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77192U - 一种高强度钢结构支撑单元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强度钢结构支撑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77192U
CN213477192U CN202021895012.2U CN202021895012U CN213477192U CN 213477192 U CN213477192 U CN 213477192U CN 202021895012 U CN202021895012 U CN 202021895012U CN 213477192 U CN213477192 U CN 2134771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ff
column
plate
columns
strength st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9501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左乐
何欣
钟伟
谢磊
潘晨
张磊
徐光乾
潘金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9501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771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771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7719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强度钢结构支撑单元,包括第一劲性柱、第一劲性梁,所述第一劲性柱成对设置,成对的两所述第一劲性柱之间通过若干位于不同高度的所述第一劲性梁连接以形成结构单体,各所述结构单体上的所述第一劲性梁对应设置,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各所述第一劲性梁形成建筑的楼层板钢结构;所述第一劲性梁横截面设置为H型,所述第一劲性柱包括H型主体和四个T型加强筋,所述T型加强筋两两对称固定设置在所述H型主体上;本实用新型中异种结构的所述第一劲性柱通过所述T型加强筋的设置提高所述第一劲性柱的整体强度和抗弯能力,从而更有利于具有40米以上超大跨度结构的设置,并有利于保证高层连接走廊的钢结构加设。

Description

一种高强度钢结构支撑单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钢结构支撑单元。
背景技术
劲性混凝土结构是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一种主要形式,是在钢筋混凝土内部加入型钢所形成的特殊复合材料。由于型钢芯犹如骨骼一般的存在,可以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延性,大大提高混凝土的抗震性能;而混凝土对于钢材的侧向约束,保证了钢材力学性能的发挥,不会因失稳提前退出工作。由于其承载能力高、刚度大、耐火性好及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大跨结构和地震区的高层建筑以及超高层建筑。
但现有的大跨结构的高层建筑内部型钢一般采用常规的H型钢,H型钢可基本满足高层建筑的强度要求,但对于具有40米以上的超大跨度结构,常规的H型钢无法满足高强度的要求。
鉴于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钢结构支撑单元,包括第一劲性柱、第一劲性梁,所述第一劲性柱成对设置,成对的两所述第一劲性柱之间通过若干位于不同高度的所述第一劲性梁连接以形成结构单体,各所述结构单体上的所述第一劲性梁对应设置,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各所述第一劲性梁形成建筑的楼层板钢结构;所述第一劲性梁横截面设置为H型,所述第一劲性柱包括H型主体和四个T型加强筋,所述T型加强筋两两对称固定设置在所述H型主体上。
较佳的,所述H型主体包括柱腹板和对称且固定设置在所述柱腹板两端的两柱翼板,两所述T型加强筋分别对称设置在两所述柱翼板上,另外两所述T型加强筋对称设置在所述柱腹板的两侧,所述第一劲性梁端部与设置在所述柱翼板上的所述T型加强筋固定连接。
较佳的,所述T型加强筋包括横板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端边固定设置在所述横板的中心线上,另一端边和所述H型主体固定连接。
较佳的,所述第一劲性柱包括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所述第一柱体与底板连接,所述第二柱体与所述第一柱体的上端固定连接。
较佳的,所述第一柱体长度设置为7m~9m,所述第二柱体长度设置为18m~24m。
较佳的,所述底板上对应所述第一柱体设置有至少4个调节螺杆,所述第一柱体底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调节孔,所述调节螺杆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调节孔内,且每个所述调节螺杆均螺纹连接有一调节螺母、一紧固螺母和一止退螺母,所述调节螺母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下方,所述紧固螺母和所述止退螺母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方,所述紧固螺母和所述调节螺母夹持所述安装板以固定所述安装板位置。
较佳的,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底板之间混凝土灌实。
较佳的,所述紧固螺母和所述安装板之间设置有垫板。
较佳的,所述第一柱体和所述第二柱体上均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柱体和所述第二柱体之间的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第三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板上设置有第四连接孔,通过将连接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三连接孔和所述第四连接孔并与螺母固定,所述第一柱体和所述第二柱体之间的连接处焊接固定。
较佳的,所述第二连接板垂直设置在所述T型加强筋的所述横板上,且对应两相互连接的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有两所述第三连接板,两所述第三连接板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两侧。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中异种结构的所述第一劲性柱通过所述T型加强筋的设置提高所述第一劲性柱的整体强度和抗弯能力,从而更有利于具有40米以上超大跨度结构的设置,并有利于保证高层连接走廊的钢结构加设;2,所述第一劲性梁为超大跨度梁体,一般长度设置为40米左右,为便于原材料的运输,所述第一劲性梁一般采用分段式结构,通过分段运输现场焊接的方式进行安装设置;3,所述第一劲性柱一般重量较大,为保证吊装的可靠进行,所述第一劲性柱采用分段安装的方式进行;4,通过设置多种结构的结构单体从而形成具有高空连接走廊的高强度钢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所述结构单体的结构视图;
图2为所述具有高空连接走廊的高强度钢结构的结构视图;
图3为所述第一劲性梁的结构视图;
图4为所述第一劲性梁焊接工装的结构视图;
图5为所述端部固定座的结构视图;
图6为所述第一劲性柱的结构视图;
图7为所述第一劲性柱的截面示意图;
图8为所述第一柱体和所述第二柱体的连接结构视图;
图9为所述第一柱体底端的连接结构视图;
图10为所述第二柱体顶端的连接结构视图;
图11为所述第一劲性梁和所述第一劲性柱的连接结构视图;
图12为施工方法中步骤S2的施工示意图;
图13为施工方法中步骤S3的施工示意图;
图14为施工方法中步骤S4的施工示意图;
图15为施工方法中步骤S5的施工示意图;
图16为施工方法中步骤S6的施工示意图;
图17为施工方法中步骤S7的施工示意图;
图18为施工方法中步骤S8的施工示意图;
图19为施工方法中步骤S9的施工示意图;
图20为所述稳定型钢的搭接示意图。
图中数字表示:
1-第一劲性柱;2-第一劲性梁;3-第二劲性梁;4-第二劲性柱;5-第一加强梁;6-第二加强梁;7-第一结构单体;8-第二结构单体;9-第三结构单体;10-第四结构单体;11-H型主体;12-T型加强筋;13-第一柱体;14-第二柱体;15-调节螺杆;16-安装板;17-调节螺母;18-紧固螺母;19-止退螺母;20-连接段;21-分段梁体;22-第一连接板;23-端部固定座;24-连接固定座;25-固定块;26-连接块;111-柱腹板;112-柱翼板;121-横板;122-连接棱;131-第二连接板;132-第三连接板;133-第四连接板;134-第一加强板;135-第二加强板;231-底直杆;232-限位杆;233-斜支撑;234-底延伸杆;235-底支撑杆;236-底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所述高强度钢结构组件包括第一劲性柱1、第一劲性梁2,如图1所示,图1为所述结构单体的结构视图;所述第一劲性柱1成对设置,两所述第一劲性柱1之间通过若干位于不同高度的所述第一劲性梁2连接以形成结构单体,各所述结构单体上的所述第一劲性梁2一一对应并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各所述第一劲性梁2用于形成高层建筑的楼层板。
较佳的,所述第一劲性梁2横截面设置为H型,所述第一劲性柱1包括H型主体11和四个T型加强筋12,所述T型加强筋12两两对称固定设置在所述H型主体11上,用以加强所述第一劲性柱1的整体强度。
具体的,所述H型主体11包括柱腹板111和对称且固定设置在所述柱腹板111两端的两柱翼板112,两所述T型加强筋12分别对称设置在两所述柱翼板112上,另外两所述T型加强筋12对称设置在所述柱腹板111的两侧,所述第一劲性梁2端部与设置在所述柱翼板112上的所述T型加强筋12固定连接。所述T型加强筋12包括横板121和连接棱122,所述连接棱122端边固定设置在所述横板121的中心线上,另一端边和所述H型主体1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棱122加强所述H型主体11的抗弯能力,所述横板121进一步提高所述连接棱122的结构稳定,同时为与所述第一劲性梁2连接提供较大的接触面积。
异种结构的所述第一劲性柱1通过所述T型加强筋12的设置提高所述第一劲性柱1的整体强度和抗弯能力,从而更有利于具有40米以上超大跨度结构的设置,并有利于保证高层连接走廊的钢结构加设。
较佳的,所述高强度钢结构组件还包括第二劲性梁3,所述第二劲性梁3连接相邻所述结构单体之间的所述第一劲性梁2,通过所述第一劲性梁2和所述第二劲性梁3之间的连接形成网格状的楼层板钢结构架,网格状的楼层板钢结构架结构更加稳固从而便于在该楼层板钢结构架上设置高层连接走廊的钢结构。
实施例二
根据本实施例,对具体的高强度钢结构组件设置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图2为所述具有高空连接走廊的高强度钢结构的结构视图;在本实施例中,共设置有7对所述第一劲性柱1,从底板向上依次设置有不同高度的第一层梁、第二层梁、第三层梁、第四层梁,所述第一层梁设置有7个所述第一劲性梁2,所述第二层梁设置有1个所述第一劲性梁2,所述第三层梁设置有4个所述第一劲性梁2,所述第四层梁设置有5个所述第一劲性梁2。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走廊设置在主建筑的一侧,主建筑包括未设置连接走廊的主体部和设置有连接走廊的连接部,一般的,所述连接走廊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顶端。
具体的,所述结构单体包括第一结构单体7、第二结构单体8、第三结构单体9、第四结构单体10,所述第一结构单体7包括所述第一层梁和所述第四层梁,所述第二结构单体8包括所述第一层梁、所述第三层梁和所述第四层梁,所述第三结构单体9包括所述第一层梁、所述第三层梁,所述第四结构单体10包括所述第一层梁、所述第二层梁和所述第三层梁。
所述第一结构单体7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结构单体7设置有3个,且所述第一结构单体7和所述第二结构单体8构成所述主体部。所述第二结构单体8至少设置有2个,且所述第二结构单体8为所述主体部和所述连接部之间的连接区域,用于实现所述主体部和所述连接部之间钢结构的稳定连接。所述第三结构单体9设置在所述第二结构单体8和所述第四结构单体10之间,所述第三结构单体9用于形成具有挑高屋顶的连接走廊,一般的,所述连接走廊的屋顶高度大于所述主体部的屋顶高度,且为了美观等原因,所述连接走廊一般设置为透光玻璃屋顶,所述连接走廊的延伸方向不一定与所述主建筑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第四结构单体10设置在主建筑的最边缘处,一般的,连接走廊向外延伸形成外延结构并与相邻的主建筑连接,所述第四结构单体10用于加强连接走廊的底部支撑,以加强连接走廊的向外延伸结构强度。
所述第一劲性柱1形成主建筑的整体钢结构支撑框架,所述第四层梁形成所述主体部的建筑顶端屋面结构,所述第二劲性梁3和所述第三层梁形成所述连接走廊的底楼层板钢结构架,所述第二层梁位于所述连接部距所述主体部最远的一对所述第一劲性柱1,用于加强连接走廊的底部支撑,便于连接走廊向外延伸形成外延结构。所述主体部和所述连接部共用的两对所述第一劲性柱1上同时设置有所述第一层梁、所述第三层梁、所述第四层梁,用以实现所述主体部和所述连接部之间钢结构的连接。
对于所述第三结构单体9上的所述第一劲性柱1,其尺寸结构大于所述第一结构单体7、所述第二结构单体8和所述第四结构单体10的尺寸结构,从而便于对附加的所述连接走廊钢结构体进行有力支撑。
所述第二劲性梁3设置在所述第二结构单体8、所述第三结构单体9、所述第四结构单体10上,所述第二劲性梁3和所述第三层梁连接,所述第四结构单体10在远离所述第三结构单体9的一侧设置的所述第二劲性梁3从所述第三层梁向外延伸,便于所述连接走廊的外延结构设置。所述第二劲性梁3均设置为相互平行的直线性分布。
所述第二劲性梁3上设置有第二劲性柱4,所述第二劲性柱4竖直设置在所述第二劲性梁3上,通过所述第二劲性梁3对连接走廊的顶部结构形成有力支撑。
所述第二劲性柱4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梁5,所述第一加强梁5连接相邻的第二劲性柱4,从而将各所述第二劲性柱4形成整体结构。所述第二劲性柱4上还设置有第二加强梁6,所述第二加强梁6连接所述第二劲性柱4和所述第四层梁或所述第一劲性柱1,从而形成稳定的连接走廊钢结构。较佳的,所述第一加强梁5、所述第二加强梁6均设置为相互平行的直线性分布。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图3为所述第一劲性梁的结构视图;所述第一劲性梁2为超大跨度梁体,一般长度设置为40米左右,为便于原材料的运输,所述第一劲性梁2一般采用分段式结构,通过分段运输现场焊接的方式进行安装设置。
故一般的,所述第一劲性梁2包括三个分段梁体21,所述分段梁体21一一对应连接,从而形成直线状的所述第一劲性梁2。所述第一劲性梁2包括梁腹板和对称且固定设置在所述梁腹板两端的两梁翼板,相邻所述分段梁体21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组件,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22,所述梁腹板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板22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板22两端的所述第二连接孔分别对应相邻两所述分段梁体21上的所述第一连接孔,通过将连接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第一连接孔并与螺母固定,从而实现所述分段梁体21之间的预固定。在完成预固定后,预固定后的所述第一劲性梁2进行矫直确认,在完成矫直后对相邻所述分段梁体21之间的连接位置进行焊接。
较佳的,所述第一劲性梁2上也设置有T型加强筋12,由于所述第一劲性一般仅受重力等竖直向下的载荷,故所述T型加强筋12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劲性梁2的两所述梁翼板上,且安装时,所述梁腹板竖直设置。
在连接位置处所述分段梁体21的连接端上,一所述梁翼板短于所述梁腹板,另一所述梁翼板长于所述梁腹板,通过将相邻两所述分段梁体21上较短的所述梁腹板和较长的所述梁腹板之间的连接,从而形成位置固定的卡接结构,便于保证两所述分段梁体21连接后的直线度,同时增加焊接长度提高两所述分段梁体21之间的焊接稳定性。
一般的,所述分段梁体21等长设置,便于实现对所述第一劲性梁2的整体吊装。在吊装过程中,由于所述第一劲性梁2为超大跨度梁体,一般采用双机抬吊,单个吊机起吊的吊钩位于相邻两所述分段梁体21连接位置的两侧,所述分段梁体21等长设置便于吊钩位置的设置,以便于实现稳定吊装。
如图4所示,图4为所述第一劲性梁焊接工装的结构视图;所述第一劲性梁2通过现场拼焊的方式进行,并采用焊接工装对各所述分段梁体21进行对位焊接,所述焊接工装包括两个端部固定座23和四个连接固定座24,所述端部固定座23设置在所述第一劲性梁2的两端,所述连接固定座24对应相邻两所述分段梁体21的连接位置设置,保证相邻两所述分段梁体21的连接端对齐。
所述端部固定座23和所述连接固定座24均包括U型座和底支撑,所述U型座设置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槽宽尺寸配合所述第一劲性梁2的梁翼板宽度设置,所述第一劲性梁2设置在所述矩形槽内,且所述第一劲性梁2的梁腹板竖直设置。
由于所述第一劲性梁2为现场拼接施焊,故在超长跨度的焊接区域内无法保证底面整体处于同一高度,故较佳的,所述端部固定座23的所述底支撑为采用型钢焊接形成的长方体框架结构,所述连接固定座24的所述底支撑为可调节高度的结构设置,所述端部固定座23通过成对的两所述第一劲性柱1确定位置和高度尺寸,并通过两确定位置的所述端部固定座23在底板上进行弹线,从而将所述端部固定座23和所述连接固定座24均设置在同一直线上。
值得指出的是,可将所述连接固定座24和所述端部固定座23的所述底支撑均设置为固定高度,但具体高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不同的高度,从而保证放置在底板上的所述连接固定座24和所述端部固定座23对所述第一劲性梁2进行水平支撑。
通过将连接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第一连接孔并与螺母固定,实现所述分段梁体21之间的预固定,调节各连接位置上所述连接固定座24的所述底支撑高度,从而对所述分段梁体21进行调平设置。焊接完成后可将连接螺栓更换为高强度螺栓,并通过高强度螺栓将所述分段梁体21和所述第一连接板22锁紧。
如图5所示,图5为所述端部固定座的结构视图;具体的,所述U型座包括一个底直杆231和垂直固定在所述底直杆231上的两限位杆232,所述限位杆232和所述底直杆231之间还设置有斜支撑233,两所述限位杆232之间形成所述矩形槽。
所述端部固定座23至少设置有4个底延伸杆234,所述底延伸杆234固定设置在所述底直杆231上,所述底延伸杆234和所述底直杆231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底延伸杆234下方设置有若干竖直设置的底支撑杆235,所述底支撑杆235下方固定设置在底固定架236,所述底固定架236、所述底支撑杆235和所述底延伸杆234形成长方体框架结构的所述底支撑。
较佳的,所述连接固定座24的所述底支撑设置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竖直设置且和所述底支撑螺纹连接,所述底支撑通过所述调节螺栓和底板接触设置,通过转动所述调节螺栓可调节所述底支撑和底板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所述连接固定座24的高度。
实施例四
如图6至图10所示,所述第一劲性柱1一般重量较大,为保证吊装的可靠进行,所述第一劲性柱1采用分段安装的方式进行,故所述第一劲性柱1包括第一柱体13和第二柱体14,所述第一柱体13与底板连接,所述第二柱体14与所述第一柱体13的上端固定连接。
较佳的,所述第一柱体13长度一般设置为7m~9m,所述第二柱体14长度一般设置为18m~24m,所述第一柱体13与所述底板连接处始需外包混凝土施工至1.3m后再连接所述第二柱体14。7m~9m长度的所述第一柱体13重量较低便于吊装后的底部调平从而保证所述第一劲性柱1整体与底板之间的竖直度。
一般的,所述底板上对应所述第一柱体13设置有至少4个调节螺杆15,所述调节螺杆15以所述第一柱体13的中心线环形分布,所述第一柱体13底部设置有安装板16,所述安装板16上设置有调节孔,所述调节螺杆15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调节孔内,且每个所述调节螺杆15均螺纹连接有一调节螺母17、一紧固螺母18和一止退螺母19,所述调节螺母17设置在所述安装板16下方,所述紧固螺母18和所述止退螺母19设置在所述安装板16上方,所述紧固螺母18和所述调节螺母17夹持所述安装板16以固定所述安装板16位置。
较佳的,所述紧固螺母18和所述安装板16之间设置有垫板。
通过调节所述调节螺母17的位置,并通过所述紧固螺母18和所述止退螺母19对所述安装板16进行固定,从而调节所述第一柱体13和所述底板的竖直度,并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劲性柱1的竖直设置。
所述第一柱体13和所述第二柱体14上均设置有第二连接板131,所述第一柱体13和所述第二柱体14之间的所述第二连接板131通过第三连接板132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131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板132上设置有第四连接孔,通过将连接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三连接孔和所述第四连接孔并与螺母固定,从而实现所述第一柱体13和所述第二柱体14之间的预固定。在完成预固定后,预固定后的所述第一劲性柱1进行矫直确认,在完成矫直后对所述第一柱体13和所述第二柱体14之间的连接位置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可将连接螺栓更换为高强度螺栓,并通过高强度螺栓将所述第二连接板131和所述第三连接板132锁紧。
一般的,所述第二连接板131垂直设置在所述T型加强筋12的所述横板121上,且对应两相互连接的所述第二连接板131设置有两所述第三连接板132,两所述第三连接板132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板131的两侧,从而保证两所述第二连接板131的连接稳定。
实施例五
如图11所示,图11为所述第一劲性梁和所述第一劲性柱的连接结构视图;所述第一劲性柱1上固定设置有连接段20,所述连接段20设置在所述柱翼板112的所述T型加强筋12上,所述第一劲性柱1通过所述连接段20和所述第一劲性梁2的端部连接,一般的,所述连接段20设置为与所述第一劲性梁2横截面相同的H型结构。
所述连接段20上设置有至少6个第五连接孔,所述第一劲性梁2上对应所述第五连接孔设置有第六连接孔,所述连接段20和所述第一劲性梁2通过第四连接板133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板133上设置有第七连接孔,通过将连接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五连接孔和所述第七连接孔并与螺母固定,从而实现所述连接段20和所述第四连接板133之间的预固定,通过将连接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六连接孔和所述第七连接孔并与螺母固定,从而实现所述第一劲性梁2和所述第四连接板133之间的预固定,从而实现所述连接段20和所述第一劲性梁2之间的预连接。在完成预固定后,预固定后的所述连接段20和所述第一劲性梁2之间进行矫直确认,在完成矫直后对所述连接段20和所述第一劲性梁2之间的连接位置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可将连接螺栓更换为高强度螺栓,并通过高强度螺栓将所述连接段20、所述第一劲性梁2和所述第四连接板133锁紧。
一般的,对应所述连接段20,所述第一劲性柱1上设置有第一加强板134,所述第一加强板134设置在所述H型主体11和所述T型加强筋12之间,用于加强对应位置的结构强度。
若所述第一劲性梁2仅设置为H型未设置所述T型加强筋12,则所述连接段20上设置有第二加强板135,所述第二加强板135为第一直板和第二直板相互垂直连接形成的T型结构,所述第一直板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劲性柱1上,所述第二直板垂直连接在所述连接段20上,从而加强所述连接段20和所述第一劲性柱1的连接强度。若所述第一劲性梁2设置有所述T型加强筋12,则所述连接段20上也对应设置有所述T型加强筋12。
实施例六
如图12至图19所示,如实施例二的所述高强度钢结构组件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
S1,进行底板施工,所述底板上浇筑设置有所述调节螺杆15;
S2,将一所述第三结构单体9和所述第四结构单体10上的所述第一柱体13对应所述调节螺杆15安装设置;
S3,安装步骤S2中所述第三结构单体9和所述第四结构单体10的所述第二柱体14,形成四根所述第一劲性柱1;
S4,在相邻两所述第一劲性柱1之间设置稳定型钢;
S5,依次安装步骤S2中所述第三结构单体9和所述第四结构单体10上的所述第一劲性梁2;
S6,将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的两所述第一劲性梁2设置所述稳定型钢固定;
S7,设置所述第二劲性梁3,并在所述第二劲性梁3上设置所述第二劲性柱4以及所述第二劲性柱4上的所述第一加强梁5和所述第二加强梁6;
S8,根据步骤S2-S7,设置其余的所述第三结构单体9和所述第二结构单体8,从而构成所述连接部;
S9,根据步骤S2-S6,设置所述第一结构单体7,从而构成所述主体部;
S10,在完成所述连接部和所述主体部的浇筑后拆除所述稳定型钢。
所述步骤S2中,对所述第一柱体13进行吊装,吊点设置在预先焊好的连接耳板处。为防止吊耳起吊时的变形,采用专用吊装卡具,采用单机回转法起吊。起吊前,所述第一柱体13应垫上枕木以避免起吊时柱底与地面的接触,起吊时,不得使柱端在地面上有拖拉现象。
当所述第一柱体13吊至距其就位位置上方200mm时,使其稳定,对准所述调节孔,缓慢下落,下落过程中避免磕碰所述调节螺杆15。落实后专用角尺检查,调整所述第一柱体13使所述第一柱体13的定位线与基础定位轴线重合。调整时需三人操作,一人移动钢柱,一人协助稳定,另一人进行检测。就位误差确保在3mm以内。用千斤顶校正柱脚对中,两台经纬仪测量所述第一柱体13的垂直度。
先在所述第一柱体13的柱身上标定标高基准点,然后以水准仪测定其偏差值,利用在所述安装板16下设置的所述调整螺母来调整所述第一柱体13的标高和垂直偏差。采用所述安装板16下设置的所述调整螺母调整标高,比较方便而且精确度高。所述第一柱体13吊装前可通过水准仪先将调整螺母上表面的标高调整到设计要求的标高。放上所述第一柱体13后,利用所述安装板16下的所述调整螺母进行微调,精度可达±1mm以内。所述安装板16下预留的空隙可用灌浆料填实。
所述第一柱体13垂直度校正采用水平尺对钢柱垂直度进行初步调整。然后用两台经纬仪从柱的两个侧面同时观测,依靠缆风绳进行调整。调整完毕后,将所述调节螺杆15上的所述紧固螺母18和所述止退螺母19拧紧固定。所述第一柱体13安装经检查验收合格后,即可浇灌灌浆梁,在灌浆施工中,边灌入、边搅动、以防产生气泡。
在所述步骤S4和所述步骤S6中,所述稳定型钢采用搭接的方式连接相邻的两所述第一劲性柱1或所述第一劲性梁2,所述稳定型钢和所述第一劲性柱1或所述第一劲性梁2的搭接长度至少为150mm,搭接两侧采用10mm贴脚焊缝进行临时固定,所述稳定型钢一般设置为H型钢。
如图20所示,图20为所述稳定型钢的搭接示意图;较佳的,所述稳定型钢包括固定块25和连接块26,所述固定块25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劲性柱1或所述第一劲性梁2上,所述连接块26连接两所述固定块25,从而实现相邻两所述第一劲性柱1或所述第一劲性梁2的连接。
由于所述稳定型钢需浇筑后拆除,直接采用所述连接块26连接相邻两所述第一劲性柱1或所述第一劲性梁2的结构由于所述连接块26端部位于混凝土内,从而不易拆除,通过所述固定块25的设置,可将所述连接块26设置在混凝土外部,在完成浇筑后,将所述固定块25留弃在所述混凝土内,直接将所述连接块26和所述固定块25拆除,从而便于所述稳定型钢的拆除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高强度钢结构支撑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劲性柱、第一劲性梁,所述第一劲性柱成对设置,成对的两所述第一劲性柱之间通过若干位于不同高度的所述第一劲性梁连接以形成结构单体,各所述结构单体上的所述第一劲性梁对应设置,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各所述第一劲性梁形成建筑的楼层板钢结构;所述第一劲性梁横截面设置为H型,所述第一劲性柱包括H型主体和四个T型加强筋,所述T型加强筋两两对称固定设置在所述H型主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钢结构支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H型主体包括柱腹板和对称且固定设置在所述柱腹板两端的两柱翼板,两所述T型加强筋分别对称设置在两所述柱翼板上,另外两所述T型加强筋对称设置在所述柱腹板的两侧,所述第一劲性梁端部与设置在所述柱翼板上的所述T型加强筋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强度钢结构支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加强筋包括横板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端边固定设置在所述横板的中心线上,另一端边和所述H型主体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强度钢结构支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劲性柱包括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所述第一柱体与底板连接,所述第二柱体与所述第一柱体的上端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强度钢结构支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体长度设置为7m~9m,所述第二柱体长度设置为18m~24m。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强度钢结构支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对应所述第一柱体设置有至少4个调节螺杆,所述第一柱体底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调节孔,所述调节螺杆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调节孔内,且每个所述调节螺杆均螺纹连接有一调节螺母、一紧固螺母和一止退螺母,所述调节螺母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下方,所述紧固螺母和所述止退螺母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方,所述紧固螺母和所述调节螺母夹持所述安装板以固定所述安装板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强度钢结构支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底板之间混凝土灌实。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强度钢结构支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螺母和所述安装板之间设置有垫板。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强度钢结构支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体和所述第二柱体上均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柱体和所述第二柱体之间的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第三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板上设置有第四连接孔,通过将连接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三连接孔和所述第四连接孔并与螺母固定,所述第一柱体和所述第二柱体之间的连接处焊接固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强度钢结构支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垂直设置在所述T型加强筋的所述横板上,且对应两相互连接的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有两所述第三连接板,两所述第三连接板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两侧。
CN202021895012.2U 2020-09-02 2020-09-02 一种高强度钢结构支撑单元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4771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95012.2U CN213477192U (zh) 2020-09-02 2020-09-02 一种高强度钢结构支撑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95012.2U CN213477192U (zh) 2020-09-02 2020-09-02 一种高强度钢结构支撑单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77192U true CN213477192U (zh) 2021-06-18

Family

ID=76417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95012.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477192U (zh) 2020-09-02 2020-09-02 一种高强度钢结构支撑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771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41383A (zh) 一种贝雷梁悬吊模板支撑体系及其施工工法
CN114232805B (zh) 一种超高度大跨度钢混凝土梁吊挂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07090975A (zh) 一种超高大跨混凝土现浇梁贝雷架支模施工方法
CN108252534A (zh) 用于桁架安装的柱顶施工装置
CN110886227B (zh) 主塔现浇下横梁支架体系及施工方法
CN212271223U (zh) 一种巨型大跨度劲性混凝土的型钢结构
CN213477191U (zh) 一种大跨度劲性梁及焊接工装
CN110409624A (zh) 一种大型设备安装与主体结构逆作计算与施工方法
CN111910766B (zh) 一种巨型大跨度劲性混凝土的型钢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3953189U (zh) 一种保证预制水箱下锥壳表面平整的支撑装置
CN213477192U (zh) 一种高强度钢结构支撑单元
CN213477190U (zh) 一种高强度钢结构组件
CN216892017U (zh) 一种模板连接件和下立柱中系梁整体浇筑模板
CN104831928A (zh) 高空大跨度混凝土连体结构模板支撑钢平台施工方法
CN212897667U (zh) 摇摆柱临时支撑装置
CN112726416A (zh) 一种满足现场施工保通的支架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9491717U (zh) 一种屋面构架悬挑钢平台支模装置
CN113882515B (zh) 一种大型悬吊式钢结构施工用吊柱安装方法
CN114508169B (zh) 一种基于砼独悬梁的装配式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CN112983049B (zh) 一种预制墙板支撑体系及其使用方法
CN103321406A (zh) 一种高大楼层模板的支撑体系
CN217999076U (zh) 一种大坡度基坑马道结构
CN216786850U (zh) 一种可调式外挂悬臂支架系统
CN217783002U (zh) 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楼梯支撑装置
CN220319075U (zh) 一种牵索挂篮拼装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