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66937U - 包装纸盒及纸板 - Google Patents

包装纸盒及纸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66937U
CN213566937U CN202021615227.4U CN202021615227U CN213566937U CN 213566937 U CN213566937 U CN 213566937U CN 202021615227 U CN202021615227 U CN 202021615227U CN 213566937 U CN213566937 U CN 2135669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cking
cover
edge
bottom plate
tong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1522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玉璋
姚应宏
邹远龙
李来耀
衷小丽
郑圣涵
郑聪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zhou Leedarson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zhou Leedarson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zhou Leedarson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zhou Leedarson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1522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669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669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669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包装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包装纸盒及由包装纸盒展开形成的纸板,包装纸盒包括:盒底板,为矩形状;两个侧撑件,一一对应成型于盒底板沿纵向上的相对两边,两个侧撑件上均开设有插槽;两个摇盖,一一对应成型于盒底板横向上的相对两边,两个摇盖沿纵向上的至少一侧边设有插舌;各摇盖均绕盒底板折叠并至少部分盖设于两侧撑件上,插舌插接于插槽内,以形成摇盖与侧撑件的纵向限位。包装时,将待包装产品放置于盒底板上,将两摇盖分别绕盒底板折叠且盖设于两侧撑件上,插舌插设于插槽内,从而形成摇盖和侧撑件沿纵向上的限位作用,完成包装纸盒的成型及灯具的包装,且包装过程无需再进行粘贴操作,操作较为简单便捷,提高包装效率。

Description

包装纸盒及纸板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包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包装纸盒及纸板。
背景技术
包装纸盒是常用的承装产品的盒状结构,在包装过程中,目前一般是先将待包装产品放入盒底板上,再依次粘贴四周的侧板,最后将盖板盖在各个侧板上,且通过胶带粘贴形成固定。如此,在实际的包装过程中还需要进行粘贴操作,操作较为繁琐,不利于自动化包装,包装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包装纸盒,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包装纸盒在包装过程中需要粘贴固定导致包装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了一种包装纸盒,包括:
盒底板,为矩形状;
两个侧撑件,一一对应成型于所述盒底板沿纵向上的相对两边,两个所述侧撑件上均开设有插槽;
两个摇盖,一一对应成型于所述盒底板横向上的相对两边,两个所述摇盖沿纵向上的至少一侧边上设有插舌;各所述摇盖均绕所述盒底板折叠并至少部分盖设于两个所述侧撑件上,所述插舌插接于所述插槽内,以形成所述摇盖与所述侧撑件的纵向限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侧撑件上的所述插槽设置为一个,一个所述摇盖一侧上的所述插舌与另一个所述摇盖同一侧上的所述插舌插设于同一个所述插槽内;
或者,至少一个所述侧撑件上设有至少两个间隔分布的所述插槽,一个所述摇盖一侧上的至少一个所述插舌与另一个所述摇盖同一侧上的至少一个所述插舌插设于不同的所述插槽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摇盖一侧的所述插舌设置为一个,所述摇盖一侧的所述插舌插设于同一个所述插槽内;
或者,至少一个所述摇盖一侧上的所述插舌设置为至少两个,至少一个所述侧撑件上的所述插槽设置为至少一个;所述摇盖一侧上的所有所述插舌插设于同一个所述插槽内,或者,所述摇盖一侧上的至少两个所述插舌插设于不同的所述插槽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插舌沿横向上的至少一边设有圆角。
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摇盖均包括第一侧板及盖板,所述第一侧板成型于所述盒底板沿横向上的一边,所述盖板成型于所述第一侧板的一边,所述盖板盖设于两所述侧撑件上,且所述盖板沿纵向上的两侧均设有所述插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边、第二边、第三边以及第四边,所述第一边为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盖板的公共边,所述第二边及所述第四边均设有所述插舌,且所述插舌连接于所述第三边。
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侧撑件均包括成型于所述盒底板沿纵向一边的第二侧板及成型于所述第二侧板一边的折叠片,所述折叠片绕所述第二侧板折叠并连接于所述盒底板一侧,以形成缓冲结构;所述插槽开设于所述第二侧板及所述折叠片的连接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结构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板的纵向缓冲部,至少一个所述纵向缓冲部上设有横向缓冲部,两个所述纵向缓冲部及所述横向缓冲部围合形成能够纵横限位的限位空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盒底板的一侧具有第一贴合区域,所述折叠片上具有第二贴合区域;所述折叠片沿所述折叠片与所述第二侧板的公共边翻折,所述第一贴合区域贴合于所述第二贴合区域上,且所述折叠片折叠撑开形成所述缓冲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包装纸盒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通过在盒底板的纵向两边分别设置侧撑件,在盒底板的横向两边分别设置摇盖,两个摇盖分别盖设于两侧撑件上,由此围合形成包装纸盒,便于待包装产品包装于包装纸盒内。包装时,将待包装产品放置于盒底板上且置于两个侧撑件之间,将两个摇盖分别绕盒底板折叠且盖设于两个侧撑件上,最后将两个摇盖纵向上的插舌均插设于插槽内,从而形成摇盖和侧撑件沿纵向上的限位作用,也即是实现摇盖和侧撑件的连接,如此则完成包装纸盒的形成及灯具的包装,且包装过程无需再进行粘贴操作,操作较为简单便捷,提高包装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纸板,由上述的包装纸盒展开形成。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纸板,包括盒底板、两个侧撑件以及两个摇盖,包装时,将待包装产品放置于盒底板上且置于两个侧撑件之间,将两个摇盖分别绕盒底板折叠且盖设于两个侧撑件上,最后将两个摇盖纵向上的插舌均插设于插槽内,从而形成摇盖和侧撑件沿纵向上的限位作用,也即是实现摇盖和侧撑件的连接,如此则完成包装纸盒的形成及灯具的保证,且包装过程无需再进行粘贴操作,操作较为简单便捷,提高包装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灯具包装于包装纸盒内的部分展开立体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纸盒的部分展开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纸盒的展开平面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纸盒的折叠片翻折后的立体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纸盒的折叠片翻折后的平面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盒底板;11-第一贴合区域;2-侧撑件;201-插槽;21-缓冲结构;211-纵向缓冲部;212-横向缓冲部;22-第二侧板;23-折叠片;231-第一片材;232-第二片材;233-第三片材;234-第四片材;235-第五片材;2351-第二贴合区域;3-摇盖;31-第一侧板;32-盖板;4-插舌;41-圆角;5-限位空间;10-灯具;L1-第一边;L2-第二边;L3-第三边;L4-第四边;L5-第一共边;L6-第二共边;L7-翻折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说明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纸盒进行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纸盒主要用于包装灯具10,也可以用于包装其他类型的待包装产品,下文中主要以包装灯具10为例进行说明。包装纸盒为纸盒,其包括盒底板1、两个侧撑件2以及两个摇盖3。
具体地,盒底板1为矩形状,具体可为正方形或长方形,且盒底板1具有依次连接的四边。两个侧撑件2一一对应成型于盒底板1沿纵向上的相对两边,也即是盒底板1沿纵向上的一边成型有一个侧撑件2,盒底板1沿纵向上的另一边也成型有一个侧撑件2,则两个侧撑件2沿纵向间隔分布,两个侧撑件2上均开设有插槽201。两个摇盖3一一对应成型于盒底板1沿横向上的相对两边,也即是盒底板1沿横向上的一边成型有一个摇盖3,盒底板1沿横向上的另一边也成型有一个摇盖3,则两个摇盖3沿横向间隔分布,两个摇盖3沿纵向上的至少一侧边上设有插舌4,插舌4与插槽201对应设置。其中一摇盖3绕盒底板1横向上的一边折叠并至少部分盖设于两个侧撑件2上,另一个摇盖3也绕盒底板1横向上的另一边折叠并至少部分盖设于两个侧撑件2上。两个摇盖3上的插舌4均插接于插槽201内,以形成各摇盖3与各侧撑件2的纵向限位,并且,各插舌4沿摇盖3纵向上的一侧边弯折,以使插舌4抵紧于侧撑件2的内侧,从而加强摇盖3和侧撑件2的连接。如此,盒底板1、两侧撑件2以及两摇盖3围合形成包装纸盒。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纵向与横向是相对设置的,且纵向垂直于横向。具体地,纵向为两个侧撑件2的分布方向,横向为两个摇盖3的分布方向,如图3所示,纵向为图中的竖直方向上的两个相反方向y,横向为图中的水平方向上的两个相反方向x,下文中的横向、纵向也以此为准,下文中则不再一一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盒底板1的纵向两边分别设置侧撑件2,在盒底板1的横向两边分别设置摇盖3,两个摇盖3分别盖设于两个侧撑件2上,由此围合形成包装纸盒,便于待包装产品包装于包装纸盒内。包装时,将待包装产品放置于盒底板1上且容置于两个侧撑件2之间,将两个摇盖3分别绕盒底板1折叠且盖设于两个侧撑件2上,最后将两个摇盖3纵向上的插舌4均插设于插槽201内,从而形成摇盖3和侧撑件2沿纵向上的限位作用,也即是实现摇盖3和侧撑件2的连接,如此则完成包装,且包装过程无需再进行粘贴操作,操作较为简单便捷,提高包装效率。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包装纸盒为一体式结构,包装时仅需将待包装产品容置于盒底板1上,且分别折叠两个摇盖3并通过插舌4、插槽201的插接实现摇盖3与侧撑件2的连接,由此即可形成包装纸盒,在包装时无需进行额外的粘贴操作,方便使用,便于自动化包装。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在具体的实施例中,两个侧撑件2上均开设有一个插槽201,每个摇盖3沿纵向上的一侧边的插舌4也设置为一个,两个摇盖3一侧边上的插舌4均插设于一个侧撑件2上的插槽201内,两个摇盖3另一侧边上的插舌4均插设于另一个侧撑件2上的插槽201内。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各侧撑件2开设有一个插槽201,便于包装纸盒折叠前的纸板的加工,降低加工成本,并且,两个摇盖3同一侧上的插舌4插设于同一个插槽201内,能够加强摇盖3和侧撑件2的连接强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侧撑件2上的插槽201设置为一个,两个摇盖3同一侧上的插舌4插设于同一个插槽201内。具体为,其中一个侧撑件2上的插槽201设置为一个,一个摇盖3沿纵向上的一侧边上的插舌4与另一个摇盖3沿纵向上的一侧边上的插舌4都插接于在该插槽201内;另一个侧撑件2上的插槽201为一个或两个以上,当另一个侧撑件2上的插槽201为一个时,两个摇盖3沿纵向上的另一侧边上的插舌4都插接于该插槽201内;当另一个侧撑件2上的插槽201为两个以上时,一个摇盖3沿纵向上的另一侧边上的插舌4与另一个摇盖3沿纵向上的另一侧边的插舌4插设于同一个插槽201内或插设于不同的插槽201内。
或者,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侧撑件2上设有至少两个间隔分布的插槽201,一个摇盖3一侧上的至少一个插舌4与另一个摇盖3在同一侧上的至少一个插舌4插设于不同的插槽201内。具体地,其中一个侧撑件2上的设有至少两个间隔分布的插槽201,一个摇盖3一侧边上的至少一个插舌4与另一个摇盖3一侧边上的至少一个插舌4插设于不同的插槽201。另一个侧撑件2上设有一个或至少两个间隔分布的插槽201,当另一个侧撑件2上设有一个插槽201时,一个摇盖3另一侧边上的插舌4与另一个摇盖3另一侧边上的插舌4插设于同一个插槽201内;当另一个侧撑件2上设有至少两个间隔分布的插槽201时,一个摇盖3另一侧边上的插舌4与另一个摇盖3另一侧边上的插舌4插设于同一个插槽201内或插设于不同的插槽201内。
如此,两个摇盖3在同一侧上的插舌4能够插设于同一个插槽201内,或者插设于不同的插槽201内,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设置。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每个摇盖3沿纵向上一侧边的插舌4均设置为一个,且一个摇盖3一侧边上的插舌4与另一个摇盖3同一侧上的插舌4插设于同一个插槽201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摇盖3一侧边的插舌4设置为一个。具体地,一个摇盖3一侧边的插舌4设置为一个,该插舌4插设于一个插槽201内。一个摇盖3另一侧边的插舌4设置一个或至少两个,则该摇盖3另一侧边上的插舌4插设于同一个插槽201内或插设于不同的插槽201内;另一个摇盖3一侧边的插舌4设置为一个或至少两个,另一个摇盖3一侧边的插舌4插设于同一个插槽201内或插设于不同的插槽201内;另一个摇盖3另一侧边的插舌4设置为一个或至少两个,另一个摇盖3另一侧边的插舌4插设于同一个插槽201内或插设于不同的插槽201内。
或者,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摇盖3一侧边上的插舌4设置为至少两个,至少一个侧撑件2上的插槽201设置为至少一个;至少一个摇盖3一侧边上的所有插舌4插设于同一个插槽201内,或者至少一个摇盖3一侧边上的至少两个插舌4插设于不同的插槽201内。具体地,一个摇盖3一侧边上的插舌4设置为至少两个,一个侧撑件2上的插槽201设置为至少一个,该摇盖3一侧的所有插舌4插设于同一个插槽201内,或者该摇盖3一侧边上的插舌4插设于不同的插槽201内。该摇盖3另一侧边的插舌4设置为至少两个,另一个侧撑件2上的插槽201设置为至少一个,该摇盖3另一侧边的所有插舌4插设于同一个插槽201内,或者该摇盖3另一侧边的插舌4插设于不同的插槽201内;相应的,另一个摇盖3的设置方式可对应该摇盖3进行设置,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插槽201的开口朝上设置,每个摇盖3盖设于侧撑件2上,且插舌4插设于插槽201内。每个插舌4设于摇盖3沿纵向上的一侧边,且沿横向延伸设置,至少一个插舌4沿横向上的至少一边设有圆角41,也即是该插舌4沿横向上的一边设有圆角41,该插舌4沿横向上的另一边设有圆角41或为直角设置。如此,圆角41的设置,便于插舌4插设于插槽201内,且能够加强插槽201与插舌4的限位作用,具有防止插舌4相对插槽201松动的效果,加强摇盖3和侧撑件2的连接强度。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摇盖3均包括第一侧板31及盖板32,第一侧板31成型于盒底板1沿横向上的一边,盖板32成型于第一侧板31背离盒底板1的一边,盖板32沿纵向上的两侧均设有插舌4。包装灯具10时,将灯具10容置于盒底板1上且位于两侧撑件2之间,盒底板1沿横向上两边的第一侧板31分别绕盒底板1弯折90°,以使各第一侧板31抵紧于两侧撑件2的横向侧部上,此时灯具10容置于两个侧撑件2及两第一侧板31围合形成的空间内,最后各盖板32盖设于两个侧撑件2上,且使得插舌4插设于插槽201内,则完成灯具10的包装和包装纸盒的固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各盖板32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边L1、第二边L2、第三边L3以及第四边L4,第一边L1及第三边L3沿横向间隔分布且均沿纵向延伸设置,第二边L2及第四边L4沿纵向间隔分布且均沿横向延伸设置。第一边L1为第一侧板31与盖板32的公共边,第二边L2和第四边L4上均成型有插舌4。包装时,两个第一侧板31分别绕盒底板1弯折,且两个盖板32均盖设于两个侧撑件2上,此时盖板32的第二边L2正对其中一个侧撑件2上的插槽201,第二边L2上的插舌4沿第二边L2弯折并插设于一个侧撑件2上的插槽201内,且盖板32的第四边L4正对另一个侧撑件2上的插槽201,第四边L4上的插舌4沿第四边L4弯折并插设于另一个侧撑件2上的插槽201,从而实现盖板32和侧撑件2的连接。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边L2及第四边L4均设有插舌4,且各插舌4均连接于第三边L3,也即是插舌4位于盖板32远离第一侧板31的一端上,在插舌4插设于插槽201内时,能够加强整个盖板32与侧撑件2的连接,避免盖板32盖设于两侧撑件2后出现翘曲的现象,便于实现对灯具10的容置和防护。
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侧撑件2均包括第二侧板22及第一折叠片23,第二侧板22成型于盒底板1沿纵向上的一边,第一折叠片23成型于第二侧板22背离盒底板1的一边,第二侧板22绕盒底板1弯折,折叠片23绕第二侧板22折叠于盒底板1的一侧并连接于盒底板1的一侧,如此,折叠片23折叠形成缓冲结构21。包装灯具10时,灯具10抵紧于两个缓冲结构21之间,且位于两个第一侧板31之间,盖板32盖设于两个缓冲结构21上且盖设于灯具10上,从而实现灯具10的包装与缓冲防护。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插槽201开设于第二侧板22及折叠片23的连接处。
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缓冲结构21包括纵向缓冲部211,纵向缓冲部211连接于第二侧板22,且两个纵向缓冲部211沿纵向间隔分布。至少一个纵向缓冲部211上设有横向缓冲部212,两个纵向缓冲部211及横向缓冲部212围合形成能够形成纵横限位的限位空间5。包装时,灯具10容置于限位空间5内,并能够沿纵向抵紧于两纵向缓冲部211,且沿横向抵紧于横向缓冲部212,从而实现灯具10的纵向和横向上的缓冲限位,也即是实现对灯具10的四面防护,提高对灯具10的缓冲防护效果。其中,折叠片23折叠形成上述的纵向缓冲部211和横向缓冲部212。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两个侧撑件2上的折叠片23均折叠形成纵向缓冲部211,两个纵向缓冲部211沿纵向间隔分布。各纵向缓冲部211沿横向上的两端均设有横向缓冲部212,以使缓冲结构21围合形成“U”形,则两个缓冲结构21的开口正对设置。如此,两个纵向缓冲部211及四个横向缓冲部212围合形成上述的限位空间5。包装时,灯具10容置于限位空间5内,则灯具10能够沿纵向抵紧于两个纵向缓冲部211之间,且灯具10的一端沿横向抵紧于两个横向缓冲部212之间,灯具10的另一端沿横向抵紧于另外两个横向缓冲部212之间,如此实现对灯具10的四面缓冲限位防护。另外,两缓冲结构21间隔分布,则两个缓冲结构21无需完全包绕灯具10的四周,则可实现灯具10的四面缓冲防护效果的,则可使得灯具10在实现四面防护的同时,还可节省缓冲材料的使用,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其中一个纵向缓冲部211沿横向上的两端均设有横向缓冲部212,则灯具10沿纵向抵紧于两个纵向缓冲部211之间,且灯具10的一端沿横向抵紧于一个纵向缓冲部211上的两个横向缓冲部212之间;或者,另一个纵向缓冲部211沿横向上的两端均设有横向缓冲部212,则灯具10沿纵向抵紧于两个纵向缓冲部211之间,且灯具10的另一端沿横向抵紧于另一个纵向缓冲部211上的两个横向缓冲部212之间;或者,其中一个纵向缓冲部211沿横向上的一端设有横向缓冲部212,另一个纵向缓冲部211沿横向上的另一端设有横向缓冲部212,则灯具10沿纵向抵紧于两纵向缓冲部211之间,且灯具10的一端沿横向抵紧于一个纵向缓冲部211一端的横向缓冲部212,灯具10的另一端沿横向抵紧于另一个纵向缓冲部211另一端的横向缓冲部212。以上,均可实现灯具10的四面缓冲防护效果。
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盒底板1的一侧具有两沿纵向间隔分布的第一贴合区域11,两个折叠片23上均具有第二贴合区域2351,折叠片23与第二侧板22的公共边为翻折边L7,翻折边L7分别到第一贴合区域11和第二贴合区域2351的距离相等,则折叠片23能够沿翻折边L7翻折并至少部分盖设于盒底板1上,以使第一贴合区域11贴合固定于第二贴合区域2351上。并且,折叠片23能够折叠撑开形成上述的缓冲结构21。如此,包装时,可将两折叠片23绕对应的翻折边L7翻折,并将第一贴合区域11贴合固定于对应的第二贴合区域2351上,如图4及图5所示,再将折叠片23折叠撑开形成缓冲结构21,由此将灯具10限位于限位空间5内,最后将盖板32盖设于两个缓冲结构21上,且插舌4插设于插槽201内即可,包装操作十分简单便利,便于使用,且在包装时不需要再进行另外的粘贴操作,相较于传统的包装工序,简化了包装流程,易于实现自动化包装,降低包装工时,提高生产效率。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折叠片23包括第一片材231、第二片材232、第三片材233、第四片材234以及第五片材235,第二贴合区域2351设于第五片材235上,且第五片材235上具有沿纵向间隔分布的第一共边L5和第二共边L6,且第一共边L5和第二共边L6均沿横向延伸设置。第一片材231成型于第二侧板22的翻折边L7上,第二片材232成型于第一片材231背离翻折边L7的一边,第三片材233成型于第一片材231沿横向上的一端,且第四片材234成型于第三片材233背离第一片材231的一边,第四片材234背离第三片材233的一边连接于第二共边L6,且第三片材233不与第二片材232连接,第二片材232背离第一片材231的一边连接于第一共边L5。包装时,折叠片23沿翻折边L7翻折,第五片材235上的第一贴合区域11贴合固定于第二贴合区域2351上,折叠片23折叠撑开形成缓冲结构21。其中,折叠片23折叠撑开时,第二侧板22绕盒底板1弯折90°,第一片材231沿翻折边L7弯折90°,第二片材232绕第一片材231弯折90°,且第二片材232沿第一共边L5弯折90°,如此,第一片材231和第二片材232弯折形成纵向缓冲部211;与此同时,第三片材233与第一片材231齐平设置,第四片材234绕第三片材233弯折90°,且第四片材234绕第二共边L6弯折90°,如此,第三片材233和第四片材234弯折形成横向缓冲部212。将灯具10容置于限位空间5内时,灯具10沿纵向抵紧于第二片材232,灯具10沿横向抵紧于第三片材233和第四片材234上。最后,盖板32绕第一侧板31盖设于第一片材231和第三片材233上,且将插舌4插设于插槽201内,如此,插舌4抵紧于第二侧板22。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纸板,纸板为一体式结构,纸板由包装纸盒展开形成。其中,本实施例中的包装纸盒与上一实施例中的包装纸盒相同,具体请参阅上一实施例中包装纸盒的相关描述,此处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纸板,包括盒底板1、两个侧撑件2以及两个摇盖3,包装时,将待包装产品放置于盒底板1上且置于两个侧撑件2之间,将两个摇盖3分别绕盒底板1折叠且盖设于两侧撑件2上,最后将两个摇盖3纵向上的插舌4均插设于插槽201内,从而形成摇盖3和侧撑件2沿纵向上的限位作用,也即是实现摇盖3和侧撑件2的连接,如此则完成包装纸盒的形成及灯具10的保证,且包装过程无需再进行粘贴操作,操作较为简单便捷,提高包装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包装纸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盒底板,为矩形状;
两个侧撑件,一一对应成型于所述盒底板沿纵向上的相对两边,两个所述侧撑件上均开设有插槽;
两个摇盖,一一对应成型于所述盒底板沿横向上的相对两边,两个所述摇盖沿纵向上的至少一侧边上设有插舌;各所述摇盖均绕所述盒底板折叠并至少部分盖设于两个所述侧撑件上,所述插舌插接于所述插槽内,以形成所述摇盖与所述侧撑件的纵向限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纸盒,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侧撑件上的所述插槽设置为一个,一个所述摇盖一侧上的所述插舌与另一个所述摇盖同一侧上的所述插舌插设于同一个所述插槽内;
或者,至少一个所述侧撑件上设有至少两个间隔分布的所述插槽,一个所述摇盖一侧上的至少一个所述插舌与另一个所述摇盖同一侧上的至少一个所述插舌插设于不同的所述插槽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纸盒,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摇盖一侧的所述插舌设置为一个,所述摇盖一侧的所述插舌插设于同一个所述插槽内;
或者,至少一个所述摇盖一侧上的所述插舌设置为至少两个,至少一个所述侧撑件上的所述插槽设置为至少一个;所述摇盖一侧上的所有所述插舌插设于同一个所述插槽内,或者,所述摇盖一侧上的至少两个所述插舌插设于不同的所述插槽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纸盒,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插舌沿横向上的至少一边设有圆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纸盒,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摇盖均包括第一侧板及盖板,所述第一侧板成型于所述盒底板沿横向上的一边,所述盖板成型于所述第一侧板的一边,所述盖板盖设于两所述侧撑件上,且所述盖板沿纵向上的两侧均设有所述插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边、第二边、第三边以及第四边,所述第一边为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盖板的公共边,所述第二边及所述第四边均设有所述插舌,且所述插舌连接于所述第三边。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包装纸盒,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撑件均包括成型于所述盒底板沿纵向一边的第二侧板及成型于所述第二侧板一边的折叠片,所述折叠片绕所述第二侧板折叠并连接于所述盒底板一侧,以形成缓冲结构;所述插槽开设于所述第二侧板及所述折叠片的连接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包装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板的纵向缓冲部,至少一个所述纵向缓冲部上设有横向缓冲部,两个所述纵向缓冲部及所述横向缓冲部围合形成能够纵横限位的限位空间。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包装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底板的一侧具有第一贴合区域,所述折叠片上具有第二贴合区域;所述折叠片沿所述折叠片与所述第二侧板的公共边翻折,所述第一贴合区域贴合于所述第二贴合区域上,且所述折叠片折叠撑开形成所述缓冲结构。
10.一种纸板,其特征在于,由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包装纸盒展开形成。
CN202021615227.4U 2020-08-06 2020-08-06 包装纸盒及纸板 Active CN2135669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15227.4U CN213566937U (zh) 2020-08-06 2020-08-06 包装纸盒及纸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15227.4U CN213566937U (zh) 2020-08-06 2020-08-06 包装纸盒及纸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66937U true CN213566937U (zh) 2021-06-29

Family

ID=76554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15227.4U Active CN213566937U (zh) 2020-08-06 2020-08-06 包装纸盒及纸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669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64096B (zh) Solar panel crates
CN202175245U (zh) 一种包装盒
CN213566937U (zh) 包装纸盒及纸板
CN208775213U (zh) 水果包装盒
CN212580363U (zh) 一种包装结构
CN204822338U (zh) 一种圆柱形商品的摇盖式包装盒
CN213566967U (zh) 包装盒及展开板
CN213566934U (zh) 包装盒及纸板
CN205418340U (zh) 一种纸盒结构
CN209956583U (zh) 一种缓冲包装盒
CN215753555U (zh) 一种托盘集合包装盒
CN216375412U (zh) 一种产品包装盒
CN210708348U (zh) 一种上下盖盒
CN212738873U (zh) 一种一纸成型的不施胶瓷碗缓冲包装盒
CN218172915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硬纸板包装箱
CN211970012U (zh) 一种灯泡包装裁片及其盒体
CN215476316U (zh) 一种包装结构及其所应用的瓦楞纸箱
CN210592976U (zh) 一种电池包装用环保包装箱
CN215664435U (zh) 一种具有缓冲结构的扫地机纸质包装盒
CN216360080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一体式烟盒
CN211810680U (zh) 包装箱
CN214296993U (zh) 一种支架用包装箱
CN210971886U (zh) 一种蜂巢型烟用包装盒
CN214986709U (zh) 一种十面体型包装盒
CN215904905U (zh) 一种玻璃灯包装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