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06418U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减震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减震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206418U CN213206418U CN202021439945.0U CN202021439945U CN213206418U CN 213206418 U CN213206418 U CN 213206418U CN 202021439945 U CN202021439945 U CN 202021439945U CN 213206418 U CN213206418 U CN 21320641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d
- plate
- new energy
- energy automobile
- automobile batter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40000004282 Grewia occidentalis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576 supplementar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41000681094 Zingel asper Speci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018 Cast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66054 Dysmorphi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UFHFLCQGNIYNRP-UHFFFAOYSA-N hydrogen Chemical compound [H][H] UFHFLCQGNIYNR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9 hyd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257 hydro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减震机构,包括侧盖板、顶部板、抗震块、中心杆、柱杆、架板、底板、安装孔、组合件和辅助块,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设置了组合件,外部的抗震块抗震后将力由中心杆传递给辅助块,经组合件内的过渡板顶端分散作用力,同时过渡板利用光滑杆、辅助杆实现对力的转移,使得底承板、过渡板、弹力垫板进行板体减震,减震配合结构多样,提升对震动分散的效果;通过优化设置了辅助块,在中心杆将力进行传递后,外齿边咬合齿圈摩擦减震,壳体采用弹性材料,在壳体受力后能够挤压横杆,横杆与铰杆架、转动杆、竖杆铰接配合减震,便于实现多重结构共同配合实现相应的减震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减震机构。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电池是新能源汽车中所使用的电池,而新能源汽车电池减震机构是对安装于新能源汽车中对电池减震防护的结构。
当进行使用时,由于减震机构内部结构的设置的多样性,使得减震机构的减震效果不同,现有技术中减震配合结构过于单一,使得能够对震动分散的效果有限,难以实现多重结构共同配合实现相应的减震效果,使用效果一般。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减震机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减震机构,该装置包括侧盖板、顶部板、抗震块、中心杆、柱杆、架板、底板、安装孔、组合件和辅助块,所述侧盖板外表面嵌入安装于架板上,所述顶部板底面与架板顶面相贴合,所述抗震块中心底端装设有中心杆,所述柱杆滑动安装于顶部板上,所述架板底端与底板相焊接,所述底板上贯穿设有安装孔,所述辅助块中心竖直安装有中心杆,所述组合件装设于侧盖板内侧,所述组合件包括光滑杆、托柱、辅助杆、底承板、过渡板、弹力垫板和旋钮,所述光滑杆垂直安装于过渡板上,所述托柱顶面与过渡板底面相贴合,所述托柱沿光滑杆竖直滑动,所述辅助杆底端紧固安装于底承板上,所述底承板下表面与弹力垫板相贴合,所述过渡板上嵌入安装有旋钮,所述旋钮与辅助杆螺纹连接,所述过渡板上固定安装有辅助块。
优选的,所述辅助块包括铰杆架、壳体、转动杆、横杆、竖杆、齿圈和耐压板,所述铰杆架与横杆的安装夹角为九十度,所述壳体中心贯穿安装有中心杆,所述转动杆与横杆铰链连接,所述横杆与竖杆铰链连接,所述竖杆上转动安装有齿圈,所述耐压板位于铰杆架下方。
优选的,所述中心杆包括主外杆、内嵌杆、滑动杆、外齿边、弹簧和收缩杆,所述主外杆内紧固安装有内嵌杆,所述内嵌杆与滑动杆相嵌套,所述主外杆与外齿边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主外杆顶端与抗震块相连接,所述收缩杆外侧嵌套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内嵌杆内侧。
优选的,所述竖杆两侧均铰链连接有转动杆,所述横杆与竖杆的安装夹角为九十度。
优选的,所述光滑杆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底板为长方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光滑杆共设有四个,并且分布安装于过渡板四个角点位置。
优选的,所述弹力垫板的厚度大于一厘米,所述底承板的厚度大于一点五厘米。
优选的,所述柱杆底端延伸安装至辅助块顶端外表面上,所述柱杆共设有四个。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为铝合金制成,质量轻、硬度大。
优选的,所述底板为铸铁制成,支撑强度大。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减震机构,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
优点1: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减震机构,通过优化设置了组合件,外部的抗震块抗震后将力由中心杆传递给辅助块,经组合件内的过渡板顶端分散作用力,同时过渡板利用光滑杆、辅助杆实现对力的转移,使得底承板、过渡板、弹力垫板进行板体减震,减震配合结构多样,提升对震动分散的效果。
优点2: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减震机构,通过优化设置了辅助块,在中心杆将力进行传递后,外齿边咬合齿圈摩擦减震,壳体采用弹性材料,在壳体受力后能够挤压横杆,横杆与铰杆架、转动杆、竖杆铰接配合减震,便于实现多重结构共同配合实现相应的减震效果,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合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辅助块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收缩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侧盖板-1、顶部板-2、抗震块-3、中心杆-4、柱杆-5、架板-6、底板-7、安装孔-8、组合件-9、辅助块-10、光滑杆-901、托柱-902、辅助杆-903、底承板-904、过渡板-905、弹力垫板-906、旋钮-907、铰杆架-1001、壳体-1002、转动杆-1003、横杆-1004、竖杆-1005、齿圈-1006、耐压板-1007、主外杆-401、内嵌杆-402、滑动杆-403、外齿边-404、弹簧-405、收缩杆-40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减震机构,包括侧盖板1、顶部板2、抗震块3、中心杆4、柱杆5、架板6、底板7、安装孔8、组合件9和辅助块10,侧盖板1外表面嵌入安装于架板6上,顶部板2底面与架板6顶面相贴合,抗震块3中心底端装设有中心杆4,柱杆5滑动安装于顶部板2上,架板6底端与底板7相焊接,底板7上贯穿设有安装孔8,辅助块10中心竖直安装有中心杆4,组合件9装设于侧盖板1内侧,组合件9包括光滑杆901、托柱902、辅助杆903、底承板904、过渡板905、弹力垫板906和旋钮907,光滑杆901垂直安装于过渡板905上,托柱902顶面与过渡板905底面相贴合,托柱902沿光滑杆901竖直滑动,滑动配合效果好,辅助杆903底端紧固安装于底承板904上,底承板904下表面与弹力垫板906相贴合,过渡板905上嵌入安装有旋钮907,旋钮907与辅助杆903螺纹连接,过渡板905上固定安装有辅助块10,配合减震效果好。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块10包括铰杆架1001、壳体1002、转动杆1003、横杆1004、竖杆1005、齿圈1006和耐压板1007,所述铰杆架1001与横杆1004的安装夹角为九十度,所述壳体1002中心贯穿安装有中心杆4,所述转动杆1003与横杆1004铰链连接,所述横杆1004与竖杆1005铰链连接,所述竖杆1005上转动安装有齿圈1006,所述耐压板1007位于铰杆架1001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杆4包括主外杆401、内嵌杆402、滑动杆403、外齿边404、弹簧405和收缩杆406,所述主外杆401内紧固安装有内嵌杆402,所述内嵌杆402与滑动杆403相嵌套,所述主外杆401与外齿边40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主外杆401顶端与抗震块3相连接,所述收缩杆406外侧嵌套有弹簧405,所述弹簧405位于内嵌杆402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竖杆1005两侧均铰链连接有转动杆1003,所述横杆1004与竖杆1005的安装夹角为九十度。
进一步的,所述光滑杆901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底板7为长方体结构,结构配合使用效果好。
进一步的,所述光滑杆901共设有四个,并且分布安装于过渡板905四个角点位置,配合过渡板905竖直位移效果好。
进一步的,所述弹力垫板906的厚度大于一厘米,所述底承板904的厚度大于一点五厘米。
进一步的,所述柱杆5底端延伸安装至辅助块10顶端外表面上,所述柱杆5共设有四个。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杆1003为铝合金制成,质量轻、硬度大。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7为铸铁制成,支撑强度大。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减震机构,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使用前,先将新能源汽车电池减震机构配合安装于新能源汽车电池侧端,抗震块3抗震后将力由中心杆4传递给辅助块10,经组合件9内的过渡板905顶端分散作用力;
第二,过渡板905利用光滑杆901、辅助杆903实现对力的转移,使得底承板904、过渡板905、弹力垫板906进行板体减震,减震配合结构多样,提升对震动分散的效果;
第三,在中心杆4将力进行传递后,外齿边404咬合齿圈1006摩擦减震,壳体1002采用弹性材料,在壳体1002受力后能够挤压横杆1004,横杆1004向下挤压铰杆架1001,横杆1004与转动杆1003铰接配合铰杆架1001运动,横杆1004与竖杆1005铰接配合,共同铰接配合减震。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减震机构,通过优化设置了组合件9,外部的抗震块3抗震后将力由中心杆4传递给辅助块10,经组合件9内的过渡板905顶端分散作用力,同时过渡板905利用光滑杆901、辅助杆903实现对力的转移,使得底承板904、过渡板905、弹力垫板906进行板体减震,减震配合结构多样,提升对震动分散的效果;通过优化设置了辅助块10,在中心杆4将力进行传递后,外齿边404咬合齿圈1006摩擦减震,壳体1002采用弹性材料,在壳体1002受力后能够挤压横杆1004,横杆1004与铰杆架1001、转动杆1003、竖杆1005铰接配合减震,便于实现多重结构共同配合实现相应的减震效果,使用效果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减震机构,包括侧盖板(1)、顶部板(2)、抗震块(3)、中心杆(4)、柱杆(5)、架板(6)、底板(7)、安装孔(8)和辅助块(10),所述侧盖板(1)外表面嵌入安装于架板(6)上,所述顶部板(2)底面与架板(6)顶面相贴合,所述抗震块(3)中心底端装设有中心杆(4),所述柱杆(5)滑动安装于顶部板(2)上,所述架板(6)底端与底板(7)相焊接,所述底板(7)上贯穿设有安装孔(8),所述辅助块(10)中心竖直安装有中心杆(4);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组合件(9),所述组合件(9)装设于侧盖板(1)内侧,所述组合件(9)包括光滑杆(901)、托柱(902)、辅助杆(903)、底承板(904)、过渡板(905)、弹力垫板(906)和旋钮(907),所述光滑杆(901)垂直安装于过渡板(905)上,所述托柱(902)顶面与过渡板(905)底面相贴合,所述托柱(902)沿光滑杆(901)竖直滑动,所述辅助杆(903)底端紧固安装于底承板(904)上,所述底承板(904)下表面与弹力垫板(906)相贴合,所述过渡板(905)上嵌入安装有旋钮(907),所述旋钮(907)与辅助杆(903)螺纹连接,所述过渡板(905)上固定安装有辅助块(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块(10)包括铰杆架(1001)、壳体(1002)、转动杆(1003)、横杆(1004)、竖杆(1005)、齿圈(1006)和耐压板(1007),所述铰杆架(1001)与横杆(1004)的安装夹角为九十度,所述壳体(1002)中心贯穿安装有中心杆(4),所述转动杆(1003)与横杆(1004)铰链连接,所述横杆(1004)与竖杆(1005)铰链连接,所述竖杆(1005)上转动安装有齿圈(1006),所述耐压板(1007)位于铰杆架(1001)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杆(4)包括主外杆(401)、内嵌杆(402)、滑动杆(403)、外齿边(404)、弹簧(405)和收缩杆(406),所述主外杆(401)内紧固安装有内嵌杆(402),所述内嵌杆(402)与滑动杆(403)相嵌套,所述主外杆(401)与外齿边(40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主外杆(401)顶端与抗震块(3)相连接,所述收缩杆(406)外侧嵌套有弹簧(405),所述弹簧(405)位于内嵌杆(402)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1005)两侧均铰链连接有转动杆(1003),所述横杆(1004)与竖杆(1005)的安装夹角为九十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滑杆(901)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底板(7)为长方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滑杆(901)共设有四个,并且分布安装于过渡板(905)四个角点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垫板(906)的厚度大于一厘米,所述底承板(904)的厚度大于一点五厘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杆(5)底端延伸安装至辅助块(10)顶端外表面上,所述柱杆(5)共设有四个。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439945.0U CN213206418U (zh) | 2020-07-21 | 2020-07-21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减震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439945.0U CN213206418U (zh) | 2020-07-21 | 2020-07-21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减震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206418U true CN213206418U (zh) | 2021-05-14 |
Family
ID=75834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439945.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206418U (zh) | 2020-07-21 | 2020-07-21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减震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206418U (zh) |
-
2020
- 2020-07-21 CN CN202021439945.0U patent/CN21320641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3206418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减震机构 | |
CN214729537U (zh) | 一种具有防风障结构的海洋工程平台 | |
CN210958014U (zh) | 一种安装稳固的电机支架 | |
CN210387892U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车载逆变式直流弧焊机 | |
CN210436997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蓄电池安装架 | |
CN217335093U (zh) | 一种静止无功补偿器 | |
CN212461319U (zh) | 一种油浸式变压器缓冲保护结构 | |
CN213199997U (zh) | 一种电动三轮车减震装置 | |
CN215621362U (zh) | 一种易定位对接的汽车发动机托架总成 | |
CN217969224U (zh) | 一种用于安装插电式混合动力减震装置 | |
CN214728122U (zh) | 一种电动汽车电机的一体组装调节结构 | |
CN213800160U (zh) | 一种巡查机器人用的起落架 | |
CN217124640U (zh) | 一种建筑房地产渣土运输管理车 | |
CN211869589U (zh) | 碳纤维便捷式电动摩托车车架 | |
CN217334366U (zh) | 一种小型微波介质双模滤波器 | |
CN210502444U (zh) | 主动充电车 | |
CN212461915U (zh) | 一种安装便利的新能源电池 | |
CN217540587U (zh) | 一种基于车路协同的智慧路灯灯杆 | |
CN215580111U (zh) | 一种工程用电缆抗震支架 | |
CN213008569U (zh) | 一种抗弯折型电动自行车架 | |
CN213546461U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锂电池组 | |
CN213692234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防护减震支架 | |
CN214355888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身防护机构 | |
CN212587868U (zh) | 一种就地无功补偿装置 | |
CN216520335U (zh) | 一种空气源热泵用泵芯遮蔽防护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514 Termination date: 2021072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