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03355U -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景观生态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景观生态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03355U
CN213603355U CN202021930115.8U CN202021930115U CN213603355U CN 213603355 U CN213603355 U CN 213603355U CN 202021930115 U CN202021930115 U CN 202021930115U CN 213603355 U CN213603355 U CN 2136033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ll body
wall
water pipe
ecological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3011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晓强
严忆非
王流燕
鲍书月
姜素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hiba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Qiany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Qiany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Qiany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3011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033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033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033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景观生态墙,包括生态墙、蓄水装置、输水装置、淋水装置以及吸尘装置,生态墙包括墙体以及凸台,若干凸台一端均与墙体上表面连接,蓄水装置包括蓄水槽以及承重腿,若干承重腿一端均与蓄水槽下表面焊接,若干承重腿另一端分别与若干凸台上表面焊接,输水装置包括水箱、固定杆以及固定块,若干固定杆一端分别与若干水箱一侧表面焊接,若干固定杆另一端分别与若干固定块一表面焊接,若干固定块均与墙体通过螺栓连接,淋水装置与墙体一表面连接,吸尘装置与墙体一表面连接,该装置通过吸尘植物可达到吸尘的目的,并且通过全自动灌溉体系,通过自动收集雨水来实施灌溉。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景观生态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景观生态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景观生态墙。
背景技术
所谓“生态墙”,就是用大自然中的绿色植物来砌墙,这种生长着的“墙”叫做“生态墙”,目前欧美、日本及加拿大均有大量运用。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上,“生态墙”是一个亮眼展品。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不少展馆承接了这一创意,中国主题馆、法国馆。宁波滕头实践馆、阿尔萨斯案例馆等一批展馆的外墙,都做成了“生态墙”。尤其在上海世博会主题馆的东西立面上,由‘红叶’石楠‘常绿’六道木、‘亮绿’忍冬等绿色植物构成的全世界最大绿墙,总面积达5000m2,为目前全球已实施的最大生态绿墙。超规模、高难度的钢结构大型建筑外立面上建设活生生的即时成景的植物墙,得益于一套科学而完善的绿化新技术体系支撑。
目前,现有的景观生态墙造价高昂,不具有建筑节能功能,结构单一,不能很好地起到防尘的作用,而且需要定期打理生态墙上的植物。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景观生态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景观生态墙,可以有效解决现有的景观生态墙造价高昂,不具有建筑节能功能,结构单一,不能很好地起到防尘的作用,而且需要定期打理生态墙上的植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景观生态墙,包括生态墙、蓄水装置、输水装置、淋水装置以及吸尘装置,所述生态墙包括墙体以及凸台,若干所述凸台一端均与墙体上表面连接,所述蓄水装置包括蓄水槽以及承重腿,若干所述承重腿一端均与蓄水槽下表面焊接,若干所述承重腿另一端分别与若干凸台上表面焊接,所述输水装置包括水箱、固定杆以及固定块,若干所述固定杆一端分别与若干水箱一侧表面焊接,若干所述固定杆另一端分别与若干固定块一表面焊接,若干所述固定块均与墙体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淋水装置与墙体一表面连接,所述吸尘装置与墙体一表面连接。
优选地,所述生态墙还包括挡雨板,所述墙体一表面设有安装槽,所述挡雨板一端与安装槽连接,当天气恶劣时,挡雨板能够起到很好的保护防尘植物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蓄水装置还包括第一水管,所述蓄水槽两侧表面均设有通孔,若干所述第一水管一端分别与通孔连接,在下雨天时,蓄水槽能够达到储存水源的作用,在适当的时间给予植物浇灌。
优选地,所述输水装置还包括第二水管,若干所述水箱一侧表面均设有输水孔,若干所述第一水管另一端分别与输水孔连接,若干所述水箱另一表面均设有出水孔,若干所述第二水管分别与出水孔连接,第一水管能够将蓄水槽内的水输送至水箱内。
优选地,所述淋水装置包括淋水槽以及第三水管,若干所述淋水槽两侧表面均设有淋水孔,若干所述第三水管一端分别与淋水孔连接,若干所述第三水管另一端分别与第二水管外表面连接,若干所述淋水槽的位置与吸尘装置相适应,通过第二水管与第三水管的连接,可以将水箱内的水输送至淋水槽,对植物实施灌溉。
优选地,所述吸尘装置包括吸尘植物花盆、过滤网、滑块、连接杆以及排水孔,若干所述过滤网分别设置于若干吸尘植物花盆内部,若干所述吸尘植物花盆下表面均设有排水孔,若干所述排水孔的位置与若干淋水槽相适应,所述墙体一表面均设有滑槽,若干所述滑块分别与滑槽滑动配合,若干所述连接杆一端分别与若干滑块一表面连接,若干所述连接杆另一端分别与若干吸尘植物花盆一表面连接,过滤网上可以填土,并种植防尘植物,同时过滤网能够过滤掉土壤中多余的水分,并通过排水孔将水排至下端淋水槽内,体现了建筑节能技术,通过滑块与滑槽的滑动连接,可以方便拆卸防尘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缓震装置可达到消除结构晃动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移动装置可达到方便整体装置移动的目的。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稳固装置可达到进一步稳固整体装置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景观生态墙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景观生态墙的正视图;
图3为图二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景观生态墙的俯视图;
图5为图四B-B处的剖视图。
图中:100、生态墙;200、蓄水装置;300、输水装置;400、淋水装置;500、吸尘装置;110、墙体;120、挡雨板;130、凸台;210、蓄水槽;220、第一水管;230、承重腿;310、水箱;320、第二水管;330、固定杆;340、固定块;410、淋水槽;420、第三水管;510、吸尘植物花盆;520、过滤网;530、滑块;540、连接杆;550、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5,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景观生态墙,包括生态墙100、蓄水装置200、输水装置300、淋水装置400以及吸尘装置500,生态墙100包括墙体110以及凸台130,若干凸台130一端均与墙体110上表面连接,蓄水装置200包括蓄水槽210以及承重腿230,若干承重腿230一端均与蓄水槽210下表面焊接,若干承重腿230另一端分别与若干凸台130上表面焊接,输水装置300包括水箱310、固定杆330以及固定块340,若干固定杆330一端分别与若干水箱310一侧表面焊接,若干固定杆330另一端分别与若干固定块340一表面焊接,若干固定块340均与墙体110通过螺栓连接,淋水装置400与墙体110一表面连接,吸尘装置500与墙体110一表面连接。
优选地,生态墙100还包括挡雨板120,墙体110一表面设有安装槽,挡雨板120一端与安装槽连接,当天气恶劣时,挡雨板120能够起到很好的保护防尘植物的作用。
优选地,蓄水装置200还包括第一水管220,蓄水槽210两侧表面均设有通孔,若干第一水管220一端分别与通孔连接,在下雨天时,蓄水槽210能够达到储存水源的作用,在适当的时间给予植物浇灌。
优选地,输水装置300还包括第二水管320,若干水箱310一侧表面均设有输水孔,若干第一水管220另一端分别与输水孔连接,若干水箱310另一表面均设有出水孔,若干第二水管320分别与出水孔连接,第一水管220能够将蓄水槽210内的水输送至水箱310内。
优选地,淋水装置400包括淋水槽410以及第三水管420,若干淋水槽410两侧表面均设有淋水孔,若干第三水管420一端分别与淋水孔连接,若干第三水管420另一端分别与第二水管320外表面连接,若干淋水槽410的位置与吸尘装置500相适应,通过第二水管320与第三水管420的连接,可以将水箱310内的水输送至淋水槽410,对植物实施灌溉。
优选地,吸尘装置500包括吸尘植物花盆510、过滤网520、滑块530、连接杆540以及排水孔550,若干过滤网520分别设置于若干吸尘植物花盆510内部,若干吸尘植物花盆510下表面均设有排水孔550,若干排水孔550的位置与若干淋水槽410相适应,墙体110一表面均设有滑槽,若干滑块530分别与滑槽滑动配合,若干连接杆540一端分别与若干滑块530一表面连接,若干连接杆540另一端分别与若干吸尘植物花盆510一表面连接,过滤网520上可以填土,并种植防尘植物,同时过滤网520能够过滤掉土壤中多余的水分,并通过排水孔550将水排至下端淋水槽410内,体现了建筑节能技术,通过滑块530与滑槽的滑动连接,可以方便拆卸吸尘装置500。
实施例二:
请参照图1—5,当天气恶劣时,挡雨板120能够起到很好的保护防尘植物的作用,蓄水槽210可收集雨水,第一水管220能够将蓄水槽210内的水输送至水箱310内,通过第二水管320与第三水管420的连接,可以将水箱310内的水输送至淋水槽410,对植物实施灌溉,过滤网520上可以填土,并种植防尘植物,同时过滤网520能够过滤掉土壤中多余的水分,并通过排水孔550将水排至下端淋水槽410内,体现了建筑节能技术,通过滑块530与滑槽的滑动连接,可以方便拆卸吸尘装置500。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景观生态墙,包括生态墙(100)、蓄水装置(200)、输水装置(300)、淋水装置(400)以及吸尘装置(5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墙(100)包括墙体(110)以及凸台(130),若干所述凸台(130)一端均与墙体(110)上表面连接,所述蓄水装置(200)包括蓄水槽(210)以及承重腿(230),若干所述承重腿(230)一端均与蓄水槽(210)下表面焊接,若干所述承重腿(230)另一端分别与若干凸台(130)上表面焊接,所述输水装置(300)包括水箱(310)、固定杆(330)以及固定块(340),若干所述固定杆(330)一端分别与若干水箱(310)一侧表面焊接,若干所述固定杆(330)另一端分别与若干固定块(340)一表面焊接,若干所述固定块(340)均与墙体(110)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淋水装置(400)与墙体(110)一表面连接,所述吸尘装置(500)与墙体(110)一表面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景观生态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墙(100)还包括挡雨板(120),所述墙体(110)一表面设有安装槽,所述挡雨板(120)一端与安装槽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景观生态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装置(200)还包括第一水管(220),所述蓄水槽(210)两侧表面均设有通孔,若干所述第一水管(220)一端分别与通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景观生态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装置(300)还包括第二水管(320),若干所述水箱(310)一侧表面均设有输水孔,若干所述第一水管(220)另一端分别与输水孔连接,若干所述水箱(310)另一表面均设有出水孔,若干所述第二水管(320) 分别与出水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景观生态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淋水装置(400)包括淋水槽(410)以及第三水管(420),若干所述淋水槽(410)两侧表面均设有淋水孔,若干所述第三水管(420)一端分别与淋水孔连接,若干所述第三水管(420)另一端分别与第二水管(320)外表面连接,若干所述淋水槽(410)的位置与吸尘装置(500)相适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景观生态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装置(500)包括吸尘植物花盆(510)、过滤网(520)、滑块(530)、连接杆(540)以及排水孔(550),若干所述过滤网(520)分别设置于若干吸尘植物花盆(510)内部,若干所述吸尘植物花盆(510)下表面均设有排水孔(550),若干所述排水孔(550)的位置与若干淋水槽(410)相适应,所述墙体(110)一表面均设有滑槽,若干所述滑块(530)分别与滑槽滑动配合,若干所述连接杆(540)一端分别与若干滑块(530)一表面连接,若干所述连接杆(540)另一端分别与若干吸尘植物花盆(510)一表面连接。
CN202021930115.8U 2020-09-07 2020-09-07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景观生态墙 Active CN2136033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30115.8U CN213603355U (zh) 2020-09-07 2020-09-07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景观生态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30115.8U CN213603355U (zh) 2020-09-07 2020-09-07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景观生态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03355U true CN213603355U (zh) 2021-07-06

Family

ID=76647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30115.8U Active CN213603355U (zh) 2020-09-07 2020-09-07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景观生态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0335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37991A (zh) * 2021-09-24 2021-12-03 徐海龙 一种建筑内组合隔板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37991A (zh) * 2021-09-24 2021-12-03 徐海龙 一种建筑内组合隔板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02237B (zh) 一种旱地集雨灌溉装置
CN208821387U (zh) 一种用于花卉种植的节水灌溉设备
CN105625502A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对雨水进行收集及净化利用的系统
CN213245887U (zh) 一种环保建筑外墙
CN204070022U (zh) 一种集水保墒装置
CN213603355U (zh)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景观生态墙
CN203531129U (zh) 绿色建筑
CN213187316U (zh) 一种装配式室外绿化墙体结构
CN211322185U (zh) 一种室顶用的绿化装置
CN204738345U (zh) 一种楼顶雨水收集和绿化灌溉装置
CN209787996U (zh) 一种农业种植用光伏大棚
CN214229248U (zh) 一种低碳环保园林绿化装置
CN208113608U (zh) 一种园林市政针插式地上地下浇灌器
CN207383006U (zh) 一种园林绿化用绿植箱
CN215992220U (zh) 一种屋顶立体绿化循环系统
CN105028013A (zh) 一种室内植物种植架
CN205946759U (zh) 新型温室大棚
CN107494035A (zh) 一种平屋面滞水绿化装置
CN207252310U (zh) 一种坡屋面滞水绿化装置
CN213214575U (zh) 一种可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的农业温室大棚
CN218337240U (zh) 一种立体绿化景观设计装置
CN212393315U (zh) 一种园林绿化用的多功能绿化桩
CN221283886U (zh) 一种园林景观花坛
CN204948974U (zh) 一种集水型全方位喷灌设备
CN217523373U (zh) 一种设有灌溉机构的玻璃温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24404 No. 99, Kangzhuang Road, Xiaonanhai Town, Longyou County, Q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self declaration)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Chiba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87-1 (Jinze building), 287-1 Pingzheng Road, Longzhou street, Longyou County, Q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24400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Qiany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