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91581U - 隐形防伪软包包装膜 - Google Patents

隐形防伪软包包装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91581U
CN213291581U CN202020804829.8U CN202020804829U CN213291581U CN 213291581 U CN213291581 U CN 213291581U CN 202020804829 U CN202020804829 U CN 202020804829U CN 213291581 U CN213291581 U CN 2132915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counterfeiting
invisible anti
packaging film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0482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祁泽林
莫浩昌
刘永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na Anti Counterfeit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na Anti Counterfei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na Anti Counterfeit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na Anti Counterfei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0482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915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915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915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rap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防伪包装膜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隐形防伪软包包装膜,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膜层、第一粘接层、铝箔层、第二粘接层、第二膜层;所述第一膜层的上表面粘合所述第一粘接层;所述铝箔层的上下两面分别粘合于所述第二粘接层、第一粘接层;所述第二膜层的下表面粘合所述第二粘接层;所述隐形防伪软包包装膜还包括隐形防伪层,所述隐形防伪层设置于第一粘接层;所述隐形防伪层朝向所述铝箔层一侧面设置有温变油墨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难以仿制、防伪效果佳的隐形防伪软包包装膜。

Description

隐形防伪软包包装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防伪包装膜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隐形防伪软包包装膜。
背景技术
以塑料薄膜为主的软包装材料具有质轻、透明、防潮、抗氧化、耐酸、耐碱、气密性好、易于印刷精美图文的优点,广泛用于方便食品、生活用品、超级市场小商品的包装。塑料薄膜状材料,经过复合或涂料加工后,做成袋状,将内装物密封。
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对人民的生活造成了极大危害,商品的防伪技术及表面装饰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为避免劣质产品的出现,软包包装膜产品的防伪技术也种类多样化,有的防伪技术成本低容易模仿,有的防伪技术虽然不易模仿但成本却很高,从而导致消费者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难以仿制、防伪效果佳的隐形防伪软包包装膜。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隐形防伪软包包装膜,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膜层、第一粘接层、铝箔层、第二粘接层、第二膜层;所述第一膜层的上表面粘合所述第一粘接层;所述铝箔层的上下两面分别粘合于所述第二粘接层、第一粘接层;所述第二膜层的下表面粘合所述第二粘接层;所述隐形防伪软包包装膜还包括隐形防伪层,所述隐形防伪层设置于第一粘接层;所述隐形防伪层朝向所述铝箔层一侧面设置有温变油墨层。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均设置为核微孔膜。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核微孔膜的孔径为2.5~3um。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隐形防伪层为无色荧光油墨与透明油墨混合层。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隐形防伪层为多个,各所述隐形防伪层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粘接层和所述第二粘接层中。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二粘接层中的隐形防伪层朝向所述铝箔层一侧面设置有另一个温变油墨层。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粘接层和第二粘接层均采用聚乙烯胶水材质构件。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粘接层和第二粘接层的涂布量均为4.5~5g/m2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铝箔层的厚度为0.02~0.04mm。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温变油墨层呈相互间隔的长条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隐形防伪层设计喷印到包装膜内部的特定位置,隐形防伪层可喷印成不同的样式或形状,如Logo、文字、二维码或条形码,经过薄膜复合工艺后,隐形可变数据信息被复合在两层薄膜中间,裸眼下可以完全隐匿隐形防伪图文、编码内容,采用专用设备对隐形图文、编码内容进行识别,通过将隐藏的图文、编码进行转化识别,实现软包包装膜的防伪鉴定功能,并且可通过防窜软件的数据查询功能,实现判断商品是否为防窜货行为。
2、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均设置为核微孔膜,核微孔膜的孔径为2.5~3um,核微孔膜具有不可仿制和容易被消费者识别的特点,采用核微孔膜具有很好的防伪效果。
3、隐形防伪层为无色荧光油墨与透明油墨混合层,将无色荧光油墨与透明油墨按比例混合,使用专用的电雕版进行印刷,有效将隐形防伪图文与包装膜成为一体,提高软包包装膜的防伪及防窜货功能。
4、隐形防伪层为多个,各所述隐形防伪层分别设置于第一粘接层和所述第二粘接层中;第二粘接层中的隐形防伪层朝向铝箔层一侧面设置有另一个温变油墨层;根据实际需要,将隐形防伪层喷印在包装膜内部,有效节约成本,进一步提高防伪效果。
5、第一粘接层和第二粘接层均采用聚乙烯胶水材质构件,第一粘接层和第二粘接层的涂布量均为4.5~5g/m2,一方面可以保证整体的连接强度,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胶水涂布过多造成的薄膜整体强度降低的问题。
6、铝箔层的厚度为0.02~0.04mm,铝箔层既能够提高薄膜整体的强度,在薄膜受到高温处理时,能够通过自身的导热性,使薄膜局部的高温快速传导到其他地方,从而避免薄膜受热出现过大的形变,有效保证隐形防伪层的防伪功能不被破坏,实用性强。
7、温变油墨层呈相互间隔的长条状结构,一方面使用可温变的特殊颜料做成的油墨,会在高温下褪色,可以实现使用者在高温时看到可提示的内容出现或者让提示的内容消失,方便使用并能清楚地分辨,进一步提高防伪效果,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隐形防伪软包包装膜的实施例一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隐形防伪软包包装膜的实施例二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例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隐形防伪软包包装膜,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膜层10、第一粘接层20、铝箔层30、第二粘接层40、第二膜层50;第一膜层10的上表面粘合第一粘接层20;铝箔层30的上下两面分别粘合于第二粘接层40、第一粘接层20;第二膜层50的下表面粘合第二粘接层40;隐形防伪软包包装膜还包括隐形防伪层60,隐形防伪层60设置于第一粘接层20或第二粘接层40中;隐形防伪层60朝向铝箔层30一侧面设置有温变油墨层70。
第一膜层10和第二膜层50均设置为核微孔膜。核微孔膜的孔径为2.5~3um。核微孔膜具有不可仿制和容易被消费者识别的特点,采用核微孔膜具有很好的防伪效果。
第一粘接层20和第二粘接层40均采用聚乙烯胶水材质构件。第一粘接层20和第二粘接层40的涂布量均为4.5~5g/m2。一方面可以保证整体的连接强度,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胶水涂布过多造成的薄膜整体强度降低的问题。
铝箔层30的厚度为0.02~0.04mm。铝箔层既能够提高薄膜整体的强度,在薄膜受到高温处理时,能够通过自身的导热性,使薄膜局部的高温快速传导到其他地方,从而避免薄膜受热出现过大的形变,有效保证隐形防伪层60的防伪功能不被破坏,实用性强。
隐形防伪层60为无色荧光油墨与透明油墨混合层。将无色荧光油墨与透明油墨按比例混合,使用专用的电雕版进行印刷,有效将隐形防伪图文与包装膜成为一体,提高软包包装膜的防伪及防窜货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隐形防伪层60的数量设置为一个,且该隐形防伪层60喷印于第一膜层10的上表面;根据实际需要,将一个隐形防伪层60喷印在包装膜内部,有效节约成本,进一步提高防伪效果。
温变油墨层70呈相互间隔的长条状结构。一方面使用可温变的特殊颜料做成的油墨,会在高温下褪色,可以实现使用者在高温时看到可提示的内容出现或者让提示的内容消失,方便使用并能清楚地分辨,进一步提高防伪效果,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隐形防伪层60设计喷印到包装膜内部的特定位置,隐形防伪层60可喷印成不同的样式或形状,如Logo、文字、二维码或条形码,经过薄膜复合工艺后,隐形可变数据信息被复合在两层薄膜中间,裸眼下可以完全隐匿隐形防伪图文、编码内容,采用专用设备对隐形图文、编码内容进行识别,通过将隐藏的图文、编码进行转化识别,实现软包包装膜的防伪鉴定功能,并且可通过防窜软件的数据查询功能,实现判断商品是否为防窜货行为。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隐形防伪软包包装膜,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膜层10、第一粘接层20、铝箔层30、第二粘接层40、第二膜层50;第一膜层10的上表面粘合第一粘接层20;铝箔层30的上下两面分别粘合于第二粘接层40、第一粘接层20;第二膜层50的下表面粘合第二粘接层40;隐形防伪软包包装膜还包括隐形防伪层60a,隐形防伪层60a设置于第一粘接层20和第二粘接层40中;隐形防伪层60a朝向铝箔层30一侧面设置有温变油墨层70。
第一膜层10和第二膜层50均设置为核微孔膜。核微孔膜的孔径为2.5~3um。核微孔膜具有不可仿制和容易被消费者识别的特点,采用核微孔膜具有很好的防伪效果。
第一粘接层20和第二粘接层40均采用聚乙烯胶水材质构件。第一粘接层20和第二粘接层40的涂布量均为4.5~5g/m2。一方面可以保证整体的连接强度,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胶水涂布过多造成的薄膜整体强度降低的问题。
铝箔层30的厚度为0.02~0.04mm。铝箔层既能够提高薄膜整体的强度,在薄膜受到高温处理时,能够通过自身的导热性,使薄膜局部的高温快速传导到其他地方,从而避免薄膜受热出现过大的形变,有效保证隐形防伪层60a的防伪功能不被破坏,实用性强。
隐形防伪层60a为无色荧光油墨与透明油墨混合层。将无色荧光油墨与透明油墨按比例混合,使用专用的电雕版进行印刷,有效将隐形防伪图文与包装膜成为一体,提高软包包装膜的防伪及防窜货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的隐形防伪层60的不同之处在于,隐形防伪层60a的数量设置为两个,各隐形防伪层60a分别设置于第一粘接层20和第二粘接层40中,第二粘接层40中的隐形防伪层60a朝向铝箔层30一侧面设置有另一个温变油墨层70,且两个隐形防伪层60a分别喷印于第一膜层10的上表面和第二膜层50的下表面。根据实际需要,将两个隐形防伪层60a喷印在两层膜层上,进一步提高防伪效果,提升防窜货功能。
温变油墨层70呈相互间隔的长条状结构。一方面使用可温变的特殊颜料做成的油墨,会在高温下褪色,可以实现使用者在高温时看到可提示的内容出现或者让提示的内容消失,方便使用并能清楚地分辨,进一步提高防伪效果,实用性强。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隐形防伪软包包装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膜层、第一粘接层、铝箔层、第二粘接层、第二膜层;所述第一膜层的上表面粘合所述第一粘接层;所述铝箔层的上下两面分别粘合于所述第二粘接层、第一粘接层;所述第二膜层的下表面粘合所述第二粘接层;所述隐形防伪软包包装膜还包括隐形防伪层,所述隐形防伪层设置于第一粘接层;所述隐形防伪层朝向所述铝箔层一侧面设置有温变油墨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防伪软包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均设置为核微孔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形防伪软包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微孔膜的孔径为2.5~3u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防伪软包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隐形防伪层为多个,各所述隐形防伪层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粘接层和所述第二粘接层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防伪软包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粘接层中的隐形防伪层朝向所述铝箔层一侧面设置有另一个温变油墨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防伪软包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层和第二粘接层均采用聚乙烯胶水材质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隐形防伪软包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层和第二粘接层的涂布量均为4.5~5g/m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防伪软包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箔层的厚度为0.02~0.04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防伪软包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变油墨层呈相互间隔的长条状结构。
CN202020804829.8U 2020-05-14 2020-05-14 隐形防伪软包包装膜 Active CN2132915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04829.8U CN213291581U (zh) 2020-05-14 2020-05-14 隐形防伪软包包装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04829.8U CN213291581U (zh) 2020-05-14 2020-05-14 隐形防伪软包包装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91581U true CN213291581U (zh) 2021-05-28

Family

ID=75982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04829.8U Active CN213291581U (zh) 2020-05-14 2020-05-14 隐形防伪软包包装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915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13879B2 (ja) 反射性遮光性積層体
WO2002069307A3 (en) Security label having security element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JP2009502575A (ja) 埋め込み式透かし
US20160273972A1 (en) Appearance-Changing Indicators For Packaging
JP5428492B2 (ja) 印字情報付き包装材
JP2002189415A (ja) 遮光性印刷ラベル
CN213291581U (zh) 隐形防伪软包包装膜
KR20090113761A (ko) 접착시트 및 배송 전표
JP5315671B2 (ja) 隠蔽層を有する包装袋
CN206375173U (zh) 一种包装用镭射防伪铝箔
WO2002002319A1 (en) Laminates for security applications
CN210535181U (zh) 一种新型油墨防伪标签
CN205574574U (zh) 一次性防伪软包装袋
JP2014077921A (ja) 多層ラベル
CN208507083U (zh) 一种多层标签
JP2017094501A (ja) 遮光性積層体
CN205525590U (zh) 一种防伪包装袋
CN204957234U (zh) 一种医药安全防伪袋
CN201099018Y (zh) 一种普洱茶防伪标签
CN217731312U (zh) 一种帽顶具有防转移功能的胶帽
KR200393043Y1 (ko) 요리책
CN213715971U (zh) 一种酒类标签
CN218038395U (zh) 酒显防伪标签
CN214058450U (zh) 一种营养固体饮料的防伪食品包装袋
JP2009107692A (ja) 包装材料と該包装材料を用いた包装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