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27614U - 一种剪力墙混凝土置换加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剪力墙混凝土置换加固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927614U CN213927614U CN202022012721.8U CN202022012721U CN213927614U CN 213927614 U CN213927614 U CN 213927614U CN 202022012721 U CN202022012721 U CN 202022012721U CN 213927614 U CN213927614 U CN 21392761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ngle steel
- shear wall
- supporting vertical
- supporting
- bol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2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2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10000000614 Ribs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368 destabiliz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746 Structural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剪力墙混凝土置换加固结构,包括设置在剪力墙两侧的若干对支撑立杆,所述支撑立杆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剪力墙所在层的上层体和下层体,所述支撑立杆的上下端部分别通过角钢组件与上下层的墙体固定连接;异侧的一对所述支撑立杆的同向端部连接的所述角钢组件通过若干螺栓组件连接,同侧的相邻的所述支撑立杆之间连接有若干组斜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立杆的下端部与下层的所述角钢组件之间还设有调整支撑组件;每个所述支撑立杆的外圆周面上还分别安装有应变传感器;本剪力墙混凝土置换加固结构易于施工、结构简单、受力均衡稳定,能够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把不合格混凝土置换出来,保证建筑物的结构整体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剪力墙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剪力墙混凝土置换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的城市高层住宅楼多采用剪力墙结构,剪力墙在建筑中是主要的承重结构,在建筑工程中,会遇到既有剪力墙结构混凝土强度不达标或者承载力不足的情况,需要对结构进行加固。常用的加固方法有增大截面法,粘贴钢板加固法,混凝土置换加固法等。使用常规的加固技术又对后期业主的使用空间、装修等造成很大影响。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号:CN210105373U)在2020年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建筑剪力墙置换加固支撑装置,包括包括承力钢柱,承力钢柱穿过安装于待置换混凝土剪力墙所在楼层的上楼层和下楼层,上楼层之上的剪力墙上安装有预制横梁,下楼层之下的剪力墙上安装有预制牛腿;承力钢柱上端穿过上楼层并安装于预制横梁下底部,承力钢柱下端穿过下楼层并安装于预制牛腿上;预制横梁与承力钢柱之间还安装有顶升千斤顶;该实用新型通过承力钢柱的使用能够进行剪力墙的置换施工,但是承力钢柱的固定和安装需要用到预制横梁,预制横梁的通用性和灵活性较差;而且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需要一直占用千斤顶,特别是对于大面积的剪力墙的施工,千斤顶的需求量较大,长时间占用千斤顶使得千斤顶的周转时间长、准备总量较大,不利于施工成本的控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剪力墙混凝土置换加固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剪力墙混凝土置换加固结构,包括设置在剪力墙两侧的若干对支撑立杆,所述支撑立杆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剪力墙所在层的上层体和下层体,所述支撑立杆的上下端部分别通过角钢组件与上下层的墙体固定连接;异侧的一对所述支撑立杆的同向端部连接的所述角钢组件通过若干螺栓组件连接,同侧的相邻的所述支撑立杆之间连接有若干组斜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立杆的下端部与下层的所述角钢组件之间还设有调整支撑组件;每个所述支撑立杆的外圆周面上还分别安装有应变传感器。
本剪力墙混凝土置换加固结构通过支撑立杆、钢结构的运用,形成独立的支撑系统,再使用跳仓法分批次对剪力墙进行局部凿除、重新浇筑合格混凝土,达到使原结构在不失稳、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把不合格混凝土置换出来,保证建筑物的结构整体性;不影响后期业主的使用空间、装修等。
本剪力墙混凝土置换加固结构中成对设置的所述支撑立杆,能够均衡分散和承受原剪力墙所承受的纵向受力,保持房屋整体结构稳固;而且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两端分别穿过上下层体,通过角钢组件与房屋非拆除墙体紧固连接,不用预制横梁;所述角钢组件能够形成良好的受力构件,并进行受力转移;所述调整支撑组件在搭建所述支撑立杆时能够对所述支撑立杆的高度进行调整,确保其上下端部水平且充分抵接受力;所述斜拉支撑组件能够进一步提高相邻支撑立杆之间的结构稳定性,所述应变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所述支撑立杆的应力应变,确保安全。
进一步的,所述角钢组件包括直角角钢,所述直角角钢的水平部分连接所述支撑立杆或所述调整支撑组件,所述直角角钢的竖直部分连接墙体;所述直角角钢的水平部分和竖直部分之间等间距的设有若干三角加强筋,相邻的所述三角加强筋之间设置若干所述螺栓组件。
采用该结构的角钢组件,结构稳定可靠,承载能力较好,多片所述三角加强筋均与所述直角角钢焊接固定,形成分区结构后在进行螺栓安装,有利于增强螺栓连接的稳定性,避免多个螺栓中出现受力不均衡的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螺栓组件包括贯穿墙体的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分别贯穿两侧的所述角钢组件并通过螺母固定;所述第一螺栓与墙体之间的间隙中灌注有无机灌浆料。
所述无机灌浆料能够填充螺栓组件与墙体间的间隙,避免第一螺栓在受力过程中出现移动,使整体的连接强度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角钢组件与墙体的结合面之间也灌注有无机灌浆料。该处设置的无机灌浆料除了能够填补缝隙,增强直角角钢与墙体间的贴合能力,还能够调整角钢组件与墙体之间的距离,对于上下墙厚不一致的施工有调节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调整支撑组件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水平钢板,所述水平钢板之间通过若干第二螺栓连接,所述第二螺栓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水平钢板并通过多个螺母连接;一对所述水平钢板分别连接所述支撑立杆和所述角钢组件。
在高度调整的过程中,将液压千斤顶置于两块所述水平钢板之间,通过调整液压千斤顶来调整水平钢板的移动,当支撑立杆抬升到预定位置和高度时,在通过所述第二螺栓的连接固定以保持位姿不变;优选的,所述调整支撑组件在完成位置调整后还可以采用灌浆料回填,进一步提高其支撑能力。
进一步的,每组所述斜拉支撑组件均包括呈X形布置的一对斜拉杆,一对所述斜拉杆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杆的周向两侧,一对所述斜拉杆的中部还连接有连杆。
在所述支撑立杆两侧分别设置所述斜拉杆,一方面能够避免了在同侧设置时的位置干涉,另一方面能够从圆周的两个切面进行支撑,效果更好;所述连杆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一对斜拉杆之间的受力和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斜拉支撑组件为上下设置的两组。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立杆的间距由拐角处向外渐变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调整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下层体的下方;在所述调整支撑组件灌浆回填时能够利用下层体的顶面形成连接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剪力墙混凝土置换加固结构通过支撑立杆、钢结构的运用,形成独立的支撑系统,再使用跳仓法分批次对剪力墙进行局部凿除、重新浇筑合格混凝土,达到使原结构在不失稳、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把不合格混凝土置换出来,保证建筑物的结构整体性;不影响后期业主的使用空间、装修等;2、本剪力墙混凝土置换加固结构中成对设置的所述支撑立杆,能够均衡分散和承受原剪力墙所承受的纵向受力,保持房屋整体结构稳固;而且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两端分别穿过上下层体,通过角钢组件与房屋非拆除墙体紧固连接,不用预制横梁;3、所述角钢组件结构稳定可靠,承载能力较好,能够形成良好的受力构件,并进行受力转移;所述调整支撑组件在搭建所述支撑立杆时能够对所述支撑立杆的高度进行调整,确保其上下端部水平且充分抵接受力;所述斜拉支撑组件能够进一步提高相邻支撑立杆之间的结构稳定性,所述应变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所述支撑立杆的应力应变,确保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剪力墙混凝土置换加固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剪力墙混凝土置换加固结构的下端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向角钢组件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剪力墙混凝土置换加固结构的施工布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剪力墙混凝土置换加固结构的斜拉支撑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B向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剪力墙混凝土置换加固结构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剪力墙;2、支撑立杆;3、上层体;4、下层体;5、角钢组件;501、直角角钢;502、三角加强筋;503、第一螺栓;6、调整支撑组件;601、水平钢板;602、第二螺栓;7、应变传感器;8、无机灌浆料;9、斜拉杆;10、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条件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间”、“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一: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剪力墙混凝土置换加固结构,包括设置在剪力墙1两侧的若干对支撑立杆2,所述支撑立杆2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剪力墙1所在层的上层体3和下层体4,所述支撑立杆2的上下端部分别通过角钢组件5与上下层的墙体固定连接;异侧的一对所述支撑立杆2的同向端部连接的所述角钢组件5通过若干螺栓组件连接,同侧的相邻的所述支撑立杆2之间连接有若干组斜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立杆2的下端部与下层的所述角钢组件5之间还设有调整支撑组件6;每个所述支撑立杆2的外圆周面上还分别安装有应变传感器7。
本剪力墙混凝土置换加固结构通过支撑立杆2、钢结构的运用,形成独立的支撑系统,再使用跳仓法分批次对剪力墙1进行局部凿除、重新浇筑合格混凝土,达到使原结构在不失稳、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把不合格混凝土置换出来,保证建筑物的结构整体性;不影响后期业主的使用空间、装修等。
本剪力墙混凝土置换加固结构中成对设置的所述支撑立杆2,能够均衡分散和承受原剪力墙1所承受的纵向受力,保持房屋整体结构稳固;而且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两端分别穿过上下层体,通过角钢组件5与房屋非拆除墙体紧固连接,不用预制横梁;所述角钢组件5能够形成良好的受力构件,并进行受力转移;所述调整支撑组件6在搭建所述支撑立杆2时能够对所述支撑立杆2的高度进行调整,确保其上下端部水平且充分抵接受力;所述斜拉支撑组件能够进一步提高相邻支撑立杆2之间的结构稳定性,所述应变传感器7能够实时监测所述支撑立杆的应力应变,确保安全。
进一步的,所述角钢组件5包括直角角钢501,所述直角角钢501的水平部分连接所述调整支撑组件6,所述直角角钢501的竖直部分连接墙体;所述直角角钢501的水平部分和竖直部分之间等间距的设有若干三角加强筋502,相邻的所述三角加强筋502之间设置若干所述螺栓组件。
采用该结构的角钢组件,结构稳定可靠,承载能力较好,多片所述三角加强筋502均与所述直角角钢501焊接固定,形成分区结构后在进行第一螺栓503安装,有利于增强螺栓连接的稳定性,避免多个螺栓中出现受力不均衡的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螺栓组件包括贯穿墙体的第一螺栓503,所述第一螺栓503分别贯穿两侧的所述直角角钢501的竖直部分并通过螺母固定;所述第一螺栓503与墙体之间的间隙中灌注有无机灌浆料。
所述无机灌浆料能够填充螺栓组件与墙体间的间隙,避免第一螺栓在受力过程中出现移动,使整体的连接强度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角钢组件5与墙体的结合面之间也灌注有无机灌浆料。该处设置的无机灌浆料除了能够填补缝隙,增强直角角钢与墙体间的贴合能力,还能够调整角钢组件5与墙体之间的距离,对于上下墙厚不一致的施工有调节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调整支撑组件6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水平钢板601,所述水平钢板601之间通过若干第二螺栓602连接,所述第二螺栓602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水平钢板601并通过多个螺母连接;一对所述水平钢板601分别连接所述支撑立杆2(可以焊接固定)和所述角钢组件5。
在高度调整的过程中,将液压千斤顶置于两块所述水平钢板601之间,通过调整液压千斤顶来调整上方的水平钢板601的移动,当支撑立杆2抬升到预定位置和高度时,在通过所述第二螺栓602的连接固定以保持位姿不变,此时可以撤掉液压千斤顶,不用一直占用液压千斤顶,液压千斤顶可以继续用于其它剪力墙置换的调整支撑;优选的,所述调整支撑组件6在完成位置调整后采用无机灌浆料回填,进一步提高其支撑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调整支撑组件6设置在所述下层体4的下方;在所述调整支撑组件6灌浆回填时能够利用下层体4的水平面形成连接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立杆2的间距由拐角处向外渐小设置。
如图4所示,为本实施例中支撑立杆的布置方式,该剪力墙1的置换加固过程为:首先进行施工部位标识:对有剪力墙混凝土质量缺陷部位进行序号标识,方便后期组织施工;然后在每片剪力墙分别埋入H型钢三根并安装应力感应片;再安装支撑立杆2及应力感应片(应变传感器),将支撑立杆2按施工方案安装调试好,并在每根支撑立杆2中部安装应力感应片,实时进行数据收集;随后对原剪力墙混凝土凿除、模板安装、浇筑合格混凝土:按原施工方案,运用跳仓法组织施工,分段分批次凿除混凝土、安装模板、重新浇筑合格混凝土;带模养护7天后,拆除模板,待新浇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拆除支撑立杆2。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实施例一中斜拉支撑组件的安装方式。
如图5和图6所示,每组所述斜拉支撑组件均包括呈X形布置的一对斜拉杆9,一对所述斜拉杆9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杆2的周向两侧,一对所述斜拉杆9的中部还连接有连杆10。
在所述支撑立杆2两侧分别设置所述斜拉杆9,一方面能够避免了在同侧设置时的位置干涉,另一方面能够从圆周的两个切面进行支撑,效果更好;所述连杆10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一对斜拉杆之间的受力和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斜拉支撑组件为上下设置的两组。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提供了墙厚不均匀时角钢组件的安装结构。
如图7所示,上层墙体的厚度小于剪力墙及下层的墙体厚度,此时所述支撑立杆2的上端部在设置所述角钢组件5时预留安装间隙,在角钢组件5的竖直部分与墙体之间填充无机灌浆料8(强度要求不低于C60),此处的无机灌浆料8能够让安装角钢组件5处的上下层的墙厚一致,使得上下层的所述角钢组件5没有错位、是上下对应的,受力和传力效果更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剪力墙混凝土置换加固结构,包括设置在剪力墙两侧的若干对支撑立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杆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剪力墙所在层的上层体和下层体,所述支撑立杆的上下端部分别通过角钢组件与上下层的墙体固定连接;异侧的一对所述支撑立杆的同向端部连接的所述角钢组件通过若干螺栓组件连接,同侧的相邻的所述支撑立杆之间连接有若干组斜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立杆的下端部与下层的所述角钢组件之间还设有调整支撑组件;每个所述支撑立杆的外圆周面上还分别安装有应变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力墙混凝土置换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组件包括直角角钢,所述直角角钢的水平部分连接所述支撑立杆或所述调整支撑组件,所述直角角钢的竖直部分连接墙体;所述直角角钢的水平部分和竖直部分之间等间距的设有若干三角加强筋,相邻的所述三角加强筋之间设置若干所述螺栓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剪力墙混凝土置换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组件包括贯穿墙体的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分别贯穿两侧的所述角钢组件并通过螺母固定;所述第一螺栓与墙体之间的间隙中灌注有无机灌浆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力墙混凝土置换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组件与墙体的结合面之间也灌注有无机灌浆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力墙混凝土置换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支撑组件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水平钢板,所述水平钢板之间通过若干第二螺栓连接,所述第二螺栓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水平钢板并通过多个螺母连接;一对所述水平钢板分别连接所述支撑立杆和所述角钢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力墙混凝土置换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斜拉支撑组件均包括呈X形布置的一对斜拉杆,一对所述斜拉杆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杆的周向两侧,一对所述斜拉杆的中部还连接有连杆。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任一所述的剪力墙混凝土置换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拉支撑组件为上下设置的两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力墙混凝土置换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杆的间距由拐角处向外渐变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力墙混凝土置换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下层体的下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012721.8U CN213927614U (zh) | 2020-09-15 | 2020-09-15 | 一种剪力墙混凝土置换加固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012721.8U CN213927614U (zh) | 2020-09-15 | 2020-09-15 | 一种剪力墙混凝土置换加固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927614U true CN213927614U (zh) | 2021-08-10 |
Family
ID=77161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012721.8U Active CN213927614U (zh) | 2020-09-15 | 2020-09-15 | 一种剪力墙混凝土置换加固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92761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08994A (zh) * | 2022-06-02 | 2022-08-16 | 山东大学 | 一种箱梁摩擦基座-钢管柱整体置换支架系统及方法 |
-
2020
- 2020-09-15 CN CN202022012721.8U patent/CN21392761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08994A (zh) * | 2022-06-02 | 2022-08-16 | 山东大学 | 一种箱梁摩擦基座-钢管柱整体置换支架系统及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422672A (zh) | 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装配式房屋施工建造方法 | |
CN104652671A (zh) |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挂墙板固定装置及安装方法 | |
CN208586936U (zh) | 一种控保砖混建筑托梁拆墙施工装置 | |
CN110886227B (zh) | 主塔现浇下横梁支架体系及施工方法 | |
CN110863563A (zh) | 一种超长悬挑与拉杆组合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107859206A (zh) | 预制钢构叠合剪力墙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2323985A (zh) | 预制钢筋混凝土柱与组合板节点及施工工艺 | |
CN108729544B (zh) | 干湿式复合连接拼装式构建物 | |
CN213927614U (zh) | 一种剪力墙混凝土置换加固结构 | |
CN204645343U (zh) |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挂墙板固定装置 | |
CN216920894U (zh) | 带可移除刚度件的预制底板 | |
CN203394027U (zh) | 半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筒体结构施工体系 | |
CN212026598U (zh) | 一种适用于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结构体系 | |
CN108755939B (zh) | 复合连接拼装式建筑结构 | |
CN211596824U (zh) | 一种可周转的施工电梯基础 | |
CN207376945U (zh) | 一种钢筋桁架混凝土预制墙板及结构体系 | |
CN108678164B (zh) | 连接梁式拼装建筑结构 | |
CN206512923U (zh) | 一次成型带牛腿的多层预制柱 | |
CN211850801U (zh) | 一种外墙根部模板固定结构 | |
CN213926982U (zh) | 降板区域预制叠合楼板节点结构 | |
CN212224622U (zh) | 填充墙构造柱浇筑模具 | |
CN216142027U (zh) | 一种高性能混凝土预制导墙结构 | |
CN108755926B (zh) | 干湿式复合连接拼装式构建物施工方法 | |
CN213952487U (zh) | 一种免支撑水平预制楼盖的梁柱节点 | |
CN210508042U (zh) | 一种装配式组合预制圆柱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shear wall concrete replacement reinforcement structur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2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810 Pledgee: Bank of China Limited Wuhan provincial branch Pledgor: WUHAN GULIDA BUILDING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4200002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