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17168U - 按摩踩跷床 - Google Patents

按摩踩跷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17168U
CN212817168U CN202020415795.3U CN202020415795U CN212817168U CN 212817168 U CN212817168 U CN 212817168U CN 202020415795 U CN202020415795 U CN 202020415795U CN 212817168 U CN212817168 U CN 2128171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bed
adjusting
bed body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1579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云
郭华
高菲
牟锐
路凤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yi Vocational Colledge
Original Assignee
Linyi Vocational Colled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yi Vocational Colledge filed Critical Linyi Vocational Colledge
Priority to CN20202041579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171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171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171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按摩踩跷床,属于按摩装置领域,其包括安装有床体支腿、床体套管的床体,床体套管内插接有立杆,相邻的立杆相互平行;在立杆的顶部固定有由上部固定杆B、上部固定杆A构成的上部框架;所述立杆上套接有与其相对滑动的调节套,位于床体长度方向同一侧的调节套之间通过滑杆固定连接,托书调节套通过调节螺杆固定于立杆上;在相邻的滑杆之间设置有可移动的滑动架体,滑动架体的前端设置有调节套架体,调节套架体上通过调节座安装有把手,调节座通过调节座螺杆与调节套架体连接。其能够根据不同技师的身高实现对不同技师的踩背作业进行辅助,不仅有效降低技师踩背作业的难度,而且还能够提高患者踩背治疗的体验。

Description

按摩踩跷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按摩装置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按摩踩跷床。
背景技术
按摩踩跷是记载于《黄帝内经》素问之中的中国传统的五种治疗方法之一,与针,灸,砭术和药齐名。按:即按摩,用手完成;跷:即踩跷,用脚完成。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因为疾病、睡眠、劳作等多方面原因,身体会不同程度地出现酸麻胀痛等现象,通过传统中医的按摩踩跷等理疗方式能够较好地调节身体状态,对人们的健康恢复具有积极作用。例如技师通过对患者进行按摩踩跷,能够放松患者肌肉、疏通人体经络,改善骨骼结构,可以改善患者气血循环,预防和治疗软组织损伤,特别是对很多五脏六腑的慢性疾病也具有很好的保健调理作用。
传统的踩跷疗法中,没有专门用于踩跷作业的专用工具,技师是抓住两个竹竿或绳子来协助发力维持平衡,没有其它保护设施。绳子的稳定性差,在作业过程中容易导致技师的意外伤害事故发生。在踩跷的过程中需要技师作业于患者身体的背部,利用脚掌、或脚跟对身体上一定的部位、经穴等进行继续性踩压或定点踩压,虽然成年男子可以承受近300斤的重量,但是如果技师的身体重力分布不合理,全部身体重量都置于患者局部,也容易造成患者的躯干或肢体的意外伤害。因此,需要一种专用的踩跷床来进行踩背作业,以辅助技师在保证身体安全的基础上完成按跷治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摩踩跷床,其能够根据不同技师的身高实现对不同技师的踩背作业进行辅助,不仅有效降低技师踩背作业的难度,而且还能够提高患者踩跷治疗的体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申请中所述的按摩踩跷床,包括床体,床体上安装有床体支腿并通过床体支腿放置于水平面;在床体的边角位置处还固定有床体套管,床体套管内插接有立杆,相邻的立杆相互平行;在立杆的顶部固定有由上部固定杆B、上部固定杆A构成的上部框架;所述立杆上套接有与其相对滑动的调节套,位于床体长度方向同一侧的调节套之间通过滑杆固定连接,托书调节套通过调节螺杆固定于立杆上;在相邻的滑杆之间设置有可移动的滑动架体,滑动架体的前端设置有调节套架体,调节套架体上通过调节座安装有把手,调节座通过调节座螺杆与调节套架体连接。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滑动架体底部一侧设有与其固定的滑动架体轴套,滑动架体轴套套接于滑杆上并与滑杆相对滑动;所述滑动架体底部相对于滑动架体轴套的另一侧设有搭接杆,搭接杆搭接于滑杆上。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床体上加工有供手臂放置的手部放置孔,加工有供头部放置的头部放置孔。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床体的下方安装有与其平行的吊板,吊板通过杆体固定于床体的下方。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床体通过固定杆连接于梯架的底部,梯架的顶部通过杆体连接于上部固定杆B、上部固定杆A构成的上部框架;所述梯架包括两根竖向平行的架体竖杆,在两根竖向平行的架体竖杆之间沿其长度方向分布有若干梯架横杆,梯架横杆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架体竖杆连接。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梯架横杆上挂接有活动架,活动架包括设有握持杆体的框体,在框体的两侧固定有挂钩并通过挂钩与梯架横杆挂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调节高度的滑动架体等结构,能够实现对不同技师身高的适应,继而在患者踩背作业中有效辅助技师,降低技师的踩背难度和劳动强度,提高患者的踩背体验。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按摩踩跷床上设置不同的辅助部件,能够对按摩踩跷床的功能进行扩展,以提高按摩踩跷床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床体套管;2、床体;3、吊板;4、床体支腿;5、固定杆;6、梯架;7、梯架横杆;8、挂钩;9、活动架;10、上部固定杆A;11、立杆;12、上部固定杆B;13、把手;14、调节座;15、垫体;16、滑动架体;17、滑杆;18、调节套;19、调节螺杆;20、滑动架体轴套;21、调节套架体;22、手部放置孔;23、头部放置孔;24、搭接杆;25、调节座螺杆;26、架体竖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描述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段落可能涉及的方位名词,包括但不限于“上、下、左、右、前、后”等,其所依据的方位均为对应说明书附图中所展示的视觉方位,其不应当也不该被视为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或技术方案的限定,其目的仅为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创造所述的技术方案。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一种按摩踩跷床,包括床体2,床体2上安装有床体支腿4并通过床体支腿4放置于水平面;在床体2的边角位置处还固定有床体套管1,床体套管1内插接有立杆11,相邻的立杆11相互平行;在立杆11的顶部固定有由上部固定杆B12、上部固定杆A10构成的上部框架;所述立杆11上套接有与其相对滑动的调节套18,位于床体2长度方向同一侧的调节套18之间通过滑杆17固定连接,托书调节套18通过调节螺杆19固定于立杆11上;在相邻的滑杆17之间设置有可移动的滑动架体16,滑动架体16的前端设置有调节套架体21,调节套架体21上通过调节座14安装有把手13,调节座14通过调节座螺杆25与调节套架体21连接。
实施例2
一种按摩踩跷床,其中所述的滑动架体16底部一侧设有与其固定的滑动架体轴套20,滑动架体轴套20套接于滑杆17上并与滑杆17相对滑动;所述滑动架体16底部相对于滑动架体轴套20的另一侧设有搭接杆24,搭接杆24搭接于滑杆17上;所述床体2上加工有供手臂放置的手部放置孔22,加工有供头部放置的头部放置孔23;所述床体2的下方安装有与其平行的吊板3,吊板3通过杆体固定于床体2的下方;所述床体2通过固定杆5连接于梯架6的底部,梯架6的顶部通过杆体连接于上部固定杆B12、上部固定杆A10构成的上部框架;所述梯架6包括两根竖向平行的架体竖杆26,在两根竖向平行的架体竖杆26之间沿其长度方向分布有若干梯架横杆7,梯架横杆7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架体竖杆26连接;所述梯架横杆7上挂接有活动架9,活动架9包括设有握持杆体的框体,在框体的两侧固定有挂钩8并通过挂钩8与梯架横杆7挂接。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继续对其中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及该技术特征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起到的功能、作用进行详细的描述,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且予以重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按摩踩跷床,其包括床体2,床体2为矩形框架或板体结构,其上覆盖有与其结构适应的柔性垫体。在床体2的下方焊接有与其垂直的床体支腿4,床体支腿4能够使得床体2与水平面之间留有足够的间距。为了提高患者趴卧的舒适性,在床体2上加工有供患者手臂放置的手部放置孔22,供患者头部(脸部)放置的头部放置孔23。本申请中所述的手部放置孔22位于床体2的两侧,可以由半圆形的缺口构成。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床体2可在底部通过杆体焊接有与其平行的吊板3,吊板3可用来放置物品。吊板3可位于床体2所加工的头部放置孔23、手部放置孔22的下方,以便于患者放置物品。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床体2的四个边角位置处焊接有与其一体的床体套管1。床体套管1内插接有立杆11。在位于床体2长度方向同一侧的立杆11顶端固定有上部固定杆B12,相邻的上部固定杆B12之间通过上部固定杆A10连接。上部固定杆A10位于上部固定杆B12的两端,其与上部固定杆B12在床体2的顶端构成上部框架。
在上部框架与床体2之间的立杆11上套接有与其相对滑动的调节套18。位于床体2长度方向同一侧的调节套18之间固定连接有滑杆17。本申请中所述的调节套18是通过与其螺纹连接的调节螺杆19固定于立杆11上的。所述调节螺杆19穿过调节套18后与立杆11接触,并且在旋进过程中将调节螺杆19的端面与立杆11压紧。由于调节套18与其内部的立杆11之间的滑动间隙较小,其调节螺杆19旋紧后能够增加立杆11与调节套18之间的摩擦作用力,继而实现固定所需的作用力。为了便于技师使用时的调节,在立杆11的长度方向上可加工有与调节螺杆19对应的通孔,在调节螺杆19拧紧的过程中能够进入到对应的通孔内,以实现更为紧固的连接,立杆11上所加工的通孔在竖直方向上应当一致。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滑杆17上安装有与其相对滑动的滑动架体16。如图1、图2所示,滑动架体16的底部两侧(与床体2长度方向的两侧对应)分别安装有滑动架体轴套20、搭接杆24,滑动架体轴套20与其中一根滑杆17滑动连接,搭接杆24搭接于另一根滑杆17上。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能够使得滑动架体16沿着滑杆17滑动调节位置,而且还能够使得滑动架体16以滑动架体轴套20为中心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滑动架体16上还安装有调节套架体21,调节套架体21为焊接固定在滑动架体16前端的U型架体。所述调节套架体21上安装有位置可调的把手13。把手13焊接固定在调节座14上,而调节座14为套接于调节套架体21上的轴套,其能够通过调节座螺杆25实现固定。调节座螺杆25与调节座14之间通过螺纹结构连接,其能够在旋进调节座14的过程中与调节套架体21连接,并且使得调节座14与调节套架体21、调节座螺杆25与调节套架体21之间紧密贴合,继而实现固定。当然,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调节套架体21上可设置有间距相等的通孔,通过选择不同位置的通孔来实现与调节座螺杆25的固定连接,继而实现调节座14相对位置的调节与固定,继而实现更加稳定的连接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床体2还通过固定杆5与梯架6连接。固定杆5固定在床体2上,其可以与床体支腿4或者床体2底部的吊板3等连接并焊接固定。所述固定杆5焊接并固定于梯架6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梯架6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架体竖杆26,相邻的架体竖杆26之间设置有若干的梯架横杆7。所述的梯架横杆7沿架体竖杆26的长度方向分布,其两端可与架体竖杆26固定连接。
在梯架横杆7上通过挂钩8挂接有活动架9。挂钩8位于活动架9的后端两侧,活动架9为设有握持杆体的框体结构,其包括活动架竖杆和活动架横杆,活动架横杆与活动架竖杆焊接后形成框体结构,且活动架竖杆外侧弯曲形成供手部握持的弯折区域。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实现活动架9通过挂钩8在梯架6不同高度的固定,适宜踩背后患者的拉伸或者平常的拉伸运动。
最后,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按摩踩跷床,包括床体(2),床体(2)上安装有床体支腿(4)并通过床体支腿(4)放置于水平面;其特征在于:在床体(2)的边角位置处还固定有床体套管(1),床体套管(1)内插接有立杆(11),相邻的立杆(11)相互平行;在立杆(11)的顶部固定有由上部固定杆B(12)、上部固定杆A(10)构成的上部框架;所述立杆(11)上套接有与其相对滑动的调节套(18),位于床体(2)长度方向同一侧的调节套(18)之间通过滑杆(17)固定连接,托书调节套(18)通过调节螺杆(19)固定于立杆(11)上;在相邻的滑杆(17)之间设置有可移动的滑动架体(16),滑动架体(16)的前端设置有调节套架体(21),调节套架体(21)上通过调节座(14)安装有把手(13),调节座(14)通过调节座螺杆(25)与调节套架体(2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踩跷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架体(16)底部一侧设有与其固定的滑动架体轴套(20),滑动架体轴套(20)套接于滑杆(17)上并与滑杆(17)相对滑动;所述滑动架体(16)底部相对于滑动架体轴套(20)的另一侧设有搭接杆(24),搭接杆(24)搭接于滑杆(17)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踩跷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2)上加工有供手臂放置的手部放置孔(22),加工有供头部放置的头部放置孔(2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摩踩跷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2)的下方安装有与其平行的吊板(3),吊板(3)通过杆体固定于床体(2)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摩踩跷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2)通过固定杆(5)连接于梯架(6)的底部,梯架(6)的顶部通过杆体连接于上部固定杆B(12)、上部固定杆A(10)构成的上部框架;所述梯架(6)包括两根竖向平行的架体竖杆(26),在两根竖向平行的架体竖杆(26)之间沿其长度方向分布有若干梯架横杆(7),梯架横杆(7)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架体竖杆(26)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摩踩跷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梯架横杆(7)上挂接有活动架(9),活动架(9)包括设有握持杆体的框体,在框体的两侧固定有挂钩(8)并通过挂钩(8)与梯架横杆(7)挂接。
CN202020415795.3U 2020-03-27 2020-03-27 按摩踩跷床 Active CN2128171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15795.3U CN212817168U (zh) 2020-03-27 2020-03-27 按摩踩跷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15795.3U CN212817168U (zh) 2020-03-27 2020-03-27 按摩踩跷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17168U true CN212817168U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13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15795.3U Active CN212817168U (zh) 2020-03-27 2020-03-27 按摩踩跷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171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29233B1 (ko) 척추 스트레칭 운동기구
CN202537916U (zh) 自助捶背器
CN210205244U (zh) 一种拱桥式腰背肌功能锻炼床
CN208287401U (zh) 一种医疗康复器械
US5569167A (en) Rehabilitation apparatus in combination with a motor-driven vehicle
CN111298379B (zh) 一种基于下肢护理康复训练的辅助防护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12817168U (zh) 按摩踩跷床
CN203852794U (zh) 多功能水平电动滑行健身器
CN207084941U (zh) 一种多功能康复床
CN2495281Y (zh) 颈腰椎手控倒悬牵引床
JP2019195564A (ja) 健康器具
CN206080882U (zh) 一种骨科用医用康复设备
CN211863216U (zh) 一种背部按摩设备
CN106264984A (zh) 一种多用途蹲起训练器
CN209900019U (zh) 一种康复科按摩康复器
CN209004468U (zh) 一种医疗骨外科康复可收纳式恢复装置
KR200447971Y1 (ko) 마사지 의자
CN206526242U (zh) 一种多用途蹲起训练器
CN216125140U (zh) 一种骨科多功能腿部训练装置
CN108310729A (zh) 一种四位倒立锻炼装置的制造与使用方法
CN109363907A (zh) 一种对腿部残疾人进行安全训练的训练康复装置
JP3105561U (ja) マッサージ用ベッド
CN208115068U (zh) 一种四位倒立锻炼装置
CN215229947U (zh) 一种改进型康复训练助行器
CN215606664U (zh) 一种多功能颈椎牵引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