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72514U - 一种固定式光伏支架及光伏支架排布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固定式光伏支架及光伏支架排布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072514U CN213072514U CN202022006964.0U CN202022006964U CN213072514U CN 213072514 U CN213072514 U CN 213072514U CN 202022006964 U CN202022006964 U CN 202022006964U CN 213072514 U CN213072514 U CN 21307251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blique
- photovoltaic
- connecting piece
- oblique beam
- sid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789 fasten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03 everyd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REDXJYDRNCIFBQ-UHFFFAOYSA-N aluminium(3+) Chemical class [Al+3] REDXJYDRNCIFBQ-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7—Mountings or tracking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太阳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固定式光伏支架及光伏支架排布系统。固定式光伏支架包括:立柱组,所述立柱组包括第一立柱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柱两侧的两个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二立柱在横向方向上沿同一直线设置;所述第一立柱沿纵向设置有多个,位于所述第一立柱两侧的两个所述第二立柱分别在纵向上设置有多个;两个斜梁,两个所述斜梁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柱的两侧,使两个所述斜梁呈人字型;两个斜撑,两个所述斜撑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柱的两侧,所述斜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斜梁连接,使所述斜梁、所述斜撑、所述第一立柱形成三角结构。固定式光伏支架及光伏支架排布系统,结构稳定,支架用料量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太阳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定式光伏支架及光伏支架排布系统。
背景技术
作为光伏发电组件的支撑结构,光伏支架一般可根据光伏板的倾角是否每天随着太阳变化分为两种:固定支架和跟踪支架。固定支架上的光伏组件每天不随着太阳的高度而进行改变;而跟踪支架上光伏组件角度每天随着太阳的高度而调整以获得更多的太阳能。一般说来,跟踪支架可以获得更高的发电量,但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更高;而固定式支架虽然光能利用率相对低一些,但支架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及维护均较方便,是我国目前广泛采用的支架形式。目前市场上以单坡支架为主,单坡支架往往会使用两根以上的支撑杆柱从多个位置支撑横梁,而为了使光伏支架的结构稳定,对横梁和立柱的强度有较高的要求,导致横梁和立柱的用料量增加,使成本投入增多。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结构稳定,支架用料量低的固定式光伏支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定式光伏支架及光伏支架排布系统,其结构稳定,支架用料量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固定式光伏支架,包括:
立柱组,所述立柱组包括第一立柱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柱两侧的两个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二立柱在横向方向上沿同一直线设置,且所述第一立柱高于所述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沿纵向设置有多个,位于所述第一立柱两侧的两个所述第二立柱分别在纵向上设置有多个;
两个斜梁,两个所述斜梁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柱的两侧,所述斜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柱的顶部和所述第二立柱的顶部连接,使两个所述斜梁呈人字型;
两个斜撑,两个所述斜撑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柱的两侧,所述斜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斜梁连接,使所述斜梁、所述斜撑、所述第一立柱形成三角结构。
本技术方案中,固定式光伏支架在现有的单坡支架的基础上,将斜梁分成两段,并将两段斜梁呈角度设置形成人字相互支撑结构,为了进一步增加系统稳定性,两段斜梁分别通过斜撑与第一立柱形成稳定的三角结构;本固定式光伏支架结构稳定,在相同的安装要求下,较现有的单坡支架具有支架用料量低的优点。
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斜梁连接件;
所述斜梁连接件包括:斜梁连接件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斜梁连接件本体两侧的两个斜梁连接部,两个所述斜梁连接部呈角度设置;
所述斜梁连接件本体与所述第一立柱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斜梁连接部分别与对应侧的所述斜梁固定连接,将两个所述斜梁与所述第一立柱连接为一体。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斜梁连接件配合螺栓实现第一立柱和斜梁的安装固定,可以使支架的安装更加方便;同时,斜梁的安装部位于斜梁连接件上,无需在第一立柱上过多的钻孔即可实现第一立柱与斜梁的固定,使第一立柱的加工更简单,也保证了第一立柱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优选地,两个所述斜梁所形成的夹角为140°-170°;
和/或,两个所述斜梁连接部所形成的夹角为140°-170°。
本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斜梁所形成的夹角过大时,会使占地面积增大,导致土地利用率降低,同时结构的稳定性也会降低;两个所述斜梁所形成的夹角过小时,位于一侧的光伏组件会阻挡另一侧的光伏组件的光照,降低了光伏支架的整体发电能力。两个所述斜梁所形成的夹角与两个所述斜梁连接部所形成的夹角可以设为一致,使安装后的斜梁上端和斜梁连接件上端可以对应的位于同一平面上,避免斜梁连接件凸出于斜梁,以便于光伏组件的安装。
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斜撑连接件;
所述斜撑连接件包括:斜撑连接件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斜撑连接件本体两侧的两个斜撑连接部;
所述斜撑连接件本体与所述第一立柱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斜撑连接部分别与对应侧的所述斜撑固定连接,将两个所述斜撑与所述第一立柱连接为一体。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斜梁上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紧固件穿过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立柱连接,使得所述斜梁与所述第二立柱连接为一体;
和/或,所述斜梁上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紧固件穿过第二安装孔与所述斜撑连接,使得所述斜梁与所述斜撑连接为一体。
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若干个并排设置的檩条;
所述檩条设置在所述斜梁的上方,并分别通过檩托与若干个所述斜梁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若干个并排设置的光伏组件形成的光伏阵列;
所述光伏阵列设置在所述檩条的上方,任意两块相邻的所述光伏组件之间设有中压块,所述光伏阵列的外围设有边压块,所述中压块和所述边压块都分别通过紧固件将所述光伏组件固定在所述檩条上。
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若干个拉杆;
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立柱上。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相邻的两个第一立柱上设置拉杆,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光伏支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光伏支架排布系统,包括多个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固定式光伏支架;
多个所述固定式光伏支架平行紧密排布。
本技术方案中,固定式光伏支架通过将斜梁分段做出人字相互支撑结构,可以使支架结构更稳定,减小支架用料量;同时固定式光伏支架在南北排布时可以密集排布,而不损失后面支架的发电量;人字形固定式光伏支架结构稳定,支架用料量低,土地利用率高,可以有效降低电站的成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式光伏支架及光伏支架排布系统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式光伏支架在现有的单坡支架的基础上,将斜梁分成两段,并将两段斜梁呈角度设置形成人字相互支撑结构,为了进一步增加系统稳定性,两段斜梁分别通过斜撑与第一立柱形成稳定的三角结构;本固定式光伏支架结构稳定,在相同的安装要求下,较现有的单坡支架具有支架用料量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固定式光伏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例固定式光伏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例固定式光伏支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例第一立柱与斜梁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例第一立柱与斜撑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例斜撑与斜梁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例第二立柱与斜梁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例檩条与斜梁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例相邻两个檩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例光伏组件与檩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例光伏组件与檩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例固定式光伏支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立柱组,11.第一立柱,12.第二立柱,2.斜梁,21.斜梁连接件,211.斜梁连接部,22.第一安装孔,221.第一紧固件,23.第二安装孔,231.第二紧固件,3.斜撑,31.斜撑连接件,311.斜撑连接部,4.檩条,41.檩托,42.檩条连接件,5.光伏组件,51.中压块,52.边压块,6.拉杆,7.土建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他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述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方向的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组件的结构和运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这些组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说明是合适的。如果这些组件的位置的说明发生改变时,则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应地改变。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作为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固定式光伏支架,包括:立柱组1、两个斜梁2以及两个斜撑3。其中,立柱组1包括第一立柱11以及设置在第一立柱11两侧的两个第二立柱12,第一立柱11与第二立柱12在横向方向上沿同一直线设置,且第一立柱11高于第二立柱12。第一立柱11沿纵向设置有多个,位于第一立柱11两侧的两个第二立柱12分别在纵向上设置有多个;两个斜梁2分别设置在第一立柱11的两侧,斜梁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立柱11的顶部和第二立柱12的顶部连接,使两个斜梁2呈人字形。两个斜撑3分别设置在第一立柱11的两侧,斜撑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立柱11和斜梁2连接,使斜梁2、斜撑3、第一立柱11形成三角结构。优选地,两个斜梁2对称设置在第一立柱11的两侧。
本实施例中,固定式光伏支架的各部件可以采用钢构件、合金件或者钢构件与合金件相结合。固定式光伏支架在现有的单坡支架的基础上,将斜梁2分成两段,并将两段斜梁2呈角度设置形成人字相互支撑结构,为了进一步增加系统稳定性,两段斜梁2分别通过斜撑3与第一立柱11形成稳定的三角结构;本固定式光伏支架结构稳定,在相同的安装要求下,较现有的单坡支架具有支架用料量低的优点。
值得说明的是,固定式光伏支架在现有的单坡支架的基础上,也可以将斜梁2分成不等的两段,并将长度不等的两段斜梁2呈角度设置形成人字相互支撑结构,此结构也可增加系统的稳定性,只要将两段斜梁2呈角度设置形成近似人字相互支撑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固定式光伏支架还包括:斜梁连接件21。斜梁连接件21包括:斜梁连接件本体和设置在斜梁连接件本体两侧的两个斜梁连接部211,两个斜梁连接部211呈角度设置。斜梁连接件本体与第一立柱11固定连接,两个斜梁连接部211分别与对应侧的斜梁2固定连接,将两个斜梁2与第一立柱11连接为一体。
本实施例中,斜梁连接件21可以为薄板形结构,如通过钢板切割而成,可以在工厂加工完成,在安装现场通过螺栓固定安装。通过斜梁连接件21配合螺栓实现第一立柱11和斜梁2的安装固定,可以使支架的安装更加方便;同时,斜梁2的安装部位于斜梁连接件21上,无需在第一立柱11上过多的钻孔,即可实现第一立柱11与斜梁2的固定,使第一立柱11的加工更简单,也保证了第一立柱11的结构强度。
优选地,两个斜梁2所形成的夹角为140°-170°;和/或,两个斜梁连接部211所形成的夹角为140°-170°。上述夹角具体可以为150°、160°等。当两个斜梁2所形成的夹角过大时,会使占地面积增大,导致土地利用率降低,同时结构的稳定性也会降低;当两个斜梁2所形成的夹角过小时,位于一侧的光伏组件会阻挡另一侧的光伏组件的光照,降低了光伏支架的整体发电能力。两个斜梁2所形成的夹角与两个斜梁连接部211所形成的夹角可以设为一致,使安装后的斜梁上端和斜梁连接件上端可以对应的位于同一平面上,避免斜梁连接件21凸出于斜梁2,以便于光伏组件5的安装。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固定式光伏支架还包括:斜撑连接件31。斜撑连接件31包括:斜撑连接件本体和设置在斜撑连接件本体两侧的两个斜撑连接部311。斜撑连接件本体与第一立柱11固定连接,两个斜撑连接部311分别与对应侧的斜撑3固定连接,将两个斜撑3与第一立柱11连接为一体。
本实施例中,斜撑连接件31可以为薄板形结构,如通过钢板切割而成,可以在工厂加工完成,在安装现场通过螺栓固定安装。通过斜撑连接件31配合螺栓实现第一立柱11和斜撑3的安装固定,可以使支架的安装更加方便;同时,斜撑3的安装部位于斜撑连接件31上,无需在第一立柱11上过多的钻孔,即可实现第一立柱11与斜撑3的固定,使第一立柱11的加工更简单,也保证了第一立柱11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斜梁2上对应第二立柱12的连接位置设有第一安装孔22,第一紧固件221穿过第一安装孔22与第二立柱12连接,使得斜梁2与第二立柱12连接为一体。为了便于安装,可以将第一安装孔22设置为长条孔,长条孔的长度方向沿斜梁2的长度方向设置。
如图7所示,斜梁2上对应斜撑3的连接位置设有第二安装孔23,第二紧固件231穿过第二安装孔23与斜撑3连接,使得斜梁2与斜撑3连接为一体。为了便于安装,可以将第二安装孔23设置为长条孔,长条孔的长度方向沿斜梁2的长度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如图8、图9所示,固定式光伏支架还包括:若干个并排设置的檩条4。檩条4设置在斜梁2的上方,并分别通过檩托41与若干个斜梁2固定连接。檩托41为L型结构,可以通过角铁切割而成,檩托41上开设有通孔,通过螺栓分别与檩条4和斜梁2连接,以此实现檩条4与斜梁2的固定安装。相邻的两个檩条4通过檩条连接件42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10、图11所示,固定式光伏支架还包括:若干个并排设置的光伏组件5形成的光伏阵列。光伏阵列设置在檩条4的上方,任意两块相邻的光伏组件5之间设有中压块51,光伏阵列的外围设有边压块52,中压块51和边压块52都分别通过紧固件将光伏组件5固定在檩条4上。其中,紧固件可以是螺栓、铆钉、T型螺栓等。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固定式光伏支架还包括:若干个拉杆6;拉杆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相邻的两个第一立柱11上。每组相邻的立柱组1之间可以设置多个拉杆6,多个拉杆6交错设置。通过在相邻的两个第一立柱11上设置拉杆6,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光伏支架的稳定性。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支架排布系统,包括多个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固定式光伏支架,多个固定式光伏支架平行紧密排布。
本实施例中,固定式光伏支架通过将斜梁2分段做出人字相互支撑结构,可以使支架结构更稳定,减小支架用料量;同时固定式光伏支架在南北排布时可以密集排布,而不损失后面支架的发电量;人字形固定式光伏支架结构稳定,支架用料量低,土地利用率高,可以有效降低电站的成本。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固定式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立柱组,所述立柱组包括第一立柱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柱两侧的两个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二立柱在横向方向上沿同一直线设置,且所述第一立柱高于所述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沿纵向设置有多个,位于所述第一立柱两侧的两个所述第二立柱分别在纵向上设置有多个;
两个斜梁,两个所述斜梁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柱的两侧,所述斜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柱的顶部和所述第二立柱的顶部连接,使两个所述斜梁呈人字型;
两个斜撑,两个所述斜撑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柱的两侧,所述斜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斜梁连接,使所述斜梁、所述斜撑、所述第一立柱形成三角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式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斜梁连接件;
所述斜梁连接件包括:斜梁连接件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斜梁连接件本体两侧的两个斜梁连接部,两个所述斜梁连接部呈角度设置;
所述斜梁连接件本体与所述第一立柱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斜梁连接部分别与对应侧的所述斜梁固定连接,将两个所述斜梁与所述第一立柱连接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式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斜梁所形成的夹角为140°-170°;
和/或,两个所述斜梁连接部所形成的夹角为140°-17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式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斜撑连接件;
所述斜撑连接件包括:斜撑连接件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斜撑连接件本体两侧的两个斜撑连接部;
所述斜撑连接件本体与所述第一立柱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斜撑连接部分别与对应侧的所述斜撑固定连接,将两个所述斜撑与所述第一立柱连接为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式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梁上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紧固件穿过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立柱连接,使得所述斜梁与所述第二立柱连接为一体;
和/或,所述斜梁上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紧固件穿过第二安装孔与所述斜撑连接,使得所述斜梁与所述斜撑连接为一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式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个并排设置的檩条;
所述檩条设置在所述斜梁的上方,并分别通过檩托与若干个所述斜梁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定式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个并排设置的光伏组件形成的光伏阵列;
所述光伏阵列设置在所述檩条的上方,任意两块相邻的所述光伏组件之间设有中压块,所述光伏阵列的外围设有边压块,所述中压块和所述边压块都分别通过紧固件将所述光伏组件固定在所述檩条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定式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个拉杆;
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立柱上。
9.一种光伏支架排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固定式光伏支架;
多个所述固定式光伏支架平行紧密排布。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006964.0U CN213072514U (zh) | 2020-09-15 | 2020-09-15 | 一种固定式光伏支架及光伏支架排布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006964.0U CN213072514U (zh) | 2020-09-15 | 2020-09-15 | 一种固定式光伏支架及光伏支架排布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072514U true CN213072514U (zh) | 2021-04-27 |
Family
ID=75559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006964.0U Active CN213072514U (zh) | 2020-09-15 | 2020-09-15 | 一种固定式光伏支架及光伏支架排布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072514U (zh) |
-
2020
- 2020-09-15 CN CN202022006964.0U patent/CN21307251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263131Y (zh) | 一种平板式太阳能电池支架 | |
CN202905734U (zh) | 组件东西向安装的光伏阵列及其安装支架 | |
CN201616435U (zh) | 太阳能电池支架 | |
CN213072514U (zh) | 一种固定式光伏支架及光伏支架排布系统 | |
CN215734096U (zh) | 新型光伏组件柔性支架 | |
CN206759371U (zh) | 一种新型单立柱双撑光伏支架 | |
CN214631012U (zh) | 一种隔层高度可调式层板式货架 | |
CN203838566U (zh) | 一种光伏跟踪器的可折叠支架 | |
US20150295533A1 (en) | Ballasted fixed tilt racking system | |
CN210053366U (zh) | 一种太阳能固定式支架 | |
CN109539594A (zh) | 热水器太阳能板支撑装置 | |
CN213027894U (zh) | 一种双面光伏组件支架 | |
CN201766080U (zh) |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安装支架 | |
CN217769948U (zh) | 一种双面光伏组件及其支架 | |
CN217135410U (zh) | 一种模块化的光伏支架结构 | |
CN207475445U (zh) | 一种光伏支架 | |
CN213243871U (zh) | 一种可调式檩托安装结构及光伏支架 | |
CN217037095U (zh) | 一种适用于彩钢屋顶的高稳定性光伏支架 | |
CN216490311U (zh) | 双竖排柔性光伏支架 | |
CN201541215U (zh) | 一种太阳能双轴跟踪器支撑结构 | |
CN217783093U (zh) | 一种光伏装配式临建结构 | |
CN104104319A (zh) | 一种单立柱手动可调式地面固定支架及其安装方法 | |
CN210297615U (zh) | 一种角度可调的稳定型矩阵支架结构 | |
CN210780633U (zh) | 一种柔性光伏支架 | |
CN212343691U (zh) | 一种防盗光伏支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