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35233U - 一种设有冷却通道的新型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设有冷却通道的新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35233U
CN213035233U CN202020738939.9U CN202020738939U CN213035233U CN 213035233 U CN213035233 U CN 213035233U CN 202020738939 U CN202020738939 U CN 202020738939U CN 213035233 U CN213035233 U CN 2130352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die body
side wall
outlet pipe
v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3893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庆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Ro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Ro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Ro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Ro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3893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352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352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352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冷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设有冷却通道的新型模具,包括上模具体和下模具体,所述上模具体的底壁上向内开设有上注模腔,上模具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进气管、上进水管和上出水管,上模具体内设置有呈闭环状设置的上通气管和上通水管,上模具体的内侧壁上设有上通气孔,下模具体的顶壁上向内开设有下注模腔,下模具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注模孔、出气管、下进水管和下出水管,下模具体内设置有呈闭环状设置的下通气管和下通水管,下模具体的内侧壁上设有下通气孔;本实用新型具有散热速度快、散热效果好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设有冷却通道的新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设有冷却通道的新型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用于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使用注塑模具进行注塑成型的加工方法具体是指将受热融化的材料由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目前,此类注塑模具在进行使用时,为了令模具内的产品能够快速冷却,通常是使用风扇对模具内的产品进行吹风散热,但是这种散热方法的散热效果较差,无法全面的对模具内的产品进行散热,散热速度慢,无法很好的满足各工厂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有冷却通道的新型模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设有冷却通道的新型模具,包括上模具体和下模具体,所述上模具体的底壁上向内开设有上注模腔,上模具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进气管、上进水管和上出水管,上模具体内设置有呈闭环状设置的上通气管和上通水管,进气管由上模具体的外侧壁穿入与上通气管连通,上进水管和上出水管由上模具体的外侧壁穿入且分别与上通水管连通,上模具体的内侧壁上设有上通气孔,上通气孔由上模具体的内侧壁穿入与上通气管连通;下模具体的顶壁上向内开设有下注模腔,下模具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注模孔、出气管、下进水管和下出水管,注模孔由下模具体的外侧壁穿入下注模腔内,下模具体内设置有呈闭环状设置的下通气管和下通水管,出气管由下模具体的外侧壁穿入与下通气管连通,下进水管和下出水管由下模具体的外侧壁穿入且分别与下通水管连通,下模具体的内侧壁上设有下通气孔,下通气孔由下模具体的内侧壁穿入与下通气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上模具体的底面上设置有卡块,下模具体的顶面上设置有卡槽,卡块插接于卡槽内,上模具体通过卡块和卡槽的连接与下模具体安装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上进水管和上出水管在上模具体的外侧壁上呈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下进水管和下出水管在下模具体的外侧壁上呈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上通气孔以上模具体的中心线为阵列中心,在上模具体的内侧壁上呈环形阵列分布。
优选的,所述下通气孔以下模具体的中心线为阵列中心,在下模具体的内侧壁上呈环形阵列分布。
较之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模具体上设置进气管、上进水管、上出水管、上通气管、上通水管、上通气孔,在下模具体上设置出气管、下进水管、下出水管、下通气管、下通水管、下通气孔,在上注模腔和下注模腔内形成的产品需要进行冷却时,通过向进气管内通入冷风,冷风会经过上通气管后由上通气孔进入上注模腔和下注模腔内,将上注模腔和下注模腔内由产品产生的热量带走,并由下通气孔和出气管向外排出,以此对产品进行冷却,通过向上进水管和下进水管内通入冷却水,冷却水流经上通水管和下通水管后由上出水管和下出水管排出,以此能够带走产品所产生的热量,对产品进行降温,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散热速度快,散热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上模具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上模具体的第一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上模具体的第二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下模具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下模具体的第一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下模具体的第二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上(下)通气管在上(下)模具体分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上(下)通水管在上(下)模具体分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上模具体;2、下模具体;3、上注模腔;4、进气管;5、上进水管;6、上出水管;7、上通气管;8、上通水管;9、上通气孔;10、下注模腔;11、注模孔;12、出气管;13、下进水管;14、下出水管;15、下通气管;16、下通水管;17、下通气孔;18、卡块;19、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参照图1~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设有冷却通道的新型模具,包括上模具体1和下模具体2,上模具体1的底壁上向内开设有上注模腔3,上注模腔3起到对产品定型的作用,上注模腔3的具体结构可根据产品实际造型进行定制;上模具体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进气管4、上进水管5和上出水管6,上模具体1内设置有呈闭环状设置的上通气管7和上通水管8,进气管4由上模具体1的外侧壁穿入与上通气管7连通,上进水管5和上出水管6由上模具体1的外侧壁穿入且分别与上通水管8连通,上模具体1的内侧壁上设有上通气孔9,上通气孔9由上模具体1的内侧壁穿入与上通气管7连通,本实施例中,上通气孔9的数量为12个,上通气孔9以上模具体1的中心线为阵列中心,在上模具体1的内侧壁上呈环形阵列分布,呈环形阵列分布的上通气孔9能够更好的对上注模腔3内的产品起到冷却作用;进气管4、上通气管7和上通气孔9的设置满足由上进气管4注入的冷气会经过上通气管7并由上通气孔9排出,进入上注模腔3内,上进水管5、上通水管8和上出水管6的设置满足由上进水管5注入上通水管8内的冷却水沿上通水管8路径行走一周后会由上出水管6向外排出。
下模具体2的顶壁上向内开设有下注模腔10,下注模腔10起到对产品定型的作用,下注模腔10的具体结构可根据产品实际造型进行定制;下模具体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注模孔11、出气管12、下进水管13和下出水管14,注模孔11由下模具体2的外侧壁穿入下注模腔10内,注模孔11用于外界通过注模孔11向下注模腔10内注入料液,下模具体2内设置有呈闭环状设置的下通气管15和下通水管16,出气管12由下模具体2的外侧壁穿入与下通气管15连通,下进水管13和下出水管14由下模具体2的外侧壁穿入且分别与下通水管16连通,下模具体2的内侧壁上设有下通气孔17,下通气孔17由下模具体2的内侧壁穿入与下通气管15连通,本实施例中,下通气孔17的数量为12个,下通气孔17以下模具体2的中心线为阵列中心,在下模具体2的内侧壁上呈环形阵列分布,呈环形阵列分布的下通气孔17能够更好的对下注模腔10内的产品起到冷却作用;出气管12、下通气管15和下通气孔17的设置满足由下通气孔17进入的气体会经过下通气管15并由出气管12向外排出至外界,下进水管13、下通水管16和下出水管14的设置满足由下进水管13注入下通水管16内的冷却水沿下通水管16路径行走一周后会由下出水管14向外排出。
进一步的,上进水管5和上出水管6在上模具体1的外侧壁上呈对称设置,以此令由上进水管5流入、上出水管6流出的冷却水能够均匀的带走上模具体1内的热量,下进水管13和下出水管14在下模具体2的外侧壁上呈对称设置,以此令由下进水管13流入、下出水管14流出的冷却水能够均匀的带走下模具体2内的热量。
进一步的,上模具体1的底面上设置有卡块18,下模具体2的顶面上设置有卡槽19,卡块18插接于卡槽19内,上模具体1通过卡块18和卡槽19的连接与下模具体2安装在一起,卡块18和卡槽19的设置便于操作人员对上模具体1和下模具体2进行安装。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上模具体1和下模具体2通过卡块18和卡槽19安装在一起,之后通过向注模孔11内注入料液,对产品进行加工,在产品成型完成需要冷却时,通过向进气管4内通入冷气,冷气经过上通气管7和上通气孔9进入上注模腔3和下注模腔10内,对产品进行冷却,并将产品产生的热量由下通气孔17、下通气管15和出气管12向外排出,由于产品产生的热量会被上模具体1和下模具体2吸收,通过向上进水管5和下进水管13内分别通入冷却水,进入上进水管5的冷却水进入上通水管8,并沿上通水管8路径行走一周后由上出水管6排出,将上模具体1吸收的产品的热量带走,进入下进水管13的冷却水进入下通水管16,并沿下通水管16路径行走一周后由下进水管13排出,将下模具体2吸收的产品的热量带走,可通过在上进水管5、上出水管6接上循环水泵、在下进水管13、下出水管14接上循环水泵实现循环冷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设有冷却通道的新型模具,包括上模具体(1)和下模具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体(1)的底壁上向内开设有上注模腔(3),上模具体(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进气管(4)、上进水管(5)和上出水管(6),上模具体(1)内设置有呈闭环状设置的上通气管(7)和上通水管(8),进气管(4)由上模具体(1)的外侧壁穿入与上通气管(7)连通,上进水管(5)和上出水管(6)由上模具体(1)的外侧壁穿入且分别与上通水管(8)连通,上模具体(1)的内侧壁上设有上通气孔(9),上通气孔(9)由上模具体(1)的内侧壁穿入与上通气管(7)连通;下模具体(2)的顶壁上向内开设有下注模腔(10),下模具体(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注模孔(11)、出气管(12)、下进水管(13)和下出水管(14),注模孔(11)由下模具体(2)的外侧壁穿入下注模腔(10)内,下模具体(2)内设置有呈闭环状设置的下通气管(15)和下通水管(16),出气管(12)由下模具体(2)的外侧壁穿入与下通气管(15)连通,下进水管(13)和下出水管(14)由下模具体(2)的外侧壁穿入且分别与下通水管(16)连通,下模具体(2)的内侧壁上设有下通气孔(17),下通气孔(17)由下模具体(2)的内侧壁穿入与下通气管(1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有冷却通道的新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体(1)的底面上设置有卡块(18),下模具体(2)的顶面上设置有卡槽(19),卡块(18)插接于卡槽(19)内,上模具体(1)通过卡块(18)和卡槽(19)的连接与下模具体(2)安装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设有冷却通道的新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进水管(5)和上出水管(6)在上模具体(1)的外侧壁上呈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设有冷却通道的新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进水管(13)和下出水管(14)在下模具体(2)的外侧壁上呈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设有冷却通道的新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通气孔(9)以上模具体(1)的中心线为阵列中心,在上模具体(1)的内侧壁上呈环形阵列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设有冷却通道的新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通气孔(17)以下模具体(2)的中心线为阵列中心,在下模具体(2)的内侧壁上呈环形阵列分布。
CN202020738939.9U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设有冷却通道的新型模具 Active CN2130352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38939.9U CN213035233U (zh)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设有冷却通道的新型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38939.9U CN213035233U (zh)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设有冷却通道的新型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35233U true CN213035233U (zh) 2021-04-23

Family

ID=75519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38939.9U Active CN213035233U (zh)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设有冷却通道的新型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352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035233U (zh) 一种设有冷却通道的新型模具
CN107116147A (zh) 一种自带散热功能的汽车模具
CN213648493U (zh) 一种耳机生产用具有快速降温结构的注塑模具
CN216732930U (zh) 一种分流式专用管材模具
CN212826538U (zh) 一种头盔生产装置
CN114889074A (zh) 一种用于塑料粒子定型的冷却设备
CN216329911U (zh) 一种快冷式数据线生产用注塑机
CN207859422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冷却系统
CN211031105U (zh) 一种快速冷却脱模的警示三脚架注塑模具
CN217495016U (zh) 一种快速冷却成型的注塑模具
CN217346565U (zh) 注塑模具用快速冷却结构
CN214605667U (zh) 用于电池盖快速成型的模具装置
CN219484166U (zh) 一种机身模具
CN221518551U (zh) 一种泡沫成型模具
CN220946233U (zh) 塑胶件成型快速冷却系统
CN215144051U (zh) 一种防盗铝制瓶盖的成型模具
CN221112743U (zh) 一种注塑冷却结构
CN213919389U (zh) 快速冷却式注塑装置
CN211891649U (zh) 普通客车制动管卡新制生产成型模具装置
CN216578783U (zh) 一种生产聚酰胺安全帽的模具
CN213972417U (zh) 一种高效注塑模具
CN213826962U (zh) 一种具有快速成型功效的精密铸造模具
CN222473324U (zh) 一种应用于挤出设备的风冷装置
CN218139726U (zh) 一种注塑模具用冷却设备
CN214491496U (zh) 一种pp后背门外板注塑成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