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59220U - 一种心血管内科手术临床固定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心血管内科手术临床固定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59220U
CN213759220U CN202021201066.4U CN202021201066U CN213759220U CN 213759220 U CN213759220 U CN 213759220U CN 202021201066 U CN202021201066 U CN 202021201066U CN 213759220 U CN213759220 U CN 2137592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base
fixed block
solid fixed
fixed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0106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庆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20106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592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592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592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心血管内科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心血管内科手术临床固定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表面设置有软垫,所述支撑台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上表面设置有气囊;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把手和气泵,当工作人员使用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和气囊固定患者腿部时,通过将患者的腿部放置在第一固定环上表面,通过控制把手活动,在第二螺纹柱和第二固定环的配合下,将患者的腿部夹持,并通过控制面板控制气泵运转,将气囊充满,从而工作人员得以使用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和气囊将患者的腿部固定,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心血管内科手术临床固定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心血管内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血管内科手术临床固定组件。
背景技术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心血管内科在对患者进行手术的时候,通常都需要对患者进行固定,防止患者在昏迷状态下活动,从而使得手术能够正常的进行,除了患者的身体需要固定,双手和双脚也需要固定,通常使用的方法是使用另外一根绑带绑住双腿,而双手则贴紧身体,这种方式不仅会造成患者的不适感,而且弹性绑带时间久了会产生松弛,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心血管内科手术临床固定组件。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心血管内科手术临床固定组件,具有舒适性高以及使用寿命长等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血管内科手术临床固定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表面设置有软垫,所述支撑台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上表面设置有气囊,所述第一固定环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内穿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
所述第二伸缩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环,所述气囊共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第一固定环上表面和第二固定环下表面,所述第二连接块表面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穿设有第二螺纹柱,所述第二螺纹柱一端与第二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柱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摇把,所述摇把另一端设置有把手,所述第一固定环共有两个,且排列在支撑台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气囊侧面设置有第一入气管,所述第一入气管另一端连接有第一软管,所述第一软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软管,所述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气泵,所述第二软管另一端设置在气泵侧面,所述气泵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入气管,所述支撑台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握把表面设置有束缚带,所述握把共有两个,且排列在支撑台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底座下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另一端设置有车轮,所述底座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基座,所述基座与车轮数量一致,所述基座共有四个,且呈矩形固定连接在底座下表面,所述底座内开设有储能仓,所述储能仓内设置有蓄电池,所述底座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
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固定连接在底座上表面,所述第一固定块表面开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固定块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另一端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表面开设有第二活动槽,所述第二固定块固定连接在支撑台下表面,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共有两个,且分别通过销轴与支撑架活动连接,所述支撑台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箱。
优选的,所述电机箱内设置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输出轴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电机箱侧面穿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转轴穿设在第一轴承内,所述第一转轴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柱,所述支撑架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表面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柱穿设在第一螺纹孔内,所述第一螺纹柱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第一转轴共有两个,且分别固定连接在双轴电机的两个输出轴另一端,所述支撑架共有两个,且分别固定连接在限位杆两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把手和气泵,当工作人员使用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和气囊固定患者腿部时,通过将患者的腿部放置在第一固定环上表面,通过控制把手活动,在第二螺纹柱和第二固定环的配合下,将患者的腿部夹持,并通过控制面板控制气泵运转,将气囊充满,从而工作人员得以使用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和气囊将患者的腿部固定,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性,通过设置调节组件,当工作人员使用该装置调节支撑台的高度时,通过控制面板控制双轴电机运转,同时带动第一转轴旋转,带动第一螺纹柱活动,在限位杆的作用下,带动支撑架收缩,从而带动支撑台向上定向活动,从而工作人员得以调节支撑台的高度,方便了不同身高的医生对患者进行手术,通过设置电动推杆,当工作人员固定该装置时,通过控制面板控制电动推杆运转,同时带动电动推杆收缩,从而带动车轮向上定向活动,直到基座接触到地面,在基座的作用下,从而工作人员得以将该装置固定。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台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握把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调节组件;201、第一固定块;202、第一活动槽;203、支撑架;204、第二固定块;205、第二活动槽;206、第一伸缩杆;207、电机箱;208、双轴电机;209、第一轴承;210、第一转轴;211、第一螺纹柱;212、限位杆;213、第一螺纹孔;214、挡块;3、支撑台;4、软垫;5、第一固定环;6、气囊;7、第一连接块;8、第二轴承;9、第二转轴;10、第二伸缩杆;11、第二固定环;12、第二连接块;13、第二螺纹孔;14、第二螺纹柱;15、摇把;16、把手;17、握把;18、束缚带;19、第一入气管;20、第一软管;21、第二软管;22、气泵;23、第二入气管;24、凹槽;25、电动推杆;26、车轮;27、基座;28、储能仓;29、蓄电池;30、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心血管内科手术临床固定组件,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表面设置有调节组件2,所述调节组件2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台3,所述支撑台3上表面设置有软垫4,所述支撑台3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5,所述第一固定环5上表面设置有气囊6,所述第一固定环5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7,所述第一连接块7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8,所述第二轴承8内穿设有第二转轴9,所述第一连接块7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10;
所述第二伸缩杆10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12,所述第二连接块12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环11,所述气囊6共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第一固定环5上表面和第二固定环11下表面,所述第二连接块12表面开设有第二螺纹孔13,所述第二螺纹孔13内穿设有第二螺纹柱14,所述第二螺纹柱14一端与第二转轴9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柱14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摇把15,所述摇把15另一端设置有把手16,所述第一固定环5共有两个,且排列在支撑台3上表面。
具体的,所述气囊6侧面设置有第一入气管19,所述第一入气管19另一端连接有第一软管20,所述第一软管20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软管21,所述底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气泵22,所述第二软管21另一端设置在气泵22侧面,所述气泵22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入气管23,所述支撑台3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握把17,所述握把17表面设置有束缚带18,所述握把17共有两个,且排列在支撑台3上表面。
具体的,所述底座1下表面开设有凹槽24,所述凹槽24内设置有电动推杆25,所述电动推杆25另一端设置有车轮26,所述底座1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基座27,所述基座27与车轮26数量一致,所述基座27共有四个,且呈矩形固定连接在底座1下表面,所述底座1内开设有储能仓28,所述储能仓28内设置有蓄电池29,所述底座1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30,通过设置把手16和气泵22,当工作人员使用第一固定环5、第二固定环11和气囊6固定患者腿部时,通过将患者的腿部放置在第一固定环5上表面,通过控制把手16活动,在第二螺纹柱14和第二固定环11的配合下,将患者的腿部夹持,并通过控制面板30控制气泵22运转,将气囊6充满,从而工作人员得以使用第一固定环5、第二固定环11和气囊6将患者的腿部固定,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性,通过设置电动推杆25,当工作人员固定该装置时,通过控制面板30控制电动推杆25运转,同时带动电动推杆25收缩,从而带动车轮26向上定向活动,直到基座27接触到地面,在基座27的作用下,从而工作人员得以将该装置固定。
具体的,所述调节组件2包括第一固定块201,所述第一固定块201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表面,所述第一固定块201表面开设有第一活动槽202,所述第一固定块201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支撑架203,所述支撑架203另一端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块204,所述第二固定块204表面开设有第二活动槽205,所述第二固定块204固定连接在支撑台3下表面,所述第一固定块201和第二固定块204共有两个,且分别通过销轴与支撑架203活动连接,所述支撑台3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206,所述第一伸缩杆206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箱207。
具体的,所述电机箱207内设置有双轴电机208,所述双轴电机208的输出轴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210,所述电机箱207侧面穿设有第一轴承209,所述第一转轴210穿设在第一轴承209内,所述第一转轴210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柱211,所述支撑架203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212,通过设置调节组件2,当工作人员使用该装置调节支撑台3的高度时,通过控制面板30控制双轴电机208运转,同时带动第一转轴210旋转,带动第一螺纹柱211活动,在限位杆212的作用下,带动支撑架203收缩,从而带动支撑台3向上定向活动,从而工作人员得以调节支撑台3的高度,方便了不同身高的医生对患者进行手术,所述限位杆212表面开设有第一螺纹孔213,所述第一螺纹柱211穿设在第一螺纹孔213内,所述第一螺纹柱21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挡块214,所述第一转轴210共有两个,且分别固定连接在双轴电机208的两个输出轴另一端,所述支撑架203共有两个,且分别固定连接在限位杆212两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该装置移动到合适的位置,通过控制面板30控制电动推杆25运转,同时带动电动推杆25收缩,从而带动车轮26向上定向活动,直到基座27接触到地面,在基座27的作用下,从而工作人员得以将该装置固定,通过控制面板30控制双轴电机208运转,同时带动第一转轴210旋转,带动第一螺纹柱211活动,在限位杆212的作用下,带动支撑架203收缩,从而带动支撑台3向上定向活动,从而工作人员得以将支撑台3调节到合适的高度,将患者的腿部放置在第一固定环5上表面,通过控制把手16活动,带动第二螺纹柱14旋转,在第二伸缩杆10的作用下,带动第二连接块12向下定向活动,然后通过控制面板30控制气泵22运转,将气囊6充满,从而工作人员得以使用第一固定环5、第二固定环11和气囊6将患者的腿部固定,将患者的手我在握把17表面,在束缚带18的作用下,将患者的手部固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心血管内科手术临床固定组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设置有调节组件(2),所述调节组件(2)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台(3),所述支撑台(3)上表面设置有软垫(4),所述支撑台(3)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5),所述第一固定环(5)上表面设置有气囊(6),所述第一固定环(5)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7),所述第一连接块(7)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8),所述第二轴承(8)内穿设有第二转轴(9),所述第一连接块(7)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10);
所述第二伸缩杆(10)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12),所述第二连接块(12)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环(11),所述气囊(6)共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第一固定环(5)上表面和第二固定环(11)下表面,所述第二连接块(12)表面开设有第二螺纹孔(13),所述第二螺纹孔(13)内穿设有第二螺纹柱(14),所述第二螺纹柱(14)一端与第二转轴(9)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柱(14)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摇把(15),所述摇把(15)另一端设置有把手(16),所述第一固定环(5)共有两个,且排列在支撑台(3)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血管内科手术临床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6)侧面设置有第一入气管(19),所述第一入气管(19)另一端连接有第一软管(20),所述第一软管(20)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软管(21),所述底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气泵(22),所述第二软管(21)另一端设置在气泵(22)侧面,所述气泵(22)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入气管(23),所述支撑台(3)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握把(17),所述握把(17)表面设置有束缚带(18),所述握把(17)共有两个,且排列在支撑台(3)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血管内科手术临床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下表面开设有凹槽(24),所述凹槽(24)内设置有电动推杆(25),所述电动推杆(25)另一端设置有车轮(26),所述底座(1)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基座(27),所述基座(27)与车轮(26)数量一致,所述基座(27)共有四个,且呈矩形固定连接在底座(1)下表面,所述底座(1)内开设有储能仓(28),所述储能仓(28)内设置有蓄电池(29),所述底座(1)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血管内科手术临床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2)包括第一固定块(201),所述第一固定块(201)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表面,所述第一固定块(201)表面开设有第一活动槽(202),所述第一固定块(201)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支撑架(203),所述支撑架(203)另一端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块(204),所述第二固定块(204)表面开设有第二活动槽(205),所述第二固定块(204)固定连接在支撑台(3)下表面,所述第一固定块(201)和第二固定块(204)共有两个,且分别通过销轴与支撑架(203)活动连接,所述支撑台(3)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206),所述第一伸缩杆(206)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箱(20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心血管内科手术临床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箱(207)内设置有双轴电机(208),所述双轴电机(208)的输出轴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210),所述电机箱(207)侧面穿设有第一轴承(209),所述第一转轴(210)穿设在第一轴承(209)内,所述第一转轴(210)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柱(211),所述支撑架(203)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212),所述限位杆(212)表面开设有第一螺纹孔(213),所述第一螺纹柱(211)穿设在第一螺纹孔(213)内,所述第一螺纹柱(21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挡块(214),所述第一转轴(210)共有两个,且分别固定连接在双轴电机(208)的两个输出轴另一端,所述支撑架(203)共有两个,且分别固定连接在限位杆(212)两端。
CN202021201066.4U 2020-06-26 2020-06-26 一种心血管内科手术临床固定组件 Active CN2137592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01066.4U CN213759220U (zh) 2020-06-26 2020-06-26 一种心血管内科手术临床固定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01066.4U CN213759220U (zh) 2020-06-26 2020-06-26 一种心血管内科手术临床固定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59220U true CN213759220U (zh) 2021-07-23

Family

ID=76866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01066.4U Active CN213759220U (zh) 2020-06-26 2020-06-26 一种心血管内科手术临床固定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592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67803U (zh) 一种急诊护理用转运装置
CN213759220U (zh) 一种心血管内科手术临床固定组件
CN210785119U (zh) 一种便于腿部治疗恢复使用的支撑架
CN213822343U (zh) 一种上下肢康复训练仪
CN211863231U (zh) 一种下肢手术体位调整用托架
CN211023858U (zh) 一种骨科康复活动辅助装置
CN209091902U (zh) 一种骨科手术牵引架
CN214484639U (zh) 一种骨科临床多用夹持装置
CN211962516U (zh) 一种整形美容科用下肢支撑架
CN213911030U (zh) 一种骨科护理康复辅助装置
CN210447223U (zh) 一种用于外科手术的固定支架
CN213130158U (zh) 一种骨科临床用新型牵引架
CN212346934U (zh)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护理担架床
CN217066978U (zh) 一种术后护理装置
CN213759349U (zh) 一种心内科按摩装置
CN211512440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临床护理用腿部支撑装置
CN212730342U (zh) 一种医学外科用给药辅助装置
CN212756364U (zh) 一种快速调节检测高度的妇科用检查装置
CN212789023U (zh) 一种折叠升降式基础护理用架
CN217390928U (zh) 一种可分散应力的假牙牙座结构
CN212879523U (zh) 一种髋部骨折患者用手术牵引装置
CN215081593U (zh) 一种骨科使用的手术架
CN210812156U (zh) 骨科临床托起器
CN211095515U (zh) 一种手臂抬高支撑装置
CN213608116U (zh) 一种急救科医疗救援用心脏复苏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