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28376U - 一种内置转臂加工用磨光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置转臂加工用磨光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28376U
CN213828376U CN202022102700.5U CN202022102700U CN213828376U CN 213828376 U CN213828376 U CN 213828376U CN 202022102700 U CN202022102700 U CN 202022102700U CN 213828376 U CN213828376 U CN 2138283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pressing plate
polishing
driven
ro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0270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闵巧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hu Changrui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hu Changru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hu Changrui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hu Changru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0270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283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283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2837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置转臂加工用磨光结构,包括工作平台、夹持组件、从动组件和滚动组件,工作平台:其上表面后侧左右两端的安装孔内均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端均设有旋转柱,两个旋转柱之间通过打磨带传动连接,旋转柱的上端均设有限位板,限位板位于打磨带的下侧,夹持组件:设置于工作平台的内部上端,该内置转臂加工用磨光结构,使转臂磨光过程更加稳定,打磨面更加的平整,提升打磨效果,减少磨光过程中人力的加入,减少劳动力的支出,通过滚动组件与从动组件的配合,使转臂产生移动,实现边滚送边打磨,提高生产效率,且转臂的移动方向与打磨带旋转的方向相反,提高打磨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内置转臂加工用磨光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内置转臂加工用磨光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对于舒适、安全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转向系统也随着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需按驾驶员的意志经常改变其行驶方向,即所谓汽车转向,就轮式汽车而言,实现汽车转向的方法是,驾驶员通过一套专设的组件,使汽车转向桥上的车轮相对于汽车纵轴线偏转一定角度,在汽车直线行驶时,往往转向轮也会受到路面侧向干扰力的作用,自动偏转而改变行驶方向,此时,驾驶员也可以利用这套组件使转向轮向相反方向偏转,从而使汽车恢复原来的行驶方向,所以说转向系统的质量关系到驾驶员的安全问题,而转向系统中最主要的零件就是转臂,转臂自身的精确与否对转向系统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要使转臂的质量达到要求,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磨光,磨光质量的好坏对转臂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现在大多数的磨光都是用磨光机人工打磨的,这对工人的熟练度有着很高的要求,打磨面也不能做到平整,既浪费了劳动力,又不能实现想要的打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内置转臂加工用磨光结构,可以实现打磨面的平滑整齐,减少劳动力的支出,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置转臂加工用磨光结构,包括工作平台、夹持组件、从动组件和滚动组件;
工作平台:其上表面后侧左右两端的安装孔内均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端均设有旋转柱,两个旋转柱之间通过打磨带传动连接,旋转柱的上端均设有限位板,限位板均位于打磨带的下侧;
夹持组件:设置于工作平台的内部上端;
从动组件:设置于夹持组件的内部;
滚动组件:设置于夹持组件的内部;
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组,所述控制开关组设置于工作平台的右侧面,控制开关组的输入端电连接与外部电源,第一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与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固定压板与移动压板的夹持使转臂磨光过程更加稳定,打磨面更加的平整,提升打磨效果,减少磨光过程中人力的加入,减少劳动力的支出,通过滚动组件与从动组件的配合,使转臂产生移动,实现边滚送边打磨,提高生产效率,且转臂的移动方向与打磨带旋转的方向相反,提高打磨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二电机、滑槽、螺纹杆、滑板、移动压板和固定压板,所述滑槽分别设置于工作平台内部上端的左右两侧,工作平台的前表面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分别与滑槽相对应,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后端均穿过工作平台的轴孔与螺纹杆的前端固定连接,螺纹杆均通过轴承与滑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滑槽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板,滑板的中部通孔均与对应的螺纹杆螺纹连接,滑板的后侧面上端均与移动压板的前侧面固定连接,工作平台的上表面后端设有固定压板,固定压板与移动压板相对应,移动压板和固定压板的内部均是中空结构,移动压板的长度大于两个第一电机之间的距离,固定压板的长度小于两个第一电机之间的距离,第二电机的输入端与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电连接,使转臂磨光过程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从动组件包括从动轴承、从动矩形孔和从动柱,所述从动矩形孔设置于固定压板的中部,横向均匀分布的从动柱的两端分别通过从动轴承与从动矩形孔的上下内壁转动连接,配合滚动组件的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滚动组件包括第三电机、链条、滚动链轮、矩形孔、滚动柱、连接柱、轴承和电机链轮,所述第三电机分别设置于移动压板的上表面左右两端,第三电机的输出轴前端均穿过移动压板的轴孔设有连接柱,连接柱均通过轴承与移动压板的内壁底部转动连接,连接柱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电机链轮,移动压板的中部设有矩形孔,横向均匀排列的滚动柱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矩形孔的内壁转动连接,滚动柱的两端分别设有滚动链轮,滚动链轮均位于相对应的两个轴承之间,横向对应的滚动链轮与电机链轮均通过链条传动连接,第三电机的输入端均电连接与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通过与从动组件的配合,使转臂产生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压板位于打磨带的下侧,固定压板的前侧面与打磨带的前侧面位于同一平面,使磨光面与打磨带紧密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内置转臂加工用磨光结构,具有以下好处:
1、将转臂放置在固定压板的前侧,通过控制开关组控制第二电机启动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旋转带动螺纹杆转动,因为滑板的中部通孔均与对应的螺纹杆螺纹连接,滑板均与对应的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所以滑板可以在滑槽的内壁前后滑动,带动压板向后移动,直到固定压板与移动压板间距调节,来实现从动柱与滚动柱对转臂的夹持,使转臂磨光过程更加稳定,打磨面更加的平整,提升打磨效果,减少磨光过程中人力的加入,减少劳动力的支出。
2、通过控制开关组控制第一电机与第三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带动旋转柱转动,使打磨带转动,打磨带接触转臂打磨面来实现滑动摩擦磨光,产生打磨效果,限位板可以使打磨带的位置固定,实现高效摩擦接触磨光作业,减轻了人员的工作负担。
3、通过控制开关组第三电机的输出轴旋转,带动连接柱两端的电机链轮转动,因为横向对应的滚动链轮与电机链轮均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以滚动链轮转动,滚动柱转动,由于横向均匀分布的从动柱的两端分别通过从动轴承与从动矩形孔的上下内壁转动连接,提供后侧转动支撑,进而实现滚动柱转动,从动柱后侧转动支撑,来达到从动柱与滚动柱夹持的转臂滚压运动,通过滚动组件与从动组件的配合,使转臂产生移动,转臂运动方向和打磨带转动方向相反,实现边滚送边打磨,保证磨光的全面彻底性,提高生产效率,且转臂的移动方向与打磨带旋转的方向相反,提高打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滚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机链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从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平台、2控制开关组、3夹持组件、31第二电机、32滑槽、33螺纹杆、34滑板、35移动压板、36固定压板、4滚动组件、41第三电机、42链条、43滚动链轮、44矩形孔、45滚动柱、46连接柱、47轴承、48电机链轮、5打磨带、6旋转柱、7第一电机、8限位板、9从动组件、91从动轴承、92从动矩形孔、93从动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内置转臂加工用磨光结构,包括工作平台1、夹持组件3、从动组件9和滚动组件4;
工作平台1:其上表面后侧左右两端安装孔内均设有第一电机7,第一电机7的输出轴上端均设有旋转柱6,两个旋转柱6之间通过打磨带5传动连接,旋转柱6的上端均设有限位板8,限位板8均位于打磨带5的下侧,启动第一电机7,第一电机7的输出轴带动旋转柱6转动,使打磨带5转动,产生打磨效果,限位板8可以使打磨带5的位置固定;
夹持组件3:设置于工作平台1的内部上端,夹持组件3包括第二电机31、滑槽32、螺纹杆33、滑板34、移动压板35和固定压板36,滑槽32分别设置于工作平台1内部上端的左右两侧,工作平台1的前表面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二电机31,第二电机31分别与滑槽32相对应,第二电机31的输出轴后端均穿过工作平台1的轴孔与螺纹杆33的前端固定连接,螺纹杆33均通过轴承与滑槽32的内壁转动连接,滑槽32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板34,滑板34的中部通孔均与对应的螺纹杆33螺纹连接,滑板34的后侧面上端均与移动压板35的前侧面固定连接,工作平台1的上表面后端设有固定压板36,固定压板36与移动压板35相对应,移动压板35和固定压板36的内部均是中空结构,移动压板35的长度大于两个第一电机7之间的距离,固定压板36的长度小于两个第一电机7之间的距离,第二电机31的输入端与控制开关组2的输出端电连接,固定压板36位于打磨带5的下侧,固定压板36的前侧面与打磨带5的前侧面位于同一平面,将转臂放置在固定压板36的前侧面,通过控制开关组2控制第二电机31启动,第二电机31的输出轴旋转带动螺纹杆33转动,因为滑板34的中部通孔均与对应的螺纹杆33螺纹连接,滑板34与对应的滑槽32的内壁滑动连接,所以滑板34可以在滑槽32的内壁前后滑动,带动压板35向后移动,直到固定压板36与移动压板35直到固定压板36与移动压板35间距调节,保证后续的最佳滚动夹持;
从动组件9:设置于夹持组件3的内部,从动组件9包括从动轴承91、从动矩形孔92和从动柱93,从动矩形孔92设置于固定压板36的中部,横向均匀分布的从动柱93的两端分别通过从动轴承91与从动矩形孔92的上下内壁转动连接,由于横向均匀分布的从动柱93的两端分别通过从动轴承91与从动矩形孔92的上下内壁转动连接,提供后侧转动支撑,使从动组件9与滚动组件4相配合来实现转臂的滚动输送,保证磨光的全面彻底性;
滚动组件4:设置于夹持组件3的内部,滚动组件4包括第三电机41、链条42、滚动链轮43、矩形孔44、滚动柱45、连接柱46、轴承47和电机链轮48,所述第三电机41分别设置于移动压板35的上表面左右两端,第三电机41的输出轴前端均穿过移动压板35的轴孔设有连接柱46,连接柱46均通过轴承与移动压板35的内壁底部转动连接,连接柱46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电机链轮48,移动压板35的中部设有矩形孔44,横向均匀排列的滚动柱45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47与矩形孔44的内壁转动连接,滚动柱45的两端分别设有滚动链轮43,滚动链轮43均位于相对应的两个轴承47之间,横向对应的滚动链轮43与电机链轮48均通过链条42传动连接,第三电机41的输入端均电连接与控制开关组2的输出端,第三电机41的输出轴旋转,带动连接柱46两端的电机链轮48转动,因为电机链轮48的外沿均啮合连接有链条42,滚动链轮43均与链条42相互啮合,所以滚动链轮43转动,滚动柱45转动,实现滚压摩擦转臂转动,保证转臂的输送位置调节;
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组2,控制开关组2设置于工作平台1的右侧面,控制开关组2的输入端电连接与外部电源,第一电机7的输入端电连接与控制开关组2的输出端,控制开关组2控制整个装置的启动与停止。
在使用时:将转臂放置在固定压板36的前侧,通过控制开关组2控制第二电机31启动,第二电机31的输出轴旋转带动螺纹杆33转动,因为滑板34的中部通孔均与对应的螺纹杆33螺纹连接,滑板34均与对应的滑槽32内壁滑动连接,所以滑板34可以在滑槽32的内壁前后滑动,带动压板35向后移动,直到固定压板36与移动压板35间距调节,来实现从动柱93与滚动柱45对转臂的夹持,启动第一电机7与第三电机41,第一电机7的输出轴带动旋转柱6转动,使打磨带5转动,打磨带5接触转臂打磨面来实现滑动摩擦磨光,产生打磨效果,限位板8可以使打磨带5的位置固定,第三电机41的输出轴旋转,带动连接柱46两端的电机链轮48转动,因为横向对应的滚动链轮43与电机链轮48均通过链条42传动连接,所以滚动链轮43转动,滚动柱45转动,由于横向均匀分布的从动柱93的两端分别通过从动轴承91与从动矩形孔92的上下内壁转动连接,提供后侧转动支撑,进而实现滚动柱45转动,从动柱93后侧转动支撑,来达到从动柱93与滚动柱45夹持的转臂滚压运动,通过滚动组件4与从动组件9的配合,使转臂产生移动,转臂运动方向和打磨带5转动方向相反,实现边滚送边打磨,保证磨光的全面彻底性,提高生产效率,且转臂的移动方向与打磨带5旋转的方向相反,提高打磨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所公开的第一电机7可选用佛山市南海永坤精密机电有限公司110ST-M06030型号的电机,第二电机31和第三电机41均可选用东菀市威邦机电有限公司3IK15GN-C型号的常规交流电机,控制开关组2控制第一电机7、第二电机31和第三电机41工作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内置转臂加工用磨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平台(1)、夹持组件(3)、从动组件(9)和滚动组件(4);
工作平台(1):其上表面后侧左右两端的安装孔内均设有第一电机(7),第一电机(7)的输出轴上端均设有旋转柱(6),两个旋转柱(6)之间通过打磨带(5)传动连接,旋转柱(6)的上端均设有限位板(8),限位板(8)均位于打磨带(5)的下侧;
夹持组件(3):设置于工作平台(1)的内部上端;
从动组件(9):设置于夹持组件(3)的内部;
滚动组件(4):设置于夹持组件(3)的内部;
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组(2),所述控制开关组(2)设置于工作平台(1)的右侧面,控制开关组(2)的输入端电连接与外部电源,第一电机(7)的输入端电连接与控制开关组(2)的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转臂加工用磨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3)包括第二电机(31)、滑槽(32)、螺纹杆(33)、滑板(34)、移动压板(35)和固定压板(36),所述滑槽(32)分别设置于工作平台(1)内部上端的左右两侧,工作平台(1)的前表面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二电机(31),第二电机(31)分别与滑槽(32)相对应,第二电机(31)的输出轴后端均穿过工作平台(1)的轴孔与螺纹杆(33)的前端固定连接,螺纹杆(33)均通过轴承与滑槽(32)的内壁转动连接,滑槽(32)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板(34),滑板(34)的中部通孔均与对应的螺纹杆(33)螺纹连接,滑板(34)的后侧面上端均与移动压板(35)的前侧面固定连接,工作平台(1)的上表面后端设有固定压板(36),固定压板(36)与移动压板(35)相对应,移动压板(35)和固定压板(36)的内部均是中空结构,移动压板(35)的长度大于两个第一电机(7)之间的距离,固定压板(36)的长度小于两个第一电机(7)之间的距离,第二电机(31)的输入端与控制开关组(2)的输出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置转臂加工用磨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组件(9)包括从动轴承(91)、从动矩形孔(92)和从动柱(93),所述从动矩形孔(92)设置于固定压板(36)的中部,横向均匀分布的从动柱(93)的两端分别通过从动轴承(91)与从动矩形孔(92)的上下内壁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置转臂加工用磨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组件(4)包括第三电机(41)、链条(42)、滚动链轮(43)、矩形孔(44)、滚动柱(45)、连接柱(46)、轴承(47)和电机链轮(48),所述第三电机(41)分别设置于移动压板(35)的上表面左右两端,第三电机(41)的输出轴前端均穿过移动压板(35)的轴孔设有连接柱(46),连接柱(46)均通过轴承与移动压板(35)的内壁底部转动连接,连接柱(46)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电机链轮(48),移动压板(35)的中部设有矩形孔(44),横向均匀排列的滚动柱(45)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47)与矩形孔(44)的内壁转动连接,滚动柱(45)的两端分别设有滚动链轮(43),滚动链轮(43)均位于相对应的两个轴承(47)之间,横向对应的滚动链轮(43)与电机链轮(48)均通过链条(42)传动连接,第三电机(41)的输入端均电连接与控制开关组(2)的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置转臂加工用磨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压板(36)位于打磨带(5)的下侧,固定压板(36)的前侧面与打磨带(5)的前侧面位于同一平面。
CN202022102700.5U 2020-09-23 2020-09-23 一种内置转臂加工用磨光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8283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02700.5U CN213828376U (zh) 2020-09-23 2020-09-23 一种内置转臂加工用磨光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02700.5U CN213828376U (zh) 2020-09-23 2020-09-23 一种内置转臂加工用磨光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28376U true CN213828376U (zh) 2021-07-30

Family

ID=77006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02700.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828376U (zh) 2020-09-23 2020-09-23 一种内置转臂加工用磨光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283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97704U (zh) 一种石材仿形磨
CN209551343U (zh) 一种机械零件打磨装置
CN212683460U (zh) 方便调节的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打磨设备
CN209887341U (zh) 一种抛光方向可调的抛光装置
CN213828376U (zh) 一种内置转臂加工用磨光结构
CN206937062U (zh) 一种钢板抛光装置
CN212385135U (zh) 一种金属外壳打磨机床
CN208592674U (zh) 镜片加工边缘打磨装置
CN217860522U (zh) 一种用于加工金属工件的数控磨床
CN103213048B (zh) 一种石材仿形磨
CN216442167U (zh) 一种万向节轮毂轴承生产加工设备
CN113635189B (zh) 一种用于锻铸件表面抛光打磨系统的加工工艺
CN213498350U (zh) 自动去熔渣毛刺抛光设备
CN210476538U (zh) 一种钢材生产用抛光装置
CN211490826U (zh) 一种精密不锈钢生产用毛刺去除装置
CN113878475A (zh) 一种lcd显示屏生产用表面处理装置
CN203197701U (zh) 一种新型石材仿形磨
CN213888886U (zh) 自动焊接机设备
CN213702976U (zh) 平面加工用抛光装置
CN218341651U (zh) 一种钢板销轴外圆简易磨圆装置
CN211890432U (zh) 一种机械设备加工用往复打磨装置
CN220783252U (zh) 一种钢结构打磨装置
CN219358957U (zh) 一种钢板生产用磨平装置
CN219359090U (zh) 一种玻璃模具的夹持抛光处理装置
CN220637242U (zh) 一种石英玻璃生产用抛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7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