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59401U - 一种金属零部件加工用冲孔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金属零部件加工用冲孔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559401U CN213559401U CN202022123863.1U CN202022123863U CN213559401U CN 213559401 U CN213559401 U CN 213559401U CN 202022123863 U CN202022123863 U CN 202022123863U CN 213559401 U CN213559401 U CN 21355940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e
- cylinder
- vertical
- driving
- cav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零部件加工用冲孔模具,从上往下依次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第一竖直驱动气缸的驱动端通过第一竖直驱动杆与下方的上动模驱动连接设置,上动模的底部设置有转接板,压杆的底部设置有压板,第二竖直驱动气缸的驱动端通过第二竖直驱动杆与下方的冲孔头驱动连接设置,下模座的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下定模,下定模内开设有下模腔,下模座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水平紧固机构,下模腔的底部设置有顶出机构。本实用新型对产品进行加工时,同时具备顶部压紧和底部左右推紧的功能,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加工过程中产品晃动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底部的顶部机构可以将加工完成的产品,进行顶出操作,方便快捷,生产效率较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零部件加工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零部件加工用冲孔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是用来成型物品的工具,模具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是高效率的生产工具之一,采用模具进行工业生产,可实现高效率、大批量、低投入的经济快速型生产,且对工人的数量和技术含量要求较低,是各生产厂家着重考虑的一大因素。冲孔模具是模具中较为常见、运用较多的一种,在零部件生产完成后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在零部件上打孔,以便于后续安装工序。冲孔模具对产品的加工工程中,对产品的夹持固定作用尤为重要,避免产品定位不准或者晃动产生的不良影响。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金属零部件加工用冲孔模具,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零部件加工用冲孔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金属零部件加工用冲孔模具,从上往下依次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的左右两侧均连接设置有立柱,上模座顶部上靠近左右两侧的位置均设置有第一竖直驱动气缸,第一竖直驱动气缸的驱动端通过第一竖直驱动杆与下方的上动模驱动连接设置,上动模的左右两侧均通过环状滑块与立柱相连接,上动模的底部设置有转接板,转接板底部靠近左右两侧的位置均设置有压杆,压杆的底部设置有压板,上动模的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竖直驱动气缸,第二竖直驱动气缸底部的上动模和转接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设置有第二竖直驱动杆,第二竖直驱动气缸的驱动端通过第二竖直驱动杆与下方的冲孔头驱动连接设置,下模座的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下定模,下定模内开设有下模腔,下模座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水平紧固机构,下模腔的底部设置有顶出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水平紧固机构包括水平推动气缸、水平驱动杆和推板,下模座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下模腔相连通,第二通孔内设置有水平驱动杆,水平推动气缸的驱动端通过水平驱动杆与设置在下模腔内的推板驱动连接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水平推动气缸固定设置在立柱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顶出机构包括第三竖直驱动气缸、顶柱和顶板,下模座的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空腔,下定模的底部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三通孔,下模腔通过第三通孔与空腔相连通,空腔内设置有第三竖直驱动气缸,第三通孔内设置有顶柱,第三竖直驱动气缸的驱动端通过顶柱与上方的顶板驱动连接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环状滑块和上模座之间的立柱上套设有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一竖直驱动气缸、第二竖直驱动气缸、水平推动气缸和第三竖直驱动气缸均为液压气缸。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一种金属零部件加工用冲孔模具,对产品进行加工时,同时具备顶部压紧和底部左右推紧的功能,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加工过程中产品晃动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底部的顶部机构可以将加工完成的产品,进行顶出操作,方便快捷,生产效率较高。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金属零部件加工用冲孔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1 上模座 2 第一竖直驱动气缸
3 第一竖直驱动杆 4 第二竖直驱动气缸
5 弹簧 6 上动模
7 转接板 8 压杆
9 压板 10 第一通孔
11 第二竖直驱动杆 12 环状滑块
13 冲孔头 14 立柱
15 下定模 16 下模腔
17 水平驱动气缸 18 第二通孔
19 水平驱动杆 20 推板
21 第三通孔 22 顶板
23 顶柱 24 下模座
25 空腔 26 第三竖直驱动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
一种金属零部件加工用冲孔模具,从上往下依次包括上模座1和下模座24,上模座1和下模座24之间的左右两侧均连接设置有立柱14,上模座1顶部上靠近左右两侧的位置均设置有第一竖直驱动气缸2,第一竖直驱动气缸2的驱动端通过第一竖直驱动杆3与下方的上动模6驱动连接设置,上动模6的左右两侧均通过环状滑块12与立柱14相连接,上动模6的底部设置有转接板7,转接板7底部靠近左右两侧的位置均设置有压杆8,压杆8的底部设置有压板9,上动模6的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竖直驱动气缸4,第二竖直驱动气缸4底部的上动模6和转接板7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0,第一通孔10内设置有第二竖直驱动杆11,第二竖直驱动气缸4的驱动端通过第二竖直驱动杆11与下方的冲孔头13驱动连接设置,下模座24的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下定模15,下定模15内开设有下模腔16,下模座24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水平紧固机构,下模腔16的底部设置有顶出机构。
优选的,水平紧固机构包括水平推动气缸17、水平驱动杆19和推板20,下模座24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二通孔18,第二通孔18与下模腔16相连通,第二通孔18内设置有水平驱动杆19,水平推动气缸17的驱动端通过水平驱动杆19与设置在下模腔16内的推板20驱动连接设置。
优选的,水平推动气缸17固定设置在立柱14上。
优选的,顶出机构包括第三竖直驱动气缸26、顶柱23和顶板22,下模座24的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空腔25,下定模15的底部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三通孔21,下模腔16通过第三通孔21与空腔25相连通,空腔25内设置有第三竖直驱动气缸26,第三通孔21内设置有顶柱23,第三竖直驱动气缸26的驱动端通过顶柱23与上方的顶板22驱动连接设置。
优选的,环状滑块12和上模座1之间的立柱14上套设有弹簧5。
优选的,第一竖直驱动气缸2、第二竖直驱动气缸4、水平推动气缸17和第三竖直驱动气缸26均为液压气缸。
本实用新型一种金属零部件加工用冲孔模具,第一竖直驱动气缸2驱动上动模6向下移动,进而带动压杆8底部的压板9对下模腔16内产品的顶部进行压紧操作,第二竖直驱动气缸4驱动冲孔头13对下模腔16内的产品进行冲孔操作,通过水平推动气缸17驱动设置在下模腔16内的推板20对下模腔16内的产品进行左右推紧操作,通过第三竖直驱动气缸26驱动顶板22对下模腔16的内产品进行顶出操作。
本实用新型一种金属零部件加工用冲孔模具,对产品进行加工时,同时具备顶部压紧和底部左右推紧的功能,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加工过程中产品晃动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底部的顶部机构可以将加工完成的产品,进行顶出操作,方便快捷,生产效率较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咧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金属零部件加工用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从上往下依次包括上模座(1)和下模座(24),所述上模座(1)和下模座(24)之间的左右两侧均连接设置有立柱(14),所述上模座(1)顶部上靠近左右两侧的位置均设置有第一竖直驱动气缸(2),所述第一竖直驱动气缸(2)的驱动端通过第一竖直驱动杆(3)与下方的上动模(6)驱动连接设置,所述上动模(6)的左右两侧均通过环状滑块(12)与立柱(14)相连接,所述上动模(6)的底部设置有转接板(7),所述转接板(7)底部靠近左右两侧的位置均设置有压杆(8),所述压杆(8)的底部设置有压板(9),所述上动模(6)的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竖直驱动气缸(4),所述第二竖直驱动气缸(4)底部的上动模(6)和转接板(7)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0),所述第一通孔(10)内设置有第二竖直驱动杆(11),所述第二竖直驱动气缸(4)的驱动端通过第二竖直驱动杆(11)与下方的冲孔头(13)驱动连接设置,所述下模座(24)的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下定模(15),所述下定模(15)内开设有下模腔(16),所述下模座(24)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水平紧固机构,所述下模腔(16)的底部设置有顶出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零部件加工用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紧固机构包括水平推动气缸(17)、水平驱动杆(19)和推板(20),所述下模座(24)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二通孔(18),所述第二通孔(18)与下模腔(16)相连通,所述第二通孔(18)内设置有水平驱动杆(19),所述水平推动气缸(17)的驱动端通过水平驱动杆(19)与设置在下模腔(16)内的推板(20)驱动连接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零部件加工用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推动气缸(17)固定设置在立柱(14)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零部件加工用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机构包括第三竖直驱动气缸(26)、顶柱(23)和顶板(22),所述下模座(24)的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空腔(25),所述下定模(15)的底部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三通孔(21),所述下模腔(16)通过第三通孔(21)与空腔(25)相连通,所述空腔(25)内设置有第三竖直驱动气缸(26),所述第三通孔(21)内设置有顶柱(23),所述第三竖直驱动气缸(26)的驱动端通过顶柱(23)与上方的顶板(22)驱动连接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零部件加工用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滑块(12)和上模座(1)之间的立柱(14)上套设有弹簧(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零部件加工用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直驱动气缸(2)、第二竖直驱动气缸(4)、水平推动气缸(17)和第三竖直驱动气缸(26)均为液压气缸。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123863.1U CN213559401U (zh) | 2020-09-24 | 2020-09-24 | 一种金属零部件加工用冲孔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123863.1U CN213559401U (zh) | 2020-09-24 | 2020-09-24 | 一种金属零部件加工用冲孔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559401U true CN213559401U (zh) | 2021-06-29 |
Family
ID=76578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123863.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559401U (zh) | 2020-09-24 | 2020-09-24 | 一种金属零部件加工用冲孔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559401U (zh) |
-
2020
- 2020-09-24 CN CN202022123863.1U patent/CN21355940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027739U (zh) | 一种冲压模具冲压机构 | |
CN213350409U (zh) | 一种具有防偏移结构的冲孔模具 | |
CN211758056U (zh) | 一种便于更换模具头的机械模具安装座 | |
CN210098710U (zh) | 一种铝压铸件冲孔切废料整形装置 | |
CN213559401U (zh) | 一种金属零部件加工用冲孔模具 | |
CN212217770U (zh) | 一种便于调节的全自动打孔机床 | |
CN109248962A (zh) | 一种汽车配件加工模具 | |
CN210497835U (zh) | 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冲压设备 | |
CN220426497U (zh) | 一种数控冲床的多孔组合冲头 | |
CN216989526U (zh) | 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冲压模具 | |
CN216126358U (zh) | 一种用于合金压铸件的整形模具 | |
CN213701444U (zh) | 一种汽车电池盒成型模具 | |
CN212494852U (zh) | 一种液压冲孔设备 | |
CN209189589U (zh) | 一种灭火机托盘冲切模具 | |
CN211990529U (zh) | 一种冲压模具 | |
CN213793766U (zh) | 一种精密加工的冲压模具 | |
CN218425100U (zh) | 冲孔模具 | |
CN217748924U (zh) | 一种分体式成型的五金精密模具 | |
CN218574758U (zh) | 一种侧冲孔翻孔同步的冲压模具 | |
CN215431117U (zh) | 一种超精密渐进式模具 | |
CN216297714U (zh) | 一种防废料堵塞的五金冲压模具 | |
CN214185007U (zh) | 一种冲压汽车模具的出模装置 | |
CN214263502U (zh) | 一种金属板材冲孔模具 | |
CN210059512U (zh) | 一种冲压成型快换式抽牙机构 | |
CN220295660U (zh) | 一种钣金件生产的冲压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62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