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54197U - 纯电动汽车及其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安装组件 - Google Patents

纯电动汽车及其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安装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54197U
CN213354197U CN202022177059.1U CN202022177059U CN213354197U CN 213354197 U CN213354197 U CN 213354197U CN 202022177059 U CN202022177059 U CN 202022177059U CN 213354197 U CN213354197 U CN 2133541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vehicle
welding
beam assembly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7705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文稻
罗来龙
陈刁
张加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7705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541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541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541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是关于一种纯电动汽车及其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安装组件。该安装组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第一支架上设置有定位销、第一安装螺孔和第一焊接定位孔;定位销的尺寸与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定位孔尺寸相适配,第一安装螺孔用于第一支架焊接于纯电动汽车的左后纵梁总成和/或右后纵梁总成后,与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左安装脚和/或右安装脚通过安装螺栓固定;第二支架上设置有第二安装螺孔和第二焊接定位孔;第三支架上设置有第三安装螺孔和第三焊接定位孔。该安装组件具有占用空间小,适用面广,提升车外空间率的优点。

Description

纯电动汽车及其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安装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纯电动汽车及其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安装组件。
背景技术
汽车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交通工具,近年来随着世界能源危机和环保问题日益突出,汽车工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新能源汽车具有环保,使用成本低,以及行使稳定性好等优点,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纯电动汽车由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驱动力传动等机械系统、以及完成既定任务的工作装置等组成。其中,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是电动汽车的核心,也是区别于内燃机汽车的最大不同点。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由驱动电动机、电机控制器和电动机的调速控制装置等组成。
汽车行业的未来目标是环保、节能减排以及智能化,而智能化的纯电动汽车更加符合这一趋势;所以,智能化的纯电动汽车将会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也越来越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但是,智能化的纯电动汽车较传统燃油汽车多了许多的控制器,现阶可以集成一体机构,即集成式车载电源集成三合一机构,其由OBC、DCDC、PDU三部分组成为一个大的控制器。但是对于该集成式车载电源集成三合一机构的安装普遍存在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纯电动汽车及其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安装组件。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纯电动汽车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安装组件,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其中,
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定位销、第一安装螺孔和第一焊接定位孔;所述定位销的尺寸与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定位孔尺寸相适配,所述第一安装螺孔用于第一支架焊接于纯电动汽车的左后纵梁总成和/或右后纵梁总成后,与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左安装脚和/或右安装脚通过安装螺栓固定;
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第二安装螺孔和第二焊接定位孔;所述第二安装螺孔用于第二支架焊接于纯电动汽车的左后纵梁总成和/或右后纵梁总成后,与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左安装脚和/或右安装脚通过安装螺栓固定;
所述第三支架上设置有第三安装螺孔和第三焊接定位孔;所述第三安装螺孔用于第三支架焊接于纯电动汽车的中地板后横梁总成后,与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后安装脚通过螺栓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包括:
第一安装面板,所述定位销、第一安装螺孔和第一焊接定位孔设置于其上;
由所述第一安装面板的两侧向下弯折形成的第一支撑板;
由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端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一焊接底板;
由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尾端的中部沿竖直方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一焊接中板;以及,
由所述第一安装面板的尾端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形成的第一焊接顶板;
所述第一焊接底板、第一焊接中板和第一焊接顶板均用于焊接于纯电动汽车的左后纵梁总成和/或右后纵梁总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面板上开设有可供所述左安装脚和/或右安装脚的安装螺栓穿设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安装面板在其第一通孔上焊接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形成所述第一安装螺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架包括:
第二安装面板,所述第二安装螺孔和第二焊接定位孔设置于其上;
由所述第二安装面板的两侧向下弯折形成的第二支撑板;
由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底端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二焊接底板;
由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尾端的中部沿竖直方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二焊接中板;以及,
由所述第二安装面板的尾端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形成的第二焊接顶板;
所述第二焊接底板、第二焊接中板和第二焊接顶板均用于焊接于纯电动汽车的左后纵梁总成和/或右后纵梁总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面板上开设有可供所述左安装脚和/或右安装脚的安装螺栓穿设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安装面板在其第二通孔上焊接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形成所述第二安装螺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支架包括:
第三安装面板,其由头至尾包括顺次平滑过渡连接的头段、中段和尾段,所述头段和尾段水平布置,中段倾斜向上布置;所述第三安装螺孔和第三焊接定位孔设置于头段;
由所述第三安装面板的两侧向下弯折形成的第三支撑板;
由所述第三支撑板的底端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三焊接底板;
由所述第三支撑板的尾端的中部沿竖直方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三焊接中板;以及,
由所述第三安装面板的尾端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三焊接顶板;
所述第三焊接底板、第三焊接中板和第三焊接顶板均用于焊接于纯电动汽车的中地板后横梁总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安装面板上开设有可供所述后安装脚的安装螺栓穿设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安装面板在其第三通孔上焊接有第三螺母,所述第三螺母形成所述第三安装螺孔。
进一步地,还包括辅助支架,其设置有用于支撑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平面;所述辅助支架用于焊接于纯电动汽车的左后纵梁总成、右后纵梁总成和中地板后横梁总成中的一个或多个梁总成上。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纯电动汽车,包括:左后纵梁总成、右后纵梁总成和中地板后横梁总成;还包括: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安装组件;其中,
所述安装组件中的第一支架焊接于纯电动汽车的左后纵梁总成和/或右后纵梁总成,第二支架焊接于所述左后纵梁总成和/或右后纵梁总成,第三支架焊接于中地板后横梁总成;
所述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定位孔穿设过第一支架上的定位销,左安装脚和右安装脚与第一支架的第一安装螺孔和/或第二支架的第二安装螺孔通过安装螺栓固定,后安装脚与第三支架的第三安装螺孔通过安装螺栓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左侧设置有两个左安装脚和一个左定位孔,右侧设置有两个右安装脚和一个右定位孔,后侧设置有一个后安装脚;所述左定位孔和右定位孔沿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中心对称设置;左前方的左安装脚与右后方的右安装脚沿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中心对称设置;左后方的左安装脚与右前方的右安装脚沿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中心对称设置;
所述左后纵梁总成和右后纵梁总成上均焊接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别位于左后纵梁总成和右后纵梁总成上的第一支架相应的沿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中心对称设置;分别位于左后纵梁总成和右后纵梁总成上的第二支架相应的沿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中心对称设置。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纯电动汽车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安装组件具有如下优点:
1、该安装组件由三种支架单元构成,其中,第一支架用于定位和固定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左右安装脚,第二支架用于固定剩余的左右安装脚,第三支架则用于固定后安装脚;由此一方面部件占用的安装空间小,另一方面设置方式灵活,可以根据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具体结构灵活设置三种支架单元的位置和数量,以适应不同类型的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
2、采用该安装组件能够将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安装到纯电动汽车的左后纵梁总成、右后纵梁总成和中地板后横梁总成之间的区域,即车外行李箱下部空间,提升车外空间的利用率,减少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对车内空间的占用。
综上,本申请提供的纯电动汽车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安装组件具有占用空间小,适用面广,提升车外空间率的优点。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纯电动汽车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安装组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纯电动汽车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安装组件中第一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纯电动汽车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安装组件中第一支架的俯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纯电动汽车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安装组件中第一支架的侧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纯电动汽车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安装组件中第二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纯电动汽车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安装组件中第二支架的俯视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纯电动汽车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安装组件中第二支架的侧视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纯电动汽车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安装组件中第三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纯电动汽车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安装组件中第三支架的俯视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纯电动汽车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安装组件中第三支架的侧视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俯视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纯电动汽车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支架
11-第一安装面板
111-定位销
112-第一安装螺孔
113-第一焊接定位孔
12-第一支撑板
13-第一焊接底板
14-第一焊接中板
15-第一焊接顶板
2-第二支架
21-第二安装面板
211-第二安装螺孔
212-第二焊接定位孔
22-第二支撑板
23-第二焊接底板
24-第二焊接中板
25-第二焊接顶板
3-第三支架
31-第三安装面板
311-第三安装螺孔
312-第三焊接定位孔
32-第三支撑板
33-第三焊接底板
34-第三焊接中板
35-第三焊接顶板
4-左后纵梁总成
5-右后纵梁总成
6-中地板后横梁总成
7-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
71-左安装脚
72-右安装脚
73-后安装脚
74-左定位孔
75-右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申请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申请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申请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考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纯电动汽车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安装组件,其包括: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和第三支架3;其中,
请参考图2、图11和图12,所述第一支架1上设置有定位销111、第一安装螺孔112和第一焊接定位孔113;所述定位销111的尺寸与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7的定位孔尺寸相适配,所述第一安装螺孔112用于第一支架1焊接于纯电动汽车的左后纵梁总成4和/或右后纵梁总成5后,与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7的左安装脚71和/或右安装脚72通过安装螺栓固定;
请参考图5,所述第二支架2上设置有第二安装螺孔211和第二焊接定位孔212;所述第二安装螺孔211用于第二支架2焊接于纯电动汽车的左后纵梁总成4和/或右后纵梁总成5后,与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7的左安装脚71和/或右安装脚72通过安装螺栓固定;
请参考图8,所述第三支架3上设置有第三安装螺孔311和第三焊接定位孔312;所述第三安装螺孔311用于第三支架3焊接于纯电动汽车的中地板后横梁总成6后,与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7的后安装脚73通过安装螺栓固定。
现有的纯电动汽车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在其左侧、右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左安装脚、右安装脚和后安装脚,同时在左右两侧还分别设置有左定位孔和右定位孔。目前,常用的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结构如图11所示,其共设置有五个安装脚,分别是:左侧设置的两个左安装脚71,右侧设置的两个右安装脚72,后侧设置的一个后安装脚73;左右两侧的安装脚中,一侧的一个安装脚附近均设置有一个定位孔,例如本实施例中,位于左后方的左安装脚71的前方设置有左定位孔74,位于右前方的右安装脚72的后方设置有右安装孔75。另外,为了装配方便,左定位孔74和右定位孔75沿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7的中心对称设置;两个左安装脚71和两个右安装脚72左右对称设置。
本申请提供的安装组件用于将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安装到纯电动汽车的左后纵梁总成、右后纵梁总成和中地板后横梁总成之间的区域,即车外行李箱下部空间,提升车外空间的利用率,减少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对车内空间的占用。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安装组件包括有三种支架单元,分别是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和第三支架3。其中,
第一支架1上设置有定位销111和第一安装螺孔112,定位销111用于对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定位孔进行限位,进而实现对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固定前的定位,也防止其安装脚固定时发生移动。第一安装螺孔112则用于与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左安装脚71和/或右安装脚72通过安装螺栓拧紧后固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该安装脚应为与定位孔距离最近的安装脚。本领域技术人员同样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安装,第一支架1上第一安装螺孔112与定位销111的距离与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安装脚及与其距离最近的定位孔的距离相等。
第一支架1的个数根据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定位孔个数确定,第一支架1在左后纵梁总成4和/或右后纵梁总成5上的具体位置亦根据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定位孔的设置位置确定。为了配合常用的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安装,第一支架1的个数优选为两个,如图1所示,分别焊接于纯电动汽车的左后纵梁总成4和右后纵梁总成5上。
为了保证第一支架1工作的可靠性,其是焊接于左后纵梁总成4和/或右后纵梁总成5上的。请参考图2至图4,上述第一支架1的结构优选包括:
第一安装面板11,所述定位销111、第一安装螺孔112和第一焊接定位孔113设置于其上;
由所述第一安装面板11的两侧向下弯折形成的第一支撑板12;
由所述第一支撑板12的底端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一焊接底板13;
由所述第一支撑板12的尾端的中部沿竖直方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一焊接中板14;以及,
由所述第一安装面板11的尾端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形成的第一焊接顶板15;
所述第一焊接底板13、第一焊接中板14和第一焊接顶板15均用于焊接于纯电动汽车的左后纵梁总成4和/或右后纵梁总成5。
上述第一支撑板12用于支起第一安装面板11,使第一安装面板11和纵梁总成之间留有安装空间,以供安装螺栓螺接于安装脚和第一安装螺孔112后还有空间容纳锁紧螺母。上述第一焊接底板13、第一焊接中板14和第一焊接顶板15则是为了提供较大的焊接面积,以提高焊接强度,进而提高第一支架1的位置牢固性。
另外,为了方便设置安装螺孔,降低加工难度,所述第一安装面板11上优选开设有可供左安装脚71和/或右安装脚72的安装螺栓穿设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安装面板11在其第一通孔上焊接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形成上述第一安装螺孔11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螺母的螺孔与第一通孔是贯通的。
上述第二支架2上设置有第二安装螺孔211,用于与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7的左安装脚71和/或右安装脚72通过安装螺栓拧紧后固定。第二支架2的个数根据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左右安装脚的总数与第一支架1的总个数(即所有第一支架1能够固定的左右安装脚的个数)之差确定,其在左后纵梁总成4和/或右后纵梁总成5上的具体位置亦根据未被第一支架1固定的剩余左右安装脚的具体位置确定。为了配合常用的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安装,第二支架2的个数优选为两个,如图1所示,分别焊接于纯电动汽车的左后纵梁总成4和右后纵梁总成5上。一个第一支架1和一个第二支架2为一组配合使用,设置于左后纵梁总成4和右后纵梁总成5,用于对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同侧的两个安装脚进行固定,一个定位孔进行定位。
为了保证第二支架2工作的可靠性,其也是焊接于左后纵梁总成4和/或右后纵梁总成5上的。请参考图5至图7,上述第二支架2优选包括:
第二安装面板21,所述第二安装螺孔211和第二焊接定位孔212设置于其上;
由所述第二安装面板21的两侧向下弯折形成的第二支撑板22;
由所述第二支撑板22的底端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二焊接底板23;
由所述第二支撑板22的尾端的中部沿竖直方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二焊接中板24;以及,
由所述第二安装面板21的尾端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形成的第二焊接顶板25;
所述第二焊接底板23、第二焊接中板24和第二焊接顶板25均用于焊接于纯电动汽车的左后纵梁总成4和/或右后纵梁总成5。
上述第二支撑板22的作用与第一支撑板12的作用类似,为了在第二安装面板21和纵梁总成之间预留安装空间。上述第二焊接底板23、第二焊接中板24和第二焊接顶板25用于提供较大的焊接面积,以提高焊接强度,进而提高第二支架2的位置牢固性。
另外,为了方便设置螺孔,降低加工难度,所述第二安装面板21上优选开设有可供所述左安装脚71和/或右安装脚72的安装螺栓穿设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安装面板21在其第二通孔上焊接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形成所述第二安装螺孔21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螺母的螺孔与第二通孔是贯通的。
上述第三支架3上设置有第三安装螺孔311,用于与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后安装脚73通过安装螺栓拧紧后固定。第三支架3的个数根据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后安装脚73的个数确定,其在中地板后横梁总成6上的具体位置亦根据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后安装脚73的设置位置确定。为了配合常用的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安装,第三支架3的个数优选为一个,如图1所示,焊接于中地板后横梁总成6上。
为了保证第三支架3工作的可靠性,其焊接于中地板后横梁总成6上。请参考图8至图10,所述第三支架3优选包括:
第三安装面板31,其由头至尾包括顺次平滑过渡连接的头段、中段和尾段,所述头段和尾段水平布置,中段倾斜向上布置;所述第三安装螺孔311和第三焊接定位孔312设置于头段;
由所述第三安装面板31的两侧向下弯折形成的第三支撑板32;
由所述第三支撑板32的底端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三焊接底板33;
由所述第三支撑板32的尾端的中部沿竖直方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三焊接中板34;以及,
由所述第三安装面板31的尾端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三焊接顶板35;
所述第三焊接底板33、第三焊接中板34和第三焊接顶板35均用于焊接于纯电动汽车的中地板后横梁总成6。
上述第三支撑板32的作用与上述第一支撑板12和第二支撑板22的作用类似,为了在第三安装面板31和横梁总成之间预留安装空间。上述第三焊接底板33、第三焊接中板34和第三焊接顶板35用于提供较大的焊接面积,以提高焊接强度,进而提高第三支架3的位置牢固性。另外,在第三安装面板31上设置有倾斜上香布置的中段,对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沿车身前后方向的移动有一定的限位作用。
另外,为了方便设置安装螺孔,降低加工难度,所述第三安装面板31上开设有可供所述后安装脚73的安装螺栓穿设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安装面板31在其第三通孔上焊接有第三螺母,所述第三螺母形成上述第三安装螺孔31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第三螺母的螺孔与第三通孔是贯通的。
上述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和第三支架3上均设置有焊接定位孔(分别对应第一焊接定位孔113,第二焊接定位孔212,第三焊接定位孔312),其用于在对上述支架进行焊接时的定位,其具体设置位置和尺寸根据焊接工艺进行选择。
采用本实施例对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进行安装的工序如下:
首先,先根据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预设安装位置,以及安装脚和定位孔的位置确定安装组件中各个支架在左后纵梁总成4、右后纵梁总成5或中地板后横梁总成6上的位置,而后将各个支架焊接于该位置;
然后,操作机械手夹取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移动机械手至车身后底部,到达预设安装位置的上方;
最后,将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上的定位孔与第一支架1上面的定位销111对齐穿入,而后在安装脚和与其对应的安装螺孔内装入安装螺栓并锁紧,即完成安装。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上述安装组件还包括辅助支架,其设置有用于支撑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平面;所述辅助支架用于焊接于纯电动汽车的左后纵梁总成4、右后纵梁总成5和中地板后横梁总成6中的一个或多个梁总成上。该辅助支架对支撑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起到辅助支撑作用,提升整个安装组件的支撑稳固性。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申请提供的纯电动汽车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安装组件具有如下优点:
1、该安装组件由三种支架单元构成,其中,第一支架用于定位和固定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左右安装脚,第二支架用于固定剩余的左右安装脚,第三支架则用于固定后安装脚;由此一方面部件占用的安装空间小,另一方面设置方式灵活,可以根据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具体结构灵活设置三种支架单元的位置和数量,以适应不同类型的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
2、采用该安装组件能够将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安装到纯电动汽车的左后纵梁总成、右后纵梁总成和中地板后横梁总成之间的区域,即车外行李箱下部空间,提升车外空间的利用率,减少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对车内空间的占用。
综上,本申请提供的纯电动汽车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安装组件具有占用空间小,适用面广,提升车外空间率的优点。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纯电动汽车,请参见图12,其包括:左后纵梁总成4、右后纵梁总成5和中地板后横梁总成6;还包括: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7和上述安装组件;其中,
所述安装组件中的第一支架1焊接于纯电动汽车的左后纵梁总成4和/或右后纵梁总成5,第二支架2焊接于所述左后纵梁总成和/或右后纵梁总成5,第三支架3焊接于中地板后横梁总成;
所述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7的定位孔穿设过第一支架1上的定位销111,左安装脚71和右安装脚72与第一支架1的第一安装螺孔112和/或第二支架2的第二安装螺孔211通过安装螺栓固定,后安装脚73与第三支架3的第三安装螺孔311通过安装螺栓固定。
优选地,该纯电动汽车采用如图11所示的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7,相应的,安装组件中第一支架1的个数为两个,第二支架2的个数为两个,第三支架3的个数为一个。此种结构具有较广的适用性。具体的:
所述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7的左侧设置有两个左安装脚71和一个左定位孔74,右侧设置有两个右安装脚72和一个右定位孔75,后侧设置有一个后安装脚73;所述左定位孔74和右定位孔75沿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7的中心对称设置;左前方的左安装脚与右后方的右安装脚沿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中心对称设置;左后方的左安装脚与右前方的右安装脚沿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中心对称设置;
所述左后纵梁总成4和右后纵梁总成5上均焊接有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分别位于左后纵梁总成4和右后纵梁总成5上的第一支架1相应的沿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7的中心对称设置;分别位于左后纵梁总成4和右后纵梁总成5上的第二支架2相应的沿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7的中心对称设置。
由于该纯电动汽车设置有上述安装组件,因此其也相应的具有上述优点。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纯电动汽车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其中,
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定位销、第一安装螺孔和第一焊接定位孔;所述定位销的尺寸与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定位孔尺寸相适配,所述第一安装螺孔用于第一支架焊接于纯电动汽车的左后纵梁总成和/或右后纵梁总成后,与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左安装脚和/或右安装脚通过安装螺栓固定;
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第二安装螺孔和第二焊接定位孔;所述第二安装螺孔用于第二支架焊接于纯电动汽车的左后纵梁总成和/或右后纵梁总成后,与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左安装脚和/或右安装脚通过安装螺栓固定;
所述第三支架上设置有第三安装螺孔和第三焊接定位孔;所述第三安装螺孔用于第三支架焊接于纯电动汽车的中地板后横梁总成后,与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后安装脚通过螺栓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电动汽车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
第一安装面板,所述定位销、第一安装螺孔和第一焊接定位孔设置于其上;
由所述第一安装面板的两侧向下弯折形成的第一支撑板;
由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端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一焊接底板;
由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尾端的中部沿竖直方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一焊接中板;以及,
由所述第一安装面板的尾端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形成的第一焊接顶板;
所述第一焊接底板、第一焊接中板和第一焊接顶板均用于焊接于纯电动汽车的左后纵梁总成和/或右后纵梁总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纯电动汽车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面板上开设有可供所述左安装脚和/或右安装脚的安装螺栓穿设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安装面板在其第一通孔上焊接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形成所述第一安装螺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电动汽车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包括:
第二安装面板,所述第二安装螺孔和第二焊接定位孔设置于其上;
由所述第二安装面板的两侧向下弯折形成的第二支撑板;
由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底端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二焊接底板;
由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尾端的中部沿竖直方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二焊接中板;以及,
由所述第二安装面板的尾端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形成的第二焊接顶板;
所述第二焊接底板、第二焊接中板和第二焊接顶板均用于焊接于纯电动汽车的左后纵梁总成和/或右后纵梁总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纯电动汽车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面板上开设有可供所述左安装脚和/或右安装脚的安装螺栓穿设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安装面板在其第二通孔上焊接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形成所述第二安装螺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电动汽车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架包括:
第三安装面板,其由头至尾包括顺次平滑过渡连接的头段、中段和尾段,所述头段和尾段水平布置,中段倾斜向上布置;所述第三安装螺孔和第三焊接定位孔设置于头段;
由所述第三安装面板的两侧向下弯折形成的第三支撑板;
由所述第三支撑板的底端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三焊接底板;
由所述第三支撑板的尾端的中部沿竖直方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三焊接中板;以及,
由所述第三安装面板的尾端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三焊接顶板;
所述第三焊接底板、第三焊接中板和第三焊接顶板均用于焊接于纯电动汽车的中地板后横梁总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纯电动汽车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安装面板上开设有可供所述后安装脚的安装螺栓穿设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安装面板在其第三通孔上焊接有第三螺母,所述第三螺母形成所述第三安装螺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电动汽车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支架,其设置有用于支撑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平面;所述辅助支架用于焊接于纯电动汽车的左后纵梁总成、右后纵梁总成和中地板后横梁总成中的一个或多个梁总成上。
9.一种纯电动汽车,包括:左后纵梁总成、右后纵梁总成和中地板后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和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安装组件;其中,
所述安装组件中的第一支架焊接于纯电动汽车的左后纵梁总成和/或右后纵梁总成,第二支架焊接于所述左后纵梁总成和/或右后纵梁总成,第三支架焊接于中地板后横梁总成;
所述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定位孔穿设过第一支架上的定位销,左安装脚和右安装脚与第一支架的第一安装螺孔和/或第二支架的第二安装螺孔通过安装螺栓固定,后安装脚与第三支架的第三安装螺孔通过安装螺栓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纯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左侧设置有两个左安装脚和一个左定位孔,右侧设置有两个右安装脚和一个右定位孔,后侧设置有一个后安装脚;所述左定位孔和右定位孔沿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中心对称设置;左前方的左安装脚与右后方的右安装脚沿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中心对称设置;左后方的左安装脚与右前方的右安装脚沿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中心对称设置;
所述左后纵梁总成和右后纵梁总成上均焊接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别位于左后纵梁总成和右后纵梁总成上的第一支架相应的沿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中心对称设置;分别位于左后纵梁总成和右后纵梁总成上的第二支架相应的沿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中心对称设置。
CN202022177059.1U 2020-09-28 2020-09-28 纯电动汽车及其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安装组件 Active CN2133541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77059.1U CN213354197U (zh) 2020-09-28 2020-09-28 纯电动汽车及其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安装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77059.1U CN213354197U (zh) 2020-09-28 2020-09-28 纯电动汽车及其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安装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54197U true CN213354197U (zh) 2021-06-04

Family

ID=76156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77059.1U Active CN213354197U (zh) 2020-09-28 2020-09-28 纯电动汽车及其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安装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541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64416U (zh) 一种卡丁车
CN219634967U (zh) 用于至少部分电驱动的机动车辆的车辆子结构
CN113459955B (zh) 一种提升车身侧面耐撞性的自动踏板安装结构
CN213354197U (zh) 纯电动汽车及其集成式车载电源三合一机构的安装组件
CN106335354A (zh) 混合动力汽车电池包安装装置
CN201291751Y (zh) 悬置系统
CN203142789U (zh) 电动货车货厢车架总成
CN208530251U (zh) 外水切固定装置及汽车
KR102802738B1 (ko) 전기차용 섀시 플랫폼 모듈
CN109291996B (zh) 电动汽车的框梁及电动汽车
CN209904507U (zh) 一种电机悬置支架
CN101450606B (zh) 一种汽车动力总成悬置安装支架
CN222756541U (zh) 一种安装支架、前保险杠总成、车辆
CN215751779U (zh) 一种应用于汽车转向导向臂车架支架的加强结构
CN113263897B (zh) 动力电池安装装置及车辆
CN221247511U (zh) 一种稳定型工件焊合装置
CN219668332U (zh) 一种三合一安装框架总成
CN215244360U (zh) 一种新型的纯电动轻卡驱动电机控制器安装支架结构
CN220774610U (zh) 一种显示电量的电池模块
CN216139972U (zh) 一种氢燃料电池车的制动空压机安装支架
CN207984969U (zh) 一种汽车前壁板
CN215705625U (zh) 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的悬置软垫安装支架
CN22053576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模块安装结构
CN222946552U (zh) 一种油箱防浪板结构
CN211568128U (zh) 汽车额头部件的安装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