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08447U - 风机基础施工用锚杆举升装置 - Google Patents
风机基础施工用锚杆举升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508447U CN213508447U CN202022156325.2U CN202022156325U CN213508447U CN 213508447 U CN213508447 U CN 213508447U CN 202022156325 U CN202022156325 U CN 202022156325U CN 213508447 U CN213508447 U CN 21350844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sitioning
- transverse plate
- positioning column
- plate
- angle hoo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10000000481 Breast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机基础施工用锚杆举升装置,包括上部横板、下部横板、上部横杆和下部横杆,在上部横板和下部横板上分别设置有手环,在上部横板和下部横板左侧套设有矩形框架,在上部横板侧面设置第一直角弯钩,在上部弧状凹槽和下部弧状凹槽内放置有第二直角弯钩;第一直角弯钩和第二直角弯钩分别插设在左侧定位组件内。本实用新型能快速将锚杆抬起并移至锚笼环上,同时避免在抬举锚杆过程中出现锚杆滑落的情况,实用方便,操作简单,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性,提高了施工效率,易于推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电基础锚杆施工用的提拉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风机基础施工用锚杆举升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风能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并被广泛开发和应用其中风力发电是风能利用中技术最成熟、最具规模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目前,锚栓笼在风力发电基础工程中应用广泛,锚栓笼中锚杆的数量多、重量大,传统施工方法主要依靠人力抬举锚杆安装,施工人员需要双手握住锚杆底部,并用力将锚杆向上抬起,直至抬到锚杆定位环上的定位孔内,极易疲劳,稍有不慎,就会出现手滑导致锚杆倾翻的情况,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风机基础施工用锚杆举升装置,能够快速将锚杆提起,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安全性能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风机基础施工用锚杆举升装置,包括上部横板、下部横板、上部横杆和下部横杆,所述上部横板的下方设置有下部横板,在所述上部横板底面的中部设置有至少两个上部弧状凹槽,在所述下部横板顶面的中部设置有至少两个下部弧状凹槽,所述上部弧状凹槽和下部弧状凹槽呈上、下对称状分布;在所述上部横板和下部横板的左侧设置有矩形框架,在所述下部横板左侧底面上设置有两个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贯穿矩形框架的底部,并通过配套螺母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所述矩形框架内部顶面的中间位置处垂直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下端贯穿上部横板,并与下部横板的顶面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所述上部横板上方的定位柱的外部套设有第一弹簧;在所述上部横板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定位柱,在所述第二定位柱的端部设置有第一直角弯钩,在所述上部弧状凹槽与下部弧状凹槽设置有第二直角弯钩;所述第一直角弯钩的底部和第二直角弯钩的底部分别插设在左侧定位组件内。
所述上部横板的左端和下部横板的左端分别贯穿矩形框架,所述上部横板的顶面与第一弹簧的底部弹性接触在一起,所述上部横板可沿定位柱上、下移动;在所述上部横板的顶面和下部横板的底面上分别设置有“U型”手环,且两个“U型”手环呈对称状布置;所述“U型”手环位于矩形框架右侧的位置处。
所述上部横板与下部横板通过第一弹簧紧贴在一起,所述第一弹簧的顶部与矩形框架内部的顶面固定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二直角弯钩的顶部设置有第三定位柱,在所述第三定位柱尾端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定位钩,所述定位钩呈“L”状分布,且所述定位钩的朝向与第二直角弯钩的朝向一致,所述定位钩钩设在下部横板侧面的底部;所述第三定位柱的长度大于下部横板的宽度;所述第一直角弯钩的底部与第二直角弯钩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所述第一直角弯钩底部的前端与第二直角弯钩底部的前端分别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在所述第一直角弯钩和第二直角弯钩的底部分别挖设有至少三个底部弧状凹槽。
所述左侧定位组件由上部横杆、下部横杆、外侧定位竖杆和内侧定位竖杆组成,所述外侧定位竖杆为两个,分别位于上部横杆和下部横杆之间两侧的位置处,在所述上部横杆的下方设置有上压板,所述上压板的两边分别与两个外侧定位竖杆内壁之间不接触;在所述上部横杆与上压板之间穿设有两个第四定位柱,在每个所述第四定位柱的底部分别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上压板的底部;在所述第四定位柱的外部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顶部与上部横杆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弹簧的底部与上压板顶面之间弹性接触在一起;在所述下部横杆的上方设置有下压板,所述下压板的两端与两个外侧定位竖杆的内壁之间不接触,在所述下压板与下部横杆之间插设有第五定位柱,所述第五定位柱为两个,所述第五定位柱的底端与下部横杆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所述第五定位柱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限位块,在所述第五定位柱的外部套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底部与下压板的顶面弹性接触在一起;在所述上压板与下压板之间设置有内侧定位竖杆,所述内侧定位竖杆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五定位柱分别位于两个内侧定位竖杆的外部。
所述上压板可沿第四定位柱上、下移动,所述下压板可沿第五定位柱上、下移动。
所述底部弧状凹槽的弧度与下部横杆外壁的弧度相匹配,所述第一直角弯钩和第二直角弯钩的底部横杆分别插设在下压板与下部横杆之间的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根据锚杆底部螺母的直径,调节第二直角弯钩和第一直角弯钩之间的距离,将两个直角弯钩的底部钩在锚杆底部螺母的下方,同时左手握着上部横板,并将上压板挤压,使下压板抬起,将两个直角弯钩的底部一并插设在下压板下方与下部横杆之间的位置处,最后松开按压上压板的手,两个直角弯钩被压住,工作人员双手一起将锚杆举起,并移至锚杆定位环上即可,实用方便,操作简单。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左侧定位组件,当第一直角弯钩和第二直角弯钩的底部插设在螺杆底部螺母的下方,通过手按压上压板和上部横板,使下部压板抬起,并将第一直角弯钩和第二直角弯钩的底部快速插设在下压板下方,同时左侧定位组件向锚杆侧移动,直至将锚杆卡紧;避免了工作人员抬举锚杆使,出现锚杆从两个直角弯钩上滑落的情况,保证了整体的安全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下压板与下部横杆两侧分别插设第五定位柱,在下压板上方的第五定位柱的外部套设第三弹簧,当第三弹簧复位使,第五定位柱与下部横杆紧贴在一起,使该装置使用时,能将第一直角弯钩和第二直角弯钩固定卡紧。
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直角弯钩和第二直角弯钩的底部分别设置底部弧状凹槽,使用时,下部横杆与两个直角弯钩的底部弧状凹槽可以紧贴在一起,避免抬举锚杆过程中,左侧定位组件从两个直角弯钩中滑出的情况,保证了整体的稳定性。
5、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三定位柱尾端设置定位钩,使用时,定位钩与下部横板侧面底部钩在一起,起到限位固定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部横板、下部横板及矩形框架的连接构造土;
图4为本实用新型左侧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定位柱与上部横板、下部横板之间的连接构造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直角弯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A表示锚杆,B表示锚杆底部的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参见图1-图6,一种风机基础施工用锚杆举升装置,包括上部横板1、下部横板2、上部横杆16和下部横杆18,在上部横板1的下方设置有下部横板2,在上部横板1底面的中部设置有至少两个上部弧状凹槽13-1(左、右相邻的上部弧状凹槽13-1的边缘紧密接触在一起),在下部横板2顶面的中部设置有至少两个下部弧状凹槽13(左、右相邻的下部弧状凹槽13的边缘紧密接触在一起),上部弧状凹槽13-1和下部弧状凹槽13呈上、下对称状分布(位置也上、下相对应);在上部横板1和下部横板2的左侧设置有矩形框架4,在下部横板2左侧底面上设置有两个定位螺栓5,定位螺栓5贯穿矩形框架4的底部,并通过配套螺母5-1固定连接在一起;在矩形框架4内部顶面的中间位置处垂直设置有定位柱6,定位柱6的下端贯穿上部横板1,并与下部横板2的顶面固定连接在一起,在上部横板1上方的定位柱6的外部套设有第一弹簧7;在上部横板1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定位柱8,在第二定位柱8的端部设置有第一直角弯钩9,在上部弧状凹槽13-1与下部弧状凹槽13内设置有第二直角弯钩10;第一直角弯钩9的底部和第二直角弯钩10的底部分别插设在左侧定位组件内。
上部横板1的左端和下部横板2的左端分别贯穿矩形框架4,上部横板1的顶面与第一弹簧7的底部弹性接触在一起,上部横板1可沿定位柱6上、下移动;在上部横板1的顶面和下部横板2的底面上分别设置有“U型”手环3,且两个“U型”手环3呈对称状布置;“U型”手环3位于矩形框架4右侧的位置处。
上部横板1与下部横板2通过第一弹簧7紧贴在一起,第一弹簧7的顶部与矩形框架4内部的顶面固定连接在一起。
第二直角弯钩10的顶部设置有第三定位柱11,在第三定位柱11尾端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定位钩11-1,定位钩11-1呈“L”状分布,且定位钩11-1的朝向与第二直角弯钩10的朝向一致,定位钩11-1钩设在下部横板2侧面的底部;第三定位柱11的长度大于下部横板2的宽度;第一直角弯钩9的底部与第二直角弯钩10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第一直角弯钩9底部的前端与第二直角弯钩10底部的前端分别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在第一直角弯钩9和第二直角弯钩10的底部分别挖设有至少三个底部弧状凹槽12。
左侧定位组件由上部横杆16、下部横杆18、外侧定位竖杆17和内侧定位竖杆23组成,外侧定位竖杆17为两个,分别位于上部横杆16和下部横杆18之间两侧的位置处,在上部横杆16的下方设置有上压板21,上压板21的两边分别与两个外侧定位竖杆17内壁之间不接触;在上部横杆16与上压板21之间穿设有两个第四定位柱20,在每个第四定位柱20的底部分别设置有限位块22,限位块22位于上压板21的底部;在第四定位柱20的外部套设有第二弹簧19,第二弹簧19的顶部与上部横杆16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二弹簧19的底部与上压板21顶面之间弹性接触在一起;在下部横杆18的上方设置有下压板24,下压板24的两端与两个外侧定位竖杆17的内壁之间不接触,在下压板24与下部横杆18之间插设有第五定位柱25,第五定位柱25为两个,第五定位柱25的底端与下部横杆18固定连接在一起,在第五定位柱25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限位块26,在第五定位柱25的外部套设有第三弹簧27,第三弹簧27的底部与下压板24的顶面弹性接触在一起;在上压板21与下压板24之间设置有内侧定位竖杆23,所述内侧定位竖杆23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五定位柱25分别位于两个内侧定位竖杆23的外部。
上压板21可沿第四定位柱20上、下移动,下压板24可沿第五定位柱25上、下移动。
底部弧状凹槽12的弧度与下部横杆18外壁的弧度相匹配,第一直角弯钩9和第二直角弯钩10的底部横杆分别插设在下压板24与下部横杆18之间的位置处。
上述描述中,当第二弹簧19和第三弹簧27分别位于复位状态,下压板24的底面与下部横杆18的顶面紧贴在一起。
上述描述中,当第二直角弯钩后端的定位钩11-1正好钩在下部横板2内侧的底面上时,第三定位柱11的前端与第二定位柱8的前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一直角弯钩9的底部与第二直角弯钩10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一直角弯钩底部的前端与第二直角弯钩底部的前端分别对齐。
上述描述中,左侧定位组件中的两个第五定位柱25之间的距离满足第一直角弯钩和第二直角弯钩之间的距离调至最大。
工作原理:
1、使用时,根据锚杆底部螺母的直径,调节第二直角弯钩10与第一直角弯钩9之间的间距,使第一直角弯钩9与第二直角弯钩10能够钩在锚杆A底部螺母B的下方。
2、工作人员的另一只手,握住左侧定位组件中的上部横杆16和上压板21,并挤压,使上压板21上移、下压板24上移,然后将第一弯钩9与第二直角弯钩10的底部分别插设在下压板24下方的位置处;同时左侧定位组件向锚杆A方向移动,直至左侧定位组件顶在锚杆A螺母底部的一侧,然后松开握住上部横杆16和上压板21的手;此时锚杆A底部被该装置卡紧。
3、两手同时提起该装置,直至锚杆移至锚笼环上即可;然后挤压上压板和上部横杆,将左侧定位组件从第一直角弯钩9和第二直角弯钩10中抽出,然后将第一直角弯钩9和第二直角弯钩10从锚杆底部螺母处抽出即可。
上述描述中,该装置还可以两个人一起使用,即快一个手握设置直角弯钩的一部分,一个手握左侧定位组件;上述描述中,当第二直角弯钩10需要在上部弧状凹槽13-1和下部弧状凹槽13之间移动时,只需将上部横板1和下部横板2上的手环撑开,上部横板1上移,此时即可移动第二直角弯钩10,从而根据情况调节第一直角弯钩9与第二直角弯钩10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能快速将锚杆抬起并移至锚笼环上,同时避免在抬举锚杆过程中出现锚杆滑落的情况,实用方便,操作简单,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性,提高了施工效率,易于推广。
Claims (7)
1.一种风机基础施工用锚杆举升装置,包括上部横板(1)、下部横板(2)、上部横杆(16)和下部横杆(18),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横板(1)的下方设置有下部横板(2),在所述上部横板(1)底面的中部设置有至少两个上部弧状凹槽(13-1),在所述下部横板(2)顶面的中部设置有至少两个下部弧状凹槽(13),所述上部弧状凹槽(13-1)和下部弧状凹槽(13)呈上、下对称状分布;在所述上部横板(1)和下部横板(2)的左侧设置有矩形框架(4),在所述下部横板(2)左侧底面上设置有两个定位螺栓(5),所述定位螺栓(5)贯穿矩形框架(4)的底部,并通过配套螺母(5-1)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所述矩形框架(4)内部顶面的中间位置处垂直设置有定位柱(6),所述定位柱(6)的下端贯穿上部横板(1),并与下部横板(2)的顶面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所述上部横板(1)上方的定位柱(6)的外部套设有第一弹簧(7);在所述上部横板(1)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定位柱(8),在所述第二定位柱(8)的端部设置有第一直角弯钩(9),在所述上部弧状凹槽(13-1)与下部弧状凹槽(13)内设置有第二直角弯钩(10);所述第一直角弯钩(9)的底部和第二直角弯钩(10)的底部分别插设在左侧定位组件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基础施工用锚杆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横板(1)的左端和下部横板(2)的左端分别贯穿矩形框架(4),所述上部横板(1)的顶面与第一弹簧(7)的底部弹性接触在一起,所述上部横板(1)可沿定位柱(6)上、下移动;在所述上部横板(1)的顶面和下部横板(2)的底面上分别设置有“U型”手环(3),且两个“U型”手环(3)呈对称状布置;所述“U型”手环(3)位于矩形框架(4)右侧的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基础施工用锚杆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横板(1)与下部横板(2)通过第一弹簧(7)紧贴在一起,所述第一弹簧(7)的顶部与矩形框架(4)内部的顶面固定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基础施工用锚杆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直角弯钩(10)的顶部设置有第三定位柱(11),在所述第三定位柱(11)尾端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定位钩(11-1),所述定位钩(11-1)呈“L”状分布,且所述定位钩(11-1)的朝向与第二直角弯钩(10)的朝向一致,所述定位钩(11-1)钩设在下部横板(2)侧面的底部;所述第三定位柱(11)的长度大于下部横板(2)的宽度;所述第一直角弯钩(9)的底部与第二直角弯钩(10)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所述第一直角弯钩(9)底部的前端与第二直角弯钩(10)底部的前端分别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在所述第一直角弯钩(9)和第二直角弯钩(10)的底部分别挖设有至少三个底部弧状凹槽(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基础施工用锚杆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定位组件由上部横杆(16)、下部横杆(18)、外侧定位竖杆(17)和内侧定位竖杆(23)组成,所述外侧定位竖杆(17)为两个,分别位于上部横杆(16)和下部横杆(18)之间两侧的位置处,在所述上部横杆(16)的下方设置有上压板(21),所述上压板(21)的两边分别与两个外侧定位竖杆(17)内壁之间不接触;在所述上部横杆(16)与上压板(21)之间穿设有两个第四定位柱(20),在每个所述第四定位柱(20)的底部分别设置有限位块(22),所述限位块(22)位于上压板(21)的底部;在所述第四定位柱(20)的外部套设有第二弹簧(19),所述第二弹簧(19)的顶部与上部横杆(16)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弹簧(19)的底部与上压板(21)顶面之间弹性接触在一起;在所述下部横杆(18)的上方设置有下压板(24),所述下压板(24)的两端与两个外侧定位竖杆(17)的内壁之间不接触,在所述下压板(24)与下部横杆(18)之间插设有第五定位柱(25),所述第五定位柱(25)为两个,所述第五定位柱(25)的底端与下部横杆(18)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所述第五定位柱(25)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限位块(26),在所述第五定位柱(25)的外部套设有第三弹簧(27),所述第三弹簧(27)的底部与下压板(24)的顶面弹性接触在一起;在所述上压板(21)与下压板(24)之间设置有内侧定位竖杆(23),所述内侧定位竖杆(23)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五定位柱(25)分别位于两个内侧定位竖杆(23)的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机基础施工用锚杆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板(21)可沿第四定位柱(20)上、下移动,所述下压板(24)可沿第五定位柱(25)上、下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机基础施工用锚杆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弧状凹槽(12)的弧度与下部横杆(18)外壁的弧度相匹配,所述第一直角弯钩(9)和第二直角弯钩(10)的底部横杆分别插设在下压板(24)与下部横杆(18)之间的位置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156325.2U CN213508447U (zh) | 2020-09-27 | 2020-09-27 | 风机基础施工用锚杆举升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156325.2U CN213508447U (zh) | 2020-09-27 | 2020-09-27 | 风机基础施工用锚杆举升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508447U true CN213508447U (zh) | 2021-06-22 |
Family
ID=76462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156325.2U Active CN213508447U (zh) | 2020-09-27 | 2020-09-27 | 风机基础施工用锚杆举升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508447U (zh) |
-
2020
- 2020-09-27 CN CN202022156325.2U patent/CN21350844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659998U (zh) | 一种水电站压力钢管瓦片矫正工装装置 | |
CN213508447U (zh) | 风机基础施工用锚杆举升装置 | |
CN202245016U (zh) | 开关柜母排专用转运车 | |
CN205132955U (zh) | 一种电力行业低空吊装作业用吊装架 | |
CN206034479U (zh) | 一种塔吊接力吊运置物架装置 | |
CN203865934U (zh) | 一种电杆用滑轮提升机构临时悬挂装置 | |
CN112227362A (zh) | 风电场基础施工用举升机构及施工方法 | |
CN203569871U (zh) | 脚手架的安装结构 | |
CN207260597U (zh) | 一种建筑用夯实机 | |
CN202448113U (zh) | 成孔装置支撑架 | |
CN204552051U (zh) | 高空横梁下表面监测测点布置用的挂篮结构 | |
CN214299003U (zh) | 一种新型塔机标准节爬梯安装结构 | |
CN205150281U (zh) | 一种冲砂灰尘收集装置 | |
CN207314776U (zh) | 一种钢结构构件的装配平台 | |
CN204953578U (zh) | 一种压铁移动吊篮装置 | |
CN201826450U (zh) | 长屋面彩钢压型板的提升装置 | |
CN203795819U (zh) |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防倾锁紧装置 | |
CN203321297U (zh) | 钢管塔辅助梯 | |
CN202324605U (zh) | 双子口墙体模板 | |
CN203609773U (zh) | 高空作业防坠落装置 | |
CN213806524U (zh) | 一种脚手架用防护网框 | |
CN216949371U (zh) | 一种组合型高档工装 | |
CN210563337U (zh) | 一种便捷式可替代吊篮配重的后置埋件 | |
CN212836619U (zh) | 安装在箱式钢立柱上的轻型夹具式脚手架 | |
CN217107123U (zh) | 简便式抬管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