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50887U - 一种锂亚电池盖组结构及锂亚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锂亚电池盖组结构及锂亚电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150887U CN213150887U CN202021810141.7U CN202021810141U CN213150887U CN 213150887 U CN213150887 U CN 213150887U CN 202021810141 U CN202021810141 U CN 202021810141U CN 213150887 U CN213150887 U CN 21315088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thium
- cover plate
- battery
- cover
- p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亚电池盖组结构及锂亚电池,涉及能源电池技术领域。该锂亚电池盖组结构包括盖板、极柱和玻璃封,盖板中心设有插接孔,插接孔边沿相对于盖板内表面凸起设置;极柱穿设插接孔设置,且极柱与盖板固定连接;玻璃封固定于插接孔和极柱之间,玻璃封至少一端延伸出插接孔设置。该锂亚电池盖组结构提高了极柱与盖板的连接稳固性,提升了电池的安全性,节约了材料且不占用电池内部空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亚电池盖组结构及锂亚电池。
背景技术
锂亚电池(锂亚硫酰氯电池)具有高比能量、高工作电压、工作温度范围极宽、年自放电率极低的优势。近十多年来,在石油钻井、智能仪表、智能追踪、ETC,以及国防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传统的锂亚电池盖组结构主要包括盖板、极柱、玻璃封等,其中极柱通过玻璃封与盖板焊接固定,但由于极柱与盖板接触面积有限,使得盖板与极柱连接稳定性差,因此为使极柱与盖板连接稳定,通常将盖板的厚度设置超过3mm,这使得占用电池内部的空间、不利于活性物质的填充、增加材料成本,且连接稳定性提升效果并不明显。
基于此,亟需一种锂亚电池盖组结构及锂亚电池,用以解决如上提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亚电池盖组结构及锂亚电池,提高了极柱与盖板的连接稳固性,提升了电池的安全性,节约了材料且不占用电池内部空间。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锂亚电池盖组结构,包括:
盖板,所述盖板中心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边沿相对于所述盖板内表面凸起设置;
极柱,所述极柱穿设所述插接孔设置,且所述极柱与所述盖板固定连接;
玻璃封,所述玻璃封固定设置于所述插接孔和所述极柱之间,所述玻璃封至少一端延伸出所述插接孔设置。
可选地,所述玻璃封两端均延伸出所述插接孔设置。
可选地,所述玻璃封延伸出所述盖板外表面的一端设有弧形过渡结构,所述弧形过渡结构与所述极柱贴合固定。
可选地,所述盖板边沿设有环形凸起。
可选地,所述盖板的厚度为1mm-1.5mm。
可选地,所述插接孔边沿相对所述盖板内表面的凸起高度为0.2mm-0.5mm。
可选地,所述盖板上设有注液孔。
可选地,所述极柱为“T”型柱。
可选地,所述盖板通过所述玻璃封与所述极柱焊接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锂亚电池,包括如上所述的锂亚电池盖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锂亚电池盖组结构及锂亚电池,通过在盖板上设插接孔,且插接孔边沿相对于盖板内表面凸起设置,极柱穿设插接孔且与盖板固定连接,以增大极柱与盖板的接触固定面积,保证连接稳定性,进一步将玻璃封固定设于插接孔和极柱之间进行密封,且玻璃封至少一端延伸出插接孔设置以增大玻璃封与极柱的接触固定面积,进一步提高了极柱与盖板的连接稳固性,提升了电池的安全性,同时,相比现有将盖板加厚的做法,本申请节约了材料且不占用电池内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锂亚电池盖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现有盖组结构制作的锂亚电池放电量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盖组结构制作的锂亚电池放电量的曲线图。
图中:
1、盖板;11、插接孔;12、环形凸起;13、注液孔;2、极柱;3、玻璃封;31、第一曲线;32、第二曲线;33、弧形过渡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锂亚电池盖组结构,如图1所示,该锂亚电池盖组结构包括盖板1、极柱2和玻璃封3,盖板1与极柱2连接,玻璃封3设于盖板1与极柱2之间。具体地,盖板1中心设有插接孔11,插接孔11边沿相对于盖板1内表面凸起设置,以增大插接孔11尺寸。极柱2穿设插接孔11设置,且极柱2与盖板1固定连接,增大了极柱2与盖板1的接触固定面积,提高连接稳定性。玻璃封3固定于插接孔11和极柱2之间,玻璃封3至少一端延伸出插接孔11设置,以增大玻璃封3与极柱2的接触固定面积,进一步提高了极柱2与盖板1的连接稳固性,提升了电池的安全性能。同时,相比现有将盖板1加厚的做法,本申请节约了材料且不占用电池内部空间。
如图1所示,可选地,盖板1边沿设有环形凸起12,环形凸起12与盖板1侧壁平齐且均与电池外壳固定连接,以增大盖板1与电池外壳的接触固定面积,提高连接稳定性,保证锂亚电池的使用安全。进一步地,盖板1的厚度为1mm-1.5mm,在保证连接稳定性的同时减轻了盖组结构的重量,使得锂亚电池的重量更轻,因此相同重量下的锂亚电池,本实施例提供的锂亚电池电容量更大,适用需求更广泛。盖板1上还设有注液孔13以便于向电池内部注入电解液。
可选地,插接孔11边沿相对盖板1内表面的凸起高度为0.2mm-0.5mm,在保证与极柱2有足够接触面积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插接孔11对电池内部的空间占用。注液孔13位于插接孔11与环形凸起12之间。
可选地,极柱2插接于电池内部以收集电流,极柱2为“T”型柱。极柱2和盖板1材质均为不锈钢4J52,以保证其强度。在其他实施例中,极柱2和盖板1的材料可根据需要设置,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进一步地,玻璃封3用于填充极柱2与盖板1间的间隙,同时玻璃封3还起到绝缘作用。玻璃封3两端均延伸出插接孔11设置以增大与极柱2的接触固定面积。玻璃封3延伸出盖板1外表面的一端设有弧形过渡结构33,弧形过渡结构33与极柱2贴合固定,既增大玻璃封3与极柱2的接触面,又减少玻璃封3用料,节省原料。玻璃封3采用改性低硅材质合成。盖板1通过玻璃封3与极柱2焊接为一体。
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对该锂亚电池盖组结构的制备过程做如下描述:
1、用不锈钢4J52制作盖板1,且在盖板1中开出注液孔13及插接孔11;
2、用不锈钢4J52制造极柱2,将极柱2穿设插接孔11设置;
3、在750℃-800℃条件下,采用玻璃粉制造玻璃封3;
4、将制作好的的玻璃封3、盖板1以及极柱2通过焊接工艺焊接成一体,完成整个盖组结构的制作。
向传统盖组结构制作的锂亚电池和本实施例提供的盖组结构制作的锂亚电池内均分别注入相同电解液,并将制作好的ER34615电池(锂亚硫酰氯电池)在21℃条件下进行100mA放电,放电曲线见图2,第一曲线31为传统盖组结构的锂亚电池的放电曲线,第二曲线32为本实施例盖组结构的锂亚电池的放电曲线,由图2中可知,在相同条件下,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盖组结构制作的锂亚电池,其放电容量优于现有的盖组结构。
进一步地,取本实施例的锂亚电池和现有锂亚电池同时放置于85℃高温箱中储存并记录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类型 | 4天 | 8天 | 15天 | 30天 |
传统盖组电池 | 鼓底 | 鼓底 | 鼓底 | 鼓底 |
本实施例盖组电池 | 未鼓底 | 未鼓底 | 未鼓底 | 轻微鼓底 |
由上述表1可知,采用本实施例盖组结构制作的锂亚电池相较于传统盖组结构制作的锂亚电池其安全性更高,适用性、经济性更好。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锂亚电池,包括上述的锂亚电池盖组结构。
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锂亚电池盖组结构及锂亚电池,通过在盖板1上设插接孔11,且插接孔11边沿相对于盖板1内表面凸起设置,极柱2穿设插接孔11且与盖板1固定连接,以增大极柱2与盖板1的接触固定面积,保证连接稳定性,进一步将玻璃封3固定设于插接孔11和极柱2之间进行密封,且玻璃封3至少一端延伸出插接孔11设置以增大玻璃封3与极柱2的接触固定面积,进一步提高了极柱2与盖板1的连接稳固性,提升了电池的安全性能,同时,相比现有将盖板1加厚的做法,本申请节约了材料且不占用电池内部空间。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锂亚电池盖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板(1),所述盖板(1)中心设有插接孔(11),所述插接孔(11)边沿相对于所述盖板(1)内表面凸起设置;
极柱(2),所述极柱(2)穿设所述插接孔(11)设置,且所述极柱(2)与所述盖板(1)固定连接;
玻璃封(3),所述玻璃封(3)固定设置于所述插接孔(11)和所述极柱(2)之间,所述玻璃封(3)至少一端延伸出所述插接孔(11)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亚电池盖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封(3)两端均延伸出所述插接孔(11)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亚电池盖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封(3)延伸出所述盖板(1)外表面的一端设有弧形过渡结构(33),所述弧形过渡结构(33)与所述极柱(2)贴合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锂亚电池盖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边沿设有环形凸起(12)。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锂亚电池盖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的厚度为1mm-1.5mm。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锂亚电池盖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孔(11)边沿相对所述盖板(1)内表面的凸起高度为0.2mm-0.5mm。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锂亚电池盖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上设有注液孔(13)。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锂亚电池盖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2)为“T”型柱。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锂亚电池盖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通过所述玻璃封(3)与所述极柱(2)焊接为一体。
10.一种锂亚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锂亚电池盖组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810141.7U CN213150887U (zh) | 2020-08-26 | 2020-08-26 | 一种锂亚电池盖组结构及锂亚电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810141.7U CN213150887U (zh) | 2020-08-26 | 2020-08-26 | 一种锂亚电池盖组结构及锂亚电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150887U true CN213150887U (zh) | 2021-05-07 |
Family
ID=75741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810141.7U Active CN213150887U (zh) | 2020-08-26 | 2020-08-26 | 一种锂亚电池盖组结构及锂亚电池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150887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380503A (zh) * | 2022-02-24 | 2022-04-22 |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耐锂腐蚀的封接玻璃、封接盖组和锂电池 |
CN115084737A (zh) * | 2022-07-29 | 2022-09-20 | 扬州千裕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锂亚电池组盖 |
-
2020
- 2020-08-26 CN CN202021810141.7U patent/CN21315088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380503A (zh) * | 2022-02-24 | 2022-04-22 |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耐锂腐蚀的封接玻璃、封接盖组和锂电池 |
CN114380503B (zh) * | 2022-02-24 | 2024-06-11 |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耐锂腐蚀的封接玻璃、封接盖组和锂电池 |
CN115084737A (zh) * | 2022-07-29 | 2022-09-20 | 扬州千裕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锂亚电池组盖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3150887U (zh) | 一种锂亚电池盖组结构及锂亚电池 | |
EP4322314A1 (en) | Lithium battery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 |
CN212725431U (zh) | 一种软包圆柱电芯 | |
CN109244562A (zh) | 一种铅酸蓄电池 | |
CN214957269U (zh) | 一种极柱结构、顶盖及电池 | |
CN218070150U (zh) | 一种电池的绝缘件、端盖组件、电池、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 |
CN208889705U (zh) | 二次电池顶盖 | |
CN103531852B (zh) | 一种双极性铅酸蓄电池 | |
CN221304837U (zh) | 电池外壳及圆柱电池 | |
CN211350864U (zh) | 锂离子电池 | |
CN218887340U (zh) | 电池 | |
CN219163538U (zh) | 顶盖组件、电池及电池模组 | |
CN216872122U (zh) | 一种新型圆柱电池端盖结构 | |
CN115911689A (zh) | 电池及制造方法 | |
CN103531853B (zh) | 一种高效能的双极性铅酸蓄电池 | |
CN115692967A (zh) | 一种电池 | |
CN220138665U (zh) | 电池壳体及包括电池壳体的电池 | |
CN218548513U (zh) | 一种锂亚电池 | |
CN219998352U (zh) | 一种方形电池壳及锂电池 | |
CN221574058U (zh) | 一种锂电池顶盖结构及锂电池 | |
CN213242677U (zh) | 一种方便拆卸的新能源电池盖板 | |
JP3439031B2 (ja) | インサイドアウト形電池 | |
CN220474747U (zh) | 一种顶盖组件及动力电池 | |
CN220474857U (zh) | 一种下塑胶件、盖板组件及动力电池 | |
CN217210311U (zh) | 一种石墨坩埚侧板拼接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430000, No.1, Taichung Avenue, Gaoqiao Industrial Park, Wujiash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han Haocheng lithium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00, No.1, Taichung Avenue, Gaoqiao Industrial Park, Wujiash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HAN HAOCHENG ENERGY RESOURCES TECHNOLOGY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