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34701U - 一种节能高效二沉池污泥回流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高效二沉池污泥回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34701U
CN213834701U CN202022151040.XU CN202022151040U CN213834701U CN 213834701 U CN213834701 U CN 213834701U CN 202022151040 U CN202022151040 U CN 202022151040U CN 213834701 U CN213834701 U CN 2138347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udge
secondary sedimentation
sedimentation tank
energy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5104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轩
王浩
林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Yinwo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Yinwo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Yinwo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Yinwo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5104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347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347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3470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高效二沉池污泥回流系统,解决了现有传统二沉池应用于村镇污水处理占地大、能耗高、出水水质不稳定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好氧曝气池、污泥收集区、二沉池、以及用于将污泥收集区内污泥输送至好氧曝气池前端工况的气提污泥回流装置;二沉池内由下至上设有锥形折板、填料层和出水口,污泥收集区设有从好氧曝气池接出的污泥进口、以及接入至二沉池的污泥出口,气提污泥回流装置的气提污泥回流管入口位于污泥出口处。本实用新型适合村镇污水处理,能够有效减少设备占地面积,降低能源消耗,强化出水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节能高效二沉池污泥回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高效二沉池污泥回流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农村环境问题的重视,特别是村镇污水处理,其相关政策和资金加速了这一领域的技术和方法的进步。目前村镇污水一体化设备在小微污水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中的二沉池发挥着关键作用,污泥在二沉池底部沉积,通过回流泵返回工艺前端,但由于村镇污水具有水质、水量低的特点,而目前所用设备大多体型大、能耗高,且在污泥回流过程中,底部震动不能保持平稳状态,造成出水SS(悬浮物)升高,出水水质不达标。
因此设计一种节能高效二沉池污泥回流系统,能有效解决现有传统二沉池应用于村镇污水处理占地大、能耗高、出水水质不稳定,成为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能高效二沉池污泥回流系统,解决现有传统二沉池应用于村镇污水处理占地大、能耗高、出水水质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节能高效二沉池污泥回流系统,包括好氧曝气池、污泥收集区、二沉池、以及用于将污泥收集区内污泥输送至好氧曝气池前端工况的气提污泥回流装置;二沉池内由下至上设有锥形折板、填料层和出水口,污泥收集区设有从好氧曝气池接出的污泥进口、以及接入至二沉池的污泥出口,气提污泥回流装置的气提污泥回流管入口位于污泥出口处。
进一步地,好氧曝气池与污泥收集区之间设第一隔板,污泥进口位于第一隔板顶部。
进一步地,污泥收集区与二沉池之间设第二隔板,污泥出口位于第二隔板底部。
进一步地,锥形折板倾斜位于二沉池下部,倾斜角度为30-60°。
进一步地,气提污泥回流管入口位于锥形折板低端。
进一步地,填料层位于二沉池中部,并位于锥形折板之上,由下至上交错两层填装固定于二沉池内。
进一步地,出水口开设于二沉池内顶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解决现有传统二沉池应用于村镇污水处理占地大、能耗高、出水水质不稳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包括二沉池和与好氧曝气池及二沉池前后连接的污泥收集区;二沉池由下至上设有锥形折板、填料层和出水口;污泥收集区设有污泥进口、污泥出口和气提污泥回流管。污泥收集区污泥进口与好氧曝气池相连,开设于两池隔板的上端,污水经好氧曝气池反应后进入污泥收集区,由污泥出口进入二沉池。二沉池底部垂直斜置安装有锥形折板,锥形折板最低处延伸至污泥出口,污水由下至上依次通过锥形折板和填料层,能快速实现固液分离,上清液经集水槽由出水口进入下一系统,污泥则由重力作用和锥形折板斜面由污泥出口回流至污泥收集区底部,由气提污泥回流管与设备间风机的动力作用,由气提作用将污泥回流至污水处理前端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平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好氧曝气池,2-污泥收集区,3-二沉池,4-污泥进口,5-污泥出口,6-气提污泥回流管,7-锥形折板,8-填料层,9-出水口,10-隔板,11-气提污泥回流管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当然的,还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另外的,还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者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节能高效二沉池污泥回流系统,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解决现有传统二沉池应用于村镇污水处理占地大、能耗高、出水水质不稳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好氧曝气池1、污泥收集区2、二沉池3、以及用于将污泥收集区2内污泥输送至好氧曝气池1前端工况的气提污泥回流装置6;二沉池3内由下至上设有锥形折板7、填料层8和出水口9,污泥收集区2设有从好氧曝气池1接出的污泥进口4、以及接入至二沉池3的污泥出口5,气提污泥回流装置6的气提污泥回流管入口11位于污泥出口5处。
本实用新型好氧曝气池1与污泥收集区2之间设第一隔板10,污泥进口4位于第一隔板10顶部。
本实用新型污泥收集区2与二沉池3之间设第二隔板12,污泥出口5位于第二隔板12底部。
本实用新型锥形折板7倾斜位于二沉池3下部,倾斜角度为30-60°。气提污泥回流管入口11位于锥形折板7低端。
本实用新型填料层8位于二沉池3中部,并位于锥形折板7之上,由下至上交错两层填装固定于二沉池3内。出水口9开设于二沉池3内顶部
本实用新型污泥收集区2设有污泥进口4和污泥出口5,污泥进口4开设于污泥收集区2与好氧曝气池1的第一隔板10上部,污泥出口5开设于污泥收集区2与二沉池3的第二隔板11下部。气提污泥回流管经污泥收集区2和好氧曝气池1通向污水处理前置系统,气提污泥回流管入口11开设于污泥出口5处,与设备间风机10相连。
本实用新型二沉池3由下至上设有锥形折板7、填料层8和出水口9,锥形折板7垂直斜置于二沉池3下部,斜面最高处固定于二沉池3与下一系统隔板上,最低处经污泥出口5延伸至污泥收集区2底部;填料层8位于二沉池3中部,锥形折板7之上,由下至上交错两层填装固定于二沉池3内,形成了迷宫式结构,使得水流在上升过程中形成了涡流,强化了固液分离效果;出水口9开设于二沉池3与下一系统处隔板的上部、集水槽上方。二沉池内锥形折板7、填料层8的结合使污泥回流过程中,底部沉淀污泥不会上升,从而提高出水SS。
污水经好氧曝气池1反应后由上至下进入污泥收集区2,再经底部污泥出口5进入二沉池3。二沉池3底部垂直斜置安装有锥形折板7,锥形折板7最低处延伸至污泥出口5,污水由下至上依次通过锥形折板7和填料层8,能快速实现固液分离,上清液经集水槽由出水口9进入下一系统,而污泥则由重力作用和锥形折板7斜面通过污泥出口5至污泥收集区2底部,开设于此处的气提污泥回流管6由设备间风机的动力作用,经气提作用将污泥回流至污水处理前端系统,减少了污泥回流泵,降低了能耗。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例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当然更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也就是说,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直接或间接的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节能高效二沉池污泥回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好氧曝气池(1)、污泥收集区(2)、二沉池(3)、以及用于将污泥收集区(2)内污泥输送至好氧曝气池(1)前端工况的气提污泥回流装置(6);二沉池(3)内由下至上设有锥形折板(7)、填料层(8)和出水口(9),污泥收集区(2)设有从好氧曝气池(1)接出的污泥进口(4)、以及接入至二沉池(3)的污泥出口(5),气提污泥回流装置(6)的气提污泥回流管入口(11)位于污泥出口(5)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高效二沉池污泥回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好氧曝气池(1)与污泥收集区(2)之间设第一隔板(10),污泥进口(4)位于第一隔板(10)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高效二沉池污泥回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污泥收集区(2)与二沉池(3)之间设第二隔板(12),污泥出口(5)位于第二隔板(12)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高效二沉池污泥回流系统,其特征在于:锥形折板(7)倾斜位于二沉池(3)下部,倾斜角度为30-6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节能高效二沉池污泥回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气提污泥回流管入口(11)位于锥形折板(7)低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高效二沉池污泥回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填料层(8)位于二沉池(3)中部,并位于锥形折板(7)之上,由下至上交错两层填装固定于二沉池(3)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高效二沉池污泥回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出水口(9)开设于二沉池(3)内顶部。
CN202022151040.XU 2020-09-27 2020-09-27 一种节能高效二沉池污泥回流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8347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51040.XU CN213834701U (zh) 2020-09-27 2020-09-27 一种节能高效二沉池污泥回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51040.XU CN213834701U (zh) 2020-09-27 2020-09-27 一种节能高效二沉池污泥回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34701U true CN213834701U (zh) 2021-07-30

Family

ID=77006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51040.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834701U (zh) 2020-09-27 2020-09-27 一种节能高效二沉池污泥回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347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42050B (zh) 一种立式内循环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106374127B (zh) 一种跌水曝气式微生物燃料电池
CN106746048A (zh) 一种高效的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13834701U (zh) 一种节能高效二沉池污泥回流系统
CN202478767U (zh) 一种氯乙烯脱水装置
CN217173454U (zh) 一种水污染防治用河道排污处理装置
CN206624732U (zh) 一种高效的含油污水处理装置
CN215365029U (zh) 一种具有逸氢防爆功能的电絮凝含油污水处理装置
CN201082875Y (zh) 节能脉冲厌氧反应器
CN206590936U (zh) 一种河湖水的治理设备
CN206915893U (zh) 一种重金属污水处理装置
CN108585197B (zh) 一种村联户级泥膜耦合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105036496B (zh) 一种带污泥处理的污水处理设备
CN2163807Y (zh) 高效污水净化装置
CN212581708U (zh) 一种微动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CN214913735U (zh) 一种节能型绿色建筑装置
CN205603379U (zh) 一种利用新能源农村污水处理装置
CN205088732U (zh) 一种洗手池废水资源化利用系统
CN108726751A (zh) 一种饮用水用高效处理装置
CN217549217U (zh) 住宅区内绿化带雨水收集净化装置
CN211273682U (zh) 一种新型旋流斜板高效沉淀器
CN209740860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污水处理系统
CN215516714U (zh) 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的新型脱气塔
CN213327220U (zh) 一种节能型矿井用水处理装置
CN207002477U (zh) 一种双电层多维电催化废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7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