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78426U - 一种加弹机除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弹机除尘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378426U CN213378426U CN202021833505.3U CN202021833505U CN213378426U CN 213378426 U CN213378426 U CN 213378426U CN 202021833505 U CN202021833505 U CN 202021833505U CN 213378426 U CN213378426 U CN 2133784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ust
- wall
- cavity
- communicated
- dust su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弹机除尘装置,包括清洁装置,收纳箱,清洁机构包括吸尘机构,连接机构,侧吸机构,吸尘机构底端与收纳箱上部一侧固定连接,侧吸机构通过连接机构与吸尘机构相连,且侧吸机构与吸尘机构相对设置,清洁装置设有两组,分设于收纳箱上部相对两端。本实用新型通过收纳箱支撑吸尘机构,连接机构将吸尘机构和侧吸机构相连,通过吸尘机构和侧吸机构分别对加弹机相对两侧同时进行除尘,提升了整体除尘的进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弹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弹机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加弹机在长时间的加工无捻丝的过程中,在表面会附着有一些灰尘,需要人工用除尘装置定期的对加弹机进行除尘处理,防止表面上的灰尘进行积累影响到输送的原丝及无捻丝。
公开号为CN20901067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加弹机除尘装置,包括清洗箱,所述清洗箱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输出端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背离伸缩气缸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夹,所述固定夹内设置有吸风机,所述固定夹的侧壁上对称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每个所述固定螺栓均贯穿固定夹的侧壁并抵在吸风机上,每个所述吸风机的进风口均螺纹连接有吸尘管。
上述装置通过两侧的吸风管对两台加弹机的相近一侧进行除尘,但在同一时间只能对加弹机的一侧进行除尘,降低了整体除尘的进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弹机除尘装置,具有能对加弹机两侧同时进行除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加弹机除尘装置,包括清洁装置,收纳箱,所述清洁装置位于所述收纳箱上端,所述清洁机构包括吸尘机构,连接机构,侧吸机构,所述吸尘机构包括支撑块,吸尘机一,吸尘管一,出尘管一,分支管,连接部,电机一,主动轮一,吸尘板一,所述支撑块呈竖直放置,所述支撑块下端与所述收纳箱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内中部开设有空腔一,且所述空腔一与所收纳箱相通,所述支撑块一侧设有凹槽一,所述凹槽一与所述空腔一相通,所述吸尘机一呈水平放置,所述吸尘机一一侧与所述凹槽一内壁一侧固定连接,且所述吸尘机一通过所述吸尘管一与所述凹槽一内壁上侧的空腔一相通,所述分支管与所述吸尘管一相通,所述分支管呈水平放置,所述分支管一端与所述连接部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部另一端与所述吸尘板一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吸尘板一呈竖直放置,所述吸尘板一远离所述连接部一侧开设有吸尘槽一,且所述吸尘槽一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分支管相通,所述电机一底端与所述收纳箱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轮一套设于所述电机一输出轴外壁,且与所述连接部带传动连接,所述吸尘机一通过所述出尘管一与所述凹槽一内壁底侧的空腔一相通,所述侧吸机构与所述吸尘机构通过所述连接机构相连,且所述侧吸机构与所述吸尘机构相对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收纳箱收纳清洁装置清理的烟尘,支撑块支撑在收纳箱的上端,内中部设有空腔一,吸尘机一放置在支撑块一侧设有的凹槽一内,通过吸尘管与凹槽一内壁上侧的空腔一相通,通过分支管和吸尘管相连,吸尘板一和分支管通过连接部相连,电机一支撑在收纳箱上端,主动轮套设在电机一的输出轴外壁,和连接部带传动连接,吸尘板一一端开设有吸尘槽一,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电机一启动,电机一转动带动连接部进行转动,连接部带动吸尘板一进行转动,对加弹机的一侧进行除尘,烟尘通过分支管进入吸风管一,再通过除尘管一进入到凹槽一内壁底侧的空腔一内,然后进入收纳箱,通过侧吸机构对加弹机另一侧进行除尘,并通过连接机构将吸尘机构和侧吸机构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清洁装置设有两组,分设于所述收纳箱上部相对两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两组清洁装置,对相邻的两台加弹机进行除尘,提高整体除尘进程。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延伸筒,液压缸,滑环,伸缩罩,连接块,所述延伸筒呈水平放置,所述支撑块一端空腔一内壁设有滑槽,所述滑环位于所述滑槽内部,所述延伸筒一端外壁与所述滑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延伸筒接近所述支撑块一侧与所述滑槽内壁一侧通过所述伸缩罩相连,所述液压缸底端与所述支撑块上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呈水平放置,所述液压缸活塞杆一端与所述连接块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下端与所述侧吸机构上部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延伸筒远离所述支撑块另一端与所述侧吸机构一侧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吸机构一端和支撑块的一端通过延伸筒相通,滑环在空腔一内壁滑槽内进行限位,通过伸缩罩将滑环一侧和滑槽内壁一侧相连,防止烟尘进入到滑槽内,液压缸用于推动连接块,连接块用于支撑侧吸机构的上端,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液压缸启动,液压缸活塞杆顶端推动连接块,连接块带动侧吸机构向远离支撑块方向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侧吸机构包括L型块,转动筒,吸尘板二,吸尘机二,吸尘管二,出尘管二,电机二,主动轮二,所述L型块呈竖直放置,所述L型块一端中部开设有空腔二,所述延伸筒远离所述支持块一端与所述空腔二相通,所述吸尘机二底端与所述L型块上侧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吸尘机二一端通过所述出尘管二与所述空腔二相通,所述L型块另一端中部开设有空腔三,所述吸尘机二另一端通过所述吸尘管二与所述空腔三相通,所述转动筒呈水平放置,所述转动筒一端与所述L型块接近所述支撑块一侧下端转动连接,且所述转动筒与所述空腔三相通,所述吸尘板二呈竖直放置,所述吸尘板二一端与所述转动筒另一端固定固定连接,所述吸尘板二另一端开设有吸尘槽二,所述吸尘槽二与所述转动筒相通,所述转动筒外壁设有滑动槽,所述电机二呈水平放置,所述电机二一侧与所述L型块接近支撑块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轮二套设于所述电机二输出轴外壁,且与所述滑动槽带传动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L型块用于支撑吸尘机二和电机二,转动筒,吸尘板二和L型块通过转动筒相连,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电机二启动,电机二输出轴上的主动轮带动转动筒进行转动,转动筒带动吸尘板二进行转动,吸尘板二对加弹机一侧进行除尘,烟尘通过吸尘槽二进入到转动筒内,再由转动筒进入到空腔三内,吸尘机二通过吸尘管二连通空腔三,对烟尘进行吸取,再通过出尘管二输送进延伸筒。
作为优选,所述收纳箱底部四个端点处固设有滚轮,所述收纳箱外壁一端固设有推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人员对收纳箱进行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收纳箱内部固设有喷头,所述喷头呈竖直放置,所述喷头底端与所述收纳箱内壁上侧转动连接,所述喷头设有两个,分设于所述收纳箱内壁上侧相对两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员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水泵对喷头进水,喷头对收纳箱内漂浮的灰尘进行喷洗降尘。
作为优选,所述收纳箱外壁一侧固设有观察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人员对收纳箱内部进行观察。
作为优选,所述连动部由中空筒和从动轮组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中空筒支撑从动轮,从动轮用于配合主动轮一使中空筒进行转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用于展示内部结构的的侧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图2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6为图2中D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支撑块;2、推手;3、滚轮;4、收纳箱;5、观察窗;6、喷头;7、吸尘机二;8、出尘管二;9、L型块;10、连接块;11、空腔二;12、主动轮二;13、电机二;14、空腔三;15、吸尘管二;16、延伸筒;17、滑槽;18、滑环;19、伸缩罩;20、液压缸;21、吸尘槽二;22、吸尘板二;23、滑动槽;24、转动筒;25、吸尘管一;26、空腔一;27、分支管;28、从动轮;29、中空筒;30、吸尘槽一;31、吸尘板一;32、主动轮一;33、电机一;34、吸尘机一;35、出尘管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见图1至6,一种加弹机除尘装置,清洁装置包括吸尘机构,连接机构,侧吸机构,吸尘机构包括支撑块1,吸尘机一34,吸尘管一25,出尘管一35,分支管27,连接部,电机一33,主动轮一32,吸尘板一31,支撑块1下端与收纳箱4上端固定,收纳箱4下部四个端点处固设有滚轮3,右侧外壁上固设有推手2,方便人员对收纳箱4进行移动,支撑块1中部开设有空腔一26,外壁一侧设有凹槽一与空腔一26相通,吸尘机一34底端和凹槽一内壁右侧固定连接,吸尘机上端的吸尘管一25和凹槽内壁上侧的空腔相通,吸尘管一25分设有分支管27,分支管27通过连接部和吸尘板一31相连,连接部由中空筒29和从动轮28组成,电机一33底端和收纳箱4上侧一端固定,通过电机一33输出轴外壁套设的主动轮一32和从动轮28带传动连接,吸尘板一31远离支撑块1一侧设有吸尘槽一30,分支管27通过中空筒29和吸尘槽一30相通,吸尘机一34的另一端通过出尘管一35和收纳箱4内部相通,收纳箱4内侧上部固设有喷头6。
如图1所示,清洁装置设有两组,分设在收纳箱4上侧相对的两端,通过设置两组清洁装置,对相邻的两台加弹机进行除尘,提高整体除尘进程。
如图3和图4所示,支撑块1的上侧和液压缸20底端固定,支撑块1远离收纳箱4的一端内部的空腔一26内壁设有滑槽17,滑环18套设在延伸筒16的外壁一侧,通过滑环18使延伸筒16在滑槽17内滑动,同时伸缩罩19将滑环18一侧和滑槽17内壁接近空腔一26一侧相连,延伸筒16远离支撑块1一端和L型块9相连,L型块9内部分别开设有空腔二11和空腔三14,吸尘机二7底端与L型块9的上侧固定,吸尘机二7通过出尘管二8和空腔二11内部相通,通过吸尘管二15和空腔三14内部相通,同时空腔二11和延伸筒16相通,电机二13的底端通过支座固定在L型块9接近支撑块1一侧上部,主动轮二12套设在电机二13输出轴外壁。
如图5所示,L型块9下端和转动筒24左侧转动连接,转动筒24的外壁上设有滑动槽23,主动轮二12通过皮带和滑动槽23滑动连接,转动筒24连接有吸尘板二22,吸尘板二22远离转动筒24一端设有吸尘槽二21。
当需要对两台相近的加弹机外侧进行除尘时,人员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液压缸20启动,液压缸20活塞杆带动连接块10将L型块9向远离支撑块1一端推动,与L型块9相连的延伸筒16通过滑环18在滑槽17内向外滑动,使吸尘板一31和吸尘板二22保持合适的距离,然后人员通过推手2和滚轮3推动收纳箱4进入到相邻的两台加弹机之间,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吸尘机一34和吸尘机二7启动,电机一33和电机二13也同时启动,电机一33输出轴的主动轮一32带动从动轮28,从动轮28带动中空筒29转动,中空筒29带动吸尘板一31进行转动,吸尘机一34通过吸尘管一25连通分支管27,分支管27对吸尘板一31通过吸尘槽一30对加弹机一侧外壁进行除尘,并通过出尘管一35输送进收纳箱4内,通过收纳箱4内的喷头6进行水雾降尘处理。
电机二13输出轴带动主动轮二12转动,主动轮二12和滑动槽23通过带传动使转动筒24进行转动,转动筒24带动吸尘板二22进行转动,吸尘机二7通过吸尘管二15连通空腔三14,空腔三14连通转动筒24,转动筒24连通吸尘槽二21,对加弹机另一侧外壁进行除尘,并通过吸尘机二7的出尘管二8输送进空腔二11内,再由空腔二11进入到延伸筒16内,吸尘机一34将延伸筒16内的烟尘吸进空腔一26内,伸缩罩19用于防止烟尘进入到滑槽17内壁。
在收纳箱4的外壁左侧设置有观察窗5,方便人员对收纳箱4内烟尘量的观察,及时对收纳箱4内部进行清空。
Claims (8)
1.一种加弹机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洁装置,收纳箱(4),所述清洁装置位于所述收纳箱(4)上端,所述清洁装置包括吸尘机构,连接机构,侧吸机构,所述吸尘机构包括支撑块(1),吸尘机一(34),吸尘管一(25),出尘管一(35),分支管(27),连接部,电机一(33),主动轮一(32),吸尘板一(31),所述支撑块(1)呈竖直放置,所述支撑块(1)下端与所述收纳箱(4)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1)内中部开设有空腔一(26),且所述空腔一(26)与所收纳箱(4)相通,所述支撑块(1)一侧设有凹槽一,所述凹槽一与所述空腔一(26)相通,所述吸尘机一(34)呈水平放置,所述吸尘机一(34)一侧与所述凹槽一内壁一侧固定连接,且所述吸尘机一(34)通过所述吸尘管一(25)与所述凹槽一内壁上侧的空腔一(26)相通,所述分支管(27)与所述吸尘管一(25)相通,所述分支管(27)呈水平放置,所述分支管(27)一端与所述连接部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部另一端与所述吸尘板一(31)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吸尘板一(31)呈竖直放置,所述吸尘板一(31)远离所述连接部一侧开设有吸尘槽一(30),且所述吸尘槽一(30)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分支管(27)相通,所述电机一(33)底端与所述收纳箱(4)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轮一(32)套设于所述电机一(33)输出轴外壁,且与所述连接部带传动连接,所述吸尘机一(34)通过所述出尘管一(35)与所述凹槽一内壁底侧的空腔一(26)相通,所述侧吸机构与所述吸尘机构通过所述连接机构相连,且所述侧吸机构与所述吸尘机构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弹机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设有两组,分设于所述收纳箱(4)上部相对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弹机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延伸筒(16),液压缸(20),滑环(18),伸缩罩(19),连接块(10),所述延伸筒(16)呈水平放置,所述支撑块(1)一端空腔一(26)内壁设有滑槽(17),所述滑环(18)位于所述滑槽(17)内部,所述延伸筒(16)一端外壁与所述滑环(18)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延伸筒(16)接近所述支撑块(1)一侧与所述滑槽(17)内壁一侧通过所述伸缩罩(19)相连,所述液压缸(20)底端与所述支撑块(1)上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10)呈水平放置,所述液压缸(20)活塞杆一端与所述连接块(10)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10)下端与所述侧吸机构上部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延伸筒(16)远离所述支撑块(1)另一端与所述侧吸机构一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加弹机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吸机构包括L型块(9),转动筒(24),吸尘板二(22),吸尘机二(7),吸尘管二(15),出尘管二(8),电机二(13),主动轮二(12),所述L型块(9)呈竖直放置,所述L型块(9)一端中部开设有空腔二(11),所述延伸筒(16)远离所述支撑块(1)一端与所述空腔二(11)相通,所述吸尘机二(7)底端与所述L型块(9)上侧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吸尘机二(7)一端通过所述出尘管二(8)与所述空腔二(11)相通,所述L型块(9)另一端中部开设有空腔三(14),所述吸尘机二(7)另一端通过所述吸尘管二(15)与所述空腔三(14)相通,所述转动筒(24)呈水平放置,所述转动筒(24)一端与所述L型块(9)接近所述支撑块(1)一侧下端转动连接,且所述转动筒(24)与所述空腔三(14)相通,所述吸尘板二(22)呈竖直放置,所述吸尘板二(22)一端与所述转动筒(24)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吸尘板二(22)另一端开设有吸尘槽二(21),所述吸尘槽二(21)与所述转动筒(24)相通,所述转动筒(24)外壁设有滑动槽(23),所述电机二(13)呈水平放置,所述电机二(13)一侧与所述L型块(9)接近支撑块(1)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轮二(12)套设于所述电机二(13)输出轴外壁,且与所述滑动槽(23)带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弹机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箱(4)底部四个端点处固设有滚轮(3),所述收纳箱(4)外壁一端固设有推手(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弹机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箱(4)内部固设有喷头(6),所述喷头(6)呈竖直放置,所述喷头(6)底端与所述收纳箱(4)内壁上侧转动连接,所述喷头(6)设有两个,分设于所述收纳箱(4)内壁上侧相对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弹机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箱(4)外壁一侧固设有观察窗(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弹机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由中空筒(29)和从动轮(28)组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833505.3U CN213378426U (zh) | 2020-08-27 | 2020-08-27 | 一种加弹机除尘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833505.3U CN213378426U (zh) | 2020-08-27 | 2020-08-27 | 一种加弹机除尘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378426U true CN213378426U (zh) | 2021-06-08 |
Family
ID=76211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833505.3U Active CN213378426U (zh) | 2020-08-27 | 2020-08-27 | 一种加弹机除尘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378426U (zh) |
-
2020
- 2020-08-27 CN CN202021833505.3U patent/CN21337842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818967U (zh) | 一种新型地板砂光设备 | |
CN116687015B (zh) | 一种切根加工包装设备 | |
CN212119327U (zh) | 一种脉冲式布袋除尘器 | |
CN211359733U (zh) | 一种防静电棉布加工用除尘设备 | |
CN213378426U (zh) | 一种加弹机除尘装置 | |
CN218655652U (zh) | 一种塑料薄膜加工用除尘装置 | |
CN113772449B (zh) | 一种粉末冶金除尘装置及除尘工艺 | |
CN112570397B (zh) | 一种具有沥水烘干功能的风湿痛药酒包装瓶用冲洗瓶机 | |
CN214513587U (zh) | 一种房屋建筑施工除尘装置 | |
CN114875612A (zh) | 一种基于纺织的具有吸尘功能的纺织品除毛设备 | |
CN112023580A (zh) | 一种矿井除尘装置及其除尘方法 | |
CN215610325U (zh) | 一种纺织设备用纺织尘收集装置 | |
CN116371108A (zh) | 一种能够自动清理过滤结构的粉尘废气处理器 | |
CN207950996U (zh) | 一种滤筒过滤的建筑用除尘设备 | |
CN208177924U (zh) | 一种除尘验布机 | |
CN208853311U (zh) | 一种用于铝板加工的除尘装置 | |
CN208161243U (zh) | 一种中央除尘系统 | |
CN110529942A (zh) | 一种涤纶丝生产加工车间用的空气净化装置 | |
CN220000676U (zh) | 一种山药清洗装置 | |
CN220092464U (zh) | 一种具有降尘结构的选煤装置 | |
CN211611982U (zh) | 一种大型集尘设备 | |
CN221453681U (zh) | 一种皮革生产用表面清洁装置 | |
CN221355559U (zh) | 一种七辊脱毛机 | |
CN221335539U (zh) | 一种钢结构加工用快速除尘装置 | |
CN116871214B (zh) | 一种清花轨道的铁屑清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