567.7U CN214031026U (zh) | 2020-12-15 | 2020-12-15 | 无纺布检测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043567.7U CN214031026U (zh) | 2020-12-15 | 2020-12-15 | 无纺布检测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031026U true CN214031026U (zh) | 2021-08-24 |
Family
ID=77338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043567.7U Active CN214031026U (zh) | 2020-12-15 | 2020-12-15 | 无纺布检测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03102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34865A (zh) * | 2021-09-07 | 2021-12-03 | 无锡鸿昌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中封机用水平纠偏储料结构 |
-
2020
- 2020-12-15 CN CN202023043567.7U patent/CN21403102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34865A (zh) * | 2021-09-07 | 2021-12-03 | 无锡鸿昌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中封机用水平纠偏储料结构 |
CN113734865B (zh) * | 2021-09-07 | 2024-02-06 | 无锡鸿昌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中封机用水平纠偏储料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4031026U (zh) | 无纺布检测设备 | |
CN207329897U (zh) | 一种多孔织物放卷纠偏装置 | |
CN114858812B (zh) | 一种用于无纺布生产的检测系统 | |
CN211945567U (zh) | 一种薄膜纠偏设备 | |
CN108500079B (zh) | 一种拉直机及采用该拉直机的型材拉直方法 | |
CN115724266A (zh) | 一种防偏移的炭纤维布加工用收卷设备 | |
CN213140789U (zh) | 一种适应宽幅和窄幅纸张的纠偏复卷机 | |
CN211284995U (zh) | 服装布料生产用验布机 | |
US20040129190A1 (en) | Apparatus for sewing slide fastener chain onto cloth piece | |
CN213813391U (zh) | 无纺布检测机构 | |
CN113062112B (zh) | 一种纺织工艺用窗帘布切割装置 | |
CN213140804U (zh) | 一种具有稳定对齐功能的针织布加工用收卷装置 | |
CN213830842U (zh) | 一种无纺布卷对卷自动印刷机 | |
CN215100914U (zh) | 塑料片收卷装置 | |
CN211545316U (zh) | 防水卷材生产线的保护膜料卷安装机构 | |
CN215037873U (zh) | 一种松紧带计长度用的计长刀组 | |
CN222948694U (zh) | 一种无纺布在线检测装置 | |
CN219296705U (zh) | 验布机布卷辅助定位装置 | |
CN221396430U (zh) | 胶料定中纠偏装置 | |
CN222592916U (zh) | 一种适用于印刷机的纠偏导向机 | |
CN111748916B (zh) | 一种工业缝纫机用送料装置 | |
CN210763408U (zh) | 一种土工布快速平整收卷装置 | |
CN221228165U (zh) | 一种准确率高的贴片检测工装 | |
CN219326395U (zh) | 一种用于泡罩壳生产线的底膜输送装置 | |
CN218619475U (zh) | 一种胶带生产设备的收卷胶带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