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97551U - 一种装配式房屋连接件体系的双节点连接件的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房屋连接件体系的双节点连接件的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897551U CN213897551U CN202021986523.5U CN202021986523U CN213897551U CN 213897551 U CN213897551 U CN 213897551U CN 202021986523 U CN202021986523 U CN 202021986523U CN 213897551 U CN213897551 U CN 21389755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ode
- bottom plate
- double
- corner
- connecting pie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房屋连接件体系的双节点连接件的连接结构,包括双节点连接件,双节点连接件包括第二底板和第二顶板,第二底板和第二顶板通过第二支撑筋连接,每个第二底板连接相邻的两个角件,第二顶板连接有双节点立柱。本实用新型通过双节点连接件,解决了房屋框架在安装时安装操作复杂,效率低,精度不高和不易拆卸的缺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房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房屋连接件体系的双节点连接件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进入21世纪装配式集成房屋技术迅速普及,其主要通过专业化设计、标准化生产、模块化施工装配,实现建筑房屋的低成本、高水平、短工期的建造开发。集成房屋具有安装方便,运输便捷,节能环保,可重复利用的优点。
现有的集成式房屋框架在安装时在各结点位置处一般都是通过焊接的固定方式,焊接方式操作复杂,效率低下,精度不高,需要专业的焊接人员,且不易拆卸,因此急需对此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装配式房屋连接件体系的双节点连接件的连接结构,解决了房屋框架在安装时安装操作复杂,效率低,精度不高和不易拆卸的缺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双节点连接件,所述双节点连接件包括第二底板和第二顶板,所述第二底板和第二顶板通过第二支撑筋连接,每个所述第二底板连接相邻的两个角件,所述第二顶板连接有双节点立柱。
所述双节点连接件与双节点立柱采用焊接连接。
所述第二顶板靠近双节点立柱的一侧设有第二限位筋,所述双节点立柱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筋插入双节点立柱内。
所述第二底板采用螺栓连接相邻两个角件。
所述角件上下两面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底板设有与两个角件的螺纹孔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数量两倍于单个角件上下两面中其中一面的螺纹孔的数量,所述第二通孔贯穿第二底板,所述螺栓穿过第二通孔并拧入螺纹孔内固定。
所述角件上下两面还设有沉入角件内部的定位孔,所述第二底板向外延伸设有与两个角件的定位孔对应的第二限位凸点,所述第二限位凸点分别插入两个角件的定位孔内定位。
所述第二限位凸点为圆锥形结构,所述第二限位凸点从第二底板朝角件方向截面直径逐渐减小,所述第二限位凸点的数量等于两个角件同一面上的定位孔的数量之和。
所述第二底板竖直方向上的外轮廓面和第二顶板齐平,所述双节点立柱竖直方向上的外轮廓面和第二顶板齐平,所述第二支撑筋竖直方向上的外轮廓面与第二底板齐平。
所述角件为L型,所述角件两端开口处连接横梁,所述横梁通过角件形成T 字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双节点连接件与双节点立柱在工厂焊接形成一体的结构,再和角件螺栓连接,无需在现场进行焊接安装框架,不仅安装方便,还大大提高了安装效率;2.第二限位筋又能够对双节点立柱进行定位,方便焊接操作,有效的保证焊接精度;3.第二限位凸点不仅能够先将相邻两个角件拉住,还能够使得第二通孔与螺纹孔一一对应,方便螺栓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框架图;
图2为图1在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在B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1在C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框架的俯视图;
图6为单节点连接件处的爆炸图;
图7为双节点连接件处的爆炸图;
图8为四节点连接件处的爆炸图;
图9为角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单节点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双节点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四节点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框架图;
图14为图12在D处的放大图;
图15为三节点连接件处的爆炸图;
图16为三节点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横梁1、立柱2、单节点立柱21、双节点立柱22、四节点立柱23、三节点立柱24、角件3、定位孔31、螺纹孔32、限位环33、加强筋34、连接件4、单节点连接件41、第一底板411、第一顶板412、第一支撑筋413、第一限位筋414、第一通孔415、第一限位凸点416、双节点连接件42、第二底板421、第二顶板422、第二支撑筋423、第二限位筋424、第二通孔425、第二限位凸点426、四节点连接件43、第三底板431、第三顶板432、第三支撑筋433、第三限位筋434、第三通孔435、第三限位凸点436、第四通孔437、三节点连接件44、第四底板411、第四顶板442、第四支撑筋443、第四限位筋444、第五通孔445、第三限位凸点446、螺栓5、单元面6、框架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16所示,一种装配式房屋连接件体系的双节点连接件的连接结构,包括双节点连接件42,所述双节点连接件42包括第二底板421和第二顶板 422,所述第二底板421和第二顶板422通过第二支撑筋423连接,每个所述第二底板421连接相邻的两个角件3,所述第二顶板422连接有双节点立柱22。
所述双节点连接件42与双节点立柱22采用焊接连接,所述第二顶板422靠近双节点立柱22的一侧设有第二限位筋424,所述双节点立柱22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筋424插入双节点立柱22内;
所述角件3上下两面设有螺纹孔32和沉入角件3内部的定位孔31,具体为:所述双节点连接件42采用螺栓5连接相邻两个角件3,所述第二底板421设有与两个角件3的螺纹孔32对应的第二通孔425,所述第二通孔425贯穿第二底板421,所述螺栓5穿过第二通孔425并拧入螺纹孔32内固定,所述第二底板421向外延伸设有与两个角件3的定位孔31对应的第二限位凸点426,所述第二限位凸点426分别插入两个角件3的定位孔31内定位。
其中,双节点连接件42首先与双节点立柱22焊接形成一体结构,再通过多个螺栓5将双节点连接件42连接到相邻两个角件3上,从而将相邻两个角件3固定连接在一起,其中,所述第二通孔425的数量两倍于单个角件3上下两面中其中一面的螺纹孔32的数量,即双节点连接件42上的第二通孔425的数量为两个角件 3同一面上的螺纹孔32数量的和。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限位凸点426为圆锥形结构,所述第二限位凸点426从第二底板421朝角件3方向截面直径逐渐减小,所述第二限位凸点426的数量等于两个角件3同一面上的定位孔31的数量之和,双节点连接件42在连接两个角件3 时,首先将两个角件3相互靠近,第二限位凸点426分别插入两个角件3的定位孔 31中,将两个角件3初步的拉住不易脱离,第二限位凸点426插入定位孔31后其双节点连接件42上的第二通孔425与两个角件3上的螺纹孔32一一对应,再通过螺栓5连接固定。
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底板421竖直方向上的外轮廓面和第二顶板422齐平,所述双节点立柱22竖直方向上的外轮廓面和第二顶板422齐平,所述第二支撑筋423竖直方向上的外轮廓面与第二底板421齐平。
所述角件3为L型,所述角件3两端开口处连接横梁1,所述横梁1通过角件3形成T字型结构,其中,T字型结构由四条横梁1组成,其中两条横梁1平行并排分布且垂直于另外两条横梁1。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式集成房屋连接件体系,至少包括一层框架7,每层所述框架7由多个单元面6通过立柱2和连接件4相互拼接形成,每个所述单元面6 包括相互连接形成方形平面的横梁1,所述横梁1通过角件3连接,其中,单层的框架7高度对应一个立柱2加上两个连接件4的高度,而且为了保证框架7的牢固可靠,横梁1和立柱2的材质选用Q235B钢材,单根横梁1的长度不超过六米,单根立柱2的高度不超过三米,框架7不超过三层。
如图1~图9所示,所述横梁1和角件3采用焊接连接,所述横梁1为中空方形梁,所述角件3侧面与横梁1的连接处向外延伸设有限位环33,所述限位环33插入横梁1内部,本实用新型的横梁1为标准件,横梁1与角件3焊接时,首先通过限位环33插入横梁1内部进行限位,然后在两者的连接处进行焊接操作,这种结构不仅能够便于焊接操作,提高焊接效率,而且还能够保证焊接的精度,横梁1与角件3之间的焊接可以直接在工厂进行加工完成,之后在运输到现场通过连接件4连接立柱2进行框架7的搭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角件3内部向内延伸设有多条加强筋34,所述加强筋34为L型且方向与角件3一致,当角件3受力时,加强筋34对角件3起到支撑作用,通过加强筋34可以提高角件3的抗弯折能力,防止角件3变形,其中,角件3的材质为Q335钢材,比横梁1的强度高,因此形成的单元面6也具有较强的承重能力。
所述角件3侧面与横梁1侧面齐平,因此两者形成的单元面6表面也平整,有利于框架7搭建好后梁板的放置。
如图2、图6、图10所示,所述立柱2包括单节点立柱21,所述连接件4包括单节点连接件41,沿Z轴方向分布的上下相邻两个单元面6的角件3连接单节点连接件41,上下相邻的两个单节点连接件41之间连接有单节点立柱21,所述框架7 至少包括四个边缘角,位于边缘角的上下相对应的两个所述单节点连接件41通过单节点立柱21连接;
所述单节点连接件41与单节点立柱21采用焊接连接,所述单节点连接件41 包括第一底板411和第一顶板412,所述第一底板411和第一顶板412通过第一支撑筋413连接,所述第一顶板412靠近单节点立柱21的一侧设有第一限位筋414,所述单节点立柱21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筋414插入单节点立柱21内;
所述角件3与单节点连接件41采用螺栓5连接,所述第一底板411设有与螺纹孔32对应且贯穿第一底板411的第一通孔415,所述螺栓5穿过第一通孔415并拧入螺纹孔32内,所述第一底板411向外延伸设有与单个角件3的定位孔31对应的第一限位凸点416,所述第一限位凸点416插入定位孔31内定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连接件41先与单节点立柱21焊接形成一体的结构,再通过多个螺栓5将第一连接件21固定在角件3上,每个单节点立柱21所受到的力能够分解到每个螺栓5上进行分散,这样力就不会只集中到其中一个点上,大大增加了框架的承重能力,而且搭建框架7时,取消了焊接而采用螺栓5连接,大大提高了搭建框架7的效率,而且还便于后期的拆卸。
重要的是,单节点连接件41与角件3进行连接之前,第一限位凸点416先插入定位孔31中进行限位,使得第一通孔415能够正对螺纹孔32,方便螺栓5 的拧入,大大节省了装配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凸点416为圆锥形结构,所述第一限位凸点416从第一底板411朝角件3方向截面直径逐渐减小,因此,第一限位凸点416具有导向作用,能够方便第一限位凸点416插入定位孔32中。
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底板411竖直方向上的外轮廓面和第一顶板412齐平,所述单节点立柱21竖直方向上的外轮廓面和第一顶板412齐平,所述第一支撑筋 413为十字型筋且竖直方向上的外轮廓面与第一底板411齐平,当单节点连接件 421焊接在单节点立柱21上时,外轮廓大小一致,通过十字筋结构的第一支撑筋 413连接第一底板411和第一顶板412,在保证单节点立柱41承载强度的前提下,能够节省材料,节约成本。
如图3、图7、图11所示,沿X轴或Y轴方向分布的相邻两个所述单元面6通过双节点连接件42连接,所述双节点连接件42连接同一层相邻的两个角件3,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双节点连接件42之间连接有双节点立柱22,所述双节点立柱22 连接除框架7外侧边缘角以外且位于框架7外侧的上下两层单元面6;
如图4、图8、图12所示,所述立柱2包括四节点立柱23,所述连接件4包括四节点连接件43,位于同一层的所述四个单元面6通过四节点连接件43连接形成田字形平面,所述四节点连接件43位于田字形平面的中心处,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四节点连接件43之间连接有四节点立柱23,所述四节点立柱23连接框架7内部上下相邻两层的单元面6;
所述四节点连接件43与四节点立柱23采用焊接连接,所述四节点连接件43 包括第三底板431和第三顶板432,所述第三底板431和第三顶板432通过第三支撑筋433连接,所述第三顶板432靠近四节点立柱23的一侧设有第三限位筋434,所述四节点立柱23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三限位筋434插入四节点立柱23内;
所述四节点连接件43采用螺栓5连接四个角件3,所述第三底板431设有与四个角件3的螺纹孔32对应的第三通孔435,所述第三通孔435的数量四倍于单个角件3上下两面中其中一面的螺纹孔32的数量,所述第三通孔435贯穿第三底板 431,所述螺栓5穿过第三通孔435并拧入螺纹孔32内,所述第三底板431向外延伸设有与四个角件3的定位孔31对应的第三限位凸点436,所述第三限位凸点436 分别插入四个角件3的定位孔31内定位。
其中,四节点连接件43首先与四节点立柱23焊接形成一体结构,再通过多个螺栓5将四节点连接件43连接到围成田字形平面的四个单元面6的中间相互相邻的四个角件3上,从而将四个单元面6固定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限位凸点436为圆锥形结构,所述第三限位凸点436从第三底板431朝角件3方向截面直径逐渐减小,所述第三限位凸点436的数量四倍于单个角件3上下两面中其中一面的定位孔31的数量,连接田字形的四个单元面时,先通过四节点连接件43上的第三限位凸点436分别插入四个角件3的定位孔 31中,将四个单元面6相互拉紧,再通过螺栓5连接固定。
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底板431竖直方向上的外轮廓面和第三顶板432齐平,所述四节点立柱23竖直方向上的外轮廓面和第三顶板432齐平,所述第三支撑筋 433竖直方向上的外轮廓面与第三底板431齐平,其中,所述四节点连接件43中间设有连通四节点连接件43上下表面的第四通孔437,第四通孔437的设计是为了在保证四节点连接件43的承载能力的前提下,为了节省材料成本和重量而设计的。
如图1~图12所示,框架7是通过横梁1、单节点立柱21、双节点立柱22、四节点立柱23、角件3、单节点连接件41、双节点连接件42和四节点连接件43的配合搭建而成的,而且每层框架7的平面都至少由四个相互相邻形成田字形的单元面6组成。
如图13~图16所示,所述立柱2还包括三节点立柱24,所述连接件4还包括三节点连接件44,当围成田字形的四个所述单元面6取消任意一个单元面6 时,其余三个所述单元面6通过三节点连接件44连接,所述三节点连接件44 连接相邻三个角件3,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三节点连接件44之间连接三节点立柱24;
所述三节点连接件44形状为L型,所述三节点连接件44与三节点立柱24 采用焊接连接,所述三节点连接件44包括第四底板441和第四顶板442,所述第四底板441和第四顶板442通过第四支撑筋443连接,所述第四顶板442靠近三节点立柱24的一侧设有第四限位筋444,所述三节点立柱24为中空结构,所述第四限位筋444插入三节点立柱24内;
所述角件3上下两面设有螺纹孔32和沉入角件3内部的定位孔31,所述三节点连接件44采用螺栓5连接相邻三个角件3,所述第四底板441设有与三个角件3的螺纹孔32对应的第五通孔445,所述第五通孔445贯穿第四底板441,所述螺栓5穿过第五通孔445并拧入螺纹孔32内,所述第四底板441向外延伸设有与三个角件3的定位孔31对应的第四限位凸点446,所述第四限位凸点446 分别插入两个角件3的定位孔31内定位。
通过三节点连接件44形成的框架7为异形框架,三节点连接件44通过螺栓5将三个单元面6上相互靠近的三个角件3连接在一起形成至少有一个缺口的框架7。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限位凸点446为圆锥形结构,所述第四限位凸点446 从第四底板441朝角件3方向截面直径逐渐减小,所述第四限位凸点446的数量单个角件3上下两面中其中一面的定位孔31的数量。
再进一步的,所述第四底板441竖直方向上的外轮廓面和第四顶板442齐平,所示三节点立柱24竖直方向上的外轮廓面和第四顶板442齐平,所述第四支撑筋443竖直方向上的外轮廓面与第四底板441齐平。
为了保证框架7的强度,所采用的螺栓5为M20的高强度螺栓,具体强度等级可为10.9级或12.9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装配式房屋连接件体系的双节点连接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双节点连接件(42),所述双节点连接件(42)包括第二底板(421)和第二顶板(422),所述第二底板(421)和第二顶板(422)通过第二支撑筋(423)连接,每个所述第二底板(421)连接相邻的两个角件(3),所述第二顶板(422)连接有双节点立柱(2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装配式房屋连接件体系的双节点连接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节点连接件(42)与双节点立柱(22)采用焊接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装配式房屋连接件体系的双节点连接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板(422)靠近双节点立柱(22)的一侧设有第二限位筋(424),所述双节点立柱(22)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筋(424)插入双节点立柱(22)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装配式房屋连接件体系的双节点连接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板(421)采用螺栓(5)连接相邻两个角件(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装配式房屋连接件体系的双节点连接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件(3)上下两面设有螺纹孔(32),所述第二底板(421)设有与两个角件(3)的螺纹孔(32)对应的第二通孔(425),所述第二通孔(425)的数量两倍于单个角件(3)上下两面中其中一面的螺纹孔(32)的数量,所述第二通孔(425)贯穿第二底板(421),所述螺栓(5)穿过第二通孔(425)并拧入螺纹孔(32)内固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装配式房屋连接件体系的双节点连接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件(3)上下两面还设有沉入角件(3)内部的定位孔(31),所述第二底板(421)向外延伸设有与两个角件(3)的定位孔(31)对应的第二限位凸点(426),所述第二限位凸点(426)分别插入两个角件(3)的定位孔(31)内定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装配式房屋连接件体系的双节点连接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凸点(426)为圆锥形结构,所述第二限位凸点(426)从第二底板(421)朝角件(3)方向截面直径逐渐减小,所述第二限位凸点(426)的数量等于两个角件(3)同一面上的定位孔(31)的数量之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装配式房屋连接件体系的双节点连接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板(421)竖直方向上的外轮廓面和第二顶板(422)齐平,所述双节点立柱(22)竖直方向上的外轮廓面和第二顶板(422)齐平,所述第二支撑筋(423)竖直方向上的外轮廓面与第二底板(421)齐平。
9.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装配式房屋连接件体系的双节点连接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件(3)为L型,所述角件(3)两端开口处连接横梁(1),所述横梁(1)通过角件(3)形成T字型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986523.5U CN213897551U (zh) | 2020-09-11 | 2020-09-11 | 一种装配式房屋连接件体系的双节点连接件的连接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986523.5U CN213897551U (zh) | 2020-09-11 | 2020-09-11 | 一种装配式房屋连接件体系的双节点连接件的连接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897551U true CN213897551U (zh) | 2021-08-06 |
Family
ID=77109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986523.5U Active CN213897551U (zh) | 2020-09-11 | 2020-09-11 | 一种装配式房屋连接件体系的双节点连接件的连接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897551U (zh) |
-
2020
- 2020-09-11 CN CN202021986523.5U patent/CN21389755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3926762U (zh) | 一种装配式房屋连接件体系的单节点连接件的连接结构 | |
CN110792170A (zh) | 一种箱式集成建筑模块加强连接节点构造及其安装方法 | |
CN212582889U (zh) | 插接加固型建筑梁柱节点连接结构 | |
CN213897551U (zh) | 一种装配式房屋连接件体系的双节点连接件的连接结构 | |
CN213897549U (zh) | 一种利用连接件制成的装配式房屋框架 | |
CN213897552U (zh) | 一种装配式房屋连接件体系的四节点连接件的连接结构 | |
CN112095810A (zh) | 一种装配式房屋连接件体系 | |
CN213897550U (zh) | 一种装配式房屋连接件体系的三节点连接件的连接结构 | |
CN213926763U (zh) | 一种装配式房屋连接件体系的角件连接结构 | |
CN216616288U (zh) | 一种十字钢板连接的模块化建筑节点结构 | |
CN212670855U (zh) | 一种装配式建筑节点连接结构 | |
CN109853744B (zh) |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框架支撑体系及安装方法 | |
CN112112273A (zh) | 一种连接件 | |
RU154791U1 (ru) | Усилительный опорный компонент здания из контейнерных модулей | |
CN112127472A (zh) | 一种多高层房屋框架连接件体系 | |
CN213926764U (zh) | 一种多高层房屋框架连接件体系角柱连接件的连接结构 | |
CN205935198U (zh) | 一种土木工程桁架式预制构件 | |
CN213897554U (zh) | 一种多高层房屋框架连接件体系边柱连接件的连接结构 | |
CN205348384U (zh) | 抗震民居钢构架 | |
CN111155657A (zh) | 装配式骨架板材建筑的梁与板连接节点结构及其连接方法 | |
CN213897553U (zh) | 一种多高层房屋框架连接件体系中柱连接件的连接结构 | |
CN218233796U (zh) | 一种高强度钢结构建筑连接件 | |
CN214834031U (zh) | 一种钢结构房梁 | |
CN217734350U (zh) | 一种钢结构模块化建筑承插型螺栓连接节点结构 | |
CN214696119U (zh) | 一种框架结构与填充墙连接节点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