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27350U - 一种便于散热的母线槽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散热的母线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27350U
CN213027350U CN202021806830.0U CN202021806830U CN213027350U CN 213027350 U CN213027350 U CN 213027350U CN 202021806830 U CN202021806830 U CN 202021806830U CN 213027350 U CN213027350 U CN 2130273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bus duct
heat dissipation
metal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0683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恭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Kenaier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Kenaier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Kenaier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Kenaier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0683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273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273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273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母线槽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便于散热的母线槽,一种便于散热的母线槽,包括底板,底板的表面滑动连接有两块对称分布的侧板,两个侧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网,固定网的上方设置有金属水管,其中一个侧板的一侧设置有冷凝泵,冷凝泵的一侧连通有进水管,冷凝泵的另一侧连通有出水管,金属水管的一端与进水管相连通,金属水管的另一端与出水管相连通,两个侧板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连接板之间设置有风冷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底板、金属水管、冷凝泵、风扇和隔板相配合,解决了现有的母线槽不具备很好的散热功能和不便于对母排进行安装和检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散热的母线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母线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散热的母线槽。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工程设施和装备的涌现,各行各业的用电量迅增,尤其是众多的建筑和大型厂房车间的出现,作为输电导线的传统电缆由于容量小,不便于集束管理等原因,逐步被母线槽取代。母线槽是一个高效输送电流的配电装置,尤其适应了越来越高的建筑物和大规模工厂经济合理配线的需要。
现有的母线槽存在以下不足:
1、不具备很好的散热功能,由于母线槽之间的密集布置通常会产生较大的热量,一旦母线槽中的母排所产生的高温不能及时散去,就很可能产生火灾等安全隐患;
2、现有母线槽大多设置为一体式,不便于对母排进行安装和检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散热的母线槽,解决了现有的母线槽不具备很好的散热功能和不便于对母排进行安装和检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散热的母线槽,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表面滑动连接有两块对称分布的侧板,两个所述侧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网,所述固定网的上方设置有金属水管,其中一个所述侧板的一侧设置有冷凝泵,所述冷凝泵的一侧连通有进水管,所述冷凝泵的另一侧连通有出水管,所述金属水管的一端与进水管相连通,所述金属水管的另一端与出水管相连通,两个所述侧板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设置有风冷组件,所述风冷组件包括回形板,所述回形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的表面与第一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回形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的底部转动连接有风扇,所述回形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护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侧板的表面开设有矩形孔,所述侧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与矩形孔相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矩形板,所述矩形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绝缘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梯形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侧板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滑槽,所示底板的表面与第二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侧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位板,所述侧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接板,所述卡位板的一侧开设有卡槽。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散热的母线槽,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便于散热的母线槽,通过设置的金属水管、冷凝泵、风扇和防护网相配合,金属水管具有很好的导热性,水从冷凝泵的出水管流入金属水管的一端,并从金属水管的另一端流入冷凝泵的进水管处,当母线槽内产生大量的热量时,金属水管能够吸收热量,冷水循环流动时能够对金属水管降温,吸收了热量的水在流回冷凝泵内时,能够在冷凝泵的作用下,降低温度,再次流入金属水管的内部,循环流动能够起到水冷散热的作用,风扇的设置能够进行风冷散热,由于风扇设置在金属水管的上方,风扇在工作时,能够使得风穿过金属水管的表面,使得风冷与水冷结合,能够提高散热效果,及时散去母线槽中母排所产生的热量,避免温度过高造成火灾。
2、该便于散热的母线槽,通过设置的底板、矩形板、隔板和第二滑槽相配合,底板的表面能够沿着第二滑槽的内壁滑动,进而能够将底板与侧板分离,解决了一体式母线槽不便于对母排进行安装和检修,安装或检修母排时,将底板沿着第二滑槽的内壁滑出即可,便于操作,其中隔板能够在矩形板开设凹槽的内壁滑动,进而能够调节隔板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尺寸的母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板、侧板和冷凝泵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板和隔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风扇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侧板;3、固定网;4、金属水管;5、冷凝泵;6、进水管;7、出水管;8、连接板;9、第一滑槽;10、风冷组件;1001、回形板;1002、卡板;1003、固定框架;1004、风扇;1005、防护网;11、挡板;12、矩形板;13、隔板;14、第二滑槽;15、卡位板;16、卡接板;17、梯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散热的母线槽,包括底板1,底板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两块对称分布的侧板2,两个侧板2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网3,固定网3的上方设置有金属水管4,其中一个侧板2的一侧设置有冷凝泵5,冷凝泵5的一侧连通有进水管6,冷凝泵5的另一侧连通有出水管7,金属水管4的一端与进水管6相连通,金属水管4的另一端与出水管7相连通,两个侧板2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8,连接板8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9,两个连接板8之间设置有风冷组件10,风冷组件10包括回形板1001,回形板10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板1002,卡板1002的表面与第一滑槽9的内壁滑动连接,回形板100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架1003,固定框架1003的底部转动连接有风扇1004,回形板100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护网1005。
本实施方案中,固定网3的设置能够起到防尘作用,避免大颗粒的杂物或蚊虫掉落在母线槽的内部,同时固定网3的表面与金属水管4的表面固定连接,能够起到支撑金属水管4的作用,冷凝泵5的设置能够将金属水管4内部的热水转化成冷水,能够保证金属水管4的内部循环流动的都是冷水,连接板8的设置能够起到放置风冷组件10的作用,第一滑槽9的设置起到了导滑作用,卡板1002的设置便于固定回形板1001,风扇1004在工作时能够将带动风穿过金属水管4的表面,从而将风冷与水冷结合,进而能够起到很好的散热效果,防护网1005的设置能够防止蚊虫或大颗粒杂物进入风扇1004内部,起到保护风扇1004的作用。
具体的,侧板2的表面开设有矩形孔,侧板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11,挡板11与矩形孔相配合。
本实施例中,矩形孔设置有多个,且呈矩形阵列分布在侧板2的表面,矩形孔的设置能够使得母线槽的内外空气流通,进而能够起到散热效果,挡板11设置在矩形孔的一侧,且挡板11呈倾斜状态,外部的杂质或蚊虫不易通过矩形孔进入母线槽内,由此挡板11能够起到防尘作用。
具体的,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矩形板12,矩形板12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隔板13,隔板1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绝缘垫。
本实施例中,隔板13设置有多个,单个隔板13能够在矩形板12开设凹槽的内壁滑动,进而能够调节隔板13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尺寸的母排。
具体的,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梯形板17。
本实施例中,梯形板17的设置能够加强底板1的强度,避免在搬运时底板1受到撞击而损坏母线槽内部的母排。
具体的,侧板2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滑槽14,所示底板1的表面与第二滑槽14的内壁滑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二滑槽14的设置能够起到导滑作用,实现底板1与侧板2的分离。
具体的,侧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位板15,侧板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接板16,卡位板15的一侧开设有卡槽。
本实施例中,卡位板15一侧开设的卡槽的尺寸与卡接板16的尺寸相适配,进而母线槽侧板2上的卡位板15与另一段母线槽侧板2上的卡接板16相互卡装,形成一个连续的母线槽连接体。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将底板1沿着侧板2上开设第二滑槽14的内壁滑动,将底板1抽出,便于操作人员安装母排,移动多个隔板13之间的距离,以适应需要安装的母排的尺寸,然后将待安装的母排分别卡装在每两个隔板13之间,在母排安装完成后,将底板1插接在第二滑槽14内,并将卡板1002卡装在第一滑槽9内,并将此段母线槽侧板2上的卡位板15与另一段母线槽侧板2上的卡接板16相互卡装,形成一个连续的母线槽连接体,当母排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其中水从冷凝泵5的出水管7流入金属水管4的一端,并从金属水管4的另一端流入冷凝泵5的进水管6处,进而金属水管4的内部能够始终保持冷水的循环流动,风扇1004在转动时,会使得风能够穿过金属水管4的表面,进而能够使得风冷与水冷结合,达到很好的散热效果,同时配合矩形孔能够使得母线槽的内部与外部空气流通,能够及时的散去母线槽中母排所产生的热量,减小发生火灾的可能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便于散热的母线槽,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两块对称分布的侧板(2),两个所述侧板(2)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网(3),所述固定网(3)的上方设置有金属水管(4),其中一个所述侧板(2)的一侧设置有冷凝泵(5),所述冷凝泵(5)的一侧连通有进水管(6),所述冷凝泵(5)的另一侧连通有出水管(7),所述金属水管(4)的一端与进水管(6)相连通,所述金属水管(4)的另一端与出水管(7)相连通,两个所述侧板(2)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9),两个所述连接板(8)之间设置有风冷组件(10),所述风冷组件(10)包括回形板(1001),所述回形板(10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板(1002),所述卡板(1002)的表面与第一滑槽(9)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回形板(100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架(1003),所述固定框架(1003)的底部转动连接有风扇(1004),所述回形板(100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护网(10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的表面开设有矩形孔,所述侧板(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11),所述挡板(11)与矩形孔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矩形板(12),所述矩形板(12)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隔板(13),所述隔板(1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绝缘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梯形板(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滑槽(14),所示底板(1)的表面与第二滑槽(14)的内壁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位板(15),所述侧板(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接板(16),所述卡位板(15)的一侧开设有卡槽。
CN202021806830.0U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便于散热的母线槽 Active CN2130273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06830.0U CN213027350U (zh)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便于散热的母线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06830.0U CN213027350U (zh)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便于散热的母线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27350U true CN213027350U (zh) 2021-04-20

Family

ID=75470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06830.0U Active CN213027350U (zh)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便于散热的母线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273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959897U (zh) 一种散热机柜
CN215379620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通讯管理机
WO2023179200A1 (zh) 逆变器及逆变系统
CN213027350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母线槽
CN212649999U (zh) 一种监控房主机降温散热装置
CN209994027U (zh) 一种适用于高温环境下的电缆桥架
CN218733066U (zh) 一种低压密集型母线槽
CN111431074A (zh) 一种配电柜散热装置
CN217719230U (zh) 一种智能型调容调压变压器
CN211860427U (zh) 一种基于m2m终端的工业物联网交换机
CN210040945U (zh) 具有多级散热结构的环网柜
CN213512983U (zh) 一种设有伸缩结构的投影仪
CN212113407U (zh) 一种建筑组合型电力变压器
CN210781811U (zh) 一种通信基站机柜
CN211297216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5g系统安装设备
CN211018179U (zh) 一种高散热环氧树脂浇注母线槽
CN211406618U (zh)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电源板防护设备
CN113707410A (zh) 一种用于输变电系统的高散热性变压器设备
CN220273513U (zh) 一种山地光伏组串式逆变器防火装置
CN113252953A (zh) 一种具有防水防尘散热性能的电表箱
CN214410927U (zh) 一种牵引变压器的冷却装置
CN209896894U (zh) 一种内部布局可调的电源柜
CN211879961U (zh) 一种配电柜散热装置
CN220553799U (zh) 一种密集型耐火母线槽
CN214478676U (zh) 一种利于散热的电力专业调度自动化机柜底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Gong Jian

Inventor before: Gong 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