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55500U - 一种卫生环保的扒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卫生环保的扒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55500U
CN213155500U CN202021387743.6U CN202021387743U CN213155500U CN 213155500 U CN213155500 U CN 213155500U CN 202021387743 U CN202021387743 U CN 202021387743U CN 213155500 U CN213155500 U CN 2131555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moke
griddle
smoke collecting
pip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8774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mei Guangzhou Busines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imei Guangzhou Busines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imei Guangzhou Busines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imei Guangzhou Busines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8774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555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555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555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卫生环保的扒炉,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发热装置,所述壳体顶部设有扒炉板,所述壳体内设有集烟腔,所述集烟腔通过油烟管与油烟净化设备连接;所述壳体上端设有集烟管,所述集烟管与所述集烟腔连通,所述集烟管用于吸取所述扒炉板上方的油烟。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依靠其自身处理油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卫生环保。

Description

一种卫生环保的扒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卫生环保的扒炉。
背景技术
扒炉又名铁板烧,主要用于对各种油煎食材进行加工的装置,运用在各个饭店,酒店,休闲店以及路边小摊,通过装置对食材进行油煎加工,然后对食材进行食用。
在使用扒炉加工食材的过程中,在扒炉板上会散发出浓厚的油烟,散发出的油烟会严重污染周围环境,此外,油烟还会对扒炉附近的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而现有的扒炉一般都没有自带油烟处理功能,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在扒炉上方设置抽油烟机,或者直接令油烟自由飘散,严重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卫生环保的扒炉,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依靠其自身处理油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卫生环保。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卫生环保的扒炉,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发热装置,所述壳体顶部设有扒炉板,所述壳体内设有集烟腔,所述集烟腔通过油烟管与油烟净化设备连接;所述壳体上端设有集烟管,所述集烟管与所述集烟腔连通,所述集烟管用于吸取所述扒炉板上方的油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集烟管呈C字形状,所述集烟管围设于所述扒炉板外边沿上方,所述集烟管的开口朝向所述扒炉板前端;所述集烟管朝向所述扒炉板的一侧开有集烟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集烟管位于所述集烟腔顶部,所述集烟腔与所述集烟管对应呈C字形状;所述集烟管底壁开有上通风口,所述集烟腔顶壁开有与所述上通风口对应的下通风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壳体内设有呈C字型的内壁板,所述内壁板的两端与所述壳体的前壁内侧连接,所述内壁板与所述壳体的后壁、左侧壁和右侧壁之间围成所述集烟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集烟管底壁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可通过所述下通风口插入所述集烟腔内,通过所述套管插入所述集烟腔内实现所述集烟管与所述壳体的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壳体顶部设有扒炉板支撑板,所述扒炉板支撑板中部设有下凹的支撑框,所述扒炉板周围支撑于所述支撑框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发热装置包括保护壳和发热管,所述发热管安装于所述保护壳内;所述扒炉板下端安装有多个支撑架,所述保护壳与所述支撑架弹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保护壳下端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架下端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上套设有弹簧,所述支撑板活动连接于所述弹簧与所述支撑架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壳体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抽屉式的集油盒,所述集油盒用于收集所述扒炉板流下的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壳体的后侧壁外侧、左侧板外侧和右侧壁外侧上分别设有一个接管口,每一所述接管口分别通过一根所述油烟管与所述油烟净化设备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卫生环保的扒炉,在壳体内设有集烟腔,集烟腔连接油烟净化设备,在壳体上设有集烟管,在使用扒炉的过程中,可在扒炉板上烹饪食材,开启油烟净化设备,在油烟净化设备的吸取作用下,扒炉板上产生的油烟经集烟管被吸入到集烟腔,集烟腔的油烟又被吸入到油烟净化设备内,油烟净化设备可对油烟进行净化处理,然后将干净的空气排出。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扒炉,在使用过程中,自身可以对产生的油烟进行处理,避免油烟污染,保证环保卫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卫生环保的扒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卫生环保的扒炉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卫生环保的扒炉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卫生环保的扒炉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卫生环保的扒炉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卫生环保的扒炉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具体结构说明:1壳体、11扒炉板支撑板、12支撑框、13底板、14集油盒、15外檐板、16漏油孔、2扒炉板、3发热装置、31保护壳、32发热管、33支撑架、34支撑板、35弹簧、36固定螺栓、4集烟管、41集烟孔、42套管、5集烟腔、51内壁板、6油烟管、61接管口、7油烟净化设备、71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7,一种卫生环保的扒炉,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有发热装置3,所述壳体1顶部设有扒炉板2,所述壳体1内设有集烟腔5,所述集烟腔5通过油烟管6与油烟净化设备7连接;所述壳体1上端设有集烟管4,所述集烟管4与所述集烟腔5连通,所述集烟管4用于吸取所述扒炉板2上方的油烟。在使用扒炉的过程中,可在扒炉板2上烹饪食材,开启油烟净化设备7,在油烟净化设备7的吸取作用下,扒炉板2上产生的油烟经集烟管4被吸入到集烟腔5,集烟腔5的油烟又被吸入到油烟净化设备7内,油烟净化设备7可对油烟进行净化处理,然后将干净的空气排出。其中,油烟净化设备7为现有设备,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直接将现有技术的油烟净化设备应用到本实施例中。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参照图1,所述集烟管4呈C字形状,所述集烟管4围设于所述扒炉板2外边沿上方,所述集烟管4的开口朝向所述扒炉板2前端;所述集烟管4朝向所述扒炉板2的一侧开有集烟孔41。在使用扒炉烹饪食材时,厨师站在扒炉前方进行操作,C字形的集烟管4开口朝向扒炉板2前方,即朝向厨师站立的位置,因此厨师操作时,厨师与扒炉板2之间不会有集烟管4造成阻隔,因此不会给厨师操作带来不便。将集烟管4设置成C字形状,能够将扒炉板2左右两侧及后侧都围护起来,多方向多角度吸集油烟,保证除烟能力。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参照图3-5,所述集烟管4位于所述集烟腔5顶部,所述集烟腔5与所述集烟管4对应呈C字形状;所述集烟管4底壁开有上通风口,所述集烟腔5顶壁开有与所述上通风口对应的下通风口。集烟腔5的形状与集烟管4的形状对应,以此能够保证集烟腔5与集烟管4的快速流通,集烟管4吸进油烟后,能够直接快速进入集烟腔5内,空气流通性能好。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参照图3-4,所述壳体1内设有呈C字型的内壁板51,所述内壁板51的两端与所述壳体1的前壁内侧连接,所述内壁板51与所述壳体1的后壁、左侧壁和右侧壁之间围成所述集烟腔5。以此设置行程的集烟腔5,结构简单,且耗材少,成本低。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参照图4,所述集烟管4底壁连接有套管42,所述套管42可通过所述下通风口插入所述集烟腔5内,通过所述套管42插入所述集烟腔5内实现所述集烟管4与所述壳体1的可拆卸连接。通过套管42,可实现将集烟管4牢固安装在壳体1上,而当需要对集烟管4和集烟腔5进行清洗时,直接向上拔起集烟管4即可,拆装方便快捷。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参照图3-4,所述壳体1顶部设有扒炉板支撑板11,所述扒炉板支撑板11中部设有下凹的支撑框12,所述扒炉板2周围支撑于所述支撑框12上。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参照图5-7,所述发热装置3包括保护壳31和发热管32,所述发热管32安装于所述保护壳31内;所述扒炉板2下端安装有多个支撑架33,所述保护壳31与所述支撑架33弹性连接。保护壳31与支撑架33弹性连接,当扒炉震动时,能够对发热装置3所受震动起到缓冲作用,以此减少发热管32所受的震动冲击,对发热管32起到保护作用。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保护壳31下端连接有支撑板34,所述支撑架33下端连接有固定螺栓36,所述固定螺栓36上套设有弹簧35,所述支撑板34活动连接于所述弹簧35与所述支撑架33之间。具体的,固定螺栓36与支撑架33之间可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以此可方便发热装置3的拆装。在使用过程中,当扒炉震动时,弹簧35能够对发热装置3起到减震缓冲作用。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参照图6,所述壳体1底部设有底板13,所述底板13上设有抽屉式的集油盒14,所述集油盒14用于收集所述扒炉板2流下的油。具体的,参照图2,在支撑框12上开有漏油孔16,集油盒14位于漏油孔16正下方,可用于烹饪后产生的废油。抽屉式的集油盒14,可方便将其取下进行清洁。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参照图2,所述壳体1的后侧壁外侧、左侧板外侧和右侧壁外侧上分别设有一个接管口61,每一所述接管口61分别通过一根所述油烟管6与所述油烟净化设备7连接。多角度设置接管口61,可以实现多角度抽油烟,提高抽油烟效果。较佳的,接管口61的内侧下端与集烟腔5的底壁在同一平面上,以此在对集烟腔5进行冲水清洗时,可以方便将积水排出。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在壳体1的外周固定连接有外檐板15,以此,在使用时,可在外檐板15上放置食材、佐料或烹饪工具等,方便厨师或顾客取放。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在油烟净化设备7底部设有滑轮71,可以便于移动油烟净化设备7。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壳体1与油烟净化设备7之间的设置位置关系没有必然要求,在实际设置时,壳体1一般可以设置在车架或桌具上,而油烟净化设备7可以放在车架或桌具旁边或下方,也可以在车架或桌具上设置专门用于放置油烟净化设备7的位置。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做出以上设置均应属于常规技术手段,因此,本实施例中不再做详细说明。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但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实用新型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卫生环保的扒炉,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发热装置,所述壳体顶部设有扒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集烟腔,所述集烟腔通过油烟管与油烟净化设备连接;所述壳体上端设有集烟管,所述集烟管与所述集烟腔连通,所述集烟管用于吸取所述扒炉板上方的油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卫生环保的扒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烟管呈C字形状,所述集烟管围设于所述扒炉板外边沿上方,所述集烟管的开口朝向所述扒炉板前端;所述集烟管朝向所述扒炉板的一侧开有集烟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卫生环保的扒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烟管位于所述集烟腔顶部,所述集烟腔与所述集烟管对应呈C字形状;所述集烟管底壁开有上通风口,所述集烟腔顶壁开有与所述上通风口对应的下通风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卫生环保的扒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呈C字型的内壁板,所述内壁板的两端与所述壳体的前壁内侧连接,所述内壁板与所述壳体的后壁、左侧壁和右侧壁之间围成所述集烟腔。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卫生环保的扒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烟管底壁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可通过所述下通风口插入所述集烟腔内,通过所述套管插入所述集烟腔内实现所述集烟管与所述壳体的可拆卸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卫生环保的扒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顶部设有扒炉板支撑板,所述扒炉板支撑板中部设有下凹的支撑框,所述扒炉板周围支撑于所述支撑框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卫生环保的扒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装置包括保护壳和发热管,所述发热管安装于所述保护壳内;所述扒炉板下端安装有多个支撑架,所述保护壳与所述支撑架弹性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卫生环保的扒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下端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架下端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上套设有弹簧,所述支撑板活动连接于所述弹簧与所述支撑架之间。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卫生环保的扒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抽屉式的集油盒,所述集油盒用于收集所述扒炉板流下的油。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卫生环保的扒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后侧壁外侧、左侧板外侧和右侧壁外侧上分别设有一个接管口,每一所述接管口分别通过一根所述油烟管与所述油烟净化设备连接。
CN202021387743.6U 2020-07-14 2020-07-14 一种卫生环保的扒炉 Active CN2131555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87743.6U CN213155500U (zh) 2020-07-14 2020-07-14 一种卫生环保的扒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87743.6U CN213155500U (zh) 2020-07-14 2020-07-14 一种卫生环保的扒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55500U true CN213155500U (zh) 2021-05-11

Family

ID=75792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87743.6U Active CN213155500U (zh) 2020-07-14 2020-07-14 一种卫生环保的扒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555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155500U (zh) 一种卫生环保的扒炉
CN101782245A (zh) 油网板位置可调的吸油烟机
CN109780592B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01081308Y (zh) 侧吸下排除油烟灶具
CN109915876A (zh) 风墙式吸油烟机
CN106225018B (zh) 一种适合燃气炉的无烟火锅桌
CN212378037U (zh) 一种无油烟环保集成烹饪系统
CN201293380Y (zh) 侧吸下排除油烟灶具
CN216924460U (zh) 一种多功能健康仓集成灶
CN216897441U (zh) 一种用于烤炉的折弯型排烟设备
CN213810774U (zh) 一种用于集成灶的集油结构
CN204574178U (zh) 一种设有防护罩可拆卸的抽油烟机
CN215259933U (zh) 一种燃烧炉具用固定支架
CN211372527U (zh) 一种油烟废气净化处理机
CN220988546U (zh) 一种带烟熏功能的空气炸锅
CN210153901U (zh) 一种烫粉炉油烟罩
CN213248565U (zh) 一种易清洁的烧烤炉炉体
CN219877989U (zh) 一种结构紧凑的净烟料理锅
CN217118182U (zh) 一种烤功能的烹饪装置
CN214791313U (zh) 一种集成灶
CN217235708U (zh) 一种回环滤油式顶吸油烟机
CN215259977U (zh) 一种具有灶具面板及风箱结构的厨房设备
CN218419500U (zh) 一种多功能燃气灶
CN217876020U (zh) 风机系统外置的集成灶
CN210095511U (zh) 一种无油烟烤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