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53137U - 一种节约空间的端子连接器连接结构及端子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约空间的端子连接器连接结构及端子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753137U CN213753137U CN202022069614.9U CN202022069614U CN213753137U CN 213753137 U CN213753137 U CN 213753137U CN 202022069614 U CN202022069614 U CN 202022069614U CN 213753137 U CN213753137 U CN 21375313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eeve
- terminal connector
- base
- wiring
- wi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41000893018 Armeria Specie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23298 conjugation with cellular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21037 unidirectional conju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073 coating (rubb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247 coating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data:image/svg+xml;base64,PD94bWwgdmVyc2lvbj0nMS4wJyBlbmNvZGluZz0naXNvLTg4NTktMSc/Pgo8c3ZnIHZlcnNpb249JzEuMScgYmFzZVByb2ZpbGU9J2Z1bGwnCiAgICAgICAgICAgICAgeG1sbnM9J2h0dHA6Ly93d3cudzMub3JnLzIwMDAvc3ZnJwogICAgICAgICAgICAgICAgICAgICAgeG1sbnM6cmRraXQ9J2h0dHA6Ly93d3cucmRraXQub3JnL3htbCcKICAgICAgICAgICAgICAgICAgICAgIHhtbG5zOnhsaW5rPSdodHRwOi8vd3d3LnczLm9yZy8xOTk5L3hsaW5rJwogICAgICAgICAgICAgICAgICB4bWw6c3BhY2U9J3ByZXNlcnZlJwp3aWR0aD0nMzAwcHgnIGhlaWdodD0nMzAwcHgnIHZpZXdCb3g9JzAgMCAzMDAgMzAwJz4KPCEtLSBFTkQgT0YgSEVBREVSIC0tPgo8cmVjdCBzdHlsZT0nb3BhY2l0eToxLjA7ZmlsbDojRkZGRkZGO3N0cm9rZTpub25lJyB3aWR0aD0nMzAwLjAnIGhlaWdodD0nMzAwLjAnIHg9JzAuMCcgeT0nMC4wJz4gPC9yZWN0Pgo8dGV4dCB4PScxMDAuNScgeT0nMTcwLjAnIGNsYXNzPSdhdG9tLTAnIHN0eWxlPSdmb250LXNpemU6NDBweDtmb250LXN0eWxlOm5vcm1hbDtmb250LXdlaWdodDpub3JtYWw7ZmlsbC1vcGFjaXR5OjE7c3Ryb2tlOm5vbmU7Zm9udC1mYW1pbHk6c2Fucy1zZXJpZjt0ZXh0LWFuY2hvcjpzdGFydDtmaWxsOiNFODQyMzUnID5IPC90ZXh0Pgo8dGV4dCB4PScxMjYuMScgeT0nMTg2LjAnIGNsYXNzPSdhdG9tLTAnIHN0eWxlPSdmb250LXNpemU6MjZweDtmb250LXN0eWxlOm5vcm1hbDtmb250LXdlaWdodDpub3JtYWw7ZmlsbC1vcGFjaXR5OjE7c3Ryb2tlOm5vbmU7Zm9udC1mYW1pbHk6c2Fucy1zZXJpZjt0ZXh0LWFuY2hvcjpzdGFydDtmaWxsOiNFODQyMzUnID4yPC90ZXh0Pgo8dGV4dCB4PScxMzguMCcgeT0nMTcwLjAnIGNsYXNzPSdhdG9tLTAnIHN0eWxlPSdmb250LXNpemU6NDBweDtmb250LXN0eWxlOm5vcm1hbDtmb250LXdlaWdodDpub3JtYWw7ZmlsbC1vcGFjaXR5OjE7c3Ryb2tlOm5vbmU7Zm9udC1mYW1pbHk6c2Fucy1zZXJpZjt0ZXh0LWFuY2hvcjpzdGFydDtmaWxsOiNFODQyMzUnID5PPC90ZXh0Pgo8L3N2Zz4K data:image/svg+xml;base64,PD94bWwgdmVyc2lvbj0nMS4wJyBlbmNvZGluZz0naXNvLTg4NTktMSc/Pgo8c3ZnIHZlcnNpb249JzEuMScgYmFzZVByb2ZpbGU9J2Z1bGwnCiAgICAgICAgICAgICAgeG1sbnM9J2h0dHA6Ly93d3cudzMub3JnLzIwMDAvc3ZnJwogICAgICAgICAgICAgICAgICAgICAgeG1sbnM6cmRraXQ9J2h0dHA6Ly93d3cucmRraXQub3JnL3htbCcKICAgICAgICAgICAgICAgICAgICAgIHhtbG5zOnhsaW5rPSdodHRwOi8vd3d3LnczLm9yZy8xOTk5L3hsaW5rJwogICAgICAgICAgICAgICAgICB4bWw6c3BhY2U9J3ByZXNlcnZlJwp3aWR0aD0nODVweCcgaGVpZ2h0PSc4NXB4JyB2aWV3Qm94PScwIDAgODUgODUnPgo8IS0tIEVORCBPRiBIRUFERVIgLS0+CjxyZWN0IHN0eWxlPSdvcGFjaXR5OjEuMDtmaWxsOiNGRkZGRkY7c3Ryb2tlOm5vbmUnIHdpZHRoPSc4NS4wJyBoZWlnaHQ9Jzg1LjAnIHg9JzAuMCcgeT0nMC4wJz4gPC9yZWN0Pgo8dGV4dCB4PScxMy4zJyB5PSc1My42JyBjbGFzcz0nYXRvbS0wJyBzdHlsZT0nZm9udC1zaXplOjIzcHg7Zm9udC1zdHlsZTpub3JtYWw7Zm9udC13ZWlnaHQ6bm9ybWFsO2ZpbGwtb3BhY2l0eToxO3N0cm9rZTpub25lO2ZvbnQtZmFtaWx5OnNhbnMtc2VyaWY7dGV4dC1hbmNob3I6c3RhcnQ7ZmlsbDojRTg0MjM1JyA+SDwvdGV4dD4KPHRleHQgeD0nMjguMicgeT0nNjIuOScgY2xhc3M9J2F0b20tMCcgc3R5bGU9J2ZvbnQtc2l6ZToxNXB4O2ZvbnQtc3R5bGU6bm9ybWFsO2ZvbnQtd2VpZ2h0Om5vcm1hbDtmaWxsLW9wYWNpdHk6MTtzdHJva2U6bm9uZTtmb250LWZhbWlseTpzYW5zLXNlcmlmO3RleHQtYW5jaG9yOnN0YXJ0O2ZpbGw6I0U4NDIzNScgPjI8L3RleHQ+Cjx0ZXh0IHg9JzM1LjAnIHk9JzUzLjYnIGNsYXNzPSdhdG9tLTAnIHN0eWxlPSdmb250LXNpemU6MjNweDtmb250LXN0eWxlOm5vcm1hbDtmb250LXdlaWdodDpub3JtYWw7ZmlsbC1vcGFjaXR5OjE7c3Ryb2tlOm5vbmU7Zm9udC1mYW1pbHk6c2Fucy1zZXJpZjt0ZXh0LWFuY2hvcjpzdGFydDtmaWxsOiNFODQyMzUnID5PPC90ZXh0Pgo8L3N2Zz4K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343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810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约空间的端子连接器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端子连接器和第二端子连接器,第一端子连接器包括:第一基座;第一接线套筒,设置在第一基座上;第二端子连接器包括:第二基座,第三接线套筒,设置在第二基座上;第三接线套筒外壁或者第一接线套筒内壁设置有绝缘部;应用该端子连接器连接结构,能够在保证正负极集成端子连接器的传输接触面积的同时减少端子连接器连接结构的径向尺寸;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两种端子连接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端子连接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节约空间的端子连接器连接结构及端子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端子连接器也可以称为插头/插座,是器件与器件、组件与组件、系统与系统之间进行电连接和信号传递的基础元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气线路中;在电力传输过程当中,为了使得端子连接器正负极一次连接到位,需要将端子连接器正负极集成在同一基座上,此种设计容易造成正负极反接,造成短路。
为此,现有技术提出一种端子连接器连接结构,采用正负极同轴内外套和的结构将正负极集成的同时防止正负极反接,为了防止传输大电流时,正负极之间击穿空气造成短路,需要将正负极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导致端子连接器连接结构的径向尺寸过大,占用设备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紧凑的端子连接器连接结构,能够在保证正负极集成端子连接器的传输接触面积的同时减少端子连接器连接结构的径向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节约空间的端子连接器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端子连接器和第二端子连接器,第一端子连接器包括:第一基座;第一接线套筒,设置在第一基座上;第二端子连接器包括:第二基座,第三接线套筒,设置在第二基座上;第三接线套筒外壁或者第一接线套筒内壁设置有绝缘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第一端子连接器包括设置在第一基座上的第一接线部,第一接线套筒环绕第一接线部设置,第二端子连接器包括设置在第二基座上的第二接线套筒,第二接线套筒环绕第三接线套筒设置;第一接线套筒、第二接线套筒和第三接线套筒均为圆环形接线套筒,第一接线部为圆柱形接线柱。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第一接线套筒、第二接线套筒、第三接线套筒以及第一接线部同轴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第二接线套筒内壁设置有弹性格栅,弹性格栅抵接第一接线套筒。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绝缘部包括设置在第三接线套筒外壁或者第一接线套筒内壁的绝缘涂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第三接线套筒外壁和第一接线套筒内壁均设置有绝缘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第二端子连接器包括设置在第二基座上的防水圈,第一基座抵接防水圈。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节约空间的端子连接器,包括:第一基座;第一接线套筒,设置在第一基座上;第一接线部,设置在第一基座上,第一接线套筒环绕第一接线部设置;第一接线套筒内壁设置有绝缘部。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节约空间的端子连接器,包括:第二基座,第三接线套筒,设置在第二基座上;第二接线套筒,设置在第二基座上,第二接线套筒环绕第三接线套筒设置;第三接线套筒外壁设置有绝缘部。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紧凑的端子连接器连接结构,在使用时,可以第一接线套筒作为正极端子连接器,第三接线套筒作为负极端子连接器,使得端子连接器连接结构同时集成正负极的同时,通过侧壁面接触的方式提高传输接触面积;同时由于,设置在第三接线套筒外壁或者第一接线套筒内壁的绝缘部,可以在保证正负极之间绝缘性能的同时无需在正负极之间设置较大间隔,有效减少了端子连接器连接结构的径向尺寸。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紧凑的端子连接器连接结构,在使用时,可以第一接线套筒作为正极端子连接器,第三接线套筒作为负极端子连接器,使得端子连接器连接结构同时集成正负极的同时,通过侧壁面接触的方式提高传输接触面积;同时由于,设置在第三接线套筒外壁或者第一接线套筒内壁的绝缘部,可以在保证正负极之间绝缘性能的同时无需在正负极之间设置较大间隔,有效减少了端子连接器连接结构的径向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子连接器连接结构的轴侧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子连接器连接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第一端子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第二端子连接器的剖视图;
上述附图包含以下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及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4,本实施例一方面的结构紧凑的端子连接器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端子连接器100和第二端子连接器200,第一端子连接器100包括:第一基座110;第一配合部,设置在第一基座110上;第二端子连接器200包括:第二基座210;第二配合部,设置在第二基座210上;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相互套合,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套合的部分延伸至第一基座110和/或第二基座2 10当中。
应用本实施例的结构紧凑的端子连接器连接结构,在使用时,可以将第二配合部插入凹槽中,使得第二配合部与第一接线套筒120以及第一接线部130同时配合,通过侧壁面相互接触传输电流,相对于端面接触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传输部分接触面积,保证传输性能,同时在端子连接器连接时,配合部分与基座部分在厚度上部分重叠,有效减小了端子连接器连接结构的厚度。
在本实施例当中,第一接线部130和第一接线套筒120合称第一配合部,第二接线套筒220和第三接线套筒230合称第二配合部。
其中,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相互套合,既可以是第一配合部套在第二配合部上,使得第一配合部内壁与第二配合部外壁相互配合传输电流,也可以是第一配合部的外壁与第二配合部的内壁相互配合传输电流。
如图2所示,可以在第一基座110上设置凹槽,并将第一配合部设置在凹槽底部,当第二配合部与第一配合部相互套合时,第二配合部可以插入凹槽当中,此时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套和的部分即延伸至凹槽当中,即位于第一基座1 10内部。
相似的,也可以在第二基座210上设置凹槽,并将第二配合部设置在凹槽底部,当第一配合部与第二配合部相互套合时,第一配合部能够插入到第二基座2 10上的凹槽当中,使得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配合的部分延伸至第二基座21 0当中。
当然,还可以结合上述方案,同时在第一基座110上和第二基座210上设置凹槽。
另外,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套合的部分延伸至第一基座110和/或第二基座210当中,既包括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配合部分全部位于第一基座110 或者第二基座210当中,也包括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配合部分一半位于第一基座110当中,一半位于第二基座210当中。
如图2至图4所示,第一配合部包括设置在第一基座110上的第一接线部1 30,第二配合部包括设置在第二基座210上的第三接线套筒230,第三接线套筒 230套在第一接线部130上。
其中第一接线部130可以是实心接线柱,也可以是空心接线套筒。
其中,为了保证第三接线套筒230和第一接线部130之间套合的稳定性,可以在第三接线套筒230内壁设置弹性格栅260,当第一接线部130插入第三接线套筒230内部时,弹性格栅260能够抵接第一接线部130,保证插接稳定。
在本实施例当中,弹性格栅260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CN210779098U以及CN210779099U等现有技术。
如图3所示,当第一接线部130和第一接线套筒120分别作为正极端和负极端时,操作人员在插接过程当中,容易将手指同时触摸到第一接线部130和第一插接接线套筒侧壁,造成短路,因此可以在第一接线部130顶端设置一个绝缘材料制作的保护套131,防止手指同时触摸正负极造成短路。
如图2所示至图4所示,第一配合部包括设置在第一基座110上的第一接线套筒120,第二配合部包括设置在第二基座210上的第二接线套筒220,第一接线套筒120环绕第一接线部130设置,第二接线套筒220环绕第三接线套筒230 设置,第二接线套筒220套合第一接线套筒120上;此时,第一接线部130与第三接线套筒230作为正极配合部分,第二接线套筒220和第一接线套筒120作为负极配合部分,在无需单独设置正负极端子连接器的前提下,有效防止正负极反接造成短路的情况。
如图4所示,可以在第二接线套筒220内壁也设置弹性格栅260,当第二接线套筒220套在第一接线套筒120上时,弹性格栅260能够抵接第一接线套筒1 20,保证插接稳定性。
如图2所示,第一接线套筒120、第二接线套筒220以及第三接线套筒230 均为圆环形接线套筒,第一接线部130为圆柱形接线柱,第一接线套筒120、第二接线套筒220、第三接线套筒230以及第一接线部130同轴;当第一端子连接器100和第二端子连接器200相互配合时,第二端子连接器200可以相对于第一端子连接器100自由转动,做到360°自由配合,方便布线。
当然如无需转动端子连接器时,第一接线套筒120、第二接线套筒220以及第三接线套筒230也可以设置为多边形接线套筒,而第一接线部130也可以为棱柱形接线柱。
其中,为了防止正负极传输大电流时,击穿空气造成短路,可以在第三接线套筒230和第一接线套筒120之间设置一定间隙;保证正极和负极之间的间隔。
另一方面,第二接线套筒220外壁设置有包胶部250。
如图2所示,第一端子连接器100包括设置在第一配合部一侧的第二接线柱 140,第二端子连接器200包括设置在第二配合部一侧的第三接线柱240,第三接线柱240和第二接线柱140电连接;其中,第二接线柱140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第三接线柱240连接,例如将第二接线柱140与第三接线柱240端面抵接,或者将第二接线柱140设置为空心柱体,套合在第三接线柱240上面;当第一接线部130和第一接线套筒120分别为正极和负极部分时,第二接线柱140和第三接线柱240可以用于传输弱点信号,使得端子连接器连接结构同时具备传输电能与传输信号的功能。
如图1至图4,本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节约空间的端子连接器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端子连接器100和第二端子连接器200,第一端子连接器100包括:第一基座110;第一接线套筒120,设置在第一基座110上;第一接线部130,设置在第一基座110上,第一接线套筒120环绕第一接线部130设置;第二端子连接器200包括:第二基座210,第三接线套筒230,设置在第二基座210上;第二接线套筒220,设置在第二基座210上,第二接线套筒220环绕第三接线套筒230设置;第二接线套筒220套在第一接线套筒120上,第三接线套筒230 套在第一接线部130上,第三接线套筒230外壁或者第一接线套筒120内壁设置有绝缘部。
应用本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结构紧凑的端子连接器连接结构,在使用时,可以第一接线套筒120作为正极端子连接器,第三接线套筒120作为负极端子连接器,使得端子连接器连接结构同时集成正负极的同时,通过侧壁面接触的方式提高传输接触面积;同时由于,设置在第三接线套筒230外壁或者第一接线套筒120 内壁的绝缘部,可以在保证正负极之间绝缘性能的同时无需在正负极之间设置较大间隔,有效减少了端子连接器连接结构的径向尺寸。
其中,绝缘部包括设置在第三接线套筒230外壁或者第一接线套筒120内壁的包胶部250,此时包胶部250在起到绝缘效果的同时,还可以起到端子连接器连接时的缓冲作用;当然,为了进一步减少径向尺寸,还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当中常用的绝缘涂料涂覆成为绝缘涂层以起到绝缘部的作用,或者可以采用陶瓷喷涂形成绝缘层、喷涂聚四氟乙烯形成绝缘层等方法,形成绝缘部。
如图2所示,应当理解,为了进一步加强绝缘性能,第三接线套筒230外壁和第一接线套筒120内壁均设置有绝缘部。
如图4所示,为了防止端子连接器连接时内部进水,造成短路,第一端子连接器100包括设置在第一基座110上的防水圈170,第二基座210抵接防水圈1 70,使得防水圈170将两个基座之间的缝隙密封,防止进水。
如图3所示,第一端子连接器100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基座110上的密封圈1 50和屏蔽环160,屏蔽环160能够用于屏蔽外界的电磁干扰。
应理解,可以将本实施例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公开的端子连接器连接结构综合起来,形成一组同时具有两方面优点的端子连接器连接结构。
本实施例还提供两种节约空间的端子连接器,分别为上述第一端子连接器1 00和第二端子连接器200。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节约空间的端子连接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端子连接器(100)和第二端子连接器(200),所述第一端子连接器(100)包括:
第一基座(110);
第一接线套筒(120),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110)上;
所述第二端子连接器(200)包括:
第二基座(210),
第三接线套筒(230),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210)上;
所述第三接线套筒(230)外壁或者所述第一接线套筒(120)内壁设置有绝缘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约空间的端子连接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连接器(100)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110)上的第一接线部,所述第一接线套筒(120)环绕所述第一接线部(130)设置,所述第二端子连接器(200)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210)上的第二接线套筒(220),所述第二接线套筒(220)环绕所述第三接线套筒(230)设置;所述第一接线套筒(120)、所述第二接线套筒(220)和所述第三接线套筒(230)均为圆环形接线套筒,所述第一接线部(130)为圆柱形接线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约空间的端子连接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套筒(120)、所述第二接线套筒(220)、所述第三接线套筒(230)以及所述第一接线部(130)同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约空间的端子连接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线套筒(220)内壁设置有弹性格栅(260),所述弹性格栅(260)抵接所述第一接线套筒(12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约空间的端子连接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接线套筒(230)内壁设置有弹性格栅(260),所述弹性格栅(260)抵接所述第一接线套筒(1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约空间的端子连接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接线套筒(230)外壁或者所述第一接线套筒(120)内壁的绝缘涂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约空间的端子连接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接线套筒(230)外壁和所述第一接线套筒(120)内壁均设置有所述绝缘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约空间的端子连接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连接器(200)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210)上的防水圈(170),所述第一基座(110)抵接所述防水圈(170)。
9.一种节约空间的端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座(110);
第一接线套筒(120),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110)上;
第一接线部(130),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110)上,所述第一接线套筒(120)环绕所述第一接线部(130)设置;
所述第一接线套筒(120)内壁设置有绝缘部。
10.一种节约空间的端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基座(210),
第三接线套筒(230),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210)上;
第二接线套筒(220),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210)上,所述第二接线套筒(220)环绕所述第三接线套筒(230)设置;
所述第三接线套筒(230)外壁设置有绝缘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069614.9U CN213753137U (zh) | 2020-09-18 | 2020-09-18 | 一种节约空间的端子连接器连接结构及端子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069614.9U CN213753137U (zh) | 2020-09-18 | 2020-09-18 | 一种节约空间的端子连接器连接结构及端子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753137U true CN213753137U (zh) | 2021-07-20 |
Family
ID=76844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069614.9U Active CN213753137U (zh) | 2020-09-18 | 2020-09-18 | 一种节约空间的端子连接器连接结构及端子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753137U (zh) |
-
2020
- 2020-09-18 CN CN202022069614.9U patent/CN21375313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618208A (en) | Fully insulated, fully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arrangement | |
US20130122753A1 (en) | Rotatable plug-type connector | |
TWM486184U (zh) | 插接器 | |
JP6517615B2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JP2004039635A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US20120021643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providing electrical power to an antenna | |
TWM529959U (zh) | 插頭電連接器 | |
CN110401074A (zh) | 多极连接器 | |
US20200350712A1 (en) | High frequency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 |
CN213753137U (zh) | 一种节约空间的端子连接器连接结构及端子连接器 | |
CN213212430U (zh) | 一种结构紧凑的端子连接器连接结构 | |
US20030077930A1 (en) | Power plug with safety feature | |
CN202930652U (zh) | 矿用三同轴连接器插头 | |
TWI479756B (zh) | 電源適配器及電連接器 | |
TW201724672A (zh) | 連接器轉接之結構 | |
EP1261076A3 (en) | Watertight electrical cable connector | |
CN205790508U (zh) | 快充式Micro-USB连接器组合结构 | |
CN212342907U (zh) | 带有防水密封功能的电缆连接器 | |
US9088089B2 (en) | Power connector assembly | |
WO2015039406A1 (zh) | 电缆用线对线连接器、电缆用线对线连接器组件及设置有线对线连接器的电缆组件 | |
CN216015934U (zh) | 插头组件 | |
CN214798079U (zh) | 一种多芯连接器 | |
CN207801047U (zh) | 一种电连接器母端防摇摆结构 | |
JP5357563B2 (ja) | 高電圧対応多極プラグコネクター | |
CN202050090U (zh) | 一种新型直插式射频同轴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