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60664U - 一种双向折弯机的上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向折弯机的上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60664U
CN213260664U CN202021993533.1U CN202021993533U CN213260664U CN 213260664 U CN213260664 U CN 213260664U CN 202021993533 U CN202021993533 U CN 202021993533U CN 213260664 U CN213260664 U CN 2132606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pper
fixed connection
base station
plate
backup p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9353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虎哲
全光虎
郑学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Rizhen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Rizhen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Rizhen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Rizhen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9353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606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606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6066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金属零件加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向折弯机的上料装置,其包括基台、料斗、上料板、支撑板和用于推动金属零件上料的推动组件,基台一端与地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板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板远离基台一端侧壁与料斗固定连接,推动组件与支撑杆滑动连接,推动组件与料斗位于支撑板的同一侧,料斗靠近推动架一端开设有推动槽,推动槽贯穿料斗靠近推动架一端,上料板与支撑板远离基台一端侧壁固定连接,上料板位于支撑板远离料斗一侧。本申请中,实现了金属零件的自动上料,并且不再需要工人手动进行调整,使加工时间缩短,工人劳动强度降低,达到了提高金属零件折弯效率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双向折弯机的上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金属零件加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向折弯机的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折弯机是一种对金属零件进行折弯的机器,其结构包括支架、基台和夹紧板,基台置于支架上,基台由底座和压板构成,底座通过铰链与夹紧板相连,底座由座壳、线圈和盖板组成,线圈置于座壳的凹陷内,凹陷顶部覆有盖板。使用时由导线对线圈通电,通电后对压板产生引力,从而实现对压板和底座之间薄板的夹持。由于采用了电磁力夹持,使得压板可以做成多种工件要求,而且可对有侧壁的工件进行加工。折弯机可以通过更换折弯模具,从而满足各种工件的需求。
传统普通的折弯机在对金属零件进行折弯加工时,需要人工手动将金属零件放入折弯模具中,并且需要工人手动频繁调节金属零件在折弯模具中的位置,以进行折弯操作。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工人需要在折弯模具中手动进行放料,并需要对金属零件的位置进行反复调整,此过程耗时长,工人劳动强度大,导致金属零件折弯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金属零件的折弯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双向折弯机的上料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双向折弯机的上料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双向折弯机的上料装置,包括基台、料斗、上料板、支撑板和用于推动金属零件上料的推动组件,基台一端与地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板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板远离基台一端侧壁与料斗固定连接,推动组件与支撑杆滑动连接,推动组件与料斗位于支撑板的同一侧,料斗靠近推动架一端开设有推动槽,推动槽贯穿料斗靠近推动架一端,上料板与支撑板远离基台一端侧壁固定连接,上料板位于支撑板远离料斗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将金属零件放入料斗内,金属零件与推动槽抵接,同时金属零件与支撑板抵接,然后利用推动组件穿过推动槽后,推动组件将金属零件推动到支撑板远离基台一端,金属零件沿着支撑板到达上料板远离基台一端,从而实现了金属零件的自动上料,并且不再需要工人手动进行调整,使加工时间缩短,工人劳动强度降低,达到了提高金属零件折弯效率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推动组件包括气缸和推动架,气缸一端与基台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推动架固定连接,推动架包括推动板和推动杆,推动板一端与气缸远离基台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推动杆固定连接,推动杆设置有多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气缸,气缸推动推动板移动,推动板推动推动杆穿过推动槽后与金属零件抵接,推动杆推动金属零件靠近支撑板远离基台一端,然后到达上料板;推动杆设置有多个,增加了推动杆与金属零件的接触面积,增强了推动杆与金属零件连接的稳定性;气缸的设置,实现了对料斗内的金属零件的自动上料。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与基台远离地面一端之间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一端与支撑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基台固定连接,连接板侧壁开设有第一滑槽,推动板侧壁固定连接有滑块,滑块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动架沿支撑板运动,推动架带动推动板沿连接板运动,推动板带动滑块沿第一滑槽滑动;第一滑槽为推动架起导向的作用,并对滑块进行限位,提高了推动架沿支撑板滑动的便捷性,同时提高了推动板与连接板连接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远离上料板一侧固定连接有垫条,垫条位于料斗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垫条设置在支撑板远离上料板一侧,料斗内的金属零件放入料斗后与垫板抵接,垫板对金属零件起保护作用,减小了支撑板对金属零件造成的损伤。
优选的,所述料斗内设置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板和伸缩杆,限位板设置有两个,伸缩杆两端分别与两个限位板固定连接,两个限位板与料斗均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金属零件放入两个限位板之间,两个限位板对金属零件起限位作用;根据金属零件两端的距离来对两个限位板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并且通过调节伸缩杆来调节两个限位板的位置,实现了限位组件的可调性。
优选的,所述上料板和支撑板远离基台一端均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料架推动金属零件到达支撑板的倾斜面,金属零件靠自身重力原因沿着支撑板的倾斜面滚动,直到与上料板抵接,提高了金属零件自动上料的便捷性。
优选的,所述上料板的倾斜面开设有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属零件沿金属板的倾斜面和上料板的倾斜面滚动,金属零件与卡槽卡接,实现了卡槽将金属零件的位置固定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上料板的倾斜面远离支撑板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螺丝,限位螺丝靠近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螺丝对金属零件起限位作用,避免金属零件滑动时越过卡槽从上料板掉落地面,减少了金属零件所受的损伤。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基台、料斗、上料板、支撑板和推动组件的设置,对金属零件进行双向折弯,使加工时间缩短,工人劳动强度降低,达到了提高金属零件折弯效率的目的;
2.通过气缸和推动架的设置,实现了对料斗内的金属零件的自动上料;
3.通过限位组件的设置,两个限位板对金属零件起限位作用,并且实现了限位组件的可调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料斗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上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夹持组件和推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电路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基台;11、支撑板;111、连接板;1111、第一滑槽;112、垫条;2、光电路;21、光检测电路;22、光控制电路;3、料斗;31、推动槽;32、限位组件;321、限位板;322、伸缩杆;4、上料板;41、卡槽;42、限位螺丝;43、压力传感器;44、光电传感器;441、抱合弧;5、推动组件;51、气缸;52、推动架;521、推动板;5211、滑块;522、推动杆;6、金属零件;7、夹持组件;71、夹持板;711、插接槽;72、电缸;73、滑板;731、限位块;74、固定板;75、第二滑槽;751、限位槽;76、转动杆;8、转动组件;81、主动轮;82、从动轮;83、电机;9、压力检测电路;91、压力检测电路;92、压力比较电路;93、压力控制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双向折弯机的上料检测装置。参照图1,一种双向折弯机的上料装置包括基台1、支撑板11、上料板4和料斗3,基台1水平设置,基台1底端与地面固定连接,支撑板11、上料板4和料斗3均竖直设置,支撑板11底端与基台1顶端固定连接,上料板4设置有多个,多个上料板4侧壁均与支撑板11顶端侧壁固定连接,料斗3与支撑板11顶板侧壁固定连接,料斗3与基台1之间设置有推动组件5,基台1与上料板4之间设置有夹持组件7,夹持组件7连接有转动组件8。推动组件5推动料斗3内的金属零件6到达支撑板11顶板,金属零件6沿支撑板11顶端滚动到上料板4顶端,然后利用夹持组件7将金属零件6夹持,夹持组件7与金属零件6两端均抵接,同时利用转动组件8带动金属零件6转动;从而实现了金属零件6的自动上料,并且不再需要工人手动进行调整,使加工时间缩短,工人劳动强度降低,达到了提高金属零件6折弯效率的目的。
参照图2,基台1顶端与支撑板11底端之间设置有连接板111,连接板111设置有两个,两个连接板111均竖直设置,两个连接板111的底端均与基台1顶端固定连接,两个连接板111的顶端均与支撑板11底端固定连接,两个连接板111侧壁均开设有第一滑槽1111。
参照图2,推动组件5包括气缸51和推动架52,推动架52包括推动板521和推动杆522,推动板521水平设置,推动板521底端与气缸51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推动杆522设置有多个,多个推动杆522均竖直设置,多个推动杆522顶端均靠近料斗3,多个推动杆522底端均与推动板521顶端固定连接;气缸51侧壁与基台1侧壁固定连接;推动板521侧壁固定连接有滑块5211,滑块5211设置有两个,两个滑块5211分别与两个第一滑槽1111滑动连接。
启动气缸51,气缸51推动推动板521沿连接板111运动,推动板521带动两个滑块5211分别沿两个第一滑槽1111滑动,同时推动板521推动推动杆522与料斗3内的金属零件6抵接,之后推动杆522推动金属零件6到达支撑板11顶端。
参照图2,料斗3为顶端和一侧壁均开口的结构,料斗3靠口侧壁与支撑板11侧壁固定连接,料斗3底端开设有推动槽31,推动槽31贯穿料斗3底端靠近支撑板11一端,且推动槽31贯穿料斗3底端;料斗3内设置有限位组件32,限位组件32包括限位板321和伸缩杆322,限位板321设置有两个,两个限位板321均竖直设置,伸缩杆322两端分别与两个限位板321相互靠近一侧固定连接,两个限位板321侧壁均与料斗3内侧壁滑动连接,两个限位板321底端均与料斗3底端滑动连接;支撑板11固定连接有垫条112,垫条112设置有多个,多个垫条112均竖直设置,多个垫条112均位于料斗3与支撑板11之间的区间内,每个垫条112底端均靠近推动槽31。
根据金属零件6的长度来通过伸缩杆322对两个限位板321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调整完成后,将金属零件6放入料斗3内,此时金属零件6位于两个限位板321之间,金属零件6沿料斗3侧壁滚动,直到金属零件6与垫条112抵接;在需要进行上料时,气缸51推动着推动杆522穿过推动槽31后与金属零件6抵接,然后推动杆522继续推动着金属零件6到达支撑板11顶端。
参照图3,上料板4与料斗3分别位于支撑板11两侧,上料板4顶端和支撑板11顶板均设置为倾斜面,两个倾斜面均沿靠近基台1方向向远离料斗3方向倾斜,两个倾斜面倾斜角度相同且连贯;每个上料板4顶端均开设有卡槽41,卡槽41贯穿每个上料板4的两侧壁,卡槽41呈V型,卡槽41与金属零件6卡接配合;上料板4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螺丝42,限位螺丝42位于卡槽41远离支撑板11一端。金属零件6被推动着到达支撑板11顶端后,金属零件6受自身重力作用沿着支撑板11和上料板4的倾斜面滚动,直到金属零件6与卡槽41卡接。
参照图4,上料板4还固定连接有压力检测组件和焊缝检测组件,压力检测组件与夹持组件7和转动组件8均连接,焊缝检测组件同样与夹持组件7和转动组件8均连接;焊缝检测组件靠近金属零件6一端固定连接有抱合弧441,抱合弧441将金属零件6抱合。
参照图4,夹持组件7设置有两组,每组夹持组件7均包括夹持板71、电缸72、滑板73、固定板74、第二滑槽75和转动杆76,两个夹持板71、两个滑板73和两个固定板74均竖直设置,两个转动杆76均水平设置,两个第二滑槽75均开设在基台1顶端,两个固定板74底端均与基台1顶端固定连接,两个固定板74顶端分别与两个电缸72固定连接,两个电缸72的活塞杆分别与两个滑板73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滑板73底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滑槽75滑动连接;两个滑块5211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731,两个滑槽侧壁均开设有限位槽751,限位块731与限位槽751滑动连接;两个转动杆76一端分别与两个滑板73转动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两个夹持板71固定连接;两个夹持板71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开设有插接槽,两个插接槽分别与金属零件6两端插接配合。
在需要对金属零件6进行夹持时,同时启动两个电缸72,两个电缸72分别推动两个滑板73分别沿两个第二滑槽75滑动,两个滑板73均带动着限位块731沿限位槽751滑动,两个滑板73通过两个转动杆76的传动,从而分别带动两个夹持板71靠近金属零件6两端,金属零件6两端分别插入两个插接槽内,金属零件6两端分别与两个插接槽底壁抵接,两个夹持板71将金属零件6两端夹持。
参照图4,转动组件8同样设置有两组,每组转动组件8均包括主动轮81、从动轮82和电机83,两个主动轮81和两个从动轮82均竖直设置,两个电机83分别与两个滑板73远离夹持板71一侧固定连接,两个电机83分别与两个主动轮81转动连接,两个从动轮82分别套设在两个转动轴外侧,且两个从动轮82分别与两个转动轴固定连接,两个主动轮81分别与两个从动轮82啮合。
同时启动两个电机83,两个电机83分别带动两个主动轮81转动,两个主动轮81分别带动两个从动轮82转动,两个从动轮82分别带动两个转动杆76转动,两个转动杆76通过两个夹持板71的传动从而带动金属零件6转动。
参照图5,压力检测组件包括压力检测电路9,压力检测电路9包括压力检测单元91、压力比较单元92以及压力控制单元93,压力检测单元91连接有直流电源VCC1,压力检测电流的输出端连接于压力比较单元92的输入端,压力比较单元92的输出端连接于压力控制单元93的输入端,压力比较单元92和压力控制单元93均连接于直流电源VCC1;压力比较单元92接收压力检测单元91输出的压力检测信号,然后将压力检测信号与基准信号Vref1进行比较,并输出比较信号,压力控制单元93响应于比较信号以控制电缸72和电机83同时的启闭。
压力检测单元91检测当前上料板4所受压力的大小并输出压力检测信号,当压力检测信号的压力值大于基准信号Verf1压力值时,则表明此时上料板4有金属零件6,然后压力比较单元92将启动比较信号输出给压力控制单元93,压力控制单元93控制电缸72和电机83同时启动并开始工作,电缸72控制夹持板71将金属零件6夹持,电机83控制夹持板71带动金属零件6转动,从而对金属零件6的焊缝位置进行转动。
参照图3和图5,压力检测单元91包括压力传感器43,压力传感器43与上料板4侧壁固定连接,压力传感器43供电端的正极接VCC1,压力传感器43供电端的负极接地,压力传感器43的输出端连接于压力比较单元92的输入端,本实施例中的压力传感器43即为附图5中的压力传感器P,压力传感器43输出的压力检测信号与上料板4是否存在金属零件6相关。
参照图5,压力比较单元92包括比较器OA1,比较器OA1的正向输入端连接于压力传感器43的输出端,比较器OA1的反向输入端连接有用于输出基准信号Vref1的基准信号源,比较器OA1的输出端连接于压力控制单元93的输入端,比较器OA1用于将压力检测信号与基准信号Vref1进行比较。在压力检测信号大于基准信号Vref1时,比较器OA1输出高电平的比较信号,压力控制单元93响应于高电平的比较信号以控制电缸72和电机83同时启动;在压力检测信号的电压值小于或等于基准信号Vref1的电压值时,比较器OA1输出低电平的比较信号,压力控制单元93响应于低电平的比较信号以控制电缸72和电机83同时不启动,从而通过比较器OA1来控制电缸72和电机83的启闭。
参照图5,压力控制单元93包括第一三极管Q1和第一继电器KM1,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于比较器OA1的输出端,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于第一继电器KM1线圈的一端,第一继电器KM1线圈未与第一三极管Q1连接的一端接VCC1,第一继电器KM1的触点为常开触点,第一继电器KM1的常开触点一端连接有接电端点a,第一继电器KM1的常开触点与电机83串联,电机83的另一端连接有接电端点b,电缸72和电机83并联,接电端点a和接电端点b连接于市电中,本实施例中的电缸71即为附图5中的电缸M1,本实施例中的电机83即为附图5中的电机M2。
在比较器OA1输出高电平时,第一三极管Q1导通,第一继电器KM1通电,第一继电器KM1的常开触点闭合,市电的供电回路为通路状态,电缸72和电机83开启工作;在比较器OA1输出低电平时,第一三极管Q1断开,第一继电器KM1未通电,继电器KM的常开触点为断开状态,市电的供电回路为断路,电缸72和电机83未开始工作。
在金属零件6与上料板4抵接时,压力检测信号的电压值大于基准信号Verf1的电压值,比较器OA1输出高电平的比较信号,第一三极管Q1导通,第一继电器KM1通电,第一继电器KM1的常开触点闭合,市电的供电回路为通路状态,电缸72和电机83开启工作。
参照图5,焊缝检测组件包括光检测电路2,光检测电路2包括光检测单元21以及光控制单元22,光检测单元21连接有直流电源VCC2,光检测单元21的输出端连接于光控制单元22的输入端,光控制单元22同样连接于直流电源VCC2;光检测单元21输出光检测信号,光控制单元22接收光检测信号,并将光检测单元21与基准信号Vref2进行比较,根据相应的比较结果以控制电缸72和电机83同时的启闭。
参照图5,光检测单元21检测当前焊缝的位置并输出光检测信号,光控制单元22接收检测信号并将光检测信号与基准信号Vref2进行比较,在光检测信号小于基准信号Vref2时,光控制单元22根据比较结果以控制电缸72与电机83维持启动状态;在光检测信号等于或大于基准信号Vref2时,光控制单元22根据比较结果以控制电缸72和电机83同时关闭,停止工作,电缸72控制夹持板71远离金属零件6,同时电机83带动金属零件6停止转动,实现了对金属零件6焊缝位置的调整后的固定;在对金属零件6进行折弯后,不再存在有焊缝位于折弯后的金属零件6外侧的情况,降低了金属零件6发生开裂的概率,达到了提高折弯后的金属零件6品质的效果。
参照图3和图5,光检测单元21包括光电传感器44,光电传感器44与上料板4侧壁固定连接,光电传感器44包括光敏电阻Rv和第一电阻器R1,光敏电阻Rv一端接VCC2,光敏电阻Rv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电阻器R1的一端,第一电阻器R1的另一端接地。光敏电阻Rv受光照强度不同,其阻值发生变化;当光敏电阻Rv与金属零件6的焊缝抵接时,光敏电阻Rv受光照的强度大,光敏电阻Rv的电阻增大,光敏电阻Rv两端的电压增加,光敏电阻Rv与第一电阻器R1的连接点输出低电压的光检测信号;当光敏电阻Rv未与金属零件6的焊缝抵接时,光敏电阻Rv受光照的强度小,光敏电阻Rv的电阻减小,光敏电阻Rv两端的电压降低,光敏电阻Rv与第一电阻器R1的连接点输出高电压的光检测信号。
参照图5,光控制单元22包括第二三极管Q2和第二继电器KM2,第二三极管Q2为PNP型三极管,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于光敏电阻Rv与第一电阻器R1之间的连接点,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VCC2,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于第二继电器KM2线圈的一端,第二继电器KM2的另一端接地;第二继电器KM2的触点为常闭触点,第二继电器KM2常闭触点一端接市电,第二继电器KM2的常闭触点与电缸72串联在市电的供电回路中。
当光检测信号为高电压时,第二三极管Q2未导通,第二继电器KM2未通电,第二继电器KM2的常闭触点处于闭合状态,电缸72和电机83正常工作;当光检测信号为低电压时,第二三极管Q2导通,第二继电器KM2通电,第二继电器KM2的常闭触点断开,电缸72和电机83停止工作。
当光电传感器44与金属零件6的焊缝抵接时,光敏电阻Rv受光照的强度大,光敏电阻Rv的电阻增大,光敏电阻Rv两端的电压增加,光敏电阻Rv与第一电阻器R1的连接点输出低电压的光检测信号;第二三极管Q2导通,第二继电器KM2通电,第二继电器KM2的常闭触点断开,电缸72和电机83停止工作。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双向折弯机的上料检测装置的实施原理为:首先根据金属零件6的长度来通过伸缩杆322对两个限位板321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调整完成后,将金属零件6放入料斗3内,此时金属零件6位于两个限位板321之间,金属零件6沿料斗3侧壁滚动,直到金属零件6与垫条112抵接;然后启动气缸51,气缸51推动推动板521沿连接板111运动,推动板521带动两个滑块5211分别沿两个第一滑槽1111滑动,同时推动板521推动推动杆522与料斗3内的金属零件6抵接,之后推动杆522推动金属零件6到达支撑板11顶端;随后金属零件6受自身重力作用沿着支撑板11和上料板4的倾斜面滚动,直到金属零件6与卡槽41卡接。
此时,压力传感器43与金属零件6抵接,压力检测信号的压力值大于基准信号Verf1的压力值,比较器OA1输出高电平的比较信号,第一三极管Q1导通,第一继电器KM1通电,第一继电器KM1的常开触点闭合,市电的供电回路为通路状态,电缸72和电机83开启工作;两个电缸72分别推动两个滑板73分别沿两个第二滑槽75滑动,两个滑板73均带动着限位块731沿限位槽751滑动,两个滑板73通过两个转动杆76的传动,从而分别带动两个夹持板71靠近金属零件6两端,金属零件6两端分别插入两个插接槽内,金属零件6两端分别与两个插接槽底壁抵接,两个夹持板71将金属零件6两端夹持;两个电机83分别带动两个主动轮81转动,两个主动轮81分别带动两个从动轮82转动,两个从动轮82分别带动两个转动杆76转动,两个转动杆76通过两个夹持板71的传动从而带动金属零件6转动,从而对金属零件6的焊缝位置进行调整。
当光电传感器44与金属零件6的焊缝抵接时,光敏电阻Rv受光照的强度大,光敏电阻Rv的电阻增大,光敏电阻Rv两端的电压增加,光敏电阻Rv与第一电阻器R1的连接点输出低电压的光检测信号;第二三极管Q2导通,第二继电器KM2通电,第二继电器KM2的常闭触点断开,电缸72和电机83停止工作;电机83带动转动杆76和金属零件6停止转动,电缸72带动夹持板71远离金属零件6,从而完成了对金属零件6位置的调整,之后再使用双向折弯机对金属零件6进行双向折弯。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双向折弯机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台(1)、料斗(3)、上料板(4)、支撑板(11)和用于推动金属零件(6)上料的推动组件(5),基台(1)一端与地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板(11)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板(11)远离基台(1)一端侧壁与料斗(3)固定连接,推动组件(5)与支撑杆滑动连接,推动组件(5)与料斗(3)位于支撑板(11)的同一侧,料斗(3)靠近推动架(52)一端开设有推动槽(31),推动槽(31)贯穿料斗(3)靠近推动架(52)一端,上料板(4)与支撑板(11)远离基台(1)一端侧壁固定连接,上料板(4)位于支撑板(11)远离料斗(3)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折弯机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5)包括气缸(51)和推动架(52),气缸(51)一端与基台(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推动架(52)固定连接,推动架(52)包括推动板(521)和推动杆(522),推动板(521)一端与气缸(51)远离基台(1)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推动杆(522)固定连接,推动杆(522)设置有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向折弯机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与基台(1)远离地面一端之间设置有连接板(111),连接板(111)一端与支撑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基台(1)固定连接,连接板(111)侧壁开设有第一滑槽(1111),推动板(521)侧壁固定连接有滑块(5211),滑块(5211)与第一滑槽(1111)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折弯机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1)远离上料板(4)一侧固定连接有垫条(112),垫条(112)位于料斗(3)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折弯机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3)内设置有限位组件(32),限位组件(32)包括限位板(321)和伸缩杆(322),限位板(321)设置有两个,伸缩杆(322)两端分别与两个限位板(321)固定连接,两个限位板(321)与料斗(3)均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折弯机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板(4)和支撑板(11)远离工作台一端均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向折弯机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板(4)的倾斜面开设有卡槽(4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向折弯机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板(4)的倾斜面远离支撑板(11)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螺丝(42),限位螺丝(42)靠近卡槽(41)。
CN202021993533.1U 2020-09-12 2020-09-12 一种双向折弯机的上料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2606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93533.1U CN213260664U (zh) 2020-09-12 2020-09-12 一种双向折弯机的上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93533.1U CN213260664U (zh) 2020-09-12 2020-09-12 一种双向折弯机的上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60664U true CN213260664U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404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93533.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260664U (zh) 2020-09-12 2020-09-12 一种双向折弯机的上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606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87296B (zh) 一种碳刷组装设备
CN208496562U (zh) 一种铝模板打磨装置
CN109834455B (zh) 一种天窗电机塑料壳体的开口销压装设备
CN114888489A (zh) 一种自动焊线机的送料组件
CN213260664U (zh) 一种双向折弯机的上料装置
CN118060878A (zh) 一种电吹风机架扇叶自动组装设备
CN201423495Y (zh) 窗帘挂钩组装点焊机
CN114671239B (zh) 一种自动贴胶设备
CN215529369U (zh) 一种塑料体led灯泡扭头机
CN114670431B (zh) 一种自动贴胶设备的使用方法
CN113260106B (zh) 一种塑料体led灯泡扭头机
CN215356862U (zh) 五轴坐标单工位双焊机
CN115318974A (zh) 一种保护器发热丝s型折弯装置
CN212422179U (zh) 一种热缩管自动供料套管、切断和热缩装置
CN209582105U (zh) 全自动叠袋机
CN108180199B (zh) 一种耳塞组装机
CN217021474U (zh) 半自动铆压打点装置
CN221090000U (zh) 一种使用自动化上下料机构的热熔机
CN214602536U (zh) 眼镜脚丝与铰链激光自动焊接机
CN205967788U (zh) 动力电池零件组装热压机
CN220040615U (zh) 一种电饭煲整机自动化检测设备
CN217102324U (zh) 一种送料设备上的物料自动拼接装置
CN218631655U (zh) 分离式电感网络变压器生产设备
CN219443912U (zh) 一种排焊机用自动机台
CN213355849U (zh) 一种贴玻璃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