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97607U - 一种智能插座生产用模具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插座生产用模具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797607U CN213797607U CN202021289414.8U CN202021289414U CN213797607U CN 213797607 U CN213797607 U CN 213797607U CN 202021289414 U CN202021289414 U CN 202021289414U CN 213797607 U CN213797607 U CN 21379760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uld
- rod
- fixing device
- lower mould
- b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44000309464 bull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858 star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插座生产用模具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底座顶部焊接有对称分布的固定座,两组固定座之间转动连接有螺杆,螺杆外壁螺纹连接有对称分布的夹持板,两组夹持板之间抵接有下模,下模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座,安装座顶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杆,下模顶部设置有上模,上模两侧开设有对称分布的卡槽,向下压动上模使得下模顶部的定位杆进入上模底部的定位孔内,转动转杆,转杆转动并进入螺纹孔内,同时转杆转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使得两组活动杆相向移动直至活动杆进入上模上的卡槽内,转杆转动过后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有利于转轴的固定,便于模具整体的组装,便于安装和拆卸,提高了模具的组装和拆卸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插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插座生产用模具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插座通俗的说是节约用电量的一种插座,节能插座的理念很早之前就已经生成,已经发展的比较广泛,但是技术上还有待于进步。有的高档节能插座不但节电,还能保护电器,可透过Wifi、Bluetooth等方式与手持装置连结,主要功能为远端开关,语音操控。
本申请在现有技术下进行改进,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插座生产用的模具在使用时不便于安装和拆卸,安装和拆卸方式较为复杂,不利于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智能插座生产用模具固定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插座生产用模具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焊接有对称分布的固定座,两组所述固定座之间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外壁螺纹连接有对称分布的夹持板,两组所述夹持板之间抵接有与底座顶部抵接的下模,所述下模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座,且安装座的形状为L形,所述安装座顶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杆,且活动杆的形状为L形,所述下模顶部设置有上模,所述上模两侧开设有对称分布的卡槽,且卡槽与活动杆相适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下模的前立面设有中心对称分布的连接杆,两组所述连接杆分别与两组活动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底部滑动连接有与下模固定连接的导向座,且导向座形状为C字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下模的前立面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外壁固定套接有齿轮,且齿轮位于两组连接杆之间,所述连接杆靠近齿轮的一侧焊接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转轴内壁滑动连接有转杆,所述下模的前立面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内壁与转杆螺纹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转轴内壁开设有对称分布的滑槽,所述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且滑块与转杆焊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两组所述固定座之间焊接有与夹持板滑动连接的横杆,所述横杆与螺杆对称分布,所述螺杆两端外螺纹开设方向相反,其中一组所述固定座远离夹持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且电机输出轴与螺杆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活动杆远离上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安装座固定连接的弹簧,所述下模顶部开设有对称分布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设置在位于上模底部的定位孔的内部,两组所述固定座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旋套,所述旋套内圈螺纹连接有与活动杆滑动连接的导向杆。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时,将下模放置于底座的顶部,启动电机,电机输出轴转动带动螺杆转动进而带动两组夹持板相向移动,两组夹持板对下模进行夹紧固定,转动旋套使得导向杆移动并进入旋套内,实现对下模及其各组件的固定和安装。
2、本实用新型中向下压动上模使得下模顶部的定位杆进入上模底部的定位孔内,此时,转动转杆,转杆转动并进入螺纹孔内,同时转杆转动带动两侧滑块转动进而带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带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使得两组连接杆移动进而使得两组活动杆相向移动直至活动杆进入上模上的卡槽内,即实现下模和上模之间的固定,转杆转动过后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有利于转轴的固定,便于模具整体的组装,便于安装和拆卸,提高了模具的组装和拆卸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插座生产用模具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插座生产用模具固定装置的部分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图2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底座,2-固定座,3-下模,4-夹持板,5-螺杆,6-安装座,7-活动杆, 8-导向杆,9-旋套,10-定位杆,11-定位孔,12-上模,13-卡槽,14-连接杆, 15-齿轮,16-横杆,17-转轴,18-转杆,19-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插座生产用模具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焊接有对称分布的固定座2,两组固定座2之间转动连接有螺杆5,螺杆5外壁螺纹连接有对称分布的夹持板4,两组夹持板4之间抵接有与底座1顶部抵接的下模3,下模3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座6,且安装座6的形状为L形,安装座6顶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杆7,且活动杆7的形状为 L形,下模3顶部设置有上模12,上模12两侧开设有对称分布的卡槽13,且卡槽13与活动杆7相适配,实现对下模3和上模12的安装和固定;
参照图1,本申请中,下模3的前立面设有中心对称分布的连接杆14,两组连接杆14分别与两组活动杆7固定连接,连接杆14底部滑动连接有与下模3固定连接的导向座,且导向座形状为C字形,便于连接杆14移动带动活动杆7移动;
参照图1-图3,本申请中,下模3的前立面转动连接有转轴17,转轴17 外壁固定套接有齿轮15,且齿轮15位于两组连接杆14之间,连接杆14靠近齿轮15的一侧焊接有与齿轮15啮合的齿条,转轴17内壁滑动连接有转杆18,下模3的前立面开设有螺纹孔19,且螺纹孔19内壁与转杆18螺纹连接,转轴17内壁开设有对称分布的滑槽,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且滑块与转杆 18焊接,实现转杆18转动进入螺纹孔19时带动转轴17转动;
参照图1和图2,本申请中,两组固定座2之间焊接有与夹持板4滑动连接的横杆16,横杆16与螺杆5对称分布,螺杆5两端外螺纹开设方向相反,其中一组固定座2远离夹持板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且电机输出轴与螺杆5固定连接,便于夹持板4移动;
参照图1-图3,本申请中,活动杆7远离上模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安装座6固定连接的弹簧,所述下模3顶部开设有对称分布的定位杆10,所述定位杆10设置在位于上模12底部的定位孔11的内部,两组固定座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旋套9,旋套9内圈螺纹连接有与活动杆7滑动连接的导向杆8,便于导向杆8的安装,导向杆8对活动杆7提供导向。
工作原理:
本申请中,安装时,将下模3放置于底座1的顶部,启动电机,电机输出轴转动带动螺杆5转动进而带动两组夹持板4相向移动,两组夹持板4对下模3进行夹紧固定,转动旋套9使得导向杆8移动并进入旋套9内,实现对下模3及其各组件的固定和安装;
本申请中,继上述操作,向下压动上模12使得下模3顶部的定位杆10 进入上模12底部的定位孔11内,此时,转动转杆18,转杆18转动并进入螺纹孔19内,同时转杆18转动带动两侧滑块转动进而带动转轴17转动,转轴 17转动带动齿轮15转动,齿轮15转动使得两组连接杆14移动进而使得两组活动杆7相向移动直至活动杆7进入上模12上的卡槽13内,即实现下模3 和上模12之间的固定,转杆18转动过后与螺纹孔19螺纹连接有利于转轴17 的固定,便于模具整体的组装,便于安装和拆卸,提高了模具的组装和拆卸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智能插座生产用模具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焊接有对称分布的固定座(2),两组所述固定座(2)之间转动连接有螺杆(5),所述螺杆(5)外壁螺纹连接有对称分布的夹持板(4),两组所述夹持板(4)之间抵接有与底座(1)顶部抵接的下模(3),所述下模(3)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座(6),且安装座(6)的形状为L形,所述安装座(6)顶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杆(7),且活动杆(7)的形状为L形,所述下模(3)顶部设置有上模(12),所述上模(12)两侧开设有对称分布的卡槽(13),且卡槽(13)与活动杆(7)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插座生产用模具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3)的前立面设有中心对称分布的连接杆(14),两组所述连接杆(14)分别与两组活动杆(7)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4)底部滑动连接有与下模(3)固定连接的导向座,且导向座形状为C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插座生产用模具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3)的前立面转动连接有转轴(17),所述转轴(17)外壁固定套接有齿轮(15),且齿轮(15)位于两组连接杆(14)之间,所述连接杆(14)靠近齿轮(15)的一侧焊接有与齿轮(15)啮合的齿条,所述转轴(17)内壁滑动连接有转杆(18),所述下模(3)的前立面开设有螺纹孔(19),且螺纹孔(19)内壁与转杆(18)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插座生产用模具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7)内壁开设有对称分布的滑槽,所述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且滑块与转杆(18)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插座生产用模具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固定座(2)之间焊接有与夹持板(4)滑动连接的横杆(16),所述横杆(16)与螺杆(5)对称分布,所述螺杆(5)两端外螺纹开设方向相反,其中一组所述固定座(2)远离夹持板(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且电机输出轴与螺杆(5)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插座生产用模具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7)远离上模(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安装座(6)固定连接的弹簧,所述下模(3)顶部开设有对称分布的定位杆(10),所述定位杆(10)设置在位于上模(12)底部的定位孔(11)的内部,两组所述固定座(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旋套(9),所述旋套(9)内圈螺纹连接有与活动杆(7)滑动连接的导向杆(8)。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289414.8U CN213797607U (zh) | 2020-07-03 | 2020-07-03 | 一种智能插座生产用模具固定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289414.8U CN213797607U (zh) | 2020-07-03 | 2020-07-03 | 一种智能插座生产用模具固定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797607U true CN213797607U (zh) | 2021-07-27 |
Family
ID=76930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289414.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797607U (zh) | 2020-07-03 | 2020-07-03 | 一种智能插座生产用模具固定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797607U (zh) |
-
2020
- 2020-07-03 CN CN202021289414.8U patent/CN21379760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421379B (zh) | 一种便于使用的数控机床用工装夹具 | |
CN211990580U (zh) | 中心管铆合模具 | |
CN111715567A (zh) | 一种太阳能光伏板用自动清洁装置 | |
CN210379318U (zh) | 一种新型电芯浸润装置 | |
CN213797607U (zh) | 一种智能插座生产用模具固定装置 | |
CN109148804B (zh) | 新能源电池接线设备 | |
CN218904744U (zh) | 一种钢镐柄生产用打磨装置 | |
CN211804193U (zh) | 一种铝棒无屑切割装置 | |
CN214562046U (zh) | 一种装修用墙面开槽设备 | |
CN214326723U (zh) | 一种架空导线敷设用放线装置 | |
CN209773362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齿轮的模具 | |
CN210970122U (zh) | 一种蛋糕纸托压模装置 | |
CN214101139U (zh) | 一种可调节式电机安装转盘 | |
CN220873663U (zh) | 一种用于锂电池极片的卷绕机构 | |
CN220337917U (zh) | 一种活动式可调节的人机设备操作面板 | |
CN221529697U (zh) | 一种大功率变压器绕组铜箔绕制装置 | |
CN210481706U (zh) | 一种驱动机构罗拉车 | |
CN222200340U (zh) | 一种导辊装配用工装 | |
CN212822234U (zh) | 一种便于固定的汽车零件冲压模具 | |
CN221042487U (zh) | 一种电刷架接引出线装置 | |
CN221362373U (zh) | 一种冲裁模具的废料导出机构 | |
CN221074966U (zh) | 一种用于直流电机的组合式转轴 | |
CN218363439U (zh) | 一种半轴套管加工固定架 | |
CN220021461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 | |
CN222147266U (zh) | 一种易于组装的永磁同步电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72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