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98835U - 一种两用急诊内科担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两用急诊内科担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98835U
CN213098835U CN202020493433.6U CN202020493433U CN213098835U CN 213098835 U CN213098835 U CN 213098835U CN 202020493433 U CN202020493433 U CN 202020493433U CN 213098835 U CN213098835 U CN 2130988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rods
rods
sliding
connecting plate
stretch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9343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永生
韦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49343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988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988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9883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两用急诊内科担架,包括两个上抬杆和两个下抬杆,两个上抬杆横向对称设置,两个下抬杆横向对称设置,两个上抬杆设置在两个下抬杆的上侧,两个上抬杆之间和两个下抬杆之间均通过连接杆连接,两个上抬杆和两个下抬杆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的内侧壁与连接杆的侧端连接,两个上抬杆的底端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板,两个下抬杆的顶端均设置有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通过固定板连接,固定板设置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远离连接杆的一端;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轻便,能够进行折叠,便于携带,稳定性强,能够在地面上滚动行走,提高其转移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两用急诊内科担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急诊内科担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两用急诊内科担架。
背景技术
目前急诊内科,遇到急诊病人的时候,一般需要用担架将病人抬到救护车上,医护人员抬着担架行走的过程中会产生颠簸对患者的病情不利,有时会加重患者病情,同时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普通的救援担架皆很长,不方便上楼梯,容易延误救援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两用急诊内科担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两用急诊内科担架,包括两个上抬杆和两个下抬杆,两个所述上抬杆横向对称设置,两个所述下抬杆横向对称设置,两个上抬杆设置在两个下抬杆的上侧,两个上抬杆之间和两个下抬杆之间均通过连接杆连接,两个上抬杆和两个下抬杆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的内侧壁与连接杆的侧端连接,两个上抬杆的底端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板,两个下抬杆的顶端均设置有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通过固定板连接,固定板设置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固定板靠近连接杆一端的上侧和下侧分别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转动连接,两个上抬杆和两个下抬杆的后端均设置有固定耳,固定耳的内侧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有支腿,支腿的后端转动连接有转板,转板远离连接杆的一端通过螺杆连接有滚轮,螺杆的外侧在滚轮与转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压缩弹簧,螺杆的前端在转板的前侧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母,两个上抬杆、两个下抬杆、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设置有帆布。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和下端在第一转轴的外侧设置有横向贯穿的通孔,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内部与通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设置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的外侧设置有卡柱,卡柱延伸至通孔的外侧,第二滑槽的内部在第二滑块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压缩弹簧,第二滑槽的前端设置有贯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通槽,通槽内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后端与第二滑块的前端固定连接,连接杆的延伸至通槽的前端设置有推板。
进一步的,所述支腿的外侧的上端设置有支架,两个所述上抬杆和两个下抬杆的后端均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设置有第一圆孔,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与第一圆孔对应的第二圆孔,支架的内部在第二圆孔的后侧设置有第三滑槽,第三滑槽和第三圆孔的内部设置有U型环,U型环的外侧在第三滑槽的内部设置与第三滑块,第三滑块的下端在第三滑槽内部设置有第三压缩弹簧,U型环在支架外侧的一端设置有拉柱。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上抬杆和两个下抬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均设置有抬把,抬把远离连接杆的一侧设置有卡板。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上抬杆的上端和两个下抬杆的底端均通过螺纹连接有螺丝,螺丝延伸至两个上抬杆和两个下抬杆的内侧与连接杆的外侧壁接触。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上抬杆的上端均设置有束缚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连接杆在两个上抬杆之间和两个下抬杆之间滑动调节担架的长度,适应不同的身高的患者,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通过固定板转动连接,便于担架的折叠,便于担架携带。
2.支腿通过第二转轴与固定耳转动连接,便于支腿的折叠,便于担架携带,通过支架和固定块的配合对支腿进行支撑,并通过滚轮便于担架在地面上移动,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通过第一压缩弹簧对担架起到缓冲的作用,降低移动过程中担架的颠簸,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两用急诊内科担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两用急诊内科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两用急诊内科担架的固定块、U型环和之间连接的左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两用急诊内科担架的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抬杆、2-下抬杆、3-连接杆、4-第一滑槽、5-第一滑块、6-第一连接板、7-第二连接板、8-固定板、9-第一转轴、10-固定耳、11-支腿、12-转板、13-螺杆、14- 滚轮、15-第一压缩弹簧、16-螺母、17-帆布、18-第一通孔、19-第二滑槽、20-第二滑块、21-卡柱、22-第二压缩弹簧、23-通槽、24-推板、25-支架、26-固定块、27-第一圆孔、28-第二圆孔、29-第三滑槽、30-U型环、31-第三滑块、32-第三压缩弹簧、33-拉柱、 34-抬把、35-卡板、36-螺丝、37-束缚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4,一种两用急诊内科担架,包括两个上抬杆1和两个下抬杆2,两个所述上抬杆1横向对称设置,两个所述下抬杆2横向对称设置,两个上抬杆1设置在两个下抬杆2的上侧,两个上抬杆1之间和两个下抬杆2之间均通过连接杆3连接,两个上抬杆1和两个下抬杆2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滑槽4,第一滑槽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 5,第一滑块5的内侧壁与连接杆3的侧端连接,连接杆3通过第一滑块5在第一滑槽4 内滑动与上抬杆1和下抬杆2滑动连接,两个上抬杆1的底端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板6,两个下抬杆2的顶端均设置有第二连接板7,第一连接板6与第二连接板7通过固定板8连接,固定板8设置在第一连接板6和第二连接板7远离连接杆3的一端,固定板8靠近连接杆3一端的上侧和下侧分别通过第一转轴9与第一连接板6和第二连接板7转动连接,两个上抬杆1和两个下抬杆2的后端均设置有固定耳10,固定耳10的内侧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有支腿11,支腿11的后端转动连接有转板12,转板12远离连接杆3的一端通过螺杆13连接有滚轮14,滚轮14上设置有卡销,便于对滚轮14进行固定,螺杆 13的外侧在滚轮14与转板12之间设置有第一压缩弹簧15,通过第一压缩弹簧15对担架起到缓冲的作用,降低移动过程中担架的颠簸,螺杆13的前端在转板12的前侧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母16,两个上抬杆1、两个下抬杆2、第一连接板6和第二连接板7之间设置有帆布17。
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固定板8的上端和下端在第一转轴9的外侧设置有横向贯穿的通孔18,第一连接板6和第二连接板7的内部与通孔18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滑槽 19,第二滑槽19内设置有第二滑块20,第二滑块20的外侧设置有卡柱21,卡柱21延伸至通孔18的外侧,第二滑槽19的内部在第二滑块20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压缩弹簧22,第二滑槽19的前端设置有贯穿第一连接板6和第二连接板7的通槽23,通槽23内设置有连接杆3,连接杆3的后端与第二滑块20的前端固定连接,连接杆3的延伸至通槽23 的前端设置有推板24,通过推动使卡柱21移动至第二滑槽19的内部,使第一连接板6 和第二连接板7转动并对其进行折叠,推板24通过卡柱21延伸至固定板8的通孔18内使固定板8与第一连接板6和第二连接板7固定连接,提高其连接的稳固性,所述支腿 11的外侧的上端设置有支架25,两个所述上抬杆1和两个下抬杆2的后端均设置有固定块26,固定块26上设置有第一圆孔27,所述支架25上设置有与第一圆孔27对应的第二圆孔28,支架25的内部在第二圆孔28的后侧设置有第三滑槽29,第三滑槽29和第三圆孔的内部设置有U型环30,U型环30的外侧在第三滑槽29的内部设置与第三滑块 31,第三滑块31的下端在第三滑槽29内部设置有第三压缩弹簧32,U型环30在支架25 外侧的一端设置有拉柱33,支腿11可以进行折叠,便于担架携带,也便于通过滚轮14 推动担架移动,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患者转移的效率,两个所述上抬杆1和两个下抬杆2远离连接杆3的一端均设置有抬把34,抬把34远离连接杆3的一侧设置有卡板35,通过抬把34便于抬动支架25对患者进行转移,两个所述上抬杆1的上端和两个下抬杆2的底端均通过螺纹连接有螺丝36,螺丝36延伸至两个上抬杆1和两个下抬杆 2的内侧与连接杆3的外侧壁接触,通过螺丝36对连接杆3进行固定,提高担架连接的稳固性,两个所述上抬杆1的上端均设置有束缚带37,通过束缚带37绑住患者,防止患者在担架上翻滚下来。
本实施例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根据把担架搬至合适的位置,展开担架并使卡柱21卡在固定板8的通孔18内对第一连接板6和第二连接板7进行固定,根据患者的身高向两侧拉伸两个上抬杆1和两个下抬杆2达到合适的位置,然后螺紧螺丝36对两个上抬杆1和两个下抬杆2进行固定,把患者抬到担架上并用束缚带37绑好,医护人员通过抬把34抬动担架移动,当在平坦的路面时,把支腿11展开,拉动拉柱33使支架25套在固定块26的外侧,松开拉柱33使U型环30的卡在固定块26的第一通孔18内对之间进行固定,从而对支腿11进行支撑,通过滚轮14在地面上滚动移动担架,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对患者转移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两用急诊内科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上抬杆(1)和两个下抬杆(2),两个所述上抬杆(1)横向对称设置,两个所述下抬杆(2)横向对称设置,两个上抬杆(1)设置在两个下抬杆(2)的上侧,两个上抬杆(1)之间和两个下抬杆(2)之间均通过连接杆(3)连接,两个上抬杆(1)和两个下抬杆(2)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滑槽(4),第一滑槽(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5),第一滑块(5)的内侧壁与连接杆(3)的侧端连接,两个上抬杆(1)的底端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板(6),两个下抬杆(2)的顶端均设置有第二连接板(7),第一连接板(6)与第二连接板(7)通过固定板(8)连接,固定板(8)设置在第一连接板(6)和第二连接板(7)远离连接杆(3)的一端,固定板(8)靠近连接杆(3)一端的上侧和下侧分别通过第一转轴(9)与第一连接板(6)和第二连接板(7)转动连接,两个上抬杆(1)和两个下抬杆(2)的后端均设置有固定耳(10),固定耳(10)的内侧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有支腿(11),支腿(11)的后端转动连接有转板(12),转板(12)远离连接杆(3)的一端通过螺杆(13)连接有滚轮(14),螺杆(13)的外侧在滚轮(14)与转板(12)之间设置有第一压缩弹簧(15),螺杆(13)的前端在转板(12)的前侧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母(16),两个上抬杆(1)、两个下抬杆(2)、第一连接板(6)和第二连接板(7)之间设置有帆布(1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用急诊内科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8)的上端和下端在第一转轴(9)的外侧设置有横向贯穿的通孔(18),第一连接板(6)和第二连接板(7)的内部与通孔(18)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滑槽(19),第二滑槽(19)内设置有第二滑块(20),第二滑块(20)的外侧设置有卡柱(21),卡柱(21)延伸至通孔(18)的外侧,第二滑槽(19)的内部在第二滑块(20)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压缩弹簧(22),第二滑槽(19)的前端设置有贯穿第一连接板(6)和第二连接板(7)的通槽(23),通槽(23)内设置有连接杆(3),连接杆(3)的后端与第二滑块(20)的前端固定连接,连接杆(3)的延伸至通槽(23)的前端设置有推板(2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两用急诊内科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11)的外侧的上端设置有支架(25),两个所述上抬杆(1)和两个下抬杆(2)的后端均设置有固定块(26),固定块(26)上设置有第一圆孔(27),所述支架(25)上设置有与第一圆孔(27)对应的第二圆孔(28),支架(25)的内部在第二圆孔(28)的后侧设置有第三滑槽(29),第三滑槽(29)和第三圆孔的内部设置有U型环(30),U型环(30)的外侧在第三滑槽(29)的内部设置与第三滑块(31),第三滑块(31)的下端在第三滑槽(29)内部设置有第三压缩弹簧(32),U型环(30)在支架(25)外侧的一端设置有拉柱(3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两用急诊内科担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上抬杆(1)和两个下抬杆(2)远离连接杆(3)的一端均设置有抬把(34),抬把(34)远离连接杆(3)的一侧设置有卡板(3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两用急诊内科担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上抬杆(1)的上端和两个下抬杆(2)的底端均通过螺纹连接有螺丝(36),螺丝(36)延伸至两个上抬杆(1)和两个下抬杆(2)的内侧与连接杆(3)的外侧壁接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两用急诊内科担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上抬杆(1)的上端均设置有束缚带(37)。
CN202020493433.6U 2020-04-06 2020-04-06 一种两用急诊内科担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0988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93433.6U CN213098835U (zh) 2020-04-06 2020-04-06 一种两用急诊内科担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93433.6U CN213098835U (zh) 2020-04-06 2020-04-06 一种两用急诊内科担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98835U true CN213098835U (zh) 2021-05-04

Family

ID=75643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93433.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098835U (zh) 2020-04-06 2020-04-06 一种两用急诊内科担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988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779231U (zh) 一种病人转移机构
CN204840012U (zh) 一种实用型护理床
CN204971937U (zh) 多功能分离式助力轮椅
CN209361129U (zh) 一款多功能上车担架
CN213098835U (zh) 一种两用急诊内科担架
CN212853845U (zh) 一种防止传染病传播并且可以在楼梯上行走的多功能担架床
CN202128641U (zh) 自动水平担架
CN110882136A (zh) 一种面向老年人的多功能助行装置
CN213552986U (zh) 一种多地形救护车转运担架
CN109620560A (zh) 一种贴地式救护床
CN211434003U (zh) 一种面向老年人的多功能助行装置
CN204468462U (zh) 自动上车担架车
CN213884122U (zh) 一种辅助老年人行走装置
CN116687688A (zh) 一种可折叠便捷式卧床患者搬运车
CN111513955A (zh)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移位机
CN2912606Y (zh) 一种折叠拐
CN213218310U (zh) 一种用于直升机上救援的急救床
CN111870442B (zh) 一种用于转移失能人群的可折叠轮椅
CN115444721A (zh) 一种防摔式护理用的老年康复行走辅助装置
CN211023900U (zh) 儿童护理用恢复行走器
CN216628927U (zh) 一种方便转运的患者抬高担架
CN221654849U (zh) 一种省力型急救担架
CN204972146U (zh) 多功能康复架
CN201216698Y (zh) 铲式急救担架车
CN201734843U (zh) 多功能折叠式救援担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5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