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07862U - 一种市政道路的加宽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市政道路的加宽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07862U
CN213507862U CN202021316563.9U CN202021316563U CN213507862U CN 213507862 U CN213507862 U CN 213507862U CN 202021316563 U CN202021316563 U CN 202021316563U CN 213507862 U CN213507862 U CN 2135078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road surface
widening
slope
asphalt concre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1656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anyu Design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Yiwu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wu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wu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1656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078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078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078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市政道路的加宽结构,包括加宽部分的路基填方结构、加宽部分路面结构、原道路路面结构和加宽部分与原路面的拼接结构,路基填方结构包括第一放坡结构、第二放坡结构以及设置于第一放坡结构和第二放坡结构之间的路基结构层,加宽部分路面结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压实设置的碎石垫层、混凝土基层、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层、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和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拼接结构为原路面与加宽部分相互连接的材质为玻璃纤维土工格栅的衔接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市政道路的加宽结构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不仅能够保证加宽路面的结构强度,而且可以最大程度的防止新老路面之间出现断层和裂缝的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市政道路的加宽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市政道路的加宽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交通流量日益增加,目前的道路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交通的发展和需求,对公路进行加宽改造成为了目前交通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市政道路的建设是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项,随着城市的发展,道路也需要进行加宽。
现有技术中原有的路基经过多年行车荷载作用和自然沉降等因素已趋于稳定,沉降量已很小,而新路基成型后必然要经历一个沉降过程,由于施工工艺以及采用的材料的不同会导致加宽后的路面存在开裂以及沉降的问题,而且道路长期曝露与高温以及雨水天气,长期地被大型货车滚压后,更容易产生破裂的现象,尤其在一些交通量比较繁重的国道、省道、高速公路等,因此亟需解决在道路加宽过程中减少新路基的不均匀沉降以及避免道路新旧路基衔接处产生纵向裂缝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市政道路的加宽结构通过将侧石设置为可以部分透水的结构,实现路面快速排水,通过在侧石和绿化隔离带之间设置一个集水灌溉装置,实现了雨水的收集再利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市政道路的加宽结构,包括加宽部分的路基填方结构、加宽部分路面结构、原道路路面结构和加宽部分与原路面的拼接结构,所述路基填方结构包括第一放坡结构、第二放坡结构以及设置于第一放坡结构和第二放坡结构之间的路基结构层,所述加宽部分路面结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压实设置的碎石垫层、混凝土基层、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层、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和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所述拼接结构为原路面与加宽部分相互连接的材质为玻璃纤维土工格栅的衔接部,衔接部与加宽部分路面结构中的所述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层一体铺筑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放坡结构为呈阶梯状开挖的土方结构,土方结构的竖直方向呈竖直线结构,所述路基结构层为夯实填筑在土方结构上部的第一填筑层、第二填筑层和第三填筑层,所述路基填筑层一侧与第一放坡结构拼接夯实,另一侧为呈阶梯状夯实压平的第二放坡结构,第二放坡结构的竖直方向呈斜坡结构,所述第二放坡结构外侧通过土方填筑夯实平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填筑层和第二填筑层分两层填筑成型,第三填筑层分三层填筑成型,第一填筑层的阶梯坡度为2.5%,第二填筑层的阶梯坡度为1.75%,第三填筑层的阶梯坡度为2%,所述土方结构的台阶高度分别对应第一填筑层、第二填筑层和第三填筑层。
进一步的,所述原道路路面结构包括与加宽部分路面一体施工成型的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和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
进一步的,所述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和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之间铺洒有乳化沥青粘层油,所述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层和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之间铺洒有乳化沥青透层油。
进一步的,所述碎石垫层采用粒径不超过5cm的碎石夯实而成,所述混凝土基层采用C30的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碎石垫层厚度为10cm,混凝土基层厚度为30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厚度为8cm,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厚度为4cm。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市政道路的加宽结构通过将路基填方结构设置为两双向放坡填筑的形式,有效的保证了新路面的结构稳定,避免加宽路面沉降,通过将原路面与加宽部分路面通过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层、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和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一体施工成型可以有效的防止新老路面之间的断层和缝隙的产生。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市政道路的加宽结构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不仅能够保证加宽路面的结构强度,而且可以最大程度的防止新老路面之间出现断层和裂缝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市政道路的加宽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市政道路的加宽结构中路基填方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市政道路的加宽结构中加宽部分路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路基填方结构;101-第一放坡结构;102-第二放坡结构;103-路基结构层;2-加宽部分路面结构;21-碎石垫层;22-混凝土基层;23-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层;24-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25-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3-原道路路面结构;4-拼接结构;5-衔接部;6-第一填筑层;7-第二填筑层;8-第三填筑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参照图1和图3所示,一种市政道路的加宽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和加宽部分路面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加宽部分的路基填方结构1、加宽部分路面结构104、原道路路面结构3和加宽部分与原路面的拼接结构4,原道路路面结构3包括与加宽部分路面一体施工成型的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24和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25,路基填方结构1包括第一放坡结构101、第二放坡结构102以及设置于第一放坡结构101和第二放坡结构102之间的路基结构层103,加宽部分路面结构104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压实设置的碎石垫层21、混凝土基层22、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层23、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24和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25,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24和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25之间铺洒有乳化沥青粘层油,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层23和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24 之间铺洒有乳化沥青透层油,碎石垫层21采用粒径不超过5cm的碎石夯实而成,混凝土基层22采用C30的混凝土浇筑而成,碎石垫层21厚度为10cm,混凝土基层22厚度为30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24厚度为8cm,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25厚度为4cm。
路面拼接结构4为原路面与加宽部分相互连接的材质为玻璃纤维土工格栅的衔接部5,衔接部5与加宽部分路面结构104中的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层23一体铺筑成型,采用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将加宽路面与原路面进行一体式覆盖可以使新老路面的整体性更好,有效防止新老路面衔接段的开裂。
参照图2所示,一种市政道路的加宽结构中路基填方结构1的结构示意图,第一放坡结构101为呈阶梯状开挖的土方结构,土方结构的竖直方向呈竖直线结构,路基结构层103为夯实填筑在土方结构上部的第一填筑层6、第二填筑层 7和第三填筑层8,路基填筑层一侧与第一放坡结构101拼接夯实,另一侧为呈阶梯状夯实压平的第二放坡结构102,第二放坡结构102的竖直方向呈斜坡结构,第二放坡结构102外侧通过土方填筑夯实平整,第一填筑层6和第二填筑层7 采用宕渣和土的混合料分两层填筑成型,第三填筑层8采用宕渣分三层填筑成型,第一填筑层6的阶梯坡度为2.5%,第二填筑层7的阶梯坡度为1.75%,第三填筑层8的阶梯坡度为2%,土方结构的台阶高度分别对应第一填筑层6、第二填筑层7和第三填筑层8。采用两侧放坡,中间分成填筑可以有效的保证路基填方结构1的稳定,路基填方结构1稳定可以有效保证加宽路面不会沉降,进一步保障了加宽路面不会沉降和衔接部5不会开裂。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市政道路的加宽结构的施工方法:首先现将原路面的面层进行铣刨,同时将需要加宽的新路面进行填方,填方时,加宽路面原有的土路基进行台阶状放坡,然后进行路基结构成的填筑,路基结构层103分为三大层七小层的填筑,每填筑一层都进行夯实平整,路基结构层103的边坡采用斜坡与平台衔接的结构,路基填筑至设计标高后,在加宽部分和原路面部分铺筑玻璃纤维土工格栅以及道路的路面结构。
通过将路基填方结构1设置为两双向放坡填筑的形式,有效的保证了新路面的结构稳定,避免加宽路面沉降,通过将原路面与加宽部分路面通过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层23、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24和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 25一体施工成型可以有效的防止新老路面之间的断层和缝隙的产生,该种加宽结构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不仅能够保证加宽路面的结构强度,而且可以最大程度的防止新老路面之间出现断层和裂缝的现象。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市政道路的加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宽部分的路基填方结构、加宽部分路面结构、原道路路面结构和加宽部分与原路面的拼接结构,所述路基填方结构包括第一放坡结构、第二放坡结构以及设置于第一放坡结构和第二放坡结构之间的路基结构层,所述加宽部分路面结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压实设置的碎石垫层、混凝土基层、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层、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和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所述拼接结构为原路面与加宽部分相互连接的材质为玻璃纤维土工格栅的衔接部,衔接部与加宽部分路面结构中的所述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层一体铺筑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的加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坡结构为呈阶梯状开挖的土方结构,土方结构的竖直方向呈竖直线结构,所述路基结构层为夯实填筑在土方结构上部的第一填筑层、第二填筑层和第三填筑层,所述路基填筑层一侧与第一放坡结构拼接夯实,另一侧为呈阶梯状夯实压平的第二放坡结构,第二放坡结构的竖直方向呈斜坡结构,所述第二放坡结构外侧通过土方填筑夯实平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的加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筑层和第二填筑层分两层填筑成型,第三填筑层分三层填筑成型,第一填筑层的阶梯坡度为2.5%,第二填筑层的阶梯坡度为1.75%,第三填筑层的阶梯坡度为2%,所述土方结构的台阶高度分别对应第一填筑层、第二填筑层和第三填筑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的加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原道路路面结构包括与加宽部分路面一体施工成型的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和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的加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和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之间铺洒有乳化沥青粘层油,所述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层和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之间铺洒有乳化沥青透层油。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的加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垫层采用粒径不超过5cm的碎石夯实而成,所述混凝土基层采用C30 的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碎石垫层厚度为10cm,混凝土基层厚度为30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厚度为8cm,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厚度为4cm。
CN202021316563.9U 2020-07-07 2020-07-07 一种市政道路的加宽结构 Active CN2135078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16563.9U CN213507862U (zh) 2020-07-07 2020-07-07 一种市政道路的加宽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16563.9U CN213507862U (zh) 2020-07-07 2020-07-07 一种市政道路的加宽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07862U true CN213507862U (zh) 2021-06-22

Family

ID=76434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16563.9U Active CN213507862U (zh) 2020-07-07 2020-07-07 一种市政道路的加宽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078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14164A (zh) * 2021-10-18 2022-01-11 重庆交通大学 一种高速公路加宽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14164A (zh) * 2021-10-18 2022-01-11 重庆交通大学 一种高速公路加宽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04364B (zh) 一种粘土包边尾矿砂路基的施工方法
CN205874850U (zh) 铁路软土地基轻质土路基结构
CN109914173B (zh)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泡沫轻质土浇筑台背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2787044U (zh) 一种沥青混凝土路面纵向裂缝处治结构
CN106676993B (zh) 一种加筋碎石框架结构路基加固体系及其加固方法
CN110144783B (zh) 一种路基施工方法
CN104452510B (zh) 乡村公路即时修筑法
CN206625096U (zh) 一种加筋碎石框架结构路基加固体系
CN106087639A (zh) 一种公路、过水路面结构及过水路面施工方法
CN213507862U (zh) 一种市政道路的加宽结构
CN111794030A (zh) 在穿堤建筑物处加宽堤基的方法
CN212895900U (zh) 一种重力式u型桥台台后排水结构
CN210529400U (zh) 一种固化建筑渣土道路结构
CN112195701A (zh) 软土地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8884292U (zh) 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防沉降结构
CN207228166U (zh) 一种市政道路重型井盖井圈加固结构
CN215758302U (zh) 一种高液限土路基结构
CN214938907U (zh) 一种公路扩建用新旧路面拼接结构
CN211947752U (zh) 一种沥青混凝土路基加固结构
CN214737081U (zh) 一种稳固市政道路软硬接驳防沉降的新型结构
CN213804677U (zh) 软土地基结构
CN212895734U (zh) 高速公路互通匝道加宽结构
CN213389548U (zh) 一种深厚软土高填方防沉降路基
CN208183459U (zh) 下穿既有线桥梁的路堤结构
CN208235249U (zh) 一种路面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22001 no.569 Jiangbin North Road, Yiwu City,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Hanyu Design Co.,Ltd.

Address before: 322001 no.569 Jiangbin North Road, Yiwu City,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Yiwu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