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90746U - 一种水泥管预制入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泥管预制入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90746U
CN213290746U CN202021733707.0U CN202021733707U CN213290746U CN 213290746 U CN213290746 U CN 213290746U CN 202021733707 U CN202021733707 U CN 202021733707U CN 213290746 U CN213290746 U CN 2132907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ment
frame
charging box
charging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3370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灵
李俊杰
林健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Lianxing Ruiye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Lianxing Ruiye Cement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Lianxing Ruiye Cement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Lianxing Ruiye Cement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3370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907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907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907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paration Of Clay, And Manufacture Of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泥管预制入料装置,尤其涉及了水泥管的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平台、框架、装料装置、下料装置、上料装置以及供水装置,所述框架设置在第一平台上,所述框架顶部设有装料箱,所述装料箱内部设有搅拌组件,所述上料装置设置在装料箱顶部,所述供水装置设置在框架背面,所述下料装置装置设在框架内部的底面上并且延伸至框架外部。操作时:首先,将水泥放入到水泥罐子内进行对水泥,将水泥从水泥罐子送入到装料箱内,将装料箱内的水泥进行搅拌,将气缸带动着的输出端连接着伸缩块进行移出,将装料箱内的水泥从接料块进行出料,将水泥料送入到容纳桶中,将容纳桶的料倒入到模具中,结构简单,实现自动装卸料,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水泥管预制入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泥管预制入料装置。
背景技术
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水泥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他们铺设了类似现代水泥的地面。后来古罗马人在建筑中使用的石灰与火山灰的混合物,这种混合物与现代的石灰火山灰水泥很相似。用它胶结碎石制成的混凝土,硬化后不但强度较高,而且还能抵抗淡水或含盐水的侵蚀。长期以来,它作为一种重要的胶凝材料,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国防等工程。
针对现有技术中,在进行水泥送料时,存在无法将水泥的生产提高,会导致工作效率降低,从而丢掉损失和水泥的利益,会浪费员工的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泥管预制入料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工作效率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泥管预制入料装置,包括第一平台、框架、装料装置、下料装置、上料装置以及供水装置,所述框架设置在第一平台上,所述框架顶部设有装料箱,所述装料箱内部设有搅拌组件,所述上料装置设置在装料箱顶部,所述供水装置设置在框架背面,所述下料装置设置在框架内部的底面上并且延伸至框架外部,所述装料装置设置在下料装置的下方,所述框架上还设有使装料装置横向移动的移动结构,所述移动结构与装料装置连接且之间相互配合。
进一步,所述上料装置包括水泥罐子和连接杆,所述水泥罐子包括两个,两个所述水泥罐子设置在装料箱上方,所述水泥罐子垂直向下将水泥罐子的下料口设置在设置在装料箱顶部,所述连接杆固定在所述水泥罐子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电机、固定盒、搅拌块以及输出轴,固定盒设置在框架一侧,所述电机设置在固定盒内,所述电机的输出杆穿插至装料箱内,所述输出轴的一端连接在电机的输出杆上,输出轴另一端固定在装料箱一侧,所述输出轴与装料箱之间设有轴承,所述搅拌块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搅拌块的大小不为一致,多个所述搅拌块从小至大依次设置在输出轴上。
进一步,所述供水装置包括水箱、进水管、出水管、喷水管、水泵以及第二平台,所述第二平台设置在装料箱背面,所述水箱以及水泵都设置在第二平台上,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设置在水泵上且另一端与水箱连接,所述出水管一端与水泵连接,出水管另一端沿装料箱外部插设进装料箱内部,所述喷水管设置在装料箱内并且横向设置与出水管一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其一,操作时,首先,将水泥袋拆开,将水泥放入到水泥罐子内进行对水泥混合,其次将水泥从水泥罐子送入到装料箱内,将装料箱内的容量装满水泥,然后搅拌组件对装料箱内的水泥进行搅拌,等待水泥搅拌均匀时,进行下料时,将气缸带动着的输出端连接着伸缩块进行移出,将装料箱内的水泥从接料块进行出料,将水泥料送入到容纳桶中,等待容纳桶的容积量装满时,将容纳桶横向平移到指定点时,其次容纳桶的后端旋转气缸开始对容纳桶进行旋转,将容纳桶的料倒入到模具中,结构简单,实现自动装卸料,提高工作效率。
其二,上料装置包括水泥罐子和连接杆,所述水泥罐子包括两个,两个所述水泥罐子设置在装料箱上方,所述水泥罐子垂直向下将水泥罐子的下料口设置在设置在装料箱顶部,所述连接杆固定在所述水泥罐子的两侧,能够实现自动下料,机构简单,提高工作质量。
其三,搅拌组件包括电机、固定盒、搅拌块以及输出轴,固定盒设置在框架一侧,所述电机设置在固定盒内,所述电机的输出杆穿插至装料箱内,所述输出轴的一端连接在电机的输出杆上,输出轴另一端固定在装料箱一侧,所述输出轴与装料箱之间设有轴承,所述搅拌块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搅拌块的大小不为一致,多个所述搅拌块从小至大依次设置在输出轴上,提高水泥均匀搅拌的质量,减少员工工作量。
其四,供水装置包括水箱、进水管、出水管、喷水管、水泵以及第二平台,所述第二平台设置在装料箱背面,所述水箱以及水泵都设置在第二平台上,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设置在水泵上且另一端与水箱连接,所述出水管一端与水泵连接,出水管另一端沿装料箱外部插设进装料箱内部,所述喷水管设置在装料箱内并且横向设置与出水管一端连接,提高水泥粘合度,降低人工洒水的时间,加大生产的效率。
其五,下料装置包括接料块、气缸以及伸缩块,所述接料块包括两个,两个所述接料块对称设置在装料箱底部,所述伸缩块包括两个,两个所述伸缩块分别设置在两个接料块内,所述气缸安装在框架的内壁上,所述气缸的输出杆与接料块一侧连接,所述伸缩块连接在气缸的输出端上,提高机器的效率,将水泥快速下料。
其六,装料装置包括两个,每个装料装置包括丝杆滑台、支撑板、容纳桶、牢固架以及旋转气缸,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框架的内壁上,所述丝杆滑台设置在支撑板的顶部,所述牢固架设置丝杆滑台的滑块上进行连接,所述容纳桶设置在牢固架的顶部,提高快速装卸料。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
第一平台1、框架2、上料装置3、水泥罐子31、连接杆32、供水装置4、水箱43、进水管44、出水管45、喷水管451、水泵42、第二平台41、下料装置5、接料块53、气缸51、伸缩块52、装料装置6、支撑板61、丝杆滑台611、容纳桶631、牢固架63、旋转气缸62、搅拌组件7、电机72、固定盒71、搅拌块74、输出轴75、装料箱8、移动结构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泥管预制入料装置,包括第一平台1、框架2、装料装置6、下料装置5、上料装置3以及供水装置4,所述框架2设置在第一平台1上,所述框架2顶部设有装料箱8,所述装料箱8内部设有搅拌组件7,所述上料装置3设置在装料箱8顶部,所述供水装置4设置在框架2背面,所述下料装置5设置在框架2内部的底面上并且延伸至框架2外部,所述装料装置6设置在下料装置5的下方,所述框架2上还设有使装料装置6横向移动的移动结构9,所述移动结构9与装料装置6连接且之间相互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方法:首先,将水泥袋拆开,将水泥放入到水泥罐子31内进行对水泥混合,其次将水泥从水泥罐子31送入到装料箱8内,将装料箱8内的容量装满水泥,然后搅拌组件7对装料箱8内的水泥进行搅拌,等待水泥搅拌均匀时,进行下料时,将气缸51带动着的输出端连接着伸缩块52进行移出,将装料箱8内的水泥从接料块53进行出料,将水泥料送入到容纳桶631中,等待容纳桶631的容积量装满时,将容纳桶631横向平移到指定点时,其次容纳桶631的后端旋转气缸62开始对容纳桶631进行旋转,将容纳桶631的料倒入到模具中,结构简单,实现自动装卸料,提高工作效率。
优选的,上料装置3包括水泥罐子31和连接杆32,所述水泥罐子31包括两个,两个所述水泥罐子31设置在装料箱8上方,所述水泥罐子31垂直向下将水泥罐子31的下料口设置在设置在装料箱8顶部,所述连接杆32固定在所述水泥罐子31的两侧,通过连接杆32将水泥罐子31进行固定,让水泥罐子31能够承受水泥的容量,其次水泥罐子31上料时,能够实现自动下料,机构简单,提高工作质量。
优选的,所述搅拌组件7包括电机72、固定盒71、搅拌块74以及输出轴75,固定盒71设置在框架2一侧,所述电机72设置在固定盒71内,所述电机72的输出杆穿插至装料箱8内,所述输出轴75的一端连接在电机72的输出杆上,输出轴75另一端固定在装料箱8一侧,所述输出轴75与装料箱8之间设有轴承,所述搅拌块74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搅拌块74的大小不为一致,多个所述搅拌块74从小至大依次设置在输出轴75上,通过电机72带动输出轴75和多个搅拌块74进行对水泥搅拌,将水泥的成分进行搅拌均匀,达到水泥的要求,固定盒71将电机72进行固定,电机72带动输出轴75进行运转,完成搅拌时,提高水泥均匀搅拌的质量,减少员工工作量。
优选的,供水装置4包括水箱43、进水管44、出水管45、喷水管451、水泵42以及第二平台41,所述第二平台41设置在装料箱8背面,所述水箱43以及水泵42都设置在第二平台41上,所述进水管44的一端设置在水泵42上且另一端与水箱43连接,所述出水管45一端与水泵42连接,出水管45另一端沿装料箱8外部插设进装料箱8内部,所述喷水管451设置在装料箱8内并且横向设置与出水管45一端连接,提高水泥粘合度,降低人工洒水的时间,加大生产的效率。
优选的,下料装置5包括接料块53、气缸51以及伸缩块52,所述接料块53包括两个,两个所述接料块53对称设置在装料箱8底部,所述伸缩块52包括两个,两个所述伸缩块52分别设置在两个接料块53内,所述气缸51安装在框架2的内壁上,所述气缸51的输出杆与接料块53一侧连接,所述伸缩块52连接在气缸51的输出端上,所述装料箱8内部还设有倾斜板,所述倾斜板安装在装料箱8的底部两侧,倾斜板能够让搅拌均匀的料更快下料,通过接料块53让搅拌均匀的水泥掉入其中,期间通过倾斜板的辅助使水泥能够更加快速流淌,当接料块53内接满水泥后,气缸51工作,气缸51带动伸缩块52向后方缩回,通过伸缩块52与接料块53之间的摩擦将水泥刮入外部,提高机器的效率,将水泥快速下料。
优选的,装料装置6包括两个,每个装料装置6包括丝杆滑台611、支撑板61、容纳桶631、牢固架63以及旋转气缸62,所述支撑板61设置在框架2的内壁上,所述丝杆滑台611设置在支撑板61的顶部,所述牢固架63设置丝杆滑台611的滑块上进行连接,所述容纳桶631设置在牢固架63的顶部,提高快速装卸料。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水泥管预制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平台(1)、框架(2)、装料装置(6)、下料装置(5)、上料装置(3)以及供水装置(4),所述框架(2)设置在第一平台(1)上,所述框架(2)顶部设有装料箱(8),所述装料箱(8)内部设有搅拌组件(7),所述上料装置(3)设置在装料箱(8)顶部,所述供水装置(4)设置在框架(2)背面,所述下料装置(5)设置在框架(2)内部的底面上并且延伸至框架(2)外部,所述装料装置(6)设置在下料装置(5)的下方,所述框架(2)上还设有使装料装置(6)横向移动的移动结构(9),所述移动结构(9)与装料装置(6)连接且之间相互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管预制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料装置(3)包括水泥罐子(31)和连接杆(32),所述水泥罐子(31)包括两个,两个所述水泥罐子(31)设置在装料箱(8)上方,所述水泥罐子(31)垂直向下使水泥罐子(31)的下料口设置在装料箱(8)顶部,所述连接杆(32)固定在所述水泥罐子(31)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管预制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搅拌组件(7)包括电机(72)、固定盒(71)、搅拌块(74)以及输出轴(75),所述固定盒(71)设置在框架(2)一侧,所述电机(72)设置在固定盒(71)内,所述电机(72)的输出杆穿插至装料箱(8)内,所述输出轴(75)的一端连接在电机(72)的输出杆上,输出轴(75)另一端固定在装料箱(8)一侧,所述输出轴(75)与装料箱(8)之间设有轴承,所述搅拌块(74)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搅拌块(74)的大小不为一致,多个所述搅拌块(74)从小至大依次设置在输出轴(75)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管预制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供水装置(4)包括水箱(43)、进水管(44)、出水管(45)、喷水管(451)、水泵(42)以及第二平台(41),所述第二平台(41)设置在装料箱(8)背面,所述水箱(43)以及水泵(42)都设置在第二平台(41)上,所述进水管(44)的一端设置在水泵(42)上且另一端与水箱(43)连接,所述出水管(45)一端与水泵(42)连接,出水管(45)另一端沿装料箱(8)外部插设进装料箱(8)内部,所述喷水管(451)设置在装料箱(8)内并且横向设置与出水管(45)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管预制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料装置(5)包括接料块(53)、气缸(51)以及伸缩块(52),所述接料块(53)包括两个,两个所述接料块(53)对称设置在装料箱(8)底部,所述伸缩块(52)包括两个,两个所述伸缩块(52)分别设置在两个接料块(53)内,所述气缸(51)安装在框架(2)的内壁上,所述气缸(51)的输出杆与接料块(53)一侧连接,所述伸缩块(52)连接在气缸(51)的输出端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管预制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装料装置(6)包括两个,每个装料装置(6)包括丝杆滑台(611)、支撑板(61)、容纳桶(631)、牢固架(63)以及旋转气缸(62),所述支撑板(61)设置在框架(2)的内壁上,所述丝杆滑台(611)设置在支撑板(61)的顶部,所述牢固架(63)设置丝杆滑台(611)的滑块上进行连接,所述容纳桶(631)设置在牢固架(63)的顶部。
CN202021733707.0U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水泥管预制入料装置 Active CN2132907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33707.0U CN213290746U (zh)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水泥管预制入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33707.0U CN213290746U (zh)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水泥管预制入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90746U true CN213290746U (zh) 2021-05-28

Family

ID=76025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33707.0U Active CN213290746U (zh)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水泥管预制入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907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082115U (zh) 一种环保混凝土用高效搅拌设备
CN213290746U (zh) 一种水泥管预制入料装置
CN214447326U (zh) 一种混凝土用快速浇筑设备
CN217949783U (zh) 一种一体式灌浆设备
CN210561615U (zh) 一种市政用地基水泥灌溉装置
CN214575776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水泥灌注设备
CN212978760U (zh) 一种建筑用砂浆搅拌装置
CN213440371U (zh) 一种便于水泥搅拌的灌装机
CN210025805U (zh) 一种砂浆设备用发料装置
CN210969395U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
CN209794191U (zh) 一种易清洁的高效搅拌机
CN211762524U (zh) 一种建筑用水泥混合装置
CN215241802U (zh) 一种高速公路施工的水泥混料填充装置
CN113681714A (zh) 一种防沾附的制备混凝土的装置
CN219427103U (zh) 一种建筑施工原料混合装置
CN221793249U (zh) 一种混凝土生产用均匀投料装置
CN212919906U (zh)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混凝土搅拌装置
CN220241913U (zh) 一种便于清洗的水泥灌注装置
CN216329125U (zh) 一种生产混凝土的下料机构
CN214055836U (zh) 一种混凝土生产线用浇注机
CN214214229U (zh) 一种具有高效送料装置的混凝土生产线
CN217228747U (zh) 一种具有防凝固结构的水泥混凝土输送装置
CN218438310U (zh) 一种用于浇筑混凝土的运动小车
CN217378470U (zh) 一种用于市政施工的可调节混凝土浇筑设备
CN218640000U (zh) 一种物料配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 Junjie

Inventor after: Lin Jianlong

Inventor before: Li Ling

Inventor before: Li Junjie

Inventor before: Lin Jianlo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6000 Weilong management area, Liangjing Town, Huiyang District,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engine processing workshop)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Lianxing Ruiye Building Materials Co.,Ltd.

Address before: 516000 Weilong management area, Liangjing Town, Huiyang District,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engine processing workshop)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Lianxing Ruiye cement product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