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26776U - 预制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 - Google Patents
预制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926776U CN213926776U CN202022597229.1U CN202022597229U CN213926776U CN 213926776 U CN213926776 U CN 213926776U CN 202022597229 U CN202022597229 U CN 202022597229U CN 213926776 U CN213926776 U CN 21392677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eel
- prefabricated
- reinforced concrete
- concrete
- colum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5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5
- 239000011150 reinforced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4
- 239000004567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6
- 210000000614 Ribs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6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4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440 grou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3205 Muscle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241 protect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2 seaso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08 shea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一种预制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所述预制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包括预制型钢混凝土柱和预制钢筋混凝土梁,预制型钢混凝土柱内设有纵向型钢和横向型钢,横向型钢的一端与纵向型钢连接,横向型钢的另一端固连有连接件一,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一端设置有预埋件,预埋件为预埋钢管、预埋型钢或者预埋锚筋,预埋件靠的一端固连有连接件二,连接件一与连接件二通过螺栓连接,以实现预制型钢混凝土柱与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所述预制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提高了结构的强度和延性,施工速度快,环保经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制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使得这一结构被广泛的使用,在框架结构中,节点是连接柱和梁的关键部位,起着传递并重分布内力以及保证结构整体性的作用,安全可靠的节点能保证结构正常工作。而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剪能力弱,抗震性能差。为了提高节点的强度和延性,利用型钢混凝土柱代替钢筋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形成节点。
型钢混凝土结构是由混凝土、型钢、纵筋和少量箍筋组合成的共同受力的整体,梁和柱是其基本构件。型钢混凝土兼有构件受力和保护层的功能,防止了型钢的侧向屈曲和局部失稳,有助于型钢的整体稳定性,提高了型钢的耐火性和耐久性,保证了柱的合理的延性。
目前,国内外对型钢混凝土构件的连接研究主要集中于现浇节点,对预制型钢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梁节点的研究较为少见。现浇混凝土施工需要大量模板,现场作业量大,工期长,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不仅消耗大量能源,还会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现场施工时,还受到施工空间、季节气候以及周边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其提高了结构的强度和延性,施工速度快,环保经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预制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包括预制型钢混凝土柱以及沿预制型钢混凝土柱周向设置的1-4个预制钢筋混凝土梁;
所述预制型钢混凝土柱内设有纵向型钢以及沿纵向型钢周向设置的1-4个横向型钢,所述横向型钢的一端与纵向型钢连接,所述横向型钢的另一端固连有连接件一;所述预制型钢混凝土柱内还设置有柱内纵筋;
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梁靠近预制型钢混凝土柱的一端设置有预埋件,所述预埋件为预埋钢管、预埋型钢或者预埋锚筋,所述预埋件靠近预制型钢混凝土柱的一端固连有连接件二;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梁内还设置有梁内纵筋;
所述连接件一与连接件二通过螺栓连接,以实现预制型钢混凝土柱与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均为外置法兰板,所述连接件一与柱内纵筋固连,所述连接件二与梁内纵筋固连。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均为内置法兰板,所述连接件一与柱内纵筋固连,所述连接件二与梁内纵筋固连;并且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梁靠近连接件二的一端预留后浇区域,用于后浇混凝土。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均为内置法兰板;所述预制型钢混凝土柱与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相互连接的端部均预留后浇区域,用于后浇混凝土,所述梁内纵筋的端部连接钢筋连接器,所述柱内纵筋从预制型钢混凝土柱的后浇区域伸出,并与钢筋连接器连接;所述钢筋连接器为直螺纹套筒时,所述直螺纹套筒位于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后浇区域,所述梁内纵筋外伸到后浇区域与直螺纹套筒连接;所述钢筋连接器为灌浆套筒时,所述灌浆套筒位于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端部,所述梁内纵筋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内部与灌浆套筒连接。
一种预制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包括预制型钢混凝土柱以及沿预制型钢混凝土柱周向设置的1-4个预制钢筋混凝土梁;
所述预制型钢混凝土柱内设有纵向型钢以及沿纵向型钢周向设置的1-4个横向型钢,所述横向型钢的一端伸出预制型钢混凝土柱,形成型钢榫头;所述预制型钢混凝土柱内设置有柱内纵筋,所述柱内纵筋的端部连接有钢筋连接器,所述钢筋连接器为灌浆套筒;
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梁靠近预制型钢混凝土柱的一端设置有与型钢榫头对应的凹槽,所述型钢榫头插入凹槽并通过建筑结构胶粘接;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梁内设置有梁内纵筋,所述梁内纵筋伸出预制钢筋混凝土梁并与灌浆套筒连接。
一种预制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的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组件制作:
S1.1、制作预制型钢混凝土柱,按设计要求,选取纵向型钢和横向型钢,在纵向型钢和横向型钢的翼缘上焊接栓钉,在横向型钢的端部焊接连接件一,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将纵向型钢和横向型钢连接,将柱内纵筋与连接件一焊接连接,制作柱的模板和钢筋骨架,浇筑混凝土形成预制型钢混凝土柱;
S1.2、制作预制钢筋混凝土梁,将预埋件的端部焊接连接件二,将焊接完连接件二的预埋件放置于梁端的设定位置,将梁内纵筋与连接件二焊接连接,制作模板和钢筋骨架,在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完成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制作;
S2、组件安装:
将预制钢筋混凝土梁吊装至预制型钢混凝土柱的侧面,使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位置对应,并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均为外置法兰板。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均为内置法兰板,所述S1.2中还包括: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端部预留后浇区域;所述S2还包括:在后浇区域浇筑混凝土。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均为内置法兰板,所述S1.1还包括:在预制型钢混凝土柱的端部预留后浇区域,柱内纵筋在后浇区域伸出;所述S1.2中还包括: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端部预留后浇区域,梁内纵筋的端部连接钢筋连接器,其中,所述钢筋连接器为直螺纹套筒时,直螺纹套筒设置于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后浇区域,梁内纵筋在后浇区域伸出与直螺纹套筒连接,所述钢筋连接器为灌浆套筒时,灌浆套筒设置于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端部,梁内纵筋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内部与灌浆套筒连接;所述S2还包括:利用钢筋连接器完成梁内纵筋和柱内纵筋的连接,最后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梁和预制型钢混凝土柱的后浇区域均浇筑混凝土。
一种预制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的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组件制作:
步骤1.1、制作预制型钢混凝土柱,按设计要求,选取纵向型钢和横向型钢,在纵向型钢和横向型钢的翼缘上焊接栓钉,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将纵向型钢和横向型钢连接;使横向型钢端部伸出设定长度,形成型钢榫头;在柱内纵筋的端部连接钢筋连接器,所述钢筋连接器采用灌浆套筒,制作柱的模板和钢筋骨架,浇筑混凝土形成预制型钢混凝土柱;
步骤1.2、制作预制钢筋混凝土梁,预留与型钢榫头对应的凹槽,使梁内纵筋伸出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端部,制作模板和钢筋骨架,在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完成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制作;
步骤2、组件安装:
在型钢榫头与凹槽的拼接截面均涂抹建筑结构胶,将预制钢筋混凝土梁吊装至预制型钢混凝土柱的侧面,使型钢榫头插入凹槽内,同时,将梁内纵筋的伸出端插入灌浆套筒中,通过灌浆套筒的注射嘴,向灌浆套筒内注射粘结料,注射完成后卸除注射嘴,并封堵注射口,完成预制型钢混凝土柱与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利用预制型钢混凝土柱代替钢筋混凝土柱,与预制钢筋混凝土梁形成节点,提高了节点的强度和延性,预制型钢混凝土柱能够充分利用钢与混凝土两种材料的优点,变形能力强,抗震性能好,在截面尺寸相同的条件下,可以合理配置较多钢材,外包混凝土兼有构件受力和保护层的功能,防止了型钢的侧向屈曲和局部失稳,有助于型钢的整体稳定性,提高了型钢的耐火性和耐久性,保证了柱的合理的延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装配式施工,避免了现浇作业的各种缺点,装配式的构件在工厂进行标准化生产,可以很好的控制构件质量,减少了施工现场的作业量,节约了材料,还降低了对周围环境的破坏;装配式构件运到现场就可以直接进行安装,机械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物料堆放场地少,既缩短了工期,又节省了人力,降低了成本;
(3)本实用新型的预制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节点结构,综合了型钢混凝土结构的优良特性和装配式施工的技术特点,既提高了结构的强度和延性,环保经济。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中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预制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预埋件为预埋钢管时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的Ⅰ-Ⅰ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3的Ⅱ-Ⅱ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预埋件为预埋型钢时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图6的Ⅲ-Ⅲ剖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预埋件为预埋锚筋时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图8的Ⅳ-Ⅳ剖面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预制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的主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图10的B-B剖面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预埋件为预埋钢管时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图12的Ⅴ-Ⅴ剖面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预埋件为预埋型钢时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图14的Ⅵ-Ⅵ剖面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预埋件为预埋锚筋时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图16的Ⅶ-Ⅶ剖面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预制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的主视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图18的C-C剖面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钢筋连接器为直螺纹套筒时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图20的Ⅷ-Ⅷ剖面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钢筋连接器为灌浆套筒时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图22的Ⅸ-Ⅸ剖面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预制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的主视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图24的D-D剖面图;
图2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预制型钢混凝土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本实用新型图26的Ⅹ-Ⅹ剖面图;
图2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29是本实用新型图28的Ⅺ-Ⅺ剖面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1-预制型钢混凝土柱,2-预制钢筋混凝土梁,3-预埋钢管,4-预埋型钢,5-预埋锚筋,6-栓钉,7-连接件一,8-连接件二,9-柱内纵筋,10-梁内纵筋,11-钢筋连接器,12-螺栓,13-混凝土,14-纵向型钢,15-后浇区域,16-横向型钢,17-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一”、“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如图1至图2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包括预制型钢混凝土柱以及沿预制型钢混凝土柱周向设置的1-4个预制钢筋混凝土梁;
所述预制型钢混凝土柱内设有纵向型钢以及沿纵向型钢周向设置的1-4个横向型钢,所述横向型钢的一端与纵向型钢连接,所述横向型钢的另一端固连有连接件一;所述预制型钢混凝土柱内还设置有柱内纵筋;
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梁靠近预制型钢混凝土柱的一端设置有预埋件,所述预埋件为预埋钢管、预埋型钢或者预埋锚筋,所述预埋件靠近预制型钢混凝土柱的一端固连有连接件二;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梁内还设置有梁内纵筋;
所述连接件一与连接件二通过螺栓连接,以实现预制型钢混凝土柱与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纵向型钢与横向型钢通过焊接连接或者螺栓连接。优选的,预埋锚筋的端部连接有钢板,预埋锚筋通过钢板与连接件二固连。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均为外置法兰板,所述连接件一与柱内纵筋固连,所述连接件二与梁内纵筋固连。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均为内置法兰板,所述连接件一与柱内纵筋固连,所述连接件二与梁内纵筋固连;并且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梁靠近连接件二的一端预留后浇区域,用于后浇混凝土。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均为内置法兰板;所述预制型钢混凝土柱与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相互连接的端部均预留后浇区域,用于后浇混凝土,所述梁内纵筋的端部连接钢筋连接器,所述柱内纵筋从预制型钢混凝土柱的后浇区域伸出,并与钢筋连接器连接;所述钢筋连接器为直螺纹套筒时,所述直螺纹套筒位于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后浇区域,所述梁内纵筋外伸到后浇区域与直螺纹套筒连接;所述钢筋连接器为灌浆套筒时,所述灌浆套筒位于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端部,所述梁内纵筋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内部与灌浆套筒连接。
一种预制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包括预制型钢混凝土柱以及沿预制型钢混凝土柱周向设置的1-4个预制钢筋混凝土梁;
所述预制型钢混凝土柱内设有纵向型钢以及沿纵向型钢周向设置的1-4个横向型钢,所述横向型钢的一端伸出预制型钢混凝土柱,形成型钢榫头;所述预制型钢混凝土柱内设置有柱内纵筋,所述柱内纵筋的端部连接有钢筋连接器,所述钢筋连接器为灌浆套筒;
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梁靠近预制型钢混凝土柱的一端设置有与型钢榫头对应的凹槽,所述型钢榫头插入凹槽并通过建筑结构胶粘接;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梁内设置有梁内纵筋,所述梁内纵筋伸出预制钢筋混凝土梁并与灌浆套筒连接。
一种预制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的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组件制作:
S1.1、制作预制型钢混凝土柱,按设计要求,选取纵向型钢和横向型钢,在纵向型钢和横向型钢的翼缘上焊接栓钉,在横向型钢的端部焊接连接件一,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将纵向型钢和横向型钢连接,将柱内纵筋与连接件一焊接连接,制作柱的模板和钢筋骨架,浇筑混凝土形成预制型钢混凝土柱;
S1.2、制作预制钢筋混凝土梁,将预埋件的端部焊接连接件二,将焊接完连接件二的预埋件放置于梁端的设定位置,将梁内纵筋与连接件二焊接连接,制作模板和钢筋骨架,在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完成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制作;
S2、组件安装:
将预制钢筋混凝土梁吊装至预制型钢混凝土柱的侧面,使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位置对应,并通过螺栓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均为外置法兰板。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均为内置法兰板,所述S1.2中还包括: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端部预留后浇区域;所述S2还包括:在后浇区域浇筑混凝土。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均为内置法兰板,所述S1.1还包括:在预制型钢混凝土柱的端部预留后浇区域,柱内纵筋在后浇区域伸出;所述S1.2中还包括: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端部预留后浇区域,梁内纵筋的端部连接钢筋连接器,其中,所述钢筋连接器为直螺纹套筒时,直螺纹套筒设置于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后浇区域,梁内纵筋在后浇区域伸出与直螺纹套筒连接,所述钢筋连接器为灌浆套筒时,灌浆套筒设置于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端部,梁内纵筋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内部与灌浆套筒连接;所述S2还包括:利用钢筋连接器完成梁内纵筋和柱内纵筋的连接,最后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梁和预制型钢混凝土柱的后浇区域均浇筑混凝土。
一种预制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的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组件制作:
步骤1.1、制作预制型钢混凝土柱,按设计要求,选取纵向型钢和横向型钢,在纵向型钢和横向型钢的翼缘上焊接栓钉,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将纵向型钢和横向型钢连接;使横向型钢端部伸出设定长度,形成型钢榫头;在柱内纵筋的端部连接钢筋连接器,所述钢筋连接器采用灌浆套筒,制作柱的模板和钢筋骨架,浇筑混凝土形成预制型钢混凝土柱;
步骤1.2、制作预制钢筋混凝土梁,预留与型钢榫头对应的凹槽,使梁内纵筋伸出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端部,制作模板和钢筋骨架,在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完成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制作;
步骤2、组件安装:
在型钢榫头与凹槽的拼接截面均涂抹建筑结构胶,将预制钢筋混凝土梁吊装至预制型钢混凝土柱的侧面,使型钢榫头插入凹槽内,同时,将梁内纵筋的伸出端插入灌浆套筒中,通过灌浆套筒的注射嘴,向灌浆套筒内注射粘结料,注射完成后卸除注射嘴,并封堵注射口,完成预制型钢混凝土柱与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预制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包括预制型钢混凝土柱1以及沿预制型钢混凝土柱1周向设置的1-4个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
浇筑预制型钢混凝土柱1内设有纵向型钢14以及沿纵向型钢14周向设置的1-4个横向型钢16,浇筑横向型钢16的一端与纵向型钢14连接,浇筑横向型钢16的另一端固连有连接件一7;浇筑预制型钢混凝土柱1内还设置有柱内纵筋9;
浇筑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靠近预制型钢混凝土柱1的一端设置有预埋件,浇筑预埋件为预埋钢管3、预埋型钢4或者预埋锚筋5,浇筑预埋件靠近预制型钢混凝土柱1的一端固连有连接件二8;浇筑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内还设置有梁内纵筋10;
浇筑连接件一7与连接件二8通过螺栓12连接,以实现预制型钢混凝土柱1与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的连接。
本实施例中,浇筑连接件一7和连接件二8均为外置法兰板,浇筑连接件一7与柱内纵筋9固连,浇筑连接件二8与梁内纵筋10固连。
本实施例一种预制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的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组件制作:
S1.1、制作预制型钢混凝土柱1,按设计要求,选取纵向型钢14和横向型钢16,在纵向型钢14和横向型钢16的翼缘上焊接栓钉6,在横向型钢16的端部焊接连接件一7,通过焊接或螺栓12连接的方式将纵向型钢14和横向型钢16连接,将柱内纵筋9与连接件一7焊接连接,制作柱的模板和钢筋骨架,浇筑混凝土13形成预制型钢混凝土柱1;
S1.2、制作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将预埋件的端部焊接连接件二8,将焊接完连接件二8的预埋件放置于梁端的设定位置,将梁内纵筋10与连接件二8焊接连接,制作模板和钢筋骨架,在模板内浇筑混凝土13,完成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的制作;
S2、组件安装:
将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吊装至预制型钢混凝土柱1的侧面,使连接件一7和连接件二8位置对应,准确对接,并通过螺栓12连接。
实施例二
如图10至图17所示,一种预制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包括预制型钢混凝土柱1以及沿预制型钢混凝土柱1周向设置的1-4个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
浇筑预制型钢混凝土柱1内设有纵向型钢14以及沿纵向型钢14周向设置的1-4个横向型钢16,浇筑横向型钢16的一端与纵向型钢14连接,浇筑横向型钢16的另一端固连有连接件一7;浇筑预制型钢混凝土柱1内还设置有柱内纵筋9;
浇筑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靠近预制型钢混凝土柱1的一端设置有预埋件,浇筑预埋件为预埋钢管3、预埋型钢4或者预埋锚筋5,浇筑预埋件靠近预制型钢混凝土柱1的一端固连有连接件二8;浇筑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内还设置有梁内纵筋10;
浇筑连接件一7与连接件二8通过螺栓12连接,以实现预制型钢混凝土柱1与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的连接。
本实施例中,浇筑连接件一7和连接件二8均为内置法兰板,浇筑连接件一7与柱内纵筋9固连,浇筑连接件二8与梁内纵筋10固连;并且浇筑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靠近连接件二8的一端预留后浇区域15,用于后浇混凝土13。
本实施例一种预制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的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组件制作:
S1.1、制作预制型钢混凝土柱1,按设计要求,选取纵向型钢14和横向型钢16,在纵向型钢14和横向型钢16的翼缘上焊接栓钉6,在横向型钢16的端部焊接连接件一7,通过焊接或螺栓12连接的方式将纵向型钢14和横向型钢16连接,将柱内纵筋9与连接件一7焊接连接,制作柱的模板和钢筋骨架,浇筑混凝土13形成预制型钢混凝土柱1;
S1.2、制作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将预埋件的端部焊接连接件二8,将焊接完连接件二8的预埋件放置于梁端的设定位置,将梁内纵筋10与连接件二8焊接连接,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的端部预留后浇区域15,制作模板和钢筋骨架,在模板内浇筑混凝土13,完成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的制作;
S2、组件安装:
将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吊装至预制型钢混凝土柱1的侧面,使连接件一7和连接件二8位置对应,准确对接,并通过螺栓12连接,连接后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的后浇区域15浇筑混凝土13。
实施例三
如图18至图23所示,一种预制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包括预制型钢混凝土柱1以及沿预制型钢混凝土柱1周向设置的1-4个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
浇筑预制型钢混凝土柱1内设有纵向型钢14以及沿纵向型钢14周向设置的1-4个横向型钢16,浇筑横向型钢16的一端与纵向型钢14连接,浇筑横向型钢16的另一端固连有连接件一7;浇筑预制型钢混凝土柱1内还设置有柱内纵筋9;
浇筑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靠近预制型钢混凝土柱1的一端设置有预埋件,浇筑预埋件为预埋钢管3、预埋型钢4或者预埋锚筋5,浇筑预埋件靠近预制型钢混凝土柱1的一端固连有连接件二8;浇筑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内还设置有梁内纵筋10;
浇筑连接件一7与连接件二8通过螺栓12连接,以实现预制型钢混凝土柱1与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的连接。
本实施例中,浇筑连接件一7和连接件二8均为内置法兰板;浇筑预制型钢混凝土柱1与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相互连接的端部均预留后浇区域15,用于后浇混凝土13,浇筑梁内纵筋10的端部连接钢筋连接器11,浇筑柱内纵筋9从预制型钢混凝土柱1的后浇区域15伸出,并与钢筋连接器11连接;浇筑钢筋连接器11为直螺纹套筒时,浇筑直螺纹套筒位于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的后浇区域15,浇筑梁内纵筋10外伸到后浇区域15与直螺纹套筒连接;浇筑钢筋连接器11为灌浆套筒时,浇筑灌浆套筒位于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的端部,浇筑梁内纵筋10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的内部与灌浆套筒连接。
本实施例中一种预制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的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组件制作:
S1.1、制作预制型钢混凝土柱1,按设计要求,选取纵向型钢14和横向型钢16,在纵向型钢14和横向型钢16的翼缘上焊接栓钉6,在横向型钢16的端部焊接连接件一7,通过焊接或螺栓12连接的方式将纵向型钢14和横向型钢16连接,在预制型钢混凝土柱1的端部预留后浇区域15,使柱内纵筋9在后浇区域15伸出,制作柱的模板和钢筋骨架,浇筑混凝土13形成预制型钢混凝土柱1;
S1.2、制作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将预埋件的端部焊接连接件二8,将焊接完连接件二8的预埋件放置于梁端的设定位置,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的端部预留后浇区域15,梁内纵筋10的端部连接钢筋连接器11,其中,浇筑钢筋连接器11为直螺纹套筒时,直螺纹套筒设置于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的后浇区域15,梁内纵筋10在后浇区域15伸出与直螺纹套筒连接,浇筑钢筋连接器11为灌浆套筒时,灌浆套筒设置于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的端部,梁内纵筋10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的内部与灌浆套筒连接,制作模板和钢筋骨架,在模板内浇筑混凝土13,完成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的制作;
S2、组件安装:
将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吊装至预制型钢混凝土柱1的侧面,使连接件一7和连接件二8位置对应,准确对接,并通过螺栓12连接,利用钢筋连接器11完成梁内纵筋10和柱内纵筋9的连接,最后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和预制型钢混凝土柱1的后浇区域15浇筑混凝土13。
实施例四
如图24至图29所示,一种预制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包括预制型钢混凝土柱1以及沿预制型钢混凝土柱1周向设置的1-4个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
浇筑预制型钢混凝土柱1内设有纵向型钢14以及沿纵向型钢14周向设置的1-4个横向型钢16,浇筑横向型钢16的一端伸出预制型钢混凝土柱1,形成型钢榫头;浇筑预制型钢混凝土柱1内设置有柱内纵筋9,浇筑柱内纵筋9的端部连接有钢筋连接器11,浇筑钢筋连接器11为灌浆套筒;
浇筑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靠近预制型钢混凝土柱1的一端设置有与型钢榫头对应的凹槽17,浇筑型钢榫头插入凹槽17并通过建筑结构胶粘接;浇筑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内设置有梁内纵筋10,浇筑梁内纵筋10伸出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并与灌浆套筒连接。
一种预制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的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组件制作:
步骤1.1、制作预制型钢混凝土柱1,按设计要求,选取纵向型钢14和横向型钢16,在纵向型钢14和横向型钢16的翼缘上焊接栓钉6,通过焊接或螺栓12连接的方式将纵向型钢14和横向型钢16连接;使横向型钢16端部伸出设定长度,形成型钢榫头;在柱内纵筋9的端部连接钢筋连接器11,浇筑钢筋连接器11采用灌浆套筒,制作柱的模板和钢筋骨架,浇筑混凝土13形成预制型钢混凝土柱1;
步骤1.2、制作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预留与型钢榫头对应的凹槽17,使梁内纵筋10伸出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的端部,制作模板和钢筋骨架,在模板内浇筑混凝土13,完成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的制作;
步骤2、组件安装:
在型钢榫头与凹槽17的拼接截面均涂抹建筑结构胶,将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吊装至预制型钢混凝土柱1的侧面,使型钢榫头插入凹槽17内,同时,将梁内纵筋10的伸出端插入灌浆套筒中,通过灌浆套筒的注射嘴,向灌浆套筒内注射粘结料,注射完成后卸除注射嘴,并封堵注射口,完成预制型钢混凝土柱1与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的连接。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预制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型钢混凝土柱以及沿预制型钢混凝土柱周向设置的1-4个预制钢筋混凝土梁;
所述预制型钢混凝土柱内设有纵向型钢以及沿纵向型钢周向设置的1-4个横向型钢,所述横向型钢的一端与纵向型钢连接,所述横向型钢的另一端固连有连接件一;所述预制型钢混凝土柱内还设置有柱内纵筋;
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梁靠近预制型钢混凝土柱的一端设置有预埋件,所述预埋件为预埋钢管、预埋型钢或者预埋锚筋,所述预埋件靠近预制型钢混凝土柱的一端固连有连接件二;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梁内还设置有梁内纵筋;
所述连接件一与连接件二通过螺栓连接,以实现预制型钢混凝土柱与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均为外置法兰板,所述连接件一与柱内纵筋固连,所述连接件二与梁内纵筋固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均为内置法兰板,所述连接件一与柱内纵筋固连,所述连接件二与梁内纵筋固连;并且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梁靠近连接件二的一端预留后浇区域,用于后浇混凝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均为内置法兰板;所述预制型钢混凝土柱与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相互连接的端部均预留后浇区域,用于后浇混凝土,所述梁内纵筋的端部连接钢筋连接器,所述柱内纵筋从预制型钢混凝土柱的后浇区域伸出,并与钢筋连接器连接;所述钢筋连接器为直螺纹套筒时,所述直螺纹套筒位于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后浇区域,所述梁内纵筋外伸到后浇区域与直螺纹套筒连接;所述钢筋连接器为灌浆套筒时,所述灌浆套筒位于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端部,所述梁内纵筋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内部与灌浆套筒连接。
5.一种预制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型钢混凝土柱以及沿预制型钢混凝土柱周向设置的1-4个预制钢筋混凝土梁;
所述预制型钢混凝土柱内设有纵向型钢以及沿纵向型钢周向设置的1-4个横向型钢,所述横向型钢的一端伸出预制型钢混凝土柱,形成型钢榫头;所述预制型钢混凝土柱内设置有柱内纵筋,所述柱内纵筋的端部连接有钢筋连接器,所述钢筋连接器为灌浆套筒;
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梁靠近预制型钢混凝土柱的一端设置有与型钢榫头对应的凹槽,所述型钢榫头插入凹槽并通过建筑结构胶粘接;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梁内设置有梁内纵筋,所述梁内纵筋伸出预制钢筋混凝土梁并与灌浆套筒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597229.1U CN213926776U (zh) | 2020-11-11 | 2020-11-11 | 预制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597229.1U CN213926776U (zh) | 2020-11-11 | 2020-11-11 | 预制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926776U true CN213926776U (zh) | 2021-08-10 |
Family
ID=77168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597229.1U Active CN213926776U (zh) | 2020-11-11 | 2020-11-11 | 预制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926776U (zh) |
-
2020
- 2020-11-11 CN CN202022597229.1U patent/CN21392677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339229B (zh) | 一种穿孔浆锚预制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 | |
CN105735466A (zh) | 预制墙柱一段式钢筋连接结构及方法 | |
CN109403545B (zh) | 一种高装配率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及连接方法 | |
CN213926776U (zh) | 预制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 | |
CN203475609U (zh) | 建筑物叠合楼板与钢管剪力墙的连接结构 | |
CN104594343A (zh) | 一种装配式桩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2267576A (zh) | 预制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及其施工工艺 | |
CN210066817U (zh) | 一种装配整体式拱顶大跨无柱地下结构 | |
CN103397700A (zh) | 建筑物叠合楼板与钢管剪力墙的连接结构 | |
CN111364356A (zh) | 连接桥梁装配式钢筋混凝土侧边防撞护栏 | |
CN105839851A (zh) | 采用分段连接形成的预制框架柱的施工方法 | |
CN203475665U (zh) | 建筑物钢梁与叠合楼板的连接结构 | |
CN105133786A (zh) | 空腹式快速施工组合梁及其建造方法 | |
CN210508042U (zh) | 一种装配式组合预制圆柱结构 | |
CN212200050U (zh) | 连接桥梁装配式钢筋混凝土侧边防撞护栏 | |
CN212200051U (zh) | 连接桥梁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侧边防撞护栏 | |
CN215329894U (zh) | 一种装配式结构梁柱连接湿节点混凝土浇筑系统 | |
CN215630851U (zh) | 一种带预埋螺栓转接件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 |
CN215442000U (zh) | 一种灌浆预制件连接节点结构及装配式地下车站 | |
CN214245331U (zh) | 预制墩柱连接结构 | |
CN210562653U (zh) | 装配式结构连接件 | |
CN216405501U (zh) | 一种ct型装配式地下结构接缝的连接结构 | |
CN210917720U (zh) | 装配式建筑uhpc无接触灌浆节点结构 | |
CN215406537U (zh) | 一种预埋钢板装配后浇混凝土梁柱节点 | |
CN212405661U (zh) |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斜屋面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