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37038U - 一种钢结构用抗震支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结构用抗震支座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837038U CN213837038U CN202022262333.5U CN202022262333U CN213837038U CN 213837038 U CN213837038 U CN 213837038U CN 202022262333 U CN202022262333 U CN 202022262333U CN 213837038 U CN213837038 U CN 21383703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vable block
- movable
- base
- buffering
- accommodating groo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1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29920001343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4810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229940058401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Drug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61 lubr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1100000956 nontoxicity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566 seal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804 graph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39 graphi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08 shea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642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结构用抗震支座,包括底座和安装座,安装座设于底座的上方,底座和安装座之间设有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的上部均与安装座固定连接,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的下部均和底座固定连接,第一缓冲部设于第二缓冲部内。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结构用抗震支座,能够解决支座难以承受来自各个方向的压力,受力后不易维持平衡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结构用抗震支座。
背景技术
钢结构因其造价低、强度高、塑性好、自重轻、承重强、可靠性高、节能环保、便于运输和安装、工业化程度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的各个领域。尤其在遭遇地震、台风灾害的情况下,钢结构能够避免建筑物的倒塌性破坏,大大提高了建筑工程的安全可靠性。
工程上将结构或构件连接在支承物上的装置,称为支座。支座是连接上、下部结构并传递荷载的关键结构,能够有效提高钢结构整体的抗震能力。现有的支座大都位移有限,难以承受来自于横向、纵向的压力、剪切力和来自于旋转方向的力以及位移,且受力后不易维持平衡,当建筑工程受到地震等灾害时,支座对钢结构不能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容易造成钢结构的损毁,造成经济损失,影响人身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结构用抗震支座,能够解决支座难以承受来自各个方向的压力,受力后不易维持平衡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如下:
一种钢结构用抗震支座,包括底座和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于底座的上方,所述底座和安装座之间设有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所述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的上部均与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的下部均和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缓冲部设于第二缓冲部内。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是:
将第一缓冲部的下部安装在底座上,将第二缓冲部设置在第一缓冲部的外侧,然后将第二缓冲部的下部安装在底座上,将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的上部安装在安装座上。施工时将底座安装在预埋件上,将钢结构安装在安装座上。在发生地震时,第一缓冲部能承受并分散纵向的压力,同时也能够承担横向、旋转等方向的压力,第二缓冲部在第一缓冲部外侧对第一缓冲部起到支持作用,承担并分散来自横向、旋转等方向的压力,也能承受来自纵向的压力。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能在底座和安装座受力时协同作用起到缓冲作用,承担并分散外力,从而达到消除外力的目的,维持钢结构的平衡和稳定,减少经济损失,保护人身安全。
进一步,所述第一缓冲部包括第一活动单元和第一固定单元,所述第一活动单元与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单元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动单元包括第一活动块,所述第一固定单元包括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的槽口面积小于槽底面积,所述第一活动块穿过容纳槽的槽口卡接在第一容纳槽内。
第一活动块卡接在第一容纳槽内,第一容纳槽的槽口面积小于槽底面积,形成了一个上小下大的空间,使第一活动块能够在第一容纳槽内活动,从而在受到外力时达到缓冲作用。
进一步,所述第一活动块底面为凸球形,所述第一容纳槽的槽底表面为凹球形。
球形结构在受力时能够万向移动,达到最好的消除外力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第一容纳槽的槽口处设有若干个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围绕第一活动块均匀分布,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活动块和第一容纳槽固定连接。
槽口处设置两端固定的弹性件,能够在第一活动块受到外力时协助分散外力,同时保持第一活动块的平衡。
进一步,所述第一活动块和第一容纳槽之间设有表面呈波浪形的缓冲板。
缓冲板能加快分散第一活动块受到的外力,提高缓冲效果,波浪形的缓冲板还能达到一定的形变效果,承受更强的外力冲击,也能承受更多来自各个方向的外力,更进一步的提高缓冲效果,延长第一缓冲部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第一活动块和第一容纳槽之间设有聚四氟乙烯板。
聚四氟乙烯板具有极为优越的综合性能:耐高低温、耐腐蚀、耐气候、高绝缘、高润滑、不粘附、无毒害等优良特性,被广泛地应用作为密封材料和填充材料。设于第一活动块和第一容纳槽之间能起到密封、润滑、防腐、快速分散外力等作用,提高支座的缓冲抗震效果,延长支座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第二缓冲部包括若干组互相配合的第二活动单元和第二固定单元,所述第二活动单元包括第二活动块,所述第二固定单元包括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的顶部设有凹字形的槽口,所述第二活动块伸入第二槽容纳内并与第二容纳槽卡接。
第二活动块卡接在第二容纳槽的凹字形槽口内,使第二活动块能够在第二容纳槽内活动,在受到外力时达到缓冲作用。
进一步,所述第二容纳槽的槽口靠近第二活动块的表面设有缓冲垫。
缓冲垫能加快分散第二活动块受到的外力,提高缓冲效果,同时能够起到密封、保护第二容纳槽等作用。
进一步,所述第二活动块和第二容纳槽之间设有聚四氟乙烯板。
聚四氟乙烯板具有极为优越的综合性能:耐高低温、耐腐蚀、耐气候、高绝缘、高润滑、不粘附、无毒害等优良特性,被广泛地应用作为密封材料和填充材料。设于第二活动块和第二容纳槽之间能起到密封、润滑、防腐、快速分散外力等作用,提高支座的缓冲抗震效果,延长支座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第二缓冲部包括若干个阻尼器,所述阻尼器均匀分布在第一缓冲部的四周。
阻尼器均匀分布于第一缓冲部的周围,能够协助第一缓冲部达到更好的缓冲效果,同时均匀分布的阻尼器能更好的维持支座的平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钢结构用抗震支座实施例1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钢结构用抗震支座实施例2中第二缓冲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底座1、安装座2、第一缓冲部3、第一活动单元31、第一活动块311、第一固定单元32、第一容纳槽321、弹性件33、缓冲板34、第一聚四氟乙烯板35、第二缓冲部4、第二活动单元41、第二活动块411、第二固定单元42、第二容纳槽421、缓冲垫43、第二聚四氟乙烯板44、阻尼器45。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钢结构用抗震支座,包括底座1和安装座2,底座1焊接在预留的预埋件上,安装座2位于底座1上方,安装座2和底座1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缓冲部3和第二缓冲部4。
第一缓冲部3包括第一活动单元31和第一固定单元32,第一活动单元31通过螺钉安装在安装座2的中部,第一活动单元31包括第一活动块311,第一活动块311的底面为凸球形。第一固定单元32焊接在底座1的中部,第一固定单元32包括第一容纳槽321,第一容纳槽321的槽口面积小于槽底面积,第一容纳槽321的槽底表面为凹球形,第一活动块311穿过容纳槽321的槽口卡接在第一容纳槽321内。
第一容纳槽321的槽口处焊接有若干个弹性件33,弹性件33具体为弹簧,弹性件33围绕第一活动块311均匀分布,弹性件33与第一活动块311焊接。第一容纳槽321的槽底表面卡接有表面呈波浪形的缓冲板34,缓冲板34具体为柔性钢板,缓冲板34的下方和第一容纳槽321之间填充有石墨,缓冲板34的上方和第一活动块311之间卡接填充有第一聚四氟乙烯板35。
第一缓冲部3的外侧设有第二缓冲部4,第二缓冲部4的分布可以如图2所示,也可以呈椭圆形、卵形等高抗震形状包绕在第一缓冲部3的外部。第二缓冲部4包括若干组互相配合的第二活动单元41和第二固定单元42,第二固定单元42焊接在底座1上,多个第二固定单元42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第二固定单元42包括第二容纳槽421,第二容纳槽421的顶部设有凹字形的槽口。
第二活动单元41通过螺钉安装在安装座2上,第二活动单元41包括第二活动块411,第二活动块411伸入第二容纳槽421内部并与第二容纳槽421卡接。第二容纳槽421的凹字形槽口的口部的下表面焊接有缓冲垫43,缓冲垫43具体为柔型钢板,第二活容纳槽421与第二活动块411之间卡接有第二聚四氟乙烯板44。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将底座1安装在预埋件上,将第一缓冲部3和第二缓冲部4安装在底座1上,将安装座2安装到第一缓冲部3和第二缓冲部4上。
在发生震动时,第一活动块311能够在第一容纳槽321内发生微小位移和转动,有效分散纵向承受的外力;第一活动块311为球面设计,在受到横向力、旋转力等轴向力时,能够通过在第一容纳槽321内转动或晃动来将轴向力分散并传递,有效抗震;弹性件33能在受到横向力、旋转力等轴向力时,通过变形、位移等方式协助第一活动块311分散轴向力,同时能快速恢复第一活动块311的平衡;缓冲板34为波浪形,能发生形状的改变并恢复,有效承受并减少轴向力。
第二活动块411能在第二容纳槽421内发生微小位移,有效分散了纵向承受的外力;缓冲垫43结构稳定,具有一定的阻尼,能增加抗震性能;第一聚四氟乙烯板35和第二聚四氟乙烯板44能提高接触面的耐磨性能和阻尼,起到缓冲作用,提高密闭性、稳定性、承载力和抗震性能;第二缓冲部4包绕在第一缓冲部3的外侧,能更好的对第一缓冲部3起到支撑固定作用,也利于维持支座的平衡。
本技术方案可承受竖向压力、拨力、水平力、弯矩、地震力和温度应力等荷载作用,有较好的抗震、减震效果,减少钢结构变形的发生,更好的维持钢结构的平衡和稳定,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一种钢结构用抗震支座,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第二缓冲部4包括若干个阻尼器45,阻尼器45均匀分布在第一缓冲部3的周围,阻尼器45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底座1和安装座2焊接。阻尼器45减震机理明确,能显著降低大震作用下的结构损伤,减震效果显著,且能够根据不同场景灵活安装或确定安装个数,安装使用方便。阻尼器45平均分布在底座1上,利于维持支座整体的平衡。
实施例2的其余结构及工作原理同实施例1。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9)
1.一种钢结构用抗震支座,包括底座和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于底座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和安装座之间设有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所述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的上部均与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的下部均和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缓冲部设于第二缓冲部内;所述第一缓冲部包括第一活动单元和第一固定单元,所述第一活动单元与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单元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动单元包括第一活动块,所述第一固定单元包括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的槽口面积小于槽底面积,所述第一活动块穿过容纳槽的槽口卡接在第一容纳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用抗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块底面为凸球形,所述第一容纳槽的槽底表面为凹球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结构用抗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槽口处设有若干个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围绕第一活动块均匀分布,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活动块和第一容纳槽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结构用抗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块和第一容纳槽之间设有表面呈波浪形的缓冲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结构用抗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块和第一容纳槽之间设有聚四氟乙烯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钢结构用抗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部包括若干组互相配合的第二活动单元和第二固定单元,所述第二活动单元包括第二活动块,所述第二固定单元包括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的顶部设有凹字形的槽口,所述第二活动块伸入第二槽容纳内并与第二容纳槽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钢结构用抗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纳槽的槽口靠近第二活动块的表面设有缓冲垫。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钢结构用抗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动块和第二容纳槽之间设有聚四氟乙烯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钢结构用抗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部包括若干个阻尼器,所述阻尼器均匀分布在第一缓冲部的四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262333.5U CN213837038U (zh) | 2020-10-12 | 2020-10-12 | 一种钢结构用抗震支座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262333.5U CN213837038U (zh) | 2020-10-12 | 2020-10-12 | 一种钢结构用抗震支座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837038U true CN213837038U (zh) | 2021-07-30 |
Family
ID=77008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262333.5U Active CN213837038U (zh) | 2020-10-12 | 2020-10-12 | 一种钢结构用抗震支座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837038U (zh) |
-
2020
- 2020-10-12 CN CN202022262333.5U patent/CN21383703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395664U (zh) | 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 | |
CN201843071U (zh) | 拉索-挡块组合限位抗震支座 | |
CN113356668A (zh) | 一种新型可更换的剪力墙减震支座 | |
CN113322794A (zh) | 防侧倾节段拼装摇摆单柱墩多重减震体系 | |
CN213837038U (zh) | 一种钢结构用抗震支座 | |
CN203346783U (zh) | 含有屈曲约束支撑和隔震橡胶支座的减隔震桥梁结构体系 | |
CN112813808A (zh) | 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碟簧-拉索系统的双防线限位支座 | |
CN112160236A (zh) | 一种基于弹簧阻尼器的自复位抗拔隔震支座 | |
CN111218999A (zh) | 一种金属与弹簧橡胶复合阻尼器 | |
CN216552506U (zh) | 具有竖向与多向水平地震隔震能力的自复位隔震支座 | |
CN201305821Y (zh) | 一种全方位隔震支座 | |
CN111878542B (zh) | 一种应用于桥梁与结构工程的宫格式箱型软钢阻尼器 | |
CN210151560U (zh) | 公路桥梁支座 | |
CN109811640B (zh) | 一种两级缓冲限位隔震装置 | |
CN211596852U (zh) | 一种抗震型钢结构 | |
CN113123482A (zh) | 一种自复位的球形凹槽消能减震支座 | |
CN106835952A (zh) | 一种组合式抗震系统以及组合式抗震桥梁 | |
CN208266669U (zh) | 抗震桥梁墩柱 | |
CN216405080U (zh) | 自润滑导向限位阻尼橡胶支座 | |
CN109440635A (zh) | 一种水平异性刚度隔震支座 | |
CN217536649U (zh) | 一种自复位摩擦变减震结构 | |
CN215331802U (zh) | 一种新型可更换的剪力墙减震支座 | |
CN216405799U (zh) | 一种装配建筑结构减震装置 | |
CN212453153U (zh) | 可抗摇摆和抗不均匀沉降的竖向隔震层及三维隔震体系 | |
CN212455793U (zh) | 一种隔震减振型管线承重支座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