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18735U - 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制造用工装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制造用工装夹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918735U CN212918735U CN202021886662.0U CN202021886662U CN212918735U CN 212918735 U CN212918735 U CN 212918735U CN 202021886662 U CN202021886662 U CN 202021886662U CN 212918735 U CN212918735 U CN 21291873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hreaded rod
- automobile parts
- wall
- motor
- tool clam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5498 polis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5
- 235000017166 Bambusa arundinacea Nutritio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5000017491 Bambusa tulda Nutritio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41001330002 Bambuseae Speci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5000015334 Phyllostachys viridis Nutritio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425 bamboo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2258 trans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制造用工装夹具,属于汽车零部件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其包括桌板,所述桌板的上表面与安装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内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该汽车零部件加工制造用工装夹具,通过设置第一电机、第一螺纹杆、第一滑块、螺纹筒、主动轮、皮带、从动轮和打磨层,先将零部件固定到支撑板上表面,打开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螺纹杆进行旋转,第一螺纹杆通过主动轮、皮带和从动轮带动转轴和打磨层进行旋转,降低能耗,同时在第一滑块和螺纹筒的配合下,支撑板带动零部件向左移动,使得该工装夹具能正常进行打磨操作的同时,降低工作人员进行打磨操作时的风险性,提高该工装夹具的适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制造用工装夹具。
背景技术
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特别是当前汽车行业正在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开展的自主开发与创新,更需要一个强大的零部件体系作支撑。整车自主品牌与技术创新需要零部件作基础,零部件的自主创新又对整车产业的发展产生强大推动力,他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没有整车的自主品牌,强大零部件体系的研发创新能力难以迸发,没有强大零部件体系的支撑,自主品牌的做大作强将难以为继。
在进行汽车零部件加工制造过程中,通常需要对零部件进行夹持固定,防止操作过程中,零部件出现晃动,影响加工出的产品质量,但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汽车零部件加工制造用工装夹具,在对汽车零部件进行打磨时,都只能进行单一的夹持操作,无法降低工作人员进行打磨操作时的风险性,适用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制造用工装夹具,解决了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汽车零部件加工制造用工装夹具,在对汽车零部件进行打磨时,都只能进行单一的夹持操作,无法降低工作人员进行打磨操作时的风险性,适用性较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制造用工装夹具,包括桌板,所述桌板的上表面与安装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内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桌板的上表面与第一电机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螺纹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下表面与第一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滑槽开设在桌板的上表面,所述螺纹筒的上表面与第二电机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二滑块,两个所述第二滑块内螺纹连接有同一个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通过轴承卡接在支撑板的右侧面,所述第二滑块的上表面与限位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右端与转把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两个限位板的相对面均设置有防滑垫,所述第一螺纹杆外壁套接有主动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主动轮通过皮带与从动轮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轮套接在转轴外壁,所述转轴通过两个轴承卡接在第一凹槽内壁的左右两侧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转轴外壁设置有打磨层,所述安装架的上表面与汇集罩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汇集罩的上表面通过导管与循环风扇的输入端相互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循环风扇的下表面与安装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循环风扇的输出端与收集柜的上表面相互连通,所述收集柜的上表面与第二凹槽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外壁通过轴承套接有安装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安装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与桌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上表面卡接有防护网,所述第一滑块、第一滑槽、第二滑块和第二滑槽的形状均设置为T形,所述第二螺纹杆外壁两侧的螺纹方向相反。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汽车零部件加工制造用工装夹具,通过设置第一电机、第一螺纹杆、第一滑块、螺纹筒、主动轮、皮带、从动轮和打磨层,当工作人员需要使用该工装夹具对汽车零部件进行打磨操作时,先将零部件固定到支撑板上表面,打开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螺纹杆进行旋转,第一螺纹杆通过主动轮、皮带和从动轮带动转轴和打磨层进行旋转,降低能耗,同时在第一滑块和螺纹筒的配合下,支撑板带动零部件向左移动,使得该工装夹具能正常进行打磨操作的同时,降低工作人员进行打磨操作时的风险性,提高该工装夹具的适用性。
2、该汽车零部件加工制造用工装夹具,通过设置第二滑块、限位板、第二螺纹杆、转把和第二电机,当工作人员需要使用该工装夹具时,先将零部件放置到支撑板上表面,旋转转把,使得转把带动第二螺纹杆进行旋转,两个第二滑块带动两个限位板做相互靠近的运动,当两个限位板的相对面分别与零部件的左右两侧面紧密接触时,完成对零部件的固定,防止在进行打磨操作过程中,零部件晃动,影响加工出的产品质量,同时第二电机带动支撑板和零部件进行旋转,使得零部件的上表面均能与打磨层的下表面接触,提高打磨效果。
3、该汽车零部件加工制造用工装夹具,通过设置汇集罩、导管、循环风扇和收集柜,当工作人员使用该工装夹具对零部件进行打磨处理时,会产生很多粉尘,打开循环风扇,循环风扇通过导管和汇集罩对粉尘进行汇集,再将粉尘转运到收集柜内,避免工作人员吸入体内,对工作人员的身体提供保护的同时,降低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板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桌板、2安装架、3第一凹槽、4第二凹槽、5第一电机、6第一螺纹杆、7螺纹筒、8第一滑块、9第一滑槽、10第二电机、11支撑板、12第二滑槽、13第二滑块、14第二螺纹杆、15限位板、16转把、17主动轮、18皮带、19从动轮、20转轴、21打磨层、22汇集罩、23导管、24循环风扇、25收集柜、26防护网、27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制造用工装夹具,包括桌板1,桌板1的上表面与安装架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安装架2内开设有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4,桌板1的上表面与第一电机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与第一螺纹杆6的右端固定连接,第一螺纹杆6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纹筒7,螺纹筒7的下表面与第一滑块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滑块8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9内,通过设置第一滑块8和第一滑槽9,对螺纹筒7进行限位,使得第一电机5带动第一螺纹杆6进行旋转时,螺纹筒7在第一螺纹杆6外壁只能进行左右移动,无法进行旋转,保证该工装夹具的稳定性,第一滑槽9开设在桌板1的上表面,螺纹筒7的上表面与第二电机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二电机10的输出轴与支撑板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二电机10和支撑板11,当工作人员使用该工装夹具进行打磨操作时,打开第二电机10,第二电机10通过支撑板11带动零部件进行旋转,使得零部件的上表面均匀的与打磨层21的下表面接触,确保打磨出的产品质量,支撑板1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12,第二滑槽12内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二滑块13,两个第二滑块13内螺纹连接有同一个第二螺纹杆14,第二螺纹杆14通过轴承卡接在支撑板11的右侧面,第二滑块13的上表面与限位板1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具体的,如图1和2所示,循环风扇24的下表面与安装架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循环风扇24的输出端与收集柜25的上表面相互连通,收集柜25的上表面与第二凹槽4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循环风扇24和收集柜25,当工作人员使用该工装夹具对零部件进行打磨处理时,会产生很多粉尘,打开循环风扇24,循环风扇24通过导管23和汇集罩22对粉尘进行汇集,再将粉尘转运到收集柜25内,避免工作人员吸入体内,对工作人员的身体提供保护的同时,降低对周边环境的污染,第一螺纹杆6外壁通过轴承套接有安装板27,安装板27的数量为两个,安装板27的下表面与桌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安装架2上表面卡接有防护网26,通过设置安装板27,使得第一电机5带动第一螺纹杆6进行旋转时,更加稳定,提高该工装夹具的稳定性,第一滑块8、第一滑槽9、第二滑块13和第二滑槽12的形状均设置为T形,第二螺纹杆14外壁两侧的螺纹方向相反。
具体的,如图1和3所示,主动轮17通过皮带18与从动轮19传动连接,从动轮19套接在转轴20外壁,转轴20通过两个轴承卡接在第一凹槽3内壁的左右两侧面,通过设置主动轮17、皮带18和从动轮19,当工作人员使用该工装夹具时,打开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带动第一螺纹杆6进行旋转,使得螺纹筒7带动支撑板11和零部件向左移动的同时,第一螺纹杆6通过主动轮17、皮带18和从动轮19带动转轴20和打磨层21进行旋转,从而降低能耗,转轴20外壁设置有打磨层21,安装架2的上表面与汇集罩2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汇集罩22的上表面通过导管23与循环风扇24的输入端相互连通,通过设置汇集罩22,汇集罩22对打磨层21打磨操作时产生的粉尘进行汇集,对工作人员身体提供保护的同时,降低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具体的,如图2和3所示,第二螺纹杆14的右端与转把16的左侧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转把16,方便工作人员旋转第二螺纹杆14,便于工作人员通过两个限位板15完成对零部件的夹持,避免加工过程中零部件晃动,保证加工出的产品质量,两个限位板15的相对面均设置有防滑垫,第一螺纹杆6外壁套接有主动轮1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S1、当工作人员需要使用该工装夹具时,先将零部件放置到支撑板11上表面,旋转转把16,使得转把16带动第二螺纹杆14进行旋转,两个第二滑块13带动两个限位板15做相互靠近的运动,当两个限位板15的相对面分别与零部件的左右两侧面紧密接触时,完成对零部件的固定,打开第二电机10,第二电机10带动支撑板11和零部件进行旋转;
S2、当工作人员将零部件固定到支撑板11上表面,打开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带动第一螺纹杆6进行旋转,第一螺纹杆6通过主动轮17、皮带18和从动轮19带动转轴20和打磨层21进行旋转,同时在第一滑块8和螺纹筒7的配合下,支撑板11带动零部件向左移动,第二电机10带动支撑板11和零部件进行旋转,使得零部件上表面均匀与打磨层21的下表面接触,完成打磨操作;
S3、当工作人员使用该工装夹具对零部件进行打磨处理时,会产生很多粉尘,打开循环风扇24,循环风扇24通过导管23和汇集罩22对粉尘进行汇集,再将粉尘转运到收集柜25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6)
1.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制造用工装夹具,包括桌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桌板(1)的上表面与安装架(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2)内开设有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4),所述桌板(1)的上表面与第一电机(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与第一螺纹杆(6)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6)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纹筒(7),所述螺纹筒(7)的下表面与第一滑块(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8)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9)内,所述第一滑槽(9)开设在桌板(1)的上表面,所述螺纹筒(7)的上表面与第二电机(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0)的输出轴与支撑板(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12),所述第二滑槽(12)内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二滑块(13),两个所述第二滑块(13)内螺纹连接有同一个第二螺纹杆(14),所述第二螺纹杆(14)通过轴承卡接在支撑板(11)的右侧面,所述第二滑块(13)的上表面与限位板(1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制造用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杆(14)的右端与转把(16)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两个限位板(15)的相对面均设置有防滑垫,所述第一螺纹杆(6)外壁套接有主动轮(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制造用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17)通过皮带(18)与从动轮(19)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轮(19)套接在转轴(20)外壁,所述转轴(20)通过两个轴承卡接在第一凹槽(3)内壁的左右两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制造用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0)外壁设置有打磨层(21),所述安装架(2)的上表面与汇集罩(2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汇集罩(22)的上表面通过导管(23)与循环风扇(24)的输入端相互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制造用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风扇(24)的下表面与安装架(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循环风扇(24)的输出端与收集柜(25)的上表面相互连通,所述收集柜(25)的上表面与第二凹槽(4)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6)外壁通过轴承套接有安装板(2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制造用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7)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安装板(27)的下表面与桌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2)上表面卡接有防护网(26),所述第一滑块(8)、第一滑槽(9)、第二滑块(13)和第二滑槽(12)的形状均设置为T形,所述第二螺纹杆(14)外壁两侧的螺纹方向相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886662.0U CN212918735U (zh) | 2020-09-02 | 2020-09-02 | 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制造用工装夹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886662.0U CN212918735U (zh) | 2020-09-02 | 2020-09-02 | 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制造用工装夹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918735U true CN212918735U (zh) | 2021-04-09 |
Family
ID=75302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886662.0U Active CN212918735U (zh) | 2020-09-02 | 2020-09-02 | 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制造用工装夹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918735U (zh) |
-
2020
- 2020-09-02 CN CN202021886662.0U patent/CN21291873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476595U (zh) | 一种摇臂轴双头加工夹具 | |
CN212918735U (zh) | 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制造用工装夹具 | |
CN211053409U (zh) | 一种板材抛光装置 | |
CN211103259U (zh) | 一种锂电池加工用打磨装置 | |
CN210305902U (zh) | 一种多轴联动加工中心 | |
CN215942378U (zh) | 一种笔记本电脑外壳毛边修理装置 | |
CN109465715A (zh) | 一种锅具浮动打磨砂带机 | |
CN212265352U (zh) | 一种转轴加工数控外圆磨床 | |
CN209970378U (zh) | 一种用于刀具镀膜前处理的刀体表面抛光装置 | |
CN212470806U (zh) | 一种适用于五金配件打磨的双侧面打磨机 | |
CN212665777U (zh) | 一种不锈钢方管生产用抛光设备 | |
CN210024844U (zh) | 一种机械零件抛光设备 | |
CN215510498U (zh) | 一种壳体零件加工的抛光装置 | |
CN214979976U (zh) | 一种皮带轮加工用卡槽打磨装置 | |
CN212020267U (zh) | 一种管件加工用毛边打磨装置 | |
CN218425797U (zh) | 一种加工商用车后桥减速器壳体用工装 | |
CN210435751U (zh) | 一种加工发动机外壳的夹具 | |
CN213197089U (zh) | 一种数控内圆磨床专用夹具 | |
CN213319512U (zh) | 一种挖掘机机罩加工用的表面抛光机 | |
CN214980147U (zh) | 一种机械设备加工用抛光装置 | |
CN214642257U (zh) | 一种自动化打磨抛光一体化设备 | |
CN215357594U (zh) | 一种高稳定性导板平面磨床 | |
CN211305596U (zh) | 一种便于夹紧的五金加工用夹紧装置 | |
CN218397511U (zh) | 一种打磨抛光机 | |
CN214054626U (zh) | 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外圆磨床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