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35800U - 城市道路水井排涝、杂物过滤安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城市道路水井排涝、杂物过滤安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835800U CN212835800U CN202020930285.XU CN202020930285U CN212835800U CN 212835800 U CN212835800 U CN 212835800U CN 202020930285 U CN202020930285 U CN 202020930285U CN 212835800 U CN212835800 U CN 21283580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ainage
- barrel
- main shaft
- well
- garb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9000010813 municipal solid was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381 potential ener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02 decont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588 decontamin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52 surface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城市道路水井排涝、杂物过滤安全装置,由排涝桶、垃圾桶、主轴、绞龙叶片和螺旋叶片组成;排涝桶为上细桶和下粗桶组成的阶梯筒结构,其顶端侧壁开有排杂口,其顶板以及中间过渡端面上均匀地开有排涝孔,其底部开有排涝窗,下粗桶外侧固定有支撑座;主轴两端旋转安装在排涝桶上下端面上;螺旋叶片成对地固定在主轴下端,绞龙叶片自下至上盘旋固定在主轴上,螺旋叶在水流的冲击下带动主轴上的绞龙叶片旋转,并与排涝桶的上细桶侧壁形成从下向上螺旋传输的传输通道,绞龙叶片上开有过滤孔;垃圾桶悬挂于排杂口外侧。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对下水井处垃圾进行集中收集,加快下水井排涝,并有效防止行人落井事故的发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城市道路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道路水井排涝、杂物过滤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每年的雨季都会有大雨或暴雨的天气,每当大雨来临后不久,城市的马路上便积累了大量的雨水,随着时间的推移,雨水漫过城市街道,甚至流入居民室内,雨水最深处甚至可以行船,当雨水漫进居民楼较低楼层室内时,居民将无法在室内生活。
每当降雨量持续较大时,城市环卫部门为了快速排涝,通常都要把路面上所有的下水井井盖打开,以便快速将雨水排入底下管道,但这样一来,路面上原有的垃圾等杂物就会一并地被充入下水井中,极易造成下水井的堵塞,反而阻碍排涝,且,每当大雨过后,没有被充入下水井的垃圾等杂物将流落在路面上,马路、人行道和绿化带等地方均残留有大量垃圾杂物,路面环境一片狼藉,后续需要大量的人力来清理,造成环卫工人工作繁重。
此外,当降雨量较大时,由于路面水太深,行人很难注意到缺少井盖保护的井口位置,容易掉入没有井盖的下水井内,存在较高安全隐患,此时就需要安排专门的环卫人员守在井口位置附近,提醒行人注意,但由于环卫工人数量有限,无法做到一井一人,当一个环卫工人兼顾多个井口时,由于看顾不到位,还是无法避免有行人落井的情况发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城市道路水井排涝、杂物过滤安全装置,能够实现对下水井处垃圾进行集中收集,加快下水井排涝,并有效防止行人落井事故的发生。结合说明书附图,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城市道路水井排涝、杂物过滤安全装置,所述装置由排涝桶、垃圾桶、主轴、绞龙叶片、螺旋叶片以及支撑座组成;
所述排涝桶为上细桶和下粗桶组成的阶梯筒结构,所述排涝桶的顶端侧壁开有排杂口,排涝桶的顶板以及排涝桶的上细桶和下粗桶交接的端面上均匀地开有排涝孔,排涝桶的底部开有排涝窗;
所述主轴沿排涝桶轴向设置,主轴两端分别旋转安装在排涝桶顶板和底板上;
所述螺旋叶片成对地对称固定在主轴下端,在水流的冲击下带动主轴同步旋转;
绞龙叶片自下至上盘旋固定在主轴上,绞龙叶片的下端伸入排涝桶的下粗桶内,在主轴的旋转带动下,绞龙叶片与排涝桶的上细桶侧壁之间形成从下向上传输的螺旋状的传输通道;
所述绞龙叶片的表面开有均匀的过滤孔,所述过滤孔尺寸小于排涝孔尺寸;
所述绞龙叶片顶部对应所述排杂口,经传输通道运送至绞龙叶片顶端的杂物从排杂口排出;
所述垃圾桶悬挂于排涝桶外侧,并位于排杂口下方,以收集排杂口排出的杂物;
所述支撑座固定在排涝桶的下粗桶上端圆周外侧,排涝桶的下粗桶坐卧在下水井口内,并通过支撑座限位在井口外沿上。
进一步地,所述主轴两端分别通过轴承旋转安装在排涝桶顶板和底板上。
进一步地,在所述排涝桶的排杂口外侧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斜向下设置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上端进口与排杂口相连通,导向板的下端出口与垃圾桶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垃圾桶通过挂架悬挂于排涝桶的顶部外侧;
所述挂架的底座固定在排涝桶的顶板上,挂架的悬臂端安装有挂钩,所述垃圾桶竖直悬挂在挂钩的端部。
进一步地,在所述绞龙叶片的顶部传输出口位置对应的位置固定有挡板;
经传输通道运送至绞龙叶片顶端传输出口的杂物在挡板的阻挡下从排杂口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所述城市道路水井排涝、杂物过滤安全装置通过采用螺旋叶片、绞龙叶片以及垃圾桶等结构将落入下水井内的垃圾杂物排除,并集中收集,避免落入下水井造成堵塞,或雨后散落于路面造成二次污染。
2、本实用新型所述城市道路水井排涝、杂物过滤安全装置无需额外增加动力装置驱动,通过流入下水井的雨水的势能冲击螺旋叶片旋转,进而带动主轴及其上的绞龙叶片旋转,组中将垃圾传输至进口,并统一排入垃圾桶内。
3、本实用新型所述城市道路水井排涝、杂物过滤安全装置在排涝桶、绞龙叶片以及垃圾桶的表面上均开有均匀的孔洞,以便于雨水通过,且排涝桶上的空洞直径较大,绞龙叶片以及垃圾桶上的孔洞直径较小,使得路面上的雨水能够快速流入排涝桶,而随雨水流入排涝桶的垃圾等杂物可被绞龙叶片拦截,并随着主轴旋转向上输送,并最终从顶部侧面的排杂口排入外侧垃圾桶,实现将对垃圾杂物的统一收集。
4、本实用新型所述城市道路水井排涝、杂物过滤安全装置仅需安装在道路低洼且易积水位置的下水井口位置,实现快速排涝,及垃圾杂物拦截,安装本装置的下水进口位置明显,起到提醒路人注意的作用,而未安装本装置的下水井井盖无需开启,可避免出现行人落入下水井的情况发生。
5、本实用新型所述城市道路水井排涝、杂物过滤安全装置可实现雨水快速排流,并对垃圾杂物等进行统一收集,大大降低了城市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
6、本实用新型所述城市道路水井排涝、杂物过滤安全装置在下雨时直接安装在下水井口即可,雨后直接取出统一回收,操作简单便捷,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城市道路水井排涝、杂物过滤安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城市道路水井排涝、杂物过滤安全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城市道路水井排涝、杂物过滤安全装置的仰视图。
图中:
1-排涝桶, 2-轴承, 3-主轴, 4-挡板,
5-挂架, 6-垃圾桶, 7-绞龙叶片, 8-螺旋叶片,
9-轴承座, 10-支撑座, 11-导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清楚、完整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及其具体工作过程,结合说明书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城市道路水井排涝、杂物过滤安全装置,所述装置主要由排涝桶1、主轴3、垃圾桶6、绞龙叶片7、螺旋叶片8、支撑座10以及导向板11组成。
所述排涝桶1为上细桶和下粗桶组成的直角阶梯筒结构,且所述排涝桶1 的下粗桶外径尺寸与城市道路水井的井口尺寸相当。
所述排涝桶1的上细桶的顶部,即所述排涝桶1的顶部设有顶板,在所述顶板表面均匀地开有若干尺寸较大的排涝孔,在所述顶板圆心位置开有主轴安装孔;在所述排涝桶1的上细桶的侧壁上方开有排杂口。
所述排涝桶1的上细桶和下粗桶呈直角阶梯过渡交接的水平端面上也均匀地开有若干尺寸较大的排涝孔。
在排涝桶1的下粗桶上端圆周外侧均匀分布并焊接固定有三个直角形的支撑座10,所述城市道路水井排涝、杂物过滤安全装置在使用时,将排涝桶1的下粗桶坐卧至城市道路水井的井口内,并通过三个所述支撑座11将排涝桶1 平稳地限位固定在井口外沿上,大雨来临时,安装有本实用新型所述排涝、杂物过滤安全装置的城市道路水井周围的雨水夹杂着垃圾等杂物,将从所述排涝桶1的顶板,以及排涝桶1中部的上细桶和下粗桶交接的水平端面上的排涝孔进入排涝桶1内。
所述排涝桶1的下粗桶的底部,即所述排涝桶1的底部为开有排涝窗口的底板,在底板中心位置开有下主轴安装孔,在下主轴安装孔的圆周外侧开有四个扇形的排涝窗口,以便于流进排涝桶1内的雨水从排涝桶1的底部快速进出至水井管道内,与此同时,对体积较大的杂物进行拦截。
如图1所示,所述主轴3沿排涝桶1的轴向竖直设置;
所述主轴3的顶部通过上轴承及上轴承座旋转支撑安装在排涝桶1的顶板上,所述上轴承座固定安装在排涝桶1的顶板中心位置的上主轴安装孔内,主轴3的上端套装上轴承并安装在上轴承座内,上轴承及上轴承座顶部外侧通过盖板固定封装;
所述主轴3的底部通过下轴承及下轴承座旋转支撑安装在排涝桶1的底板上,所述下轴承座固定安装在排涝桶1的底板中心位置的下主轴安装孔内,主轴3的下端套装下轴承并安装在下轴承座内,下轴承及下轴承座底部外侧通过盖板固定封装。
如图1所示,所述螺旋叶片8位于排涝桶1的下粗桶内侧底部位置,并成对地对称固定安装在主轴3外圆周面上,经排涝桶1的顶板,以及排涝桶1中部的上细桶和下粗桶交接的水平端面上的排涝孔进入排涝桶1的雨水作用在所述螺旋叶片8上,推动螺旋叶片8旋转,即:将雨水流动的势能转换为螺旋叶片8的动能,在螺旋叶片8的旋转带动下主轴3实现同步旋转,螺旋叶片8对排涝桶1下粗桶内的雨水进行搅动,形成向上的漩涡,实现将排涝桶1内的垃圾杂物等向上搅动。
所述绞龙叶片7呈螺旋状盘旋并固定在主轴3上,所述绞龙叶片7底部进口位于排涝桶1的下粗桶内,并位于螺旋叶片8的轴向上方,所述绞龙叶片7 从下向上盘旋延伸,所述绞龙叶片7的顶部出口与排涝桶1上细桶侧壁开设的排杂口相对应,所述绞龙叶片7外侧边缘与排涝桶1的上细桶侧壁之间仅留有较小间隙,在绞龙叶片7与排涝桶1的上细桶侧壁之间形成螺旋向上的绞龙传输通道;
在所述绞龙叶片7的表面均匀开有尺寸较小的过滤孔,所述过滤孔的尺寸小于排涝桶1侧壁开设的排涝孔尺寸;
在主轴3的旋转带动下,排涝桶1内的垃圾等杂物经绞龙叶片7自下至上地螺旋传输,在传输过程中,雨水中混合的杂物将从绞龙叶片7上的过滤孔滤出并向上传输,滤出的杂物最终被传输至绞龙叶片7的顶部;
在所述绞龙叶片7顶部对应的排涝桶1内侧固定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垂直于排杂口的边缘设置,经绞龙叶片7螺旋传输至顶部的垃圾等杂物在挡板的阻挡下顺势从排涝桶1侧壁顶部的排杂口排出。
在所述排涝桶1的排杂口外侧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斜向下设置的导向板 11,所述导向板11的上端进口与排杂口相连通,导向板11的下端出口与垃圾桶6的进口相对应。
所述垃圾桶6通过挂架5悬挂于排涝桶1的顶部外侧,所述挂架5的底座固定在排涝桶1的顶板上,挂架5的悬臂端安装有挂钩,所述垃圾桶6竖直悬挂在挂钩的端部,所述垃圾桶6的桶口正对着所述导向板11的下端出口,从排杂口排出的垃圾等杂物沿着导向板11滑落入垃圾桶6内,实现统一收集;
所述垃圾桶6的桶壁及底部均开有均匀的过滤孔,实现将雨水排出,仅过滤收集垃圾等杂物。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下水井排涝清污装置可以在大雨天有效防止人身事故的发生,还能把冲进下水井的垃圾等杂物收集起来,减少了垃圾进入下水管道的可能性,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市政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且本明所述下水井排涝清污装置工作时无需外部动力,洪涝发生时,将装置布置在易发生洪涝灾情的低洼地段,利用排涝时水的势能冲击螺旋叶片带动绞龙叶片旋转,把垃圾收集起来并螺旋向上传送至专门设置的垃圾桶内,更进一步的减少了市政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洪涝结束后,再将所述下水井排涝清污装置集中收回。本下水井排涝清污装置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具有很好的实用性,是市政环卫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安全排涝装置。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作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城市道路水井排涝、杂物过滤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由排涝桶、垃圾桶、主轴、绞龙叶片、螺旋叶片以及支撑座组成;
所述排涝桶为上细桶和下粗桶组成的阶梯筒结构,所述排涝桶的顶端侧壁开有排杂口,排涝桶的顶板以及排涝桶的上细桶和下粗桶交接的端面上均匀地开有排涝孔,排涝桶的底部开有排涝窗;
所述主轴沿排涝桶轴向设置,主轴两端分别旋转安装在排涝桶顶板和底板上;
所述螺旋叶片成对地对称固定在主轴下端,在水流的冲击下带动主轴同步旋转;
绞龙叶片自下至上盘旋固定在主轴上,绞龙叶片的下端伸入排涝桶的下粗桶内,在主轴的旋转带动下,绞龙叶片与排涝桶的上细桶侧壁之间形成从下向上传输的螺旋状的传输通道;
所述绞龙叶片的表面开有均匀的过滤孔,所述过滤孔尺寸小于排涝孔尺寸;
所述绞龙叶片顶部对应所述排杂口,经传输通道运送至绞龙叶片顶端的杂物从排杂口排出;
所述垃圾桶悬挂于排涝桶外侧,并位于排杂口下方,以收集排杂口排出的杂物;
所述支撑座固定在排涝桶的下粗桶上端圆周外侧,排涝桶的下粗桶坐卧在下水井口内,并通过支撑座限位在井口外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城市道路水井排涝、杂物过滤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轴两端分别通过轴承旋转安装在排涝桶顶板和底板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城市道路水井排涝、杂物过滤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排涝桶的排杂口外侧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斜向下设置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上端进口与排杂口相连通,导向板的下端出口与垃圾桶相对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城市道路水井排涝、杂物过滤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垃圾桶通过挂架悬挂于排涝桶的顶部外侧;
所述挂架的底座固定在排涝桶的顶板上,挂架的悬臂端安装有挂钩,所述垃圾桶竖直悬挂在挂钩的端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城市道路水井排涝、杂物过滤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绞龙叶片的顶部传输出口位置对应的位置固定有挡板;
经传输通道运送至绞龙叶片顶端传输出口的杂物在挡板的阻挡下从排杂口排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930285.XU CN212835800U (zh) | 2020-05-28 | 2020-05-28 | 城市道路水井排涝、杂物过滤安全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930285.XU CN212835800U (zh) | 2020-05-28 | 2020-05-28 | 城市道路水井排涝、杂物过滤安全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835800U true CN212835800U (zh) | 2021-03-30 |
Family
ID=75168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930285.XU Active CN212835800U (zh) | 2020-05-28 | 2020-05-28 | 城市道路水井排涝、杂物过滤安全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83580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85620A (zh) * | 2020-05-28 | 2020-08-04 | 王海维 | 城市道路水井排涝、杂物过滤安全装置 |
-
2020
- 2020-05-28 CN CN202020930285.XU patent/CN21283580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85620A (zh) * | 2020-05-28 | 2020-08-04 | 王海维 | 城市道路水井排涝、杂物过滤安全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485620A (zh) | 城市道路水井排涝、杂物过滤安全装置 | |
CN106836436B (zh) | 市政园林用雨水收集装置 | |
CN212896748U (zh) | 一种市政工程用排水装置 | |
CN112227493B (zh) | 一种市政排水用具有高效防堵机构的城市排水装置 | |
CN113482137B (zh) | 一种适于海绵生态铺装的储水装置及其储水方法 | |
CN210786517U (zh) | 一种防堵塞的污水管道 | |
CN113026913A (zh) |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市政道路排水系统 | |
CN212835800U (zh) | 城市道路水井排涝、杂物过滤安全装置 | |
CN215858110U (zh) | 建筑工程雨污分流装置 | |
CN111411580A (zh) | 一种路桥排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114351580A (zh) | 一种市政道路桥梁施工路面排水系统及其方法 | |
CN112323719A (zh) | 一种地铁口用疏水装置 | |
CN212001479U (zh) | 一种市政雨水排放系统 | |
CN216739965U (zh) | 一种阻挡异味排出的道路排水井 | |
CN112177142B (zh) | 一种市政防堵井盖 | |
CN214459610U (zh) | 一种排水效果好的道路桥梁排水沟 | |
CN212317126U (zh) | 具有清理功能的雨水箅子 | |
CN210369237U (zh) | 一种道路建设智能化控制系统 | |
CN212001375U (zh) | 一种园林用雨水收集装置 | |
CN210263302U (zh) | 一种置入式环保型雨水过滤结构 | |
CN113502901B (zh) | 一种市政用雨水溢流井 | |
CN215164627U (zh) | 一种桥梁雨水排出装置 | |
CN217078407U (zh) | 一种用于桥梁的排水结构 | |
CN215976834U (zh) | 一种公路桥梁桥面排水设备 | |
CN219992642U (zh) | 一种管网分流排水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