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37080U - 一种用于控制网冗余网络与以太网架构稳定供电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控制网冗余网络与以太网架构稳定供电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37080U
CN213637080U CN202022174543.9U CN202022174543U CN213637080U CN 213637080 U CN213637080 U CN 213637080U CN 202022174543 U CN202022174543 U CN 202022174543U CN 213637080 U CN213637080 U CN 2136370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network
optical fiber
module
adapter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7454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治州
卿树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su Jiu Steel Group Hongxing Iron and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nsu Jiu Steel Group Hongxing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nsu Jiu Steel Group Hongxing Iron and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nsu Jiu Steel Group Hongxing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7454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370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370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370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5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low power modes or reduced link rat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8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 Y02P80/10Efficient use of energy, e.g. using compressed air or pressurized fluid as energy carrier

Landscapes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网冗余网络与以太网架构稳定供电的装置,属于冗余网络及以太网网络设备低压供电领域,包括A相、B相、C相和N零线,还包括总电源断路器、第一光纤中继器模块和第二光纤适配器模块,工业模块式交换机有两组端口和两组正负极接口,第二光纤适配器模块与第二电源的连接,第二电源分别与N零线和A相连接,第一光纤适配器模块和第一光纤中继器模块组成控制网的A网,第二光纤适配器模块和第二光纤中继器模块组成控制网的B网;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传统的冗余网络或网结构中,忽视了网络设备低压供电的有效性而导致的冗余网络设备的掉电率高和避免不了电源故障导致的网络通讯中断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控制网冗余网络与以太网架构稳定供电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网络架构中冗余网络及以太网网络设备低压供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控制网冗余网络与以太网架构稳定供电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罗克韦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三层网络架构的网络通讯贯穿于各个系统,为了保证网络在个别设备故障状况下能够继续正常通讯,在各层级网络中使用冗余网络或环网结构,确保生产的连续性。
然而,传统的冗余网络或环网结构中只注重网络结构的冗余及网络节点网络设备的有效性,往往忽视了网络设备低压供电的有效性,而导致的冗余网络设备的掉电率高;有些设备,虽然用到了冗余电源供电,仍然避免不了电源故障导致的网络通讯中断,导致许多因供电而导致的网络故障,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了目前传统的冗余网络或网结构中,忽视了网络设备低压供电的有效性而导致的冗余网络设备的掉电率高和避免不了电源故障导致的网络通讯中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控制网冗余网络与以太网架构稳定供电的装置,包括A相、B相、C相和N零线,还包括总电源断路器、第一电源、第一光纤适配器模块、第一光纤中继器模块、第二光纤适配器模块、第二光纤中继器模块、工业模块式交换机和第二电源;
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一端与A相连接,另一端与N零线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的负极端与第一光纤适配器模块的负极端连接,其正极端与第一光纤适配器模块的正极端连接;
所述工业模块式交换机包括接收接口三、发送接口三、接收接口四、发送接口四、两个正极端口和两个负极端口,所述接收接口三和发送接口三分别与第一光纤中继器模块的发送接口一和接收接口一连接,所述接收接口四和发送接口四分别与第二光纤中继器模块的发送接口二和接收接口二连接,所述工业模块式交换机两个正极端口分别与第一光纤适配器模块和第二光纤适配器模块的正极端连接,所述工业模块式交换机的两个负极端口分别与第一光纤适配器模块和第二光纤适配器模块的负极端连接;
所述第二光纤适配器模块的负极端与第二电源的负极端连接,其正极端与第二电源的正极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的输入一端与N零线另一端与A相连接所述第一光纤适配器模块和第一光纤中继器模块组成控制网的A网,所述第二光纤适配器模块和第二光纤中继器模块组成控制网的B网。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源与A相和N零线之间设有第一电源断路器,第一电源与第一光纤适配器模块之间设有第一供电断路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源与A相和N零线之间设有第二电源断路器,第二电源与第二光纤中继器模块之间设有第二供电断路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光纤适配器模块的型号为1786-RPA光纤适配器模块,第一光纤中继器模块的型号为1786-RPFRXL光纤中继器模块,第一电源为DC 24V电源。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光纤适配器模块7的型号为1786-RPA光纤适配器模块,第二光纤中继器模块的型号为1786-RPFRXL光纤中继器模块,第二电源为DC 24V电源。
进一步的,所述工业模块式交换机的型号为赫斯曼工业模块式交换机。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闭合总电源断路器送电,再按照顺序闭合第一供电断路器,第二电源断路器,第二供电断路器,当第一电源或A网任何供电环节发生故障时均不影响B网通讯,当第二电源或B网任何供电环节发生故障时均不影响A网通讯。
2.本实用新型中,工业模块式交换机与其它外部以太网络连接,形成双层混合网络结构,该网络结构广泛应用于罗克韦尔自动化控制系统,该系统的特点是,通过Controlnet冗余网络与以太网网络结合,形成稳定的双层网络通讯模式,再结合网络设备供电特点,分别独立供电,当一路供电出现故障时,另一路保证网络设备正常供电,有效避免网络供电故障。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稳定供电装置适用于各种低压直流双供电以太网设备,无需重复安装冗余电源,安装简单,经济实用,避免繁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接线图;
图2是第一光纤中继器模块示意图;
图3是第二光纤中继器模块示意图;
图4是工业模块式交换机示意图;
图中标记:1-总电源断路器,2-第一电源断路器,3-第一电源,4-第一供电断路器,5-第一光纤适配器模块,6-第一光纤中继器模块,601-发送接口一,602-接收接口一,7-第二光纤适配器模块,8-第二光纤中继器模块,801-发送接口二,802-接收接口二,9-工业模块式交换机,901-接收接口三,902-发送接口三,903-接收接口四,904-发送接口四,10-第二电源断路器,11-第二电源,12-第二供电断路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列提供的一种用于控制网冗余网络与以太网架构稳定供电的装置,一种用于控制网冗余网络与以太网架构稳定供电的装置,包括A相、B相、C相和N零线,还包括总电源断路器1、第一电源3、第一光纤适配器模块5、第一光纤中继器模块6、第二光纤适配器模块7、第二光纤中继器模块8、工业模块式交换机9和第二电源11;
第一电源3输入端一端与A相连接,另一端与N零线连接,第一电源3的负极端与第一光纤适配器模块5的负极端连接,其正极端与第一光纤适配器模块5的正极端连接;
工业模块式交换机9包括接收接口三901、发送接口三902、接收接口四903、发送接口四904、两个正极端口和两个负极端口,接收接口三901和发送接口三902分别与第一光纤中继器模块6的发送接口一601和接收接口一602连接,接收接口四903和发送接口四904分别与第二光纤中继器模块8的发送接口二801和接收接口二802连接,工业模块式交换机9两个正极端口分别与第一光纤适配器模块5和第二光纤适配器模块7的正极端连接,工业模块式交换机9的两个负极端口分别与第一光纤适配器模块5和第二光纤适配器模块7的负极端连接;
第二光纤适配器模块7的负极端与第二电源11的负极端连接,其正极端与第二电源11的正极端连接,第二电源11的输入一端与N零线,另一端与A相连接,第一光纤适配器模块5和第一光纤中继器模块6组成控制网的A网,第二光纤适配器模块7和第二光纤中继器模块8组成控制网的B网。
所优选的第一光纤适配器模块5的型号为1786-RPA光纤适配器模块,第一光纤中继器模块6的型号为1786-RPFRXL光纤中继器模块,第一电源为DC 24V电源,第二光纤适配器模块7的型号为1786-RPA光纤适配器模块,第二光纤中继器模块8的型号为1786-RPFRXL光纤中继器模块,第二电源为DC 24V电源,所选用的该系列型号的产品,能使整套装置安装简单,并能有效控制成本。
所优选的工业模块式交换机9的型号为赫斯曼工业模块式交换机,选用该型号的产品的特点是与其它外部以太网络连接,形成双层混合网络结构,通过Controlnet冗余网络与以太网网络结合,形成稳定的双层网络通讯模式。
工作原理:按照接线图1将所有设备规划布局安装到位,将第一光纤适配器模块5的REPEATER ADAPTER网络端口及第二光纤适配器模块7的REPEATER ADAPTER网络端口,分别与罗克韦尔机架上双网模块1756-CNBR模块A网与B网网络端口连接,将第一光纤中继器模块6的发送接口一601、接收接口一602,和第二中继器模块8的发送接口二801、接收接口二802通过光纤跳线与工业模块式交换机9的接收接口三901、发送接口三902、接收接口四903、发送接口四904分别连接,再通过双绞线与赫斯曼工业模块式交换机9和其它外部以太网络连接。
连接好网络后,首先,保证外部设备供电及状态正常,此时将第一光纤适配器模块5的REPEATER ADAPTER网络端口及第二光纤适配器模块7的REPEATER ADAPTER网络端口,与罗克韦尔机架上双网模块1756-CNBR模块建立通讯连接,再通过第一光纤中继器模块6和第二光纤中继器模块8与赫斯曼工业模块式交换机9的光纤接口实现数据传输,并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通过以太网网络端口实现网络通讯。
此时,闭合总电源断路器1送电,再按照顺序闭合第一供电断路器4,第二电源断路器10,第二供电断路器12,当第一电源3或A网任何供电环节发生故障时均不影响B网通讯,当第二电源11或B网任何供电环节发生故障时均不影响A网通讯。
实施例2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第一电源3与A相和N零线之间设有第一电源断路器2,第一电源3与第一光纤适配器模块5之间设有第一供电断路器4,第二电源11与A相和N零线之间设有第二电源断路器10,第二电源11与第二光纤中继器模块8之间设有第二供电断路器12,电源断路器和供电断路器的设置用以保证整个线路的通电与断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用于控制网冗余网络与以太网架构稳定供电的装置,包括A相、B相、C相和N零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总电源断路器(1)、第一电源(3)、第一光纤适配器模块(5)、第一光纤中继器模块(6)、第二光纤适配器模块(7)、第二光纤中继器模块(8)、工业模块式交换机(9)和第二电源(11);
所述第一电源(3)输入端一端与A相连接,另一端与N零线连接,所述第一电源(3)的负极端与第一光纤适配器模块(5)的负极端连接,其正极端与第一光纤适配器模块(5)的正极端连接;
所述工业模块式交换机(9)包括接收接口三(901)、发送接口三(902)、接收接口四(903)、发送接口四(904)、两个正极端口和两个负极端口,所述接收接口三(901)和发送接口三(902)分别与第一光纤中继器模块(6)的发送接口一(601)和接收接口一(602)连接,所述接收接口四(903)和发送接口四(904)分别与第二光纤中继器模块(8)的发送接口二(801)和接收接口二(802)连接,所述工业模块式交换机(9)两个正极端口分别与第一光纤适配器模块(5)和第二光纤适配器模块(7)的正极端连接,所述工业模块式交换机(9)的两个负极端口分别与第一光纤适配器模块(5)和第二光纤适配器模块(7)的负极端连接;
所述第二光纤适配器模块(7)的负极端与第二电源(11)的负极端连接,其正极端与第二电源(11)的正极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11)的输入一端与N零线,另一端与A相连接,所述第一光纤适配器模块(5)和第一光纤中继器模块(6)组成控制网的A网,所述第二光纤适配器模块(7)和第二光纤中继器模块(8)组成控制网的B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网冗余网络与以太网架构稳定供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3)与A相和N零线之间设有第一电源断路器(2),第一电源(3)与第一光纤适配器模块(5)之间设有第一供电断路器(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网冗余网络与以太网架构稳定供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源(11)与A相和N零线之间设有第二电源断路器(10),第二电源(11)与第二光纤中继器模块(8)之间设有第二供电断路器(1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网冗余网络与以太网架构稳定供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纤适配器模块(5)的型号为1786-RPA光纤适配器模块,第一光纤中继器模块(6)的型号为1786-RPFRXL光纤中继器模块,第一电源(3)为DC 24V电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网冗余网络与以太网架构稳定供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光纤适配器模块(7)的型号为1786-RPA光纤适配器模块,第二光纤中继器模块(8)的型号为1786-RPFRXL光纤中继器模块,第二电源(11)为DC 24V电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网冗余网络与以太网架构稳定供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工业模块式交换机(9)的型号为赫斯曼工业模块式交换机。
CN202022174543.9U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用于控制网冗余网络与以太网架构稳定供电的装置 Active CN2136370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74543.9U CN213637080U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用于控制网冗余网络与以太网架构稳定供电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74543.9U CN213637080U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用于控制网冗余网络与以太网架构稳定供电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37080U true CN213637080U (zh) 2021-07-06

Family

ID=76656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74543.9U Active CN213637080U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用于控制网冗余网络与以太网架构稳定供电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370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90682U (zh) 稳控系统和直流控制保护系统之间的通讯装置
CN206433003U (zh) 以太网链路切换装置
CN110955187A (zh) 一种调速器液压系统双重电源和通讯的plc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1805421U (zh) 直流保护和直流控制系统之间的通讯装置
CN213637080U (zh) 一种用于控制网冗余网络与以太网架构稳定供电的装置
CN110196622A (zh) 一种基于cpci架构的冗余计算机背板
CN107942808A (zh) 一种dcs容量扩展装置
CN104333205A (zh) 一种用于柔性交流输电的换流阀级控制装置
CN210895083U (zh) 一种调速器液压系统双重电源和通讯的plc控制系统
CN204334305U (zh) 一种用于柔性交流输电的换流阀级控制装置
CN202353574U (zh) 一种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网络交换机
CN211554708U (zh) 一种电力变压器模拟量就地模块
CN210168047U (zh) 一种分布式设备的通讯组网拓扑
CN112859578A (zh) 一种基于以太网总线方案的备份冗余工控机
CN210037932U (zh) 一种主动配电智能模块
CN216623036U (zh) 一种大型plc控制系统
CN212850537U (zh) 一种总线组网器及系统
CN112187396A (zh) 一种适用于柔性直流换流阀的通信系统及方法
CN210743282U (zh) 一种基于全动型飞行模拟器的io系统
CN202841126U (zh) 一种具备交换功能的电力串口服务器装置
CN115236966B (zh) 基于plc的核电站棒控棒位环形网络系统及组网方法
CN218569841U (zh) 一种多模块冗余电池储能变流装置
CN218998065U (zh) 基于高速隔离的rs-485与can总线复用电路
CN214225699U (zh) 巨型水电站闸坝控制系统和大坝监控系统环形网络结构
CN216118463U (zh) 一种玻璃生产线公用工程联合控制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