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75290U - 一种摩托车修理升降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摩托车修理升降平台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475290U CN213475290U CN202022408762.9U CN202022408762U CN213475290U CN 213475290 U CN213475290 U CN 213475290U CN 202022408762 U CN202022408762 U CN 202022408762U CN 213475290 U CN213475290 U CN 21347529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form
- plate
- motorcycle
- support
- b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1503 Joint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修理升降平台,涉及升降台的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上平台,所述升降机构连接于上平台,所述上平台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夹持车体轮胎的夹持机构,所述上平台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限位车体轮胎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开设于上平台的开口,所述开口内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呈V形设置。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将摩托车稳定固定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摩托车修理升降平台。
背景技术
在现今社会,人们为了出行便利,经常会使用电动摩托车作为代步工具,由于电动摩托车的使用范围广,数量大,所以对于电动摩托车的修理也成为修理行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对电动摩托车进行维修时需要将摩托车抬高到方便维修员修理的位置,这就需要使用到电动摩托车修理平台。
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1325440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电动摩托车修理平台,由平台板、支撑脚、升降机构组成。平台板一端与斜坡板铰接,内外支架总成用连接轴铰接成X形支撑脚,支撑脚上均设有弧形轨道,其上端用连接轴与平台板侧面铰接,在落地端设有移动轮,在下段上侧面焊接有防落台阶。减速电机安装在平台板下面的电机箱中,其输出轴和牵引螺杆联接,螺杆外设套筒,套筒末端的外壁焊接有升降滚轮轴,两端设有滚轮,架设在支撑脚侧面的弧形轨道之间。此外还设有防落支撑与刹车杆及行程开关电路,因此平台板不会因过载而滑落。本产品的优点是占据空间小,不用时可移走,使用时升降速度较快,且既方便又安全,修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是修理摩托车时理想的辅助工具。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摩托车修理平台没有设置对摩托车进行固定的装置,从而当平台升降或者维修车辆时,容易使摩托车受力放置不稳定,严重时会导致车体从平台跌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摩托车修理升降平台,具有能够将摩托车稳定固定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摩托车修理升降平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上平台,所述升降机构连接于上平台,所述上平台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夹持车体轮胎的夹持机构,所述上平台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限位车体轮胎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开设于上平台的开口,所述开口内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呈V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者需要对摩托车进行维修修理时,可先将摩托车推至上平台上,之后通过夹持机构将前轮胎进行夹持固定,同时车体的后轮胎能够限位于开口与限位板内,从而防止车体后轮胎的移动,进而能够防止车体的整体移动,使车体能够稳定固定于上平台。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板滑移连接于开口内,所述开口相对的内壁分别沿横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滑移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伸出端固定连接于限位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不同车型的摩托车的前后轮胎之间的距离不同,为了限位板能够对不同车型的摩托车进行位置限位,从而摩托车推入上平台后,当车体后轮胎置于限位板上时,限位板能够移动,直到车体前轮胎夹持于夹持机构后,限位板限位后轮胎。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块伸出端转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上平台位于开口两侧的位置开设有若干供限位杆卡接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沿限位板滑移方向排列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将限位杆与对应限位槽卡接,对限位板位置进行固定,进而使摩托车能够更加稳定固定于上平台。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上平台的固定板,所述上平台滑移连接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侧壁固定连接有套接块,所述套接块螺纹穿设有螺栓,所述螺栓螺纹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侧壁固定连接于固定板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可将前轮胎推入至固定板与夹持板之间,然后通过转动螺栓,进而带动夹持板能够朝向固定板的方向移动,从而将前轮胎夹持,防止移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平台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开设方向与进车方向垂直,所述移动槽滑移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伸出端固定连接于夹持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螺栓时,螺栓与螺纹块螺纹连接,进而使螺栓能够朝向固定板方向移动,并带动夹持板移动,从而使固定板与夹持板能够将轮胎夹持固定。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底座的内支架,所述内支架下端转动连接于底座,所述内支架上端滑移连接于上平台,所述内支架中部转动连接有外支架,所述外支架上端转动连接于上平台,所述外支架下端滑移连接于底座,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有液压千斤顶,所述液压千斤顶的活塞杆转动连接于内支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可通过按压启动液压千斤顶活塞杆移动的踏杆,使液压千斤顶的活塞杆移动,并驱动内支架转动,从而使内支架与底座之间夹角增加,同时带动外支架转动,使上平台能够向上移动,从而达到升降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平台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助推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摩托车推入上平台时,助推板自由端搭于地面,使助推板呈倾斜状态,进而使操作者能够更加省力的将摩托车从地面推入上平台。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平台背离助推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车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避免操作者因失误将摩托车直接从上平台推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当操作者需要对摩托车进行维修修理时,可先将摩托车推至上平台上,之后通过夹持机构将前轮胎进行夹持固定,同时车体的后轮胎能够限位于开口与限位板内,从而防止车体后轮胎的移动,进而能够防止车体的整体移动,使车体能够稳定固定于上平台。
当需要将摩托车推入上平台时,助推板自由端搭于地面,助推板呈倾斜状态,进而使操作者能够更加省力的将摩托车从地面推入上平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上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升降机构;3、上平台;21、内支架;22、外支架;23、滑轮;24、滑道;25、液压千斤顶;4、夹持机构;5、限位机构;41、固定板;42、夹持板;43、移动槽;44、移动块;45、套接块;46、螺栓;47、螺纹块;51、开口;52、限位板;53、滑槽;54、滑块;55、限位杆;56、限位槽;6、助推板;7、挡车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与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摩托车修理升降平台,包括呈回字形框架的底座1,底座1设置有升降机构2,底座1上方设置有呈水平的上平台3,升降机构2连接于上平台3,升降机构2包括铰接于底座1的内支架21,内支架21呈回字形设置,内支架21处于竖直平面,内支架21下端铰接于底座1,内支架21上端滑移连接于上平台3,内支架21中部转动连接有外支架22,外支架22处于竖直平面,外支架22上端铰接于上平台3,外支架22下端滑移连接于底座1,外支架22下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呈竖直的滑轮23,且滑轮23呈圆形,底座1沿长度方向的侧壁焊接有固定块,在固定块侧壁开设有供滑轮23滑移的滑道24,且滑道24截面呈T形设置,从而使滑轮23能够伸入滑道24内并可以滑移,其次内支架21上端与上平台3滑移的方式与外支架22下端与底座1的滑移方式相同,上平台3下表面通过焊接竖直板,在竖直板侧壁开设滑道24,使滑轮23滑移于24内,从而使内支架21上端滑移连接于上平台3,底座1两侧侧壁间焊接有呈水平的稳定块,稳定块铰接有液压千斤顶25,两内支架21之间焊接有呈水平的联杆,液压千斤顶25的活塞杆铰接于内支架21之间的联杆,从而操作者可通过按压启动液压千斤顶25活塞杆移动的踏杆,使液压千斤顶25的活塞杆移动,并驱动内支架21转动,从而使内支架21与底座1之间夹角增加,使上平台3能够向上移动,从而达到升降的目的。
参照图1与图3,上平台3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夹持车体前轮胎的夹持机构4,上平台3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限位车体后轮胎的限位机构5,夹持机构4包括焊接于上平台3的固定板41,固定板41呈长方形且呈竖直设置,上平台3滑移连接有夹持板42,上平台3开设有截面呈T形的移动槽43,移动槽43开设方向与进车方向垂直,移动槽43滑移连接有接触呈T形的移动块44,移动块44伸出端焊接于夹持板42下端,夹持板42侧壁焊接有呈竖直的套接块45,套接块45螺纹穿设有呈水平的螺栓46,螺栓46螺纹连接有螺纹块47,螺纹块47外壁焊接于固定板41侧壁,从而操作者可将前轮胎推入至固定板41与夹持板42之间,然后通过转动螺栓46,进而带动夹持板42能够朝向固定板41的方向移动,从而将前轮胎夹持,防止移动。
参照图3,限位机构5包括开设于上平台3的开口51,开口51内设置有呈竖直的限位板52,限位板52呈V形设置,且限位板52开口朝上,同时限位板52上端伸出开口51,从而操作者将车体推入至上平台3时,车体的前轮胎通过夹持板42与固定板41的夹持,同时车体的后轮胎能够限位于开口51与限位板52内,从而防止车体后轮胎的移动,进而能够防止车体的整体移动,使车体能够稳定固定于上平台3。
参照图3与图4,为了限位板52能够对不同车型的摩托车进行位置限位,由于不同车型的摩托车的前后轮胎之间的距离不同,从而将限位板52滑移连接于开口51内,开口51相对的内壁分别沿横向开设有截面呈T形的滑槽53,滑槽53开设方向与进车方向平行,滑槽53滑移连接有截面呈T形的滑块54,滑块54伸出端焊接于限位板52侧壁,从而摩托车推入上平台3后,当车体后轮胎置于限位板52上时,限位板52能够移动,直到车体前轮胎夹持于夹持机构4后,限位板52限位后轮胎。
参照图4,其次为了进一步稳定车体,滑块54伸出端铰接有呈L形的限位杆55,限位杆55开口朝下,限位杆55沿竖直平面转动,上平台3位于开口51两侧的位置开设有若干供限位杆55卡接的限位槽56,限位槽56沿限位板52滑移方向等距排列设置,为了防止限位杆55在转动过程中造成干涉,且限位槽56的宽度大于限位杆55的宽度,从而可通过将限位杆55与对应限位槽56卡接,对限位板52位置进行固定,进而使摩托车能够更加稳定固定于上平台3。
参照图3,为了操作者能够更加顺利将摩托车推入上平台3,上平台3背离夹持机构4的一端铰接有助推板6,从而当需要将摩托车推入上平台3时,助推板6自由端搭于地面,使助推板6呈倾斜状态,进而使操作者能够更加省力的将摩托车从地面推入上平台3。
参照图3,为了避免操作者失误将摩托车直接从上平台3推出,由此在上平台3靠近固定板41的一端焊接有呈倾斜的挡车板7,且挡车板7由上平台3向外侧方向呈向上倾斜设置,从而使挡车板7能够限制摩托车推出。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操作者需要对摩托车进行维修修理时,可先将摩托车从助推板6推至上平台3上,并将前轮胎置于固定板41与夹持板42之间,然后转动螺栓46,使夹持板42能够朝向固定板41移动,从而将前轮胎夹持固定,并且后轮胎置于限位板52上,可将限位杆55卡接于限位槽56,使后轮胎限位于开口51内,从而使摩托车能够稳定固定于上平台3,之后按压液压千斤顶25,使液压千斤顶25能够驱动内支架21转动,从而带动上平台3向上移动至合适操作者操作的位置。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摩托车修理升降平台,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设置有升降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方设置有上平台(3),所述升降机构(2)连接于上平台(3),所述上平台(3)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夹持车体轮胎的夹持机构(4),所述上平台(3)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限位车体轮胎的限位机构(5),所述限位机构(5)包括开设于上平台(3)的开口(51),所述开口(51)内设置有限位板(52),所述限位板(52)呈V形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修理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52)滑移连接于开口(51)内,所述开口(51)相对的内壁分别沿横向开设有滑槽(53),所述滑槽(53)滑移连接有滑块(54),所述滑块(54)伸出端固定连接于限位板(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修理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54)伸出端转动连接有限位杆(55),所述上平台(3)位于开口(51)两侧的位置开设有若干供限位杆(55)卡接的限位槽(56),所述限位槽(56)沿限位板(52)滑移方向排列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摩托车修理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4)包括固定连接于上平台(3)的固定板(41),所述上平台(3)滑移连接有夹持板(42),所述夹持板(42)侧壁固定连接有套接块(45),所述套接块(45)螺纹穿设有螺栓(46),所述螺栓(46)螺纹连接有螺纹块(47),所述螺纹块(47)侧壁固定连接于固定板(41)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摩托车修理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平台(3)开设有移动槽(43),所述移动槽(43)开设方向与进车方向垂直,所述移动槽(43)滑移连接有移动块(44),所述移动块(44)伸出端固定连接于夹持板(4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修理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转动连接于底座(1)的内支架(21),所述内支架(21)下端转动连接于底座(1),所述内支架(21)上端滑移连接于上平台(3),所述内支架(21)中部转动连接有外支架(22),所述外支架(22)上端转动连接于上平台(3),所述外支架(22)下端滑移连接于底座(1),所述底座(1)转动连接有液压千斤顶(25),所述液压千斤顶(25)的活塞杆转动连接于内支架(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摩托车修理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平台(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助推板(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摩托车修理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平台(3)背离助推板(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车板(7)。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408762.9U CN213475290U (zh) | 2020-10-26 | 2020-10-26 | 一种摩托车修理升降平台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408762.9U CN213475290U (zh) | 2020-10-26 | 2020-10-26 | 一种摩托车修理升降平台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475290U true CN213475290U (zh) | 2021-06-18 |
Family
ID=76369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408762.9U Active CN213475290U (zh) | 2020-10-26 | 2020-10-26 | 一种摩托车修理升降平台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475290U (zh) |
-
2020
- 2020-10-26 CN CN202022408762.9U patent/CN21347529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308926Y (zh) | 一种带举升功能的汽车大梁校正修复装置 | |
CN108412285A (zh) | 一种可折叠通用型汽车搬运装置 | |
CN108487711B (zh) | 一种多功能升降运送装置 | |
CN105947926A (zh) | 液压式配电柜安装的升降装置 | |
CN205168458U (zh) | 一种汽车轮胎用维修设备中的机架 | |
CN213475290U (zh) | 一种摩托车修理升降平台 | |
CN111169238A (zh) | 一种基于立式简易组装的扒胎设备及使用方法 | |
CN209369442U (zh) | 面向室内外的全电动自动泊车机器人 | |
CN207481872U (zh) | 一种车底盘维修用提升工具 | |
CN210480749U (zh) | 柱状工件安装用辅助升降装置 | |
CN209778179U (zh) | 一种汽车保养专用车体升降装置 | |
CN209986909U (zh) | 汽车零部件翻转装置 | |
CN111071358A (zh) | 一种攀爬梯子机器人 | |
CN215711471U (zh) | 一种汽车维修用汽车维修倾斜装置 | |
CN206107367U (zh) | 汽车尾板 | |
CN216043738U (zh) | 一种隧道可人工移动台架 | |
CN211395789U (zh) | 推土机台车架自动翻转设备 | |
CN214828753U (zh) | 一种用于汽车维修用的起车装置 | |
CN104563571B (zh) | 一种车辆准确快速入位的装置 | |
CN216189463U (zh) | 一种热拌沥青混合料运输车盖布台 | |
CN202928816U (zh) | 轨道车辆转向架动载试验台 | |
JPH1159516A (ja) | タイヤ取付け装置 | |
CN214495569U (zh) | 一种移动式汽车维修保养平台 | |
CN215484993U (zh) | 一种伸缩式立体车库 | |
CN216403729U (zh) | 一种汽车维修用倾斜式车轮固定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