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81137U - 一种具有良好染色性能的蕾丝织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良好染色性能的蕾丝织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81137U
CN213681137U CN202021974206.1U CN202021974206U CN213681137U CN 213681137 U CN213681137 U CN 213681137U CN 202021974206 U CN202021974206 U CN 202021974206U CN 213681137 U CN213681137 U CN 2136811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spandex
warp
weft
good dye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7420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海涛
胡军岩
罗文华
陈官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st Pacific Textile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st Pacific Textil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st Pacific Textile Ltd filed Critical Best Pacific Textile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7420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811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811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811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良好染色性能的蕾丝织物,包括织物本体,包括:采用纱线Y1以编链结构编织形成具有经向伸缩性能的骨架,纱线Y1为非热熔性材质的弹性复合纱,且经/纬向开度不小于100%;采用纱线Y2以1针衬纬结构在骨架上形成具有经向伸缩性能的内弹性层,纱线Y2为非热熔性材质的氨纶丝,且经/纬向开度不小于100%;采用纱线Y3以变化衬纬结构在骨架上编织形成具有纬向伸缩性能的表面花纹层,纱线Y3为非热熔性材质的弹性复合纱,且经/纬向开度不小于100%;纱线Y1、纱线Y2、纱线Y3共同交错编织形成织物本体。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染色性能,提高生产效率,可广泛应用于内衣、运动衣、休闲服等服装。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良好染色性能的蕾丝织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针织服装面料及编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具有良好染色性能的蕾丝织物。
背景技术
传统蕾丝织物因其通透性、花形灵活生动性等特性,在时尚服装领域受到了广大设计师及穿着者的青睐,但由于传统蕾丝织物大部分都存在纬向弹性较差(LTD03标准下,30%-40%)、手感偏差、沿经向逆编织方向易脱散等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了其在服装领域的运用。
查相关资料获知,有些生产商针对此缺陷进行了一些生产技术或条件的改进:
CN 107532350 A,蕾丝针织物,该发明提供美观良好且手感良好的蕾丝针织物。编链丝与第1插入丝的接触部、编链丝与第2插入丝的接触部粘接而防止格子的变形。
CN 107287755 B,多梳经编机的编织方法,该发明提出了一种多梳经编机的编织方法,在原有线圈基础上增加防脱散线圈,增大了原有线圈的紧密性,各线圈连接点,交错或重叠,使地网线圈具有很强的抱合力,同时与形成花纹组织的花纱抱合更紧密,即使没有增加编链转移横线或热熔丝纱线,也使得受损后地纱线圈和花纱均不易脱散。
CN 109505054 A,一种非热熔材质的任意裁蕾丝花边织物,该发明所述织物本体具有利用两把长丝梳栉、两把氨纶梳栉编织而成的主体,主体上具有采用花纱梳栉以弹性纱线或长丝走衬纬结构或成圈结构编织形成的花型层,主体内还设有弹性纬向开度层、经向开度层和紧实阻力层,具有经纬向拉伸性能良好,可全方位自由拉伸且裁剪后不易脱散的优点。
以上三个发明虽然对所述缺陷进行了改善,但其方案仍不够完美:按CN107532350 A所述,所用原料均为熔点不一致的热熔性材质,且有两组不同的包芯纱,所以该发明的整个生产工艺流程复杂(不同熔点用不同的定型温度)、不环保(定型机在工作状态下必然会耗水耗电及产生废气,次数越多则影响越大)、增加了生产成本;按CN107287755 B所述,则需要在现有设备基础上增加一套送经装置,这样势必会增加技术难度及运营成本,最终影响到织物的销售价格,不利于织物的市场竞争。按CN 109505054 A所述,用一把长丝加上一把氨纶共同走编链结构的方式来达到防脱散目的,但这两把纱线在实际整经、上料、穿纱环节合起来的工作量太大,即耗时必然增加,不利于生产效率及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良好染色性能的蕾丝织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良好染色性能的蕾丝织物,包括织物本体,包括:
采用纱线Y1以编链结构编织形成具有经向伸缩性能的骨架,纱线Y1为非热熔性材质的弹性复合纱,且经/纬向开度不小于100%;
采用纱线Y2以1针衬纬结构在骨架上形成具有经向伸缩性能的内弹性层,纱线Y2为非热熔性材质的氨纶丝,且经/纬向开度不小于100%;
采用纱线Y3以变化衬纬结构在骨架上编织形成具有纬向伸缩性能的表面花纹层,纱线Y3为非热熔性材质的弹性复合纱,且经/纬向开度不小于100%;
纱线Y1、纱线Y2、纱线Y3共同交错编织形成织物本体。
所述表面花纹层还设有花纱层,该花纱层通过纱线Y4编织形成。
所述纱线Y1编织采用的垫纱数码1-0/0-1//;纱线Y2编织采用的垫纱数码为0-0/1-1//;纱线Y3编织时单针最大横移针数为5针,垫纱数码为0-0/2-2//。
所述纱线Y4编织时走成圈结构,垫纱数码为1-0/0-1//,单针最大横移针数为12针;或者纱线Y4编织时走衬纬结构,垫纱数码为0-0/2-2//,单针最大横移针数为12针。
所述纱线Y1的线密度为20-150D,由氨纶和缠绕在该氨纶上的长丝组成,其中长丝的线密度为10-150D,氨纶的线密度为10-140D。
所述纱线Y2的线密度为40-840D。
所述纱线Y3的线密度为20-280D,由氨纶和缠绕在该氨纶上的长丝组成,其中长丝的线密度为10-150D,氨纶的线密度为10-140D。
所述纱线Y4是弹性丝或非弹性丝,当纱线Y4走成圈结构时,线密度为20-560D;当纱线Y4走衬纬结构时,线密度为20-840D。
所述纱线Y1和纱线Y3采用机包工艺制备得到,其中长丝是FDY或DTY,捻度为500-700,氨纶的牵伸比为2.8–3.2。
所述纱线Y1和纱线Y3采用空包工艺制备得到,其中长丝为DTY,网络点为120个/米–200个/米,氨纶牵伸比为2.9–3.5。
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染色性能,提高生产效率,可广泛应用于内衣、运动衣、休闲服等服装。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纱线组合编织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纱线Y1和纱线Y3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附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具有良好染色性能的蕾丝织物,包括织物本体,包括:
采用纱线Y1以编链结构编织形成具有经向伸缩性能的骨架,纱线Y1为非热熔性材质的弹性复合纱,且经/纬向开度不小于100%,骨架起到整个织物本体的支撑作用。
采用纱线Y2以1针衬纬结构在骨架上形成具有经向伸缩性能的内弹性层,纱线Y2为非热熔性材质的氨纶丝,且经/纬向开度不小于100%,纱线Y2沿经向交错缠绕在纱线Y1上,为整个织物体提供了良好的弹性。
采用纱线Y3以变化衬纬结构在骨架上编织形成具有纬向伸缩性能的表面花纹层,纱线Y3为非热熔性材质的弹性复合纱,且经/纬向开度不小于100%,纱线Y3与纱线Y1进行纬向交错编织。
通过纱线Y1、纱线Y2、纱线Y3相互交错编织形成织物本体,并且限定三个纱线的经/纬向开度不小于100%,而达到一种尺寸One Size效果。经LTD 03测试标准,7.5磅力的拉伸下,织物本体的经向开度≥100%、纬向开度≥100%。
可采用花边机编织,花边机的织针密度选择为14-28个/英寸。
所述表面花纹层还设有花纱层,该花纱层通过纱线Y4编织形成,可以根据设计要求灵活选择纱线Y4的类型,丰富织物外观。
所述纱线Y1编织采用的垫纱数码1-0/0-1//;纱线Y2编织采用的垫纱数码为0-0/1-1//;纱线Y3编织时单针最大横移针数为5针,垫纱数码为0-0/2-2//。
当采用压纱类型编织机时,纱线Y4编织时走成圈结构,垫纱数码为1-0/0-1//,单针最大横移针数为12针;或者当采用平板类型编织机时,纱线Y4编织时走衬纬结构,垫纱数码为0-0/2-2//,单针最大横移针数为12针。
所述纱线Y1的线密度为20-150D,由氨纶1和缠绕在该氨纶1上的长丝2组成,其中长丝的线密度为10-150D,氨纶的线密度为10-140D。
所述纱线Y2的线密度为40-840D。
所述纱线Y3的线密度为20-280D,由氨纶和缠绕在该氨纶上的长丝组成,其中长丝的线密度为10-150D,氨纶的线密度为10-140D。
所述纱线Y4是弹性丝或非弹性丝,当纱线Y4走成圈结构时,线密度为20-560D;当纱线Y4走衬纬结构时,线密度为20-840D。
所述纱线Y1和纱线Y3采用机包工艺制备得到,其中长丝是FDY或DTY,捻度为500-700,氨纶的牵伸比为2.8–3.2。或者所述纱线Y1和纱线Y3采用空包工艺制备得到,其中长丝为DTY,网络点为120个/米–200个/米,氨纶牵伸比为2.9–3.5。
通过不同类型的纱线选择,使纱线Y1、纱线Y3通过捻度及氨纶牵伸比的复合工艺保持伸缩性并增加了纱线表层的摩擦阻力,与纱线Y2之间结构紧密抱合及互锁,Y1和纱线Y3中的氨纶被包覆,或编织过程中通过结构性掩藏,使得织物本体在染色过程中不仅容易上色,还能有良好的色牢度,而且起到了防脱散作用。
具体编织实例。
本实例所用纱线及其穿纱方式为:
Y1:PA6 40D/12F SD FDY包PU 30D,满穿。
Y2:PU 140D,满穿。
Y3:PA6 40D/12F SD FDY包PU 30D,满穿。
Y4:PA6 70D/68F/2FD DTY,按设计需要穿纱。
本实例具体生产步骤为:整经-穿纱-织胚-水洗-预定-染色-后整。
整经:整经操作工根据工艺单要求选择所需纱线及数量后并安放在整经纱架上,调节好整经张力和机速将纱线备到盘头上。
a)弹性复合纱(PA6 40D/12F SD FDY包PU 30D)及尼龙(PA6 70D/68F/2FD DTY)的整经。
整经机机型:Karl Mayer DS 21/30NC-2,消极式送纱。
整经温度:23℃。
整经湿度:65%。
车间在上述温湿度的条件下,设置整经工艺参数,并根据需要对纱线做加油处理。
b)氨纶(PU 140D)的整经:
整经机机型:Karl Mayer DSE-H21/30NC-2,积极式送纱。
整经温度:24℃。
整经湿度:78%。
车间在上述温湿度的条件下,设置工艺参数。
穿纱:穿纱工按织造工艺单列出的穿纱方式将各盘头上的纱线穿到对应梳栉的导纱针上。
织胚:穿纱完后挂出布头,再根据设计要求及机上实际情况调节各套盘头的纱线张力,保证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待检查确认没有其他问题后可开机编织。
水洗、预定、染色、后整等环节按业内公知的染整工艺进行生产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良好染色性能的蕾丝织物,包括织物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本体包括:
采用纱线Y1以编链结构编织形成具有经向伸缩性能的骨架,纱线Y1为非热熔性材质的弹性复合纱,且经/纬向开度不小于100%;
采用纱线Y2以1针衬纬结构在骨架上形成具有经向伸缩性能的内弹性层,纱线Y2为非热熔性材质的氨纶丝,且经/纬向开度不小于100%;
采用纱线Y3以变化衬纬结构在骨架上编织形成具有纬向伸缩性能的表面花纹层,纱线Y3为非热熔性材质的弹性复合纱,且经/纬向开度不小于100%;
纱线Y1、纱线Y2、纱线Y3共同交错编织形成织物本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良好染色性能的蕾丝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花纹层还设有花纱层,该花纱层通过纱线Y4编织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良好染色性能的蕾丝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Y1编织采用的垫纱数码1-0/0-1//;纱线Y2编织采用的垫纱数码为0-0/1-1//;纱线Y3编织时单针最大横移针数为5针,垫纱数码为0-0/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良好染色性能的蕾丝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Y4编织时走成圈结构,垫纱数码为1-0/0-1//,单针最大横移针数为12针;或者纱线Y4编织时走衬纬结构,垫纱数码为0-0/2-2//,单针最大横移针数为12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良好染色性能的蕾丝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Y1的线密度为20-150D,由氨纶和缠绕在该氨纶上的长丝组成,其中长丝的线密度为10-150D,氨纶的线密度为10-140D。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良好染色性能的蕾丝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Y2的线密度为40-840D。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良好染色性能的蕾丝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Y3的线密度为20-280D,由氨纶和缠绕在该氨纶上的长丝组成,其中长丝的线密度为10-150D,氨纶的线密度为10-140D。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良好染色性能的蕾丝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Y4是弹性丝或非弹性丝,当纱线Y4走成圈结构时,线密度为20-560D;当纱线Y4走衬纬结构时,线密度为20-840D。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良好染色性能的蕾丝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Y1和纱线Y3采用机包工艺制备得到,其中长丝是FDY或DTY,捻度为500-700,氨纶的牵伸比为2.8–3.2。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良好染色性能的蕾丝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Y1和纱线Y3采用空包工艺制备得到,其中长丝为DTY,网络点为120个/米–200个/米,氨纶牵伸比为2.9–3.5。
CN202021974206.1U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具有良好染色性能的蕾丝织物 Active CN2136811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74206.1U CN213681137U (zh)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具有良好染色性能的蕾丝织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74206.1U CN213681137U (zh)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具有良好染色性能的蕾丝织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81137U true CN213681137U (zh) 2021-07-13

Family

ID=76748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74206.1U Active CN213681137U (zh)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具有良好染色性能的蕾丝织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811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49966A (zh) * 2022-09-22 2022-12-09 福建航港针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随意裁性能多梳的经编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49966A (zh) * 2022-09-22 2022-12-09 福建航港针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随意裁性能多梳的经编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91238U (zh) 一种花边织物
CN108691088A (zh) 经编贾卡三色提花织物的织造方法
CN102953221A (zh) 一种纺织面料的生产工艺
CN107164876A (zh) 一种贾卡提花网布的编织方法
CN102534993A (zh) 一种经编针织布及其生产方法
CN111005147A (zh) 一种蕾丝花边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CN206385312U (zh) 一种经编网布提花织物
CN108589012A (zh) 一种单面双贾卡提花网布编织工艺
CN214244786U (zh) 一种具有良好通透性且不脱散的蕾丝织物
CN202925238U (zh) 多色多变仿棉衬衫面料
CN213681137U (zh) 一种具有良好染色性能的蕾丝织物
CN206591239U (zh) 用于提花的梳栉成圈与衬纬可切换编织的经编提花织物
CN112391730B (zh) 一种具有良好通透性且不脱散的蕾丝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CN211227576U (zh) 一种具有易回收、可循环利用的仿梭织经编平纹织物
CN215328645U (zh) 一种透气性好且抗顶破的蕾丝织物
CN216074209U (zh) 一种空气层随意裁面料
CN212505286U (zh) 一种多变化底纹的蕾丝织物
CN218372708U (zh) 一种四面弹力平衡任意裁剪经编面料
CN210394719U (zh) 一种自由裁纬编面料
CN208309088U (zh) 一种抗拉伸性双针床经编布料
CN214244787U (zh) 一种手感柔软且防脱散的蕾丝织物
CN209602739U (zh) 一种非热熔材质的任意裁蕾丝花边织物
CN107245804A (zh) 一种银丝彩条经编布
CN209144376U (zh) 针织牛仔面料
CN111648021A (zh) 一种多变化底纹的蕾丝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